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6290|回复: 17

[地域] 安徽叢書【民国】安徽丛书编印处出版 民国21年印本*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9 13: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書  名】安徽叢書
【作  者】安徽叢書编印处
【版  本】安徽叢書编印处民国21年刊本
【清晰度】清晰
【格  式】djvu
【大  小】约1.17G
【書  影】书名:
【说  明】安徽叢書共出版了六期,后因为战乱而停刊。至今全部上传,希望对大家有用。

安徽叢書(第一期)·韓詩外傳1-5


安徽叢書(第一期)·韓詩外傳6-10


安徽叢書(第一期)·畫偈



安徽叢書(第一期)·毛詩異義附詩譜卷一



安徽叢書(第一期)·毛詩異義卷二



安徽叢書(第一期)·毛詩異義卷三



安徽叢書(第一期)·毛詩異義卷四



安徽叢書(第一期)·儒傳經記



安徽叢書(第一期)·通鑑注商1-6


安徽叢書(第一期)·通鑑注商7-12


安徽叢書(第一期)·通鑑注商13-18


安徽叢書(第一期)·五聲反切正均安徽叢書(第一期)·杉亭集



安徽叢書(第一期)·新安學系錄1-6


安徽叢書(第一期)·新安學系錄7-10


安徽叢書(第一期)·新安學系錄11-16


安徽叢書(第一期)·禹貢今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9 15: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2.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3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4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5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6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7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8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9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0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1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2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3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4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5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6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7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8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9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20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21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22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23

安徽叢書(第二期)·儀禮經注疑直卷1-3

安徽叢書(第二期)·儀禮經注疑直卷4-5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蓮飲集-濠上吟稿-果贏轉語記


[ 本帖最后由 zhang1dong2 于 2007-10-9 17:4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9 15: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叢書(第三期)·附兄字說

安徽叢書(第三期)·古韻標準

安徽叢書(第三期)·癸巳类稿卷

安徽叢書(第三期)·四聲切韻表

安徽叢書(第三期)·義府
安徽叢書(第三期)·音學辨微

安徽叢書(第三期)·俞理初先生年谱

安徽叢書(第三期)·字詁


[ 本帖最后由 zhang1dong2 于 2007-10-10 11:0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15: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叢書(第四期淩次仲先生年譜
安徽叢書(第四期淩次仲先生遺書(礼经释例)
安徽叢書(第四期梅邊吹笛譜
安徽叢書(第四期始笛律匡謬
安徽叢書(第四期校禮堂詩集
安徽叢書(第四期校禮堂文集
安徽叢書(第四期燕樂考原
安徽叢書(第四期元遺山先生年譜


[ 本帖最后由 zhang1dong2 于 2007-10-11 10:0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15: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志定本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圖經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志續集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志定本校記


[ 本帖最后由 zhang1dong2 于 2007-10-11 10:4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15: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叢書(第六期)方言疏證續方言手稿

安徽叢書(第六期)•策算
安徽叢書(第六期)•東原文集

安徽叢書(第六期)•經考

安徽叢書(第六期)•句股割圖記

安徽叢書(第六期)•考工圖記

安徽叢書(第六期)•毛鄭詩考正

安徽叢書(第六期)•孟子字義疏證

安徽叢書(第六期)•年譜

安徽叢書(第六期)•屈原賦戴氏注

安徽叢書(第六期)•屈原賦注初稿

安徽叢書(第六期)•尚書義考

安徽叢書(第六期)•聲類表

安徽叢書(第六期)•聲韻攷

安徽叢書(第六期)•緒言

安徽叢書(第六期)•續天文略

安徽叢書(第六期)•遺墨

安徽叢書(第六期)•原善

安徽叢書(第六期)•中庸補注



[ 本帖最后由 zhang1dong2 于 2007-10-13 17:5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1-1 22: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叢書》目錄

禹貢今釋二卷 [清]芮曰松撰 南陵徐氏藏求是齋校刊本 第一期.第一冊
毛詩異義四卷坿詩譜一卷 [清]汪龍撰/[漢]鄭玄撰附 南陵徐氏藏契齋鮑氏刊本 第一期.第二冊至第五冊
韓詩外傳校注十卷坿拾遺一卷 [清]周廷寀撰/[清]周宗杬輯拾遺 歙黃氏藏營道堂刊本 第一期.第六冊至第七冊
五聲反切正均不分卷 [清]吳烺撰 南陵徐氏藏杉亭集原刊本 第一期.第八冊
通鑑注商十八卷 [清]趙紹祖撰 南陵徐氏藏古墨齋刊本 第一期.第九冊至第一一冊
漢儒傳經記二卷歷朝崇經記一卷 [清]趙繼序撰 南陵徐氏藏尺木軒刊本 第一期.第一二冊
新安學繫錄十六卷 [明]程曈撰 南陵徐氏藏明綠蔭園刊本 第一期.第一三冊至第一五冊
畫偈一卷坿江注詩集一卷 [明]釋弘仁撰/[明]江注撰坿 歙黃氏藏傳鈔本 第一期.第一六冊
通藝錄(論學小記三卷.論學外篇二卷.宗法小記一卷.儀禮喪服文足徵記十卷.釋宮小記一卷.考工創物小記八卷.磬折古義一卷.溝洫疆理小記一卷.禹貢三江考三卷.水地小記一卷.解字小記一卷.聲律小記一卷坿單行本琴音記下篇原紀琴音之數一卷.九穀考四卷.釋草小記二卷.讀書求解一卷.數度小記一卷.九勢碎事一卷.釋蟲小記一卷.修辭餘鈔一卷.讓堂亦政録一卷附録一卷.樂器三事能言一卷補編一卷) [清]程瑤田撰 嘉慶八年刊本 第二期.第一七冊至第四二冊
  坿蓮飲集濠上吟稿一卷 [清]程瑤田撰
第二期.第四〇冊
  坿果臝轉語記一卷坿校記一卷 [清]程瑤田撰/洪汝闓撰校記
第二期.第四〇冊
  坿儀禮經注疑直五卷 [清]程瑤田撰/吳承仕輯
第二期.第四一冊至第四二冊
字詁一卷坿承吉兄字說一卷 [清]黃生撰/[清]黃承吉按並撰坿 夢陔堂全集本 第三期.第四三冊至第四四冊
義府二卷 [清]黃生撰/[清]黃承吉按 夢陔堂全集本 第三期.第四五冊至第四六冊
古韻標準四卷詩韻擧例一卷 [清]江永撰/[清]戴震參定 江氏韻書三種本 第三期.第四七冊至第四八冊
四聲切韻表一卷坿校正一卷 [清]江永撰/[清]夏燮撰校正 江氏韻書三種本 第三期.第四九冊
音學辨微一卷坿校正一卷坿校刊記一卷 [清]江永撰/[清]夏燮撰校正/胡樸安撰校刊記 江氏韻書三種本 第三期.第五〇冊
癸巳類稿十五卷坿詩文補遺一卷坿俞理初先生年譜一卷 [清]兪正燮撰/王立中輯併撰詩文補遺年譜 晚年手訂道中光刊本.補遺年譜鉛印本
第三期.第五一冊至第六〇冊
凌次仲先生遺書 [清]凌廷堪撰
第四期.第六一冊至第八六冊
黃山圖經一卷圖一卷 [宋]闕名撰/[清]汪晉穀摹
第五期.第八七冊
黃山志定本七卷首一卷圖一卷 [清]閔麟嗣等撰
第五期.第八八冊至第九五冊
黃山志續集八卷圖一卷 [清]汪士鈜等撰
第五期.第九六冊至第一〇二冊
黃山志定本校記一卷黃山志續集校記一卷 程演生撰
第五期.第九六冊至第一〇二冊
戴東原先生全集 [清]戴震撰
第六期.第一〇三冊至第一三八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1-14 00: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叢書  
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冊,我不知道。我在日本所藏古籍數據庫查到的目錄和上面 不系之舟 兄有點不同。因此我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冊了。暫時也貼上一個目錄:

叢書部 郡邑類
安徽叢書
安徽叢書編審會 輯   民國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 用南陵徐氏藏求是齋校刊本等景石印  138册
京大人文研 東方 叢-IV-□-22

第一期
禹貢今釋二卷 清 芮曰松 撰 南陵徐氏藏求是齋校刊本
毛詩異義四卷 坿詩譜一卷 清 汪龍 撰 漢 鄭玄 撰詩譜 南陵徐氏藏契齋鮑氏刊本
韓詩外傳校注十卷 坿校注拾遺一卷 清 周廷寀 撰 清 從子周宗杬 輯拾遺 歙黃氏藏營道堂刊本
五聲反切正均不分卷 清 吳烺 撰 南陵徐氏藏杉亭集原刊本
通鑑注商十八卷 清 趙紹祖 撰 南陵徐氏藏古墨齋刊本
漢儒傳經記二卷 歷朝崇經記一卷 清 趙繼序 撰 南陵徐氏藏尺木軒刊本
新安學繫録十六卷 明 程曈 撰 南陵徐氏藏明綠蔭園刊本
畫偈一卷 坿江注詩集四卷 明 釋弘仁 撰 明 江注 撰坿録 歙黃氏藏傳鈔本

