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719|回复: 0

《三易略义》校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4 11: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易略义》校读
慈心

《三易略义》是马一浮先生文集《[益蜀]戏斋杂书》中的一篇,尽管只是一个略表,但内涵丰富,其实作了易佛会通的事。原表如下:
不易
变易
简易

体大
相大
用大

涅盘德
解脱德
般若德

法身
应身
报身

天命之谓性
修道之谓教
率性之谓道

不生不灭
生灭
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万物资始,诚之源
乾道变化,诚斯立

无极而太极
动而生阳,静而生阴
阴阳一太极,太极本无极


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周易》的,有《中庸》的,有《太极图说》和《通书》的,都是代表儒家最高精髓的典籍;而体相用、三身、三德、生灭等是属于佛教的范畴。可见马一浮先生不一般。不过慈心怀疑这是马一浮先生一次写就的,没有经过修改,所以不免有错误。首先,在三易的排序上,《易经》是:变易、简易、不易。《成易》主张用:不易、简易、变易。这个在《成易九章》里已经有论述。而马一浮先生的却又是一种,所以慈心以为马一浮先生没有太细的斟酌。接下来马一浮先生很自然的把体相用按顺序排上去,除了不易与体是对应的,另外两项正好颠倒了,佛教唯识赖耶缘起以赖耶变现世界,这赖耶企不是至简,而赖耶之变现分杂,其非大用;三德与体相用对应,三身中后两项颠倒,以报身惟自他受用,应身无数故;《中庸》的名言顺序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与三易的对应正确的,但三易的顺序错了,所以跟着错;以下生灭一节,与三易的对应正确;位气德与三易对应正确;诚一节是周子《通书》里的范畴,诚为枢纽,所以是下面的顺序;最后一节,是《太极图说》里的范畴,与三易是对应的。为此慈心另外立了一张表,并且作了补充,具体如下:不易
简易
变易

无极
太极
多极

形而上之道

形而下之器



二、三

体大
相大
用大

涅盘德
般若德
解脱德

法身
报身
应身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不生不灭
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生灭





万物资始,诚之源

乾道变化,诚斯立
无极而太极
阴阳一太极,太极本无极
动而生阳,静而生阴



加入的有《老子》的范畴,有《易经》的范畴。可以说是详细多了,当然也有可能会出错,待将来修正。



附:其他系列文章(感谢慈心先生赐稿)

易象八面观谈乘易论译释
原文:    易象八面观谈乘易论
          癸未年
予。释教也。本未究心易学。然大易为卜筮而作。卜筮之道在无遮。大易之理在不隔。无遮。则吉凶洞然。不隔。则常变一致。昔有问易于憨山大师曰。孔子系传中曷云。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师曰。此即不隔生死的一著。今按易之为字。从日从月。日主昼。月主夜。日月相照。显然示人以不隔昼夜之义。不隔斯能通。通斯无遮矣。学易者于是。学卜者于是。学佛者亦于是。杨君随予修止观之学有年矣。能实悟无生之道。尝得无生之受用。砭能由无生地。窥见有生。发明大易爻象变化之奥义。返之。即能从有生地。直达无生地也。大易。天地之化书也。能知不易。能极变易。根本之地。湛然不昧。应用之处。触类旁通。居士进于道矣。世之注易家。大抵胶固执泥。流转于变异之中。但知随缘。不知不变。能打破囊藏。而不探不易之旨哉。释谛闲书于四明观宗寺之密藏居。时年六十有九。

语译:
我是学佛的,本来也没有在易学上花费心力。但《易》最初是用来卜筮的书,卜筮的原则是没有隐瞒,大易的原则是不加阻隔。没有隐瞒,所以吉凶就很明白;不加阻隔,所以恒常与变动就达到了统一。过去有人向憨山大师请教大易的道理,他问道:"孔子在《系传》里说:'通乎昼夜之道而知(通达昼夜的道理然后知道)',是什么意思呢?"憨山大师说:"这是不阻隔生死界限的一种说法。"现在看一下"易"字,正好可以拆分为"日"字和"月"字。日月互相映照,很明显就是说不阻隔昼夜的意思。不阁就能通达,通达了也就没有隐瞒了。学易的是这样,学占卜的是这样,学佛的也是这样。杨居士跟随我学习止观的功夫已经有好几年了,已经能够证悟到无生,又体会了无生的妙用。他从无生反观有生,对大易爻象变化的奥义有真切的发挥。相反的,如果从有生回溯到无生,不是很直截方便吗?《易》的确是记述天地变化的奇书,能够知晓真常不变的不易,也能穷极瞬息流转的变易。在参求真常不变的根本境界的时候,能够有真实的体悟;在运用到实际中的时候,能够触类旁通,头绪再多也容易解决。杨居士因而在世出世间法上有了更大的进步。世间为《易》作注解的学究,大多是泥古不化,一味从变易这方面入手和发挥。只知道随顺因果,无所作为,不知道有不变的真常。虽然也能够有所悟,但对真常不变的不易却没有办法探个究竟。释谛闲写于四明观宗寺的密藏居。年龄在六十九岁。慈心居士译于江阴。

