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070|回复: 0

中国古代战争的攻防武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8 12: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弓矢  

中国古代的一种远射兵器。弓多用竹制成,弯成半圆形,缚上弦,利用其弹力把矢射出,所以使用弓矢的活动即称为射。

弩  

中国古代装有张弦机构(弩臂和弩机),可以延时发射的弓。射手使用时,将张弦装箭和纵弦发射分解为两个单独动作,无须在用力张弦的同时瞄准,比弓的命中率显著提高;还可借助臂力之外的其他动力(如足踏)张弦,能达到比弓更远的射程。
弩的关键部件是弩机,从为数众多的出土铜制弩机可以看出其结构:弩机铜郭内的机件有望山(瞄准器)、悬刀(扳机)、钩心和两个将各部件组合成为整体的键。张弦装箭时,手拉望山,牙上升,钩心被带起,其下齿卡住悬刀刻口,这样,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将箭置于弩臂上方的箭槽内,使箭栝顶在两牙之间的弦上,通过望山瞄准目标往后扳动悬刀,牙下缩,箭即随弦的回弹而射出。
至今已发现的最早的较完整的弩,是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路出土的战国中期的弩。这件弩制作得相当考究,弩机为铜质,木质弩臂末端装有错银的铜弩踵,前端装错银的蛇头状铜承弓器。根据考古发掘出土的以骨、蚌制作的原始悬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鄂伦春、纳西、 苗等少数民族使用的木弩的形制推测,原始的弩应远较此弩质朴,所以在战国以前弩还应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这在古文献中也有一些旁证,如《礼记•缁衣篇》引《太甲》说:“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厥度则释。”《韩 非子•说林篇》说:“羿执鞅持杆,操弓关机。”两处所提到的“机”,都宜解释为弩机。所记之事的年代都在商周以前,说明中国发明原始木弩的时间应不晚于商周时期。
春秋晚期,实战中开始重视用弩,《孙子兵法》中已提到“矢弩”的作用。到战国时,《孙膑兵法》所记述的阵法中,有一种叫“劲弩趋发”,说明弩在实战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公元前341年,在著名的马陵之战中,孙膑就是以“万弩俱发”的突击攻势,战胜了轻敌而怠惫的庞涓的大部队。当时所用的弩是以臂力张弦的擘张弩,所装的弓比一般弓小,弩箭也相应地短些。
《孙膑兵法》中称这种弩“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射程并不很远。至战国晚期,出现了性能更好的以足踏张弦的蹶张弩。如《战国策•韩策》称韩国的武卒就是“披坚甲,□劲弩”。此类劲弩装有粗壮的弓,要用相当大的力量才能张开弦,因而要求弩机更加坚固。战国中期的弩机,虽然悬刀、钩、牙等已用铜制,但无铜郭,弩机直接装在木质弩臂上,承受不了太大的张力。
战国晚期的弩机外增铜郭,强化了机槽,这一部件就是适应蹶张的需要而产生的。战国弩机的望山尚无刻度,西汉时出现了带刻度的望山 (见彩图西汉青铜弩机(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它的作用近似近代步枪上的表尺,射者依目标的远近,通过望山控制镞端的高低,找出适当的发射角,以便准确地命中目标。
东汉时出现了腰引弩,它的图形见于山东省济宁武氏祠画像石中。《晋书•马隆传》称当时简试勇士所用腰引弩的强度为三十六钧(约合九石)。明朝的《武备志》称之为腰开弩,“力弱者用蹶张,力雄者仍用腰开”。可见它是单人使用的弹射力最大的弩。
装有连射机构的连弩始见于东汉班固撰《汉书•李陵传》:“发连弩射单于。”三国时期,诸葛亮改制的连弩,大量装备蜀国部队,“一弩十矢俱发”(西晋陈寿撰《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威力很强。
汉朝弩的强度以“石”来计算。张弓引满一石的弩相当提起一石(约30千克)重物所用的力。据汉简和古文献记载,汉弩分一、三、四、五、六、七、八、十石诸种。汉弩的强度都要经过严格校验,在居延汉简中曾发现过检验已受损伤的弩的强度的记录,其中十石弩又称为大黄弩、黄肩弩或大黄力弩,强度最大。参据《梦溪笔谈》所记的宋朝一种蹶张的“偏架弩”估算,汉朝强弩的射程可达400米左右。
汉朝名将李广于公元前121 年与匈奴作战时,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以大黄弩射杀对方将领而扭转战局。汉朝郡国还组成了以弩手为主的步兵兵团“材官”,其指挥员的官号有的就称“强弩将军”。
由于弩的发射比较费时,而且持弩的士兵又不便兼用其他武器,所以弩手常在其他士兵掩护下编成“上弩”、“进弩”、“发弩”等组,轮番连续发射。在“守隘塞口”中,更能发挥其威力。至南北朝以后骑兵大规模纵横驰骋之时,由于强弩不便在马背上使用,遂逐渐衰落。
明朝以后,由于火器迅速发展,弩不再受重视。《天工开物》中甚至认为弩是“守营兵器,不利行阵”。

