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111|回复: 0

[转帖]《郑和航海图》并非《郑和船队航海全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3 13: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朝永乐年间,郑和秉承明成祖中外通好、共享太平的旨意,从永乐三年开始, 率领船队七下西洋。作为明王朝的和平使者,郑和船队到过西洋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为建立和加强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友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明朝茅元仪所辑之《武备志》中载有《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即后人所称之《郑和航海图》,该图记录了郑和下西洋所取之航道及有关国名、地名。在这张航海图的非洲大陆东、南海岸,标注着15个地名。其原文自北至南分别为: 1.葛兒得風2.哈甫泥3.木兒立哈必兒4.黑兒5.剌思那呵6.抹兒幹别7.木骨都束8.木鲁旺9.十剌哇10.慢八撒11.起若兒12.者剌则即哈剌13.門肥赤14.葛荅幹15.麻林地。

一、“木儿立哈必儿”及“木鲁旺”考释

在这15个非洲地名中,前9个地名在今索马里境内。索马里北濒亚丁湾;东邻印度洋。郑和船队若从北向南航行, 所到之第1站应是东经51°16′北纬11°50′的“葛儿得风”,也就是今称为瓜达富伊的海角(Cape Guardafui,Gees Gwardafuy)。 该处曾被称为 “香料之角”, 因该海角曾有出售香料的市场。这里出售的乳香是用乳��树树脂制成的香料,当地人用以供奉和祭祀神祇。

第2站是“哈甫泥”,即今之哈丰角(Ras Hafun).非洲大陆的北端是突尼斯的吉兰角;南端是南非的厄加勒斯角;西端是塞内加尔的佛得角,东端就是索马里的哈丰角。

第3站“木儿立哈必儿”应是今之霍比亚(Hobyo,Hobiya,Obbia)。“哈必儿”当是霍比亚的译音.从地理位置看,霍比亚港市位于哈丰角以南,与“哈必儿”在航海图上的位置相吻合。郑和船队是十五世纪前期访问此地的。15世纪时,霍比亚想必还是一个较繁华的贸易中心。但是,后来随着巴纳迪尔海岸(Banadir, Benadir)几个港市的逐渐繁荣,霍比亚便日趋衰败了。

“木儿立” 不是地名,应为阿拉伯语中“摩尔人的;摩尔式的”( موري ,Moorish)一词之译音[1]。将这六个字放在一起,���以译成“摩尔人的霍比亚”[2] 。这个非同一般的地名,在航海图上留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它告知我们,在东非,早在十五世纪初期,已开始用“摩尔人” (المو ,Moor)一词表示那些与当地人通婚并与他们融为一体���外族人。

第4站是“黑儿”(待考证)。

第5站是“剌思那呵”(待考证)。

第6站是“抹儿干别”(待考证)。

第7站是“木骨都束”, 即今之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Mogadishu, Mogadisho,Muqdisho)。它位于索马里东南巴纳迪尔海岸,南临梅尔卡市。1331年伊本 · 巴图塔(Ibn Battuta)曾访问过木骨都束。据他讲,当时的“木骨都束是一个相当大的城市。”[3]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木骨都束使者曾三次来华进贡。郑和船队也曾三次造访此地。《明史》中有如下记载:“木骨都束,自小葛兰舟行二十昼夜可至。永乐十四年遣使与不剌哇、麻林诸国奉表朝贡,命郑和赍敕及币偕其使者往报之。后再入贡,复命和偕行,赐王及妃彩币。二十一年,贡使又至。比还,其王及妃更有赐。宣德五年,和复颁诏其国。

国滨海,山连地旷,硗瘠少收。岁常旱,或数年不雨。俗顽嚚,时操兵习射。地不产木。亦如忽鲁谟斯,垒石为屋,及用鱼腊以饲牛羊马驼云。”[4]

第8站是“木鲁旺”,这里的“旺”字乃“旰”字之讹。 木鲁旰即今之港市梅尔卡(Merka,Marka,Merca)。梅尔卡位于摩加迪沙西南大约70公里。

第9站是“十剌哇”,其中的“十”字应为“卜”字或“不”字,不剌哇今称布腊瓦(Brava, Baraawe, Barawa)。布腊瓦位于梅尔卡以南,基斯马尤以北。不剌哇使者曾四次来华奉贡。郑和船队也曾三次造访不剌哇。《明史》中有如下叙述:“不剌哇,与木骨都束接壤。自锡兰山别罗里南行,二十一昼夜可至。永乐十四年至二十一年,凡四入贡,并与木骨都束偕。郑和亦两使其国。宣德五年,和复往使。

