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5797|回复: 3

[独撰] 励耘书屋丛刻【陈垣撰 民国刻本】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8 22: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    名】励耘书屋丛刻 52卷
【作    者】陈垣
【版    本】民国刻本
【文件格式】pdf
【清 晰 度】较清晰
【提    要】

第一集
元西域人华化考八卷
元典章校补十卷
元典章校补释例六卷
第二集
史讳举例八卷
旧五代史辑本发覆三卷
吴渔山先生年谱二卷
释氏疑年录十二卷
清初僧诤记三卷







[ 本帖最后由 風輕揚 于 2008-6-8 22:5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11 16: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垣

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字援庵。广东新会人。生于1880年(清光绪六年)。自幼好学﹐无师承﹐靠自学闯出一条广深的治学途径。在宗教史﹑元史﹑考据学﹑校勘学等方面﹐著作等身﹐成绩卓著﹐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推重。他重视教育事业﹐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任教四五十年间﹐对广大青年学者热心传授﹐影响深远﹐造就了众多的人才。他曾任国立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的教授﹑导师。1926~1952年﹐任辅仁大学校长﹔1952~1971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949年以前﹐他还担任过京师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少年时﹐他受“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影响﹐曾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后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治学。1905年﹐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影响下﹐他和几位青年志士在广州创办了《时事画报》﹐以文学﹑图画作武器进行反帝反清斗争。继之辛亥革命﹐他和康仲荦创办《震旦日报》﹐积极宣传反清。1912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后因政局混乱﹐潜心于治学和任教。
  他曾在一段时期内信仰宗教﹐故从1917年开始﹐他发愿着中国基督教史﹐于是有《元也里可温考》之作。他认为﹐中国基督教初为唐代的景教﹐以次为元代的也里可温教﹑明代的天主教﹑清以后的耶稣教。所谓“也里可温”﹐是元代基督教的总称。元亡﹐也里可温就绝迹于中国。但作为宗教史来说﹐它又是世界宗教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这一著作不但引起中国文学界的注意﹐也受到国际学者和宗教史研究专家的重视。此后﹐他又先后写成专著《火祆教入中国考》(1922)﹑《摩尼教入中国考》(1923)﹑《回回教入中国史略》(1927)。
  在研究宗教史的同时﹐他还注意研究元史﹐从事《元典章》的校补工作﹐并采用了两百种以上的有关资料﹐写成《元西域人华化考》一文﹐在国内外史学界获得高度评价。在研究《元典章》的过程中﹐他曾用元刻本对校沈刻本﹐再以其他诸本互校﹐查出沈刻本中伪误﹑衍脱﹑颠倒者共一万二千多条﹐于是分门别类﹐加以分析﹐指出致误的原因﹐1931年写成《元典章校补释例》一书﹐又名《校勘学释例》。
  他在校勘学﹑考古学的成果还有《旧五代史辑本发覆》(1937)﹑《二十史朔闰表》和《中西回史日历》等书。他阅读了大量宋人﹑清人有关避讳的述作﹐并广泛收集引用了一百种以上的古籍材料﹐写成《史讳举例》一书﹐“意欲为避讳史作一总结﹐而便考史者多一门路﹑一钥匙也”。
  “七七”事变爆发后﹐北平被日军侵占。他身处危境﹐坚决与敌斗争。在大学讲坛上﹐他讲抗清不仕的顾炎武《日知录》﹐讲表彰抗清民族英雄的全祖望《鲒埼亭集》﹐以此自励﹐亦以此勉励学生爱国。同时﹐他还利用史学研究作为武器﹐连续发表史学论著﹐抨击敌伪汉奸﹐显示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在八年抗战期间﹐他连续写成《南宋河北新兴道教考》﹑《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中国佛教典籍概论》等宗教史论文及《通鉴胡注表微》﹐都含有讽今喻世﹑抒志表微的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已经六十九岁。在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曾深入研究﹑著作等身的基础上﹐他很快接受了新事物。之后的十年间﹐先后写了二十多篇短文。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他被软禁﹐到1971年6月﹐饮恨以殁。