玄义
玄义约为五重。五重者:(一)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力用,(五)教相
释名。
以离合法,初离释,后合释。今初:
卍易。有三易之说。说有二,今初:
连山,归藏,周易。此依时代更替次第而论。
或谓连山,夏代之易,首艮山,乃生民居于山洞故先;归藏,商代之易,首坤地,乃生民迁于耕田之象;周易,周代之易,首乾天,以敬天故也。如此则三易皆六十四卦,可知羲皇演易已然重八卦而为六十四也。或言周易之周,乃周遍义,虽然未必,亦可圆说,故存录于此。或言老子依归藏立说,孔子按周易立教,略可信,然连山、归藏已阙故不可证。道儒为中华文化根本,如此中华文化皆从易流出也。又通玄李长者崇艮卦,宋儒则有读《法华》、《华严》不如读一艮卦之说,则佛教或与连山有关。如是则三教皆关乎易也。
其二:
不易,简易,变易。此依有体及用次第而论。
不易者,言乎体体也;简易者者,言乎相也;变易者,言乎用也。至于朱子所谓交易,乃从变易中析出者也。故唯三易,通乎三大。若依俗谛说,金为不易之体,师子为简易之相,镇宅为变异之用;或以针为相,则刺穴医疗为用。若依真谛,金亦变化不真,不可名体也。
卍象。义近相。
有取象,有设象。取象者,"进取乎身,远取诸物"之谓,若天地日月风雷山泽皆是大象;设象者,依理而作者也,若太极图、水火匡廓圆相、阴爻阳爻,皆此类也。
有实象常象,有表象现象。实象近体,真常不变,故为常象;表象近用,流转变化,故为现象。
有进象,有退象。进者,阳也,长也;退者,阴也,消也。
有成象,有住象,有异象,有空象。如此流转。
复有多种,不可尽说。此略举耳。
卍八面。易有八卦,应乎八方。八面玲珑,圆顿之谓。
卍观。观者,观想、观念、观点等类。此处若世界观之观。
卍谈。言谈。
《肇论》云:"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故迷性而莫返。逆俗故言淡而无  味。"改真俗皆可谈,而"言不尽意",是故佛陀始悟即思寂灭,然受请而做四十九年说法者,乃悲心使然。
卍乘。乘者,载也。以佛法有能度义故,用乘喻。
有人天乘,有声闻缘觉,有菩萨乘。此三士道,在乎发心,在乎修持。菩提道次第诸论已广说。
复有余说,今且不录。
卍论。论者,论说。非论藏之论。此标体例。示为加以论述之意。
上离释竟,下合释:
卍易象八面观谈乘易论。
融通易佛,互证解说,导俗向真之论述也。
辨体。
此文以一实相为体。何以言此?文中已明言以无生为归,不易为本。实相者,真实之相,非妄有之假相,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曰实相无相。既云无相,何云实相,相依于体,妄依于真,必知妄相始悟真体,故又曰实相无不相。
明宗。
此文以融通易佛为宗。佛法者,三千大千世界,世出世间之根本大法也;易教者,此娑婆世界三界不逃之法也。云何不逃?此娑婆世界三界之内,无有一法不为易教所摄。又复易教幽通出世法。易教者,大易之教化也,非之宗教。如《礼记·经解》云:"洁净精微,易之教也。"
力用。
此文以反本归元,导归无生为力用。易教本有两转,归真化俗皆可通达。世间学者未悟本真故,流转于变易;证以佛法,乃能返回本真,明达不易。《经解》所谓"易之失,贼"者,言世间易家之失。
教相。
此文为救世菩萨所摄。有特为分身娑婆世界诸大菩萨及大心凡夫所摄。盖佛法广大高妙,此方浊恶世众生刚强难调,故须假娑婆世界不逃之易教作为方便,接引众生。假者,非真也,借也,依也。
科判
甲一、予。释教也。本未究心易学。
甲二、
  乙一、
丙一、
  丁一、然大易为卜筮而作。
  丁二、卜筮之道在无遮。大易之理在不隔。
  丁三、无遮。则吉凶洞然。不隔。则常变一致。
丙二、昔有问易于憨山大师曰。孔子系传中曷云。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师曰。此即不隔生死的一著。
丙三、今按易之为字。从日从月。日主昼。月主夜。日月相照。显然示人以不隔昼夜之义。
丙四、
  丁一、不隔斯能通。通斯无遮矣。
  丁二、学易者于是。学卜者于是。学佛者亦于是。
  乙二、
丙一、
  丁一、杨君随予修止观之学有年矣。能实悟无生之道。尝得无生之受用。
  丁二、砭能由无生地。窥见有生。发明大易爻象变化之奥义。
  丁三、返之。即能从有生地。直达无生地也。
丙二、
  丁一、大易。天地之化书也。
  丁二、能知不易。能极变易。根本之地。湛然不昧。应用之处。触类旁通。
丙三、居士进于道矣。
  乙三、
丙一、世之注易家。大抵胶固执泥。流转于变异之中。但知随缘。不知不变。
丙二、能打破囊藏。而不探不易之旨哉。
甲三、释谛闲书于四明观宗寺之密藏居。时年六十有九。

