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新中国的读书人,对久已远逝的科举制度自然没有什么感觉。就算有些印象,也往往不是好印象!即使恢复高考之后,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的人,说起科举制度,也是认为它害人非浅,残戕了历史上多少知识分子青春、才华和毕生的精力。这主要是因为中学语文教材上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课文有两篇,一是节选自《儒林外史》的《范进中举》,再就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很多人都能按老师讲授的那样认为:范进和孔乙己都是旧时代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科举制度到底怎样害人?看,科举时代的成功者如范进,他差点疯了;失败者如孔乙己,居然成了乞丐!
那么,自隋代兴起、唐代大兴,一直盛行于宋辽西夏金明清、贯穿中国几个王朝、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果真不是使人发疯,就是使人成为乞丐吗?近读《中国的科名》,使我对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那就是,如果读书人在历史上曾经风光,曾经被皇帝、官员和社会大众宠爱过的话,那还就是科举时代!
正如书名所示,该书以解释科名为主要内容。中国自行科举制度以来,一千余年的工夫,造成了一项科名的阶级,由秀才到状元,共有十几种名词,这些名词,既非官衔,又非功名,特别起了一个名词曰科名。(序)但它不是一般的字典辞书,而是以散文化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科举时代读书人的生活细节。尤其科举制度带给读书人的荣耀,当时社会对于科举考试和读书人的关注,让人体会到读书人曾经被宠爱、被炒作的热闹与得意。
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只要参加了科举考试,即使考不中,其身份也发生了质变:如童生,从前读书人,经过考试不得进秀才者,方名日童生。尚未经过考试,虽一生读书,也只名曰白丁,就是将来成了经学家,可以称为处士,也不得称为童生。(第5页)成了童生之后,就受特别的对待:一是偶遇诉讼事情,写状纸时,写告状人某人,平常人须写民人某人,童生则可以写童生某人,过堂时,因无科名,固然也须和平民一样的跪着回话(监生、秀才因有顶戴,故都不跪),但县官问话时,则终较比平民客气。倘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童生(前边说过,进不了秀才,虽考多少次,多大年纪,都永远称为童生,从前有讥讽童生的一副对联曰:人生七十还称童,可云寿考。到老五经犹未熟,不愧书生),如果是不关重要的案子,或只作为证人等等,则县官可以命他立起来回话,这便是极大的体面,但无命令则不许起来。若平民则无论多大年纪,县官也不许命其立着回话,因为这是体制,县官也不能随便违例。(第7页)三是去世之后,神主可以写待赠登仕郎……什么叫做待赠登仕郎呢?……登仕郎是一种品阶的名字……五品以上称大夫,以下称郎,最高者为光禄大夫,最低者为登仕郎……从前每遇朝廷有大庆贺事,万寿大婚等节,对于全国官员,例有封典,即是本人是什么官,则亦封其先人为同样的官阶。比方子为尚书,则当然便是光禄大夫,乃封其先人也为光禄大夫……什么叫做赠呢?就是本人受封不能叫做封,须叫做授,实授的意思,先人受封,存者名曰封,已死者名曰赠。(第8页)看来,只要参加过科举考试,一生不得仕进,子孙中也有仕进的可能,可以待赠了。
科举那时候,连有钱人都羡慕读书人的荣耀呢!但他们不读书,不能由科举取得个科名,咋办?可以花钱买嘛!这就是监生,监生者,国子监肄业生也,简言之曰监生。国子监者国学也,实乃国家的大学之义,晋朝始有之,名曰国子学,北齐改为国子寺,隋炀帝改为国子监……在国子监读过书者,可以说都是真正监生,但是这些事情,都早已成为虚文,年久已不实行,偶尔行之,也没有真正到国子监去读书的,乃是有其名无其实的了。(14页)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因为监生大多是花钱买来的,最初是因为给国家捐了些款,于是就命他在国子监中读书,日后也好有个出路……后来捐的监生,不但不能在国子监读书,且连国子监去过都没有,只是一种头衔名目而已。(第15页)
这是沾了科举的边儿,就有几分光荣的。至于真正考中的,即使是个普通的秀才,也光彩照人。一旦中了秀才(正式名称是庠生),他在社会中可以说是占最高的地位,因为进士都去做官,举人居乡者也不多……乡间常见有顶戴之人,多是秀才,大家对他的称呼,总是先生二字。有许多事情,必须要用秀才,例如结婚时亲迎之伴郎,稍有钱之家,便必须请两个秀才,而女家所请陪伴新郎之人,也必须秀才。再如丧事之赞礼(吾乡名曰礼教),也必须用秀才。尤其是知县有公事下乡,虽有绅士,但陪知县起坐之人,也必须用秀才……还有一层,就是以上这种种工作,都有好的吃,这是社会中第一羡慕的事情……又有两句谚语曰:秀才吃得真是美,小米白面偎着嘴。(第40页)这些文字,也可以看出科举时代,整个社会对于知识阶层的敬重。至于高中举人、进士的,那种场面,可想而知了。《范进中举》中的描述还算详尽:亲朋祝贺、邻居送钱,实在是一步登天!
