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2474|回复: 0

白少帆:乾嘉时期东南海岳诗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5 11: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伐木丁丁 于 2010-6-5 11:56 编辑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6日 13:00:20    文史业务司
国务院参事室> 文史选萃
http://www.counsellor.gov.cn/Item/7047.aspx



    冷雨苍江上,移舟泊海门。清歌闻戍客,短笛隐渔村。
  水阔潮千顷,天空月一痕。摇摇游子意,归梦忆家园。




  这首《鹿耳门夜泊》作者陈辉,字旭初,台湾台南人,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他被台湾诗坛公认为第一个本土出身的诗人。这首五律,是他首次渡海赴福州参加乡试,在台南口岸鹿耳门夜泊待晓之刻所作。收句中“归梦”一语,饱含着他对乡土不可一日或离的情思,了无此前渡台遗民和游宦者诗作中的流寓色彩。


  陈辉作品,也是台湾现实主义文学的先行者。其代表篇《买米》,深层次地反映了岛内官家的恣肆与民间的疾苦。全诗共五十八句,仅就前段,得窥其蕴:

  米市三百钱,皑皑才一斗。聚敛思渔利,趁此夸其有。台人不皆贫,亦岂尽富厚?菜色叹时艰,枵腹绝薪久。官司榜平粜,人趋惟恐后。一丁米三升,鞭朴惊且走。攒簇拥吏胥,蒙怒不厌丑。公庭散未了,挈稚且扶叟。谁谓台阳地,盈阡更累陌。名为产米乡,亦有饥人否?


  陈辉之后,台湾诗界首推章甫。章甫,字申友,号半崧,台湾台南人。嘉庆四年(1799年)成为贡生,从此无意于功名,深居乡里,课徒作诗。他在同代的诗人文士中,天份最高,读书最勤,对于诗学的源流正变,尤有心得。章甫晚年在《半崧集·原序五》自谓:“诗,缘情起也。余少耽诗歌,长多题咏,老不废吟;六十年来,不知何以一往情深也。”至纯的诗人气质,由此可见。


  当时的诗家,对章甫甚是推崇。评语有如:“摆脱畦径,自出新裁,洋洋洒洒,摅其胸情,质而不俚,华而不靡” ;“有体制,有格力,有气象,有兴趣,有音节,五法具备而不入于俚” ;“温厚和平,不失风人之旨趣”等等。他除了擅长于写情之外,写景诗尤工,如《望玉山歌》之作,超越前人的地方在于他的“缘情而作,有所触于中,有所发于外”。玉山位于台岛的中南鞍部,阿里山之东,其巅终年积雪,映似玉光,故名。因为是东亚第一高峰(3997米),宦台诗人之中颇多涉吟,而章甫则是台人之中第一个以浩歌赞颂玉山者:


  天苍苍,海茫茫,武峦后,沙连旁;半空浮白,万象开张,非冰非水,非雪非霜。老翁认得真面目,云是玉山发异光。山上宝光山下照,万丈清高万丈长。晴云展拓三峰立,一峰独耸镇中央。须臾变幻千万状,晶莹摩荡异寻常。四时多隐三冬见,如练如瀑如截肪。骇目惊人不一足,莫辨璧圆与圭方。

  登玉山固可睥睨岱宗,然而有清一代版图内如青、康、藏地区的雪峰之高之多,远超台湾玉山。不同之处是,台岛立于沧溟之上,日升月恒之窟,“蜃楼缥缈,海市高低;碧云拥口,驾浪为梯”,自古就是海内文人墨客寄以遐思浮想的仙境。亦因此,婆娑之洋的美丽之岛,岛上出人意表的玉山形象,顿时成为盛清时期诗文写作的新题材、新意境。宦台诗中即不乏“晶莹耀目” ,“庄严瑰丽” ;“醇精凝洁,磨涅不加” ;“江上之青无能方其色相,西山之白莫及比其坚贞”的句子。可以说,“飘渺于重溟千岭”的台湾玉山,是天工化育的超级巨幅立体山水。其殊胜处,端在“海岳”二字。这座中国人的海岳,特别对于西岸文学和美学求索者而言,千载的凝望等待,终于迎来了万古海魂山灵的馈报。

  沙鲲七线锁台湾,天险东南设此关。无数渔舟连海岸,几家烟火出江间。风摇萤点参差碎,浪拍星光错落圜。夜半烹鱼眼醉梦,不知身在水中山。

  诗题为《沙鲲渔火》。沙鲲者,指横亘于台南安平港外的七处形似“鲲”的沙洲,至今犹沿用俗名“鲲身”。旧时,渡台或内渡,舟行台江必泊是处,故客旅每多印象之作,台海亦因之有了“鲲洋”、“鲲瀛”的文学用称。这首诗,记述作者章甫离台渡闽首途夜泊江口时,从海面回望家山门户的心情。到第五、六句,畀情高致而手法精妙,令人心醉神忽。以之观照六十年前陈辉《鹿耳门夜泊》一诗,在意境和艺术上显示出台湾本土诗作已从仿古走向创新,并自拙朴转趋雄宕。


  在乾隆年间岛内第一代举人、进士连同本土诗文作家正式出现之前,雍正六年(1728年),巡台御史夏之芳在其编纂的《海天玉尺编·二集》序中,就台湾岁试之文,如此评价:“台士之文多旷放,各写胸臆,不能悉就准绳。其间云垂海立,鳌掣鲸吞者,应得山水奇气。又或幽岩峭壁,翠竹苍藤,雅有尘外高致。其一瓣一香,一波一皱,清音古响,以发自然,则又得曲岛孤屿之零烟滴翠也。海天景气绝殊,故发之于文,颇能各呈瑰异,至垂绅缙笏,庙堂黼黻之器,则往往鲜焉”。夏大人的这番话,说得真够功夫。他使用的“玉尺”,是衡量内地发达省份考生的标准,不在“海天”一隅 ;时间取准上,则距康熙平台不过四十年而已。须知当时台湾洪荒初辟,仍是个“孤悬海外”的移垦型社会。


  到了乾嘉之世,中国大陆文坛上诗说、诗派甚为活跃,诗家辈出,风格多样,艺术求新,蔚为元明以来所未曾有过的盛况。是时,台湾作为福建省的一个府治,在祖国统一的大格局中,经过百年的儒家文教建设,已然转型成为一个渐与内地同步化的文治社会,尤多和东南诸省互通声气。其间,母陆的文艺思潮主流如时越过海峡,紧密而深刻地影响到这离岛上的作者和作品。历史的际遇,加上两岸人为的努力,终于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程中的乾嘉时期,崭现了以诗作为先导的东南海岳文艺景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5 03:21 , Processed in 0.08372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