床弩  

中国古代一种威力较大的弩。将一张或几张弓安装在床架上,以绞动其后部的轮轴张弓装箭,待机发射。多弓床弩可用多人绞轴,用几张弓的合力发箭,其弹射力远远超过单人使用的擘张、蹶张或腰引弩。
床弩的发明不晚于东汉。《后汉书•陈球传》记载,在一次战争中,陈球曾“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余步,多所杀伤”。这种大弩仅用手擘、足踏之力难以张开,故应是床弩。1960年,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出土一件南朝时(420—589)的大型铜弩机,长 39厘米,宽9.2厘米,通高30厘米。
复原后,其弩臂长当在2米以上,无疑也属于床弩一类。当时北朝也使用床弩,《北史•源贺传》记载,北魏文成帝时,源贺都督三道诸军屯守漠南,“城置万人,给强弩十二床”。唐朝杜佑撰《通典》中将这种弩称作“车弩”,宋朝以后则通称“床弩”。
床弩在宋朝得到较大的发展。宋官方编修的《武经总要》所载床弩,自2弓至4弓,种类很多。多弓床弩张弦时绞轴的人数,小型的用5—7人;大型的如“八牛弩”,需用100人以上。瞄准和以锤击牙发射都有专人司其事。所用箭以木为杆,铁片为翎,号称“一枪三剑箭”。这种箭实际上是一支带翎的枪(矛),破坏力很强。
床弩又可射出“踏橛箭”,使之成排地钉在夯土城墙上,攻城者可借以攀缘登城。床弩还可以在弦上装兜,每兜盛箭数十支,同时射出,称“寒鸦箭”。床弩的射程可达三百大步(约合570米),是中国古代弩类武器中射得最远的。据宋朝张表臣撰《珊瑚钩诗话》记载,床弩在景德元年(1004)的澶渊之战中曾发挥过很大作用。但床弩构造笨重,机动性较差。随着火器的发展,床弩逐渐被废置不用。

箭  

中国古代一种借助于弓、弩发射的具有锋刃的远射兵器。又名矢。由箭镞、箭杆、箭羽组成。箭镞用于射击目标,箭杆用于撑弦承力,箭羽使箭在飞行中保持稳定。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箭,是在内蒙古居延甲渠侯官遗址出土的,系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所制。此箭全长67厘米,装三棱铜镞,竹杆,有三条尾羽,镞和羽均缠丝涂漆用以与箭杆相固联(图1居延出土的西汉箭)。
远在3万年以前,在中国境内的人类就开始使用弓箭了。由于远古的箭杆难以保存至今,所以出土实物中往往仅留下箭镞。新石器时代的石、骨、蚌镞,有棒形、叶形、三角形等多种,有些已有镞茎和逆刺。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中最先出土了商朝早期的青铜镞。商周 时期,青铜镞的主要式样是有脊双翼式。春秋战国时,三棱式镞盛行 (图2有脊双翼式镞(左)和三棱式镞(右)),战国时此类镞多装铁铤,以节省铜材。汉以后铜镞开始 向铁镞过渡,这个过程经历了约200年。
河北省满城县出土的西汉前期的三翼式或四棱式铁镞,仍系模铸成型,锋利程度不及铜镞;而四川省新繁县牧马山出土的东汉铁镞呈扁平的锐角三角形,既适合锻造,又有较强的杀伤力。这种形制遂为后代长期使用的点钢镞所承袭。除以箭镞直接杀伤的箭外,还有在箭镞上敷毒药的毒箭和在箭杆上缚有纵火物(油脂或火药)的火箭,在战争中广泛应用。
箭杆多用竹制,也有木制的。先秦时期,在南方的云梦泽和肃慎族聚居的东北地区,均产制矢之□。直至明、清,华南制箭还用竹杆,华北用萑柳,东北、西北 多用桦木杆。
箭的飞行速度和准确性与尾羽的关系密切。箭羽太多,飞行速度慢;太少,稳定性差。为了使之有恰当的比例,在《考工记》中载有将箭杆投入水中,根据其浮沉部分的长短,以求出装尾羽之比例的方法。箭羽以□翎为最上,角鹰羽次之,鸱枭羽又次之。装雁鹅羽的箭 遇风易斜窜,质量就更差了。在宋朝,当优质羽供应不足时,曾发明风羽箭。据《宋史•兵志》记载,庆历四年(1044),宋廷“赐□延路总管风羽子弩箭三十万”,可见风羽箭也是一种实战兵器。
这种箭将箭尾安羽处剔空两边,利用向内凹进的空槽产生涡流阻力使箭保持飞行稳定,其设计思想是相当科学的。