文句
先释甲三。标示著者。使观者知所从来。
释谛闲书于四明观宗寺之密藏居。
释谛闲者,本文著者也。俗姓朱,名古虚,号卓三,浙江黄岩人,清咸丰八年正月初六(1858年2月19日)生。8岁入塾读书,后因父殁家贫辍学,从舅佐理药业,并习医道。16岁成家并自设药铺,数年间,妻亡子殇,老母见背,痛医药能治病而不能治命,遂萌出世之想。19岁遁入临海县白云,依成道剃度出家。23岁入天台山国清寺,受具足大戒。25岁至平湖福臻寺,依敏曦座下,听讲《法华经》。潜心钻研。26、27岁两度至上海龙华寺,听晓柔讲《法华经》、大海讲《楞严经》,皆命讲偏座(即小座复讲)。旋回国清寺,闭关潜修。28岁应龙华寺方丈迹端命,出关来沪,任库房事,一面办事,一面听经,复由迹端授记付法,传持天台教观第四十三世。越二年,辞库房职,留寺阅藏。此后即应各地丛林僧谷邀请,讲经弘法,或掩关潜修。35岁在龙华寺开讲《楞严经》,并著《楞严经序指味疏》。同年冬,上天台山真觉寺晦曦下山讲《四教仪注》。次年复辅助敏曦讲《四教仪注》于龙华寺。52岁住持绍兴戒珠寺,兼上海龙华寺主席。同年,与月霞等在南京三圣殿举办江苏僧师范学堂。55岁驻锡上海留云寺,在寺内创办佛学研究社。同年冬,住持宁波观宗寺,即募集巨金,重建大殿、天王殿及藏经阁等,使之成为东南一大名刹。61岁创办观宗学社于寺内,自任主讲,培育僧才,后改名弘法研究社,并发行《弘法月刊》。他为弘扬天台教观,讲经说法40余年,岁无虚日,足迹遍及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山东、辽宁、黑龙江等地。民国21年七月初二(1932年8月3日)圆寂于宁波观宗寺,塔于慈溪五磊山麓。遗著有《大佛项道楞严经序指味疏》、《金刚经新疏》、《圆觉讲义》、《普贤行愿品辑要疏》、《始终心要解略抄》、《念佛三昧宝王论义疏》等。1951年由法嗣弟子倓虚及居士弟子叶公绰、蒋维乔辑为《谛闲大师遗集》行世。
观宗寺,它原来的名字是延庆寺,宋朝法智大师中兴天台所创建。院子很大,分前后两院。元丰年间,四明五世后,介然法师,按照观无量寿佛经,建十六观堂。因为天台教注重修止观,所以那里的禅堂不叫禅堂而叫观堂。原来那个老庙的门向南,后来的中兴观堂门改向东。庙很威风,像一座城。周围有一道河,像护城河一样;外面有很多房子,多半是在家人住。
密藏居者,盖谛师精舍也。

