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學校 祀典附 書院、試院附
登州府學宮 在府治南。宋大觀間建,明洪武初知府畢汝舟重建。正統間知府楊頤、天順三年知府韓敏、成化間知府張鼐相繼修葺,宏治間知府寇林建大成門、知府羅綺增置齋號,正德十年知府秦偉重修,嘉靖十年知府游璉建敬一亭於櫺星門西、又建啟聖祠於儒學門東,三十九年知府盧寧建名宦、鄉賢二祠於啟聖祠前,後移置大成門東、西。萬歷八年知府劉自化買民地開雲路,建雲衢坊,十五年知府王詔重修,三十三年推官冀述修明倫堂,三十九年知府黃體仁建尊經閣,泰昌元年知府徐應元重修,崇禎五年壞於兵。九年知府郭迎褒、十二年知府陳鍾盛、國朝防院朱國柱、順治五年知府張尚賢各重修。十五年知府李經國修兩廡、敬一亭、尊經閣。康熙四十年同知署、知府楊廷望,雍正十年知府于斐,乾隆二十四年知府陳琜各重修。嘉慶二十五年知府楊本昌、總兵劉清倡捐重修,并修尊經閣,至道光二年工竣。十年知府英文、咸豐五年知府汪承鏞各勸捐重修,其廟制:中為大成殿,東西為兩廡,其南為神庫、神廚,前為大成門及石坊,再南為泮池、為櫺星門。門外左右為庠門:東曰禮門,西曰義路,前為廟門,街有雲衢坊。左右有二坊,東曰“德配天地”,西曰“道貫古今”。殿後為明倫堂,左右四齋,曰“治平”、“修齊”、“誠正”、“格致”。東為教授宅,西為訓導宅。號房三十五間,今廢。(注1)
注1:登州府學宮:《山東通志·學校志》:登州府儒學在府治南,宋大觀間建,有大成殿、明倫堂。明天順三年知府韓敏清學宮舊址建齋廡,增祭器,粧塑像,創戟門、櫺星、泮池,又於廟前買地以通神道。嘉靖十年,知府趙祐建啟聖祠及敬一亭。萬暦三十九年知府黃體仁增建尊經閣。皇清順治十五年知府李經國重修。入學貳拾名。
畢汝舟:北直武清人,洪武二十至二十三年在任。廉明正直,祀名宦祠。
楊頤:未知籍貫與出身。正統四年任。
韓敏:江南山陽庶吉士,天順三年任。下車即竭文廟,因不滿學宮的低下狹小,即倡導僚屬捐俸重修。動工之日掘地得五萬餘緡,以此為資,使學宮頗具規模。
張鼐(公元?—1510年):字用和,明濟南歴城人。成化十一年進士,先授襄陵知縣,陞登州知府,再拜為御史。成化末年數笞言官,張鼐力諫;又因疏諫妖僧、方士,帝心惡之,而出為江西巡按。因遭陷害,謫郴州判官。弘治初擢河南僉事,陞為河南按察使、遼東巡撫,主持修築山海關至開原的萬里長城。正德間因有忤於劉瑾而下獄。劉瑾伏誅,嘉靖間方得昭雪,然此時張鼐已卒。另見本《府志·文秩一》。山東歷城人,成化十一年三甲進士。
寇林:官生,宏治三年任。
大成門:孔廟大門。名稱原於《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趙岐注:“孔子集先聖之大道,以成己之聖德者也。”《宋史·禮志八》:“崇寧初……詔辟廱文宣王殿以‘大成’為名。”明嘉靖九年尊孔子為“至聖先師”,清順治二年改稱“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其後省稱為“大成至聖先師”。凡孔廟建築多冠以“大成”二字,如“大成門”、“大成殿”等。
羅綺:注者按:本《府志》卷二十五云:“羅綺,河南固始進士,宏治十八年任。”《明史》卷一百六十有《羅綺傳》,但與此羅綺籍貫、生時、行事大不相同。查明代進士只有宣德時磁州進士羅綺,《固始縣志》亦別無羅綺。此處存疑。
秦偉:陜西三原進士,正德十一年至十二年在任。後陞河東分守道。
游璉:字世重,號少石,福建連江人。正德六年三甲進士,初授江西新建縣令。歴官廣東按察副使、海南兵備副使,江西參政、南京戶部主事。嘉靖六年至十二年任登州知府,其間,興學育才,懲惡揚善,賑饑療疫,頗有政績。
櫺星門:舊時學宮孔廟的外門稱櫺星門,原名靈星門。靈星即天田星。漢時祭天先祭靈星。到了宋代,在祭天的郊台外築起了垣牆,並設置大門,稱靈星門。人們覺得尊孔應該象尊天一樣,所以將“靈星門”之名移用到孔廟。再後來人們發現漢代祭靈星本來是為祈禱豐收,與祭孔毫不相干,又見孔廟之門形如窗櫺,於是改稱“櫺星門”。“櫺”,取疏通之義。(見清袁枚《隨園隨筆·櫺星門之訛》)
啟聖祠:又稱“崇聖祠”。其建築始於明世宗朱厚熜,規定立祠於大成殿後,有“尊夫子所自出,配以諸先儒所啟者,以祀之”之意,也就是另建祠堂專門祭祀孔子的父親叔梁紇、颜回(颜渊)之父顏路、曾參之父曾曨(曾晳)、子思之父孔鯉。(見《明史錄》。)
盧寧:廣東南海進士,嘉靖三十七年至四十年在任。
劉自化:陜西高陵進士,萬暦六年至十年在任。
雲路:喻指天上、雲間之路。這里比喻仕途與高位的陞擢。《晉書·皇甫謐傳》:“子其鑒先哲之《洪範》,副聖朝之虛心;沖靈翼於雲路,浴天池以濯鱗。”皆期盼高陞之意。
王詔:明北直隸博野縣進士,萬暦十四年至十七年在任。
冀述:河北武安進士,《府志·文秩一》云“萬暦三十年陞兵部主事”,與此處“三十三年修明倫堂”年代抵牾。
明倫堂:“明倫”出於《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意思是學校教育在於教導人們懂得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道德。後來孔廟大殿即稱明倫堂。(參見後注:賽典赤與明倫堂)
黃體仁:南直華亭進士,萬暦三十八年至四十三年在任。罷坊市雜稅,為陳迪、戚繼光請諡號。後陞副使。
徐應元:北直滄州進士,萬暦四十五年至天啟元年在任。後陞副使。
郭迎褒:山西舉人,崇禎六年至九年在任。後陞昌平副使。
陳鍾盛:江西臨川進士,崇禎九年至十三年在任。後陞兗西道。
朱國柱:字磐石,奉天遼陽人。捐順治四年至九年任登萊巡撫,捐俸修學,躬親課士,百癈俱興。
張尚賢:遼陽生員,順治五年至八年在任。後陞順天府尹,去後登州立生祠祀之。
李經國:北直南宮貢生,順治十四年至十五年在任。後陞山西岢嵐道副使。
尊經閣:孔廟藏經處。各地孔廟配套建築之一。元仁宗皇慶二年命建崇文閣於國子監之左。延祐二年常州路總教史壎即郡庠建尊經閣,以儲書籍,詔天下學校皆建閣。
敬一亭:各地孔廟配套標誌性建築之一,為教授辦公處所。
楊廷望:江蘇武進監生。康熙三十四年任登州府同知,後署任登州知府至康熙四十年,調任浙江衢州知府。
于斐:漢軍鑲藍旗監生,雍正九年至十二年在任。
陳琜:浙江海寧人,乾隆二十四年曾重修府學。
楊本昌:雲南南寧進士,嘉慶二十三年至道光元年在任。後調濟南府。
