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3052|回复: 0

晋西北一个村庄的丧俗变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7 21: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晋西北一个村庄的丧俗变迁
在深埝村,完整的丧礼已不复存在,但除婚礼之外,丧葬仍较多地保留着传统的民风民俗,这也是民俗文化最难转变的领域。人生七十古来稀,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还是坦然的。山西民间一般以为,“人活六十已够本”,这个年龄已儿孙满堂,不算枉活一世。凡是60岁以后老死或病终的,一般来说都算是寿终正寝了,女性则称为“寿终内寝”,中国古俗忌讳死于偏房寝室。正厅、正寝是一家最神圣的地方,死于正寝是正常的,在这里咽气也是幸福的。到了年龄正常死亡,大家都会觉得这是“老喜事”,尽管亲人们非常悲痛,但也为老人不再受年老之苦,反而可去清静之地感到欣慰,所以整个丧葬之礼与婚嫁之礼一样,同称作喜事,如丧礼宴会“宾客来吊者,均以酒肉款待,厚薄略同婚礼。”(民国:《芮城县志》)只是色调不同,一红一白而已。正是基于这种看法和认识,当老人到了50、60多岁身体尚好的时候,子女们和老人自己就开始坦然地为老人准备死后所需要的东西了。儿子要请匠人做棺材,有些地方称之为“做活”,有的则叫“全木头”,女儿与媳妇则要为老人做死后所需要的衣服,俗称“纳老衣”。为老人将来死时所准备的衣服由女儿、媳妇购买制作,颜色一般有黑色、兰色、白色几种,料子多为绸和缎,或者类似布料,主要是外衣,还有棉衣,过去是马褂,均为中式样且不配纽扣。做枕头时,不完全缝合,前面需要留一小口,取没有终结之意。如果老人还能自己活动,子女们有时要让他亲自去挑选棺木与衣服的材料,而且上了年纪的老人对此并不忌讳,由他们亲自挑选自己死后的棺木和衣服,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衣服做好后一般由老人自己保管。这种做法反映了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为生者准备死后用的棺材和衣服,不是催促老人快死,恰恰相反,是希图老人延年益寿。重要的是不能妨生送死,只能死事如生事。这不仅是一种达观,也是一种幽默。所以,人们把棺材不叫“终材”而称“寿材”,衣服则称“寿衣”。寿材与寿衣服料的好坏,做工是否讲究,除了反映经济条件之外,更重要的是衡量儿女是否孝顺老人的一个标志。有些地方做寿衣、寿材的时间也有讲究,如吕梁地区在闰月准备。总之,在死亡前便做好一切安葬的准备,这个人是被视为非常幸福的。老人临终前,按风俗,所有的子女都要来到老人身边日夜守候。这样,物质、心理上的准备也就有了,弥留之际,亲人要给死者沐浴更衣,穿戴好寿衣,这一方面是因为死后尸体僵硬,不好穿戴,另一方面是由于俗信如果没有来得及穿上衣服就咽气,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遗憾与内疚的。 临终之前,垂危的人要对亲人嘱咐、安顿一番,以了却自己未尽的心愿,如有何心愿未了,死者会含泪不瞑,这就是所谓的“死不瞑目”。“遗言”在习俗中贵如黄金,后人得到老人的临终吩咐是幸运的,据说有的还能因此而财运高照。寿终正寝的具体形式也有优劣之分。比如,在山西北部俗传一种“回首”之说,所谓回首,当是死意。如果人死得很顺利,一口咽气,即被说是得了“好回首”,如果人死对大病小病之后才得咽气,甚至让死亡过程拖很长时间,就称作“没得好回首”。据说“回首”的说法是与死者的前世有关的,村民们都认为,一个人如果有好德行,生前行善积德,幸福的好人会得到“好回首”,如果命不好,或者生前做恶多端的坏人则一般不得“好回首”,这大概就是平时骂人“不得好死”的颇具报应色彩的诠释。人死村中议,见面要问的第一句话大概就是怎么死的,“好回首”可以得到整个村中人的传颂。死亡。在死者断气时,在口中放上硬币,过去有钱人家则含小元宝、小金宝之类的东西,即瞑目后,口内含银不饭,名曰口含钱’”。(民国:《临县志》)一是为了压住舌头以防咽到肚里,二是让死者留下人间最珍贵的东西。同时,死者衣袖内再放一些小面饼和纸钱也是必不可少的。