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870|回复: 0

死亡与精神涅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 20: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死亡与精神涅槃
                                                     

   在第一篇空间文章里讨论关于人类最沉重的话题,似乎有悖于传统。然而就像我开空间一样,没有过往思想的死亡便无法诞生我的第一篇日志。恢宏世界的激活总是滥觞于支离破碎的历史,没有昨天的死亡,便无法架构起一个新的时代!
   有人说:每个人从出生之日即开始不断地赛跑,终点就是医院的太平间……死亡是一个我们人类永恒的结局。为什么我们害怕死亡?我们是害怕死亡的过程,还是害怕死后与世界的永远诀别?如果是害怕与世间的诀别,那我们是不是也曾经对我们出生前的日子充满恐惧?因为那段时间对于我们的生命来说,也是一片空白。这个命题似乎荒诞,然而却发人深省。我们不想死亡,是基于主体的一种思考,既然出生前和死后都是一样,那我们对它们的衡量便不应该有基于人性的偏袒……结论只能是:我们只是害怕死亡的过程,以及害怕死亡给我们带来的预期价值的损失(当然承担这些所谓的损失的主体不可能是你自己,而只能是你的亲人、爱人、友人、既得利益人……)。所以,我们不希望死,本质上不是怕死后的虚无缥缈,而是害怕死亡时所受的身体折磨和精神摧残,担心死亡给你热爱的人和事业带来沉重的打击。然而对于后者的担忧,已经没有意义,因为在人死后,他已经无法做为一个主体来承担自己死亡的责任以及抚慰在世的人们!因之,选择死亡的人,认为自己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淡定自若于生命被剥夺的瞬间;而害怕死亡的人,他们有意义的担忧仅存在于来自肉体和精神折磨的压力,即死亡的过程。一言以蔽之,当我们面对死亡时,那部分有价值的态度显得过于卑微。
   我们该怎样对待死亡?……
   在暨南园,当我重拾行囊,准备行往下站时,却发现我的地铁口被围墙紧紧堵住,一阵窒息后,突然发现自己已置身于一座没有高墙的监狱,它绑架了我的灵魂,想把我的思想阴冷地扼杀……我感受到别尔嘉耶夫笔下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无根性,内心充满了孤寂!
   从前,在中文系的时候,天天念历史,觉得历史可以救社会;来到历史系,我却醉心于哲学,重拾起文学,因为觉得必须先自我解救……我必须经历一次死亡,才能得到解救、实现涅槃!然而死亡是一个可怕的过程,它会颠覆你的过往,使你饱受精神的折磨!但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死亡,没有一次完美的飞越疯人院,那你只能继续让你的中枢神经慢慢地吮吸有毒奶粉的养料,慢慢地腐朽,毫无生气,看不到一点儿的希望!于是我鼓起勇气,选择了死亡!像凤凰那般翱翔欢唱,逃离那个“像海洋般哀哭的世界”,得到更生,实现涅槃!
   我想起了叶赛宁,想起了永志不忘的约定:我们依然志同道合,并再次踏上犹豫而孤独的旅途;不倦地呼喊真理,即便梦想流逝,前进依然如故!
   我们要不断前进,不断死亡,不断重生!
   在“死亡”面前鼓起勇气吧!

   以此开篇,希望和各位友人一道在人生路上披荆斩棘、不断破除自己的旧思想(让它们死亡),升华自己!
   也请原谅我这沉重的主题,因为我是悲观主义者。只有冷眼看世界,才能更积极地去改变一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5-2 16:46 , Processed in 0.080629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