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段话,"公子(信陵君)为人,仁而下士......致食客三千."意思是:信陵君礼贤下士,养了三千多食客.
乍一听此句,我觉得信陵君非常了不起,他一定是个胸怀大志,宽宏谦逊之人,而且乐于慷慨输纳,否则怎么会收养三千多食客在自己家中白吃白住呢?
那么到底什么是食客呢?老师的解释是:"食客又称为门客,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和贵族养士之风盛行,多拳养食客充当私人的知识分子,以壮大个人声望."由此看来,食客是类似参谋、智囊、文书一类的职业.在战国时期,各国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需要政治军事人才,所以统治者礼贤下士,不拘一格的延揽人才,由此养士之风盛行一时.战国四君子,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都因拳养数千门客,而一时传为美谈.
后人争相效仿四君子,如汉淮南王刘安,广收宾客,以成巨著«淮南子»;东汉末年的袁绍、曹操也因广收门客而得到大批人才,以成一方诸侯.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达官贵族拳养的食客数量越来越少.战国时期,一个贵族就可以养数千门食客.汉朝的贵族养几百食客足矣.魏晋时期有所上升.隋唐以后,食客数量大幅度下降,食客一词也演变成幕僚、师爷.众所周知,包青天大只有一个师爷,那就是公孙策,或许包拯官清如水,没有太多余财,供养不起太多师爷.但明清时期,最显赫的达官贵人也只拳养三个师爷,即刑名师爷、钱谷师爷、书启师爷. 从战国时期的食客三千到明清时期只养三个师爷.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国门客的数量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呢?莫非再没有人礼贤下士了吗?再也没有人慷慨输纳了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不是很令人失望吗?更令人失望的是,食客的生活似乎不似我们想象的那般悠闲自在.
刘备曾在曹操家中作食客.一日,曹操去请刘备喝酒,而当时的刘皇叔正在种地.怪事!怪事!真是怪事!岂有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为自己种地的道理.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待客之道?更奇怪的事还在后面,当时社会上还出现了僮客、奴客.身份尊贵的客人怎么会为僮为奴呢?
其实以上一切误会都是由对"客"字的错误理解造成的.中国语言文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内含有很大的变化.客在现在指尊贵的来宾.而在战国秦汉魏晋时却指带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半自由人.这些人失去人身自由,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奴隶,类似于农奴,被统治阶级雅称为"客".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刘皇叔在曹操家种地.由此看来,信陵君礼贤下士,"致食客三千"的实际意思是信陵君将三千多自由人变成了自己的农奴.这并不是件光彩的事,但却被历代文人所粉饰,所掩盖.时至今日,仍然是一个重大误解.
还过,当时为什么会有数千人争先恐后去当农奴.难道他们愿意放弃自由身份,甘愿去当农奴吗?愿意,因为战争时期,自耕农承担国家繁重的赋税兵,而且随时会在战场上送命,这种情况下.去贵族家中作农奴,反而有相对安全的保障.而且极少数农奴,确实有机会由此上升为幕僚和智囊.如商鞅、李斯都由食客起家,平步青云.所以,战国魏晋时期,天下战乱,食客较多;秦汉时期,天下太平,食客数量较少.隋唐之后,农奴制瓦解,食客退出历史舞台.慕僚师爷是纯粹的知识份子,所以数量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