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楼主: 文竹

[综合] 知不足斋丛书【清·鲍廷博.清乾隆道光间鲍氏刻本】*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8 21: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33楼,你的皇宋書禄

朋友们,我在这有礼了。有没有那位拜访过国学大师季羡林,文字学家杜道生的?有位年轻气人“长衫李浬”大家都知道吧?有没有宣传国学的志士?中国人现在已经不是纯中国人了,古典的美不等于落后,听说新编《清史》和正在编纂并已出一集的《儒藏》大家有如何看待呢?《续编四库全书》是不是需要《三编四库全书》?《儒藏》是不是没有修纂必要?因为有人认为《四库》就是儒藏。为什么偏要学《大藏》、《道藏》呢?为什么没有《法藏》、《兵藏》、《墨藏》、等家的集子呢?还有《汉语大字典》是不是正在修订?因为原版错误不足之处百出。等等问题,我很着急,怕有生之年看不到,虽我只25岁。聊斋电视剧86版的都看过吧?和现代的版本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问题?红楼梦能不能拍过87版的,我记得4岁那年看过。版主别此贴,谢谢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3 10: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客杭日记

在中国文学浩翰并简直可以令人自大的版图上,元代曾相对被认为是应该标作“薄弱”“平淡”的时代。除了元曲和杂剧硕果仅存以外,其它方面的情况都差强人意。每想到这一点我都会在内心深处对厉鹗深怀抱怨,当初他在扬州如果能少喝几天酒,把那四册“行楷精妙,熠熠有神”的日记全抄下来该有多好啊!但不管怎么样,现在我们总算知道在那个异族入侵、斯文扫地的年代里至少有一部散文作品叫《客杭日记》,它的作者是一位人称郭髯的年轻的野心勃勃的镇江人。一生如同宝石被掩于尘土之中,却始终能在精神与情操上善待自己。对他卒年的最新推断是一三三五年,不清楚是客死异地,还是在自己家乡镇江的床上。这一结论前不久由钱仲联、傅璇琮等教授在《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一书中作出。(此论尚可商榷,我新近找到的资料可以证明此人一三三六年还在世)当然,这无论对当时或现在的文坛而言,都算不上是什么大事。在他的同时代人中他远非伟大人物,今天知道他并喜爱他作品的人事实上也寥寥无几。作为一名普通作家他只是象一名普通作家那样过了一辈子。生活在他看来也许既不是什么奋斗,也并非消极与逃避,生活只是在相对宁静的时间与空间里,真实、坦荡、敏锐、随遇而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碰巧这也正好是我素所崇扬的人生态度,也是我为什么尊敬他,并在很长的时间内一直持久地为他吸引的全部理由。
发表于 2007-12-7 22: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筠清于 2007-11-18 21:11 发表
诗义指南——国学数典数典上下载转至此,同志们根据自己两谈钱多少选择下载。请问本坛再有没有20多岁的小伙子,我就是,因为听一齋大哥说多是30多岁。请与我联系,QQ307280444.谢谢您。 ...


呵呵,我就是二十多的小伙咯。      
看来在坛子里,几乎全部是我的前辈哦。
把我的QQ也留下吧。282289499——想你就好   验证码4125

复朱兄:四库全书三编已经出了。续编指的是《四库全书存目全书》,三编就是后来的《续修四库全书》。这是刚才查证了的。上次在  第一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中说的,把顺序给弄错了。得过去改一下才行咯。呵呵。
发表于 2007-12-7 22: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 中华书局2001年9月出版发行   定价:28

第九章
89、《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千五百八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委会编,季羡林主编。1995年至1997年齐鲁书社、台湾庄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分别影印大陆版和大陆外版。均一千二百册。收四库存目书之现存者,选其善本影印。其底本包括宋刻本十五种、宋写本一种、元刻本二十一种、明刻本二千一百五十二种、明抄本一百二十七种、清刻本一千六百三十四种、清抄本三百三十种、稿本二十二种。大部分是善本古籍。这些底本来自116个收藏单位。正编未收者另辑《补编》。按:余于1992年底应邀参加编委会,实傅璇琮先生之荐。1994年7月至1997年11月应邀到北大参加编辑工作,任工委会委员、编委会常务编委、总编室主任。
90、《续修四库全书》五千种,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顾廷龙主编。全书拟为一千八百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现已出经、史二部。收乾隆以来至辛亥革命间著述,上接《四库全书》。乾隆以前《四库》未收之书包括戏曲、小说及禁书亦广为收罗。按:五千之数由余提出。1994年3月11日,余应傅璇琮先生之邀到北京王府井大街中华书局内之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时傅先生正参加政协会,从会中退出,命余拟定《四库全书续编》及《三编》计划。《续编》即《存目丛书》,《三编》即后来之《续修四库全书》。余为拟定计划书,提出《三编》收书五千种。是时余已参加《存目丛书》工委会,故不复参加《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


