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715|回复: 4

垃圾堆里“古册”淘出财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6 12: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稿件来源:汕头都市报


垃圾堆里也能淘出一条金灿灿的就业路。今年刚过而立之年的阿群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遍地蚊虫的废品堆里摸爬滚打了三个年头后终于闯出了一条旧书买卖的门道,并因此在汕头的连环画圈子中搞出了一点小名气。

    阿群起初是从事模具制作生意的,但因苦于此行“三角债”太多,阿群不久便萌生了退意。2000年初,他开始利用夜间在金凤坛一带摆起了地摊,专门售卖各类旧书刊杂志。由于不懂行,开张几个月,便让他亏得血本无归,原来许多从别人转手来的学术书籍虽然看起来很新,但却一直卖不出去,成了压仓货,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生意才得以勉强撑了下去。

    2001年,他无意间了解到,他孩提时的玩物——连环图现在已身价不菲,如一本一角几分钱的连环画现在售价高达几元甚至几十上百元。为什么连环画身价变化如此之大呢?阿群于是找来相关资料查阅,才知图书涨价的原因是近些年来该类书籍已很少出版,由于年代已久,此类图书现存数不多,所以才导致价格上升。据其了解,汕头市面上的连环画价格总体上要比广州等大城市便宜,可以说这一行仍是有利可图。但去哪里寻找这类图书呢?阿群一方面通过订阅《旧书信息报》、《岭南连艺》等了解连环画咨讯,一方面则骑着单车穿街过巷到废品站翻找收回的各类旧书籍,甚至连那些街头的“垃圾佬”他也不放过。然而,按阿群的话说,其实他入行已经太晚了,市面上有点价值的“古册”早已被人搜罗去了,就是那经常在旧书摊上混的“垃圾佬”也练有一双“火眼金睛”,想在他们的废品筐里“淘金”变得越来越难。为了找到心仪的“古册”,入行不久,阿群便开始往市郊乃至潮阳、揭阳、潮州等地的一些废品收购点钻,由于有些书籍已发霉发烂,所以翻捡时那股霉味随着尘土飞扬,有时被呛得连声咳嗽,但有时往往是花费了盘缠路费却一无所获。

    阿群说,其实别看这一行是又脏又累的粗活,其实里头还有不少专业的学问。他说,以前的“古册”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连环画从市场上消失了。由于经济发展和文化市场的繁荣,中国人对小人书也逐渐失去了兴趣。再加上创作人才老化、成本上升,大多数出版社和书店彻底停止了连环画的出版发行。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吉林、广东等地又重新成立了连环画收藏协会。在他们的推动下,许多出版社开始重新出版“小人书”,国内各地也纷纷出现收藏、拍卖旧版连环画的市场。现在,在收藏界内,连环画的作者、出版日期、版次、印量、品相是收藏者最重视的问题,同时也影响着连环画的价格。

    由于懂得图书行情,所以一本一二角钱的“古册”,阿群一看便知道其价值几何。他也曾看过同行在地摊上摆卖“古册”,时价300元的《三姐下凡》却只开价五六元,于是马上被他买了下来。他说,在行内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因为许多东西根本不会有什么固定的市场价格,买卖全靠投资者的眼力。若没有订阅专门报纸,随时了解掌握连环图书行情,自然会吃不少亏。由于经营有道,眼力过人,如今阿群的地摊也已“鸟枪换炮”,他在老市区开起了一间专营“古册”及古旧书籍的书店,开始了他新的经营。(记者 林鹏 林子海)
发表于 2008-6-6 10: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佩服。垃圾堆里也能淘出一条金灿灿的就业路。
发表于 2008-6-7 09: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真实识货之人啊,眼光独到
发表于 2008-6-7 11: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的书商不知比这强大得多
发表于 2008-6-10 15: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哪天我也不杀猪了,跟着他淘金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5-2 01:42 , Processed in 0.08331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