其国,傍海而居,地广斥卤,少草木,亦垒石为屋。有盐池。但投树枝于中,已而取起,盐即凝其上。俗淳。田不可耕,蒜葱之外无他种,专捕鱼为食。所产有马哈兽,状如獐;花福禄,状如驴;及犀、象、骆驼、没药、乳香、龙涎香之类,常以充贡。”[5]

费信在《星槎胜览》中提到过索马里的另一处地方—“竹步” ,即今之朱巴河口地区(Juba,Jubba ),位于摩加迪沙西南400多公里的沿海地带。费信写道:“其处与木骨都束山地连接。村居寥落,垒石为城,砌石为屋。风俗亦淳。男女拳发。男子围布,妇女出则以布兜头,不露身面。山地黄赤,数年不雨,草木不生。绞车深井,网鱼为业。地产狮子、金钱豹、驼蹄鸡[有六七尺高者,其足如驼蹄]、龙涎香、乳香、金珀、货用土珠、叚绢、金银磁器、胡椒、米谷之属。 酋长受赐感化,奉贡方物。[6] 航海图上没有标注这一地名。后来,在朱巴河口地区兴起了一座城市,名为基斯马尤(Kismayu, Kismaayo, Chisimayu, Chisimaio)。

上面的记载说明, 郑和船队曾于十五世纪前期多次去过索马里,当时中国人与索马里人之间已建立了友好关系,来往亦不可谓不频繁。

二、肯尼亚地名浅释

第10个非洲地名是“慢八撒”,即今之蒙巴萨。蒙巴萨市(Mombasa)位于肯尼亚东南部。该市由蒙巴萨岛及三面环抱该岛的部分水、陆组成。岛、陆之间有堤道和铁路桥相连。岛的东南是旧港,名为蒙巴萨港;岛的西南是新港,名为基林迪尼港(Kilindini Harbor)。这两个港口都是天然的避风良港。

14世纪30年代,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 · 巴图塔曾在蒙巴萨留下游踪。他在游记中写道: “我们来到了蒙巴萨,这是一座大岛......岛上种有香蕉、柠檬和香橼等果树......岛上的居民不种田,不得不从大陆沿海运来谷物。他们的食物多由香蕉和鱼制成。他们是沙斐仪教法学派的信徒(Shafiites),虔诚,正直,言而有信。岛上的清真寺都是木结构的,造得十分精致。”[7]

从航海图上可以看出,郑和船队曾于十五世纪前期到过肯尼亚的蒙巴萨, 当时蒙巴萨已是东非沿海的一个居民点。虽然航海图上只注记了“慢八撒”三个字,它却告知世人,早在数百年前,中国人与肯尼亚人之间就已建立了友好的关系,有了和平的交往。

三、“起若儿”考释

“起若儿”是第11个地名。 起若儿三个字中, 第二个字既不是草字头的“荅”也不是竹字头的“答”,而应是“若”字。那么,起若儿是现今的甚么地方呢?从图上可看出,它位于蒙巴萨以南,索法拉以北。将其间每个地名的斯瓦希里语发音与“起若儿” 的中文发音相对照, 经研究,本人断定,起若儿就是坦桑尼亚沿海的基尔瓦岛。

基尔瓦这个岛名,用斯瓦希里文书写为“Kilwa”。当时的通事把“Ki” 译成了“起”,把“lwa”译成“若儿”, 这是可以接受的。

据已故英国考古学家内维尔·奇蒂克博士(Neville Chittick)讲:“Kilwa这个名字来源于阿拉伯语;葡萄牙人把它改成了‘Quiloa’。在欧洲,这一词形一直使用到了十九世纪。”[8] 无疑, 这一史实进一步证明了起若儿就是基尔瓦。

了解一点儿基尔瓦的地理和历史,也许会有所助益。从现今的非洲地图上可看出,东非海岸有三个基尔瓦:一个是位于最北边的沿海城市基尔瓦–基温杰(Kilwa Kivinje,义为“有木麻黄树的基尔瓦”) ;另一个是位于基尔瓦–基温杰以南二十多公里的基尔瓦–马索科 (Kilwa Masoko,义为“有交易市场的基尔瓦”), 该市也位于海岸;第三个是位于基尔瓦–马索科以南的岛屿基尔瓦–基西瓦尼(Kilwa Kisiwani,义为“岛上的基尔瓦”), 我们平时所说的基尔瓦就是指这个岛屿。

“根据奇蒂克的研究,虽然基尔瓦几个世纪前就有了居民点,直到十二世纪末才成为一座较重要的城市。基尔瓦建成一个强大的城邦,应追溯到来自索马里南部海岸已东非化的“设拉子”移民,他们在基尔瓦和基西马尼–马菲亚建立了统治王朝。”[9] 基西马尼–马菲亚( Kisimani Mafia,义为“有井的马菲亚” )是一座岛屿,它的西面临近大陆的鲁菲季河口,北面距桑给巴尔120公里。