此证。

[ 本帖最后由 風輕揚 于 2007-12-7 22:49 编辑 ]
发表于 2008-4-2 16: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知不足斋丛书》是清乾嘉间大藏书家鲍廷博父子刊刻的著名丛书。全书三十集,其中前27集由鲍廷博所刻,后三集由其子鲍士恭续刻。共收书208种(含附录12种)。该丛书具有以下特点:所收诸书皆为首尾完整的足本,多流传稀少的抄本(有向来藏弃家仅有传钞而无刻本者;有时贤、先辈撰者脱稿而未流传行世者;有刻本行世久远,旧版散亡者;有诸家丛书编刻而讹误、脱略未经刊人正者),校雠精(广借善本,参互校雠,遇有互异之处责善而从)。

淸 鲍廷博 辑 淸 男鲍志祖 续辑 乾隆道光闲 长塘鲍氏 据明钞本等刊 30集240册

九行二十一字,黑口,无鱼尾,左右双边。版心下题「知不足斋丛书」。版心下间有「嘉庆己卯重刊」、「道光甲申修刊」等字样。

第一集
御览阙史二卷 唐 高彦休 撰 覆明钞本 以小山堂钞本参校
孝经一卷 汉 孔安国 传 日本 太宰纯 音 乾隆四十一年 据享保十七年刊本刊
寓简十卷 宋 沈作喆 撰 乾隆四十年 据明姚舜咨钞校本刊
两汉刊误补遗十卷 宋 吴仁杰 撰 乾隆四十一年 覆明叶石君钞本 以抱经堂本校 刊
涉史随笔一卷 宋 葛洪 撰 乾隆四十年 据旧钞本刊
客杭日记一卷 元 郭畀 撰 乾隆三十七年 据厉攀榭手钞本刊
韵石斋笔谈二卷 明 姜绍书 撰
七颂堂识小录一卷 淸 刘体仁 撰
第二集
公是先生弟子记一卷 宋 刘敞 撰 乾隆四十年 据旧钞宋淳熙本刊
经筵玉音问荅一卷 宋 胡铨 撰
【上“巩”下“石”】溪诗话十卷 宋 黄彻 撰 朱竹垞钞本
独醒杂志十卷 宋 曾敏行 撰 乾隆四十年 据淳熙十三年刊本刊
梁溪漫志十卷 宋 费衮 撰 乾隆四十年 据周松霭藏景宋嘉泰本刊
赤雅三卷 明 邝露 撰 乾隆三十四年 刊
诸史然疑一卷 淸 杭世骏 撰 乾隆四十五年 刊
榕城诗话三卷 淸 杭世骏 撰 乾隆四十年 据朱朗斋手钞本刊
第三集
入蜀记六卷 宋 陆游 撰 旧钞本
猗觉寮杂记二卷 宋 朱翌 撰 乾隆四十一年 据何义门校本刊
对牀夜语五卷 宋 范晞文 撰 乾隆三十七年 覆旧钞本 以明活字本校 刊
归田诗话三卷 明 瞿佑 撰 乾隆四十年 据明刊本刊
南濠诗话一卷 明 都穆 撰 乾隆三十九年 覆明黄桓本文衡山本合校 刊
麓堂诗话一卷 明 李东阳 撰 乾隆四十年 据倪建中钞本刊
石墨镌华八卷 明 赵崡 撰 乾隆三十九年 刊
第四集
孙子算经三卷 唐 李淳风 等奉敕注释 乾隆四十二年 据汲古阁景宋本刊
五曹算经五卷 □ 阙名 撰 唐 李淳风 等奉敕注释 乾隆四十二年 据汲古阁景宋本刊 钓矶立谈一卷 宋 史□ 撰 乾隆四十三年 据汲古阁钞本刊
洛阳搢绅旧闻记五卷 宋 张齐贤 撰 乾隆四十一年 据吴氏池北草堂校本刊
四朝闻见录五卷 附录一卷 宋 叶绍翁 撰 旧钞本
金石史二卷 明 郭宗昌 撰
闲者轩帖考一卷 淸 孙承泽 撰
第五集
淸虚杂著三种三卷 补阙一卷 宋 王巩 撰 乾隆四十四年 据宋本及朱竹垞钞本刊
补汉兵志一卷 宋 钱文子 撰 乾隆四十四年 据旧钞本刊
临汉隐居诗话一卷 宋 魏泰 撰 乾隆四十四年 据明钞足本刊
滹南诗话三卷 金 王若虚 撰
归潜志十四卷 金 刘祁 撰 乾隆四十四年 覆传钞莱阳赵氏本 以文瑞楼抱经堂诸本校 刊
