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7293|回复: 11

[综合] 宝颜堂秘笈【明·陈继儒.民国十一年上海文明书局石印本】*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9 08: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愛如生數據
【书 名】宝颜堂秘笈
【作 者】明,陈继儒輯
【版 本】民国十一年上海文明书局石印本
【格 式】djvu

【清晰度】清晰
【大 小】610M
【书 影】如下



目录
宝颜堂秘籍广集(1-14)
宝颜堂秘籍汇集(1-11)
宝颜堂秘籍眉公杂著(1-7)
宝颜堂秘籍普集(1-15)
宝颜堂秘籍续集(1-14)
宝颜堂秘籍正集(1-7)


宝颜堂秘籍广集(1-1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0-9 09: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颜堂秘笈

宝颜堂秘籍汇集(1-1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0-9 09: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颜堂秘笈

宝颜堂秘籍眉公杂著(1-7)

[ 本帖最后由 文竹 于 2007-12-10 10:1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0-9 09: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颜堂秘笈

宝颜堂秘籍普集(1-1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0-9 10: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颜堂秘笈

宝颜堂秘籍续集(1-1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0-9 10: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颜堂秘笈

宝颜堂秘籍正集(1-7)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7-12-8 00: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颜堂秘籍眉公杂着(1-7)的第5.6包大小有问题,下载两次皆不能解压缩,盼文竹兄检查一下,感谢。

[ 本帖最后由 dao 于 2007-12-8 00:54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2-18 11: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颜堂秘籍》目录(转自数典,改了几个错字)

正集第一
        玉照新志.宋王明清
正集第二
        云烟过眼录.宋周密
        学古编.元吾衍
正集第三
        笔畴.明王达
        书品.梁庾肩吾
        乐郊私语.元姚桐寿
        清暑笔谈.明陆树声
正集第四
        贫士传.明黄姬水
        焚椒录.辽王鼎
        归有园麈谈.明徐学谟
        娑罗馆清言.明屠隆
正集第五
        娑罗馆逸稿.明屠隆
        娑罗馆续清言.明屠隆
        冥寥子游.明屠隆
        甲乙剩言.明胡应麟
        广庄.明袁宏道
        瓶史.明袁宏道
        偶谈.明李鼎
正集第六
        野客丛书.元王楙
正集第七
        野客丛书.元王楙
正集第八
        考盘余事.明屠隆

续集第一
        尚书故实.唐李绰
        南唐近事.宋郑文宝
        文公政训.宋朱熹
        西山政训.宋真德秀
        谈苑.宋孔平仲
续集第二
        林下偶谈.宋吴氏
        桂苑丛谈.宋冯翊
        阴符经解.明陈继儒
        枕中书.晋葛洪
        后山丛谈.宋陈师道
        无上袐要.北周宇文邕
        省心录.宋林逋
        觚不觚录儒.明王世贞
续集第三
        读书杂钞.宋魏了翁
        脉望.明赵台鼎
续集第四
        贤奕编.明刘元卿
        煮泉小品.明田艺蘅
        伏戎纪事.明高拱
        丹青志.明王穉登
        画说.明莫是龙
        柳氏旧闻.唐李德裕
续集第五
        溪山余话.明陆深
        耄余杂识.明陆树声
        西堂日记.明杨豫孙
        知命录.明陆深
        乐府指迷.宋张炎 元陆辅之
        疑仙传.宋隐夫玉简
        可谈.宋朱彧
        玉堂漫笔.明陆深
        蜀都杂钞.明陆深
        四夷考.明叶向高
续集第六
        四夷考.明叶向高
        集异志.唐陆勋
        慎言.明敖英
        鼎录.梁虞荔
        古奇器录.明陆深
        井观琐言.宋郑瑗
续集第七
        蜩笑偶言.宋郑瑗
        长松茹退.明释可真
        虎荟.明陈继儒
        罗湖野录.宋释晓莹
续集第八
        觞政.明袁宏道
        吴社编.明王穉登
        原丰堂漫书.明陆深
        金台纪闻.明陆深
        长水日钞.明陆树声
        窹言.明陆树声
        夷俗记.明萧大亨
        三事遡真.明李豫亨
        销夏部.明陈继儒
        辟寒部.明陈继儒