云梯  

中国古代战争中用以攀登城墙的攻城器械。《淮南子•兵略训》许慎注说:“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故登高侦察敌情,是云梯的另一功用。
一般认为,云梯的发明者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巧匠公输般,《墨子•公输》记载,公输般在春秋末年曾为楚王造云梯攻宋,但其所造云梯的形制现已无考。战国时期的云梯,从战国水陆攻战纹铜鉴所示图案判断,系由3部分构成:底部装有车轮,可以移动;梯身可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于城墙壁上;梯顶端装有钩状物,用以钩援城缘,并可保护梯首免遭守军的推拒和破坏(图1战国水陆攻战纹铜鉴中的云梯纹)。
据唐朝杜佑撰《通典》记载,唐朝的云梯比战国时期有很大改进;梯身(主梯)以一定角度固定装置在底盘上;在主梯之外,又增设一具活动的“上城梯”(副梯),其顶端装有一对辘轳,登城时可以沿着城墙壁面上下滑动,谓之“飞云梯”;云梯的底部则“以大木为床,下置六轮”。由于主梯采用了固定式装置,简化了架梯程序,缩短了架梯时间,而活动的上城梯的设计,则大大降低了云梯在接敌前的高度。
攻城时只需将主梯停靠城下,然后再在主梯上架设“上城梯”,便可“枕城而上”,从而减少了敌前架梯的危险和艰难,同时又保证云梯在登城前不过早与城缘接近,免遭守军破坏。《旧唐书•浑□传》记载,唐建中四年(783),浑□守卫奉天城(今陕西乾县)时,攻城军曾造“阔数十丈,以巨轮为脚”的云梯,并“施湿毡生牛革,多悬水囊以为障”,“两旁构木为庐,冒以牛革”。说明唐朝中期已开始在云梯底部采用防护设施。
宋朝的云梯结构有了更大的改进。《武经总要•攻城法》记载:“云梯以大木为床,下施六轮,上立二梯,各长丈余,中施转轴,四面以生牛皮为屏蔽,内以人推进,及城则起飞梯于云梯之上。”
说明宋朝云梯采用了中间以转轴联接的折叠式结构,并在梯底部增添了防护设施。此外,上城梯(副梯)也出现了多种形式:有“飞梯,长二三丈,首贯双轮,欲蚁附则以轮著城推进”;有“竹飞梯,用独竿大竹,两旁施脚涩以登”;有“蹑头飞梯……为两层,上层用独竿竹,中施转轴以起梯,竿首贯双轮,取其附城易起”。
这些改进,一方面进一步降低了主梯在接敌前的高度,增加云梯车运动的稳定性,并减少遭受守军破坏的可能;另一方面,又配备了可适应多种复杂条件的上城梯,使登城接敌运动简便迅速。明朝以后,这种笨重的巨大云梯,因无法抵御火器的攻击,遂逐渐废弃。