黄孝子纪程二卷 明 黄向坚 撰
虎口馀生记一卷 明 边大绶 撰
澹生堂藏书约一卷 坿流通古书约一卷 明 祁承㸁 撰 淸 曹溶 撰坿录
苦瓜和尚画语录一卷 淸 释道济 撰
第六集
玉壶淸话十卷 宋 释文莹 撰 乾隆四十五年 据吴枚庵校本刊
愧郯录十五卷 宋 岳珂 撰 乾隆四十八年 据宋本刊
碧鸡漫志五卷 宋 王灼 撰 钱遵王陆绍曾校足本
乐府补题一卷 宋 阙名 辑
蜕巖词二卷 元 张翥 撰 厉樊榭校本
第七集
论语集解义疏十卷 魏 何晏 集解 梁 皇侃 义疏 日本刊本
离骚草木疏四卷 宋 吴仁杰 撰 乾隆四十五年 据邵南江藏宋刊本刊
游宦纪闻十卷 宋 张世南 撰 乾隆四十八年 据卢抱经校本刊
第八集
张丘建算经三卷 □ 张丘建 撰 北周 甄鸾 注 唐 李淳风 等奉敕注释 唐 刘孝孙 细草 乾隆四十五年 据汲古阁景宋钞本刊
缉古算经一卷 唐 王孝通 撰并注 乾隆四十五年 据汲古阁景宋钞本刊
默记一卷 宋 王铚 撰 叶石君钞本
南湖集十卷 附录三卷 宋 张镃 撰 乾隆四十六年 据朱朗斋钞校永乐大典本刊
苹州渔笛谱二卷 宋 周密 撰 毛斧季钞校本
第九集
金楼子六卷 梁 世祖萧绎 撰 永乐大典本
铁围山丛谈六卷 宋 蔡绦 撰 乾隆四十六年 覆雁里草堂钞本 以璜川吴氏涉园张氏钞本校 刊
农书三卷 宋 陈旉 撰 小山堂钞本
蚕书一卷 宋 秦观 撰 万作霖钞本
於潜令楼公进耕织二图诗一卷 附录一卷 宋 楼璹 撰 万作霖钞本
湛渊静语二卷 元 白珽 撰 何义门钞本
责备馀谈二卷 明 方鹏 撰
第十集
续孟子二卷 唐 林愼思 撰 吴枚庵钞本
伸蒙子三卷 唐 林愼思 撰 吴枚庵钞本
麟角集一卷 附录一卷 唐 王棨 撰 丁松斋校本
兰亭考十二卷 坿羣公帖跋一卷 宋 桑世昌 辑 乾隆四十七年 据柳大中影宋本刊
兰亭续考二卷 宋 俞松 辑 柳大中影宋本
石刻铺敍二卷 宋 曾宏父 撰 乾隆四十七年 覆嘉定钱氏海盐张氏本 沈大成临何义门评本合校 刊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一卷 淸 张泰来 撰 厉樊榭钞本
江西诗派小序一卷 宋 刘克庄 撰 桐华馆宋本
万柳溪边旧话一卷 宋 尤䣱 撰 朱朗斋校本
第十一集
诗传注疏三卷 宋 榭枋得 撰 吴长元辑本
颜氏家训七卷 坿考证一卷 北齐 颜之推 撰 宋 沈揆 撰考证 述古堂影宋本
江南馀载二卷 宋 阙名 撰 永乐大典本
五国故事二卷 宋 阙名 撰 明剑光阁钞本
故宫遗录一卷 明 萧洵 撰 明赵淸常钞本
伯牙琴一卷 续补一卷 宋 邓牧 撰 乾隆五十一年 刊
洞霄诗集十四卷 元 孟宗宝 辑 厉樊榭校元刊本
石湖词一卷 补遗一卷 宋 范成大 撰
花外集一卷 卽碧山乐府 宋 王沂孙 撰
第十二集
昌武段氏诗义指南一卷 宋 段昌武 撰 朱竹垞藏本
离骚集传一卷 宋 钱杲之 撰 宋本
江淮异人录一卷 宋 吴淑 撰 乾隆五十二年 刊
庆元党禁一卷 宋 阙名 撰 永乐大典本
酒经三卷 宋 朱肱 撰 吴枚庵钞足本
山居新话一卷 元 杨瑀 撰 元刊本
鬼董五卷 宋 沈□ 撰 乾隆五十一年 刊
墨史三卷 元 陆友 撰
龚安节先生画诀一卷 淸 龚贤 撰
画筌一卷 淸 笪重光 撰 淸 王翚 同评 淸 恽格 同评
今水经一卷 表一卷 淸 黄宗羲 撰 藳本
佐治药言一卷 续一卷 淸 汪辉祖 撰 乾隆五十一年 据藳本刊
第十三集