设拉子王朝建立后,基尔瓦的经济逐渐繁荣。有人认为,到了十三世纪晚期,从也门去到基尔瓦的阿拉伯人取代了设拉子人的统治,这就是历史上马赫达里王朝(Mahdali)的开始。“此时, 基尔瓦已取得对索法拉港口和黄金贸易的控制权。”[10] “任何别的沿海城市与索法拉进行贸易都必须向基尔瓦素丹的金库交税。”[11] 最兴旺时期,基��瓦曾成为东非海岸最大的贸易中心。

十四世纪下半叶,基尔瓦的经济有所衰退,到十五世纪初期又重新复苏. 郑和船队应是此期间访问基尔瓦岛的。

显然,基尔瓦就是基尔瓦,基尔瓦不是麻林地。

四、“者剌则即哈剌”考释

破译第12个地名“者剌则即哈剌”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六个字并非都是地名。后三个字虽然是地名,里面却有讹误。

那么,“者剌则即哈剌”到底是什么地方呢?为了易于理解,我先讲述后三个字。“即哈剌”三个字中的首字是讹字。航海图的编绘者最初写的当是“所”字,想必是刻印时出的问题,因为这两个字的字形颇为相似。所哈剌即今译之索法拉(Sofala)。

莫桑比克的索法拉在东非历史上占据过重要的位置。当年,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的黄金和象牙,都必须经过索法拉才能出口,它是一个转运口岸。

据说,在现今莫桑比克第二大城市贝拉(Beira)以南不太远的地方,曾有过一条河。 有人说此河名为Sofala;亦有人说为Cuama.此河由西向东流,即将流到河口时,遇一小岛,河水一分为二,绕过该岛后又合二为一, 紧接着流入印度洋。

索法拉就位于包括上述小岛的河口一带,它曾一度受制于基尔瓦的设拉子王朝。有人认为, 索法拉到十五世纪初期才彻底摆脱了基尔瓦的控制。

航海图上的所哈剌前面又冠上了“者剌则”三个字。“者剌则”就是现今所谓之“设��子”(Shirazi)。全部六个字放在一起便成了“设拉子人的索法拉” 或“设拉子式的索法拉”。 如何解释这几个字呢? 它们既可能表示: 郑和船队于十五世纪前期造访索法拉时,设拉子王朝还没有发生更迭,也就是说,也门的阿拉伯人尚未在基尔瓦建立起马赫达里王朝(Mahdali);也可能��味着, 设拉子王朝虽已发生更迭,索法拉却仍处在设拉子人的控制之下。究竟史实如何, 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门肥赤”考释

第13个地名是“门肥赤”,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一直没能破译这一地名呢?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这三个字中有一个误字,那就是其中的“肥”字。实际上,制作航海图的人最初写在图稿上的当为“门肐赤”。“肐”是“胳”字的异体字,读“旮”音。“门肐赤”就是马尔加什。

马尔加什这个词有两种不同的称说。一种是Malgache;另一种是Malagasy。二者的拼写和发音均不相同。十五世纪前期, 郑和船队到达马尔加什时, 岛上居民想必是惯用前一种称谓,于是郑和船队的通事把“mal” 译成了“门”, 把“ga” 译为“肐”, 把“che” 译成“赤”, 整个岛名便成了“门肐赤”。

该岛现称马达加斯加岛(Madagascar),位列格陵兰(Greenland)、新几内亚(New Guinea)、婆罗洲(Borneo)之后,是世界第四大岛。它位于印度洋西南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

最早到马岛定居的是非洲大陆的班图人和东南亚的渔民。后来,到该岛落户的人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了众多部族。几乎所有这些部族的人都说马尔加什语。因岛上东南亚移民众多,印度尼西亚语对马尔加什语影响很大。两者均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Malayo-Polynesian language family)。

六、遗留问题

第14个地名是“葛荅干”。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名,但时至今日尚无人能破译。其位置在莫桑比克的索法拉与南非南端的麻林地之间。

七、关于“麻林地”之推测

航海图上标注的第15个地名是麻林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名。考证麻林地这个地名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为了便于理解,先简单地讲一讲“麻林地”一词的由来:东非很多居民都会说一种通用语,这种语言叫斯瓦希里语(Kiswahili),属班图语系(Bantu)。麻林地就是斯瓦希里语malindi一词的译音。Malindi是kilindi一词的指大词,义为“水深可停船的地方”。[12]作为地名,无论将其译为麻林地还是译成马林迪,都是可以的。但是,前两个音节malin与后一个音节di不能分开,更不能将后一个音节省去,因为它们是一个整体,我们不能只称麻林地为麻林。