次释甲一。标明立场。使观者知本末。
予。释教也。本未究心易学。
予。大师自称也。
释教者,佛教之异谓也。佛教乃世出世间根本大法,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而此方世界,为释迦牟尼如来。示现于古天竺国之释迦族,讳乔达摩,悉达多。释尊以王子出家,遍学世间外道,未得究竟,乃自求解脱生死根本大法,于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叹言:"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故释尊不辞辛劳,四十九年,五时说法。五时说法者,佛成道後,於最初三七日,说华严经,度大菩萨,是为华严时。继在鹿野苑等处,於十二年中,说小乘阿含经,度声闻缘觉乘人,是为阿含时。继阿含时後,於八年中,说维摩胜曼金光明等诸大乘经,广谈四教,均被众机,是为方等时。乃後,二十二年间,说诸部般若经,强调诸法皆空之义,是为般若时。再後八年,说妙法莲华经,会三乘於一佛乘。法华之後,佛将入灭,乃在拘尸那拉城娑罗双树间,於一日一夜,说大般涅盘经,显常乐我净义,昭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乃至一阐提人,亦当成佛,是为法华涅盘时。而金刚经中,佛言:"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乃知,佛法随是佛口亲宣,却非佛自言说,乃是本来不易之根本。
本未究心易学。此师加以说明,非从易学而得法妙,乃从佛法而悟根本。
易学者,或言肇始于伏羲氏,实非也,易学乃此世界三界不逃之法,岂可造出,必羲皇悟得也。盖羲皇徒画卦也,原无文字,故称"无字天书"也。后经文王、周公、孔子三圣敷衍文字,乃成《易》。后世注易家,不外象数、义理二派。众说纷纭,各有千秋。然诚如谛师所言,世间易家,多流转生死。却有盛唐僧一行、方山李通玄、圭峰宗密、灵峰智旭等法门龙象,易佛互证,宣说妙法;亦有华山陈希夷等,略窥机关。
  此处皆略举一二,详述在正论文句之中。

甲二者,为正论也。分为三,乙一、论大易原理;乙二,论融通易佛;乙三,论世间易家流失。今初,初中分四,丙一、标大易宗旨;丙二,引憨山大师论易;丙三,依字而解;丙四、言明易理为通理。先释丙一,丙一分三,丁一、论大易所出;丁二、论卜道易理;丁三、论卜易宗旨。
先释丁一,"然大易为卜筮而作"。
然者,语气之转。谛师初云,"本未究心易学",今作此转,乃标大易不可轻慢。
世间论易之人,或者高仰以为诸学之源,纯粹无杂;或者视为卜筮之学而不屑一谈。谛师则视大易出乎卜筮而推崇之。何以如此,谛师于丁二、丁三递深而论。
次释丁二,"卜筮之道在无遮。大易之理在不隔。"
"没有遮止"与"不加阻隔"意义相近,故此句该是互文。昔玄奘大师在天竺国,举无遮大会应对内外学者,堪称蔚为大观。只因通达无碍方能如此。
次释丁三,"无遮。则吉凶洞然。不隔。则常变一致。"
世人所苦者,皆因吉凶难料,世事无常,今洞然而能常则何苦之有。


上释丙一竟,次释丙二。
丙二、昔有问易于憨山大师曰。孔子系传中曷云。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师曰。此即不隔生死的一著。
憨山大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一生弘扬佛法、重修祖庭、选僧受戒、立仪学、养沙弥、设立库司清规、大振祖风。后人立塔于南华天子岗,世称憨山大师。师思想融合禅与华严,倡导禅净无别、三教归一说,一生经历之坎坷,非常人所能想象,学识之渊博,著作之丰,亦非常人能及。着有《华严纲要八十卷》、《楞严通义十卷》等,另有门人将其著作汇编《憨山梦游集五十五卷》、《憨山语二十卷》诗文造诣甚高,圆寂后在曹溪留下全身舍利,供人瞻仰。
孔子者,与老子、释迦同为东方三大圣人之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故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之称。虽无寸土之封,却为万世之师,而有"素王"之谓。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憨山大师此答甚妙,若于世人论生死不隔则难,若说昼夜相通则易。昼夜者,生死之象,以其一正一反,一清一昏也。大师将相通处一言点破,令人顿入。此反溯也。


上释丙二竟,次释丙三。
  "今按易之为字。从日从月。日主昼。月主夜。日月相照。显然示人以不隔昼夜之义。"
  日月为易,其说由来已久,资料有载的最早见于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拆字论义,此为大易成法。日月阴阳,相反相通,故武后以"曌"为名,取日月当空照之意。传曰仓颉造字,及许慎编撰《说文解字》论造字法约有三类,乃"象形"、"会意"、"形声",论用字法亦有三类,乃"指示"、"假借"、"转注"。如此造字之法,与羲皇画卦相通,亦从取象来而成其大用。或有以坎卦之象与古水字相类,而谓八卦乃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之古字,虽不免牵强附会,亦可说明字卦之相通也。故后世术数家,有测字一门,专从观字而论吉凶,其理与卜易无异也。


上释丙三竟,次释丙四。丙四分二,丁一,"不隔斯能通。通斯无遮矣。"论不二之理;丁二,"学易者于是。学卜者于是。学佛者亦于是。"论通乎世出世间。此但通论。
  不隔、通、无遮,一义也。此说明凡圣一如,真俗不二道理。
  以通理故,世出世间皆于是也。

