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852|回复: 0

揭不开的谜:杨贵妃逃往日本成山口百惠祖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7 01: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雨露笑 发表于:2008-09-05 07:41:27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5/2295/54/59/5_1.html




场促使大唐盛世转向衰败的政变一个大唐最美丽的女人一段帝王和绝世美人的不伦之恋一个千年揭不开的生死之谜  

  公元756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变,促使繁盛的大唐王朝由此走向衰败,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公元756年,7月14日,安禄山统领的叛乱军大举攻入长安 接  
到密报的唐玄宗连夜带领嫔妃以及贴身禁军仓皇出逃。第二天,逃亡队伍到达陕西境内的马嵬坡。就在这时,随行的将士突然起义反叛,当朝宰相杨国忠瞬间死于乱军之中。  

  随后,叛乱的将士将愤怒的矛头指向了杨国忠的姐姐—--玄宗最为宠爱的杨贵妃,这个大唐最美丽的女人。七十多岁的老皇帝李隆基,最终没有保住自己爱妃的生命,一代绝世美女香销玉殒在荒凉的马嵬坡上。  

  一年以后,那场声势浩大的安史之乱终于平息。大唐的皇宫内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朝拜声,玄宗之子肃宗登上了皇位,玄宗由此退位成为太上皇。  

  就在这年的夏天,一个月光蒙胧的夜晚,几个神秘的人忽然出现在荒凉的马嵬坡上他们悄悄挖开了当年草草埋葬杨贵妃的坟墓,这些人究竟在找寻什么呢。  

  四川大学专门研究古代史的专家王炎平教授对这段历史有很详细的了解采访:王教授:当时据记载,去的人把坟墓打开以后,肌肤已坏,就是说遗体已经坏掉了,一年多了么,一年半了,因为唐玄宗回长安是757年,12月初,回到长安,已经一年半以后了,一年半以后这个遗体不存在了,只存在一个香囊,这个香囊是(贵妃)生前佩带的,那么就把这个香囊送给了玄宗。翻开史料,人们发现了关于当年神秘挖墓事件的记载,玄宗皇帝回到长安后,秘密的令宦官改葬贵妃,但是去改葬的人回来却说不见了贵妃的遗体,只带回了贵妃生前携带的香囊。  

  就在这次挖墓事件之后,长安城内传出了杨贵妃遗体失踪,杨贵妃可能没死的惊天奇闻。贵妃的遗体怎么会失踪呢,人们陷入了迷惑之中。  

  翻开史料,人们找到了当年马嵬事变,杨贵妃遇难的多数记载:玄宗本纪里记载“命力士赐贵妃自缢” ,同样在杨太真外传里有:缢死 看来多数的史料记载,贵妃确实上吊了。在当时将士叛乱的危急情况下“四军不发”“贼本尚在”。  

  这里的贼难道指的就是杨贵妃本人吗?叛乱的将士为何对杨贵妃有如此大的仇恨要将其至于死地呢?身为大唐的统治者唐玄宗为何愿意将自己最宠幸的贵妃赐死呢?人们对这些更是疑惑不解,马嵬坡上杨贵妃只有死才是最好的结束吗?  

  采访王教授:安史之乱的发生,它虽然原因复杂,但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唐玄宗后期政治走向腐败,也就是说唐玄宗的腐败政治要对安史之乱负直接责任,马嵬之变在一定程度上,实际上是对玄宗后期腐败政治的轻率,在对腐败政治的轻率时,杨玉环实际上是代玄宗受过片花。  

  众所周知,杨贵妃被誉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绝世佳人,唐玄宗对杨贵妃极为宠爱,杨贵妃在当时的地位上相当于皇后。  

  公元745年8月,本是身为唐玄宗儿媳妇的杨玉环被正式册封为杨贵妃,从此和唐玄宗上演了一段轰轰烈烈的不伦之恋。  

  杨贵妃的美貌无疑是绝世罕有的, 但是,就是那个深爱着杨贵妃的唐玄宗,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却不能在危急关头保住爱妃的生命。  

  采访王教授:高力士劝唐玄宗,他讲现在的情况是杨国忠已经死了,贵妃在,诛杀杨国忠的将士心里不安,将士心里不安,陛下就不安,将士安,陛下就安,高力士以一种委婉的口吻,交代了问题的实质,就是说唐玄宗不能留下杨玉环,留下杨玉环,就有可能会对唐玄宗的安全发生影响。  

  七十多岁的唐玄宗无可奈何之下,将杨贵妃赐死以留全尸。根据新旧唐书里的记载,在当时情势危急的马嵬坡上,杨贵妃主动同意献出自己的生命。杨贵妃在死之前请求去驿站旁边的佛堂祭拜,于是随后被缢死于佛堂。贵妃死后用紫褥裹盖草草的埋葬在佛堂旁边的土坡上,从此这个绝世佳人,孤零零的躺在荒凉的马嵬坡上。  

  按照这样的推论,当年情势危急的马嵬坡上,杨贵妃应该是上吊死了。但是两年后改葬的人为何没有找到她的遗体呢。  

  民间为何传出杨贵妃可能遗体失踪,贵妃可能没死的惊天奇闻呢。  

  关于那段神秘的挖墓事件,人们在查找史料的时候发现了新旧唐书两种不同的记载。在旧唐书里说:肌肤已坏,而香囊犹 在。而新唐书里却只有:香囊犹在。也就是说只有香囊,而不见了贵妃的遗体。  