在航海图上见到麻林地这个地名,人们自然地便会想到位于蒙巴萨以北的Malindi,它的中文译名为马林迪,二者发音极为相似。正因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有的学者经过研究得出结论:航海图上的“慢八撒”即今肯尼亚之蒙巴萨,航海图上的“麻林地”即今肯尼亚之Malindi,是绘图者错把麻林地放在了慢八撒以南。

这是研究麻林地这个地名所迈出的第一步:正确地断定了麻林地的外文是Malindi,同时又误认为麻林地在肯尼亚。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从十三世纪始,蒙巴萨以北就确实有这么一个叫Malindi的城市,其居民主要由非洲人、阿拉伯人和印度人组成。经考察, 历史学家埃斯蒙德·布雷德利 ·马丁(Esmond Bradley Martin) 得出结论:“1500年时的马林迪,沿海岸南北长约600米;向内陆延伸的宽度不超过240米。四周被城墙围绕着,城墙外沿海有零星的房屋和清真寺。” [13] “马林迪约占地17公顷。总人口5500人,其中城内3500人,城外2000人, 城外人口多数是住在种植园的非洲人。”[14]

这个规模不大的Malindi城,不可能是航海图上所标注的麻林地。之所以这样说,不仅是因其港湾小,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位于蒙巴萨以北;与其相反,航海图上的麻林地却位于蒙巴萨以南。

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有人对上述结论产生了怀疑。主要的原因是,航海图其它地方没有这种将两个地名倒置的现象。于是,出现了第二种判断:认为航海图上的麻林地是坦桑尼亚的基尔瓦岛。郑和船队确实到过基尔瓦,但是,基尔瓦不是麻林地。虽则如此,这种想法却功不可没,因为它向正确的结论又迈进了一步。

到了九十年代,在蒙巴萨以南找到了第二个麻林地, 它位于桑给巴尔岛。桑给巴尔市位于该岛西岸,市北面是桑给巴尔港,港湾平静,是个安全的良港。桑给巴尔港的陆地部分就叫Malindi。

印度洋上每年12月至翌年3月气候炎热,刮东北风,风力强劲,当地人称其为 “北风季”。 东北风可将帆船从阿拉伯湾沿非洲东海岸直吹到莫桑比克海峡。4月至9月又改刮西南风或东南风,当地人称其为 “南风季”。西南风和东南风可将帆船吹回阿拉伯湾。所以,自古以来,阿拉伯、波斯和印度商人便利用这种季节风,来往于阿拉伯湾与���桑比克海峡之间进行贸易。

桑给巴尔港之Malindi所处的位置,有可能引起人们的猜想:此地应该是航海图上的麻林地。因为其地处蒙巴萨以南,其称谓的发音与航海图上麻林地的发音相似,它面对的是一宽阔的港口,该港口具有海外商人到此经商的悠久历史。那么,郑和船队当年到达的是不是桑给巴尔的Malindi呢?不是。

说航海图上的麻林地是桑给巴尔的Malindi不无道理,但是航海图上从慢八撒到麻林地中间尚有四个地名,不破译这4个地名,这一想法便站不住脚。

如上所述, 2003年8月我破译了起若儿、者剌则即哈剌、门肥赤三个地名。之后,紧接着我又推测出了麻林地的所在。因为这时已可清楚地看出,航海图上的麻林地位于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以南的非洲南端,其旁还画有一座塔式建筑物。

麻林地以南已无陆地,但有九个无名岛屿。关于这九个岛屿,可参看《最新世界地图集》第二页的<世界地形>.。[15] 这张地形图是用横轴等积方位投影的方法绘制的,比例尺为1:110,000,000。在这张地形图的非洲大陆以南,恰恰也绘有九座岛屿、群岛,与《郑和航海图》上的九个无名岛之数量正好相等,这也许不仅仅是偶然的巧合!

上面提到的塔式建筑物显然是位于海角的航标。现如今,在非洲南端的厄加勒斯角(Cape Agulhas)有灯塔;在距离非洲西南端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不远的开普半岛山顶也有灯塔。“厄加勒斯角” 和“好望角”是葡萄牙人于十五世纪晚期给这两个海角起的名字,不是它们的原名。

值得一提的是,南非人使用的茨瓦纳语(Tswana)、索托语(Sotho)、斯威士语(Swazi)、柯萨语(Xhosa)、祖鲁语(Zulu)也都属于班图语系。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十五世纪前期在非洲东部地区有地名叫Malindi,在非洲南部地区也有地名叫Malindi的原因。