上释乙二竟,下释乙二。乙二分三,丙一、述杨君演易,丙二、论大易宗旨,丙三、称赞杨君。先释丙一,丙一分三,丁一、述杨君内道成就,丁二、述杨君演易特色,丁三、论演易之大用。
  先释丁一,"杨君随予修止观之学有年矣。能实悟无生之道。尝得无生之受用。"
  杨君究为何人,暂不可考,然以此片语,即可知杨君在内道上的成就不凡。止观乃天台之核心内容,无生为内学根本归向。谛师为近世大德,当不妄语,而此评论极高,可知杨君非等闲人物也。
  次释丁二,"砭能由无生地。窥见有生。发明大易爻象变化之奥义。"
  以从无生窥见有生,乃是自然而然。如过来人指引后来人,轻车熟路必能胜任。如此,论易实为过来人经验之谈,不过假易以为发明也。此中有深意,其一,杨君何以不假他途,发明大易?盖大易为娑婆世界不逃之法,以此法接引此方世界众生,最为切要。其二,何以杨君内学成就而发明大易?盖示现众人,大易与佛教根本不悖也。
  次释丁三,"返之。即能从有生地。直达无生地也。"
  此明杨君发明大易之根本所在,非徒发扬"生生不息"之生化之理,更在于明"如如不动"之根本所在。

上释丙一竟,次释丙二。丙二分二,丁一、论大易为天地化书,丁二、论大易顺逆之道。
  先释丁一,"大易。天地之化书也。"
  大易是叙述乾坤间生生不息穷极变化之理的
  次释丁二,"能知不易。能极变易。根本之地。湛然不昧。应用之处。触类旁通。"
  此段乃是全文关键,从体用两个方面论述大易之道,从体而论者,"能知不易"、"根本之地。湛然不昧。";从用而论者,"能极变易"、"应用之处。触类旁通。"。此中有二重能所,"能知不易"与"根本之地。湛然不昧。","能极变易"与"应用之处。触类旁通。"是第一重能所;"能知不易"与"能极变易","根本之地。湛然不昧。"与"应用之处。触类旁通。"是第二重能所。此中对佛门根本之易与世间流转之易的详加辨析,乃至叙述大易体用顺逆之道。

上释丙二竟,次释丙三,"居士进于道矣。"
  此谛师评论杨君之言,以杨君演易通佛而进于道。

上释乙二尽,下释乙三。乙三分二,丙一、论世间易家风格,丙二、论世间易家局限。今初。
  "世之注易家。大抵胶固执泥。流转于变异之中。但知随缘。不知不变。"
  世间易家,不外义理、象数两派,自宋儒程朱讳言象数,后世易家多以义理为正统,而自况为义理派。义理、象数二派,本自同出,盖昔羲皇画易,乃悟易道而欲阐扬,又恐大易精微,世人难晓,故"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画卦以明。故义理须象数以明,象数为义理而作。易有三义,不易、简易、变易。变易唯大易之用,未能窥得真体,故世间易家,其说虽广,皆流转变易未能超出易用。故京房、郑玄虽能知吉凶趋避之法而不免亡身,二程虽言及"体用不二,显微无间"却不免空谈。

上释丙一竟,次释丙二。
  "能打破囊藏。而不探不易之旨哉。"
  盖大易精微,已窥天机,故能打破囊藏而略破无明,若流于变易而不知探求不易则最终落空。


《易象八面观谈成易论》,乃学通内外之论,其义悠远,其境广博。慈心只是勉强解释,未必能叩圣意,只是略为抛砖之功以求有同好者钻研本论而出真玉也。
    甲申年五月十八,初稿。