第二期
通藝録 清 程瑤田 撰
蓮飲集濠上吟稿一卷 清 程瑤田 撰
果臝轉語記一卷 坿校記一卷 清 程瑤田 撰 洪汝闓 撰校記
儀禮經注疑直五卷 清 程瑤田 撰 吳承仕 輯

第三期
字詁一卷 坿承吉兄字説一卷 清 黃生 撰 清 族從孫黃承吉 案併撰坿録 夢陔堂全集本
義府二卷 清 黃生 撰 清 族從孫黃承吉 案 夢陔堂全集本
古韻標準四卷 詩韻擧例一卷 清 江永 撰 清 戴震 參定 江氏韻書三種本
四聲切韻表一卷 坿校正一卷 清 江永 撰 清 夏燮 撰校正 江氏韻書三種本
音學辨微一卷 坿校刊記一卷 清 江永 撰 胡樸安 撰校刊記 江氏韻書三種本
癸巳類稿十五卷 坿詩文補遺一卷 坿兪理初先生年譜一卷 清 兪正燮 撰 王立中 輯併撰詩文補遺 王立中 輯併撰年譜 晚年手訂道中光刊本

第四期
淩次仲先生遺書 清 淩廷堪 撰

第五期
黃山圖經一卷 圖一卷 宋 闕名 撰
黃山志定本八卷 圖一卷 清 閔麟嗣 撰
黃山志續集八卷 圖一卷 清 汪士鈜 等撰

第五期坿
黃山志定本校記一卷 黃山志續集校記一卷 程演生 撰

第六期
戴東原先生全集 清 戴震 撰


該數據庫的網址爲: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kanseki?query=
                                                                                                 把網址貼上,備各位使用。
发表于 2007-11-24 06: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答不系之舟

下载之后不能解压,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下载的是多卷压缩的文档,要所有文档下载完后,才能正确解压,这种情况都会有提示列出缺少的文档。二是下载的文档与源文档大小不符,比原文件小,这一般是网速慢引起的。
发表于 2008-4-9 17: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叢書共出版了六期


目录

安徽叢書(第一期)·韓詩外傳1-5


安徽叢書(第一期)·韓詩外傳6-10


安徽叢書(第一期)·畫偈


安徽叢書(第一期)·毛詩異義附詩譜卷一


安徽叢書(第一期)·毛詩異義卷二


安徽叢書(第一期)·毛詩異義卷三


安徽叢書(第一期)·毛詩異義卷四


安徽叢書(第一期)·儒傳經記


安徽叢書(第一期)·通鑑注商1-6


安徽叢書(第一期)·通鑑注商7-12


安徽叢書(第一期)·通鑑注商13-18


安徽叢書(第一期)·五聲反切正均安徽叢書(第一期)·杉亭集


安徽叢書(第一期)·新安學系錄1-6


安徽叢書(第一期)·新安學系錄7-10

安徽叢書(第一期)·新安學系錄11-16

安徽叢書(第一期)·禹貢今釋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2.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3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4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5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6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7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8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9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0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1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2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3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4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5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6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7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8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19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20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21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22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23




安徽叢書(第二期)·儀禮經注疑直卷1-3



安徽叢書(第二期)·儀禮經注疑直卷4-5



安徽叢書(第二期)通藝錄-蓮飲集-濠上吟稿-果贏轉語記

安徽叢書(第三期)·附兄字說


安徽叢書(第三期)·古韻標準


安徽叢書(第三期)·癸巳类稿卷


安徽叢書(第三期)·四聲切韻表



安徽叢書(第三期)·義府


安徽叢書(第三期)·音學辨微



安徽叢書(第三期)·俞理初先生年谱



安徽叢書(第三期)·字詁


安徽叢書(第四期)·淩次仲先生年譜.


安徽叢書(第四期)·淩次仲先生遺書卷首一卷.


安徽叢書(第四期)·淩次仲先生遺書礼经释例卷2-3.


安徽叢書(第四期)·淩次仲先生遺書礼经释例卷4-5.


安徽叢書(第四期)·淩次仲先生遺書礼经释例卷6-7.)


安徽叢書(第四期)·淩次仲先生遺書礼经释例卷8.


安徽叢書(第四期)·淩次仲先生遺書卷9-10.


安徽叢書(第四期)·淩次仲先生遺書11-12.


安徽叢書(第四期)·淩次仲先生遺書13.


安徽叢書(第四期)·梅邊吹笛譜.


安徽叢書(第四期)·始笛律匡謬.


安徽叢書(第四期)·校禮堂詩集卷1-2.


安徽叢書(第四期)·校禮堂詩集卷3-6.


安徽叢書(第四期)·校禮堂詩集卷7-10.


安徽叢書(第四期)·校禮堂詩集卷11-14.


安徽叢書(第四期)·校禮堂文集卷1-3.


安徽叢書(第四期)·校禮堂文集卷4-9.


安徽叢書(第四期)·校禮堂文集卷10-13.


安徽叢書(第四期)·校禮堂文集卷14-17.


安徽叢書(第四期)·校禮堂文集卷18-22.


安徽叢書(第四期)·校禮堂文集23-25.


安徽叢書(第四期)·校禮堂文集26-31.


安徽叢書(第四期)·校禮堂文集卷32-36.


安徽叢書(第四期)·燕樂考原1.


安徽叢書(第四期)·燕樂考原2.


安徽叢書(第四期)·元遺山先生年譜.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圖經.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志定本1.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志定本卷一.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志定本卷二.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志定本卷三.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志定本卷四.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志定本卷五.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志定本卷六.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志定本卷七.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志續集1.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志續集2.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志續集3.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志續集4.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志續集5.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志續集6


安徽叢書(第五期)·黃山志定本校記.rar (6.85 MB
安徽叢書(第六期)方言疏證?續方言手稿


安徽叢書(第六期)策算


安徽叢書(第六期)東原文集


安徽叢書(第六期)經考


安徽叢書(第六期)句股割圖記


安徽叢書(第六期)考工圖記


安徽叢書(第六期)毛鄭詩考正


安徽叢書(第六期)孟子字義疏證


安徽叢書(第六期)年譜


安徽叢書(第六期)屈原賦戴氏注


安徽叢書(第六期)屈原賦注初稿


安徽叢書(第六期)尚書義考


安徽叢書(第六期)聲類表


安徽叢書(第六期)聲韻攷


安徽叢書(第六期)緒言


安徽叢書(第六期)續天文略

安徽叢書(第六期)遺墨

安徽叢書(第六期)原善

安徽叢書(第六期)中庸補注

安徽叢書(第六期)方言疏證·續方言手稿.
发表于 2008-4-9 17: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丛书我喜欢,有程瑶田的《通艺录》和《蜾蠃转语》。《通艺录》嘉庆本已经很难见得到,有这个本子也很好呵。

《通艺录》清·程瑶田撰。清代考证家之博物书。全书四十二卷,即精且博。清朝前期重视整理古籍古书,后期则重视整理古器古物。逐渐把史料学同考古学结合了起来。《通艺录》以专讲实物以整理史料。自《通艺录》始开始了史料学同考古学结合的新阶段。