不过,十五世纪前期的麻林地到底位于非洲南端什么位置,它的地理坐标是多少, 这两个问题,还有待进行调查和发掘。

综上所述,十五世纪前期,非洲东、南海岸有三个Malindi。航海图上的麻林地,既不是肯尼亚的Malindi,也不是坦桑尼亚的Malindi,而是位于非洲南端的Malindi。这是寻找到的第三个麻林地。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得知,郑和船队不仅到过索马里、肯尼亚,而且到过坦桑尼亚、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和南非。那么,他们不远万里,绕过非洲南端的麻林地,到西非去,有何公干呢?回答是:送麻林国使臣回国。

八、“麻林国”考

明朝前期,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 规模宏大,气壮山河,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盛举。但是,几百年过去了,郑和船队究竟都到过哪些国家和地区至今还没有完全考证清楚,尚有不少谜题未能破解,“麻林国”就是其中之一。

在明代出版的书籍中,记载有麻林国使臣两次来中国的情况。第一次来中国记载在《皇明象胥录》上:“麻林国,未详。永乐十三年,献麒麟。”[16] 这件事发生在郑和第四次下西洋之后。“麻林国,未详”, 虽然才五个字,却蕴含着很多信息。这五个字明确地表示,麻林是一个国家的名称;麻林国使臣是不速之客。当时,上自明皇下至��武百官对这个国家均不了解,也不知该国处在何方。因此,《皇明象胥录》注明了“未详”二字。另外,这五个字还告知我们,“麻林”不是地名,与航海图上的“麻林地”无关。

在中国逗留期间,明成祖曾给予麻林国使臣热情的款待。到永乐十三年十一月十九日,明成祖在奉天门亲自收受了他们进贡的奇珍异兽。《太宗文皇帝实录》对此次接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永乐十三年十一月壬子,麻林国及诸番国进麒麟、天马、神鹿等物,上御奉天门受之,文武群臣稽首称贺曰:‘陛下圣德广大,被及远夷,故致此嘉瑞。’上曰:‘岂朕德所致,此皆皇考深仁厚泽所被及,亦卿等勤劳赞辅,故远人毕来。继今,宜益尽心秉德,进贤达能,辅朕为理,远人来归,未足恃也。’”[17]

召见之后,麻林国及诸番国使臣才离开中国。

第二次“麻林国”使臣来中国是永乐十四年,即1416年。永乐十四年十一月戊子朔:“古里、爪哇、满剌加、占城、苏门答剌、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享(应为“亨” )、锡兰山、木骨都束、满(应为“溜” )山、喃渤利、不剌哇、阿丹、麻林、剌撤(应为“撒” )、忽鲁谟斯、柯枝诸国及旧港宣慰使(应为“司” )等各遣使贡马及犀、象、方物。”[18]

麻林国使臣是永乐十四年十二月辞还的,有文为证:“永乐十四年十二月丁卯,古里、爪哇、不剌哇、满剌加、占城、锡兰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利、阿丹、苏门答剌、麻林、剌撤(应为“撒” )、忽鲁谟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诸国及旧港宣慰司使臣辞还,悉赐文绮、袭衣。遣中官郑和等赍敕及锦绮、纱罗、彩绢等物,偕往赐各国及柯枝国王可亦里印王诰并封其国中之山为镇国山。”[19]

综上所述,根据明代文献记载,麻林国使臣曾于永乐十三年及永乐十四年两次来中国。 郑和于永乐十四年十二月曾受遣偕麻林国使臣同往赐麻林国王锦绮、纱罗、彩绢等物。郑和是1417年启程前往的。如果说郑和访问过麻林,这一次偕麻林国使臣同往的可能性最大。

据史书记载,榜葛剌、麻林、阿丹、忽鲁谟斯都曾向明朝进过“麒麟”。

从麻林国使臣以“麒麟”进贡中国这件事,我们可以推测出麻林国所处的大致方位。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这里所说的“麒麟”究竟是什么动物。明朝祁氏淡生堂抄本《瀛涯胜览》一书中有如下叙述:“有麒麟,前两足高九尺余,后二足高六尺余,长颈,抬头高一丈六尺,首昂后低,人莫(疑脱“能”字)骑。头生二短肉角,在耳边。牛尾鹿身,蹄有三跲,匾口。食粟、豆、面饼。”[20] 由此描述不难看出,所谓“麒麟”者,实乃长颈鹿也。

当时地球七大洲中,只有亚洲和非洲产长颈鹿。就历史研究而言,我们对亚洲历史的了解要比对非洲历史的了解详细得多。可以说,迄今还没有发现亚洲历史上出现过叫麻林的国家。因此,我们可初步认定麻林国位于非洲。那么,十五世纪时,非洲有哪些国家呢?

