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102|回复: 0

静坐与养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3 12: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静坐与养生
原作者:唐黎标

修习静坐可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使人重获身心健康,这已逐渐成为诸多公众的共识。

中国古代文人修习静坐养生法的很多,均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生疾病缠身,他在服药治疗的同时,坚持静坐养生,以致“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以此祛病延年,终享遐龄。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记述他修习静坐法的体会说:“其法至简易,唯在长久不废,即有深功,且实行二十日,精神自已不同,觉脐下实热,腰脚轻快,面目有光。”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修习静坐养生法,收效颇大,直至晚年仍精力过人。他在《看钟》诗中说:“乘除尚喜身强健,六十登山不用扶。”年近90,他高兴地在《戏遣老怀》诗中写道:“已迫九龄身愈健,熟视万卷眼犹明。”静坐养生的效果从中可见一斑。

那么,该优先选择哪种静坐法呢?仅中国流传至今的养生静坐法即有96种之多,而其中禅宗修习禅定的七支坐法最为常用,老少皆宜,效果显著,且方便易行。

所谓七支坐法,是指肢体的七处要点都要放置到位之意,此种坐法又称跏趺坐,俗称盘足坐法。其法如下——

首先,放好坐垫,双足结跏趺而坐,也就是双盘足。初学者如果不能双盘,单盘亦可。或将左足放在右腿之上,叫做如意坐;或将右足放在左腿之上,叫做金刚坐。其次,脊梁直竖,使脊椎每个骨节如算盘子般相叠竖直,但不可过分用力。然后,将左右两手放于脐下三寸丹田之前,两手心向上,右手背平放于左手掌上,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抵。与此同时,左右两肩稍稍张开,使之平整适度,不可沉肩塌背;头要正,后脑稍微向后收,前颚内收,稍稍压住颈部两大动脉的活动即可。此时,双目微张,似闭还开,视线随意确定在座前34米处,但需熟视无睹,也可双目微闭,收效亦佳。最后,舌尖轻舔上腭,犹如婴儿酣睡状,静坐姿势即告完成,随之便可进入静坐状态。

初学静坐养生者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静坐在天朗气清和月圆之际最好,暴风雷雨等天气恶劣时则不宜;饭前饭后一小时之内不宜静坐,以免妨碍消化或分散心神;静坐前应先行洗漱,着宽松衣服,摘下手表、眼镜、饰物等,以便于气血贯通;静坐宜选洁净和空气流通之所,但不可让风直接吹到身上,防止外感风寒;静坐处宜安静无噪声干扰,且光线不宜过暗,太暗则容易昏沉,光线亦不可太强,太强则易于紧张,心神散乱;室温过凉时,要将双膝和后脑包裹暖和,即使在热天静坐,也不宜使膝盖裸露;初习静坐者大多无法双盘,则以单盘为宜,单盘时需加坐垫,坐垫厚薄依身体状况而定,总以舒适为原则,坐垫的软硬程度以适中为好;初习静坐不必勉强自己坐得太久,每次10分钟、20分钟即可,以后再逐渐延长。

每次结束静坐前,应将两掌摩擦,使生热感,再以两掌轻轻搓脸若干次,用两手手指自前向后梳头若干次,然后双手叠放,掌心向里,手背朝外,置于丹田下三寸处,35分钟后再徐徐睁眼,离座活动活动腰身手脚。

初习静坐者往往由于不习惯而导致精神紧张,肌肉僵硬,不能很快进入静态。对治的方法是,当你按照七支坐法坐好后,口中默念“松”字,念时音要拖长,三遍即可。同时,在意念上也要暗示自己从头到脚全身放松,且面带微笑,不可冷峻或呆板。如果这时你能够轻松愉悦而非刻意地去观想湛蓝的大海、馥郁的花丛、青的草地、湖中的莲花,观想其一即可,或若隐若现地仿佛在倾听遥远的古寺传来悠长的钟声,那么,你便能较快地进入初步的静态。

在最初静坐的一段时间里,身体的不同部位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冷、热、酸、麻、胀、痒、痛等感觉。其中犹以腿部和背部的感觉最为明显,于是,一些人感到担心,以为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其实,这很正常,而且应该算是一种好现象。首先,腿部不习惯于盘足而坐,背部也不习惯脊梁竖直,酸麻的感觉就会很明显,随着静坐次数的增多和时间的推移,便会逐渐适应。同时,人体经络遍及全身,何处潜伏病机,该处经络便凝滞不畅,人在静坐时,气机发动,循经络而运行,遇到凝滞处便予以冲击,人即通过神经末梢而产生各种感觉,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直至气机畅达,这些感觉方可消失,这也正是自身疗治病痛的一个过程。只要习静者了解其中的道理持之以恒,坚持静坐,很快就可达到初步健身的效果。