面饼称打狗饼,是给去冥府路上的拦路狗吃的,纸钱为买路钱,送给拦路鬼。在很多地方,人死时焚烧咽气马马和宰杀公鸡也是一道程序。焚烧纸人马,舆轿等而饯之,谓之送行,亦有到夜五更,八庙焚楮者,谓之烧鸡鸣纸。如此,皆刍灵之遗意也。(民国:《翼城县志》)前者是用高粱秆插成一个马的样子,用纸条沾上鬃毛,尾巴和马蹬,再按一做牵马状的纸人,意思是让死人的灵魂骑马早走。鸡也一起杀掉。俗信说法,人在世上吃了苦,造了孽,死后在阴间要吃虫子的,因此让鸡替他吃。同时,还要在夜半焚楮帛于五道庙,曰送盘缠。(乾隆:《大同府志》)报丧。人死之后,丧家要派人向亲友家报丧。亲友得知后要前来吊丧。在哭丧时,主人就告诉他何时下丧等相关事宜,这时孝子要迎接、陪同。如果是出嫁到本村的女儿,从婆家到娘家一路都要哭,嫁在外村的女儿,要出婆家门一直哭到村口,再从村口一直哭到自己家门口,在灵桌前还要跪叩、哭悼,一直到有人劝慰为止。出门在外的子女或至亲也都要及时赶来奔丧、吊丧。入棺。入棺一般在当天或死后一二天进行,有些地方在入棺前还要把尸体放在炕当中摆正,认为这样子孙会得到同等恩泽和保护。在晋南死者人棺时要穿三——五件或七件衣服,鞋底上画鸡、黄罗伞——表示吉利和富贵,脸上盖白布、头枕鸡鸣枕,一般讲究铺金盖银,即在死者身下放黄金纸,身上用红绸缎盖住,褥上铺白金纸。  
山西大部分地区都要将死者心爱之物放入棺材,比如男人有烟锅、烟袋、小收音机等,女性则有剪子、梳子、首饰等。儿女再把自己“孝敬”老人的东西放入棺内。一般是鞋和衣物,现在还有放录音机、收音机的,总之是放的东西越多越好,以备死人在阴间之用。这一切充满了儿孙们对临终告别的父母们深情厚意,也体现了他们的孝心和灵魂不死的观念,人们总希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能有钱花,生活得好一点。 尸体入棺之后要在正屋设一个简易灵堂,桌上放几样供品,并写一牌位,桌上左右放两盏油灯,桌前放一瓦盆,儿女们守灵三天,用一种带有艺术化的哭声表示自己的哀悼之心。阴阳先生的作用。在民间,人之死被认为是到阴曹地府去了,是天数到了,而一般常人又不懂阴间的规矩。因此,人死了之后如何安排便只好求助于“走无常”的人,即所谓的阴阳先生。凡有关葬礼之事都要“惟堪舆家言足听,故察看龙脉,相地点穴,分经立向,以及墓道深浅,择期营葬诸手续,必求阴阳家办理,他人莫能为也。”(民国:《翼城县志》)这类人在山西有些地方被称作“二宅”,由他来完成活人对死人的安排和“阴阳传户”,此项活动在有些地方又称“看日子”,山西北部则称“批殃”,一般在人死后当天或第二天完成,以安排出殡日期,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人们都认为如果出殡日期出了差错,会影响到儿女及亲友们的生活。请阴阳先生时,要把死者的生辰八字,年岁属相,死亡的准确时间及家中详情告知阴阳先生。由他来根据花甲干支神算一番,得一“批殃纸”纸上列一表柱,按大小、远近、亲疏等批好死者儿孙、子侄等门庭情况,最后还要写上对死者所克的属相。然后用细麻绳帖在大门墙壁上。在大门高处,还挂有阴阳先生根据死者年龄用麻纸做成的“春帖纸”,这是一种用麻纸剪成的纸絮,视死者的年龄,多少岁用多少张纸,然后再加天、地各一张,用麻绳捆扎一端,成“拂尘”之状,随风摆动。这似乎具有某种脱离红尘之意。关于“春帖纸”民间还有很多说法,如果是7080岁的老人,则表示某种寿长命大之意,所以村中那些孩子身体不太好的家长常常撇下一块充填于孩子的衣服之内,据说这种孩子就“好存活”了。  
丧期的长短是由阴阳先生根据死者的情况决定的。丧期以天记,几天叫做“排几”,一般为单数,如“排七”、“排九”等等,但超过了13天的并不多。丧期的长短反映了死者的地位,丧期越长,就表明丧事越隆重,治丧者越有钱,门庭也就越是显赫。在很多地方,阴阳先生还要为死者开列出许多阴间所带之物,并为子孙们做好避邪避凶的东西,如“镇物”、“符”之类,“镇物”有“五色石”,即在一块颇有特点的石头上涂五种颜色,还有用细竹做成的箭,新砖、新瓦、五谷、木头、及三个面鸡,这些东西都放在棺木之上或屋顶两瓦双合之内。至于“符”一般有两种,头符和门符,前者放在死者至亲的孝帽之中,后者帖在门槛上边,都是为了避邪的。凡丧事所涉家庭必须挂符,孝帽中有符的人如果到别人家,必须把孝帽摘掉放在院外,否则对该家不利,不能进入家中。