〖图〗










〖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生多极,多极实非极,非极通无极。
  顺则成化,逆则成真,顺逆相成,则成易也。
  易也哉!设象寓数以穷理尽性,顺时应位而原始要终。故有概摄之功,故有推测之用。
  易有三义:其一不易,其二简易,其三变易。
  不易者,本来无名无相,方便权作圆相。周子以为无极,老子强名曰道。实为众生本具之如来藏本妙觉心。只因妄想分别执著而有生灭、来去、净染、是非。
  以妄想故,生成真妄和合之阿赖耶识。万法唯识所现故,名为简易。周子说为太极。老子称名为一。
  阿赖耶识觉迷分别为二。此易所谓"太极生两仪",老子所谓"一生二"。两仪既分,交错和合,累进化生,骤然增长,终成万法纷杂之世界。故称变易。
  其交错也,即周子所谓"一阴一阳,互为其根","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也;其和合者,即老子所谓"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二生三"是也。和者,阴阳之合德也。合德执中无偏故,近乎道也。故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如此,中央黄土,乃四象之合德,中宫乃八卦之合德也。
  两仪共和而为三才,此约气而言也。约位则天地人才,约时则去来现在。天称阴阳,地称柔刚,人称取舍,故三才反正也;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将来心不可得,故三才一贯也。三才一贯者,王也。才者,极之对也!
  以执著故生四象,四象者,太阴,太阳,少阴,少阳。易之占卜也,揲之成四,掷之成四,故知四象者,元素也。阴降阳生,此气之运也。如此,太阴降而太阳升,少阳散于外,少阴凝于中。故以太阴为水,太阳为火,少阳为风,少阴为地。可以配四季,应四方,对四谛也。水者北方冬季,而对集谛;少阳东方春季,而对苦谛;太阳南方夏季,而对道谛;少阴西方秋季,而对灭谛。
  四大之数,○、一、二、三。加一乃生一、二、三、四,此生数也。复加五成六、七、八、九,此成数也。五复加五而得十,则天地之数备也。
  四大之合德为黄土,黄土者,空也。合为五大,五大为体故,以五行为用也。彳亍不成行故,五行相成也。
  八卦之生也,三才始备于卦内。八卦定位,四正四耦分也。四正与四象对应而有别,此内外四大有异也。内四大合为色蕴,合四隅为五蕴也。
  八卦之中,三才备而孤,无以明反正,须两画以明也。故曰兼三才而两之,六画之卦成也。六画摇动,乃名为爻。六爻之卦,其数六十有四,分布列阵乃成方圆,复归于无极也。
  从上而下,渐次纷杂,此生生不息之大化也。实乃因迷离觉,徒增烦恼也。然以和合因缘,未尝离于中道。故圣人守中以反本归元,觉如如不动之实相也。
  若依教起修,则须分别名相,认识真伪,而做取舍。而取舍至极,犹无取舍也。故圣人宣说方便殊胜法门,教人念佛求生西方。佛者,觉也,其德为中。念佛之法,以无取舍为用,以佛法僧为三皈依,以信愿行为三资粮。敦伦尽分,一向专念,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入三摩地。自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可称火中莲华,当下即证西方。

〖九章〗

太极章第一
  《成易》里,关于"极"一开始就列出了四类:无极、太极、多极、非极。其中,无极与太极在很早的时候就被提出来,只是到了周敦宜的《太极图说》里的才被放到一起说;多极也可以说是从"多极化"一词而来,非极则完全是成易初创。这四类的含义并不相交,但有很密切的联系,要一一说明,须先抓住关键而解说,所以这里先说太极。太极是有的开始,是世界存在的最初形态,那是阴阳判而未分的情况,也就是说,刚产生对立面而没有一分为二,所以是一非二。太极为什么以匡廓图表示,因为这个图,顺看是火水未济,是在六道中轮回,苦海无边的相;逆之则是水火即济,是到彼岸,得解脱的意思。而这顺逆其实也是一对反正,其中含义,并不一般。既然太极是第一位的,那么为什么在太极之前还有无极呢!实在,太极是一,无极正是○,太极是有的第一位,无极却不是通常认识上的有,但既然可称为无极,就不是无。佛家说为空,倒是比较恰当。多极则是太极分化之后的状态,两仪是两极,三才是三极,四象是四极,五行是五极,八卦是八极,九宫是九极,……六十四卦是六十四极,乃至一千二百九十六极,……极数越多,每个极的极性也就越弱,从整体而言也就越接近于没有极性,比如六十四卦在排成方圆图的时候,外围已经几乎没有棱角而接近与真圆了。数学的观点,当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就越接近真圆,而边数逼近无穷大的时候,就可以当作真圆了,所以说,多极也就是非极,非极与无极相通。

简易章第二
  三易,通常陈述的顺序是:变易、简易、不易。而在成易里,则正好倒过来,这是因为传统的易家着重的是易的变化,关心它的"生生)不息",而成易着重的是不变,是真静,是"如如不动"。从词汇的考证而言,"变易"应当是"易"的最根本的意义,可以说是正训;而"简易"到实在是易的另一中说法,不妨称为旁训;至于"不易",这在训诂上称为反训。正训和旁训倒还说得过去,只是这反训着实让普通人觉得不可思议,如果不去深究,一定不以为然,实在《易传》里说得明白,大致说来"生生之谓易",而"生生者不自生"。这其实是一个有关体与用的关系。另外,关于易的训释,还有一种说法是"交易",这个略相当与成易所说的"交错和合"。成易说"不易"是"如如不动",是大体;说"变易"是"生生不息",是"大用",但这一章却名为"简易章"是何意?须知,这简易乃是最关键的枢纽,或称机关。古有学者,探求名理,到了简易一环,再不能回溯,以为就是大体,结果留下无端滥言,不但浪费笔墨,也误己误人,实在可惜。所以,若真识得简易,再论三易就不在话下了。