程瑶田《通艺录》,嘉庆八年癸亥刻成,时先生七十有九。卷端有自序,略言:“圣教安归?归于自治。今有能纯乎喻义而绝不喻利之人,处人伦如此,酬世务如此,夙兴夜寐举如此,乃可立于天地间,足为世法。今非无行孝行弟之人,乃进而求之,或不免于喻得。是虽负一时之望,而于自治不能毫发无憾也。”言绝沉质。《通艺录》十九种,其目曰:《论学小记》、《论学外篇》、《宗法小记》、《仪礼丧服足征记》、《释宫小记》、《考工创物小记》、《磬折古义》、《沟洫疆理小记》、《禹贡三江考》、《水地小记》、《解字小记》、《声律小记》、《九谷考》、《释草小记》、《读书求解》、《数度小记》、《九势碎事》、《释虫小记》、《修辞馀钞》。附录七种:《让堂亦政录》、《乐器三事能言》、《琴音记原本》、《濠上吟》、《莲饮集》、《藤笈编》、《非能编》。未成书三种:《仪礼经注疑直》、《说文解字会极》、《古今体诗》。
近人支伟成纂《皖学经师传》引旧说言:先生自少迄老,笃志著述,其学长于涵泳经文,得其真解,不屑依傍传注。所撰《通艺录》,凡义理、训诂、制度、名物、声律、象数,无所不赅,而尤精者《仪礼》。《丧服·缌麻》章末“长殇中殇降一等”四句,郑氏以为传文;“不杖期章惟子不报”传文,“公妾以及士妾为其父母”传文,郑氏以为失误;“大功章大夫之妾为君之庶子,女子子嫁者未嫁者,为世父母叔父母姑姊妹”,旧读以“大夫之妾”为建首,下二“为”字皆贯之,郑氏谓“女子”别起贯下,斥传文为不词。皆一一援据经史,疏通证明,以规郑氏之失,成《仪礼丧服足征记》。又《考工记》绪言磬句磬折,郑君度直矩阵解之,致与前后经文不合;则谓磬折不明,由于倨句不明;欲明倨句,先辨倨字。矩有直者、有曲者,倨句之云,折其直矩而为曲矩也。因考一矩有半为磬折,成磬折古义。以言九谷者梁稷不分,乃据《说文》成《九谷考》。说《禹贡》主郑康成,正郦氏《水经注》,成《禹贡九江考》。考匠人为沟洫之制,谓沟,冓也,纵横之说也。名之曰沟,所以象其形。象形曰沟,会意曰洫。洫字从血,以血承沟,是血脉之流通也。浍,会也,会上众水,以达于川,初分终合,所以尽水之性情,而不使有泛滥之害也,成《沟洫疆理小记》。其馀均根柢经传,辩论详确。晚既失明,尚口授《琴音记续编》,使其孙写定。旁及诗歌、书法,无一不精。别有《让堂诗抄》十八卷。 汪注:让堂为嘉定学舍堂名,曾观其铭砚知之。
     ……
     又《考工记》绪言磬句磬折,郑君度直矩阵解之,致与前后经文不合;则谓磬折不明,由于倨句不明;欲明倨句,先辨倨字。矩有直者、有曲者,倨句之云,折其直矩而为曲矩也。因考一矩有半为磬折,成磬折古义。
                                                                                     ——许承尧《歙事闲谈》
    《通艺录》收专文二十四种,除卷首的《论学小记》、《论学外编》、《莲饮集濠上吟稿》等少数几篇文章以外,其余大多数都是考据方面的著作,其中《九谷考》、《释宫小记》、《释草小记》、《释虫小记》考评名物,都有重大收获。《九谷考》考证了梁、黍、稷、稻、麦、大豆、小豆、麻、苽九种农作物,纠正了历来流传的误释;《释宫小记》博考群书,根据文字声韵的特点,确定栋梁的本义;《释草小记》收有《释藜》、《释蓬》、《释荼》、《释萑苇》、《释芸》、《释荔》、《芄兰疏证》等,都是专题考证的重要著作;《释虫小记》所收的《螟蛉蜾蠃异闻记》、《蜜蜂记略》、《鸬鹚吐雏辨》、《蛞蝓蜗牛本草正讹记》、《改正尔雅羭羖牝牡转写互讹记》、《马齿记》等,都是非常有特色的考证论文,引据确凿,持论精警,结论明确,纠正了不少传统文献的积误,恢复了有关事物的本来面目。
     关于程瑶田考证工作的精细,从其最负盛名的《九谷考》和《释虫小记》中的《螟蛉蜾蠃异闻记》、《马齿记》等专文即可窥见一斑。
    九谷指九种农作物,空间是哪九种,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程瑶田经过反复考证,认定郑众(司农)的解说有误,而郑玄的解释正确可取。郑玄认定的九谷是梁、黍、稷、稻、麦、大豆、小豆、麻、苽九种,程瑶田《九谷考》就是根据《周礼》郑玄注本来进行考证的。
    《九谷考·四》中的《首府黍稷二谷记》,分别对小米、黄米、高粱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考证,认定小米就是粟,黄米就是黍,高粱就是稷,这个结论,已为当代一些工具书所采用。
    《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说的是蜾蠃捕捉螟蛉,喂它的幼虫。但古人却错认蜾蠃养螟蛉为子。经过历代多家考证,误说被订正,早成定论。但程瑶田还是撰写了《螟蛉蜾蠃异闻记》,记载了实地考察果蜾蠃捕虫喂子的全过程,进一步证成其说。以前文献记载,都说蜾蠃是细腰蜂。程瑶田根据亲身观察,对这种细腰蜂的形态,作了详细的描述:“其蜂首腹分两段,如小胡卢,中分处几有欲断之势,盖所谓细腰是也。头脑及喙亦如小胡卢,通长太半寸,余于壬寅六月十六日,见其 [扌+连]土如黍子大,其足六,以前二足及口融其土而作之,须臾之间,盖往返十余巡,以成其房……然后往抱青虫大者一,长寸许,又往连抱小者二,并纳房中。”其后他又经过多次观察,记下了细腰蜂茧孵化的经过,虽然非常琐细,但极其具体。最后他总结为“陈言相因,不如目验”。深入实践,通过目验,这是程瑶田名物考证的一大特色。
    又如《马齿记》考证马齿三十应作四十,也是很有说服力的。“《吕氏春秋·淫辞篇》不云乎:上问马齿,圉人曰:‘齿十二,与牙三十。'高诱注:‘马上下齿十二,牙上下十八,合为三十。'而牧马者以为止于十二,盖以齿验马之老少,验之于此十二齿也。”程瑶田以为:“然三十之说,亦不可以无征……于是求之肆中市马肉者,得其马首全骨观之,其左右上下牙各六,凡二十四,合前十六为四十,与《吕氏春秋》及高诱注本所谓三十者复不合,更求一马首骨观之,不异也。”既核马首骨实物,知马齿为四十,与古文献记载的三十之数不合,于是程瑶田便利用自己的文字学知识,从记数的文字考核,得知古时的四字写作 [上“一”+下“三”],高诱作注时,将[上“一”+下“三”]字讹作三,造成了这一误例。最后他在本文结束处写下他考证的结论说:“按《吕氏春秋》圉人之说或是与牙四十,本不误,古人四字积画为之,似三字耳。至高诱作《注》时,[上“一”+下“三”]讹为三,诱未求马齿验之,但据三十字,余齿十二,得牙十八,传讹至今,或由高氏也。”