阴阳先生的工作是与阴曹地府打交道,他对丧事的安排是治丧的先决条件,有的阴阳先生也参加丧礼,另占房间,专人伺候。灵柩起架时,阴阳先生念念有词,为之引魂,到墓地后,阴阳先生还要为之布置陈设。在临县,阴阳先生在墓中放置一个三条腿的桌子,上面放灯、五谷、酒壶,还有作为“镇物”的瓦和砖,在填土埋坑时,阴阳先生口中念念有词,曰引魂出坟。他的作法颇具巫术色彩,人们对此信之奉之,整个场面充满着神秘的情调。墓穴用土填塞尼,“外筑土冢,将柳幡、丧杖植之。在冬春时,幡杖生活而成柳树关。”(民国:《沁源县志》)阴阳先生行为的依据是他身边所带的两本书《三之综录》和《协说边方》,这究竟是何人所作,哪个朝代的书籍,不得而考。   
孝帽及丧棒之类。一般而言,死者的晚辈亲属、儿孙等不管是否敬孝,均称之为孝子、孝女、孝孙。全部着孝服,孝服有许多讲究。依死者的亲疏远近分为不同的种类和式样。有趣的是,山西有些地方未婚女婿要披一条大红彩带。孝帽用白布折叠而成,长短不一,长子为最,有九尺,六尺的,次子与女儿、儿媳、侄子均不得长于长子。长白布图在头上,做帽子状,帽子的一端又被死者的性别按男左、女右的原则“梳腿”,即用白布折成几折从帽子内伸出来,有些地方的孝帽还挂一小棉球之类的东西,叫做“打泪弹”。帽子无檐,只有盖布,一边长一边短,长的可达膝盖,盖布被背后谓之有披,象是清朝的大辫子。孝鞋也是颇有讲究的,一船穿布鞋、用白布包住用针缝好,叫做“满鞋”,死者儿女辈的鞋后跟留一寸的口子,孙子辈的要露出三、四寸的口子,如果死者的配偶仍健在则按男左女右的原则把口子留在配偶一边。丧棒,即治丧时所用的柳木细棒,或高粱秆棒,长约尺把,上面缠上白纸条,供孝子使用,先放于棺前,出殡时,象拐杖一样,托在手里,边走边用,用后插在坟堆之上。棺墓。挖墓几乎贯穿于丧礼的全过程。人死后当天一般就请人挖墓,之前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看坟址、定方位,定时间。习俗中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水向左流就是青龙,靠右流便为白虎,就左避右,以此来定坟地位置。位置定了还要选择墓地方向,正南正北是子午向,偏西南一些为壬山丙向,东北到西南是癸山丁向。这些方向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运用,靠山面水是~般原则。有些地方讲究坟墓的方向必须让死者头靠一座山,脚蹬一座山,至于蹬靠哪一座山全凭风水先生定夺,有的地方则讲究死者的头要朝向村子方向。如果自家有祖坟,便不必再请阴阳先生定位了。根据汉民族习俗,死者入葬一般采取棺木土葬,解放后尽管推行火葬,但在农村仍以土葬为主。
“入殓”,又叫“入棺”、“入木”、“落材”……古称“大殓”。人死后当天入殓的,如五寨、曲沃等地即是这样。
入殓用的棺材,以木棺为主。木材以木质坚硬的柏、樟为上等,油松、楸、槐等次之,以柳木的为最一般。整个棺形为长方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棺木外涂油漆,有黑、紫、红、黄几种颜色。五寨一带,不到50岁的死者,棺木裱黄纸,称为“黄棺”;50岁以上的多涂蓝色,称为“蓝棺”。棺木外面一般有彩绘图案,上等木材更以木质本色为底,作素色推光漆画,显得金碧辉煌。图案一般为百寿图、四季图、二十四孝图或“万字不断头”。棺木前头正面绘云纹莲台,书写“X X 之灵枢”;小头绘香鼎、燃香,有的地方则画白菜。有的棺木前头正面还写有“福如东海”、“音容宛在”等吉祥语句。棺木内涂以松香或用黄麦纸裱糊,取的是“黄金入柜”、“遗泽子孙”之意。棺木内还要贴上用金银纸剪成的太阳、月亮、北斗图案。雁北平鲁、晋中祁县等地,在棺木内底部另附一块凿有七个孔的衬板,叫做“七星隔板”,表示死者“
驾鹤仙去,身入西天”。棺底
,晋中祁县一带铺以石灰、五色绸、线、五谷,再放上七枚铜钱、七块生铁,铺上金箔纸剪成的钱状物七张,然后铺上褥子。晋南等地与此大同小异。不管放什么物品,谷草都是少不了的。五寨一带称为“坐草”,取的是“落地而生,坐草而归”之意。  

入殓时,要由死者的儿子抱尸入棺。入棺时,死者的脚要先进
,然后平放棺内