十五世纪前后,在非洲较具规模的王国有埃及(Egypt)、努比亚(Nubia)、埃塞俄比亚(Ethiopia);桑给(Zenj);刚果(Congo)、莫诺莫塔帕(Monomotapa)、津巴布韦(Zimbabwe);加纳(Ghana)、马里(Mali)、桑海(Songhai)、伊费(Ife)、贝宁(Benin)等等。单从发音方面探讨,唯有马里国名的发音与“麻林”的发音相似。马里国还有另一称说,即“Melle”,[21] 这个称谓��更接近“麻林”的发音。诚然,不能仅靠这一论据就妄下结论。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古马里国十五世纪前后的情况。

古马里国盛产黄金、铜和食盐,这些珍稀物品吸引着各地的富商大贾纷纷去马里经商。到十三、十四世纪已有多条商路从古马里通达北非和东北非。例如,由马里经廷巴克图(Timbuktu)、霍加尔(Hoggar)、费赞(Fezzan)、奥季拉(Augila)到埃及;由马里经廷巴克图、加奥(Gao)、卡诺(Kano)、卡内姆(Kanem)到努比亚等等。[22] 这些商路都经过黄金、铜矿区或者是产盐区。

到十四世纪,古马里发展成了西非最强盛的王国。“此时,其势力范围已扩大到北至撒哈拉沙漠北缘的塔阿扎(Taghaza)产盐区;南达热带大草原南缘的黄金产地;西抵大西洋沿岸;东逾塔开达(Takedda)铜矿区和商队中心。”[23] 请注意,当时古马里国的疆域已经“西抵大西洋沿岸”。

据传说,1324-25年期间,古马里国王坎坎·穆萨(Kankan Musa )曾携带奴仆五百,从古马里出发,横越撒哈拉,经开罗,到麦加朝圣。其声势之浩大,排场之阔绰,极为罕见。

在历次朝觐的过程中,古马里国的国王及其他穆斯林免不了会在麦加听到中国的消息,也免不了与中国的穆斯林接触。

1304年出生于摩洛哥丹基尔(Tangier)的伊本·巴图塔,21岁时,到麦加去朝觐,他发现自己非常喜好旅游,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先后游历了亚洲、非洲、欧洲的很多国家和地区,他也到过中国,对中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1352年他到古马里国旅游,看到了那里国泰民安的景象,留连忘返,一直游览到1353年才离去。

不难想象,当时的古马里国王及文武百官完全有可能从伊本·巴图塔或其他到过中国的宾客口中了解到中国的消息。因此,明成祖登基后,在位的古马里国王萌生出将长颈鹿献给明皇的想法,是不足为奇的。

由此可见,十五世纪初期,古马里使者若从陆路出发, 先到印度洋西岸,然后取道海上,赴中国朝贡,是可以办到的。

不可否认,还存在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古马里国使者取陆路和海路将长颈鹿进献给明成祖后, 郑和奉命第五次下西洋,取海路,绕过非洲南端的麻林地,将古马里国使臣送回国。

早在唐、宋、元朝时期,中国的海外交通、海外贸易及航海技术就已有了一定的发展。明成祖登基后,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国力雄厚;造船水平更加高超,航海技术益发先进。除此之外,当时明皇及郑和等朝廷命官都已知道非洲大陆是一个倒三角形的大陆。只要沿非洲东海岸南行,绕过南端,再沿非洲西岸北上,即可到达麻林国所在地。关于这个问题,有图为证:

“与汪大渊、伊本·巴图塔同时代的元代两位地理学家李泽民、释清濬分别绘制过《声教广被图》及《混一疆理图》。根据上述二图,朝鲜的李荟、权近二人合绘成了《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图上的非洲被画成一个倒三角形,尖端朝着南方的大洋,这是史无前例也是基本正确的非洲图形,图上用表示戈壁沙漠的黑色线条标明撒哈拉大沙漠,还注出了35个非洲地名。”[24]

除了上述地图,在郑和下西洋之前的1389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人为朝廷绘制了一张《大明混一图》。这幅世界地图的左下方也比较清楚地描绘出了非洲某些河流、湖泊、山脉、海角的位置。

这一切为郑和船队出海远航,抵达非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再加上前几次下西洋积累的航海经验,把麻林国使臣送回国,便成了并非绝对办不到的事情。

因此,我认为:《皇明象胥录》卷七中所言之“麻林国”即古马里国。

九、解读郑和船队非洲之行

《郑和航海图》上记录了郑和船队的非洲之行。因该图为横条形,横宽纵窄,空间有限,绘图者采用了特殊的手法。说得形象一点儿,非洲大陆被“头”朝西,“脚”朝东地横绘在了南图廓上。加之刻印时几个地名出了差错,郑和船队的非洲之行遂成了百年不解之谜。