以下回答18楼

徽派朴学[专著]
洪湛侯著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精装,110元
目录
总序
自序
第一章  朴学与徽派朴学
  第一节  徽派朴学概况
    一  活动时间
    二  传布地区
    三  基本阵营
    四  学术成就
  第二节  徽派朴学的历史背景
    一  清廷的政治文化政策
    二  达官名宦热心发展文化
    三  书院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
    四  藏书事业有利于古籍整理
  第三节  顾炎武开乾嘉朴学之风
    一  开启务实学风
    二  倡导治学方法
    三  开辟学术门类
  第四节  阎、胡诸家为乾嘉朴学先导
    一  阎若璩
    二  胡  渭  
    三  毛奇龄
    四  陈启源  
    五  朱鹤龄
第二章  徽派朴学的产生
  第一节  明末清初徽州的重要学者
    一  程大位
    二  梅鼎祚
    三  梅膺祚
    四  方以智  
    五  黄  生  
    六  梅文鼎
  第二节  徽派朴学的奠基者——江永
    一  江永生平
    二  江永的著作及学术思想
  第三节  徽派朴学的摇篮——不疏园
第三章  徽派朴学的主帅——戴震
  第一节  戴震的生平
  第二节  顾炎武对戴震的影响
    一  治学宗旨方面
    二  思想认识方面
    三  治学途径方面
    四  治学方法方面
  第三节  戴震从师江永
    一  音学方面  
    二  礼学方面
    三  开拓治学范围
  第四节  戴震治学的重要论述
    一  论经学有“三难”,主张从“道问学”以达大道
    二  论从字义明经义
    三  论从名物、度数通经义
    四  论“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
    五  论保持古书原貌的重要
  第五节  戴震的著作及其学术价值
    一  名篇名著久已享誉学林
    二  别本初稿最有研究价值
    三  收入全集前的未刊稿本令人注目
  第六节  戴震传授段、王、任、孔
  第七节  同时代学者对戴震的评论
第四章  徽派朴学的阵营
  第一节  戴震周围的徽州籍学者
    一  程瑶田  
    二  金榜
    三  汪梧凤
    四  汪肇龙
    五  方矩
    六  郑牧
    七  洪榜
  第二节 戴震的弟子
    一  段玉裁
    二  王念孙
    三  任大椿
    四  孔广森
    五  汪  灼
  第三节  观点相近的安徽籍学者
    一  汪龙
    二  凌廷堪
    三  汪  莱
    四  胡秉虔
    五  胡匡衷
    六  俞正燮
第五章  徽派朴学的传布
  第一节  传至京都、江浙
  第二节  江浙、山东学者研究概述
    一  卢文招
    二  孔继涵
    三  郝懿行
    四  徐养原
    五  张惠言
  第三节  扬州籍徽派朴学学者
    一  阮元
    二  焦循
    三  王引之
    四  刘台拱
    五  刘文淇
    六  刘毓崧
    七  刘寿曾
    八  刘宝楠
    九  刘恭冕
  第四节  西南地区徽派朴学学者
    一  李黼平
    二  林伯桐
    三  侯康
    四  郑珍
    五  陈  澧
第六章  徽派朴学的重要著作(上)
  第一节  疏证《诗经》
    一  《毛郑诗考证》四卷,戴震撰
    二  《诗经小学》四卷,段玉裁撰
    三  《毛诗后笺》,胡承珙撰
    四  《毛诗传笺通释》,马瑞辰撰
    五  《诗毛氏传疏》,陈奂撰
  第二节  疏证“三礼”
    一  《礼笺》三卷,金榜撰
    二  《仪礼正义》四十六卷,胡培晕撰
    三  《礼记训纂》四十九卷,朱彬撰
  第三节  疏证《论语》、《孟子》
    一  《论语正义》二十四卷,刘宝楠撰,刘恭冕续
    二  《论语通释》一卷,焦循撰
    三  《孟子正义》三十卷,焦循撰
  第四节  历算
    一  《算学》八卷,江永撰
    二  《勾股割圜记》三卷,戴震撰
    三  《少广正负术内外篇》六卷,孔广森撰
    四  《衡斋算学遗书》合刻本,汪莱撰
第七章  徽派朴学的重要著作(中)
  第一节  乐律
    一  《律吕新论》二卷,江永撰
    二  《燕乐考原》六卷,凌廷堪撰
    三  《声律通考》一卷,陈澧撰
  第二节  哲理
    一  《原善》、《孟子字义疏证》,戴震撰
    二  《论学小记》,程瑶田撰
    三  《易学三书》,焦循撰
  第三节  文字
    一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撰
    二  《尔雅义疏》二十卷,郝懿行撰
  第四节  音韵
    一  《古韵标准》四卷,江永撰
    二  《六书音均表》,段玉裁撰
    三  《诗声类》十二卷、《诗声分例》一卷,孔广森撰
    四  《音学十书》,江有诰撰
第八章  徽派朴学的重要著作(下)
  第一节  训诂
    一  《读书杂志》八十二卷,王念孙撰
    二  《广雅疏证》二十卷,王念孙撰
    三  《经义述闻》三十二卷,王引之撰
    四  《经传释词》十卷,王引之撰
  第二节  校勘
    一  《钟山札记》四卷、《龙城札记》三卷,卢文招撰
    二  《经韵楼集》十二卷,段玉裁撰
    三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阮元撰
  第三节  考订
    一  《通艺录》,程瑶田撰
    二  《仪礼释官》九卷,胡匡衷撰
    三  《礼经释例》十卷,凌廷堪撰
    四  《求古录礼说》十六卷,金鹗撰
  第四节  别集
    一  《戴东原集》十二卷,戴震撰,段玉裁编
    二  《雕菰楼集》二十四卷,焦循撰
    三  《校礼堂文集》,凌延堪撰
    四  《研六室文抄》十卷,胡培晕撰
第九章  徽派朴学与吴派朴学异同
  第一节  吴派主帅惠栋
    一  惠栋的家学
    二  惠栋的著作
    三  惠栋的交往
    四  对于惠栋的评价
  第二节  吴派的重要学者
    一  沈彤
    二  江声
    三  王鸣盛
    四  钱大昕
    五  余萧客
    六  汪  中
    七  洪亮吉
    八  孙星衍
    九  江  藩
    十  顾千里
  第三节  吴派、徽派的共同点
  第四节  吴派、徽派各自的特点
    一  吴派旨在治经,徽派志乎闻道
    二  吴派泥古,徽派求是
    三  吴派务博,徽派求精
    四  吴派谨守汉儒家法,徽派不专主一家
    五  吴派治《易》为多,徽派尤重《诗》、《礼》
    六  吴派反宋,徽派绍宋
    七  吴派墨守成说,徽派长于质疑
    八  吴派崇信纬书,徽派不采神奇之说
第十章  徽派朴学学术造诣和卓越成就
  第一节  治学特点与方法
    一  志存闻道
    二  言必有征
    三  孤证不作定论
    四  作窄而深的研究
    五  提倡声训,以声求义
    六  文体朴实简洁,最忌言有枝叶
    七  由训诂以求义理
    八  义理、考据、辞章并重
    九  论训诂不必泥其物类
    十  释经贵知其文理
    十一  比较研究,总结通例  
    十二  将有述作,先制长编
  第二节  徽派朴学的学风
    一  注重实事求是
    二  研求贵在专精
    三  从不隐匿证据
    四  鄙视剿说掠美
    五  提倡通核
    六  反对墨守
    七  鼓励自由讨论,弟子可以辩诘本师  
    八  注重师承,不坚持门户  
    九  笃于友道,互学互补
    十  博采西法之长,重视自然科学
  第三节  徽派朴学的主要成就一
    一  使文字、音韵、训诂从经学附庸发展成独立的语言文字之学
    二  使研究方法走向科学化
    三  从一字一义孤立的说明转向全面系统的探索
    四  拓展了传统汉学的范围
    五  从恪遵汉人之说到敢于突破汉人之说
    六  创造了学术史上光彩夺目的业绩
  第四节  徽派朴学是清学的突出代表
    一  清学与汉学有别
    二  徽派朴学是清学的突出代表
  第五节  徽派朴学后期的重要学者
    一  俞樾
    二  黄以周
    三  汪宗沂
    四  孙诒让
    五  章炳麟
    六  刘师培
    七  吴承仕
    八  黄侃
徽派朴学大事简表
主要参考文献
《徽州文化全书》后记
前言
    2001年3月,我受聘撰写《徽州文化全书》中《徽派朴学》一稿。面对大量文献资料,一时不知如何下笔。再三思考,决定先从梳理相关史料入手,沿着徽派朴学产生、发展、延续的轨迹,探讨徽派最有影响的学者和传人,叙述徽派朴学家四十余人,并扼要介绍他们各自的著作和治学特点。
    乾嘉学者论学见解,除见诸专著以外,更多的名言法语往往散见于书信、札记和所作序跋之中。本书特设“徽派朴学的学术造诣”一章(第十章),加以汇辑罗列,钩沉阐微,体例不拘一格,但务求达意。关于治学见解方面,如戴震提出的“志乎闻道,空所依傍”、“贵精不贵博”、“由训诂以求义理”、“义理考据辞章并重”,王念孙、王引之弘扬的“读书识字,以声求义”,阮元提倡的“实事求是,不专主一家”;在治学方法方面,金榜、程瑶田、任大椿、凌廷堪服膺并履践的“作窄而深的研究”,凌建堪主张的“比较研究,总结通例”,段玉裁作《说文解字注》,焦循作《孟子正义》,刘宝楠作《论语正义》皆先制长编,然后在长编中加以总结提炼,方才写定。这些见解和方法,都是长期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结晶,是朴学家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经学史上有所谓吴派、皖派,吴派大致以苏州为基地,皖派则崛起于徽州。谓之皖派,并不确切,若以与吴派对举,亦以称徽派为是。本书征引资料,除原文称皖派者酌情沿用外,其他一律改称徽派,希望逐步改变长期以来皖派、徽派混用的不规范情况。
    吴派、徽派最初可能出于地域取义,后来的发展却突破了地域的概念,而以学术见解、治学态度作为最重要的区分标准。吴派、徽派在重汉学、识文字、通训诂、明假借、精校勘方面几乎都是相同的,但经过一定的分析、比较,还可总结出若干不同点。具体为:吴派泥古,徽派求是;吴派务博,徽派求真;吴派旨在治经,徽派志乎闻道;吴派恪守家法,徽派不主一家;吴派治《易》为多,徽派长于《诗》、《礼》;吴派攻宋,徽派绍宋;吴派墨守,徽派长于质疑;吴派迷信纬书,徽派不采神奇之说。如此对比,泾渭自分。    .
    至于徽派朴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书中已设专章论列。最简单最形象的说明,还可以看看一些相关的统计数字。徽派朴学的成果,在经学方面(包括小学)所占比重最大。这里引用几种著名的经学丛书作比较:
    《皇清经解》收书172种,其中徽派学者的著作83种,几乎占了全书的一半;《皇清经解续编》收书207种,其中有徽派学者著作66种,略占三分之一。
    1982年,中华书局提出“编辑《十三经清人注疏》拟目”,标目24种(包括一经两疏),共收24位作者的注疏著作,其中徽派朴学学者的著作占了9种。
    再从一些学术性著作的论列情况来看: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经学”一节,举出清人新疏9种,其中就有徽派朴学家焦循、陈奂、胡培翠、刘宝楠、刘文淇所撰新疏5种。
    王力《清代古音学》(中华书局1992年出版)设专章论述清代古音学家共10人,即顾炎武、江永、段玉裁、戴震、钱大昕、孔广森、王念孙、江有诰、章炳麟、黄侃。这些人中,顾炎武被公认为乾嘉朴学的启蒙大师,黄侃是章炳麟的弟子,章、黄治学,谨遵徽派矩蠖,他们所表达的应该都是徽派的观点,惟钱大昕是吴派。
    再如清代的《诗经》研究,本以考据、训诂为特色,陈启源、戴震、段玉裁、焦循、胡承珙、马瑞辰、陈奂、丁晏等人的著作最有代表性。陈是徽派的先导,戴是徽派的主帅,段玉裁等其余六人,都是徽派朴学代表人物。
    综上所述,徽派朴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不言可知。
    近一年来因为撰稿的需要,阅读了一批相关的书籍和论文。吾乡耆宿汪世清先生《不疏园与皖派汉学》(文载《江淮论坛》1997年第2期)是给我影响较大的一家。文章以大量事例论述了江永讲学不疏园,戴震、金榜、程瑶田、汪梧凤等从学的经过,时在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并且认定这就是皖派汉学、也就是徽派朴学奠基之始。这一研究成果为近年来徽学研究者广泛采用。
    本书关于徽派朴学兴起的叙述,谨遵此说。
    本书十章,前五章写徽派朴学的形成和发展,第六、七、八章写徽派朴学的学术成就,列举诸家在经学、历算与乐律、小学、哲理方面的代表著作46种,作出简要的评介。第九章分析徽派、吴派异同。第十章阐述“徽派朴学”的学术造诣。
    书中对朴学和徽派朴学的定义该如何定?徽派朴学的主要阵营根据什么标准划分?徽派朴学有哪些重要著作?已经概括出的治学理论有哪些要点?徽派和吴派同属乾嘉学派,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徽派朴学的活动时间,应该定为100年还是定在宣统末年为159年,等等,这些问题目前都还少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引用。本书所述,极为肤浅,只不过提供一点讨论的素材而已。
    我是歙县人,老家洪坑,古名洪源。200多年以前,我村与徽派朴学关系密切。这里距离西溪不疏园旧址不过10华里,距离戴震故乡休宁隆阜只有35华里,距程瑶田故乡歙县邑城15里,距金榜故乡岩寺只有10华里,而洪朴、洪榜、洪梧三兄弟就是我们洪坑人。尽管年湮代远,物换星移,许多遗迹都很难查找,现在重新搜集和撰写他们的传记材料,总有一些亲切之感,笔端凝聚着浓浓的乡情。
    本书的撰写,多采用史料学的方法,言必有征,让史料说话,以免凿空立论之弊。书后附《徽派朴学大事简表》,补书中文字所未及。作为一部入门指径的书,“但求有裨于初学而不见笑于通人”(胡承珙语),余愿已足。
    洪湛侯
    2002年4月1日
                                                                                     ——洪湛侯《徽派朴学》