。原来死者袖口和裤脚系的麻披,这时要解掉。有的地方在男性死者的右手中放上鞭子,左手中放上馒头;在女性死者的双手都放上馒头。鞭子称为“打狗鞭”,馒头称为“打狗干粮”。襄汾一带,死者绝气后要用白布束身,入殓后把白布取出,分给儿孙束腰,名为“留后代”。晋中祁县等地,死者头部要枕一种特制的凹型空心枕,上绘日月、山川、花卉图案,枕中实以线香、五谷等。死者身上再铺七张银箔,最后从头到脚蒙红布七尺,此布须由已嫁女儿置备,俗称“铺儿盖女”。
给死者铺盖停当以后,棺内还要放置一些生活用品和死者生前的心爱之物,但绝对禁止放人毛织物和毛皮制品,如毛毯、毛毡、皮褥子、毛皮鞋之类。民间认为犯了这一忌讳,就会“着毛变畜,错胎转生”。除了再撒一些五谷、纸钱外,五寨一带讲究还要在棺内放置一些驴蹄甲片和生铁片。生铁片最好是用犁铧碎片,取的是“入土开路”之意。
入殓完毕后,棺盖斜盖于棺身之上,仍留缝隙。待死者亲属最后检视后,在夜间或阴阳先生择定的时辰盖棺。  

盖棺又称“合棺”喻,家人、亲友齐集,揭去死者脸上的蒙面布或纸,向死者告别
。死者如系女性
,还要请其外甥或娘家人检视穿戴、铺盖,看有无异议。然后正式盖棺楔钉,家人、亲友跪拜告别。晋中祁县一带,合棺前要把死者身上盖的红布由脚部往下拉,露出颜面,然后顺势把红布撕下一条,迅速合盖落木锁、即棺盖与棺身之间的榫卯。钉棺一侧用钉七枚,每颗钉子上把撕下的红布条各垫一小块。钉棺时,全家回避不动哭声,只有死者的儿子须立在棺旁口喊“躲钉”。这在山西南北都是大体一致的。参加钉棺的邻里、朋友都要身系红布条,并要给钉棺的人赏封,称为“喜钱”。盖棺以后,沁县一带,死者的子女还要手拍棺木数次,俗称“叫醒”。襄汾等地,死者的儿女要做“撅片面”于灵前供献,然后由参加入殓的人分吃,表示从此与死者永诀了。  

在入殓第二天半夜,沁县等地要置备纸马素车、香炉锡箔和纸人,由死者的子女哭送到将来出殡必经的十字路口烧化,为死者送行,俗称“送魂”。闻喜一带
,在死者去世的第三夜
,家人于城隍庙、土地庙叩拜之后,要由死者的一个女儿手提汤水罐,暗中摸索浇奠,并呼唤死者。另外有一个代替答应,凡三呼三应,然后哭出庙门回家。往返要故意绕远,回家后哭奠烧纸
,名为“烧上路纸”。偏关等地
,家里有人亡故后,或三夜、或五夜、或七夜不等
,家人要去城隍庙哭叫
,呼唤亲人回来,俗称“叫夜”。亲友在这几天内,要赠送提灯,丧家以灯多为荣。民间认为,人死后要受城隍神审判,审判无罪后,家人便以灯引魂归来。所以这一习俗又叫做“送灯”。

给死者穿着入棺。《 礼记• 问丧》 中载:“死三日而后殓。”人死后不立即入殓,主要是为等候死者复活。如不复生,就举行殓礼。装殓尸体的用具大都为棺材。淮安民间殓尸的棺材有好多种,但以木棺为主。在木棺中,因制作的时间不同,也有不同的名称,在人未死前制作的棺材称寿材,为了敬祝老人长寿,又称“百岁坊”;亡人停尸后,开始筹集木料,请木匠打制,因时间紧,需快速完成,犹如走马,称“走马材”。因寿木质量不同,制作的棺材也有区别,一是用四块薄板安钉而成,简易如匣,称“薄皮材”。二是“一二三”,即盖板厚三寸,底板厚一寸,两墙板厚二寸,此棺为一般百姓家所用。三是“四五六”,即盖板厚六寸,底板厚四寸,两墙板厚五寸。四是“天地同”,即盖底厚度相同,一般皆超过六寸以上,两墙板较厚,底稍薄。五是“有撑棺”,即棺外有套棺,古时,有木椁、石椁、砖椁等。验有“小殓”、“大殓”之分。
小殓,给尸体裹上衣衾,此仪于死之次日早晨进行,其过程是:先在床上铺席,再在席上铺绞(用以扎紧尸体所穿衣的宽布带);绞上铺衾(覆尸的被盖),衾上铺衣,再举尸于衣上,然后依相反的顺序穿着装束;束绞时,绞要掰开末端,然后掏上冒(装尸体的布袋,分上、下两截,上称质,也叫冒,下称杀), 上盖夷衾(覆尸的被子)。至此,亲者痛哭,哀止,小殓礼成。
大殓即入棺,也称“入室”、“入殓”等。入殓前,有的丧家要请阴阳先生推算入殓时辰。有的还要请道士,按死者生肖和死亡的月份干支,以五行说法,推算犯冲的生肖和忌讳事项,将其书写,张榜贴于墙。死者入棺时,几生肖犯冲的族人、亲戚,必须远避,否则认为对丧家不利。民间认为死人是一种遭殃,故这类榜文称“殃榜”。入殓的时间,有死后三天、七天入殓者,也有死后当天入殓的,称“走马殓”。入殓前要用呈文纸,将棺内四壁糊好,棺底铺上青麻杆,杆上糊呈文纸。也有用黄纤纸糊棺内四壁,棺头贴上用金银纸剪成的太阳、月亮、北斗图案。尸体头顶用红布围上,腋部兜上红绸巾,入殓前,先于棺材底部铺上一层草纸,草纸上面盖一床棉被,两头分置“元宝枕”。供死者搁头和脚。此时,孝子及众子跪立棺头,其他亲戚围棺痛哭。