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一卷 宋 岳珂 撰
元眞子三卷 唐 张志和 撰 卢召弓校本
翰苑群书二卷 宋 洪遵 辑 覆宋刊本 卢召弓校
朝野类要五卷 宋 赵升 撰 武英殿聚珍本
碧血录二卷 坿周端孝先生血疏贴黄册一卷 明 黄煜 辑 淸 阙名 辑坿录 卢召弓校本 逍遥集一卷 宋 潘阆 撰 永乐大典本
百正集三卷 宋 连文凤 撰 永乐大典本
张子野词二卷 补遗二卷 宋 张先 撰 乾隆五十三年 据绿斐轩钞本刊
贞居词一卷 元 张雨 撰 厉樊榭钞本
第十四集
籁纪一卷 陈 陈叔齐 撰
潜虚一卷 坿潜虚发微论一卷 宋 司马光 撰 宋 张敦实 撰坿录 宋淳熙刊本
袁氏世范三卷 坿集事诗鉴一卷 宋 袁采 撰 宋 方昕 撰坿录 乾隆五十五年 据袁氏家乘本刊
天水冰山录一卷 坿钤山堂书画记一卷 明 严嵩 撰 明 文嘉 撰坿录 吴枚庵藏周石林钞本
第十五集
新唐书纠谬二十卷 坿修唐书史臣表一卷 宋 吴缜 撰 淸 钱大昕 校并撰坿录
洞霄图志六卷 宋 邓牧 撰 元刊本
聱隅子歔欷琐微论二卷 宋 黄晞 撰 芳椒堂藏宋刊本
世纬二卷 明 袁袠 撰 五砚楼传钞阁本
第十六集
皇宋书录三卷 外篇一卷 宋 董史 撰 小山堂藏本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四十卷 坿附录一卷 宋 徐兢 撰 旧钞本
武林旧事十卷 宋 周密 撰 乾隆五十八年 覆惠氏藏元钞本 以明刊本参校 刊
钱塘先贤传赞一卷 宋 袁韶 撰
第十七集
五代史纂误三卷 宋 吴缜 撰 永乐大典本
岭外代答十卷 宋 周去非 撰 永乐大典本
南窗纪谈一卷 宋 阙名 撰
苏沈内翰良方十卷 宋 苏轼 撰 宋 沈括 撰 乾隆五十八年 据吴郡程氏藏足本刊
浦阳人物记二卷 明 宋濂 撰 浦阳戴氏藏本
第十八集
宜州乙酉家乘一卷 宋 黄庭坚 撰 乾隆五十九年 刊
吴船录二卷 宋 范成大 撰
淸波杂志十二卷 别志三卷 宋 周煇 撰 覆曹彬侯钞本 以姚舜咨本校
蜀难叙略一卷 淸 沈笋蔚 撰
灊山集三卷 补遗一卷 宋 朱翌 撰 永乐大典本
颐菴居士集二卷 宋 刘应时 撰
第十九集
文苑英华辩证十卷 宋 彭叔夏 撰 乾隆六十年 据顾涧薲校景宋本刊
诗纪匡谬一卷 淸 冯舒 撰
西塘集耆旧续闻十卷 宋 陈鹄 撰 乾隆十八年 覆丁小疋吴枚庵藏本合校 刊
山房随笔一卷 元 蒋子正 撰 明初钞本
勿菴历算书目一卷 淸 梅文鼎 撰
黄山领要录二卷 淸 汪洪度 撰
世善堂藏书目录二卷 明 陈第 撰 乾隆六十年 据陈氏原本刊
第二十集
测圆海镜细草十二卷 元 李冶 撰 嘉庆三年 据李尚之校本刊
芦浦笔记十卷 宋 刘昌诗 撰 嘉庆三年 据明小草斋钞本刊
五代史记纂误补四卷 淸 吴兰庭 撰
山静居画论二卷 淸 方薰 撰
茗香诗论一卷 淸 宋大樽 撰
第二十一集
孝经郑注一卷 坿补证一卷 汉 郑玄 撰 日本 冈田挺之 录 淸 洪颐煊 撰补证 嘉庆六年 据日本刊本刊
孝经郑氏解一卷 汉 郑玄 撰 淸 臧庸 辑
益古演段三卷 元 李冶 撰 李尚之校本
弧矢算术细草一卷 淸 李锐 撰
五总志一卷 宋 吴炯 撰
黄氏日抄古今纪要逸编一卷 宋 黄震 撰 钱塘施氏传钞小山堂本
丙寅北行日谱一卷 明 朱祖文 撰
粤行纪事三卷 淸 瞿昌文 撰
滇黔土司婚礼记一卷 淸 陈鼎 撰