矛  

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柄格斗兵器。由矛头和矛柄组成。东汉以前因各地方言不同,又称“□” (后俗写为“枪”)、“□”或“□”等,柄称为“矜”。 骑兵用矛又称“□”或“槊”。矛是古代军队中大量装备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
矛的历史久远,其最原始的形态是用来狩猎的前端修尖的木棒。后来人们逐渐懂得用石头、兽骨制成矛头,缚在长木柄前端,增强杀伤效能。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发现用石头或动物骨角制造的矛头。奴隶社会的军队,已经使用青铜铸造的矛头。商朝时,铜矛已是重要的格斗兵器。
铜矛头由中空装柄的“□”(或称“□”)与矛刃构成。□的横剖面呈圆形,侧面常有环钮,以便把矛头更牢固地绑缚在柄上。矛刃一般有中脊,左右扩展成带侧刃的矛叶,并前聚成锐利的尖锋。在河南省安阳市侯家庄殷代王陵的墓道里,曾发现了成捆放置的大量铜矛,每捆10支,这是殷王禁卫兵士的兵器。在1969年—1977 年对殷墟西区墓葬的发掘中,曾获得铜矛70件。
从商朝到战国时期,一直沿用青铜铸造的矛头,只是在形制上,由商朝的阔叶铜矛发展成为战国时的窄叶铜矛。矛柄的制作也更为精细,出现了积竹矜,即以木为芯,外圈以两层小竹片裹紧,涂漆,使柄坚韧而富有弹性。湖南省长沙市出土的春秋晚期积竹矛矜,长达 297厘米。从战国晚期开始,较多使用钢铁矛头。如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钢铁兵器中,就有19件矛头,都是带有长□的窄叶矛,矛头长33—38厘米,其中有一件□后接带有孑刺的长茎,长达66厘米。但直到汉代,钢铁制造的矛头才逐渐取代青铜矛头。随着钢铁冶锻技术的提高,矛头的形体加大并更加锐利。
西汉时骑兵日渐成为军队的主力兵种,出现专供骑兵使用的长矛,称为“□” (“槊”)。据汉刘熙著《释名》:“矛长丈八尺曰□,马上所持”(丈八尺约合 4米余)。到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人马都披铠甲的重甲骑兵——甲骑具装所使用的主要格斗兵器就是□。据《梁书•羊侃传》记载,当时制成的□长2丈4尺(约6米),羊侃试用时“执□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直到唐代,□一直被视为民间禁止持有的重要兵器之一。唐代以后,矛头尺寸减小,更轻便合用。根据不同的战术用途,矛的种类增多,《武经总要》中,载有步兵和骑兵使用的“枪”9种。火器出现后,矛仍是军中必备的冷兵器,一直与火器并用到清朝后期。

殳  

中国古代一种用于撞击的长柄兵器。又作“□”或“□”。据文献记载,殳长一丈二尺(约 3米余),柄为竹木质,呈八棱形,在柄端安有金属的殳头,称为“首”。一般认为殳是由原始社会中狩猎用的竹木棍棒发展而成。
殳的金属首多为青铜制,从出土实物看,可分无尖锋和有尖锋两类。湖南省长沙市战国楚墓出土的殳首,象个平顶的圆套筒;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殳首在圆套筒顶端有棱角(见图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殳首),这些殳属于无尖锋类。而在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初期的殳,顶端有尖锋,呈三棱矛状,并在锋后装有带尖刺的铜箍,其上铭文“曾侯□之用殳”。
在有关商朝的文献中,未见到殳的记载。周朝把殳列入“车之五兵”,是实战兵器。帝王或诸侯出巡时,前导勇士也执殳开道,即所谓“旅贲以先驱”。战国时期,步兵、骑兵的地位上升,由于殳的杀伤作用差,只作为侍卫的守备兵器,是“步卒五兵”之一。《司马法》说“执羽从□”,说明殳还同□旆并用,又是军事指挥的一种标帜。汉朝以后,殳被淘汰。

斧、钺  

中国古代一种两角上翘、具有弧形阔刃的劈砍兵器。先秦时期也作为统帅权威的象征物,并用于刑杀。
钺由生产工具的斧演化而来。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一种磨制精细的石钺,它的体态扁平,比普通石斧的刃阔而弧度大,两角微上翘。在山东省莒县陵阳河出土的灰陶缸上,有这种石钺的图像。 从其形体特征看,不适于砍伐林木或用于农作,应是专门制造的原始兵器。由于氏族的军事领袖拥有石钺,因此后来就成为其权威的象征。象形文字“□”(王)字即作斧钺的形状,“兵”字的象形文字“□”为双手持有斧钺的形状,证明这种兵器是古代最早使用的兵器之一。进入青铜时代,青铜铸造的钺仍是用于劈砍的兵器,其刃部保持石钺的特征,装柄的方式与短内的戈类似,并在阑侧设有穿孔。其中形体较小的,是实战用的。一些形体巨大而且花纹精美的,则是军中统帅的权威象征物。例如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两件大型青铜钺,刃宽达37.3—38.5厘米,重达8.5—9千克,铸有铭文“妇好”。妇好是殷王武丁的配偶之一,生前多次领兵出征,是著名的女统帅,这两件大钺正是她的权威的象征。另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誓于牧野时,“左杖黄钺,右秉白旄”。命将出征时也常赐钺,如著名的“虢季子白盘”中的铭文有“赐用戊(钺),用政(征) □方”。
在钢铁兵器中,钺从来不是大量装备部队的主要兵器。汉朝有一种把铁钺和铁矛结合在一起的兵器,称为“钺戟”。以后,由于钺与阔刃的斧类兵器区别不大,形制常相混同,例如北宋《武经总要》一书中收录的“大斧”的图象,也是弧曲阔刃而两角上翘,看来是沿袭古代钺的形制。作为仪仗用的钺,则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炮  