劉清(1741--1827):字天一,號松齋,貴州貴築(今長順)縣人,乾隆丁酉(公元1777年)拔貢,考授四庫謄錄。乾隆四十九年授四川免寧縣縣丞。乾隆五十七年升任四川南充知縣,以清廉、幹練而政聲大振。嘉慶初與白蓮教軍作戰,屢立戰功。其後仕途幾起幾落,直到嘉慶十八年(西元1813年)因劉清率部平定山東境內白蓮教之功而加布政使銜。嘉慶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西元1816-1820年),任登州鎮總兵,成為文職充任武將的星級人物。劉清練兵之暇,雅好談文。他倡捐重修府學、瀛州書院及蓬萊閣,為登州文物古蹟留下重重一筆,登州治蓬萊。後移鎮曹州。
總兵:又稱總鎮,登州知府楊本昌《重修蓬萊閣記》稱劉清為“總戎”。總兵一詞古已有之,如《冊府元龜》就有《總兵》一章,取督軍、總督之意,然總兵之設則始於明洪武二年。其始為遣將出征所設統領軍務的長官。後來逐漸成為既負責練兵又負責指揮作戰、鎮守一方的最高軍事長官。清代因之,於各省置提督,提督下分設總兵官與副總兵官。總兵所轄者為鎮,故總兵又稱總鎮。清代總兵為綠營兵正,正二品;所轄綠營兵稱“鎮標”。總鎮,相當於今大軍區與省軍區之間。劉清為總兵時的總鎮由臨清遷至登州,之後又由登州遷至曹州,其所轄範圍已達到河北。
英文:滿州正黃旗陰生。原為沂州知府,道光十年與登州知府熊遇泰對調,至道光十五年在任。英文謹飭嚴肅,潔己愛民。後陞四川川北道。
汪承鏞:道光三十年署任,咸豐元年任,不久署登萊道,同年調濟南府。
神庫:本指用於存放迎送神位用的轎子等器物,或臨時供奉各神位的地方。而各縣、州、府並無過多建築,實際是存放祭祀所用的器皿用具的庫房。神廚:有兩義:一亦作“神櫥”,是安放神像的立櫃。一是烹調供神祭品的庖廚。宋陸游《賽神曲》:“烏臼燭明蠟不如,鯉魚糝美出神廚。”這裏指庖廚。
泮池:學宮前的水池。泮池是孔廟、文廟與學宮的配套建築,天子學宮稱辟雍,水池圓形,環繞辟雍;諸侯之學稱泮宮,水池半圓,故稱泮池。朱子圖說曰,經其半於辟雍,故曰泮宮。又曰,諸侯之樂半於天子,故《魯頌》有“在泮”之文。後來府、州、縣之學宮皆依周諸侯之制而建。元汪克寬《泮宮賦》:“步前除以徜徉兮,覩泮池之澄碧。”即其所指。
庠門:《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黨”與“術”,均為古代行政單位。庠門,泛指古代鄉學之門。《禮記·鄉飲酒義》:“主人拜迎賓於庠門之外。”注:“庠,鄉學也。”庠,這裏指縣、州及府學。
禮門、義路:出于《孟子·萬章下》:“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取名禮門、義路,在于表達對府學生員的期望。
號房:《明史·選舉二》:“試士之所謂之貢院;諸生席舍謂之號房。”這裏指府學生員的宿舍。
大成殿 七楹,壇高五尺,宋崇寧四年詔文宣王殿以“大成”為名。政和四年,御書“大成殿”額,頒各路學宮,此命名之始。後歷代皆稱“先師廟”。國朝雍正七年改用黃瓦,乾隆三十三年定於大門增先師廟額,正殿為大成殿,二門為大成門。(注2)
注2:壇:基礎,地基;這裏指大成殿基礎。《莊子·則陽》:“觀於大山,木石同壇。”成玄英疏:“壇,基也。石有巨小,木有粗細,共聚大山,而為基本。”
路:宋代地方三級行政區劃中的最高一級。宋代的“路-府、州-縣”體制是由唐代“道-州-縣”三級制轉化而來。宋代的路相當於現在的省,但比現在的省所轄範圍小。“行省”的名稱起源于元代,蒙古人征服金、宋時,其首府遠在蒙古高原,為征戰和統治的需要,除京師附近地區直隸中央最高行政機關中書省外,另設河南、江浙、湖廣、陜西、遼陽、甘肅、嶺北、雲南等處創設十一個派出機構,叫“行中書省”,意為行使中書省事,簡稱“行省”,再簡為“省”,以總攬該地區的政務,成為事實上的“行省-路-府、州-縣”行政區劃四級制。明、清雖不採用元代行中書省制度,而行省(簡稱“省”)之名已習慣代表大行政區沿用下來。
廟額:指孔廟匾額。額,本指人的眉上髪下部位,這裏指廟的門上部位。
至聖先師孔子位正中南嚮
周敬王四十二年,魯哀公 十七年 誄孔子曰“尼父”,立廟於舊宅 此追諡孔子之始。(注3)
注3:據杜預《春秋左傳注》四庫全書本、今人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本等,孔子卒於周敬王四十一年、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97年)夏四月已丑(周暦四月十一日)。魯哀公誄孔子於同年同月。此處云周敬王四十一年。即魯哀公十七年有誤。
誄lěi:古代列述死者生平德行,表示哀悼並為之定諡號(多用於上對下),類似於今之悼詞。《禮記·曾子問》:“賤不誄貴,幼不誄長,禮也。”鄭玄注:“誄,累也。累列生時行跡,讀之以作諡,諡當由尊者成。”
追諡:古代帝王卿大夫及有地位的人死後,根據其生前行事評定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叫諡號。追諡指追加前人諡號,如下文 “元始元年追諡孔子曰‘褒成宣尼公’” 。 (見《漢書·平帝紀》)即此。鄭玄以為“尼父”為孔子諡號,不確。《十三經注疏》云:《左氏春秋》“唯說誄辭,不言作諡,傳記、群書皆不載孔子之諡。”認為鄭玄將孔子的字“尼”(孔子字仲尼)作為他的諡號,是錯讀《左氏春秋》了。故此處“此追諡孔子之始”並不正確。追諡之始當為漢平帝時。秦代反孔,焚書坑儒,故漢平帝之諡孔子曰“宣”, 依諡法,“聖善周聞曰‘宣’”。故漢平帝諡孔子“宣”為追諡之始。
立廟於舊宅:宋孔傳《東家雜記》卷上:“魯哀公十七年立廟於舊宅,守陵廟百戶。”意為魯哀公為孔子建廟宇,並賜百戶之徭役為孔子守陵、守廟。
漢高帝十二年冬十一月,上過魯,以太牢祀孔子。 此祀孔子之始。詔諸侯王卿相至郡先謁,然後從政。 此新官涖任謁廟之始。以孔子後騰為奉聖君。 此封聖裔承祀之始。元始元年追諡孔子曰褒成宣尼公。(注4)
注4:太牢: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齊備叫太牢。《莊子·至樂》:“具太牢以為膳。”成玄英疏:“太牢,牛、羊、豕也。”又《清史稿·禮志一》:“太牢:羊一、牛一、豕一。”漢高帝過魯祭孔,見《漢書·高帝紀》。
新官涖任謁廟:清代新官涖任謁廟典禮是:“舊例到任三日或次日謁文廟及城隍廟諸常祀,新官吉服乘輿,執事鼓吹前導,詣文廟東紅門外下輿,步至丹墀下立,禮生贊禮。如行漢禮,唱跪,興四拜;行滿禮,唱三跪九叩頭。禮畢,門外乘輿,詣儒學……”(見清黃六鴻《福惠全書·謁廟行香》)
奉聖君:宋孔傳《東家雜記》卷上為“奉嗣君”;騰,即孔子九代孫孔騰。
東漢永平二年,詔國學祀周公、孔子。此祀孔子於太學之始。十五年春三月,東巡至魯,幸孔子宅,祀仲尼及七十二弟子。此祀孔子弟子之始。永元四年追封孔子為褒尊侯。元嘉二年春三月,詔孔子廟置百石卒使一人,掌領禮器。此廟學建官之始。光和元年,始置鴻都門學,畫先聖及七十二弟子像。此立像之始。(注5)