广集第一
        两同书.唐罗隐
        羯鼓录.唐南卓
        荆楚岁时记.梁宗懔
        丙丁龟鉴.宋柴望
        沧浪诗话.宋严羽
        游城南记.唐张礼
        入蜀记.宋陆游
广集第二
        吴船录.宋范成大
        枫窗小牍.宋袁褧
        经外杂钞.宋魏了翁
        物类相感志.宋苏轼
        还冤志.北齐颜之推
        正朔考.宋魏了翁
        风月堂诗话.宋朱弁
        文则.宋陈骙
广集第三
        前武林旧事.宋周密
        后武林旧事.宋周密
广集第四
        老子解.宋苏辙
        贵耳录.宋张端义
        王氏谈录.宋王洙
        海内十洲录.汉东方朔
        农田余话.元长谷真逸
        岁华纪丽谱.宋费著
        庚申外史.明葛禄衡
广集第五
        脚气集.宋车若水
        化书.唐谭峭
        传疑录.明陆深
        春风堂随笔.明陆深
        燕闻录.明陆深
        读书笔记.明祝允明
        意见.明陈于陛
        从政录.明薛瑄
        海槎余录.明顾玠
广集第六
        东谷赘言.明敖英
        丹铅续录.明杨慎
        食色绅言.明皆春居士
广集第七
        学圃杂疏.明王世懋
        闽部疏.明王世懋
        瓶花谱.明张德谦
        汲古丛话.明陆树声
        马记.明郭子章
        剑记.明郭子章
        雨航杂录.明冯时可
广集第八
        邵康节外纪.明陈继儒
        鼌采清课.明费元禄
        戊甲立春考证.明邢云路
        金丹四百字解.明张伯端
        友论.明利马窦
        木几冗谈.明彭汝谦
        席上腐谈.元俞琰

普集第一
        朝野签载.唐张鷟
        毛诗草木虫鱼疏.晋陆玑
        别国洞冥记.晋郭宪
        三辅黄图.阙名
普集第二
        卓异记.唐李翱
        卧游录.宋吕祖谦
        孔氏杂记.宋孔平仲
        春渚纪闻.宋何
        东坡答问录.宋苏轼
        渔樵闲话录.宋苏轼
        洛阳名园记薳.宋李鹰
普集第三
        扪虱新话.宋陈善
        骖鹫录.宋范成大
        揽髻录.宋范成大
        麟书.宋汪若海
        曲洧旧闻.宋朱弁
普集第四
        震泽长语.明王鏊
        农说.明马一龙
        游名山记.明都穆
        召对录.明申时行
        艺圃撷余.明王世懋
        茶寮记.明陆树声
        然明茶疏.明许次纾
普集第五
        真珠船.明胡侍
        古今印史.明徐官
        同异录.明陆深
普集第六
        骈语雕龙.明游日章
        会仙女志.明郦琥
        孝经.阙名
        孝经集灵节略.明虞淳熙
普集第七
        孝经引证.明杨起元
        孝经宗旨.明罗汝芳
        祈嗣真诠.明袁黄
        备倭图记.明卜大同
        方山纪述.明薛应旗
        佑山杂记.明冯汝弼
        圣学范围图说.明岳元声
        山行杂记.明宋彦
        冬官记事.明项梦原
普集第八
        研北杂志.元陆友
        听心斋客问.明万尚文
        画禅.明释莲儒
        金华游录.宋谢翱
        浑然子.明张翀
        方洲杂言.明张宁
        玉笑零音.明田艺衡
        酒史.明冯时化
        幽闲鼓吹.明张固

汇集第一
        清异录.宋陶谷
汇集第二
        蟾仙解老.宋白玉蟾
        兼明书.五代邱光庭
        靖康缃素杂记.宋黄朝英
汇集第三
        世范.宋袁采
        钟吕二仙传.明黄鲁曾
        金丹诗诀.唐吕岩
        韩仙传.唐韩若云
        衍极.元郑杓
        周易尚占.明李清庵
汇集第四
        画品.宋李鹰
        诚意伯连珠.明刘基
        春雨杂述.明谢缙
        海语.明黄衷
        异鱼图赞.明杨慎
        江邻几杂志.宋江休复
        谏言长语.明曹安
汇集第五
        阴符经解.明焦竑
        支谈.明焦竑
        问奇集.明张位
        祝子小言.明祝世禄
        先进遗风.明耿定向
汇集第六
        补笔谈.宋沈括
        见闻纪训.明陈良谟
        奉使录.明张宁
        黄帝祠额解.明李维桢
        天目游记.明黄汝亨
        游唤.明王思任
汇集第七
        黄白镜.明李文烛
        田居乙记.明方大镇
        一庵杂问录.明唐枢
        碧里杂存.明董谷
汇集第八
        奇门遁甲.明刘基
        瀛涯胜览.明马欢
        夷俗考.宋方凤
        燕市杂诗.明于燕芳
        物异考.宋方凤
        女直考.明天都山臣
        竹派.明释莲儒
        泉南杂志.明陈懋仁