盖棺又称“铆钉”、“煞扣”、“合棺”,即将棺盖盖上。有的在封何之前有“眼殓”俗仪,即安葬前,停厝在堂,棺盖不能合缝,以备亲人一睹遗容,最后与死者遗体告别。也有的因亲人远离家乡,待等远方亲人回来一睹遗容。有些死因不明者,开始也不封棺,等验尸或间题处理后,再行合棺。盖棺时用四颗铁制的“寿钉”,由木匠以斧头将钉子楔人。其中三根楔到底,铆入棺帮,死者男性,则三根钉为左二右一,如死者是女性,则三根钉为右二左一。另一根寿钉成桃形,称“主钉”按男左女右楔人棺盖前一侧。

旧时,棺盖钉礼仪甚多,有的以孝子、孝妇的发丝剪下几根,缠绕寿钉尖。也有将其头发剪下一小撮,用黄纸包好,穿在寿钉上。有的钉“主钉”时,要请舅舅及表兄弟来楔。此时舅舅可借此来训斥那些不孝顺的儿孙、子媳们,同时提一些难题,孝子必须应允,否则不予楔钉。这时,只有请族中有威望者出面说情,孝子磕头谢罪,舅舅才答应楔钉。还有的,男丧由族长执斧楔“寿钉”,女丧由母舅操斧。丧者的儿媳和未出嫁的女儿各拔三根头发挽钉钉入。主钉上拴一红布条,舅舅或族长举斧示意后,由木匠铆钉,此时死者亲属齐跪灵前,为亡灵喊魂,意使其免受惊吓,楔左面钉,要高喊死去的亲人向右边“躲钉”,楔右面钉,要高喊死去的亲人向左边“躲钉”。
入殓后,随将“倒头饭”、“引魂灯”(亦称“倒头灯”)、“丧盆”(烧纸盆)专供前来吊丧者磕头用。

入棺前,由上一辈族亲陪同长子,边行边哭泣往水滨,投钱于水中,顺流以瓶装水,叫“买水”。盛回之水作为最后一次供奉父母,以报养育之恩。入殓时,棺内要填满纸、手巾、扇等日常用品。此时,家属要围绕棺柩俯伏爬行一周,叫“爬棺”,以示告别。然后择时下钉,每下一钉,都要说一句吉利话。除孝子孝妇外,其他人与入殓时辰相冲克的,不可看死者入殓。一般人家,在死者入殓后即择时出殡,富户人家在出殡前设灵堂,叫“企厅”,供亲友前来吊拜。孝子轮流侍守棺侧,每当有亲友前来吊拜,孝子要跪迎跪送陪拜,灵后女眷要放声哭泣。“企厅”有的一年,有的长达三年,每七日要叫漆工来漆棺,以防流出尸汁。
在山西,习俗中筑墓,富者用砖圈,贫者则土穴耳。(光绪:《榆社县志》)还有的地方如太谷,葬求深固,穿地往往深至数丈,近年间有棺式葬者,四周为砖壁,上覆以石,富者或为石椁。(民国:《太谷县志》)旧时还有掘土为窑的窑葬。此外,在太行山区,也有将棺木置于山崖半空之天然石缝、石洞者,叫做崖葬、或悬葬。(《平定县志》,1991年新版)这同长江两岸原始先民使用的悬棺有相似之处。墓地的排列是有严格规定的,其基本原则是长辈在上,晚辈在下,男左女右,长左、幼右,男性为正方。女性稍偏一些,有一个以上妻子的,续娶者均不得入家坟。这种墓地形式是我国历史上持续最长,影响最大的家族墓地,这种墓地按男性计算世系排列墓次,相同辈份的死者坟墓排成一列,后代同辈按秩序依次排列。与标准的家谱有异曲同工之妙,整个墓地墓向统一,墓式一致,进入墓地之后,一眼便可明了墓主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死后的排列顺序与生前的名份秩序是完全一致的,人死后如同活时一样,有着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这正是我国传统家族制度的缩影。
无声无息是人生不可挽回的转折,人人都会遇到,应当采取适当的丧葬活动,进行安置。这种安置除自然条件和物质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外,有的对死者的亲恋,有的对死者的怜惜,有的对死者的憎恶而有所不同,所以,有的厚葬,有的薄葬……等等。总之,人们会根据对死者的态度和认识采取恰当的方式予以安置。今天,从社会思潮看,人们依旧沿用各种葬法,借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丧葬习俗世代传承。河曲民国以前的殡葬,繁文缛节甚多,封建迷信色彩很浓。1940年后渐有革除,但是,家人亡故,子孙以礼埋葬,报效养育之恩,厚葬习俗的过程,在民间继续流行。(2)土葬火葬:土葬,是河曲最普遍的葬法,土葬又有三种,最传统的是葬棺式。即将死者装入棺材,再将棺材葬入地下的墓穴之中,第二种是将棺材放入地下圈的墓室之中,第三种是卷一块芦苇席直埋,不用棺材。(现在不用,过去温疫流传,战争年代,无头人命,家境十分贫寒属之)。火葬,多属于不正常死亡,如未婚男女青年,妇女生育死亡,服毒自杀,凶杀,溺水死亡,悬梁上吊等,民间传说不火葬会变“墓虎”返魂吃人。火葬,在今天看来,具有经济,简便,卫生等优点。(3)葬前筹办:丧葬活动,是一系列互相联系的行为过程,这个过程,从死者临终前,便拉开了序幕,程序主要有以下几项。