注5:後漢明帝永平二年兩次幸辟雍。十五年三月“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親御講堂,命皇太子、諸王說經。”(見《後漢書·明帝紀》。)
永元(公元89-105年):為後漢和帝劉肇年號。
百石:指秩薪百石之官。這裏的元嘉為東漢桓帝劉志的年號。注者按:乾隆《兗州府志·闕里志》云:“桓帝元嘉二年春三月詔孔子廟置百石卒史一人,掌領禮器。”又“魏文帝黃初元年,詔以孔羨為宗聖侯,奉孔子祀。令魯郡修起舊廟,置百石史卒以守衛之。”“卒使”、“卒史”、“史卒”各不相同,未知誰是。
光和(公元178-183年):為後漢靈帝劉宏年號。
鴻都門學:後漢靈帝光和元年設在洛陽鴻都門的學校,專習辭賦書畫。學生由州、郡、三公舉送,學成後授予高級官職。《後漢書·蔡邕傳》:“光和元年,遂置鴻都門學,畫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
魏正始二年,祀孔子於辟雍,以顏淵配。此顏子配享之始。(注6)
注6:《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正始)二年春二月,帝初通《論語》,使太常以太牢祭孔子於辟雍,以顏淵配。”
顏淵(公元前521-481年):《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顏回者,魯人也,字子淵。小孔子三十歲。”顏子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韓詩外傳》卷十記載:“顏淵問於孔子曰:‘淵願貧如富,賤如貴,無勇而威,與士交通,終身無患難,亦且可乎?’孔子曰:‘善哉回也!夫貧而富,其知足而無欲也。賤而如貴,其讓而有禮也。無勇而威,其恭敬而不失於人也。終身無患難,其擇言而出之也。若回者,其至乎!雖上古聖人,亦如此而已。’”孔子視顏淵操行同如上古聖人。儒家稱顏淵為“復聖”。
北魏太和十六年二月,詔宣尼廟敕有司嚮薦。此有司廟享之始。改諡“宣尼”曰“文聖尼父”。興和三年,兗州剌史李珽始建聖像雕塐,十子侍側。(注7)
注7:太和(公元477-499年):北魏孝文帝年號。
嚮薦:嚮,通饗,祭獻。《漢書·宣帝紀》:“上帝嘉嚮,海內承平。”師古注:“嚮,讀若‘饗’。”薦,指祭品。《禮記·祭義》:“奉薦而進。”該句是說皇帝命令有關部門在孔廟按時祭祀孔子。
興和(公元539—542年):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年號。
塐sù:“塑”的異體字。
梁天監四年春,詔立州郡學。此州郡立學之始。
北周大象二年,追封孔子為鄒國公。(注8)
注8:大象(公元579—580年):北周靜帝宇文衍年號。
鄒國:即春秋時邾國,又稱邾婁國,鄒國為戰國之後的稱謂。鄒,邾婁之合音。今山東曹縣一帶本為虞舜時陸終第五子安的封地,後因周武王封其弟叔振于曹,所以周武王改封安的後人邾俠于邾,自安至儀父十二世進爵稱子,作為魯國附庸,仍以曹為氏,戰國時為齊所滅(見清秦嘉謨輯補《世本》卷四)。
隋開皇初贈孔子為“先師尼父”。制:州、郡學以春秋仲月釋奠。此郡、縣二仲釋奠之始。(注9)
注9:開皇(公元589—600年):隋文帝楊堅年號。
釋奠:古時於學宮設置酒食祭奠先師的典禮。《禮記·王制》:“凡學,春官釋奠於先師,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學者,必釋奠於先聖先師。”鄭玄注:“釋奠者,設薦饌酌奠而已。”
二仲:即仲春、仲秋。
唐貞觀元年,罷周公,尊孔子為先聖,以顏淵配。初以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後以周公配享武王,尊孔子為先聖,顏子為先師。四年,詔州、縣學皆立孔子廟。此郡縣立文廟之始。十一年,尊孔子為“宣父”。乾封元年幸曲阜,祠孔子,追封“太師”。天授元年追封孔子為“隆道公”。開元二十七年追諡孔子為“文宣王”。(注10)
注10:貞觀(公元627-649年):為唐太宗李世民年號。“罷周公,尊孔子為先聖”,實唐高宗顯慶二年始,《府志》此處不確。
乾封(公元666-667年):為唐高宗李治年號。古代帝王親臨曰“幸”。宋孔傳《東家雜記》云:“唐高宗乾封元年封禪還京,途經曲阜,親幸祀廟,追賜先師為太師。”
天授(公元690-691年):則天武后年號。宋孔傳《東家雜記》云:“唐則天神龍元年,以鄒魯百戶為隆道公采邑,以奉歲祀。子孫世襲‘褒聖侯’。”
封:帝王以爵位、土地、名號等賜人曰封。宣父、太師,皆為名號;隆道公,是爵位;文宣王,則是諡號加爵位。
開元(公元713-741年):唐玄宗李隆基年號。宋孔傳《東家雜記》云:“唐明皇開元二十七年封‘文宣王’,遣三公持節冊命。”
宋大中祥符元年,幸曲阜,加諡孔子為“元聖文宣王”。五年改封孔子為至聖文宣王。政和元年,詔郡、縣犯先聖諱者悉改正。此避諱之始。咸淳三年,帝詣太學,行釋奠禮,以顏淵、曾參、孔伋、孟軻配享。此四配之始。(注11)
注11:大中祥符(公元1008-1017年):宋真宗趙恒年號。宋孔傳《東家雜記》云:大中祥符“十一月一日幸曲阜,謁先聖廟……加諡‘玄聖文宣王’。”注者按:大而幽曰玄。本為‘玄聖文宣王’,改“玄”為“元”,避康熙皇帝名諱。
政和(公元1111-1118年):宋徽宗趙佶年號。孔子名丘,此言凡人名、地名有“丘”字者一律改作另字。
咸淳(公元1265-1274年):南宋度宗趙禥年號。
金大德十一年七月,追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注12)
注12:大德(公元1297年-1307年):元成宗鐵木耳年號。乾隆《兗州府志·闕里志》:“成宗大德元年勅各官涖任先詣先聖廟拜謁,方許以次詣神廟,著為令。……十一年七月武宗追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注者按:《府志》云“金大德”,實為“元大德之誤。”而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也非成宗鐵木耳,而實為武宗海山。
明正統三年,禁祀孔子於釋老宮。嘉靖九年,釐正祀典,改稱“至聖先師孔子”,詔天下文廟俱撤塑像,易以木主。(注13)
注13:正統(公元1436-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年號。釋,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泛指佛教或僧人。老,指春秋時老子,姓李,名耼,道教創始人。釋老宮,指佛教與道教的宮觀。