科举能够给读书人带来荣耀,整个社会对科举考试的关注自然非同一般。举人、进士考中后会怎样风光,读过《儒林外史》的人都有印象,即使中个秀才也要惊动四邻。凡应考士子,进秀才之希望较大者,则其家中之人,到这天夜里,一定不睡,要等候喜信。稍宽裕之家,打点酒,弄几样菜,请友人来一同饮酒等候。这个名词,叫做候榜。倘报喜的人一到,则不但本家夜间都要起来共贺,连街坊四邻也多起来道喜,请看社会对此有多么重视!(第36页)看来在科举时代,读书人作为社会的炒作重心,每逢科场开考,牵动多少人关注,一如今天的足球赛或超女选拔赛!
举人进京考进士,应是有史以来最被关注的赴试。提到进士二字,那受国家的抬举,社会的崇拜,就比举人程度又高多了。不必说已经中了进士之后,就是未中之前,在赴考的时候,就受到国家种种特别的优待。由家乡到京师,沿路都有公家的车船供应。这个名词叫做公车,举人会试日上公车。(第109页)后来也引申指乘坐公车之人,即举子,戊戌变法前康有为等上书即称为公车上书。举子们一路乘车乘船,前边总要高挑一面黄旗,上写奉旨会试四字,路上无论经过什么关卡水闸等,都不许留难。比如御河(疑当为运河引者)山东临清关之水闸,非有运官粮之官船经过,不能随便开闸,就是有官员经过,也得督抚钦差等等,或本地本管官员,才能随便叫闸,稍低级之官,便不能叫,你叫他也不开。可是若有会试的举子叫闸,那是非开不可的。不但官场如此,就是强盗路劫,遇到他们也要退避三舍……平常路劫难得破案……若抢夺了举子的东西,则不能这样简单:若金钱被抢,则县官可以自己赔出来了事;若书籍等等被抢,那是非找回来不可,否则举子可以坐在该管县衙门等候催问,倘该县稍不尽力,则举子不但当面可以申斥他,而且进京后可以嘱御史参他,所以非破案不可。(第110页)
还有一段历史故事:乾隆年间卢沟桥税关一案……实迹是这样的:全国税关,多是相当凶横……北京的崇文门税关尤甚,卢沟桥是崇文门的分卡……一次
有一旗人,由外省作总督回京,所有行李在卢沟桥被税关勒索了几天还不算,把东西也毁坏了不少,该员大怒,于召见时奏明。乾隆说,你们作外官发财回来,分给他们几文花花,也没什么大关系……由这一来,税关上人员越发得了脸……次年春天有几个会试的举子,路过卢沟桥,税关人员当然是强横勒索……甚至把举子也打伤,把书籍等也毁坏。举子们自然进京告知同乡御史,参了一本。乾隆大怒,下了一道上谕说,税关凶横,早有所闻,乃至朕这们几个穷念书的(记得原上谕是这样说的),也来留难勒索……着该监督查明行凶之人,就地正法,枭首示众;于是杀了三个差役,当然一堂官员,都担了处分……有这以来,会试的举子就更受优待了,不论路过何种关卡,都受特别招呼,有的送点礼物,有的请吃一顿饭,阔的关卡,还要赠点川资。(第111页)
阅读至此,不禁想起笔者经历的一段传奇,1999年春去武汉大学考博,大约凌晨四点多钟,车过夏邑,感觉被人挤了一下,一惊醒来,看见四个小伙子匆匆跑向另一车厢,此时车上睡倒一片,我登时感觉不妙,大约是被人做过手脚了,一掏西服内兜,那只装有准考证的信封不见了,立即跑去找那四个小伙子,拉着他们要准考证,他们瞪眼说:准考证?没见!我好说歹说,拿出50元钱,表示买回也行,那些哥们儿倒也义气,没有要钱,给我说:凳子底下,你找找。回来一找,果然在凳子底下,已经揉成纸团了。掩卷而思,不免感慨,今非昔比,天壤之别啊!