[ 本帖最后由 cjc 于 2009-11-22 10:46 编辑 ]
发表于 2008-4-9 17: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徽派朴学概述
  徽派朴学有称皖派经学,先驱者为黄生,奠基者为江永,集其大成者为戴震,继后有段玉裁、王念孙等大师将徽派朴学的学术研究推向鼎盛,阮元成为后期的殿军人物,最后能保持残垒者是俞樾,而大张其军者是章炳麟。徽派朴学是由清初在徽州地区出现的新安理学转变过渡形成的以求证、求实、求真为特色的创新学派,成为清代学术的突出代表。徽州是朱熹的故乡,素称“东南邹鲁”、“程朱阙里”,有着浑厚的文化底蕴,“新都故文献地也,隶畿辅而望东南”,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徽州虽经济高度发达,然徽商“贾而好儒”,向有培养子弟业儒的传统,“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史书之藏”(赵汸《商山书院记》),父兄期望子弟博取功名,走上仕途,为宗族、家门增添荣耀,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文化教育的繁荣,为徽派朴学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早期的重要学者有黄生、程大位、宣城梅氏家族等等,逐渐形成了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为徽派朴学的兴起打下了基础。自乾隆十七年(1752)江永及其弟子戴震、程瑶田、金榜等教学于歙县不疏园,到道光二十九年(1849)阮元逝世,徽派朴学鼎盛活跃时间号称百年辉煌。
  
徽派朴学的历史
  随着汉学的兴起,清代的传统学术研究从以求实切理为帜志,愈加趋向于以名物训诂为特色,并崇尚朴实无华的治学风格。明末清初,在顾炎武、黄宗羲等学者的影响下,朴学在与宋明理学的对立和斗争中发展起来,注重于资料的收集和证据的罗列,主张“无信不征”,以汉儒经说为宗,从语言文字训诂入手,主要从事审订文献、辨别真伪、校勘谬误、注疏和诠释文字、典章制度以及考证地理沿革等等,少有理论的阐述及发挥,也不注重文采,因而被称作“朴学”或“考据学”,成为清代学术思想的主流学派。清代朴学是对穷心于“天理”、“人欲”,不出“心、性、气、理”范畴,淡忘儒学忧时济世传统,空谈误国的明代王学末流的反动,也是儒学自身发展史上否定之否定的结果。朴学的成熟与鼎盛期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因而又被称为“乾嘉学派”,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当代,在保存和传递古代文化遗产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与重要的价值。“乾嘉学派”的共同之处是重汉学、识文字、通训诂、精校勘、善考证,根据各学派治学目的、取向、宗旨、对象等不同细分为以惠栋为代表的“吴派”、以戴震为代表的“徽派”(有称“皖派”),以及由清初黄宗羲开创的“浙东学派”,和稍后的与“徽派”、“吴派”关系密切的“扬州学派”等小的学派分支。梁启超评价“吴派”学术广博,笃守古训,“凡古必真,凡汉必好”,因此崇古而泥古不化。刘师培在《近代汉学变迁论》中指出:“江戴之学,兴于徽歙,所学长于比勘,博征其材,约守其例,悉以心得为凭。且观其治学之次第,莫不先立科条,使纲举目张,同条共贯,可谓无信不征矣。”可见,在学术成就上,“徽派”超越了“吴派”。
  
徽派朴学学派

  徽派朴学作为乾嘉时期学术上一个重要学派,本质上属于经学学派。从学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新安理学的治学主张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对徽州朴学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宋史·朱熹传》记载:“其为学,大抵穷理而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徽派朴学家受到朱熹的影响,不盲从古圣前贤,在汉学基础上向纵深发展,使古文经学的研究走向对古文经传的考证、校勘、辨伪的实学道路,训诂更加精密、考据更为详审,而且对六书、音韵、语法、词例的研究愈加深入,在使用校勘、考据、辨伪、辑佚等方法上亦有很多创获,务在揭示古代经传的原始面貌。其对《诗经》、“三礼”及《论语》、《孟子》诸经皆有撰述,造诣尤深于《诗经》与“三礼”。在关注经学研究和阐述的同时,徽派学者对于哲理、乐律、文字和音韵的研究也是硕果累累,成就非凡,远非一般考礼穷经的经学家们所能望其项背,他们的许多著述对于后人的学术研究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徽派朴学家除了阐发义理,对词章、考据也极为重视。他们在训诂、校勘乃至考订等方面取得了远胜前人的辉煌成就,为我国近代语言文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徽派朴学的影响

  徽派朴学是清代中期乾嘉学派的一脉,但其影响力非常广泛。在时间上,徽派朴学求实考证的质朴学风渗透并融入百年之后的思想及学术领域,其阵营历经百年之后虽然渐趋式微,依然不乏后起之秀,直如近代的文化巨擘胡适等,学术成果更是可圈可点;在地域上,徽派朴学的徽派朴学兴起于徽州,之后进入京畿,蜚声江浙,然后遍及山东、河北,直至西南边陲之地,并迅速扩大到国内的一些重要地区,形成一个全国性的著名学派而大行其道,广为传布。徽派朴学发于一隅而流布全国,这一方面是彼时代的需求使然,另一方面得益于广泛的学术交流。可见,徽派朴学植根融汇于中华传统国学文化体系,给学术界提供了严谨求索的治学理念和方法,体现了徽派朴学顽强的生命力。
  
徽派朴学的特点

  徽派朴学的历史地位得益于其有强大的学术阵营,而支撑这一阵营的则是一批执着且孜孜以求的学者,他们传承和丰富了徽州朴学的内涵。徽派朴学家向以“求是”为宗旨,不迷信权威,不拘泥文典,在研究中侧重于文献的考据与语言文字的音韵训诂。所谓“考据”,是研究语言、历史等的一种考证方法,即根据事实考核和例证,提供可信的资料,作出一定的结论。考据方法主要是训诂、校勘和资料搜集整理。所谓“训诂”,也称“训故”、“故训”,解释古文中词句之意。“训”指用通俗的话解释词义,“诂”指用当时的话来解释古代的词语,或用普遍通用的话来解释方言。戴震在《与是仲明论学书》中提出一个治学公式:“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而通“道”的目的在于“凡文之不关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顾炎武《与人书》)随着西学东渐,徽派朴学家也吸收引进了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广泛地运用于考据实践和其他学术研究中,这也是徽派朴学蓬勃发展并超越前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徽派朴学主要著作

