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009|回复: 2

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鸿章巨额家产何处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 10: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此为清末流行于民间的一副著名对联。上联写李鸿章,李乃安徽合肥人,曾任宰相;下联写翁同和,翁乃江苏常熟人,曾任司农(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长)。此联一语双关,充分流露出当时老百姓对吸食民脂民膏的狗官的憎愤之情!

  每一次改革都涉及权力的再分配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十九世纪后期的晚清洋务运动也不例外。衡量每次改革的成败得失,我以为,看谁得到的利益最多,是一个明显的标尺。那么,大发洋务财的是些什么人?

  由大清国朝廷自上而下推行的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化的开端和尝试,不能完全否定。但是,对中国的民众来说,他们沾不上洋务多少光,办洋务发家致富、大发洋务财的,非李鸿章、盛宣怀等洋务要员和官僚买办莫属。

  对于时人盛传的李鸿章富甲天下之说,梁启超是怀疑的,说其事殆不足信。但是,梁启超不得不承认李鸿章有数百万金之产业,意中事也。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通商银行等,均有李鸿章的不少股份,南京、上海等地的当铺、银号也是他的管业。后来,梁启超算过账,说李鸿章病死时,家资逾千万,其弟兄子侄私财又千万余元。实际上,梁算的这账还不全,因为李家拥有的数千顷土地没有算进去。加上这笔庞大的土地资本,李鸿章家产何止千万!留学美国、办过洋务的容闳对李鸿章的富有估计说:绝命时有私产四千万两以遗子孙。到过中国的西洋人也有同样的估算。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诗句,形象地刻画了李鸿章大发洋务财的贪婪相。

  李鸿章办洋务中大捞油水,不需自己动手,光是手下人的孝敬就把他喂肥了。李鸿章不仅收受下级官僚的贿赂,而且在办理外交中,外国贿款也照拿不误。沙皇冬宫档案记录证实,1896年6月,出卖中国主权的中俄密约签订的第二天,由道胜银行要员牵线,经钦差大臣李鸿章过目,沙俄财政大臣维特签字同意,双方私下签了一项议定书:如中东铁路修筑成功,道胜银行拨出300万卢布给李鸿章作酬谢。分三期付款,首期100万在清朝皇帝正式批准条约后付款,二期100万在全线测量结束、筑路合同签订时付款,三期100万在铁路完成时付清。道胜银行中国分行账册中专设李鸿章基金账户,从1897年起,先后支付五次,总额达170万卢布。而早在密约签订的当年8月,道胜银行就把首期100万卢布直接送交李鸿章手中。李不仅大发洋务财,而且还发卖国财。李鸿章的那顶卖国贼帽子,我看要摘掉也难。

  再看专办洋务的盛宣怀。这个李鸿章的干儿子,被李夸为精通洋务、商务,委以重任的大红人,挟官以凌商,挟商以蒙官,左右逢源,官运亨通,从招商局会办、总办,到天津海关道、芦汉铁路督办、会办商约大臣、邮传部尚书,干了一辈子洋务,成为晚清一代中国最大的官僚买办资本家。此人官场上长袖善舞,且精于算计,很会捞钱。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李鸿章因签订马关条约声名狼藉,盛宣怀受牵连被弹劾。当时的电报局副办经元善讥讽盛宣怀,一手捞十六颗夜明珠,极言其贪欲之大。立宪派的汤寿潜揭发,轮电矿政,国无寸效,徒以使盛宣怀之损中益外,化公肥私。盛宣怀办洋务,善于借鸡生蛋,一是大举外债。如以修铁路为名,一年之内使外债猛增两个亿。二是从民间大量融资,然后又炮制铁路国有政策,把民间资本一脚踢开。盛本人从中大牟私利。最后酿成保路风潮,四川等地纷纷要求杀盛宣怀以谢天下,盛不得已逃到日本。1916年,盛宣怀去世,他的遗产超过了李鸿章,达近亿之巨。其女婿邵洵美曾拥有上千万家产,受到鲁迅先生的嘲讽。李鸿章、盛宣怀办洋务的是非功过,对他俩作何评价,是历史学家的事,非我之力所能及。但,洋务运动失败,李、盛却在办洋务中捞足了钱财,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发洋务财的,当然不止他们两个。上至太后老佛爷,大内总管李莲英,下至具体经办洋务的胥吏,或多或少均有收获。若说李、盛发洋务财还用了点诸如股票、招商、经营企业之类的经济手段,那么慈禧等人就纯属超经济的强取豪夺。显例之一当数昆明换渤海修造颐和园。修园总费用至少五六千万两,除了户部积余和公开卖官所得两千万两,其余都是挪用海军军费。北洋水师是李鸿章办洋务的重中之重,但从光绪十四年起,慈禧叫李鸿章每年拿出二百万两移作造园费用,只好停购铁甲炮舰,并以海军之人以督大工修颐和园,当真把昆明湖作渤海经营了。修园费用原本预算1000万两,后来不断追加,穷极富丽,以至翻了几倍。内中原由,据说宫中成例是三成到工,胥吏展转克扣,到工者十得二成而已。一大半银子落入个人腰包。建成后的颐和园每天开支在一万两以上。清廷最高领导慈禧竟以强权大揩洋务之油,用于个人享乐,底下大小官员纷起效尤,发些洋务财,又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09-3-5 10: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容闳说的话可信吗。楼主没看过李家的分家协议吗,其实禾梁启超说的差不多,作为朝廷重臣,数百万金乃意中事耳。
发表于 2009-3-9 21: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官制

所谓“司农”,在这里是指户部尚书,管银子的,翁同和任过此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4 02:21 , Processed in 0.07577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