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251|回复: 0

蔡锷死后的小凤仙(经盛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7 08: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过电影《知音》的人,不会忘记“侠妓”小凤仙吧?小凤仙何其人也?蔡锷死后,小凤仙到何处去了?此人的后半生是怎样度过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京城名妓

  据有关史料记载,小凤仙家原是浙江的旗人,其父姓朱,母亲是偏房。因不愿受大老婆歧视,其母带着她离开朱家单过。不久母亲病逝,一位姓张的奶妈收留抚养她,所以她就改姓张。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那时张奶妈带着小凤仙正在浙江巡抚增韫(子固)家帮佣。11月间,杭州革命党人响应武昌起义,在杭州起事,炮轰巡抚衙门。张奶妈就带着她仓促逃往上海。因衣食无着,张奶妈就将她暂时押给一位姓胡的艺人学戏,到南京卖唱为生,取艺名“小凤仙”。1913年(民国二年)7、8月间,革命党人在南京发动反对袁世凯的 “二次革命”,北洋军阀冯国璋、张勋等部攻打南京,战火延及近两月。小凤仙跟着胡老板逃回上海。这年小凤仙已是13岁,成一亭亭玉立的美人。不久,她又跟着胡老板辗转到达当时的京师北京,在著名的八大胡同之一的陕西巷云吉班卖唱接客做生意,以其才貌色艺俱佳,名震京师,成为民国初年北京城红极一时的名妓。

  结识蔡锷

  就在这期间,前任云南都督蔡锷将军被袁世凯羁留于北京,居高位,实闲职,并遭受种种监视,为避袁世凯耳目,故作韬晦之计,常到八大胡同妓院走动,在云吉班结识了小凤仙。英雄美人,十分恩爱,成为知音。蔡将军知道了小凤仙的身世后,十分同情。一次,张奶妈从江西来到北京,找到胡老板与小凤仙。蔡锷问小凤仙:“张是什么人?”小凤仙说张是她母亲,胡老板是领家(押账的债主)。蔡锷就出钱替小凤仙赎了身。小凤仙回到奶妈身边,仍在云吉班做生意,并与蔡锷感情更深。蔡教她识字看书,并常给她讲些《三国》、《水浒》的故事与做人、为政的道理,后来也给她透露些反对袁世凯称帝的事情,使小凤仙的思想认识大为提高,终于在1915年(民国四年)11月中旬袁世凯称帝前夕,协助蔡锷逃出了北京。随着护国讨袁斗争的胜利发展,小凤仙的“侠妓”名声也传遍了全国。

  销声匿迹

  但不幸,蔡锷将军在讨袁护国斗争取得胜利后仅数月,于1916年(民国五年)11月8日在日本东京因喉癌不治逝世,年仅34岁。消息传到北京,小凤仙悲痛欲绝。在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公祭蔡锷时,小凤仙特地请大名士易宗夔代撰了一副挽联送去致祭。这是中国近代的一副名联。其词如下:

  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怜他忧患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
  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据说,当北京官方与民间各界在中央公园公祭蔡锷时,小凤仙身穿蓝布大褂,亲自前往致哀。当她随民众步入灵堂向蔡锷遗像鞠躬时,被北京大学堂的学生发现。小凤仙察觉后随即快步走出中央公园,学生们追踪寻访,竟不可得。此后,小凤仙遂从八大胡同消失,隐姓埋名,无影无踪,对其去向众说纷纭,一直是个谜。直到近年,关于小凤仙后半生的情况才逐渐披露出来。

  远嫁东北

  小凤仙自蔡锷将军去世后,遂离开八大胡同,隐姓更名。她先嫁给东北军的一位师长,从北京移居沈阳。后来可能是那位师长死了,她遂改嫁给一位姓陈的厨师,住家于沈阳市皇姑区寿泉街三胡同的一座平房里。因为她丈夫姓陈,四周邻居们都称她“陈娘”,但对她不平凡的身世一无所知。人们看到陈娘长得很漂亮,白皮肤,大眼睛,瓜子脸,个头儿至少在1.6米以上,依稀可见她年轻时沉鱼落雁般美丽的姿容。至于她的实际年龄,她本人从不提及,长相又很年轻,无人能猜得准。她没有工作,靠丈夫的收入养家度日,生活很是拮据。两口子没有子女。她居住的房间是狭小的北厢房,室内面积只有10平方米左右。但室内几乎没有家具,因而并不显得十分拥挤。家里唯一像点样的摆设,就是那只天天上弦的小闹钟。陈娘也没有什么讲究的穿戴,只是平平常常的衣服,但洗得干干净净,穿起来显得与众不同。她的惟一爱好就是喝酒,几乎每餐都要饮两盅白酒,饮得很慢很慢。她的最大乐趣,就是去听戏,听得有滋有味,如醉如痴。这也可能与她早年的生活道路有关。她这样的生活习惯一直维持到晚年。