嘉靖(公元1522-1566年):明世宗朱厚熜年號。乾隆《兗州府志·闕里志》:“九年,釐正祀典,改稱‘至聖先師孔子’。四配:稱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十哲以下皆稱先賢,左丘明以下皆稱先儒。詔天下文廟俱撤塑像,易以木主。” 注者按:明嘉靖皇帝接受張璁孔廟改制奏章,內容是:一、諡號不稱王:以為孔子,人臣也;生非王爵,死而封王則為僭禮。二、毀塑像,用木主,去章服,祭器減殺。以為塑像之設,中國無之,自佛教入中國始有之。三、更定從祀制:削爵稱,進退諸儒。以為孔子既不得封王,從祀弟子更無從封爵。四、大成殿改稱孔子廟,內增啟聖祠。以為孔子既不得封王,則祭祀之所宜稱廟,不宜稱殿。清代亦依此制。
木主:即登州地面俗稱“神主”或“神主碑”。先時,孔廟皆供或畫像或塑像或雕像。其中以唐吳道子畫像最為著名,但與《孔叢子》所描述鬚眉不同。之後畫像章服式樣與冕旈數量也不盡一致。到宋代遂起爭論。朱熹就說:“宣聖本不當設像,只合設主,以祭蓋像,則褻主。”明太祖洪武年間毅然改為木主,明世宗嘉靖年再次詔撤像,改木主。洪武間欽定孔子木主長三尺三寸五分,連上雲下座共五尺二寸,闊二七寸,連左右雲共二尺一寸五分。嘉靖時有所修正,用朱地金字。如圖
國朝崇德元年,遣官致祭孔子廟。順治二年定文廟,諡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十四年改諡為“至聖先師孔子”。康熙二十三年秋九月御書“萬世師表”匾額,頒布發天下學宮。二十五年御製《孔子贊》。
序曰:“蓋自三才建,而天地不居其功,一中傳而聖人代宣其蘊。有行道之聖,得位以綏猷;有明道之聖,立言以垂憲。此正學之所以常明,人心之所以不泯也。粵稽往緒,仰溯前徽,堯、舜、禹、湯、文武達而在上,兼君師之寄,行道之聖人也。孔子不得位,窮而在下,秉刪述之權,明道之聖人也。行道者勳業耿於一朝,明道者教思周於百世。堯、舜、文武之後不有孔子,則學術紛淆,仁義湮塞,斯道之失傳也久矣。後之人而欲探二帝三王之心,法以治國平天下之準,其奚所取衷焉?然則孔子為萬古一人也,審矣!朕巡省東國,謁祀闕里,景企滋深,敬摛筆而為之贊。
曰:‘清濁有氣,剛柔有質。聖人參之,人極以立。行著習察,舍道莫由。惟皇建極,惟后綏猷。作君作師,垂統萬古。曰惟堯、舜、禹、湯、文武五百餘歲,至聖挺生。聲金振玉,集厥大成。序《書》刪《詩》,定《禮》正《樂》,既窮《象》《繫》,亦嚴筆削。上紹往緒,下示來型。道不終晦,秩然大經。百家紛紜,殊途異趣。日月無踰,羹牆可晤。孔子之道,惟中與庸。此心此理,千載所同。孔子之德,仁義中正。秉彝之好,根本天性。庶幾夙夜,勖哉令圖。溯源洙泗,景躅唐虞。載歷庭除,式觀禮器。摛毫仰贊,心焉遐企。百世而上,以聖為歸。百世而下,以聖為師。非師夫子,惟師於道。統天御世,惟道為寶。泰山巖巖,東海泱泱,牆高萬仞,夫子之堂。孰窺其藩,孰窺其徑?道不遠人,克念作聖。’”(注14)
注14:崇德(公元1636—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年号。
順治(公元1644—1661年):清世祖福臨年號。
康熙(公元1662—1722年):清聖祖玄燁年號。
蓋自三才建,而天地不居其功:蓋,句首語氣助詞。三才,即天、地、人。漢王符《潛夫論·本訓》:“天本諸陽,地本諸陰,人本中和。三才異務,相待而成。”三才建,猶言天、地、人創建之後。功,業績。該句是說“自從三才創建之後,天、地就不再獨尊了”。
一中傳而聖人代宣其蘊:一,道也。《呂氏春秋·論人》:“無以害其天則知精,知精則知神,知神之謂得一。”高誘注:“一,道也。”蘊,深奧涵義。該句是說:天地之道是由聖人代為挖掘流布其中奧秘的。
綏猷:语出《書·湯誥》:“若有恒性,克綏厥猷惟後。”孔安國傳:“順人有常之性,能安立其道教,則惟為君之道。”綏,本為執以登車令身子平穩的繩子,這里有“順應、安立”之意。猷yóu,道,法則。
垂憲:流傳法則。語出《書·蔡仲之命》“爾乃邁跡自身,克勤無怠,以垂憲乃後。”孔安國傳:“汝乃行善跡用汝身,使可蹤跡而法循之,能勤無懈怠,以垂法子孫,世世稱頌。”
正學:正道的學說。漢武帝罷拙百家,獨尊儒術,以儒學為正學。
粵稽往緒:粵,語助詞,用於句首,表審慎的語氣。稽:考核,考查。《易·繫辭下》:“於稽其類。”孔穎達疏:“稽,考也。”緒,本為絲的開端,引申為統系、世系。本句意為“考查過往的各朝各代”。
仰溯前徽:仰,向上。徽,美善。該句意為“向上追溯過往的美善之政”。
兼君、師之寄:《書·泰誓上》:“作之君,作之師。”正義曰:“治民之謂‘君’,教民之謂‘師’,君既治之,師又教之,故言‘作之君,作之師’”。寄,依賴,依附。《廣雅·釋詁》:“寄,依也。”這裏指將希望、理念寄託在某事上。該句意為“身兼治民與教民的理念上”。
秉刪述之權:秉,執,掌握。刪,指孔子刪《詩》。《史記·孔子世家》:“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述,《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集注:“述,傳舊而已。”權,衡量,比較。該句意為“孔子秉執過往君師的權衡取舍,加以刪削傳述”。
耿:明也,這裏有“顯赫”之意。《楚辭·離騷》:“耿吾既得此中正。”王逸注:“耿,明也。”
教思周於百世:思,思想,理念。周,忠信。《論語·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 人比而不周。”孔安國曰:“忠信為周,阿黨為比。”此言“發揚大道之人能教給人們忠信的理念,從而百世流傳”。
二帝三皇:均指上古帝王。三皇五帝歷來說法不一。古有《三墳》,依孔安國《書序》:“伏犠、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則此處三皇當指伏犠、神農、黃帝。二帝,則指帝堯陶唐氏、帝舜有虞氏。
法:動詞,取法,效法。
其奚所取衷焉:其,代詞,承上“之準”。奚,疑問詞,義同“何”。 衷,正也。《左氏春秋》昭公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辟?”杜預注:“辟,邪也;衷,正也。”該句意為“那又怎麼能獲得正道啊”。
審:真實,不虛假。
巡省東國:巡省,巡行視察。東國,東方之國,即齊、魯、徐夷之國。
闕里:孔子故里在曲阜城內闕里街。其街因有兩座石闕,故名。
景企滋深:景企,企慕,仰慕。滋,副詞,愈益,更加。該句意為“仰慕之心更加深厚了”。
敬摛筆:敬,恭敬,端肅。摛筆,執筆為文,鋪陳詞藻。以上為《孔子贊序》。
