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326|回复: 0

讀金正煒《戰國策補釋》勘誤一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9 07: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讀金氏《戰國策補釋》勘誤商榷一則



金正煒《戰國策補釋》[1]卷四趙二:
王破原陽章[2]:“今民便其用而王變之,是損君而弱國也。”姚云:損一作捐。按:君字疑本為羣,脫損半字而譌也;[3]《呂覽·召類篇》:羣者,眾也。此言自棄其眾。
我們先來看一下《戰國策·趙策二》關于這段文字的原文記載[4]王破原陽以為騎邑,牛贊進諫曰:“國有固籍,兵有常經,變籍則亂,失經則弱,今王破原陽以為騎邑,是變籍而棄經也;且習其兵者輕其敵,便其用者易其難,今民便其用而王變之,是捐[5]君而弱國也。故利不百者不變俗,功不什者不易器。今王破卒散兵以奉騎射,臣恐其攻獲之利,不如所失之費也。”……
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明白文章大義是說:王(趙武靈王)攻取原陽之后欲以其為訓練騎兵的都邑,這一主張遭到牛贊的反對,并說出自己的理由是“民便其用而王變之,是捐君而弱國也”;顯然此處的“君”字不能作普遍意義上的“君主”講,因為此時趙武靈王已是君主,稱呼上不符合語境;而應該是承接上句“民”字,與其義近,表示“民眾”的意思,此亦與金氏“此言自棄其眾”之意同。由此,此“君”字表“民眾”“羣眾”之義可知。
但是,“君”字是否就如金氏所說是“羣”字因形近“脫損半字而譌”呢?我對此提出異議。
其實在上古時期,“字本有之義二者字義相近可以互訓恐此處用并非譌誤而本就是卻含之義而已。
首先我們看《爾雅》記載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在此一條中我們對天、帝、皇、王、后、辟、公、侯等字訓為”,君主之義無甚異議但對林、烝二字訓為字就多少有些不解了。
王引之在其《經義述聞》中為我們做了較好的解釋:
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郭曰詩曰有壬有林又曰文王烝哉。引之謹案:君字有二義,一為君上之君,天帝皇王后辟公侯是也;一為羣聚之羣,林烝是也。古者君與羣同聲,故《韓詩外傳》曰:君者羣也。故古羣臣字通作君臣,《管子·大匡篇》:桓公使鮑叔識君臣之有善者;《問篇》:君臣有位而未有田者幾何人。皆羣臣之假借也。《呂氏春秋·召類篇》曰:羣者眾也。《白虎通義》曰:林者眾也。此篇下文曰:烝,眾也。林、烝、羣同為眾多之義。故曰:林、烝,羣也;林烝二字連文,而不與下文相錯,亦可知其別為一類矣;不然,君上至尊,豈得以林烝稱之乎?……”[6]
但是對於此條,黃侃先生卻有自己的見解:
“林、君也  君兼君尊、君羣二義。王引之說、林烝訓君、君讀為羣。案謂君兼羣義可、謂此君即羣不可。林與隆聲通、漢志隆慮、續漢志作林慮、荀子君者國之隆也。林字本作臨(左傳林楚、公羊作臨南)詩皇矣疏臨者以上臨下之名、皇侃論語疏曰、臨謂以高視下也。”“烝,君也  說文烝、火氣上行也、晝多方不蠲烝、馬注訓烝為升、烝有升上之義、故引申為君、廣雅上、君也、中庸注上謂君也。烝下文云、進也,又下文云、眾也。君與眾義近。白虎通及廣雅釋言並云、君羣也。”[7]
從王氏和黃氏的主張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二人有一定的分歧,但是他們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君”字與“羣”字同義,二者在古時可通用。《爾雅譯注》也說:“按,古書‘君’又通‘羣’”[8]
“君”與“羣”義近,在古書中有很多證據,現簡要羅列如下:
1《廣雅疏證》:“君,羣也  《逸周書·太子晉解》云:侯能成羣謂之君。《荀子·王制篇》云:君者,善羣也。羣道得則萬物皆得其宐()、六畜皆得其長、羣生皆得其名。《韓詩外傳》云:君者何也?曰羣也,羣天下萬物而除其害者,謂之君”。[9]
2《韓詩外傳》卷五君者何也曰羣也為天下萬物而除其害者謂之君。[10]
3《荀子·君道篇》:“君者何也?曰能羣也。”[11]

4《白虎通·號》曰君之為言羣也。”[12]

以上記載都可以表明“君”字含有“羣”之義。


由此,可以看到:“君”“羣”二字可能為“義近相通”,而不必為金氏所說“形近而譌”,金氏以其形近,便斷其為“脫損半字而譌”,恐難失臆斷之嫌,實為可商榷之處。



[1] 《續修四庫全書》本,第422冊史部雜史類,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民國金氏十梅館刻本影印。

[2]  見《續修四庫全書》422冊第523頁。

[3]
此條亦見《戰國策集注彚考》諸祖耿著,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98頁。

[4]
依據《戰國策集注彚考》本第997頁摘錄。

[5]  此處它本或作“損”字,與文義理解無礙。

[6]
《經義述聞》,(清)王引之撰;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影印版,第611頁。

[7]
《爾雅音訓》,黃侃著,黃焯輯,黃延祖重輯;中華書局2007年版 ,第2~3頁。

[8]
《爾雅譯注》,胡奇光,方环海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版,第2頁。

[9]
《廣雅疏證》,(清)王念孫撰;中華書局2004年影印版,第158頁。

[10]
摘自《韓詩外傳集釋》,(汉) 韩婴撰,许维遟校释;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97頁。

[11]
摘自《荀子校釋》,(戰國)荀況撰,王天海校釋;上海古籍出版2005年版,第543頁。

[12]
摘自《白虎通疏證》,(清) 陈立撰,吴則虞點校;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48頁。

[ 本帖最后由 仁者無敵 于 2009-3-29 07:39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5-2 17:46 , Processed in 0.083199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