  徽派朴学家的著作数以百计,学术研究成果涉猎中华传统学术文化中的经、史、子、集各部乃至天文、历算诸多领域,涵盖了文字、音韵、训诂、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各个学科,推为名著的历来甚丰,可谓人才辈出。徽派朴学的成果,在经学(包括小学)方面所占比重最大。其中如江永的《古韵标准》、《律吕新论》,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原善》、《声韵考》、《声类表》,程瑶田的《通艺录》,金榜的《礼笺》,洪榜的《许氏经义》、《四声韵和表》,凌廷堪的《礼经释例》、《燕乐考原》,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王念孙的《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孔广森的《诗声类》,汪莱的《衡斋算学遗书》,江有浩的《音学十书》,胡承珙、马瑞辰、陈奂的《诗》学著作,以及吴承仕《经籍旧音辨证》等,都是各个学术门类中的一流作品,有些还为国际汉学研究学者所瞩目。晚近尚有俞樾、吴承仕、章炳麟等,但已不振坠绪。在清代著名的经学丛书典籍《皇清经解》中,共收书172种,而徽派学者的著述有83种,几乎占到所收一半;在清末学术性著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论列中,梁启超在盘点“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经学”时,推举清代学者的新疏9种,而徽派朴学家胡培翬等人所撰新疏5种便赫然在列;1992年中华书局版北大王力教授在著作《清代古音学》中,设专章论述了清代古音学家十人,即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钱大昕、孔广森、王念孙、江有诰、章炳麟、黄侃,其中顾氏被公推为乾嘉朴学的启蒙,黄侃是章炳麟的学生,他们的治学都烙上徽派的印迹,这十人中只有钱大昕属吴派。徽派朴学的地位和影响在中国学术史上举足轻重,舞动近代史的百年风云。支伟成在著作《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中对徽派朴学慨然叹服道:“人才之盛,诚远迈他派矣!”
  徽派朴学的独特学风,无论是治学精神还是学问之道,都为中国近现代学术史留下了重要的文化遗产,他们使文字、音韵、训诂从经学附庸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字之学,拓展了传统汉学的范围,从恪守汉学之说到敢于突破汉学之说。徽派朴学重视考据研究的科学方法,从一字一义孤立地说明转向全面系统地探索,不仅在同时期诸学派中独树一帜,发扬光大,同时创造了学术史上光彩夺目的业绩,更因其对近现代的思想发展与学术研究产生的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而彪炳史册!
  
徽派朴学的治学特点
  志存闻道
  戴震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提到他的治学的目的是“志存闻道”(《戴震全集·与某书》);“务必闻道”(《戴震全集·答郑丈用牧书》);“志乎闻道”(《戴震全集·与姚孝廉姬传书》)。关于道,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卷下中这样诠释:“人道,人伦日用身之所行皆是也。在天地,则如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谓道;在人物,则凡生生所有事,亦如气化之不可已,是谓道。”至于明道,戴震认为:“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戴震全集·与是仲明论学书》)“仆自十七岁时,有志闻道,谓非求之六经、孔、孟不得,非从事于字义、制度、名物,无由以通其语言……为之三十余年,灼然知古今治乱之源在是。”(《戴震全集·与段若膺论理书》)“由文字以通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譬之适堂坛之循其阶,而不可躐等。”(《戴震全集·古经解钩沉序》)。这些是戴震治学的切身体会,即通过字与词的把握,循序渐进,才能更好地学习和通晓古圣贤的典籍。戴震平生稽志闻道,为了掌握“明道”的门径,他用了很长时间,深入研究有关学科,才逐渐明白了“圣人之道”。

  言必有征
  余廷灿评戴震治学“有一字不准六经,一解不通贯群经,即无稽者不信,不信者必反复参证而后即安,以故胸中所得,皆破出《传》、《注》重围,不为歧旁骈枝所惑,而一秉古经,以求真是之归”。(《戴东原先生事略》)有例可证,如《尚书·尧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孔传》释“光”为“充”,蔡沈《书集传》释“光”为“显”。一时众家所说不一。戴震不偏信一家,遍阅《尔雅》、《说文》、《释文》、《礼记》等书,从字形、字音、字义等方面反复推求,发现古代“横”与“桄”通用,《戴东原集·与王内翰凤喈书》有记载:“‘横'转写为‘桄',‘桄'误脱为‘光',故‘光被四表'即‘横被四表'。”

  孤证不作定论
  戴震主张言必有征,孤证不立,他在《与姚姬传书》中说:“若夫依于传闻以拟其是,择于众说以裁其优,出于空言以定其论,据于孤证以信其通……皆未至十分之见也,以此治经,失‘不知为不知'之意,而徒增一惑,以滋识者之辨之也。”徽派朴学深受顾炎武的影响,语必博证,证必多例,“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于书,故引据浩繁,而牴牾者少。”(《四库全书总目·日知录》提要)

  作窄而深的研究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评说:“(乾隆)中叶则任幼植大椿、程易畴瑶田、金辅之榜、凌仲次廷堪,都有精到的著作,檠斋的《礼笺》、易畴的《通艺录》最好,他们纯粹是戴东原一派的学风——专作‘窄而深'的研究,所选的题目,或者是很小的,但在这个题目的范围内,务把资料搜齐。类书式的‘案而不断'他们是不肯的,但判断总下得极审慎。所以他们所著,虽多属小篇,但大率都极精锐。《东原集》中考证礼制之文,有十几篇,正是如此。”

  提倡声训,以声求义
  高邮王念孙《广雅疏证·序》言:“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挈其纲……此之不悟,则有字别为义。或望文虚造而违古义,或墨守成训而鲜会通,易简之理既失,而大道多歧矣。今则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苟可以发明前训,斯凌杂之讥,亦所不辞。”或曰:“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竹+鞫]为病。故毛公《诗传》多易假借之字而以本字,以开改读之先,至康成笺《诗》注《礼》,屡云某读为某而假借之例大明,后人或病康成破字者,不知古字多假借也。”(王引之《经义述闻·序》中引王念孙之言)另一位徽派朴学大师歙县程瑶田指出:“双声叠韵出于天籁,不学而能。由经典以及谣俗,如出一轨,先生(按:指王念孙)独能观其会通,穷其变化,使学者读之,而知绝代异语、别国方言,无非一言之转,则触类旁通,而天下之能事毕矣。”(《果蠃转语·跋》)

  文体朴实简洁,最忌言有枝叶
  龚丽正乃段玉裁之婿,其后人龚自珍著《工部尚书高邮王文简公墓表铭》,在引语中引用了王引之的自言,王引之说:“吾著书不喜放其辞,每一事就本事说之,栗然止,不溢一辞。”可以管窥徽派朴学家们行文倡导言简义赅的要旨。

  由训诂以求义理
  据钱大昕《戴先生震传》记载:“(戴震)少从婺源江慎修游,讲贯《礼经》制度名物及推步天象,皆洞彻其原本,既乃研精汉儒传注及《方言》、《说文》诸书,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求寻义理,实事求是,不偏主一家……训诂明古经明,而我心所同然之义理乃因之而明。古圣贤之义礼非他,存乎典章制度者是也。昧者乃歧训诂义理而二之,是训诂非以明义理,而训诂胡为?”

  义理、考据、辞章并重
  徽派朴学家们提倡义理、考据、辞章并重的观点。考据是指厘清事实,在事实清楚和基础上才能阐明义理,而义理的通晓又须通过简明精炼的词句来表述。混沌不清的事实加之晦涩难懂的文字,则义理是无法阐述明确的。段玉裁在《戴东原先生年谱》中说:“(戴震)先生合义理、考核、文章为一事。”正是反映了以戴震为主帅的徽派朴学阵营所推崇的义理分明、考据精确、词章炼达的主张。

  论训诂不必泥其物类
  徽派朴学向来重视考证,但同时却反对烦琐考证,以避免为考证而考证,使学问陷入误区的泥沼。如戴震在《诗经考》中多次提醒,致力训诂切不可泥其物类,不可因诗附会,不可“缘辞生训”。戴震于此身体力行,《诗经考》一著在考证名物方面就不乏例证。例如,《周南·关雎》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戴震按:“雎鸠,或谓之鹗,性好峙,所谓鹗立……诗但兴于和鸣,不必泥其物类也。”又如《周南·螽斯》篇:“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戴震有按:“诗兴于螽之众多,不泥其物类也。”

  释经贵知其文理
  《诗经·周颂·敬之》“敬之敬之,天维显恩,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一段,是成王自戒并告诫群臣的话。《毛诗序》认定篇首为敬之之辞:“群臣进戒嗣王也。”戴震却不以为然,《诗经考》云:“行文之体,有先言已而顺达其意者,亦有先言其意而以已承接之者。故说经贵知其文理也。”近人林义光赞同戴震的观点,所著《诗经通解》中说:“按诗言‘维予小子',又言‘示我显德行',则是嗣王告群臣,非群臣戒嗣王也。”戴震曾因此篇引发出“说经贵知其文理”这一富有启发意义的议论。