眉公杂著集第一
        见闻录.明陈继儒
眉公杂著集第二
        珍珠船.明陈继儒
眉公杂著集第三
        妮古录.明陈继儒
        群碎录.明陈继儒
眉公杂著集第四
        偃曝余谈.明陈继儒
        岩栖幽事.明陈继儒
        枕谈.明陈继儒
眉公杂著集第五
        太平清话.明陈继儒
眉公杂著集第六
        书蕉.明陈继儒
        笔记.明陈继儒
        书画史.明陈继儒
        长者言.明陈继儒
眉公杂著集第七
        狂夫之言.明陈继儒
        香案牍.明陈继儒
眉公杂著集第八
        读书镜.明陈继儒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2-18 11: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文学家和书画家陈继儒(1558-1639年),字仲醇,号眉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曾隐居小昆山,得了隐士之名,却又经常周旋于官绅间,遂为一些人所诟病。诟病者认为隐士就要声闻不彰,息影山林,而不应身在江海之上而心居魏阙(指朝廷)之下。直到清乾隆间,蒋士铨作传奇《临川梦·隐奸》的出场诗,不少人就认为是刺陈眉公的。全诗是:“妆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终南捷径无心走,处士虚声尽力夸。獭祭诗书充著作,蝇营钟鼎润烟霞。翩然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衙。”松江古称云间,故有刺陈之说。
            而陈眉公中庭书一联云:
                                 天为补贫偏与健
                                 人因见懒误称高
               
            此联系集陆放翁诗联,名虽谦抑,实则简傲。“误称高”三字,其中包涵了复杂的心情:是真“高”还是假“高”,是应该称谓还是“误称”了,当然,其中也有辩解的成分。辩解归辩解,然而巧言岂能无本意?
               
            对于陈眉公的“飞去飞来宰相衙”之行为,就连其同时代的人也当面讥斥的。梁章钜的儿子梁恭辰所撰的《巧对续录》记载,陈眉公在王荆石家遇一显宦,显宦问王荆石:“此位何人?”荆石回答说:“山人”。显宦曰:“既是山人,何不到山里去?”讥讽陈眉公在门下也。在吃饭时,显宦出令曰:“首要鸟名,中要《四书》,末要曲一句承上意。令曰:“十姊妹嫁了八哥,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只是二女将靠谁?”众客寂然,摇头莫能对,显宦喜形于色,众人都将目光落在陈眉公身上。陈眉公对之曰:“画眉儿嫁了白头翁,吾老矣,不能用也,辜负了青春年少。”
                对语颇妙,作为文学家名或不虚,时人讥之,恐怕周旋官绅间亦是属实。著作有:杂剧《真傀儡》、《陈眉公集》。
发表于 2008-2-18 11: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性行文绘浮世──陈继儒文学研究之一

                                                           张 静 秋

  陈继儒的文学著述典型地反映了晚明人对生命本体的体认。他的致用之作可见其心系民瘼的赤诚衷肠;他的谋生文字体现出晚明山人藉诗文而维系生活并驰名天下的轨迹;他的娱性之作呈现出其早年的出世之想,中年的适世之情,晚年的娱世之乐。
  关键词 陈继儒 文学著述 放性行文 娱性之作
  作者张静秋,1955年生,文学硕士、高级讲师,南通师范学校教务处主任。

  在晚明崛起的一批奇人中,无论是射策中科、名列麟阁者,还是抗辞直疏、捐躯国门者,抑或是虚蹈凌谷、实隐市朝者,都很在意生命自性的存在。他们以种种放逸的举动来体现这一存在:书画琴棋,笙箫弦管,蹴鞠博陆,挝鼓唱曲,粉墨登场,挟妓冶游,沉湎曲蘖,放浪山水,或似西园雅集,又如兰亭修禊,悠悠然处于神仙、处士、英雄之退步中,他们更以文墨著作留名身后来证实此种存在的痕迹与价值。明人尤其晚明人虽因受王学左派末流的影响,有学风空疏,游谈无根之弊,并因著书不精、刻书太滥而受到时人和清人的物议,但若从另一方面看,这又正是晚明人肆无忌惮地对生命本体的一种体认:自由适意、放性行文。晚明大山人陈继儒的文学著述,正是这样的“浮世绘”。