清濁有氣,剛柔有質:清,指天;濁,指地;氣,指天地間的陰陽二氣。剛柔,指陰陽。《易·繫辭下》:“剛柔相推,變在其中。”孔穎達疏:“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變化之道,在剛柔相推之中。剛柔,即陰陽也。”質,主也。《管子·君臣下》:“天道人情,通者質。”尹知章注:“質,主也。能通天道人情者,可以為主。”該句是說“天地間有陰陽二氣,各有所主”。
聖人參之,人極以立:聖人,指三皇二帝。參,考索,領悟。人極,綱紀,准則。唐白居易《立制度策》:“夫制度者,先王所以下均地財、中立人極、上法天道者也。”該句是說“聖人仰觀俯察,于是創造了社會的綱紀准則。”
行著習察,舍道莫由:前句出于《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也,眾也。”朱熹集注:“著者,知之明;察者,識之精。”宋孙奭疏:“孟子言仁义之道人皆有之,然而行之而不著,则其迹不能彰明;习此仁义之道而不察,则其理不能推明;终身用而行之,而不知其是为道:凡如此者,非君子者也,是则为凡众者矣。”該句意為“要彰顯行政,要通曉為什麼要這樣行政,如果捨棄仁義之道,行政就沒有依據了。”
惟皇建極,惟后綏猷:惟,也作“唯”,助詞,用於句首。皇,指三皇二帝。建極,語出《尚書·周書·洪範》“皇建其有極”。建:建立。極:原義為屋脊之棟,引申為行政的最高準則。后,帝王。該句意為“三皇二帝建立了行政的最高準則,帝王們就有了順應之道。”
作君作師,垂統萬古:該句是說“‘言天佑助下民,為立君以政之,為立師以教之。’流布於千秋萬代”。
至聖挺生:至聖,指孔子。挺生,杰出。梁劉孝標《辨命論》:“聞孔墨之挺生,謂英睿擅英響。”
聲金振玉,集厥大成:語出《孟子·萬章下》。見前注。
序《書》刪《詩》,定《禮》正《樂》:《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故《書傳》、《禮記》自孔氏。”又,“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後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又,“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既窮《象》《繫》,亦嚴筆削:窮,盡也;指將各種卦象包羅迨盡。筆削,修訂、刪改。古代書於竹簡與木牘,刪節需要利器刮削。《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又,“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
上紹往緒,下示來型:紹,繼承。緒,前人功業。《詩·魯頌·閟宮》:“纘禹之緒。”“纘”與“紹”同義。示,展示。型,本為澆鑄器物的模子,引申法式,楷模。該句是說“承緒前人之功業,對後來者展示楷模。”
道不終晦,秩然大經:秩然,整飭。該句是說:“使得仁義之道終究不被掩蔽,進而成為整飭的經典”。
百家紛紜,殊途異趣:殊途,異途。該句是說“其餘百家眾說紛紜,途徑不同,得到的旨趣也不同”。
日月無踰,羹牆可晤:無,連詞,無論。踰,遠也。羹牆,語出《後漢書·李固傳》:“昔堯殂之後, 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於牆,食則覩堯於羹。”後以“羹牆”表達追念前輩、仰慕聖賢。晤,通“寤”,醒悟,覺悟。該句是說“時間無論多麼久遠,追思前賢令人醒悟。”
孔子之道,惟中與庸:中庸,語出儒家經典《中庸》。朱熹集注引程頤云:“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該句承“百家紛紜”轉說“孔子認知事理的基礎在於中庸”。
此心此理,千載所同:此,指“中庸”。心理,思想與理念。該句是說“中庸的思想與理念幾千年都是相同的”。
孔子之德,仁義中正:德,心意。仁義,仁愛與正義。《禮記·喪服四制》:“恩者仁也,理者義也。”《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中正:不偏不倚。
秉彝之好,根本天性:彝,常也。《詩·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毛傳:“彝,常也”好,理性。根本,由來。天性,天命。該句是說“堅持固定的理性,來自孔子的天性”。
庶幾夙夜,勖哉令圖:庶几,可望,《爾雅·釋言》:“庶幾,尚也。”晉郭璞注:“尚,謂心所希望也。”夙夜,日夜。勖,勉也。令圖,善謀。《左氏春秋》昭公元年:“臣聞君子能知其過,必有令圖。令圖,天所贊也。”楊伯峻注:“令,善也。”該句以下主體為康熙,是說“日夜勉勵自己,可望有遠大的謀略”。
溯源洙泗,景躅唐虞:洙泗,洙水與泗水。孔子聚徒講學於洙泗之間,後人以洙泗代稱孔子及儒家。景,景仰,仰慕。躅,蹤跡。漢書敘傳上:“伏周、孔之軌躅。”顏師古注:“躅,跡也。”該句是說“追溯孔子學說,仰慕三皇二帝事蹟”。
載歷庭除,式觀禮器:庭除,庭院。載,行也。載歷,行經。式,語助詞。該句是說“漫步孔廟庭院,觀看各種禮器”。
摛毫仰贊,心焉遐企:摛毫,即摛筆。遐企,無限想望。該句意為“揮毫寫下敬仰的贊詞,心也隨之有無限想望”。
百世而上,以聖為歸:歸,本也。該句是說“去此百代以上,皆以聖人為本”。
百世而下,以聖為師:該句是說“去此百代以下,皆以聖人為師”。
非師夫子,惟師於道:夫子,指孔子。師,動詞,學習,效法。惟,判斷詞“是”。該句為“不是……而是……”固定句式。是說“不是效法孔子,而是取法孔子所宣揚的道。”
統天御世,惟道為寶:統天,統領天下。御世,治理人世。惟道為寶,“惟(只有)……是(才是)……”句式。該句是說“統領天下,治理人世,只有道才是寶”。
泰山巖巖,東海泱泱:巖巖,高聳貌。《詩·魯頌·閟宮》:“泰山巖巖,魯邦所詹。”孔穎達疏:“言泰山之高巖巖然,魯之邦境所至也。”泱泱,水深廣貌。《詩·小雅·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維水泱泱。”毛傳:“泱泱,深廣貌。”此暗喻孔子思想的崇高與深廣。
牆高萬仞,夫子之堂:仞,古長度單位,七尺為一仞。萬仞,極言其高。堂,廟堂。此極言孔廟的高聳。暗喻孔子學說的高深。
孰窺其藩,孰窺其徑:窺,探求。藩,籬笆。徑,路徑。承前,是說“有誰求得儒家學說的真諦”?
道不遠人,克念作聖:克念,約束私念,使言行符合先王之禮教。該句是說“孔子之道離我們並不遙遠,只要約束我們的私念,同樣可成為聖人”!
