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992|回复: 0

明初南京人入黔后的演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1 10: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族是历史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的共同体。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民族之间(或其中一部分)有产生同源异流或异源合流的现象。“黔西北白族”就是在近一千多年来的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根据国家民委《尽快解决未定民族族称通知》的精神,经过民族识别,于1988年才出现的由“龙家”、“南京人”和返本归源的“段姓、尚姓、七姓民”等异源合流的民族融合体。据史料记载,毕节境内的白族,原称“龙家”、“京族”、“民家”、“白儿子”等。“龙家”(南京人)语称“松泥保”,彝族称之为“阿武谱”,苗族称之为“斯劣”,仡佬族称之为“朴外”,蔡族称之为“归走”。自1988年与云南省大理自治州白族认同为一民族后,从此改称为“白族”。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黔西北白族”的历史极为复杂,其详难考。据有关史料记载,其族源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贵州境内的土著民族“龙家”;二是明朝时期先后入黔的“南京人”;三是返本归源的“段姓、尚姓、七姓民”。
  
   一、“龙家”源流

   据文献记载:“龙家”是春秋战国乃至汉、晋时期先后入黔“夷化”了的民族。其名称始见于《元史•地理志•云南行中书省》“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70年)初,斡罗思•吕国入贿丞相桑哥及要束木等,请创罗旬宣慰司,至是言招罗旬国扎哇并龙家、宋家、仡佬、苗人诸种蛮夷四万六千六百户”,于是始有“龙家”之名。毕节地区“龙家”人的来源有以下部分:
   1、春秋战国时期入黔
   战国时期,楚伐宋、蔡、龙等小国,强行其民迁入黔中,与各少数民族相杂居,久之则逐步“夷化”。江阴人陈《黔游记》及《广顺州志》说:“宋家、蔡家、马镫龙家,乃战国时楚伐宋、蔡、龙三国,俘其民放之南徼,流而为苗者”,“知中原礼仪、服饰、祭祀、婚嫁、丧葬,一禀于周”。《关于贵州西部地区若干较小民族集团初步调查资料汇综》说:“按语言情况来看,龙、蔡、卢又称‘六额子’。”《大定府志》:六额子,亦名宋家,有同一语言,只是方言区别。可能原来是一种人,后来分出来的三支,成了三个名称的集团。显然,“龙家”是战国时期被楚国强行徙入黔中(夷化)的龙国国民的后裔。  
   2、汉朝时期入黔
   先秦时期,今贵州境内属百越、氐羌、苗族系统的众多部落或聚居,或交错杂居区域。公元前二世纪的西汉武帝时,令征西南夷,建立“郡”,迁蜀中大姓于。《贵州地理志》说:“汉武帝灭且兰,置郡,迁蜀中大姓龙、付、董、尹氏于其地,于是苗中有龙家子矣。”当时,郡的东部和中部,居民以僚、濮族以及近代的布依、仡佬、侗、水等族先民为主,也有一些龙家先民杂居于其中。显然这些龙家先民,与战国时期被楚国放逐来黔的龙国国民有关。《后汉书•西南夷•夜郎传》说:“龙、付、董、尹氏原本为汉族移民中的大姓。”而龙氏则应是“龙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他们便成了龙氏家族中的贵族分子。
   唐朝时期,西南地区有“东谢蛮”,居贵州东部和黔南一带。东谢南面有“西赵蛮”,东距夷子,西属昆明。《贵州地理志》谢氏和赵氏原本为汉、晋时期汉族移民中的大姓,当龙氏势力强大的时候,他们也曾经受到龙氏的统属。到唐代,他们便成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元、明、清时期的“龙家”中,以赵、谢二姓为最多,则唐朝时期“东谢蛮”、“西赵蛮”中,显然有很多是“龙家”。
   明朝初年以来,明廷推行“屯田制”,迁入了大量的汉族人口和其他民族的部分人口,与贵州境内的土著民族“龙家”、“仲家”(布依族)、“仡佬”等民族相杂居,使民族情况更加复杂化。随着时间的延续,“龙家”内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田汝成在《炎徽纪闻》中说:“龙家与仲家(布依族)同俗而衣尚白。”“龙家”与“仲家”相互杂居,久之则居住在贵州中部和黔南的“龙家”便成了“仲家”的一部分(亦即现代的布依族)。贵州西部的“龙家”,由于距“仲家”居住的中心地区较远,且发展的各方面条件有所不同,乃于贵州西部逐渐形成了一个与“仲家”截然不同的“龙家”民族共同体。据文献记载:“龙家”的核心部分是贵州境内的原始先民。它是先秦时期与贵州东部的百越、氐羌系统的部落相互混合之后,又于汉、晋时期先后吸收了进入贵州境内的部分汉族人口,最终于明、清时期在贵州西部形成了一个“龙家”民族融合体。
   3、“龙家”支系
   “龙家”因进入贵州的时间、地点、形式以及习俗的不同,其内部支系繁多,名称各异。《贵州地理志》载:“龙家有四种:曰狗耳龙家,曰马镫龙家,曰大头龙家,曰曾竹龙家。”还有“白龙家”、“小头龙家”、“上路”、“下路”、“白种”、“黑种”等贵*之分。
   (1)狗耳龙家
   《贵州通志》:“狗耳龙家,依森林榛莽之间,……男子束发为冠,妇女辫发螺髻于首,若狗耳状。衣斑衣,以五色药珠为饰,贫者以薏苡代之。”狗耳龙家在大定、安顺二府和广顺州之康左司。
   (2)马镫龙家
   《安顺府志》:“马镫龙家衣尚白,丧则以青。男髻向上,以青布额之。妇女以青布绾发盘其首,若马镫状。衣短裙长,聘以牛,死不用棺。”马镫龙家居大定、镇宁之间。   
   (3)大头龙家
   《贵州地理志》:“大头龙家男子戴竹笠,妇女穿土色青衣、短裙。敛马鬃扎发盘髻如盖,故曰大头龙家。”主要居住在普定、镇宁等地。
   (4)曾竹龙家
   《贵州地理志》:“妇女穿白衣,系桶裙,戴细方巾,以髦扎一尾,名曰发尾。人死焚之,敛骨以葬。”曾竹龙家居安顺府。
   据《大定府志》载:大定府境内有“狗耳龙家”、“马镫龙家”、“白龙家”等。其主要分布在今大方的撮坝、鹏程、长春、白泥、果瓦、上坝、毛票等乡(或村)。
  