  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眉道人,又号麋公、空青公、白石山樵、无名钓徒,松江府华亭人。生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十一月初七,卒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九月二十三,享年八十有二。先后历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六朝。
  陈继儒一生著述颇丰,据《陈眉公先生全集》(明崇祯刻本)中其长子陈梦莲小记可知,虽然其少年行文随手而应之作与为他人代笔之稿十无一二存留,但陈继儒身归道山后尚遗留笥稿共计七千余页,梦莲准备分四次刻版出集:第一刻六十卷,第二刻二十卷,第三刻二十余卷,第四刻约二十卷,共约一百二十卷。现存陈继儒著述,计著有《陈眉公先生全集》六十卷,《晚香堂小品》二十四卷,《白石樵真稿》二十四卷,《眉公杂著》四十八卷,《古今诗话》八卷,散曲集《清明曲》八卷;编有《宝颜堂秘籍》226种四百五十七卷,《古文品外录》三十四卷,《秦汉文脍》五卷,《古逸民传》二十二卷,《古论大观》四十卷;《文奇豹斑》十二卷,《国朝名公诗选》十二卷,《乐府先存》三卷。《四库全书》存其书目涉及史、子、集三部十一类二十五种,其中史部:杂史类存目《建文史待》;传记类存目《邵康节外纪》四卷,《逸民史》二十二卷;史评类存目《读书镜》十卷。子部:艺术类存目《书画史》一卷;谱录类存目《虎荟》六卷;杂家类存目《狂夫之言》三卷,《续狂夫之言》二卷,《枕谭》一卷,《偃曝谈余》二卷,《妮古录》四卷,《岩栖幽事》一卷,《珍珠船》四卷,《销夏》四卷,《辟寒》四卷,《古今韵事》十二卷,《福寿全书》无卷数,《眉公十集》四卷;类书类存目《文奇豹斑》十二卷;小说家类存目《见闻录》八卷,《太平清话》四卷;道家类存目《香案牍》一卷,《养生肤语》一卷。集部:总集类存目《秦汉文脍》五卷;诗文评类存目《佘山诗话》三卷。
  陈继儒著述被人效仿或假托其名在坊间的亦不少,如署名陈继儒的《小窗清记》、《小窗艳记》、《小窗别记》等,均是后人仿效其《小窗幽记》的学步邯郸之作。陈梦莲在《陈眉公先生全集》六十卷本中亦言"先有《晚香堂小品》、《十种藏书》,皆系坊中赝本、掇拾补凑,如前人诗句俚语伪词颇多纂入,不无兰薪之诮。"虽然在这方面清代学者已做了不少工作,但对署名陈继儒的某些作品,还应当进一步进行版本甄别。
  现能看到的陈继儒著述五十四种,分别收在《宝颜堂秘籍》、《丛书集成初编》、《学海类编》、《六合同春》、《四部丛刊》、《海山仙馆丛书》、《说郛续》、《古本戏剧丛刊》、《汇刻传剧》、《格致丛书》、《中国文学珍本丛书》、《古今文艺丛书》、《美术丛书初辑》、《眉公十种藏书》、《古今说部丛书》、《国学珍本文库》这些丛书中。此外有明崇祯刻本《陈眉公先生全集》六十卷,民国二十五年(1937)上海中央书店所出国学基本文库中的《陈眉公全集》(上下二册),然此二种全集也间或出现有目无篇、有篇无目,或重出叠现之现象,显得较为粗糙。