  比较研究,总结通例
  这是徽派朴学家们沿用的思维逻辑,例如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凌廷堪巨著《礼经释例》的解析:“凌次仲廷堪的《礼经释例》十三卷,将全部《仪礼》拆散了重新比较整理贯通一番,发现出若干原则。凡通例四十,饮食之例五十有六,宾客之例十有八,射例二十,变例(即丧例)二十有一,祭例三十,器服之例四十,杂例二十有一。其方法最为科学的,实经学界一大创作也。”

  将有述作,先制长编
  这是徽派朴学家们常用的治学著述模式,首先博采资料,做足准备工夫,制定长编,避免行文散漫,使立意鲜明突出,结构紧凑完整。例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焦循《孟子正义》、刘宝楠《论语正义》等,皆充分体现了此模式的鲜明特点。
  

徽派朴学的学风

  注重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不偏主一家”(钱大昕《潜研堂集·戴震传》),这里不妨引用戴震在给姚鼐信中所说的一段话来为钱大昕的评语作注脚。
  戴震说:
  凡仆所以寻求于遗经,惧圣人之绪言暗汶于后世也。然寻求而获,有十分之见,有未至十分之见。所谓十分之见,必征之古而靡不条贯,合诸道而不留余议,巨细必究,本末兼察。若夫依于传闻以拟其是,择于众说以裁其优,出于空言以定其论,据于孤证以信其通,虽溯流可以知源,不目睹渊泉所导;循根可以达杪,不手披枝肄所歧,皆未至十分之见也。以此治经,失“不知为不知”之意,而徒增一惑,以滋识者之辨之也。先儒如汉郑氏(玄)、宋程子(颐)、张子(载)、朱子(熹),其为书至详博,然犹得失中判。其得者,取义远,资理闳……其失者,即目未睹渊泉所导、手未披枝肄所歧者也。(《戴震全集·与姚姬传书》)
  这段话的意思是对于前人的著作和学说,必须破除迷信,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不能心存偏见,偏主一家。

  研求贵在专精
  戴震说:
  知得十件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都到地也。(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引》)
  知十而皆非真,不若知一之为真知也。(段玉裁《娱亲雅言·序》)

  从不隐匿证据
  梁起超《清代学术概论》论正统派学风之特色,计十条,其第四条说:“隐匿证据或曲解证据,皆论为不德。”

  鄙视剿说掠美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论正统派学风之特色,计十条,其第六条说:“凡采用旧说,必明引之。剿说认为大不德。”

  提倡通核
  焦循评论当时成学著书之等次,以通核为第一。其言曰:
  今学经者众矣,而著书之派有五:一曰通核,二曰据守,三曰校雠,四曰摭拾,五曰从缀……通核者,主以全经,贯以百氏,协其文辞,揆以道理,人之所蔽,独得其间,可以别是非、化拘滞,相授以意,各慊其衷。其弊也,自师成见,亡其所宗。故迟钝苦其不及,高明苦其太过焉。(《雕菰楼文集》卷八《辨学》)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将两派治学方法作比较,认为:“吴派所得,断章零句,援古正后而已。戴派每发明一义例,则通诸群书而皆得其读。是故惠派可名之曰‘汉学',戴派则确为‘清学'而非‘汉学'。”(《清代学术概论》)这里所说的“通诸群书而皆得其读”正是“通核”的意思。

  反对墨守
  王念孙说:
  说经者期于得经意而已。前人传注不皆合于经,则择其合者从之,其皆不合,则以己意逆经意而参之他经,证以成训,虽别为之说,亦无不可,必欲专守一家,无少出入,则何邵公之墨守,见伐于康成者矣。(王引之《经义述闻·序》)
  在这里王念孙对如何说经作了非常通达的阐说。对于什么是“墨守”,也作了相当扼要的解释,即“专守一家,无少出入”,可谓确切不移。

  鼓励自由讨论,弟子可以辩诘本师
  梁启超说:
  《读书杂志》、《经义述闻》,全书皆纠正旧注旧疏之失误……夫岂惟不将顺古人,虽其父师,亦不苟同。段之尊戴,可谓至矣,试读其《说文注》,则“先生之言非也”、“先生之说非是”诸文,到处皆是,即王引之《经义述闻》,与其父念孙之说相出入者,且不少也。(《清代学术概论》)

  注重师承,不坚持门户
  梁启超说:
  清儒最恶立门户,不喜以师弟相标榜,凡诸大师皆交相师友,更无派别可言。(《清代学术概论》)

  笃于友道,互学互补
  焦循尝谓:
  人之规我,是亲我重我,必于我之书首尾阅之矣。于我之书而首尾阅之,是亲我重我,因而规我。规之当,则依而改之;不当,则与之辨明,亦因亲我重我而不敢不布之以诚,非恶夫人之规已而务胜之也。(焦廷琥《先府君事略》)
  陈奂《师友渊源灵》云:
  戊寅获交于文简,相与往复辩论,喋喋忘倦,四方学者必走见文简,文简必导之使想见……其时奂治《毛诗》语助发声之例,文简授以《释词》二卷宗,又重刊《经义述闻》、《大广益会》三十卷,每一卷出相示,有疑义常常问质,尝谓我与若,学术既同,闭造出合,德不孤矣。(刘盼遂《高邮王氏父子年谱》嘉庆二十三年戊寅七十五岁条)

  博采西法之长,重视自然科学
  在研究经学的同时,重视自然科学,这是徽派学者治学倾向的一大特色,而博采西学之长,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卓然有所树立的,自以江永为代表。江永读其乡贤梅文鼎书,有所发明,作《数学》八卷,其第七卷曰《中西合法拟草》。阮元《畴人传》评介说:“徐光启融西人之精算,入大统之型模,正朔闰月,从中不从西,定气整度,从西不从中,然因用定气,遂以交中气时刻为太阳过宫,举中法十二次之名系之,而西法十二星象,亦时用之于表。此则既非中法,复非西法办,实可疑之端。文鼎《疑问补》已言之,又整度一事,当参酌者亦其一端。永以此二事拟数表明,仍以文鼎之说冠于卷首。”(《畴人传》卷四十二)并在《江永传》传末加总评,说:“慎修专力西学,推崇甚至。故于西人作法本原,发挥殆无遗蕴,然守一家言,以推崇之故,并护其所短,《恒气注术辨》(湛按:江永《数学》第三篇名为《恒气注术解》)专申西说以难梅氏,盖犹不足为定论也。”(《畴人传》卷四十二)《畴人传》对江永博采西法,重视自然科学,褒贬不一,这只有从《畴人传》对自然科学的基本态度来理解。《畴人传》曾说:“九数为六艺之一,古之小学也。自暴秦焚书,六经道湮,后世言数者,或杂以太一三式占侯卦气之说,由是儒林之实学,下与方技同科,是可慨已。”(《畴人传》卷四十二戴震传总评)他对江永的评论,不免出于成见,未见公允。不过,从另一角度说,这些论述,却可以作为徽派朴学对西法、对自然科学重视的一个例证。
  

徽派朴学的成就
  数千年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文化源远流长,史册典籍浩如烟海,连绵延续,从未中断。与历史文化的特点相联系,对典籍文献的训诂、注释、辑佚、校勘、辨伪、考证等方法和手段,亦即体现在传统的考据学,一直沿革传承,成为历代学者辗转继承的基本治学方法。《论语·八佾》有记载:“记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固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夫子所谓文献不足,故杞国、宋国之事不足征,必然是经过对文献资料的考辨或对当时存世文物的验证而后得出的结论。于此,徽派朴学大师段玉裁《经韵楼集·经义杂识序》(卷八)有言:“校书何放(仿)乎?放(仿)乎孔子。”而另据徽派朴学的著名学者俞樾说:“读书必逐字校对亦孔氏之家法也。”所以说一定意义上,孔子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考据学的鼻祖,考据学有记载的历史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至汉代,经秦火之后,文献典籍或篇章亡佚,或真伪可疑,都需要一定的考据才能厘清。因此,涌现出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及东汉郑玄等治经训诂学考据大师,确立了汉儒经师在传统学术方面的权威地位,大大促进和发展了传统的考据学,被清代考据学家奉为“汉学”(有称“郑学”)。之后的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传统考据学历经了演变和发展重要阶段,考据的方法和技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明清时代是传统考据学登峰造极的阶段,尤其是乾嘉学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正式形成。乾嘉学派发展到鼎盛形成了以江永、戴震为代表的徽派朴学和以惠栋为代表的吴派。徽派朴学由时徽州府婺源人氏江永发轫,休宁戴震大张其帜,初于歙县不疏园汇集当时国内志同道合的诸多学者大家,研讨学术,切磋砥砺,并广为传布,逐渐形成了全国性的学术派别,确集中国数千年考据学之大成,把渊源深厚的考据学推向高峰,引为极致,创造了百年辉煌。徽派朴学在学术方面的卓越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一、创立了语言文字学门类中的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
  在传统的经学范筹,“小学”的内容是经学的附庸。由于徽派朴学家提倡“治经从小学入手”的治学模式,使得“小学”中的文字、音韵、训诂部分丰富并向纵深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文字之学。梁启超说:“文字训诂,此学本经学附庸——因注释经文而起,但后来特别发展,对于各个字意义的变迁及文法的应用,在‘小学’的名称之下,别成为一种专门。音韵,此学本‘小学’附庸,后来亦变成独立,对于古音、方音、声母、韵母等,发明甚多。”(《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影响》)周祖谟在研究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时也说:“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以前仅是经学的附庸,从清代乾嘉以后,才逐渐发展为专门独立的语言文字之学。段氏在这方面的贡献是绝不能忽视的。”(《问学集》下)