中国古代一种利用杠杆原理抛掷石弹的战具。简写作炮。又称为炮、云炮、飞石、抛石等。欧洲古代称抛石机。在火炮出现以前,炮一直是古代攻守战的重要兵器。
宋朝兵书《武经总要》记载:炮以大木为架,结合部用金属件联接。炮架上方横置可以转动的炮轴。固定在轴上的长杆称为“梢”,起杠杆作用。用一根木杆作梢的称为单梢,用多根木杆缚在一起作梢的称为多梢,梢数越多,抛射的石弹越重、越远。□梢的一端系皮窝,容纳石弹;另一端系炮索,索长数丈。小型有索数条,大型炮多达百条以上。每条炮索由1—2人拉拽。抛掷石弹时,由1人瞄准定放,拽炮人同时猛拽炮索,将另一端甩起,皮窝中的石弹靠惯性抛出,射程可达数百步。火药用于军事后,也常用炮抛掷火炮、毒药弹及爆炸弹等。《武经总要》记载了十几种形式的炮,多数是将架置于地上或插埋于地下, 固定施放。有一些在炮架下安四轮,便于机动,称为车炮。也有的炮,其炮柱可以左右旋转,向各个方向抛掷石弹,称为旋风炮。
“□”字最早见于《文选》所收西晋潘安仁的《闲居赋》。文中描述炮石发射情景为“□石雷骇”。唐代李善注:“炮石,今之抛石也。”中国至迟在春秋时期已使用□。春秋末期《范蠡兵法》(已佚)中曾记:“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转引自《汉书•甘延寿传》注)《左传》记载,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周郑□葛之战“炮动而鼓”。 汉朝贾逵引《范蠡兵法》,亦将“炮”解释为飞石。东汉以后,□成为军队中的重要攻守器具。东汉建安五年 (200),曹操攻袁绍时使用的“霹雳车”,是最早出现的车炮。隋大业十三年(617),田茂广制造“云炮三百具”,号称“将军□”。唐至德二年(757),李光弼制造了用 200人挽索发射的巨型炮,每发能伤数十人。宋朝战争频繁,用□更加广泛。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攻宋都汴梁(今河南开封)时,曾“一夜安炮五千余座”。金天兴三年(1234)蒙古军攻汴梁,架炮数百具攻击龙德宫,昼夜发炮,落下的石弹,几乎与里城相平。其中最大的十三梢炮,能发射上百斤重的石弹,需要四、五百人同时拽放。蒙古军西征时,主要靠□攻取城垒。明朝以后,炮逐渐为火炮所取代。