御製四配贊
顏子贊曰:聖道早聞,天資獨粹。約禮博文,不遷不貳。一善服膺,萬德來萃。能化而齊,其樂一致。禮樂四代,治法兼備。用行舍藏,王佐之器。(注15)
注15:聖道早聞,天資獨粹:聞,接受。顏淵小孔子三十歲,年十六,在孔子“退而修《詩》、《書》、《禮》、《樂》”即師從孔子,“早聞”指此。天資,天賦本性。獨,獨特。粹,純,引申為“專一”。該句是說“顏淵少小即接受孔子的仁義教育,有超凡的天賦與專心”。
約禮博文,不遷不貳:約禮,用禮約束自己。博文,朱熹集注:“學欲其博,故於文無不考。”不遷不貳,語出《論語·雍也》:“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史記》集解引何晏曰:“凡人任情,喜怒違理。顏回任道,怒不過分。遷者移也,怒當其理,不移易也。不貳過者,有不善未嘗復行。”
一善服膺,萬德來萃:一善服膺,語出《中庸》:“子曰:‘回之為人也,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孔穎達疏:“得一善事,則形貌拳拳然奉持之。”朱熹集注:“拳拳,奉持之貌;服,猶著也;膺,胸也。”萃,聚集。該句是說“得一善事,則誠摯在心,於是眾多德行聚之一身”。
能化而齊,其樂一致:該句由《論語·雍也》而發:“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宋周敦頤評曰“處之一,則能化而齊”(見《通書》)。化,感受。齊,相同,一樣。該句是說“顏淵雖處貧苦,而處之泰然,其樂始終如一”。
禮樂四代,治法兼備:禮樂四代,即四代禮樂。《禮記·學記》:“三王四代唯其師。”鄭玄注:“四代,虞、夏、殷、周。”治法兼備,猶言治國之法兼備四代。
用行舍藏,王佐之器:行,行動。舍,置。藏,守。猶言“用我就動起來,不用我,就守志”。語出《論語·述而》:“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史記》集解引孔安國曰:“言可行則行,可止則止,唯我與顏回同也。”王佐,佐王,輔佐帝王。《韓詩外傳》卷七云:“顏淵曰:‘願得小國而相之。主以道制,臣以德化,君臣同心,外內相應……’孔子曰‘聖士哉!大人出,小子匿。聖者起,賢者伏。’”是其王佐之證。器,度量,胸懷。《論語·八佾》:“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朱熹集注:“器小,言其不知聖賢大學之道,故局量褊淺、規模卑狹。”該句是說“用之則行動,不用則守志,有輔佐帝王的度量”。
曾子贊曰:洙泗之傳,魯以得之。一貫曰唯,聖學在茲。明德新民,止善為期。格致誠正,均平以推。至德要道,百行所基。纂成統緒,修明訓辭。(注16)
注16:曾子(公元前505-432年):名參,字子輿,南武城人,小孔子四十六歲。是孔子求官列國途中所收弟子(曾參時年十六),追隨孔子列國之游。孔子以為能通孝道,故授之業,作《孝經》、《大學》。死於魯。曾子名言甚多,如“君子有三言,可貫而佩之。一曰無內疎而外親,二曰身不善而怨他人,三曰患至而呼天。”(《韓詩外傳》卷二)宋人汪晫編有《曾子》一卷。
洙泗之傳,魯以得之:洙泗本是孔子聚徒講學之地,這裏指孔子之道。以,介詞,因也。該句是說“因為孔子授徒於洙泗,所以魯國盡得聖人之學”。
一貫曰唯,聖學在茲:貫,通也;一貫,渾然一理。唯,應答詞,是。茲,此,指代曾子。一貫曰唯,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表現曾子對孔子理念領悟默契之快。聖學在茲,是說孔子之學全被曾子領會了。對此,明王守仁《別湛甘泉序》說:“顏子沒而聖人之學亡。曾子唯一貫之旨傳之孟軻。”
明德新民,止善為期:語出《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漢鄭玄注:“明明德,謂顯明其至德也。止,猶自處也。”朱熹集注:“新者,革其舊之謂也。”期,企求。該句意為“彰顯做人的根本,使百姓維新,企求處於盡善盡美之境界。”《大戴禮記·曾子制言》有“夫禮,貴者敬焉,老者孝焉,幼者慈焉,賤者惠焉”,是其证。注者按:明德新民,新,一作“親”,當是。
格致誠正,均平以推:格致,格物(推究事理)、致知的略语。誠正,意誠、心正的略語。均平,平正,公允。推,行也。語出《禮記·大學》:“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該句是說“探究事理心正意誠,行為公允平正”。
至德要道,百行所基:至德,盛德。要道,要領。基,根本。該句是說“是達到無上道德的要領,各種行為的根本”。
纂成統緒,修明訓辭:纂,編撰。統緒,系統。修明,整飭明瞭。訓辭,這裏指孔子儒家學說解說詞。該句是說“將孔子儒家學說編撰成體系,并且解釋得整飭明白”。
子思子贊曰:於穆天命,道之大原。靜養動察,庸德庸言。以育萬物,以贊乾坤。九經三重,大法是存。篤恭慎獨,成德之門。卷之藏密,擴之無垠。(注17)
注17:子思子(公元前483-402年):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孫,曾參弟子。作《中庸》。宋人汪晫編有《子思子全書》一卷。
於穆天命,道之大原:於穆,對美好的贊歎。《詩·周頌·維天之命》:“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大原,根源,根本。《漢書·董仲舒傳》:“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該句意為“天之教命太美妙了,那是制禮的本源”。
靜養動察,庸德庸言:靜養,靜心養學;動察,力行考察。庸德庸言,語出《易·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謹”及《中庸》:“庸德之行,庸言之謹。”。孔穎達疏:“庸謂中庸、庸常也。”白居易《續座右銘》:“修外以及內,靜養和與真。養內不遺外,動率義與仁。”該句意為“靜心養學,力行考察,行中庸之德,慎於中庸之言”。
以育萬物,以贊乾坤:贊,導也。《國語·周語上》:“太史贊王,王敬從之。”韋昭注:“贊,導也。”乾坤,國家,天下。承前,該句主詞為“天命”,是說“天命孕育萬物,而又引導着天下”。
九經三重,大法是存:九經,指治國平天下的九項準則。語出《禮記·中庸》:“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孔穎達疏:“治天下國家之道,有九種常行之事,論九經之目次也。”三重,指夏、商、周三王之禮。語出《禮記·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鄭玄注:“三王之禮。”孔穎達疏:“謂夏、商、周三王之禮,其事尊重,若能行之,寡少於過矣。”大法,根本法則。是,則,就。《爾雅》:“是,則也。”該句是說“治國的根本法則,就存留在九經三重之中”。
篤恭慎獨,成德之門:篤,厚也。篤恭,純厚恭敬。語出《禮記·中庸》:“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慎獨,語出《禮記·大學》:“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是說“独處之时也要谨慎”。成德,盛德,大德。語出《易·乾》:“君子以成德为行。”干寶曰:“君子之行,動靜可觀,進退可度,動以成德,無所苟行也。”該句是說“要純厚恭敬,即使独處之时也要谨慎,這是造就大德的不二之門。”
卷之藏密,擴之無垠。密,多也。無垠,無邊。該句是說“《中庸》的精華太多了,擴展開來,將莽無邊際”。
孟子贊曰:哲人既萎,楊墨昌熾。子與闢之,曰仁曰義。性善獨闡,知言養氣。道稱堯、舜,學屏功利。煌煌七篇,並垂六藝。孔學攸傳,禹功作配。
頒示天下,勒碑學宮。(注18)
注18:孟子(公元前385-304年):名軻,鄒國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其時“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成就了儒家思孟學派。
哲人既萎,楊墨昌熾:哲人,指孔子。萎,死亡。語出《禮記·檀弓上》:“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楊朱,戰國時魏國人,字子居,反對儒墨,其學說散見於《孟子》、《荀子》、《莊子》、《朝非子》、《呂氏春秋》等書。墨子(前468-376年),名翟,春秋末戰國初宋國人,其學說與儒家相對,《韓非子·顯學》說:“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昌熾,興旺,昌盛。《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該句是說“孔子死後,楊朱、墨子學說興旺活躍”。
子與闢之,曰仁曰義:子,孟子。闢,開拓。仁,仁愛。《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義,符合道德規範。《孟子·公孫丑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孟子》一書,“仁”字出現157次,“義”字出現108次,“仁”與“義”貫穿《孟子》全書。該句是說“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義思想”。