说到这里,有必要点明,虽然为了易于理解,我一直是按照从北向南的顺序叙述非洲地名的,但是航海图上所记录的郑和船队非洲之行,却不是由北至南,而是从南向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不可忽视的。

航海图上所记录的航线是从非洲南端的麻林地开始,途经葛荅干(国别待考)、门肐赤(马达加斯加的马尔加什岛)、所哈剌(莫桑比克的索法拉)、起若儿(坦桑尼亚的基尔瓦),到慢八撒(肯尼亚的蒙巴萨);然后便进入索马里境域,先到卜剌哇(布腊瓦),又停经木鲁旰(梅尔卡)、木骨都束(摩加迪沙)、抹儿干别(今名待考证)、剌思那呵(待考证)、黑儿(待考证)、哈必儿(霍比亚)、哈甫泥(哈丰角), 而后船收葛儿得风 (瓜达富伊角)。因航程艰难,途中,除使用罗盘,还牵测了两个星座。一个是华盖星, 另一个是北辰星。至于在整个非洲航程中,船队还牵测过哪些别的星座,因没有提及, 不得而知。

我们可以把上述航线分为两段。

一段是南段。从麻林地到“华盖星五指内”。这一段只写了麻林地、葛荅干、门肐赤和所哈剌几个地名,却没有注明航向、航程等内容。类似的情况,在航海图其它地方也所在多有。譬如,从澳大利亚西南回南京的两条航线,开始的一段就未做任何注记。又如,船队回到长江口后,也只注明了“寳山,用辛酉針,三更,船過吴凇江,到太倉港口繋船”。[25] 至于郑和等要员所乘宝船及家住南京将士、船工所乘船舶继续前行,经东鞋山、西鞋山、樊山、叚腰、太子洲,最后回到宝船厂等行止,也只画了航线而未加记载。为什么这样做呢?一是,因篇幅所限无法注记;另一是,因一目了然无须赘述;再者,也有可能,是认为不宜记述。

另一段是北段。注记了如下文字:“在華蓋星五指内,去到北辰星四指, 坐斗上山势,坐癸丑針,六十五更,船收葛兒得風,哈甫兒雨。”[26]。

其中,“在华盖星五指内”,是指航海图上非洲之行北段的记录始于华盖星五指内某地。在此地用牵星板测量北方的华盖星时,水平线到华盖星的高度在五指内。

牵星术是一种手握牵星板观测星辰高度的天文航海术,用此牵星术可判定船舶所在方位, 再通过计算可得知航程之远近。李诩所撰《戒庵老人漫笔》一书中有介绍牵星板的文字, 原文如下: “苏州马怀德牵星板一副,十二片,乌木为之, 自小渐大,大者长七寸余。标为一指、二指,以至十二指,俱有细刻,若分、寸然。又有象牙一块, 长二寸, 四角皆缺, 上有半指、半角、一角、三角等字,颠倒相向,盖周髀算尺也。”[27] 牵星板的刻度单位为“指”和“角”, 一指等于4角。

用“癸丑针”, 指的是船队所选的航向, 即船舶朝北偏东22.5°行驶。当时是用罗盘测定方位的。罗盘由方位盘及磁针组成。方位盘划分为24个方位,分别由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八卦的乾、坤、(坎)、(离)、(震)、(兑)、艮、巽24个字搭配而成,称“丹针”或“单针”。共计360°,每个字所占度数相当于现代罗盘的15°。 如航海图中有“用丹午針,進西後門。” ,这里的丹午针义为船舶朝南180° 行驶。两字之间中缝线的方位称“缝针”, 用相邻的两个字表示,如“用辛酉針,八十四更,船收加剌哈。” 这里的辛酉针指的是船舶朝西稍偏北277.5° 行驶。实际上这些缝针又构成了另外的24个方位。

“六十五更”, 指的是航时、航程。在《东西洋考·舟师考》中,写有“如欲度道里远近多少,准一昼夜风利所至为十更。约行几更可到某处。”[28] 在《顺风相送· 行船更数法》中写道“每一更二点半约有一站,���站者计六十里。”[29] 这里所言之“六十五更”是指从华盖星五指内某地到北辰星四指的葛儿得风,航行了六十五更。知道了更数便可计算出航程。不过,这个更数可能有误。为什么说有误呢?因为同样是在这张航海图上,从翠兰屿到锡兰山的航程约为非洲之行北段航程的二分之一,但标注的却是八十更。再看,从官屿至木骨都束的航程本与非洲之行北段航程相差不太多,但标注的却是一百五十更。当然,如有讹脱,仍可能是刻印时出的差错。

“收葛儿得风”,说的是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北纬11°50’的瓜达富伊角,而在葛儿得风用牵星板测量北辰星高度时, 结果为四指平水。