  二、运用近乎科学化的学术研究方法
  徽派朴学的研究范围颇为广泛,以治经学为中心,旁及文字、音韵、历史、天算、律吕、数学、舆地、卜筮、名物、礼制、金石、兵法、医药、农桑等等,名家著述丰富,成绩斐然。研究对象的门类虽散,而研究采用的方法论却始终贯彻徽派朴学的治学理念,实事求是,无征不信,重视考证,反复校勘,不泥古,不信古。以这样的治学范围和研究方法为特点的徽派朴学,运用训诂笺释、文字校勘、辨伪辑佚、目录版本等手段,整理了大量了古籍典册,这是科学的方法论的丰硕成果。最早总结出徽派朴学重视研究方法、并定论这种方法论近乎科学化的,是梁启超,他认为考据学派的成功由于有科学方法,《清代学术概论》总结说:“凡欲一种学术之发达,其第一要件在先有精良之研究法。清代考证学,顾、阎、胡、惠、戴诸师,实辟出一条新途径,人人共循;贤者识大,不贤识小,皆可勉焉。中国积数千年文明,其古籍实有研究之大价值……故研究法一开,学者既感其有味又感其必要,遂靡然向风焉。愈析而愈密,愈浚而愈深,盖此学派在当时饶有开拓之余地……且能拔异于诸派而独光大也。”

  三、从一字一义孤立的说明转向全面系统地探索
  徽派朴学家们在长期对语言文字的研究实践中,从一字一义孤立的说明中提升到对整个语言体系的探索,这种质的飞跃是非常可贵的。这一特点,是由周祖谟先生发现并提出的。周氏《问学集》中以段玉裁为例,作了非常精辟的阐述:“段氏《说文解字注》的成就是很多的,一方面,把许慎作《说文》的义旨和《说文》这部书在考订文字、声音、训诂方面的真实价值阐发无疑,而且贯串全书,详加注释,使《说文》成为可读之书;另一方面,段氏参考群书字训,就形、声、义三方面互相考核,探讨三者间的关系,并说明古书中文字的假借、意义的引申、古今语的异同,创通许多探讨词义的方法,继承了前代训诂学的优点而又加以发扬,这样,就使训诂学的理论与方法都有了新的内容和新的发展。段氏对文字形、声、义的探讨已经带有历史研究的性质,而且能从以往训诂学只作一字一义的孤立的说明,转向注意全面系统知识的探索,这是尤其值得重视。”他的评论非常中肯,对于进一步研究朴派朴学大师们的学术造诣,探讨徽派朴学在学术上的成就,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

  四、对于传统汉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千来以来,儒家思想被奉为学术思想体系的正宗根本。传统的汉学都是以研究经学为中坚,而徽派朴学的发轫者江永始能在考礼穷经之外,以自身的研究,研究拓宽了一条在历算、律吕、音韵、考工、舆地方面的新路。后来得到他的弟子戴震、程瑶田、金榜等人的发扬炮大,成为之后徽派朴学诸家遵循的矩镬。

  五、勇于突破汉人之说
  在治经领域,一向有恪遵汉人之说的传统,古往今来,汉学的理念千载难撼。戴震虽是清代皖派汉学(徽派朴学)的突出代表,但他并不苟同于清初以来弥漫一时的经学潮流,而是对于汉学始终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他说:“治经先考字义,次通文理,志存闻道,必空所依傍。汉儒故训有师承,亦有时附会;晋人附会凿空益多;宋人则恃胸臆为断,故其袭取者多谬,而不谬者在其所弃。我辈读书原非与后儒竞立说,宜平心体会经文,有一字非其的解,则于所言之意必差,而道从此失。”(《戴震全集·与某书》)他认为,汉儒离六经成书时代较近,可以通过师承关系掌握一些古义故训,但汉儒的经说,也有穿附会的地方,存在忽视义理的片面性。他曾针对那些盲从墨守的人批评道:“徒株守先儒而信之笃,如南北朝人所讥‘宁言周(公)孔(丘)误,莫道郑(玄)服(虔)非’,亦未志乎闻道者也。”(《戴震全集·答郑丈用牧书》)完全是讽刺的语调,以明其尊古而不泥古、志在闻道的学术思想。

  六、创造了学术史上光彩夺目的业绩
  徽派朴学自乾隆早期至道光末期,一百年中涌现出来的知名学者约五十人,著作数以百计,其中以精审著称、在国内同类著作中处于领先地位的至少有五六十种,可以说是人才辈出、名著如林!清后期著名学者龚自珍言:“本朝自有学,非汉学。”(《龚定庵全集》卷七《与江子屏书》)清学源自汉学,继承汉学的优良传统并呈现出重大的丰富和发展。而徽派朴学学术的空前繁荣,成为了清学的突出代表,创造了学术史上光彩夺目的业绩。
  纵观徽派朴学的发展史,作为乾嘉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徽派朴学发于徽州,兴于全国,绵延远播,辉煌百年。徽派朴学大师们在学术领域所建树的卓越成就,极有力地说明了徽派朴学学派不仅体大思精,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发表于 2008-4-9 17: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徽派朴学

朴学又称考据学,针对理学的空疏而言。朴学主张学问重史实依据,解经由文字人手,以音韵通训诂,以训诂通义理。
     徽州学者历来注重考证,宋代休宁程大昌著《禹贡论》、《考古编》,引证各家成说,辨析疑难讹误,给后人以很大启发。明末清初,歙人黄生由训诂入手治学,撰《字诂》,钻研文字声义之奥,又撰《义府》,详细考论经、史、子、集,辩证精核,开徽派朴学先河。比黄生稍晚的歙人姚际恒,著《古今伪书考》,被梁启超称为“疑古的急先锋”,不但为清代学者的辩伪工作开启了先河,而且对近代“疑古派史学”的产生,有着重大影响。比姚际恒又晚一些的婺源学者江永,一生潜心著述与教学,学识渊博,注重实学,注疏《十三经》,精思博考,提出很多创造性见解,海内学者咸为叹服,主要著作有《古韵标准》、《礼经纲目》、《深衣考误》。江永的学生程瑶田、戴震、金榜都是徽派朴学的佼佼者。与江永同时同县的学者汪绂,专意以考据治经,涉猎极广,凡乐律、天文、地理、医卜、术数无不精通,著有《参读礼志疑》、《易经诠义》、《春秋集传)等。
     黄生、姚际恒、江永、汪绂均为徽派朴学的早期学者,但他们治经不废宋儒。至戴震开始,摒弃宋儒的空疏缺陷,以汉学为研究的门径,每字必求其义,一字之义,必本六书。通贯群经后方才下结论。戴震集朴学之大成,他学识渊博,天文、历算、历史、地理、训诂都非常精通。他以《广韵》为底本,创立古韵九类二十五部学说和阳、阴、人对转理论。他将《永乐大典》中《九章》等十种算经加以整理,撰《迎日推策记》,总结了历代数学成果。所著 《孟子字义疏证》从考据训诂阐发“理”、“天道”、“性”、“才”、“道”、“仁义礼智”、“诚”、“权”等儒家哲学范畴的根本意义,以反对“宋以来儒书之言”为主要宗旨。主张情与理和谐,也就是天理与人欲调解得当。情理和谐即宇宙和谐,一个和谐的宇宙是美的世界。
     清代中后期著名的徽派朴学家还有歙人程瑶田、金榜、汪莱、凌廷堪、程恩泽,绩溪人胡匡衷、胡秉虔、胡培翚,黟县人俞正燮。近代经学大师吴承仕为徽派朴学的后继者,在音韵训诂和古代名物制度的考辨方面造诣很深。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22 12: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书社印的《安徽古籍丛书》也非常好,但是市面上似乎很难见到,其中的《俞正燮全集》、《程瑶田全集》都是好书啊!可惜只弄到了前者……
发表于 2008-4-23 00: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叢書(第四期)·淩次仲先生遺書卷9-10.rar (10.12 MB) ,我下载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是不是有问题啊,IE明明说下载完成,可以在目录里面找不到下哪里去了,试了5次了,其他文件都在,就这个文件没有了,怪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2 17:57 , Processed in 0.12847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