  新旧唐书的记载为何有这样的 差异呢,难道会是编写人的失误,疏忽了“肌肤已坏”的记载。倘若按旧唐书的说法,肌肤已坏,仍然是可以改葬的,为何去改葬的宦官只带回了贵妃携带的香囊呢。  

  人们又怀疑贵妃的遗体是否被盗墓的人,盗走了呢?但是这样的说法,似乎很难以成立,在当时危急的时刻下,民间的人是不会很快得知杨贵妃埋葬的地方,而且遗体只是草草的埋葬,没有任何的陪葬品。倘若是盗墓分子所为,就不会留下杨贵妃身上所携带的香囊。  

  那么新旧唐书哪一个记载才是最准确的呢?旧唐书是唐朝时就记载的,而新唐书是宋朝人根据旧唐书编写的,按常理说应该是旧唐书尤为可信,但是如果是这样,新唐书里也不应该将“肌肤已坏“如此重要的记载删掉。这样的疏漏不得不让后世的人们产生疑惑。唐玄宗改葬杨贵妃的愿望确实也没有实现,这似乎又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人民大学历史系刘厚滨教授对这段歧义的记载有这样的看法。  

  采访刘教授:从唐明皇本人的角度来看,他是要对外宣布贵妃确实死了,因为她不得不死,可是这就给人一个空间说她可能没死,只不过是玄宗的一个借口而已,这两段记载的关键是在这里,那么宋朝人在写新唐书的时候,觉得搞不清楚,干脆就是说,也不说有没有尸体了,就说香囊犹在就行了,就把这个事情给回避掉了。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已经不复存在,人们无法预想马嵬坡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意外。  

  杨贵妃真的遇难还是被执行的高力士手下留情呢,这个问题也只有当年的高力士和随行的侍女清楚了。  

  采访刘教授:就是一般的记载是陈玄礼免胄失甲,把所有的行头脱下后礼拜,就没有走进去看,就是想像,因为一般的理解皇帝和皇妃一般人是不能亲近的,遗体也是不能亲近的,你一个禁军的首领,那么看了看,抬了个尸体,盖了个白布,那好像就是了,这也留下一个疑案,一般讲,高力士是否会受玄宗的暗示,留有一手,或是高力士本来就跟贵妃关系很好,下不了毒手,勒了后断了气,抬进来又可能活了等等这些话题。  

  倘若叛乱的将士没有在杨贵妃死后去检验杨贵妃的遗体,那是否预示一千多年前的马嵬坡上真的会有什么意外的情况出现呢。那件神秘的挖墓事件所产生的疑惑一直困扰着人们,贵妃的遗体为何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呢,倘若她的肌肤已坏,去的宦官为何不改葬她呢,却只带回了她生前佩带的香囊。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法门寺博物馆内,见到了那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香囊。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岁月,这个有着金银色的小香囊依然完好无损,它就是杨贵妃死后留下来的香囊吗?  

  这种香囊在古代称做“香球”,唐代时专为贵妇人携带,大的可以挂在床头进行熏香,小的就随身携带。采访:宋馆长:这两件香囊,最大的直径是12。8厘米。小的一个是5。4厘米,它的原理就是在香囊里面有两个持平环,持平环上套一个钵盂,无论怎样转动,这个钵盂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而里面的香料和藿香始终不会撒在外面,这种原理就和近代用于航海航空上的陀螺仪原理是相似的在香囊里有两个持平环,里面有一个小的钵盂,无论怎样转动,这个钵盂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里面的香料始终不会洒落出来。  

  采访宋馆长:所以从法门寺出土的这个香囊还可以看到,当时唐玄宗要改葬杨贵妃时发现的香囊,不是当时的一种丝织品,而是一种金属制品,也就是和法门寺发现的香囊应该是一样的史料记载,体态丰满的杨贵妃身上总会发出持续不断的香味,正是因为贵妃身上携带了如此巧妙的香囊。  

  一千多年后的这个香囊的出现,也使人们相信那次秘密的改葬,宦官带回了香囊给唐玄宗,日夜思念杨贵妃的玄宗只能对着佳人留下的遗物哀叹。  

  今天的马嵬坡依旧苍凉,历史永远无法抹去贵妃的悲惨遭遇,这里的一花一草见证了一千多年前那段令人费解的历史。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日夜思念杨贵妃,时常在一棵槐树下哀悼,这棵古树后来被称做“太上槐”,它见证了佳人消失后唐玄宗对贵妃的无限思念之情。  

  一千多年后,旧时的杨贵妃被埋葬的地方只有一个简陋的石碑,文革时这个墓碑也遭到了破坏。而今在马嵬镇上,重新修葺的杨贵妃墓馆,里面不仅有贵妃的墓,还有贵妃的塑像,供游人瞻仰。  

  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宦官挖开的就是这个墓,只不过这个贵妃墓完全与昔日的墓不同了,但是它依然还是一个衣冠冢,没有了贵妃的遗体,伴随着一千多年前那个难以解答的迷雾永久的存留在这里。  

  现今修葺的墓有三米高,外形用青砖包砌的严严实实,自然原始的贵妃墓不可能有这样包砌的青砖。关于这个在当地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5-6 22:01 , Processed in 0.09509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