  陈继儒认为"文有能言立言二种,能言者诗词歌赋,此草花之文章也; 立言者,性命道德有关世教人心,此救世之文章也"[1] 。他本着这一宗旨进行文学创作,给后世留下了较为丰富的著作。其中可分为著述与编辑二类,一部分是著述之作,如《陈眉公先生全集》、《陈眉公全集》、《晚香堂小品》、《白石樵真稿》等;一部分是编辑之作,如《酒颠补》、《邵康节外记》、《逸民史》以及一部容量颇大的丛书《宝颜堂秘籍》等。若从文体上看,其著述涉题叙,寿序、传记、碑记、祭文、墓志、诔、行状、疏文、论、策、议、辨、偈、铭、赞、尺牍、诗、词、曲、赋、题跋、语录、清言二十四类。再若从功用上看,又可分为致用之作,谋生之作与娱性之作。
  首先,一些论、策、议、辨、疏文是陈继儒怀抱救世之心留下的致用之作。致用之作或针贬有关国计民生的赋役制度的弊端,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良建议。如《三大役议》[2] 中“北运白粮事宜”对“自吴解楚,跋涉艰难”,“从下流而逆溯上流,越长江洞庭之险”,“舍贱米而运贵米,多交纳往来之烦”等诸种弊端条分缕析,认为可以 “常、镇、苏、松自相更调,以近附近”,“以楚中千石即解楚二王,”似更妥当。或痛陈乡间小民的困窘疾苦,期望君主关心民瘼减税少征。如《松江志小序》 [3] 言辞切切,“松江财赋之多,田下下而赋上上,近者军兴不息,而国计单虚,非特小民枵腹攒眉,即上官催徵之时,亦含涕敲朴,而不欲正视”;《赋议利弊》 [4] 为民呈请“吾松一郡之赋,几当大省之七,古未有也”;“岂可横加以无名之征,不减之赋乎”……;从此等文字中可以见到陈继儒心系民瘼的赤诚衷肠。
  其次是谋生文字,如题叙、碑记、祭文、墓志、寿序、诔、行状等,还包括大量的编篡之作。所谓“著书都为稻梁谋”[5],陈继儒早年生活窘困,凭籍毛颖先生维系生活并驰名天下,中年之后名成望高,有恒产恒业,要其代笔、作序、题跋的人却更多,这也与晚明社会文化风气有关。归有光曾言:“东吴之俗,号为淫侈,然于养生之礼,未能具也,独隆于为寿。人自五十以上,每旬而加,必于其诞之辰,召其乡里亲威为盛会,又有为寿之文,多致数十首,张于壁”[6] ,祭文、序文、题跋的盛行亦与此类似。明人追求文学涂饰,已与民众生活相联,且民间此风之盛正说明不独士大夫文人,平民百姓亦以为文字能华身耀祖,同时也说明晚明众多山人何以能藉诗文走天下。而如陈继儒这样的上流山人,士大夫都倾慕其名声,望其题品如登龙驭李,一般人更不能免俗,趋之若鹜者无不借重其名声。故仅《陈继儒先生全集》六十卷中,寿序就占去五卷,共93篇,诗文集序十二卷285篇。
这类佐觞应酬的谋生之作中自然间有阿谀之嫌的文字,但大都还是文采斐然,毕现真性之文。如《祭徐金吾公子》[7]“翩翩公子,浊世几人。年未三十,溘焉石城。六朝红粉,萦绕游魂。露 日影,兰败秋声。江流云散,星殒珠沉。帘虚夜静,风寒自冷”。以骈丽的辞藻借景抒情,表现了对徐公子英年早逝的哀悼。也有不少篇章亲切和婉、娓娓道来,如《寿孙太公七十序》[8] :“余忆发覆额,吾师云汀先生率余谒见雁州翁(孙太公父),比长,与太公及世声兄弟游甚数,目见树杪藤,拳踵蹯结可狎坐,庭槐交荫午不见日,皆太公手植也。”还有一些记录了徽商的创业过程,成为不可多得的史料。如《寿佘太公七十序》[9] 叙述新安佘太公“初为中下贾,以后跳身南北,涉江逾河,经数年而拓赀与上贾埒”的奋斗史,以及为大贾后仍“节腹约口,尤克意为恭俭,凡一切光车骏马,鸣琴粘履,貌为豪举者,皆耻不为”的节俭谨慎精神。自然,因为藉文谋生,其中有些碑主传主是陈继儒熟稔的师友亲朋,行文笔至意至,开合自如,更多的是素不相识的慕名求文者,陈继儒与碑主、传主素昧平生,往往由亲朋好友口述其行状,揣度为文。如新安程一水七十寿,其子启明“独徵陈子一言以佐觞……启明挥蚊剪烛,具巅末千余言”[10] ,述其父生平所历,以供陈继儒作寿序。这样的文字自然隔了一层,加上求文者多,难免有搬用套语雷同之短。如《祭包心韦文》[11] 、《祭王亭伯文》[12] 、《祭王逸季》[13] 均以“呜呼,一片乾坤,两丸日月。送尽英雄,头白如雪”开头。然而通盘地看,陈继儒的谋生文字多数都写得很有个性,碑主和传主卓然立于纸上,如《寿大参谷王公八十序》[14] 谓王公“出则穷披诸胜,入则卧名园,饱声乐。往往漏至四十刻,犹相与交谈抵掌不少倦,公如太白长庚,独殿众星之末”,既有分寸地恭维又展现王公如魏晋人执麈谈玄的潇洒放性。
  除了大量的寿序、墓表、祭文、题跋以外,陈继儒还刊刻了一些与科试有关的时艺,尤其在其门生多巍科高中后,自己也制作八股文刊刻,并选一些科试秘籍付梓印行,还召集一些穷秀才编纂书籍,这些谋生之作带来的润笔之资是陈继儒一生中主要的经济来源。陈继儒全部著述中占有最大比重的亦是谋生之作,终其一生都未辍而不作,在八十二岁辞世之年,陈继儒夜寝顽仙庐,日处古香庭院,往来仅在数武之间,虽已倦于应酬却仍未能谢绝子墨,《陈鹿苹碑记》与《许绳斋志铭》 [15] 是其绝笔。
  再次是娱性之作,主要是诗词曲赋以及尺牍、游记、清言等小品,这是最能体现陈继儒文学成就与晚明山人个性特征的作品,其中诗、词、曲、赋更是其生活的写照。陈继儒没有完整的诗集,上海中央书店版《陈眉公全集》存四言古诗30首,五言古诗10首,七言古诗23首,五言律诗26首,七言律诗53首,五言绝句63首,六言绝句12首,七言绝句101首,共318首;资益馆排印本《晚香堂小品》1-6卷为诗,其中五言古诗53首、七言古诗51首、五言律诗 102首,七言律诗171首、五言排律4首、五言绝句131首、六言绝句39首,共551首,两者有错见重出之处。其词作在赵尊狱的《明词汇刊·陈眉公诗余》中存有五十首,《陈眉公全集》中存22首,两者重见六首;其散曲集《清明曲》八卷,有目无书;至于赋,现收于《陈眉公全集》中的《快赋》是其唯一留存的赋作。