洗浴停尸:人死后,首先亲属焚纸钱,曰“离门纸“。要把全身洗干净。将预先做好的“老衣”穿好,袖口捆麻捻,内装“打狗饼”。人口内含金银币或首饰,孝子给亡人开光(往脸上摸油)。在木板或门扇上停尸,洗俗的目的,是不带去凡世的尘土,干干净净去西天。停尸后,给死者供奉馔食。称“倒头捞饭”“倒头馍馍”。(传说亡人走到冥府前,冥府设有鬼门关,所含金银、首饰,叫门时需用,阴间还有饿狗村,恶狗凶猛,要给亡人备“打狗饼”)。请人主:孝子请男人主,舅舅、姑舅、女人主,请娘家,目的是检验死者是否正常死亡,棺木、寿衣好坏,如非正常死亡,人主要给孝子们出难题及上告官府,给死者作主。
入殓设灵:按阴阳安排的日程,将死者装入棺材--称入殓,入殓时在尸体腰下及棺木两侧塞麻纸灰包12个。下镇物,揣殃账(生时八字等)大门口或灵棚上挂冲天纸,冲天纸的页数与亡人年龄相同,设灵,也称设“灵堂”,可设于室内或帐篷下,一般亡人不在本家内亡故,死后也不能回家,要在野外搭帐篷,设灵。棺木不能被太阳晒,雨雪淋,内放供桌,上置灵牌。供桌上要点灯、上香、供馔,还有纸做的金童,玉女。牛、驴、骡,斗子。灵堂内要点长明灯。(传说亡人去往冥国路上茫茫如夜,需要给亡人备灯照路)择日看坟:择日在民间很重视,人亡后,立即请阴阳先生,按一定方法推测出来,要避开忌日,安排丧葬日程,何时破土、为亡人墓穴打坑,何日何时发引,何时下葬。如果亡人死的时日不好,阴阳还得设法补救,不然会犯重丧。选择墓地,是丧葬活动中的一件大事,丧家很重视,在这一问题上风水先生最具有权威,有祖坟的最简便,无祖坟者选新坟,墓地埋满再选坟地(一般五穴之后再选新坟)也叫“擒坟”。死者家属不敢稍有疏忽。择日选坟既定,风雨无阻。
三天叫夜:死后第三日晚要小叫夜(叫夜),男孝子披麻戴孝,面罩白纱,手扶丧杖,(一般用柳木棒)伛偻而行,由家人提灯笼引着到城隍庙,土地庙,十字路口,烧纸,嚎哭而返,返回途中家人边走边放炮,路旁放路灯,至大门口,孝女接着嚎哭叫接亡魂。此时将灵堂内“刍灵”烧掉,孝子从大门口边走说:“××回来!”直至灵前,跪哭。(“小叫夜”意示为死者向城隍、判官“报到”)做七行道:第七日,通知亲朋来烧纸,敬供和超度。称“做七”“做七”多有做到“七七”49天的。有的还请和尚、尼姑念经。取水行道即取山泉洁净之水,城关县城是取“东流水”意在取“风水”行道是上街示众,光宗耀祖。二者仪仗相同,幡架装绸七尺,贴白纸,上书:“故×府君××之铭旌”;大和尚骑马持如意钩焚香指挥。众僧吹细乐涌经而行;后随孝子,亲朋人众(民国年间不盛行,现在此仪革除)。
葬仪礼俗,细致而周密,具有很强的传承性,过去的一些礼俗,甚至今天还被民间所采纳,这种强大的生命力,证明它具有很大的实用性,通过仪程礼俗,可以充分表达亲属对死者的哀思;同时,通过礼俗,调济控制感情表达的适应程度,使丧葬活动正常进行。
丧葬礼仪:安葬前一、二日吊祭死者日称“开吊”前数日即以篮纸白字贴出奠帖,通知亲戚,朋友祭奠。孝子要去请人主。安豉:早上让预约的豉乐班到位(奏乐直到安葬完毕),在开吊当天,场面大,主人忙于应酬接待吊唁亲朋,具体事难以顾及,于是聘请一位懂礼俗的长者坐阵地,一般叫代东,运筹全天日程,记礼、司仪等项。
祭奠:祭又有大、中、小之分。大祭称“7张桌子--长钱,斗子,纸。礼钱,大供(白面馍)八个,石榴馍8个,干果,糕点,14碟,宾盘4个,席菜9碗,菜12碟,中祭称“5张桌子”小祭称“3张桌子”,孝子根据祭品给出孝布,一般儿女亲家,女儿,孙女都点大祭,大中祭将要到时,要有鼓乐班和端祭品人到路口,“迎祭”“迎祭”由许多人列队拿着,上街走一圈,吹鼓手奏哀乐前边放炮引路,女儿、女婿跟在队伍中。祭奠要由人主家开祭,有严格的顺序,谁祭,要摆上谁的祭品,由谁烧纸,叩头。亲戚,朋友烧纸时孝男、孝女分别陪跪,陪叩头。如果灵堂设在屋内,开吊这天早上要将棺木在太阳未出前移到屋外,并搭帐篷,有的还扭彩门。中午吃素席。供养:一般亲朋持8--18碟菜,2份馍馍及烧纸祭奠,称“供养“,主家留1菜3馍,其余回之,现在记现金,多少不等,并给祭者孝帽一顶。