初习静坐,要防止所谓“气沉丹田”的误导。清末以来,由于内家太极拳的流行,各种武侠小说和相关影视剧的渲染,所谓“气沉丹田”的太极拳修炼原则几乎家喻户晓。一些初学静坐的人一上座,便以讹传讹地想把呼吸之气引向丹田,希望能做到“气沉丹田”或“意守丹田”,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呼吸之气与人体气机本来就是两回事,同时人体气机循及经络自有其运行规律,殊难为意念所控制,而且人在静坐时,你越想守住什么,便越守不住,徒增烦恼,只能使精神更趋紧张,有悖于静坐的初衷,倒是老子的“无为无不为”,更契合静坐养生的真谛。

对于心神过于散乱、短时间内难以入静的初学者,要想使身心尽快进入相对静止状态,采用“外耳声”无疑是颇佳的选择。此法是,静坐时聆听有规律的外界声音,比如溪涧流水声、山间瀑布声、风吹铃铛声、寺院梵唱声等等。当你将心念专一在声音上,能够轻松、自在、安闲地保持在这一心态时,渐渐会觉得声音变得悠长、悦耳、轻微。坚持若干次静坐后,你会在静坐的某天某时刻,于不知不觉中突然入于寂静,达到儒家所说的“坐忘”或道家所说的“虚极静笃”状态,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入静。

另一个对治心神散乱的重要方法是“鼻息法”,借助呼吸之气而修习入静,这个方法也叫“安般守意法”。其法是,静坐时,注意鼻子呼吸出入的气,使意念与呼吸配合为一,即“心息相依”。此时注意数息、调息和听息,“无他馀念,系心鼻头”,吸气进来细长慢,呼气之时快短急,在调整呼吸的同时,要耳听呼吸、脉搏和心跳,一路做下去,直至百息、千息方可。当此之时,出息、入息的长短、轻重、冷热、有无,心中清清楚楚,“悉皆知之”,随着呼吸渐渐由粗且重到细而匀,直至趋于若有若无,细若游丝,甚至感觉不到自己在呼吸,即转入道家所说的“胎息”,进入身心恬然凝静状态,也就是真正进入了定境。在此种境界中,体内自然气息充满,身体柔软,进入养生佳境,恰如老子所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可见修习此法对涵养人的元精、元气、元神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学者常遇到的现象是在静坐的过程中总是昏昏欲睡,这虽然也是一种休息方式,但不属于静坐养生应有的状态。这时便需要审视自己,如果身体过于劳累,或心神过于疲惫,那么不如干脆倒身而眠,等睡足了,精神爽朗时,再来静坐。

然而,上述昏昏欲睡,还属于静坐时出现的粗的昏沉,较易对治,而细的昏沉要对治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出现此种昏沉时,心念好似住于寂寂的状态之中,既不能系心于一处,也不生起杂乱的妄念,神志不太清明,似睡而非睡,昏昏沉沉,甚至有无身无心的感觉。此种昏沉初起时,有时还会产生某些幻觉,或可喜可爱,或可怖可畏,种种情形,千差万别,因人而异,使人如在梦幻之中。其实,此种幻境源于人在昏沉时的潜意识,决非真实影像,习静者要明了于心,不可以假当真,误认为自己已达到一定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细的昏沉只有两重性,既属于静坐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同时也是进入更高层次静坐的一种障碍。这是因为在静坐中,气机发动,循背部督脉上升到人体后脑、前脑和间脑,此时会相继出现耳塞、耳鸣及“啾啾”的奇异声音,会产生前额左右太阳穴的气胀感觉和眉心、鼻根的轻微刺激,甚至出现头顶胀痛、额头紧箍等现象,犹如有物压顶,这是气机打通脑顶部经络的征兆。只要不执著于此,即可顺利通过,渐入佳境,反之,若一直昏昏沉沉,就难以进入更高的境界——心性的自在清明。

对治昏沉的方法有不少,其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或作适度运动;或系念鼻端,令心在一念之中无有分散之意;或以全身气力大呼一声“呸”;或捏住两鼻孔,强忍呼吸,最后由鼻孔喷出。以上方法,可由静坐者根据各自情况自主选用。当静坐时的散乱、昏沉分别消除后,便会忽然于一念之间,心止于一缘,不动不摇,产生“轻安”的舒适感觉。此后,仍需一心精进,对静坐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生理现象,总要要抱着既不留恋、也不排斥的态度,定力日进,自然会对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05:49 , Processed in 0.10854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