鸟铳  

中国明朝后期对火绳枪和燧发枪的统称。清朝多称为鸟枪。与明代前期使用的手持火铳相比,鸟铳身管较长,口径较小,发射同于口径的圆铅弹,射程较远,侵彻力较强;增设了准星和照门,变手点发火为枪机发火,枪柄由插在火铳尾銎内的直形木把改为托住铳管的曲形木托,持枪射击时由两手后握改为一手前托枪身、一手后握枪柄,可稳定持枪进行瞄准,射击精度较高。“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戚继光撰《练兵实纪杂集》)。
又因其枪机形似鸟嘴,故又名鸟嘴铳。它的基本结构和外形已接近近代步枪,是近代步枪的雏形。
鸟铳是欧洲发明的,明嘉靖年间经日本传到中国。据《筹海图编》记载,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军收复日人、葡人占据的双屿(今浙江省鄞县东南海中),获鸟铳及善制鸟铳者,明廷遂命仿制。约在同时,又有鲁迷(今译鲁姆,位于今土耳其)鸟铳传入中国。最初仿制的鸟铳为前装、滑膛、火绳枪机。口径约为9—3毫米,枪管长1—1.5米,全枪长1.3—2米,枪重2—4千克, 弹重3—11克,射程150—300米。每名鸟铳手配备药罐1个,铅弹300发。每发射一次,要经过装发射药、用搠杖捣实药、装铅子、捣实铅子、开火门、下点火药、闭火门等一系列繁杂的动作,发射速度较慢。作战时多成五排横队,轮流装填和举放,以保持火力不中断。由于前装弹药的限制,发射时一般取立姿和跪姿。
鸟铳传入后,中国许多火器专家即潜心研制,以求革新。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赵士桢搜寻到“鲁迷鸟铳”,遂加以改进,把枪机置于枪托内,“拨之则前,火燃自回”,简化了发射动作。他为了提高鸟铳的射速,还参酌佛郎机铳制成装有子铳的“掣电铳”,参酌三眼铳制成有5支枪管的“迅雷铳”,可轮流发射。
明崇祯八年(1635),毕懋康著《军器图说》,载有“自生火铳”,改火绳枪机为燧发枪机,提高了鸟铳点火机构的防风雨能力。清康熙年间,戴梓制成“连珠铳”,可交替扣动两个扳机,连续发射28发弹丸,提高了鸟铳的射速。康熙以后,鸟枪种类渐多,乾隆时官修的《清 文献通考》中列举了17种装备军队的鸟枪。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许多清朝鸟枪。多数仍为火绳枪,少数为燧发枪,燧发枪的枪机已有撞击式、轮式、弹簧式等多种形式。其中有一杆康熙时期的“御制自来火二号枪”,全长1.35米,枪筒长0.90米,口径11毫米,铸铁枪筒,燧发枪机,有鎏金图饰。
鸟铳的出现引起了军队装备的重大变化,很快就成为装备明、清军队的主要轻型火器之一。《明会典》记载,嘉靖三十七年(1558)一年之中即造鸟嘴铳1万支。
戚继光《练兵实纪》(1571年刊行)记载,戚家军步营 有2699人,装备鸟铳1080支,约占40%。清康熙三十年 (1691),置内外火器营,其中内火器营3920人,有鸟枪 护军2512人,占64%。雍正十年(1732),在驻吉林的八旗兵中设鸟枪营,领兵1000人。随即在广州、福州、宁夏等许多地方都设立鸟枪营,成为新的步兵兵种。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后,西方的后装线膛击针式步枪输入中国,鸟铳遂被淘汰。

火球  

中国古代装有火药的燃烧性球形火器。宋、金、元 朝的史书中,又常称其为火炮。其结构一般以硝、硫、炭及其他药料的混合物为球心,用多层纸、布等裱糊为壳体,壳外涂敷沥青、松脂、黄蜡等可燃性防潮剂。大者如斗,小者如蛋。使用时先点燃炮(初以烧红的铁锥烙透发火,后改进为引信发火),再用或人力抛至敌方,球体爆破并生成烈焰。还可通过改变药物配合或掺杂铁蒺藜、小纸炮等,达到施毒、布障、发烟、鸣响等多种效应。主要用来焚烧敌方城垒车船,杀伤和惊扰敌军。
中国早在宋初,就有关于火炮的文献记载。《宋史•兵志》记载,咸平三年(1000)“神卫水军队长唐福献所制火箭、火球、火蒺藜”。《武经总要》(1044年初刊) 中,载有火球(火球)、霹雳火球、蒺藜火球、毒药烟球、烟球、引火球等,并附有3种火药配方。火炮在宋、 金、元朝是主要攻守火器之一,曾被广泛用于战争。如《三朝北盟会编》记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军攻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金军“火炮如雨,箭尤不可计,其攻甚力”。到明朝,火器有了很大发展,但火球制造简易,使用方便,仍在水军中广泛使用。戚继光认为:“大蜂窠”(火球的一种)是“兵船第一火器”。到清朝,火球虽仍在军中使用,但其所起作用已不大。

突火枪  

中国古代一种用火药发射弹丸的竹管射击火器。南宋开庆元年(1259)寿春府(今安徽寿县)始造。据《宋史•兵志》记载,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点火后“子窠发出,如□声,远闻百五十余步”。子窠是一种弹丸。突火枪由火枪发展演变而来。南宋绍兴二年 (1132),陈规守德安(今湖北安陆)时,制成长竹杆火枪20支,用以喷射火焰,焚毁敌人的大型攻城器械“天桥”。
南宋绍定五年(1232),金军曾用飞火枪同蒙古军作战,其制是以16层纸卷成筒,长2尺(约合0.62米)许,内实火药及铁滓、磁末等,再绑缚在矛的前端,临阵燃之,以烧灼蒙军人马,喷火后再用矛格斗。突火枪同上述火枪相比,已经从喷射火焰烧灼敌人的管形喷射火器,发展为发射弹丸(子窠)杀伤敌人的管形射击火器。突火枪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其发射原理为步枪、火炮发射原理的先导。
     