送纸:左邻右舍,认识者持麻纸来烧祭,称“送纸“。所来祭奠者,要把祭品陈于灵前,然后叩头,奠酒。此时鼓乐齐奏,孝子跪旁陪悼,孝女与司仪站于灵前“折祭”。烧夜纸:开吊当晚,鼓乐开道,孝子怀抱灵牌,众孝子,孝孙,随后,手柱丧杖,口念死者伛偻嚎哭,到城隍庙,十字路口敬供,至庙将5--7碗素菜和两盘馍、麻纸供于桌上,上香,烧纸,嚎哭而归。孝女则在大门口等待接纸,嚎哭。<BR>转莲池、坐施食:烧夜纸后吃晚饭,接着“转莲池”。院内摆桌5张,大和尚手摇铜铃作指挥,由一名和尚持幡子前头跑,其余和尚奏笙管乐器随后,最后是孝男孝女们。队伍绕桌子转花样,意在引死者灵魂出苦海。“转莲池”后“坐施食”,由大和尚起经文,众僧道有吹奏笙管的,有诵经文的。大和尚先后出牒文三次,并泼散饮食,最后牒文由孝子烧掉,现在此仪很少。聒灵:开吊那天晚上,吹鼓手要在灵前吹打至十二点,叫聒灵,其工资一般由女儿、处甥支付。
家祭:开吊当日或次日,家人另举仪式祭亡灵,称“家祭”须请贡生1名,任“点主”;秀才4名,任赞礼生。根据赞礼生指挥,孝子、家人在灵前供酒、果、菜肴,并关闭灵堂之门三次,让亡灵独飨祭品,谓之“三阁门”接着引孝子出庐、奠茶、读祝文。读罢赞礼生喊“望燎”,孝子即将祝文和长线焚烧。最后由“点主”用朱砂笔在灵牌上“供奉新逝显考(妣)×府君讳××之神王”的“王”字上加一点成为“主”字,仪式结束,民国时此仪结束。现在以祭文代替此仪。
出殡:出殡仪式,出丧如同演戏,丧家把灵枢用绮绣装饰起来,吹鼓手乐声阵阵,有的还请戏班子在列队前面边走边演戏,后面则是孝子队伍,嚎陶大哭,围观看热闹的人熙熙攘攘,对于这种习俗清人曾作诗咏道:“妙选笙歌耀旗帜,忍借亲丧作儿戏。灵辆峨峨游市廛,伺晨发引哺未至。”丧礼中客人来吊丧,丧家需尽情招待,专人在门外迎接,奏鼓乐,大摆宴席,吃饭时奏乐助兴,散席后再吹号打鼓送行;有头有睑的人还要专门请戏班子唱戏三天。这种情况在山西各地颇为盛行,如偏关在“举哀之日,门外盛张音乐,喧闹彻夜,堂答经句。”(民国:《偏关志》)介休“丧仗列街至数里而遥,祭筵或数十桌,远近观者如堵,名曰‘闹葬’”。(《介休县志》)更有甚者,“乡间甚有携酒盒送丧者;一至墓,孝子亦来饮啖”(民国:《保德县志》。开吊第二天出殡,出殡前取“东流水”孝子请人主,先由孝子跪于灵前烧“纸”,接着由“阴阳”(神汉)口念咒语,手拿菜刀在棺盖上榨三刀,出门后用菜刀将符瓦击碎,孝子即将烧纸盆抛过头碎之。此时鼓乐齐奏,灵柩由8人抬起。送葬队伍顺序:打引魂幡发纸钱开路者,各种刍灵,鼓乐队,“打路神”、“显道神”像,孝子(怀抱遗像或牌位),孝孙、手牵棺布伛偻哭行,灵柩后,孝女,媳、侄女、外孙女、姐妹等(以布遮目痛哭)。大起棺,鼓乐在前,孝子随后绕棺木左三圈,右三圈,绕完后,点纸,打孝子盆,然后起棺木。
路祭:在街巷路口置一桌,上摆祭品,灵柩经此站停一刻,由主祭亲朋烧纸祭奠后,灵柩方起行,称“路祭”。收头:出殡队伍至村外(城关至大洞外节孝祠)时,或十字路口,要站停一阵,烧掉纸札刍灵及金童、玉女、斗子等物,众人停止嚎哭,孝女们将头上3尺搭头取下,孝子“梁冠“也被搀扶者取下,余人亦将孝帽、孝圈扯下,此为”收头“。”收头后“,女人们另选和来时不同的路线返回,路上还要拾点柴、炭抢先回家,把柴、炭烧到炉子里去(传说会发财)。男人并灵柩速奔坟地。男女回家时在大门口“捞遗凡”将钱币放入水盆中,另放一盘馍片,每人捞一硬币,吃一块馍片。下葬:棺木舁至墓地,先在提前一天就挖空心思好的墓穴内放两个发财罐,一个盛酒和黄米粥,一个盛开吊日从祭品上掐下的食品,两个罐子上都用红布包口。墓穴内不留人的脚踪,人下去后踩下的脚印必须用锹刨掉。然后下棺木,棺木是用绳子吊下。下棺后先由孝长子往墓穴内刨点土,并不停地叫“××躲土!”接着“阴阳”下镇物,下罗盘,行吉利方,招魂掩土,然后众人动手掩埋,掩埋时将丧仗,麻辫等全扔到墓内,墓堆侧用砖砌墓门,将引魂幡插于墓堆顶上,用“东流水”浇于墓堆四周。掩埋时,累了将锹放下,别人再拿起来,不从别人手里接锹。
葬后事宜:陷后土,由阴阳烧香摆供,口念咒语,贴符,百日内忌打动高头,出丧安葬的中午,丧家尽情招待吊丧亲朋(鼓乐喧天,现礼现祭城内此仪除去),突出丧事喜办,专门在大门口迎接,大摆宴席,共食共餐,体现了家属,亲戚朋友,恢复正常状态的意义,也代表了生者的面子,孝心。如有事未到的亲朋待日后另行招侍。