   二、“南京人”入黔

   “南京人”(自称京族),即指明初调北征南入黔屯守和扈从建文帝入黔后流落西南的人们,“南京人”之名始见于康熙《水西传》第五章224页:“洛波黔西,有白南京八百;格左与撮垮,有黑南京六百。”“南京人”之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其系来源于南京而得名,故非民族称谓。
   1、调北征南入黔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逐走元顺帝,建元洪武,称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元朝在云南的残余势力梁王巴匝刺瓦耳密不愿受明朝统治,仍秉承元制,以昆明为中心,雄据一方。朱元璋为平定云南,曾先后遣使臣王、吴云等前往招降,均被梁王所杀。政治招降无效,只得采取军事进攻。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秋九月,命颖川侯付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兰玉,西平侯沐英,领军三十万征云南,历史上号称“调北征南”(《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二)。明军从东、北两面进攻,北路军从四川永宁(今叙永)南下取乌撒(今威宁县);东路军从湖广而入,经贵州,西下普定,克普安,直捣曲靖。是年十二月攻克昆明,梁王巴匝刺瓦耳密投滇池自杀,自此诸路大小反明势力先后纷纷归降。云南平定后,为了加强西南地区统治,明廷就在该地区推行屯田制,镇守滇地。《明史•食货志》:“屯田之制,曰军屯,曰民屯,曰商屯。其制:移民以宽乡,或招募或罪者为民屯,皆领之有司,而军屯领之卫所。”(《贵州古代史》251页)汉族人口以军屯、民屯、商屯三种方式迁入云南,其中以军屯方式迁入的最多……。明朝在云南建立三御,十八所,二十五卫,一百三十三个千户所,军队数目共一十五万九千六百人。因为军官和士兵都可带家属,所以进入云南的汉族军户人口达五十五万左右。《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云以民屯方式进入云南的汉族人口,至少和军户人口差不多。《中国西南民族史》称沐春镇滇七年(1392———1398年),移南京人民三十万(入云南)。《贵州古代史》说:“内地人民,包括破产的流民和流落的士兵,大量移入贵州。”毕节境内的“南京人”就是在明代调北征南入黔,以军屯、民屯方式留守下来的。他们和贵州各族人民一道,开垦种植,发展生产,对贵州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提高,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和进步,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扈从建文帝入黔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五月,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火文即皇帝位,改元建文。燕王朱棣不从,举兵反叛,于是发生了明王朝内部皇位争夺战。《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燕军陷京师,建文败逃黔中。《南京人———龙家情况初步了解》说:“建文登极,靖难兵起,金川门失守,大内灰飞,文帝削发逃匿。”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燕王朱棣即皇位后,对忠于建文的臣民大肆搜捕杀害。令礼部行文州县,追缴革除诰敕,揭榜左班文臣黄子臣等二十九人。编籍在任诸臣遁去者四百六十三人,俱命削籍,大肆追剿迫害,株连九族。幸存的臣子及其眷属,为了生存,纷纷遁出南京,寻随建文帝迹而进。臣民们辗转流离,历尽艰辛,经溧阳、吴江、京口、六合襄阳至重庆,后渡乌江折入贵州,栖息养龙洞,岁暮(十二月)到达黑羊箐(今贵阳市南京路)。彼时“岁已云暮,人神靡依,于是在林山密茂,虎啸猿啼,天漏雨滋的箐中度岁迎新”。尔后建文帝迹终,南京人们进退维谷。值此危难之际,在中司长官谢石宝(应天府人,原调北征南入黔者)的倡导下,先后入黔的“南京人”乃于中聚议,相互认合,并商讨定居黔疆之策。于是便分散在以贵阳军民府为中心的敷勇卫(今修文县)、威清卫(今清镇市)、镇西卫(今清镇卫城)、平坝卫(今平坝县)等地,与各民族交错杂居。
   3、与龙家合姓联盟