猛火油柜  

中国古代一种喷火器具。猛火油即石油。约在西汉 末年,中国发现并使用了石油。南北朝以后,石油被用 于战争中的火攻。据《吴越备史》记载,后梁贞明五年 (919)出现了以铁筒喷发火油的“喷火器”。到北宋初年,火药用于军事后,军队装备了一种构造更完善的喷火器“猛火油柜”。
据《武经总要》记载,它以猛火油为燃料,用熟铜为柜,下有4脚,上有 4个铜管,管上横置唧筒,与油柜相通,每次注油3斤左右。唧筒前部装有“火楼”,内盛引火药。发射时,用烧红的烙锥点燃“火楼”中的引火药,然后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柜中压缩空气,使猛火油经过火楼喷出时,遇热点燃,成烈焰,用以烧伤敌人和焚毁战具,水战时则可烧浮桥、战舰。还有一种小型喷火器,用铜葫芦代替沉重的油柜,便于携带、移动,用于守城战和水战。

胄  

中国古代将士防护头部的装具。又称兜鍪、头鍪、盔等。由于它常与护体的铠甲配套使用,所以“甲胄”一词成为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统称。在新石器时代,胄多用藤条或兽皮粗制而成。进入青铜时代,除继续使用皮胄外,开始使用青铜铸造的胄。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 青铜胄,是河南省安阳市出土的商朝制品,胄面上铸有虎纹、牛纹及其他图案,胄顶竖有装缨的铜管。
西周时期的青铜胄,在北京有实物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皮胄,以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为典型代表,由18 片髹漆皮甲片编组而成,上有脊梁,下有垂缘护颈。铁质的护头装具,时代最早的是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晚期制品,用89片铁甲片编缀而成。
由于外形似鍪(即锅),开始称为“兜鍪”。从秦汉时期开始,军中普遍装备铁兜鍪。在兜鍪后部,常垂有护颈的部分,称为“顿项”。唐朝以后,顿项常用轻软牢固的环锁铠制成。
宋朝以后,兜鍪又多称为“盔”。四川省成都市凤凰山出土的明初铁盔,盔体整制,后垂铜质的网状顿项。直到清末,铁盔仍是军队中装备的护头装具。安阳出土的商朝青铜胄。

铠甲  

中国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先秦时,主要用皮革制造,称“甲”、“介”、“函”等;战国后期,开始用铁制造,改称从“金”的“铠”,皮质的仍称“甲”;唐宋以后,不分质料,或称“甲”,或称“铠”,或“铠甲”连称。
铠甲起源于原始社会时以藤、木、皮革等原料制造的简陋的护体装具。商周时期,人们已将原始的整片皮甲改制成可以部分活动的皮甲,即按照护体部位的不同,将皮革裁制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皮革片,并把两层或多层的皮革片合在一起,表面涂漆,制成牢固、美观、耐用的甲片,然后在片上穿孔,用绳编联成甲。
在《考工记》的“函人为甲”中,完整地总结了有关选材、制甲的全套工艺。在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春秋战国墓葬中,发现许多当时的皮甲,其中以湖南省长沙市浏城桥出土的春秋晚期皮甲的时代为最早,又以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皮甲的资料为最丰富。曾侯乙墓葬的皮甲复原后,可以看清当时的皮甲都是由甲身、甲裙和甲袖3部分构成, 并配有一顶由皮甲片编缀的胄。甲裙和甲袖是活动编缀,可以上下伸缩。
这些皮甲在车战中与盾相配合,可以有效地防御青铜兵器的攻击。在使用皮甲的同时,也开始在甲上使用一些青铜铸件,但并不普遍,仅在山东省胶县西庵发现有西周时的青铜兽面胸甲。在河南省、北京市等地的西周墓中,还发现过钉缀在甲衣上的各式青铜甲泡。
战国后期,锋利的钢铁兵器逐渐用于实战,促使防护装具发生变革,铁铠开始出现。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铁铠甲片,是在河北省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但直到汉朝,铁铠才逐渐取代了皮甲。西汉时期的铁铠经历了由粗至精的发展过程,从用较大的长条形的甲片(又 称“甲札”)编的“札甲”,逐渐发展为用较小的甲片编的“鱼鳞甲”;由仅保护胸、背的形式,发展到加有保护肩臂的“披膊”及保护腰胯的“垂缘”。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西汉刘胜墓的一领铠甲是有披膊和垂缘的“鱼鳞甲”,由2859片甲片编成,总重16.85千克,制工精湛。
自西汉以后,甲片的形制和编组方法变化不大。随着钢铁加工技术的提高,铠甲的精坚程度日益提高,类型也日益繁多,其防护身躯的部位逐渐加大,功能日益完备。到三国时已出现了一些新型铠甲。在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中,列有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和马铠等5种。南北朝时期,随着重甲骑兵的发展,适于骑兵装备的两当铠极为盛行。这种两当铠又常附有披膊,与战马披的“具装铠”配合使用。北魏以后,明光铠日益盛行,逐渐成为铠甲中最重要的类型,直到隋唐时期仍是如此。
据《唐六典》记载,唐朝有明光铠等13种甲制。在唐朝铠甲的基础上,至北宋初年,铠甲发展得更加完善,形成一定的制式。《武经总要》中,绘有5套甲胄和1套马甲(具装)的图像,并说明当时1套甲胄包括护体的“甲身”,护肩的“披膊”,护腿的“吊腿”以及护头颈的“兜鍪顿项”,是对中国古代甲胄的总结。
火器的出现,使有效地抗御冷兵器的古代铠甲,开始趋于衰落。但由于火器在中国古代发展缓慢,迄明清时期,铁制或皮制的铠甲仍被用来装备军队,同时也使用较轻软的绵甲,沾湿后还可抵御初级火器的射击。直到20世纪初,清朝编练用近代枪炮装备的“新军”时,古代铠甲的使用才终止。