复三、复二:安葬后第三天,早上由孝子上坟掩埋软米粥,(碗扣碗),安墓门石,上午孝子、孝女及亲朋拿着火锅,肉食,菜及馍馍,油糕并带上纸扎,主要有“进度楼、阴宅院子、摇钱树,聚宝盆等,带上柴炭,齐集坟前,烧纸扎。垒火龙将锅放到火龙上,烩菜煮糕,人人都吃一点,叫做为亡人安家,安锅,然后由孝男、孝女将带来的蒸馍和予先准备好的钱币一个个抛起,其余人去抢,直至全抛完为止。最后把剩余饭菜,浇在墓顶,如遇有放羊者让羊吃,叫溜墓,迷信说法是“一溜通顺”。过七:人死后,第七天为“一七”要烧纸,祭祀,以后每七天祭一次,要过七次,第七次为“尽七”。特别是“三七”要在沿路擦五色旗。

过百日:满百日、过生辰、过周年孝子到坟地摆供烧纸,请亲戚。守孝:埋葬亲人并不意味丧葬活动的全部结束,居丧守孝成为人们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孝子不“过七”不理发,不过周年不能搞娱乐活动,不能取妻,嫁女,过年(春节)不贴红联要贴黄纸写的对联,孝子要在袖子上戴黑纱或“孝”字章,表示守孝。古人有守孝三年之说。丧葬活动是生者为走向人生终点者的送行,凝聚了亲人死后应如何处理的全部理解,人们常说:有钱的是埋钱哩,没钱的是埋人哩!现在,很多人认为这是儿孙是否孝敬老人的标志。因此,富裕的要大操大办,贫穷的负债也要办得过了世人眼。
丧葬禁忌:备用奉材不得移动地方,但出卖或借与他人则可。张、王、李、赵四姓者不在六、腊月埋葬和迁徙,其他姓不在三、九月埋葬或迁徙。死在村外人的灵枢不能回村内停放,死在院外人的灵柩不能回院内停放。办过丧事的院子百日内不举行婚礼,半年内不得出嫁姑娘。新婚男女非丧考妣,百日内不戴孝。身戴重孝者在开吊前不能进入他人院子,开吊鼓响后始得进入,但必须脱帽,如他人室内有12岁以下小孩,便不能进入室内。出殡起棺的一刹那,非直系亲属忌看。从起棺到墓地途中,棺木不能着地。四十岁以下男子亡后埋葬时,要先开棺谢天,然后埋葬。育龄妇女死后要先火化,再埋葬。否则要“返阳:变“墓虎”吃人。父母、祖父母死后百日内,子孙不能理发,洗衣服。“土旺”时忌埋葬必须选黄道吉日进行。
新式丧葬礼仪:随着历史的进程,开吊这天,人们依旧沿用某些旧的仪式仪,并新旧结合,更为复杂,借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有的用遗体告别仪式代替发丧出殡,用献花圈与鲜花代替焚香摆供,用佩戴黑纱和白花代替披麻戴孝,用播放哀乐代替念经吹打。用鞠躬默哀代替磕头跪拜。以记现金礼代替大、中、小祭及亲朋供养,出丧前举行新的祭奠仪开追悼会,一般有八项:(1)奏哀乐;(2)主祭和亲朋,临居就位;(3)奏哀乐,司仪念三鞠躬;(4)默哀三分钟;(5)读祭文;(6)主祭文;亲朋向灵前点纸叩头;(7)主祭人,亲朋与死者家属握手表示沉痛悼念;(8)散班归位;奏哀乐,司仪宣布礼成。总之,新的仪习一样可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
80年代以来,这种习俗又卷土重来,在山西各地非常盛行。如此,使得丧礼与婚礼已没什么不同,只是缺乏婚礼中的喜庆气氛。对于这种风俗,即便是古人也有不以为然者。诗人顾荣湾写诗道:宾朋杂沓男女哗,笑声翻地哭声遮。不情丝竹揽魂魄,灵(上兆下鼓)路鼓手空挝。此时棺中幸瞑目(冯尔康:《清人社会生活》,天津人民版,1990)。一个人死亡之后,他的家庭以及村庄中原有的人际之间的固定关系将失去某些平衡,特别是重要人物之死更是如此。因此,活着的人必须适应这种情况,重新调整各自的位置与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葬礼的主角与其说是死者,还不如说是后面的那些生者。共食共餐,奏乐唱戏的特征,体现了家属、亲戚朋友恢复正常状态的意义,也代表了生者的面子、体面与孝心。

参考资料:
1.中国殡丧习俗大全

http://www.lifeall.com/MemorialCulture/MemorialCultureDefault.aspx

2.摘自《山西民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3.转引自http://baike.baidu.com/view/34847.htm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09:45 , Processed in 0.08398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