  陈继儒自叙其集,云“平生不喜留草,随作随逸”[16] ,故在漫长的八十二年中其诗词赋散佚之作亦不在少数。从他存世的娱性之作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陈继儒这位晚明大山人的生活概貌。譬如投刺见访、游山玩水、莳竹养花、品茶饮酒、焚香抚琴、赏月晒书;又如在酷暑炎夏时“吾乘小舟,避暑避客。高柳之下,密芦之侧。卷帘焚香,施簟布席。间指壶觞,或游翰墨。酒罢科头,山前月白”[17] ,真有几分无庸世争的葛天氏之乐。特定的社会人文背景与个人的价值选择,使陈继儒自觉而不自觉地成为一位晚明大山人,身隐和心隐是其一生的追求,市隐和山隐是其生活的形式。与历代隐逸之士一样,陈继儒期望有较为适意的生存环境,渴望桃花源式的隐居之地,这在其《田园十六首》[18] 中体现得非常突出:“入水无含沙,入山无猛虎,司马不徵兵,丁口罢编户。中涓不采矿,尺寸皆完土”(其二),“岁俭不苦饥,岁穰还余酒”(其三),表现出对无苛政能温饱的乐国乐土的希冀。陈继儒所处的晚明,王朝统治虽出现行将崩坏的趋势,但商品经济的畸形发展与社会风貌的特殊变化为陈继儒这样一批山人提供了生存的温床。尤其是身为上层山人的陈继儒,才学、财富、名望、社会关系均为其营造隐巢创设了条件。在漫长的几十年间,陈继儒一直在经营佘山精舍,构建读书台、顽仙庐、磊轲轩等。晚年仍不断增添亭台楼轩等构建,五十七岁筑水边林下、五十八岁为道庵、六十一岁造老是庵、六十二岁建代笠亭、六十六岁盖苕帚庵、七十岁在凤凰山葺精舍来仪堂。他对五十五岁时建于佘山的青微草亭尤为得意,夕阳时分登亭远眺,天马、细林二山横亘如黛,陈继儒以为观之可代古人名画,十分惬意。
  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其尽情享受生活乐趣的心态在娱性之作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反映。陈继儒也如一些当时的山人外出游历,虽不似宋登春那样狂游天下,却常至吴中、金陵、嘉禾、武林、洞庭一带游山赏水,而更多的是游观华亭九峰三泖,如他所说,虽"性好山水,既不能如焦先、孙登露寝窟舍,又不欲如戴逵、陶宏景、郗氏办百万资,梁武起第,月给茯苓白蜜,但于九峰间披剔岩窟、发除榛莽,结草堂药室以居"[19] 。因此诸如《过虎丘》、《游林屋洞》、《题泖塔》、《游小昆山》、《游澄鉴寺作》、《游支山》、《山中寺》、《泛舟》等是其游历的写照。这类文字中,还有许多送迎赠答之作,如《送郁太碧归李》、《送孙世声游白门》、《送方众甫北上》、《送僧》、《答范光甫》、《赠昆山王少白梦鹤歌》、《赠山友》,举不胜举。陈继儒的山人生活中离不了酬宾盛会、闲暇独酌、好友对饮,其酒量仅能一蕉叶,却多有饮酒、醉酒之作,如《夜游烟雨楼》[20] “芙蓉半醉秋风里,鹤在云中月在滩”写秋夜饮游的快意;《春日山中人招饮》[21] 描“醉舞春山中,双袖如飞霞”的醉态;甚至好友周公美五十外殇子,陈继儒也劝其以酒化解哀情,“一句名言君记否,平生爱我无如酒”[22] 。在他看来,“醉乡遨游日复日,醒来落花满双膝。世事龌龊不足言,且须一夜倾千石”[23] ,颇有魏晋人借酒放怀意味。陈继儒诗文中也留有受晚明挟妓之风濡染的痕迹,虽然文字含蓄收敛,却多少反映其性格中挑达放旷的一面。《赠金陵汪妓》[24] 欣赏汪妓“水桃初着花”的清丽娇艳;《题铁婆》[25] 称赞吴中妓铁婆“一种风流若个猜,绮心侠骨最怜才”;春日载妓游泖作词《点绛唇》[26] ,直言自已因“佳人情”,而“浪拍空花,欲钓心情倦”;《一痕沙》[27] 记其与扬州妓王六的交往,情意缱绻,“记得去年谷雨,柳蘸鹅黄春水,水上奏琵琶,一痕沙”。陈继儒与妓女交游,与其泛舟,同其游山,为其题扇,听其鼓琴。对杨校书家妓青绡更情有独钟,题诗《端午日白龙谭同杨校书侍儿青绡二十一首》[28] ,写其情态可掬,“醉抛团扇眠难起,斜倚阑干横眼挑(其一)”;赞其天生丽质,“芙蓉脂肉桃花眼,何必红衫衬素绡(其十七)”;并幽默地将自己与之对举委婉表示称羡之情,“不衫不履应无价,倾国倾城未必妖(其十七)”。这些文字无疑是其生活的点缀,可见晚明文士的挟妓之风和晚明山人的挟妓之风。
  另外,陈继儒一生大致的思想轨迹也可以从这些娱性之作中窥见大概。早年有出世之想,因世事龌龊,“人间十九倚尘堵,五浊纷纷不堪数”[29] ,而决意谢绝尘鞅。《感世》[30] 一诗可谓对世道的清醒认识,“两丸日月催名利,一片乾坤夹是非。试听中峰道人偈,不如蓑笠上渔矶,”颇有打破禅关惊破梦的警策之悟。中年多适世之情,《山中作》[31] “话隐惬中年,山庐枕墓田。心空鄙章句,骨傲薄神仙,”相当典型地反映了以隐逸为适世享乐的惬意情怀。此时的陈继儒,早已断绝功名利禄之想,也逐渐从困顿的生活窘境中解脱出来,晚年则较明显地耽于娱世之乐。除偶尔出游外,日常隐居佘山,或听泉、试茶、或踏落梅、坐蒲团,或山中采药、泖塔玩月,或科头调舞鹤、麈尾戏游鱼,“湖上扁舟酒一瓢,芦花影里衣云遥”[32] ,更多地追求一种世俗生活的朴实、宁静、温馨。《自咏》[33] 可以说是陈继儒对自己生存选择的总结:“若非睥睨乾坤,定是流连光景。半瓢白酒初醒,一卷黄庭高枕”,包含几分遗世的失落,出世的洒脱,娱世的惬意,更多的是对自在生活的自赏和自足。
  陈继儒的娱性之作不仅展示了他的生活概貌,展现了他的心路历程,还展露了他的心灵矛盾。陈继儒虽是弃仕途而不谋,弃征诏而不出的人,但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他在出世之乐中仍不能全然摒绝对国事的关注,常常被一种矛盾的情愫裹结,从而在几十年的市隐生活的宁静平和中,时有水下漩流涌起,忧愁压抑在胸。如其《快赋》[34] 所言,因为“吾生有涯,日月寝驰。之子不淑,衷如结辎。百忧并集,鼠思莫揆。槁形憔心,邻于鬼魑,”只能自安自慰,“排愁蠲忞,摒苦杜悲。”于是,陈继儒为自己化解忧愁,以为天下无不存在着大快,伍子胥吹箎,吴市终报父兄之仇是大快,孙登披发长啸肆意猖狂于林壑之间是大快,竹林七贤倾清尊横玉山而浇胸中之块垒是大快。即使是逐臣羁子,栖迟海角而遇故交叙乡曲也是大快,甚至遭遇丧乱骨肉离分虽举目路人而能够携手长嚬又未尝不是大快?其实欲达到大快之境正反衬出陈继儒的不能大快,如其所言:“余夙世坎禀,离忧日迫。吟平子之四愁,讽思王之七哀,怆然悲心,益增牢落,乃作快赋,以自畅焉[35]”。这种如张衡似曹植的对国事人世的忧虑源于其复杂的文化性格,但陈继儒只能是陈继儒,不可能是屈原、杜甫或杨涟。更何况陈继儒早就在权衡之后择取出世之隐,并且在几十年的青山绿水、文酒应酬的世俗享受中逐渐平衡自己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并逐渐习惯于冲淡宁静的山居生活,因此心灵矛盾的结局只能是通达的自慰,诸多诗词中均可见其自我化解的痕迹:如“竹簟清凉松径幽,传来时事亦关愁”[36] ,然则“若逢棋局何须看,收拾樵柯去便休”(同前);虽然“感时多慷慨,清泪不胜弹”[37] ,然而“世局半如梦,输赢懒与闻”[38] ,最终“检点生平,默默常无语”[39] ,因此结果是淡化世俗的尘嚣,快意眼前的生活,“浣尽斗余俗子肠,松前箕踞弹瑶琴……吾心亦自空无尘,同摘芙蓉看秋水”[40] 。