      陈垣没有受过正规的史学教育,全靠自己的勤奋,著作宏富,成就斐然。在中国宗教史、元史、中西交通史及历史文献学等领域的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成为世界闻名的史学大师。1922年胡适曾断言:"中国今日无一个史学家","南方史学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学能疑古而学问太简陋,将来中国的新史学须有北方的疑古精神和南方的勤学工夫。"能够融南北之长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国维与陈垣。......"1933年4月15日,被胡适奉为“西洋治中国学泰斗,成绩最大,影响最广”的伯希和离开北京时,对前来送行的陈垣、胡适等人说:“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惟王国维及陈先生两人。”........不幸国维死矣,鲁殿灵光,长受士人之爱护者,独吾陈君也。"  "伯氏"在平四月,遍见故国遗老及当代胜流,而少所许可,乃心悦诚服,矢口不移,必以执事(指陈垣)为首屈一指①。"......日本学者桑原骘藏评介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说:"陈垣氏为现在支那史学者中,尤为有价值之学者也。支那虽有如柯劭之老大家,及许多之史学者,然能如陈垣氏之足惹吾人注意者,殆未之见也。"......桑原骘藏又说:"陈垣氏研究之特色有二,其一为研究支那与外国关系方面之对象。从来支那学者研究关系外国之问题,皆未能得要领,故支那学者著作之关于此方面者,殆无足资吾人之参考。惟陈垣氏关于此方面研究之结果,裨益吾人者甚多。""其二,则氏之研究方法,为科学的也。支那学者多不解科学的方法,犹清代学者之考证学,实事求是,其表面以精巧的旗帜为标榜,然其内容非学术的之点不少,资材之评判,亦不充分,论理亦不彻底,不知比较研究之价值。今日观之,乃知从来支那学者之研究方法缺陷甚多,……然陈垣氏之研究方法,则超脱支那学者之弊窦,而为科学的者也。"......"陈寅恪在序文中评论说:“近二十年来,国人内感民族文化之衰颓,外感世界思潮之激荡,其论史之作,渐能脱除清代经师之旧染,有以合于今日史学之真谛,而新会陈援庵先生之书尤为中外学人所推服②。"......又说:"盖先生之精思博识,吾国学者,自钱晓徵以来,未之有也。"其著作对于学风流弊,"必可示以准绳,匡其趋向。"......傅斯年说:“幸中国遗训不绝,经典犹在,静庵先生驰誉海东于前,先生(陈垣)鹰扬河朔于后③。”黄侃、朱希祖、尹言武等"偶谈及当世史学钜子,近百年来横绝一世者,实为门下一人(指陈垣),闻者无异辞。"......据梁宗岱说,他在一次聚集了旧都名流学者和欧美人士的欢迎伯希和宴会上担任口译,"席上有人问伯希和:'当今中国的历史学界,你以为谁是最高的权威?'伯希和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以为应推陈垣先生。......"据陈垣的高足黄现璠回忆:  '我去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今改为东京大学)研究院,读东洋史,该校名教授和田清,是我导师。曾听过考古学家原田淑人授课。东洋史学系主任池田、教授加藤繁等,都问我是不是顾颉刚的学生。我说顾先生不直接教我,惟我听过他讲话,得益不少,我是他私淑弟子。解放前,日本学者,特别是名牌大学如东京、京都、帝大教授,都看不起中国学者,惟对于顾颉刚先生和吾师陈垣先生,则推崇备至④。"......又说:'留学日本帝大,该校教授和田清、加藤繁,亦有陈(垣)先生之大家作风,给余印象甚深,影响甚大⑤。'......孙楷第和余嘉锡、王重民等人议论时贤,"以为今之享大名者名虽偶同,而所以名者在大家径庭",多为"名浮于实"的"一时之俊",而鲜"实浮于名"的"百代之英",后者惟陈垣足以当之。"

      陈垣从教70多年,任过46年大学校长。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教育大家,弟子满门,当中卓然有成者为姚丛吾、黄现璠、郑天挺、王重民、方国瑜、蔡尚思、邓广铭、单士元、柴德赓、白寿彝、牟润逊、赵光贤、陈述、启功、史念海、周祖谟、刘乃和、史树青(按出生年长幼排序)等等。

      2002年9月8日有两座铜像在北师大落成。一座是孔子铜像.另一座铜像是北师大老校长陈垣先生全身像。

注:①1933年4月27日尹炎武来函,《陈垣来往书信集》,第96页。
    ②周駬谷《 启功的恩师陈垣旧事》摘自《传记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
    ③王泛森:王国维与傅斯年——以《殷周制度论》与《夷夏东西说》为主的讨论 ,载《学术思想评论》第三辑。
    ④黄现璠撰《回忆中国历史学会及越裳、象郡位置的讨论》,载《顾颉刚先生学行录》,中华书局2006年7月版。
    ⑤摘自《黄现璠教授诞辰百年纪念文集》作者自传手迹,广西师范大学编印,1999年11月。