   
体用章第三
  体用在中国古代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实体"和"作用",二是指"原理"与"事物"。何谓"体",实在就是"明德";何谓"用",实在就是"日新"。而"明明德"正好与"日日新"是一对。再借用《易传》里的话,体是形而上的,用是形而下的。以体用来论述本来可以清楚了,但佛家又特别提出"相"来,与体、用并称。实在这相是分别从体、用之中提出少分,合和为一而得来的。实在就是上下体用的形象。所以,相是体用的扭点,掌握了相也就掌握了体用,也就是掌握了世间万物。与三易相对,"体"对应的是"不易";"用"对应的是"变易";而相对应的正是"简易"。给相下的定义则是"名"。正因为这个原因,名相往往合称。佛教的唯识宗以钻研名相为长,故称相宗。易学也是研究名相的,可以称为"相学"。但易有一套顺可推、逆可溯的符号来分别名相,往往是在归纳的时候结合了演绎,演绎的时候又照顾归纳,所以非常的行之有效,所以成易说:"易也哉!设象寓数以穷理尽性,顺时应位而原始要终。故有概摄之功,故有推测之用。"

气数章第四
  易学自郑玄、王弼之后就有了象数、义理之别。后世学者多有偏废,或者至少偏重一方。成易不主张有偏废,所以也论象数,也解义理,以义理论象数,以象数解义理。这里说的气数,可以先分开说,气说的根本是阴降阳生,这是就两仪说的,反溯到太极,是阴阳浑然一体;到无极,是未有阴阳。正推到四象,可以看到太阴的气是降,太阳的气是生,少阴的气是凝与中心,少阳的气是扩散到外面的;到八卦就复杂一些,其着眼点是中间一画;到六十四卦就更复杂,但可以解析一下,传统的易学是以八卦相叠来论的,取上下两位,或称外内。而成易是以上中下三位,以合三才,每位以四象填之,而成其卦。这就又是一套象数了。关于数,若以二进制码表示四象,是以下的对应关系:太阴-00-0,太阳-11-3,少阴-10-2,少阳-01-1。按照成易的配方,太阴是北方水,其数1生6成;太阳是南方火,其数2生7成;少阳是东方木,其数3生8成;少阴是西方金,其数4生9成。这个何解?实在,四象与五行虽然对应,但四象之数与五行生成之数不一致并不奇怪,同样的八卦与九宫有对应关系,但八卦数与九宫数也是不一致的。这是因为数的产生并不是一个途径。这里就涉及到在应用的时候,如何抉择数的问题,其原则可以是以何应用而取何数。

    
经纬章第五
  经者,纵也;纬者,横也;经纬交错,文理成也。六十四卦,若以八卦相错而成,则以二为经,以八为纬;若以两仪交错而成,则以六为经,以二为纬也。成易以三为经而象三才,以四为纬而象四象也。经纬之说,或许不易明白,但可以数学明也。若二为经,八为纬,则是8^2=64;若六为经,二为纬,则是2^6=64。而成易是,4^3=64。光从这一点上说,成易与灵棋经设经纬的原理是一样的。但占法不同,用法也不同。所以是不同的系统。从占法和用法而言,成易更接近易占。另外如,《太玄》是以四为经,三为纬的,所以共3^4=81首,《潜虚》是以二为经,五为纬的,所以是5^2=25。而《灵棋经》虽然也是以三为经,四为纬,但是因为用了空位,所以一共是1*4^3+3*4^2+3*4+1*4^0=125卦(如果把空位也作为一元素,则是三为经,五为纬,得5^3=125)。成易不用空位,所以是64卦。这经三纬四的取卦法实在有很多妙用,就说目前引为生命密码的基因,其实也是经三纬四的取卦,基因的最小有效单位一共三位,每位可以以一个字母表示,总共有四个字母,而这样的单位,正好是六十四组,这个可算是经三纬四取卦的一个旁证吧。