注释:
  [1]陈梦莲:《〈陈眉公先生全集〉小识》、《陈眉公先生全集》卷首,明崇祯刻本。
  [2][3][4][7]《陈眉公全集》上册 ,上海中央书店民国二十五年版。
  [5]龚自珍:《咏史》、《龚自珍诗文选注》,广东人民出版社75年版。
  [6]《陆思轩寿序》、《震川先生集》卷13,周本淳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81年版。
  [8][9][11][12][13][14][20][21][24][25][26][27][30][31][32][34]《陈眉公全集》
  [10]《寿鸿胪程翁七十序》、《陈眉公全集》下册。
  [15]《眉公府君年谱》
  [16]陈继儒:《〈陈眉公全集〉自序》、《陈眉公全集》卷首 。
  [17]《夏日即事》、《陈眉公全集》下册。
  [18]《晚香堂小品》卷1。
  [19]《栖真志序》、《陈眉公全集》上册。
  [22]陈继儒:《蝶恋花》《明词汇刊·陈眉公诗余》赵尊狱辑,上海古籍出版社92年版。
  [23][29][40]《赠人作》、《晚香堂小品》卷2。
  [28]《晚香堂小品》卷4。
  [33]《晚香堂小品》卷6。
  [35]《〈快赋〉序》、《陈眉公全集》下册。
  [36]《和周公美感时作》、《晚香堂小品》卷4。
  [37]《送曹周翰北上》、《晚香堂小品》卷3。
  [38]《寄赠潘隐玄》、《晚香堂小品》卷3
  [39]《避暑作》、《陈眉公全集》下册。
发表于 2008-2-18 11: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数典会员“李家湾”的帖子