   贵州境内历来是少数民族居处之地,“南京人”分散居住后,争端渐起,彼众我寡,常受人欺。当时,这些南京来的人不仅要躲避燕军的追捕,还要防止与各族之间发生摩擦,处境十分困难。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他们乃与贵州境内的土著“龙家”合姓联盟,“以夏变夷”。明永乐五年(1407年)正月,“南京人”与“龙家”在今息烽县鹿窝乡西望山合姓联盟,将南京人中的三十六姓与龙家合为赵、谢两大姓。尊赵、谢为盟主,对外以赵、谢为明姓,其余为暗姓(即本姓),各家铭记,世代相传。因此在“南京人”墓碑文中有“谢母谢氏”、“赵母赵氏”之说,但其各有暗姓(即本姓),却非同姓为婚。 合姓联盟时曾于西望山上建有“永乐碑”,其盟碑尚存,碑正中文竖刻“万古丛林”四字,右边竖刻“永乐五年正月盟誓”八字。《息烽县志》对“永乐碑”考证说:“君臣仓卒偕亡,窜于荒烟蔓草间,忍死须臾,籍图恹复,百聊无奈而出此者乎。”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这些南京来的人们为了生存,不得矣而与“龙家”融合,“以夏变夷”,隐去原来的南京人面貌,对外自称“龙家”,才得以隐避生存下来。
   4、水东迁水西
   《贵州古代史》说:水西“罗氏鬼国之一部———亦溪不薜”(土语:水西,辖地系指乌江上游鸭池河以西,以大定为中心的黔西北地区)。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水西土司安邦彦扶持安卫自称罗甸国,统领水西军及罗鬼苗仲数万人,东渡陆广河直向贵阳,起兵叛明。《明史》说:“安苗初发难,崇明欲取成都作家,邦彦欲图贵阳为窟,……企图割据一方。”明廷命贵州巡抚王三善领兵讨伐,于是明军与水西兵在今贵阳附近发生了强烈的争夺战。“龙家(南京人)”为了生存,被迫离开水东,逃往明军威胁较小的土司腹地水西。(《大定府志》卷四十八)“依其制度,听其约束,方萃众于陆广河化冲坡,脱簪改制”。“龙家(南京人)”进入水西地区后,依其习俗,听其统属,分散在土司大片荒野上,“插标为界,请照管业”。
   大方县《赵氏宗谱》说:其先散者,远抵镇雄之白兆、卯响,毕节之镇西,大定之且兰。可见,这应是进入毕节境内最早的“龙家(南京人)”。
   5、南京人的由来
   “龙家(南京人)”进入水西(今大方)后,与各族人民大杂居,小聚居,开垦种植,生息繁衍,度过了四十余年。至清朝康熙年间,水西安坤借口大定总兵刘之福对其诛求,干预其族丧事,杀刘使吏,率众数万反清。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清廷命平西王吴三桂领兵讨伐。吴三桂在进军途中,对贵州省各少数民族采取了一律抚剿的手段,进行残酷镇压。在吴三桂官兵的大肆杀戮下,为了生存,南京人们采取了应急措施,出示物证,公开其南京应天府籍分。大方县《赵氏宗谱》、黔西《华氏家谱》说:“出示朝笏、大印、官服官帽,公开我南京应天府籍分,才免遭杀害,拯救了不少生灵。”至此,他们又由原来的“龙家”改为“南京人”。(《水西传》第五章224页)“洛坡黔西(今鸭池河至黔西县一带),有白南京八百;格左与撮垮(今大方县鹏程与撮坝一带),有黑南京六百”。
   《关于贵州西部若干较小民族集团初步调查资料汇综》记载:“南京人这个名称是近百年,有人说是近几十年才出的,因为政治上已经不再需要隐蔽了。”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南京和龙家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资料汇综》说:南京和龙家,时而龙家,时而南京,“是一非一,是二非二”,已成为“何主何宾,已无能分辩”的状态。
  
   三、返本归源的“段姓、尚姓、七姓民”

   贵州省境内的“段姓、尚姓、七姓民”,原是在南沼、大理时期征战入黔的云南白族后裔,其先祖原住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段家村。《段氏家秉载略》载:“先世居云南大理府,二世祖段致远,大理府都尉,居洱海卫,至今有段家村名焉。九世祖段玉环,委授大定协守备,因居定邑。”
   在旧社会,由于民族歧视或政治原因,他们隐去原来的白族面貌,自称为汉族。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1982年以来经过民族识别,他们才得以返本归源为“白族”。
  
   四、认同白族

   毕节境内的“白族”,是近十多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型的民族融合体。“龙家”、“南京人”、“段姓、尚姓、七姓民”等人们,在进入毕节以来的漫长历史长河中,互相学习,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在语言、服饰、礼仪、文化、风俗习惯等诸方面互相渗透,心理素质也逐步趋向一致。1988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他们从总体上认同为白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4 01:49 , Processed in 0.07910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