    
三才章第六
  三才在通常的说法是天地人,那是从位的概念说;如果从时的概念上说,就是过去、将来、现在;还可以说是阴阳与和气,那是从气上说的。也就是说,从不同的方面说,具体的名相是不同的。那么什么是三才?而才是极的反面,物极必反,温和一点才能长存不怠。其中有一对矛盾,又有一个折中。明末大家方以智特别用 ∴ (读作"伊",方称之为"圆∴三点")这个符号来表示自然那种对立统一的情况。其中下面两点表示对立的两方面,而上面的一点则表示处乎中庸的第三方面。三才中的一对矛盾正是两仪,而另一折中正是和气。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的就是三才的产生。这说明,和气在逻辑和时间上,是后于阴阳的;但产生之后,就凌于阴阳之上了。这是因为,和气是阴阳和合而生的,和气的德是合德,是中庸不偏之德,而阴阳的德是偏德。所以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另外,五行的黄中,九宫的中宫,都是合德。三才是成易的经,有贯穿始终的妙用。要弄明白成易,就要了解经三纬四,而要了解三才,就要了解阴阳的对立与合德的统一。

    
四象章第七
  四象是成易的纬,按照阴降阳升的道理,太阳的卦起上升,是炎上的火;太阴的挂气下降,是润下的水;少阳的挂气外散,所以是散逸的风;少阴的挂气内敛,所以是凝固的地。这样四大就与四象配合了,而外散意味着心外弛,所以少阳是苦,而太阴产生少阳,所以是苦因,集;同理,少阴内守而为灭,太阳为道。四象之合德,为空。与四大合为就是五大,五大的用为五行(Five Elements),水火各自相应,葱郁的木与散逸的风应,坚韧的金与凝固的地相应,合德的空与容纳的土相应。四象是两仪交错而成的,再于两仪交错就可以成为八卦,八卦交错就可以成为六十四卦。这里说"可以"是表明这是一种可能性,另外的可能性还很多,比如八卦、六十四卦都可以是由两仪直接交错而成,而成易则是以四象交错得六十四卦的。不同的交错方法,对应的不同的数理,尽管最终服从的数理只有一个,但细分还是有差别的,比如直接由两仪交错得六十四卦,那是二进制的数理,八卦相叠为八进制,而成易则是四进制。数值固然还是一样的,但表示的方法是不同的,就是说数相同而字相异。

    
反正章第八
  世间人以为,从无到有,从简到繁,是进化,是正。反之为反。成易却说,世间人以为的正,其实是流转生死的方向,而反,才是回家,才是觉悟的方向。所以,真与俗的价值去向是不同的。因为一句"生生不息",后世的朽人误会宗旨,整天都在变易里转,完全不知道,易的中心是简易,归向是不易。慈心建立成易,实在是为了正本清源,为了阐述大易"如如不动"的大意,蓦然回首,发现,原来就是佛家的思想。僧肇法师在《物不迁论》中说,寻常人看到古代的东西不能留到现在,而认识到世界的流变,认为世界是动的;而他却看到现在的东西不能回到过去,而认识到,世界其实没有动。这其实涉及到因果规律的问题,通常人说因果,以为果本来就包含在因之中。这其实是外道的观点,佛教说,如果果是包含在因中的,那么,处女的肚子里就会有孩子,而饭里就会有粪便。实在佛法说因果,是因空果空因果不空。这句话很多人不明白,实在因如果不空,就不会变化,从而也不可能发生果,而由因到果,确是确定的。

    
体道章第九
  易的符号在,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是归纳与演绎的统一,无论是以▅▅▅▅▅和▅▅ ▅▅表示,还是以1和0表示,再或其他的方法说白了不过是阴阳两爻,两种符号。这就说明在归纳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对立与统一,所以演绎也在同时进行。而在要演绎的时候,归纳也同时进行。这样,无论如何做,都是两方面的提高,所以越是演练的深入,越感到其妙无穷。这很像是发源于古印度论理学——因明。因明也是同时照顾归纳和演绎的。因明学立量,有比量、现量;判断论题,有能立,不能立;简别论点有共许、自许……这些都是对立统一的,可以用两仪来划定。但同时,无极,太极,合德都有不可知的成分,这不光是认识能力的问题,而是本身性质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了认识人类的遗传密码,需要把染色体染色后去观察它,但染色后的染色体已经死亡,研究死亡的染色体而要得出它在活的时候的情况,即使数据再细致,也是有问题的。佛法把最真实的世界的形态称为"一实相",如何认识一实相,慈心曾经打过一个比方:一杯水在杯子里是杯子的形状,在碗里,罐子里,盆里……都会有相应的形状,那么这些水,在没有任何容器装它,任何外力施于它,甚至没有人去观测他它(观测本身也是施力的)的情况下,水是什么形状呢?这个问题就不是思考可以得到的,而必须是依靠修行证得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8 07:18 , Processed in 0.08434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