此《宝颜堂秘笈》并非出自眉公之手,可参看鄙人拙作《陈眉公著述伪目考》(《学术研究》2005年第5期)

《宝颜堂秘笈》保存了大量的稀见文献,于中国文史是有功的。一般藏书家摒弃而不登于善本之目,只是一种苛求。
发表于 2008-4-2 14: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继儒(1558~1639)

明代文学家和书画家,与同郡董其昌齐名。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屡被荐举,坚辞不就。工诗文、书画,书法师法苏轼、米芾,书风萧散秀雅。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其山水多水墨云山,笔墨湿润松秀,颇具情趣。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

年二十九,忽将儒生衣冠焚弃,隐居小昆山,构二陆祠及草堂数椽,焚香静坐。父亡后,移居东佘山,在山上筑“东佘山居”,有顽仙庐、来仪堂、晚香堂、一拂轩等。自此闭门读书,然仍与三吴名士来往,其中亦有高官豪绅。他学识广博,诗文、书法、绘画均所擅长,并喜爱戏曲、小说。所藏碑石、法帖、古画、砚石、印章甚丰。在东佘山居内,树立的碑刻,有苏东坡《风雨竹碑》、米芾《甘露一品石碑》、黄山谷《此君轩碑》、朱熹《耕云钓月碑》等。得唐颜真卿《朱巨川告身》真迹卷,遂将住处命名《宝颜堂》。收藏书画有倪云林《鸿雁柏舟图》、王蒙《阜斋图》、梅道人《竹筿图》、赵孟頫《高逸图》,以及同时代的文徵明、沈周、董其昌等人字画;印章收藏有苏东坡雪堂印、陈季常印等。他还摹刻《晚香堂苏帖》、《来仪堂米帖》,刻《宝颜堂秘笈》6集。对古玩、书画撰述有《妮古录》四卷、《珍珠船》四卷、《皇明书画史》、《书画金汤》、《墨畦》等。

曾隐居小昆山,得了隐士之名,却又经常周旋于官绅间,遂为一些人所诟病。诟病者认为隐士就要声闻不彰,息影山林,而不应身在江海之上而心居魏阙(指朝廷)之下。直到清乾隆间,蒋士铨作传奇《临川梦•隐奸》的出场诗,不少人就认为是刺陈眉公的。全诗是:“妆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终南捷径无心走,处士虚声尽力夸。獭祭诗书充著作,蝇营钟鼎润烟霞。翩然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衙。”松江古称云间,故有刺陈之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9 16:00 , Processed in 0.09868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