马甲  

古代用于保护战马的专用装具。又称马铠。可分为两类,一类用于保护驾战车的辕马,另一类用于保护骑兵的乘马。 商周时期,战车是军队的主要装备,马甲用于保护驾车的辕马。主要是皮质的,面上髹漆,并常画有精美图案。分为保护马头及躯干的两部分。
至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实物,是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战国初期髹漆皮马甲。秦汉以来,骑兵成为军队中的重要兵种,马甲用于保护骑兵的乘马。东汉时期,已经使用起部分防护作用的马甲,如保护马前胸的皮质“当胸”。到三国时期,文献中已记载有全副马铠。
自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骑兵的作用大大提高,组建了人和马都披铠甲的重甲骑兵──“甲骑具装”,马铠的结构也日趋完备,并从此称为“具装铠”或“马具装”。具装铠有铁质的,也有皮质的,一般由保护马头的“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保护马胸的“当胸”、 保护躯干的“马身甲”、保护马臀的“搭后”以及竖在尾上的“寄生”6部分组成,使战马除耳、目、口、鼻以及四肢、尾巴外露以外,全身都有铠甲的保护。
隋朝以后,重甲骑兵日渐减少,但马铠仍是军队中使用的一种防护装具。在北宋成书的《武经总要》中,绘有整套马甲的图像,包括面帘(附有“半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和搭后5部分,没有“寄生”。在宋、辽、金之间的战争中,交战各方都使用过装备马铠的骑兵。到明清时期,骑兵的战马一般不再披这种笨重的马甲。

铁蒺藜  

中国古代一种军用的铁质尖刺的撒布障碍物。亦称蒺藜。有 4根伸出的铁刺,长数寸,凡着地约有一刺朝上,刺尖如草本植物“蒺藜”,故名。在古代战争中,将铁蒺藜撒布在地,用以迟滞敌军行动。有的铁蒺藜中心有孔,可用绳串连,以便敷设和收取。
中国在战国时期已使用铁蒺藜。《墨子•备城门》记载,在战国时的城市防御战中,“皆积参石、蒺藜”。《六韬•虎韬》记载:“狭路微径,张铁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寸。”
秦汉以后,铁蒺藜成为军队中常用的防御器材,除在道路、防御地带、城池四周布设外,部队驻营时,也在营区四周布设。宋朝以后,为适应作战的需要,铁蒺藜的种类逐渐增多,如布设在水中的“铁菱角”,联缀于木板上的“地涩”,拦马用的“□蹄”,在刺上涂敷毒药的“鬼箭”等。
《宋史•扈再兴传》中记载,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金兵攻枣阳,宋将扈再兴“夜以铁蒺藜密布地,黎明佯遁,金人驰中蒺藜者十踣七八”。明朝军队广泛使用铁蒺藜。在戚继光的军队中,每名藤牌手、挨牌手“各带蒺藜十串,每串六个接连”(戚继光《纪效新书》),便于野战布营。
明军战船上也装载大量铁蒺藜,大型船1000枚,中型船 800枚。交战时,向敌船投掷,使敌人在船上难于行动和作战。铁蒺藜制造简易,敷设方便。除用铁铸造外,也可以用竹、木代替。2000多年以来,它一直是战争中应用的障碍器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4 02:21 , Processed in 0.10073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