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9357|回复: 22

伤寒论【汉.张仲景.影印明赵开美刻仲景全书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0 18: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名:伤寒论注解
作者:[汉]张仲景
版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明赵开美刻仲景全书本,1956年版
格式:PDF
清晰度:清晰
大小:4.2M
书影:如下


[ 本帖最后由 王者 于 2007-10-25 09:2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31 09: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个疑问:楼主的标题写的是影印明赵开美刻仲景全书本,而书影却是注解伤寒论的,是不是标题写错了呢?
这两个版本差别大了。

[ 本帖最后由 kuangzp 于 2008-1-31 09:36 编辑 ]
发表于 2008-1-31 23: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仲景不就是伤寒论的作者吗?
发表于 2008-2-1 13: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的作者是张仲景,但注解伤寒论可不一样,是另一位作者对伤寒论的注解,就象论语的作者是孔子,但注解论语的作者就肯定不是孔子了。
当然,注解伤寒论在中医史上也应该是一部有影响的著作,但肯定不能和伤寒论相提并论的。
发表于 2008-2-1 13: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注解伤寒论.内容简介
伤寒著作。十卷。汉·张仲景著,金·成元己注。书成于1144年。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明赵开美校刻《仲景全书》时,盛赞成氏“博极研精,深造自得,本难(经)、素(问)、灵枢诸书以发明其奥:因仲景方论以辨析其理。极表里、虚实、阴阳、死生之说,究药病轻重去取加减之意。”遵照王叔和旧制对《伤寒论》之编次不作任何改动。全书注解比较详明,能够阐析仲景辨证论治之理,立法处方之趣,对后世伤寒学派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也偶有随文训释、自相矛盾之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2-12 14: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二种书完全是二回事,时代不同作者亦异,希望提供的楼主能修改标题,容易引起误会.
发表于 2008-3-8 21: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另七楼kuangzp兄之言很有见的!
后世名为《仲景全书》者据云有二
  ①二十六卷本。汉·张仲景等撰述。明·赵开美校刻,初刊于16世纪未。全书包括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成元己《注解伤寒论》十卷,宋云公《伤寒类证》三卷,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三卷,共四种。
  ②二十卷本,刊于清·光绪年间。包括张卿子参注《集注伤寒论》(又名《张卿子伤寒论》)十卷,《金匮要略方论》三卷,《伤寒类证》三卷,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包括《伤寒明理药方论》)三卷及清·曹乐斋《运气掌诀录》一卷,共5种。现存明刻本、清刻本及铅印本。
    楼主将书上传,难道就图各位埋怨一通吗?要说落埋怨,也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担当此!不用本人啰嗦,各位下载后看过便知。
    成元己注《伤寒论》,功过如七楼所论。然其中《伤寒论》部分亦为现存早期版本之一,注解与原著两者确实并不是一回事,如kuangzp君所论,但一般注解,特别是年代比较早的注本,往往对本书的原貌都保留的比较完好。唐孙思邈年青时就未见到《伤寒论》,各位真要非强调非张机原版,我真无语!!!!!!
发表于 2008-3-21 11: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大家传书是好事,但准确标明版本和作者应该是发布者的责任。几位向楼主提出建议都是善意,希望能将有误之处改正也是正确的。关于《仲景全书》的版本流传,很遗憾地告诉大家,目前对此研究得最明白的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位日本研究中医文献的教授,他逐一亲赴中国各地及台湾,确认了每一种《仲景全书》的收藏情况,并改正了《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的版本误记,同时还分析了中国与日本不同的《仲景全书》流传系列。9楼谈到了二十卷本《仲景全书》,其收集种类与二十六卷本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与和刻版《仲景全书》相关的,具体内容可参考下述日文网页(但汉字很多),只是近几个月的最新研究尚未完全上传:
http://www.hum.ibaraki.ac.jp/mayanagi/paper01/chukei.html
关于成元己的《注解伤寒论》,在保存张仲景文献方面很有贡献,这是肯定的。在赵开美《仲景全书》问世之前,大家都读此书,那是因为看不到宋版《伤寒论》,并不是因为《注解伤寒论》本身水平高的问题。如果9楼全部通读宋代〈伤寒论》研究大家如朱肱、郭雍、许叔微、庞安时的书籍之后,想必结论会有变化。我曾仔细研究过成无己其人,他是水平很高的临床家,但在文献引用方面并非专家。他曾经将唐代王冰注解〈黄帝内经〉的一句话,很随意地摘取,并写出自张仲景的另一部书〈金匮玉函经〉。当然这种情况不多,但引用文献是不能有半点含糊的。且文献学研究亦是以事实为依据,不能感情用事。

[ 本帖最后由 lyongxuan 于 2008-3-21 11:15 编辑 ]
发表于 2008-3-29 14: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了!这也是成本的。没有宋版的。
发表于 2008-4-7 14: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说版本问题

楼主的这个版是宋金元时期,金国成无几的注解本。
而楼主的题目实际上是明代赵开美根据宋版伤寒论翻刻的本子。
两者差了数百年,文献价值大不相同。
发表于 2008-4-13 17: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注解伤寒论有排印本,大概是5、6十年代的时候出版的
发表于 2008-4-17 20: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的帖子

宋版的伤寒论现在好像都没有了吧。有也可能只是在日本会有了。赵本伤寒应该是现存的最早的本子了,前面有人提到书名不一样,其实楼主没有搞错,赵本伤寒其实是成无己的注解本
发表于 2008-6-16 06: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宋版有

宋版有,中医古籍出版社有出版,影印本带函套,8,9百元,买不起了。要是能看到电子版,打印下来,也可一解仰慕之渴也。
发表于 2008-8-25 14: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上的“最爱奇书”君,宋本中医古籍出版社有出版,影印本带函套,8,9百元,哪里有卖?望指示!!!!
发表于 2008-9-4 14: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孔夫子网

孔夫子网上有,带函套的,先生买了来之后,希望发上来。最近,经常为此书失眠,你说读了20多年《伤寒论》没见过这本,太遗憾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5-2-24 07:18 , Processed in 0.10402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