三山郑菊山先生淸隽集一卷 宋 郑起 撰 元 仇远 选
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一卷 锦钱馀笑二十四首一卷 宋 郑思肖 撰 元刊本
郑所南先生文集一卷 宋 郑思肖 撰 元刊本
第二十二集
重雕足本鉴诫录十卷 後蜀 何光远 撰 嘉庆八年 覆天籁阁藏宋本 王士禛校 刊
侯鲭录八卷 宋 赵令畤 撰 嘉庆八年 覆旧钞本 以明刊本校 刊
松窗百说一卷 宋 李季可 撰 嘉庆八年 据旧钞本刊
北轩笔记一卷 元 陈世隆 撰
藏海诗话一卷 宋 吴可 撰 永乐大典本
吴礼部诗话一卷 元 吴师道 撰 小山堂钞本
画墁集八卷 补遗一卷 宋 张舜民 撰 永乐大典本
第二十三集
读易别录三卷 淸 全祖望 撰
古今伪书考一卷 淸 姚际恒 撰
渑水燕谈录十卷 宋 王辟之 撰 赵淸常藏本
揽辔录一卷 宋 范成大 撰 嘉庆十年 据嘉靖中卢襄刊本刊
骖鸾录一卷 宋 范成大 撰 嘉庆十年 据嘉靖中卢襄刊本刊
桂海虞衡志一卷 宋 范成大 撰
北行日录二卷 宋 楼钥 撰
放翁家训一卷 宋 陆游 撰
庶斋老学丛谈三卷 元 盛如梓 撰 嘉庆十年 覆汪西亭藏本 以钱功甫钞本校 刊
湛渊遗稾三卷 补一卷 元 白珽 撰 淸 沈景梁 辑 嘉庆八年 刊
赵待制遗稾一卷 坿王国器词一卷 元 赵雍 撰 元 王国器 撰坿录 吴尺凫钞本
滦京杂咏二卷 元 杨允孚 撰 嘉庆十年 据明钞本刊
阳春集一卷 宋 米友仁 撰
草窗词二卷 补二卷 宋 周密 撰
第二十四集
吹剑录外集一卷 宋 俞文豹 撰 范尧卿钞本
宋遗民录十五卷 明 程敏政 辑 旧钞本
天地闲集一卷 宋 谢翱 辑 旧钞本
宋旧宫人诗词一卷 宋 汪元量 辑 旧钞本
竹谱详录七卷 元 李衎 撰 嘉庆十三年 据明钞本刊
书学捷要二卷 淸 朱履贞 撰 嘉庆十三年 刊
第二十五集
履斋示儿编二十三卷 坿校补一卷 清 顾广圻 撰校补 宋 孙奕 撰 嘉庆十六年 据孙怡谷卢召弓校本顾涧薲补校本刊
霁山先生集五卷 首一卷 拾遗一卷 宋 林景熙 撰 元 章祖程 注 嘉庆十五年 据校补明刊本刊
第二十六集
五行大义五卷 随 萧吉 撰 嘉庆十八年 据日本佚存丛书本
负暄野录二卷 宋 陈槱 撰
古刻丛钞一卷 明 陶宗仪 撰 李南涧藏本
梅花喜神谱二卷 宋 宋伯仁 撰 宋刊本
斜川集六卷 附录二卷 订误一卷 宋 苏过 撰 乾隆五十三年 据吴长元校钞永乐大典本刊 附录嘉庆十五年 刊
第二十七集
道命录十卷 宋 李心传 辑
曲洧旧闻十卷 宋 朱弁 撰
字通一卷 宋 李从周 撰
透帘细草一卷 □ 阙名 撰
续古摘奇算法一卷 宋 杨辉 撰
丁巨算法一卷 元 丁巨 撰
缉古算经三卷 唐 王孝通 撰并注 淸 张敦仁 细草
第二十八集
云林石谱三卷 坿绉云石图记一卷 宋 杜绾 撰 淸 马汶 撰坿录 嘉庆十九年 刊
梦粱录二十卷 宋 吴自牧 撰
静春堂诗集四卷 坿红蕙山房吟稾一卷 元 袁易 撰 淸 袁廷梼 撰坿录
第二十九集
梧溪集七卷 补遗一卷 元 王逢 撰 道光三年 刊
困学斋杂录一卷 元 鲜于枢 撰
第三十集
克庵先生尊德性斋小集三卷 补遗一卷 宋 程洵 撰
麈史三卷 宋 王得臣 撰
全唐诗逸三卷 日本 河世宁 辑 道光三年 刊
中吴纪闻六卷 宋 龚明之 撰
广释名二卷 淸 张金吾 撰
馀姚两孝子万里寻亲记一卷 淸 翁广平 撰
画梅题记一卷 淸 朱方蔼 撰