郑和船队从华盖星五指内某地北上,“坐斗上山势”,越往北,离华盖星越近, 指数越高, 经华盖星六指、七指到达八指位于北纬1°5’的卜剌哇。之后,继续前进, 从北辰星一指、经二指、三指,直到北辰星四指内的葛儿得风。

从北辰星一指到四指,实际上是从北纬1°5’航行到了北纬11°50’。同样的道理, 从华盖星五指经六指、七指到八指的卜剌哇,应是从南纬10°左右航行到位于北纬1°5’的卜剌哇。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附表。

写到此处,不能不提及一个问题,那就是郑和船队是从哪儿航行到麻林地的?我认为,航海图上所记录的这段非洲航线,就是郑和船队第五次下西洋时,到西非,把麻林国使臣送回国后,返航途中所经由的一段路线。

永乐十三年(1415年),麻林国使臣初来乍到,上从明皇下至百姓,无人知晓麻林国的情况。就此,明代出版的《皇明象胥录》只记录了五个字:“麻林国,未详。” 翌年,麻林国使臣又来华进贡。经过麻林国使臣两次来华朝贡时的自我介绍,以及郑和船队第五次下西洋时将该国使臣送回国,对这个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故此,到了清朝张廷玉等编撰《明史》时,才有了“麻林,去中国绝远”[30]之说。请注意,不是“很远”, 不是“非常远”, 也不是“特别远”, 而是“绝远” !

十、《郑和航海图》之无名大陆考

推断出麻林地在非洲南端之后,再看《郑和航海图》,它包罗的地域范围似乎比以前大了很多,它的内容也好象比以前增加了许多。

从非洲南端麻林地开始, 沿着南图廓往东看,可见到一块大陆。这块大陆没有画完整,只是象征性地画了它的北端,它的岸线里面画着些许山脉,却未标注地名。不过,在这块大陆的左上角,也就是它的西北方,写着“有人家”三个字,在这三个字的西边不远处有一座小岛,岛上注有“虎尾礁”三个字。大陆的上方是苏门答腊。大陆的右���角,也就是它的东北方,也写着“有人家”三个字,在这三个字的东边,也有一座小岛,岛上注有“石城山” 三个字。这块陆地虽然只占每页底部很小的版面,但是它的宽度却连跨数页。从图中还可看出,郑和船队由这块大陆西南方北上回国的两条航线。一条是东线:从虎尾礁西侧北上,穿过苏门答腊、爪哇之间的巽他海峡(Sunda Strait, Selat Sunda),再经南海、东海回南京。另一条是西线:也是从虎尾礁西侧北上,绕过苏门答腊北端,再穿过马六甲海峡,经南海、东海回南京。至于郑和船队是经过哪些国家到达这块大陆西南的,图中只字未提。以前虽然也看到过这块大陆,但始终未能断定它是什么地方。而这次却不然,这次既不是从肯尼亚的Malindi出发,也不是从坦桑尼亚的Malindi出发,而是从非洲南端的Malindi出发。由于角度变了,得出的结论也截然不同,于是我断然确定:这块大陆就是澳大利亚。

十一、《郑和航海图》制图范围之我见

现在看来,《郑和航海图》所包括的地理范围已涉及三大洲、两大洋。三大洲是亚洲、非洲、大洋洲;两大洋是太平洋和印度洋。至于是否涉及大西洋,则要等查清麻林地的具体位置后才能断定。

本人认为,航海图所包括的地理范围大致是北抵北纬33&ordm;;南越南纬40&ordm;;西至东经18&ordm;;东逾东经160&ordm;。

东边的界线最难确定, 因必须先考证出澳大利亚以东的石城山、凉伞屿、南傅山、沉礁、金屿、双屿、九屿、沙糖礁、白沙等岛屿的今名和方位,然后才能确定何处为图之东界。

令人遗憾的是,后人根据各自的理解所画出的航海图却多将肯尼亚或坦桑尼亚以南的半个非洲、非洲大陆以南的九个无名岛、澳大利亚大陆以及虎尾礁、石城山、凉伞屿、南傅山、沉礁、金屿、双屿、九屿、沙糖礁、白沙等十个岛屿全都砍掉了。

十二、结论

《郑和航海图》既是亚洲、非洲、大洋洲十五世纪前期历史的见证,又是这一阶段历史的记录。它的内涵既丰实又深奥,需要去挖掘,去领会;它的外延既模糊又神秘,需要去考察,去研究。

有必要强调指出的是, 《郑和航海图》本身已经告知我们,它的制图范围并未涵盖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所到过的全部地区。因此,也许可以说,《郑和船队航海全图》至今尚未被世人所发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5-1-15 22:45 , Processed in 0.08645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