陈垣相关传记:

      北京师范大学编 , 《陈垣校长诞生百年纪念文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0年。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编 , 《陈垣同志论著目录》,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1982年。
      暨南大学编 , 《陈垣教授诞生百一十周年纪念文集 》,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3月。
      刘梦溪主编, 《陈垣卷》,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10月。
      牛润珍 ,《陈垣学术思想评传--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学者传记丛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5月。
      刘乃和 周少川,《陈垣年谱配图长编(上下)》,辽海出版社 ,2000年10月。
      陈智超,曾庆瑛编,《陈垣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11月。
      刘乃和等编著 ,《陈垣图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孙邦,《身等国宝志存辅仁: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
      张荣芳 ,《近代之世界学者--陈垣》,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年8月。
      陈智超、曾庆瑛 ,《陈垣先生遗墨 》,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6年9月。
      陈智超, 《励耘书屋问学记 》(增订本史学家陈垣的治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11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8 13: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名:励耘书屋丛刻
作者:陈垣著
ISBN:
价格:
发行地:北京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2
页数:3册 (2536页)
开本:21cm
一般附注:
发表于 2008-4-8 13: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學名篇《勵耘書屋叢刻》
龐眉生

 一九八二年為慶祝北京師範大學建校八十周年,重印《勵耘書屋叢刻》,書分三巨冊,此為著名歷史學家陳垣著作。第一集首篇《元西域人華化考》,史學大師陳寅恪特為寫序。他慨言有清一代,經學極盛,史學遠不逮宋人。論者謂愛新覺羅氏以外族入主中國,屢興文字獄,株連慘酷,學者有所畏避,因而不敢致力於史,是固然矣。

 但他又認為,清室最忌諱者,是東北一隅之地,晚明初清數十年間之載記耳。其他歷代數千載史實,亦非大違礙。三百年經學盛而史學衰,原因是經學無定解,大可各執一見,萬一解出聲譽來,直上青雲路,名利雙收,才智之士趨之若鶩。史學則不同,有材料有範圍,解釋亦有限制。致力於此,容易招禍,無裨名利。陳寅恪盛讚此書材料豐富,條理明辨,分析與綜合具見功力,有宋賢著述規模。

 陳垣在書中講西域範圍,歷朝各有不同,隨地理知識及政治勢力而異。漢武以前,自玉門陽關以西,至今新疆止為西域,其後不斷伸展,進至波斯及印度全境皆稱西域。元代之西域更遠達東歐。

 西域人華化,成因相當複雜。陳垣將幾個華化先導拈出來成為講例,一個是唐末的李彥昇,一個是宋末的安世通,至於大書法家米芾,回教人著述稱他是回回人,但無確據,姑不列華化西域人。李彥昇是大食國人。當時西域人到中國做官,多為武人,文官絕少。李彥昇華化已深,通五經而明時務,經過考試登進士第。

 宋末安世通為西人,其父為武官,與當路不合,終於醉鄉。安世通便於青城山學道,隱居不出。吳曦反,世通獻書成都帥楊輔,力陳當軍民連結,共興義師,以順討逆,何憂不勝?他又說,區區行年五十二,古人言,可以生而生,福也;可以死而死,亦福也,決不忍污面戴天,同為叛民也。

 楊輔後邀江陵吳獵舉兵討曦,未幾曦敗。獵薦蜀士,以世通為首。

 世通顯然是華化第二代。他所引可以生可以死之句,語出列子力命篇,他又學道,可知深於莊列之旨。

 《勵耘書屋叢刻》第三集首篇《釋氏疑年錄》,絕對是冷門著述。陳垣在小引中講成書之由,達摩卒年有五說,玄奘年歲有四說,所見愈廣糾紛愈煩,悔不株守一篇為省事也。既見之則不能置之,故又每以考證其異同為樂,同則取其古,異則求其是,偽者訂之,疑者辨之。

 真難想像,於禪門寺院,怎得搜尋名僧生死年達二千八百人之多,當然,更要翻查千百種禪門舊載,工作量之大,想可知也。(此处亦有下载:http://www.shufacn.com/bbs/viewthread.php?tid=3993&page=2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5-3 16:49 , Processed in 0.080217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