《赌棋山庄词话》中记载“吴子律曰:稼轩长短句十二卷,元大德己亥孙粹然、张公俊刊於广信书院,曾於知不足斋见写本。”知不足斋丛书还收宋人词集。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2 16: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鲍廷博

  鲍廷博(1728—1814),字以文,号渌饮,祖籍安徽歙县,居邑西长塘,故称长塘鲍氏。世营盐业、冶坊。父亲思诩(一作翊),字敏庵,经商迁寓杭州,后定居桐乡青镇(《辞源》作邬镇,即今乌镇)杨树湾。故亦称桐乡人。思诩商务之余,性耽文史,广收古籍,筑室收藏,取《大戴礼记》“学然后知不足”之义,名其书室为知不足斋。廷博幼聪敏,为歙县诸生,勤学好古,不求仕进,事祖父、父亲极尽孝心,见父嗜读书,亦常购秘籍,献与父亲,藏书益多。收藏既富,便刊刻《销夏记》、《名医类案》等书行世。所刻之书,校雠精审,为时人称道。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刻印青柯亭本《聊斋志异》,是为该书现存最早之刻本。三十七年,清高宗诏开四库全书馆,传令天下献书。廷博嘱长子士恭以所藏精本六百二十六种进献。内多为宋元以来之孤本、善本,其数量之多、版本之精,居私人进书之首。从此,知不足斋之名,上达朝廷。其后,内府一书斋亦命名“知不足”,御制诗中有“斋名沿鲍氏”之句。三十九年,得褒奖,赐给《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全书一万卷,仅印六十四部),及《平定回部得胜图》、《平定两金川战图》等。明年,发还原书,高宗御笔题诗于《唐阙史》、《宋仁宗武经总要》二书上,以示宠耀。诗曰:“知不足斋奚不足,渴求书籍是贤乎。长编大部都庋阁,小说卮言亦人厨。”廷博既受鼓舞,以为一介儒生,无以图报,立志刊刻《知不足斋丛书》,以所藏古书善本公诸海内。前后刊行三十集,二百零七种(《辞源》作二百二十种),七百八十一卷(此据民国《歙县志》;《歙事闲谭》、《古今典籍聚散考》作三十二集)。其中后四集为其子士恭、孙正言续成。