性善獨闡,知言養氣:性,人的本性。性善,孟子以為人生之初,其性是美好的、善良的。《孟子·告子上》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闡,開辟。知言養氣,語出《孟子·公孫丑上》:“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知言,意謂“察言而盡知其心之道義”。朱熹集注:“知言者,盡心知性。”養氣,涵養本有的正氣。該句是說“孟子獨自開辟儒家性善學說,盡心知性,涵養自己本有的正氣。”
道稱堯、舜,學屏功利:道,言,說話。語出《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功利,指眼前功效與利益。《孟子·尽心上》:“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孜孜)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與蹠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該句意為“只要說話,就稱讚堯舜仁義;其學說屏棄眼前功利”。
煌煌七篇,並垂六藝:煌煌,光彩閃耀貌。七篇,指《孟子》中《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為標題的七篇文章。垂,繼承,延展。六藝,指儒家《六經》,即《禮》、《樂》、《書》、《詩》、《易》、《春秋》。該句是說“《孟子》裏的七篇文章,都是儒家《六經》的繼承與發展”。
孔學攸傳,禹功作配:攸,連詞,乃,於是。禹功,大禹治水的功績。《左氏春秋》昭公元年:“美哉禹功!明德遠矣。”這裏為類比之詞。配,陪也,袝祀。該句是說“孔子學說於是得以流傳,孟子有夏禹導流之功,於是袝祀於孔廟”。
頒示天下,勒碑學宮:該句是說“將御制《四配贊》發布天下,令各地學宮刻成碑文”。
三十五年三次親征噶爾丹,朔漠永清,遣官祭告聖廟及闕里。御製《告成太學文》,頒示天下,勒碑學宮。後平定各方皆同。(注19)
注19:指1690年、1696年、1697年康熙皇帝三次親征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康熙三十六年七月以定厄魯特噶爾丹,朔漠永清,仿《王制》天子出征執有罪反釋奠於太學,以訊馘告之禮。遣官釋奠於先師御製碑文勒石太學。(詳見下文“祀典”注)
朔漠永清:是說“北方沙漠地帶再無戰事”。
後平定各方皆同:如雍正二年《御書平定青海告成太學碑》、乾隆十四年《御制平定金川告成太學碑》、乾隆二十年《御制平定準葛爾告成太學碑》、乾隆二十三年《御制平定回部告成太學碑》等。 雍正三年,諭:“孔子聖諱,查《毛詩》作古文,作‘期’音者甚多。嗣後除《四書》、《五經》外,凡遇此字並加‘阝’旁為‘邱’,地名亦不必更易,但加‘阝’旁,讀作‘期’音。”四年,頒發御書“生民未有”匾額,諭每歲八月二十七日至聖先師孔子誕辰,內外文武各官俱致齋一日,不理刑名,禁止屠宰,永著為令。(注20)
注20:諭:上諭,詔書。
諱:已故尊長之名。鄭玄《周禮》注:尊長“死日死日為忌,名為諱。”孔子名“丘”,“丘”即孔子名諱。
《毛詩》作古文:意思是《毛詩》將“丘”寫成古字“丠”,音“期”。《正字通》也將“丠”錄入“支韻,音欺”。
嗣後:以後。
致齋:嚴肅。致,通緻,精致,嚴密。《禮記·月令》:“毋或作為淫巧以蕩上心,必功致為上。”陳澔集說:“致,讀為緻,謂功力密緻也。”
刑名:刑律,這裏指刑事案件。《元典章·刑部五》:“刑名之重,莫嚴於殺人。”
永著:猶言“永遠記載在詔令之中”。
乾隆二年頒發御書“與天地參”匾額。
嘉慶四年頒發御書“聖集大成”匾額。
道光元年頒發御書“聖協時中”匾額。
咸豐元年頒發御書“德齊幬載”匾額。
同治元年頒發御書“聖神天縱”匾額。
光緒元年頒發御書“斯文在茲”匾額。(注21)
注21:與天地參:意猶“與天地並列”。參cān,並立。《續資治通鑒》元至元三十年:“天地有所不能者,人則為之,此人所以與天地參也。”義同。
聖協時中:恊,合恊。時中,合乎時宜,恰在其中。《禮記·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孔穎達疏:“謂喜怒不過節也。”該匾表揚“孔子行事和諧,盡在時中”。
德齊幬載:語出《左氏春秋》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如地無不載。”幬chóu,覆也。該匾是說“孔子德大,如同天地,無所不包”。
聖神天縱:聖神,指孔子。語出朱熹《中庸章句序》:“上古聖神,繼天立極。”天縱,天所放縱,即上天賦予。語出《論語·子罕》:“因天縱之將聖。”
斯文在茲:斯文,語出《論語·子罕》:“文王既沒,文不在斯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原指周文王的禮樂與典章制度,這裏指孔子儒家經典。
四配:顏子、子思子位殿東西嚮,曾子、孟子位殿西東嚮。明以前皆稱封爵,嘉靖九年改稱某聖某子。國朝因之。(注22)
注22:稱封爵:以其所封的爵位稱呼。以顏淵為例,唐玄宗封其為“兗公”、宋真宗加封其為“兗國公”、元文宗又加封其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復聖”。
復聖顏子 名回,字子淵,魯人顏無繇子。漢永平十五年祀七十二弟子,顏子位第一。魏、晉以後祀孔子均以顏子配饗。
宗聖曾子
名參,字子輿,魯南武城人,曾點子。唐開元八年從祀,宋咸淳三年配饗。
述聖子思子 名伋,字子思,伯魚子。宋大觀二年從祀,咸淳三年配饗。
亞聖孟子 名軻,字子輿,一字子車,鄒人。宋元豐七年配饗。(注23)
注23:配饗,同“配享”,合祭,一同受饗。
從祀:附祭,有附帶受祭之意。“配饗”與“從祀”雖均在受祭之中,但受敬程度不盡相同。配饗重,附祀輕。
十二哲 閔子、冉子、端木子、仲子、卜子、有子,位殿內東序,西嚮。冉子、宰子、冉子、言子、顓孫子、朱子,位殿內西序,東嚮。明以前稱封爵,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國朝因之。有子、朱子同。
閔子 名損,字子鶱,魯人。
冉子 名耕,字伯牛,魯人。
冉子 名雍,字仲弓,魯人。
宰予 名予,字子我,魯人。
端木子 名賜,字子貢,衛人。
冉子 名求,字子有,魯人。
仲子 名由,字子路,弁人,一作卞人。
言子 名偃,字子游,吳人。一作魯人。
以上皆俱唐開元八年從祀。(注24)
注24:閔子騫(公元前536-487年):小孔子15歲,以孝行名聞天下。孔子對其評價:“德行:閔子騫。”又:“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論語·先進》)在孔子門下,他中規中辭世,虛心求教。他說:“今被夫子之教浸深,又賴二三子切磋而進之,內明去就之義,出見羽蓋龍,旃裘相隨,視之如壇上矣。”(《韓詩外傳》卷二)他侍奉孔子“唁唁如也”,孔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唐玄宗二十七年追贈他為“費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追封其為“琅邪公”,南宋度宗咸淳三年改封為“費公”。
冉耕(公元前544-?年):小孔子7歲。孔子對其評價:“德行:冉伯牛。”時人認為他的德行修養與孔子“具體而微”(見《孟子·公孫丑上》)。唐玄宗開元八年將其列為十哲之一,二十七年追贈他為“鄆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追封他為“東平公”,南宋度宗改封為“鄆公”。
冉雍(公元前522-?年):小孔子29歲。孔子對其評價:“德行:仲弓。”子貢說他:“在貧如客,使其臣如借,不遷怒,不深 怨,不錄舊罪,是冉雍之行也。”(引見《孔子家語·弟子行》)冉雍“居敬而行簡”的行政主張得到孔子的極高評價,他說:“雍也,可使南面。”(見《論語·雍也》)東漢永平十五年祠冉雍,唐開元八年將其列為十哲之一,二十七年追封他為“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追封為“天下邳公”,南宋咸淳三年改封為“薛公”。
宰予(公元前522-458年):也叫宰我,小孔子29歲,追隨孔子周遊列國,其人利口辩辞,孔子對其評價:“言语:宰我。”。《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宰我為臨菑大夫,與田常作亂,以夷其族,孔子恥之。”《孟子·公孫丑上》說他:“智足以知聖人,污不至阿其所好。”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他為“齊侯”,宋大中祥符二年追封為“臨淄公”,南宋咸淳三年改封為“齊公” 。