  求助梅氏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沈阳。这年小凤仙已48岁。她丈夫在东北人民政府的总务处工作,可能还是厨师。她自己也要靠劳动吃饭了,先是进一家被服厂做工,以后到东北人民政府统计局出收部一位叫张建中的人家做保姆。她改名叫张洗非,不知此名是否有深意。她的生活仍较拮据。
  1951年初,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率剧团去朝鲜慰问赴朝参战的志愿军,途经沈阳演出,下榻于东北人民政府交际处的招待所。小凤仙闻讯,很想见见这位昔日在北京的旧相识,并求得他的帮助,遂写了一封信寄给梅。信中写道:“梅先生,若寓沈阳很久,如有通信地址,望企百忙中公余之暇,来信一告。我现在东北统计局出收部张建中处作保姆工作。如不弃时,赐晤一谈,是为至盼。”数日后,小凤仙接到梅兰芳邀请相见的回信,高兴非常,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打扮得像过节一样,赶去交际处招待所见梅。
  这时的小凤仙已年过五十,人老珠黄,又生活拮据,饱经忧患,故人显得很憔悴。她见到梅兰芳,一番寒喧后,便向梅谈了自己的出身家世和沦落烟花的经过,以及与蔡锷相识并帮他逃离北京袁世凯虎口的情况。当她讲到蔡将军到云南后就再没有给她来过信,以及在讨袁护国战争中喉疾加剧,去日本就医逝世时,声音哽咽,泣不成声。梅兰芳关切地询问她此后的生活情况,她感慨万分,讲了她30多年来的颠沛流离,以及目前的生活艰辛。梅安慰她说:“你的生活问题,我跟交际处商量一下。人民政府一定会照顾你的。”当天,梅宴请了小凤仙,离别时还送给她一笔钱。

  遵嘱守密

  梅兰芳把小凤仙托他解决生活问题的事,托付给东北人民政府交际处的李桂森处长,并写信通知小凤仙与李桂森联系。
  小凤仙接到梅兰芳来信通知后,即去找交际处的李桂森处长。经李桂森处长介绍,小凤仙被分配到一家政府机关学校当保健员,于1951年6月23日正式上班工作。为此,她十分高兴,于6月28日特地写信给梅兰芳表示感谢。信中写道:

  别后转眼之间两月多。当梅先生启程时,捧读大札,即按所指去李处长处请示,以梅先生之帮助,现已蒙李处长之介绍,在政府机关学校当保健员,于星期一(二十三)正式上班。我的前途光明是梅先生之援助,始有今天。决依领导指示,遵守工作,以报答大恩……
  一九五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梅兰芳接小凤仙信后,未再与其通消息,并遵小凤仙嘱,对其身世与行踪守口如瓶,仅将此事告知其秘书许姬传与近代史专家荣孟源。数年以后,荣孟源在 1957年被打成“右派分子”,梅兰芳则在1961年病故。在政治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小凤仙的情况再也无人知晓,也再无人敢于过问了。小凤仙被人间遗忘了。

  旧情难忘

  但小凤仙仍默默无闻、平平淡淡地在沈阳平民中生活着,也仍然无人知晓她那不平凡的身世。在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大陆正处在“文革”动乱之中,小凤仙已是70多岁了,丈夫已死,孤苦伶仃。她曾被好心的邻居、沈阳低压开关厂女工刘长青接到家中住了一段时间。这期间她心情开朗,常常眉开眼笑。只是有一次,她听到收音机里播放戏曲,内容是当年蔡锷与小凤仙的往事,她面容痛楚,泣涕涟涟。刘长青见状,急忙握住她的手,细问缘由。在一声声关切的询问之下,这位被称作“陈娘”的慈祥老人才情不自禁地口吐真言:“那戏中之人就是我!”她向刘长青讲了自己的身世,并再三叮咛,千万不可外传。
  1976年,小凤仙终于走完了自己曲折的人生道路,以76岁之龄病故。她是栽倒在自家平房旁的公共厕所里,是突发性的脑溢血。人们把她抬进医院急诊室,但抢救无效而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2 18:13 , Processed in 0.09817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