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694|回复: 1

读谢灵运《登池上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9 20: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谢灵运《登池上楼》阅读


原诗: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狥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羣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谢康乐诗注》,黄节注 人民出版社1958年)

一、阅读时所运用的关键词:
文学能力  互文  文学程式
参考书: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中国社科出版社1991年版)
目的:寻找诗意的产生原因

二、关于本诗的一些认识:
1、登高必赋的文化传统
《韩诗外传》卷七:“ 孔子游於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
《汉书·艺文志》:“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 南朝宋裴松之注:“河间张超尝荐遗于太尉朱儁,称遗 ‘有冠世之懿……登高能赋,覩物知名,求之今日,邈焉靡俦’。”
2、从登山到登楼,游仙诗之分支
   游仙诗对仙界的企慕和对游仙的向往,源于不满足现实而发起的超越和解脱冲动。
鄙弃尘世,登山临水中感物兴怀,或体玄悟道是其途径之一。登楼给人的上升、超拔和豁然开朗,有类似的功效,在不具备登山、冶游条件的情形下可作为代用品。
3、王粲登楼,直接源头
4、《登池上楼》:前述三种文学程式的促成和构建

三、全诗的阅读过程: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媚”和“响”构成潜虬“深幽”和飞鸿“高远”的对比情景,前者对“自得”的自我赏玩,后者除了自我赏玩外,还有一种不无得意的炫耀。由虬龙和鸿雁的实在意象,联想到两种存在理想的存在状态。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飞鸿高远上至“薄霄”,潜虬深幽下至“渊沉”,是对前两句诗的补充说明,而对此产生“愧”“怍”之情, 也就是说诗人缺乏该状态,从而起歆羡之念,由此映衬和间接写出诗人的现实处境和心理状态: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进,不能达到前述鸿雁所象征的高远;退,又做不到潜虬的自得,“拙”和“不任”,正是诗人的两难境地。


“徇禄及穷海,卧痾对空林。” “徇禄”已经够失意了,何况是在“穷海”;在偏僻的他乡也就暂且认命吧,却又“卧痾”。卧榻之侧,不仅举目无亲,亦无娱乐之物,只好孤寂寞对着“空林”。白居易《琵琶行》写迁谪荒僻更兼卧病的诗句,就是这种情景的详细展开: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咋难为听。”
但谢诗显得浓缩简略。
诗人在前述的基础上,这两句诗的效果,是进一步加深苦闷情绪的紧绷和挤压,多方造成一种纠缠紧张状态。
    至此为止,诗人营造和积聚的能量团块,为最终的情绪释放做好一切准备,又为下一步的行动提供直接的动力,产生一种探索外面世界的冲动。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诗人推开束缚身心自由和阻隔感受的“衾枕”,开始获得最初的解放,开始了摆脱苦闷的努力,展开了行动。“暂窥临”,就描画了开始时候的小心翼翼的尝试。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在诗人从自我封闭状态打开向外界的通道时,仍然保持一种机警和戒备。先“倾耳”,次之“举目”,正是耳闻更具隐蔽性和安全感,监视的范围更大,俗语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前两句中“暂窥临”,到这时“举目”,心态更加放松,视野也更开阔。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诗人从室内到室外,身体对温度和光线的变化最为敏感,因此先说“初景”(光影),在适应之后,发现“新阳改故荫”,由目视、耳闻而至心想,由感觉而理性认知。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诗人的外向运动和探索终于得到了报酬,前述的“倾耳”不仅听到远处的“波澜”,而且从这背景声音中,突然有耳边的“鸣禽”响起,阳光中眯缝病眼远望时,突然瞥池塘生满春草,由内在的病态世界遭遇一个充满生机的外在世界,诗人刹那变得欣喜和感奋!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前句固然如通行注解所说,是指《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那么是诗中“春天”和“伤悲”两个契合点,引发诗人的共鸣。如果不拘泥于此,那么说它还包含着豳风其他作品的意味,也未尝不可。如《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九罭》“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像这样的怀归和不无自恋之感。但只有抓住“怀归”的核心意念,后一句“萋萋感楚吟”中的“感楚吟”的理解才有着落。通行注解引《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明“萋萋”所自,只是大铁椎袭击副车,没有明白“萋萋”只是诗人随兴连类所及,而忽略了“感楚吟”的主题所系,即指向王粲《登楼赋》中的这一段: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昔尼父两句,孔子在陈绝粮,曾叹息说:“归欤!归欤!”(见《论语·公冶长》)。
钟仪句:钟仪,楚国乐官,为晋所俘,晋侯使之弹琴,仍操楚国乐调。《左传·成公九年》:“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庄舄句:据《史记·陈轸传》,越人庄舄在楚国做大官,病中思乡,仍发出越国的语音。
诗人为排遣抑郁而登楼,与王粲的失意怀归而作此赋,正出一辄。前人说“康乐坐此诗得罪,池塘二句”,原因是“池塘者,泉川潴溉之地,今曰生春草,是王泽竭也。《豳风》所纪,一虫鸣则一候变,今日变鸣禽,候将变也。”(吴伯其评语,转引自《谢康乐诗注》。)如果真要说此诗招惹杀身之祸,原因不见得这么幽隐。只须看“萋萋感楚吟”句,以庄舄自喻,说自己因外补远郡,无异羁囚,那就足够死一次了,尤其在谢灵运那个处境。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诗人这种骚动,最终未能平息内心的骚动,只有哀叹当下的离群索居生活,寂寞之难耐了。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保持操守,避世而无烦恼的不会独有古人,今人也可以做到。这在最后,诗人勉强达到一种暂时的解脱和能量释放。
   
四、阅读活动的依据
1、作者互文:《登江中孤屿诗》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简评:游仙诗的痕迹)

1、文学史程式文本

曹操《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简评:诗史现存第一首写景诗或山水诗。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的痕迹。)

王粲《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
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
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
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
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
畏井渫之莫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
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
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跟谢诗《登池上楼》联系最为密切。)

鲍照《月下登楼连句》:
髴髣萝月光。缤纷篁雾阴。乐来乱忧念。酒至歇忧心。
露入觉牖高。萤蜚测苑深。清气澄永夜。流吹不可临。
密峯集浮碧。疏澜道瀛寻。嗽玉延幽性。攀桂藉知音。
辰意事沦晦。良欢戒勿祲。昭景有遗驷。疏贾无留金。
(《登池上楼》展示一个历时的螺旋状过程,本诗是一个共时的钟摆轨迹。)

庾信《望野诗》:
    试策千金马。来登五丈原。有城仍旧县。无树即新村。水向兰池泊。日斜细柳园。涸渚通沙路。寒渠塞水门。但得风云赏。何须人事论。
   (水向兰池泊。日斜细柳园。谢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楚辞·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弱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匊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薜蕙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简评:行吟和游历的过程。)
(本文与《读<金山夜戏>同为聆听香港科技大学陈建华先生的课前预习)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19: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斑竹鼓励

如题。终于弄明白了元宝可以兑换金币。这可解我燃眉之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5-5 08:38 , Processed in 0.06764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