子貢(公元前520-?年):也寫作“子贛”,又稱作“衛賜”。端木,復姓。小孔子31歲,是孔子周游至衛國時所收弟子,從此一直跟隨孔子,孔子死後,為其守墓六年,之後游歷他國,終老於齊。他利口巧辭,孔子說他“侃侃如也”(《論語·先進》)將其列入:“言语”一檔。盛贊他“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先進》),說“賜之敏賢於丘也”,季康子問子貢可否從政,孔子回答:“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意謂子貢通達事理,從政沒什麼難處。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頌揚他“喜揚之美,不能匿人之過”。史記貨殖列傳又讚揚他的經濟頭腦,能預知市場行情,“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間,七十子之徒,賜最為饒益”。唐玄宗開元八年將其列為十哲之一,二十七年贈他為“黎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追封他為“黎陽公”,南宋度宗咸淳二年改封為“黎公”。
冉求(公元前522-?年):小孔子29歲,與冉伯牛、冉雍同宗,曾為季氏宰,率魯軍擊敗齊軍。孔子對其評價:“政事:冉有。”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賦。仁則吾不知也。”(引《論語·公冶長》)孔子讚賞冉求的多才多藝,說:“求也藝!”(見《論語·雍也》)。唐開元八年將其列為十哲之一,二十七年追封他為“徐侯”,宋大中祥符二年追封為“彭城公”,南宋咸淳三年改封為“徐公”。
子路(公元前542-480年):又稱“季路”,小孔子9歲。《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他“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設禮稍誘子路”,子路於是穿儒服拜孔子為師,並隨孔子周游列國。孔子讚賞他他的事:““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論語·先進》),又說:“由也好勇過我。”(《論語·公冶長》)。子路重信諾,《論語·顏淵》說:“子路無宿諾。”子路自己說道:“士不能勤苦,不能輕死亡,不能恬貧窮,而曰我能行義,吾不信也。”(《韓詩外傳》卷二)最後挺身入難,死於衛國之亂。唐開元八年將其列為十哲之一,二十七年贈他為“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詔封為“河內侯”,南宋咸淳三年改封為“衛公”。
子游(公元前506-?年):亦稱“言游”、“叔氏”,小孔子45歲。《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云:“子游既已受業,為武城宰。孔子過,聞弦歌之聲。孔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遊曰:‘昔者偃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孔子以為子游習於文學。”郭沫若在其《十批判書·儒家八派的批判》中認為《禮記·禮運》篇“是子游氏之儒的主要經典”。 東漢明帝十五年以其配祭孔子,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他為“吳侯”,宋大中祥符二年追封為“丹陽公”,後又改為“吳公”。
卜子 名商,字子夏,魏人,一作衛人。唐貞觀二十一年從祀,開元八年升十哲位。
顓孫子 名師,字子張,陳人。唐開元八年從祀,宋咸淳三年升十哲位。
有子 名若,字子若,魯人。唐開元八年從祀。國朝乾隆元年升祔十哲。
朱子 名熹,字元晦,宋婺源人。淳祐元年從祀,國朝康熙五十一年升祔十哲。(注25)
注25:子夏(公元前507-?年):小孔子44歲,亦稱“卜子夏”、“卜先生”。孔子將其列入文學一檔,他說:“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他力求“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認為“雖小道,必有可觀者”(《論語·子張》)。子夏對《詩》、《書》、《禮》、《樂》的傳述與發明有一定貢獻,也是《公羊傳》與《榖梁傳》的發軔人。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他為“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贈“東阿公”,後又改為“衛公”。 子若(公元前518-?年):小孔子33歲。他深刻發揮了孔子“仁”的思想,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他認為欲“仁”則在“禮”,他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孔子既沒,弟子思慕,有若狀似孔子,弟子相與共立為師,師之如夫子時也。”東漢永平十五年配祀孔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他為“汴伯”, 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平陰侯”,後又改為“衛公”。清乾隆三年被列為“十哲”之一。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又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人。其父為致和尉,熹因僑居建州(今福建建甌)。紹興舉進士第,歷高、孝、光、寧四朝,凡所奏聞,皆正心誠意齊治平均之道。累官轉運副使,煥章閣待制,秘閣修撰,終寶文閣待制。朱熹膀廳事曰紫陽書堂,故稱紫陽,又創草堂於建陽雲谷,膀曰晦菴,自稱雲谷老人,亦曰晦翁。晚年居建陽之考亭講學,故人稱考亭學派。卒,諡“文”,寶慶中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朱熹少時,不遠數百里,徒步師從李侗、羅從彥,從中盡得程氏之傳。他說:“大學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其為學,大抵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而以居敬為主。嘗謂聖賢道統之傳散在方冊,聖經之旨不明,而道統之傳始晦。於是竭其精力,以研窮聖賢之經訓。所著書有:《易本義啟蒙》、《蓍卦考誤》、《詩集傳》、《大學中庸章句》、《或問》、《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西銘解》、《楚辭集注辨證》、《韓文考異》;所編次有:《論孟集議》、《孟子指要》、《中庸輯略》、《孝經刊誤》、《小學書》、《通鑒綱目》、《宋名臣言行錄》、《家禮》、《近思錄》、《河南程氏遺書》、《伊洛淵源錄》等,皆行於世。熹沒,朝廷以其《大學》、《語》、《孟》、《中庸》訓說立於學官。
兩廡 各十二楹,臺高三尺,內祀七十二賢及先賢、先儒。明以前皆稱封爵,嘉靖九年改稱先賢某子,先儒某子。國朝稱先賢、先儒,不稱子。又周、程、張、朱五子,明稱先儒,崇禎十五年改稱先賢,升七十子之次,國朝因之。(注26)
注26:周、程、張、朱五子:指周敦頤、程頤、程顥、張載、朱熹。
東廡從祀先賢位皆西嚮。
公孫僑 字子產,鄭公族。國朝咸豐七年從祀。
林放 字子邱,魯人。唐開元二十七年從祀,明嘉靖九年改祀於鄉,國朝雍正二年復祀。
原憲 字子思,魯人。
南宮适 南宮,復姓,字子容,魯人。适,一作縚。
商瞿 字子木,魯人。
漆雕開 漆雕,復姓,字子開,魯人。一作字子若,蔡人。
司馬耕 司馬,復姓,字子牛,宋人。
梁鳣 鳣,一作鯉,字叔魚,齊人。
冉孺 孺,一作儒,字子魚,魯人。一作字子魯,一作字子曾。
伯虔 字子晳。虔,一作處。字楷,一作字子楷,一作字子析,魯人。
冉季 字子產,一字子達,魯人。
漆雕徒父 字子有。一作名從,一作名從父,字子文。魯人。
漆雕哆 哆,一作侈。字子斂,魯人。
公西赤 公西,復姓,字子華,魯人。
任不齊 字選,一作字子選,楚人。
公良孺 公良,復姓,字子正,陳人。
公肩定 公肩,復姓,字子中,魯人。一作公堅,字子仲。一作衛人。
鄡單 字子家,魯人。鄡,一作鄥。
榮(氵旂) (氵旂)一作旗,一作旂,一作祈,字子祺,一作子祈。魯人。
左人郢 左人,復姓,字行,一作子行,魯人。一作左郢。
罕父黑 罕父,復姓,字子索。罕,一作宰,字子黑,魯人。
鄭國 字子徒,本作嶭邦,字子從,魯人。漢避高祖諱,以國易邦,嶭訛作鄭。
原亢 字藉。亢,一作抗。一作桃,字子藉,魯人。
亷潔 字庸。潔,一作絮。字子曹,衛人。
叔仲會 叔仲,復姓。字子期。一作仲叔噲,魯人。一作晉人。
公西輿如 字子上。一作公西輿,魯人。
邽巽 巽,一作選。一作名國選,字子斂,一作字子飲。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