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2427|回复: 1

[学术] 文史半月刊(全3期,完整无缺,推荐下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4 07: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史半月刊
编者:文载道主編
出版社:上海古今出版社
格式:DJVU
清晰度:清晰
来源:中美百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9-14 07: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漫话《文史》

在1950年前,取名《文史》的刊物据不完全统计共有两种,我这里要谈的只是其中之一——四十年代文载道(金性尧)先生编辑的《文史》。
  1944年11月16日,正是《古今》休刊特大号出版后的下一个月,《文史》半月刊悄悄面世了,《文史》承《古今》余绪,首尾相续,换句话说,《古今》打烊,《文史》开张。据《古今》的社长无锡人朱朴在第五十七期《小休辞》中说:“三年前的今天(笔者按:10月16日),我的最钟爱的长儿(荣昌,夭折于青岛)……古今出版的动机不过为我个人遣愁寄痛之托,绝无其他作用,……最近我的意志益形消沉,追念亡儿,无时或已,不独对于其他一切感觉到厌倦,就连本刊也感觉到厌倦了。”在此文的最后,他说:“我希望我的情绪终能有好转之一日,那么将来古今或者还能有与读者见面之机会。诗云:‘民亦劳止,汔可小休’,爰本斯意,作小休辞。”可以看出,在朱朴心中,对《古今》仍抱有复刊的想法,这次的停刊不过看作一时小小的将息,他不久前正和大汉奸梁鸿志的女儿梁文若结婚,或许正打算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古今》是他可进可退的一个基地,他不容别人来分一杯羹,因此在《休刊启事》上还郑重声明:“于此休刊期中,敝社仍保留‘古今出版社’及‘古今半月刊’之名义,今后任何人不得假借此名义出版杂志刊物”,在这样的情况下,文载道就推出了《文史》。
  《古今》《文史》在时间上的接续还不是主要的,它们两者之间还有相互依存的关系,确切地说:《古今》是《文史》的前身。这有四点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一、《古今》第五十七期休刊特大号的封底整版刊出出版《文史》的预告;《古今》上曾预告的文章最终出现在《文史》上,如何挹彭的《读涧于日记随笔》、听禅的《谈良赉臣及其他》;二、《文史》的作者阵营正是《古今》上的原班人马,如冒鹤亭、周作人、徐一士等;三、原《古今》的主编周黎庵(周劭)成了《文史》的编辑顾问;四、古今出版社的地址、电话号码与文史出版社(创刊时)的地址、电话号码完全相同:上海咸阳(亚尔培)路二号,电话:七三七八八号。谢其章说:文载道用《古今》的余稿又编了两期《文史》,这样的说法是可信。
  《文史》创刊后不知何故长期停刊,由于主编文载道先生对此讳莫如深,局外人无法悬揣。1945年6月,《文史》出了第二期,从出版时间来看,半月刊几乎变成了半年刊,第二期后一个月才出版第三期,《文史》半月刊却一变而成为月刊了。可见《文史》出版之初就命运多舛,这不禁使人想起在此之前,文载道主编的杂志《萧萧》,刊名蕴涵深刻,一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悲壮意味,但也是昙花一现,出到三期就停刊了。1945年的下半年,政治环境明显对这些居留在沦陷区与汪伪政权关系密切的文人不利,日本军国主义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汪伪政权岌岌可危,周佛海在日记中时时表露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惶惑不安,预感大难临头的心情,这样的环境肯定也影响到金性尧,所以,《文史》的复刊,已经与创刊时的心情完全不同了,他们不再打出周黎庵、文载道的大名,甚至连与《古今》的关系也想涂抹干净,把文史社搬迁到了山东路290号,然而《文史》毕竟与《古今》脱不了干系。
  《文史》的封面与《古今》不同,有它自己的特色。它始终采用汉武梁祠画像图案,每期施以不同色彩,上部横写魏碑体“文史”两字。它的内容也颇有特色,那就是每期出特辑或专号,不过它的特辑与专号又与周黎庵三十年代编的《谈风》在后期专出各地方专辑有别,《文史》的特辑有一个通盘的考虑,除第一期时间来不及外,以下各期的安排是这样的:日记、读书、人物、风土、文字狱、尺牍、掌故(及史料)、旧剧、晚清维新运动……我们可以想见,如果不是时世不允许的话,文载道的这个计划是周密而可行的,然而目前我们能见到的只是他的纸上谈兵,在第三期的“读书”特辑之后,以下各辑全部胎死腹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9 21:31 , Processed in 0.07863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