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宠爱哪一群体,自然有历史渊源和社会原因,不是谁说了就算的,但倘若社会大众过分宠爱那些不值得尊崇的人,则往往出现被宠坏了的现象,前几年一电影明星在旅馆打了女服务员几个巴掌,原因只是老子有钱!靠扮演大人物成名的某演员,某年往山东菏泽灾区赈灾义演,名为赈灾,但自己一毛不拔不说,还卷灾区的几十万而去。在科举时代,读书人受宠有加,被宠坏了以至成为贪官污吏、权臣奸佞的自然难免,秦桧、严嵩是其代表;但是,绝大多数读书人能够面对社会大众的关注与崇敬承担起行为世范的责任,处治世则作清官廉吏,遭乱世堪为忠臣良将!宋代的包拯、文天祥,明代的海瑞、于谦、左光斗、史可法是也。《中国的科名》对这一点讲述不多,但也略有涉及。
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的六世祖赵翼(江苏人),参加乾隆某科的殿试,本为第一名,但同时的第三名为王杰,陕西韩城人。卷子规定后,还未标写名次之前,乾隆忽然问各读卷大臣,在本朝陕西省出过状元否?众答未经出过。乾隆说,如此则何不给他一个状元呢?……于是便把王杰中了状元,赵翼便为探花。(第144页)王杰如此被宠,自然知恩尽忠,他做军机大臣的时候,正是和坤正当权的时候,但他向来看不起和坤,同在军机处,除公事外,绝不与和坤交谈,永远自坐一隅。一次天寒,他自搓其手,和坤说中堂的手真好。他回答说,手虽然好,就是不会要钱。和坤当然很恨他,但因皇帝对他很好,只好听了他的。像这类的情形还很多。年老告辞还乡,乾隆特命皇子与之设宴饯行以荣之。并赐他的诗,中有清风两袖返韩城之句,实实录也。(第145页)
科举制度于1906年废除,至今已一百年,一个世纪以来中华大地上发生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范进中举后疯了一阵,那是科举时代读书人被宠的结果,现在送人一个博士头衔,带给人的兴奋也绝不会达到疯的程度;孔乙己穷得吃不上饭了也要穿着长衫,他不是舍不得那件油渍麻花的外套,而是舍不得丢掉读书人的身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读书人或文化人的标记是上衣口袋里别上一、两支钢笔;七八十年代则可以带上一只手表,如今手机都普及了,还有什么可以作为读书人、文化人的区别性特征的?前几年流传校徽可以防盗的笑谈之后,谁还以读书人、文化人自居而引以为荣?科举时代远去,读书人曾经的风光不再,代之而起的是影星、球星和超女!
但是,面对这些,你可千万别说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了,笔者感觉,恰恰是社会进步了!因为读书人不再作为社会的关注热点与炒作重心,最关键的原因是:读书人多了。尤其是近几年,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变成了普及化大众教育,真的假的也好,实的虚的也罢,毕竟大家都是读书人了,谁宠谁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