       廷博博采众长,广搜遗编,凡经史考订、算书、金石、地理、书画、诗文集、书目等,皆择优收入。其中既有海内孤本,亦有中土久佚而得自海外者(如古文《孝经》,五代时亡佚,托人访购自日本)。廷博搜求校雠,态度严谨,每得一书,必广借善本,参互考证,择善而从,不妄改一字。朱文藻于《序言》中记道:“一编在手,废寝忘食,丹铅无已时。一字之疑,一行之缺,必博征以证之,广询以求之。有得,则狂喜如获珍贝;不得,虽积思累岁月,不休。溪山薄游,常携简策自随。”丛书校勘既严,雕板亦精,时人视为学者必备之书。乾隆五十六年(1791),芳椒堂主人严元照过乌镇杨树湾,廷博赠给宋刻残本《周益公书稿》两册,纸墨古雅可喜,严氏如获至宝,即手跋三则于书后。是年冬,乌镇知不足斋遭火灾,部分书籍被焚。乾嘉之间,阮元任浙江学政,每于按试嘉湖两府时,乘小船至杨树湾造访,观其藏书。其后阮氏晋升巡抚,亦常从廷博访问古籍,或邀至院署,谈论校雠。廷博藏书既多,又勤学博览,熟谙书籍内容、刻藏经历,评价古籍亦极具眼力,深得阮氏称赞。阮元说:“古人云读书破万卷,君所读破者奚翅数万卷哉?”并赠以诗:“清名即是长年诀,当世应无未见书。何处见君常觅句,小阑干外夕阳疏。”(阮元《研经室二集》、《研经室四集》)。丛书每成一集,即进献朝廷。嘉庆十八年(1813),仁宗问浙江巡抚方受畴鲍氏丛书有无续刊。巡抚以新刊之第二十六集进呈。仁宗以鲍氏好古绩学,老而不倦,传旨嘉奖,赏给举人,冀其世衍书香,广刊秘籍。时廷博已有八十六岁高龄。次年,卒于杨树湾。临终,遗命子孙,续刻丛书,以维世业。杨树湾,乌镇镇郊小村,地处乡僻,咸丰同治年间末遭兵燹,藏书得以保存。光绪六年(1880),修复杭州西湖文澜阁。其曾孙鲍寅,以朝廷赐书之在杨树湾者,献阁存贮,以利宝藏。

        廷博以校刊古籍为“爱及古人,惠施来学”之盛事,倾毕生精力与全家积蓄为之,遇未见之书,不惜典衣而购买,为保存文化遗产贡献甚巨。廷博天性宽厚,好交结,重情谊,时以珍本古籍赠诸同好。遇贫而好学者,往往贻以全套丛书。受其赠书最多者为黄氏士礼居、汪氏艺芸精舍。道光咸丰年间抄校诸本,亦归归安丁氏、仁和劳氏及吴兴陆氏十万卷楼。藏书至此散尽。天趣清远,耽爱吟咏,所著诗文稿,大半散佚。遗诗辑为《花韵轩遗稿》二卷、《花韵轩(《辞源》作花咏轩,非是)咏物诗存》一卷(《清史列传》作《花韵轩小稿》、《咏物诗》)。其夕阳诗三十首(民国《歙县志》作二十韵),尤脍炙人口,袁枚、阮元皆称之为“鲍夕阳’。
发表于 2008-4-26 17: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6集《武林旧事》1和19集耆舊續聞 下 山房隨筆链接无效,这里从国学数典下载后补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8 00:57 , Processed in 0.07520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