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912|回复: 2

《三国志》裴注“孙盛曰”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5 22: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国志》裴注“孙盛曰”研究
                                            ——读《三国志》札记之二
2007级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   赵冲冲
10703061109
摘要:孙盛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魏氏春秋》、《晋阳秋》等。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大量引用到了孙盛的著作,其中有一种“孙盛曰”的形式是孙盛对三国历史人物、事件、制度等得评论,不见与它书。“孙盛曰”是研究孙盛史学思想的重要史料。本文通过对“孙盛曰”的研究,认为孙盛的史论有以下三个特点:以合乎儒家礼制与否来评论是非、以先贤之标准来衡量后世统治者之作为、以符合道义与否来评论君臣关系。
关键词:孙盛曰
儒家礼制
君臣道义


孙盛字安国,山西中都(今山西平遥县)人,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晋书·孙盛传》说他“著有笃学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1],一生著述颇多。历史著作有《逸人传》、《魏氏春秋》、《晋阳秋》、《魏世谱》、《蜀世谱》、《魏阳秋异同》等。这些都是研究孙盛史学思想的重要资料。但是因为这些书早就已经散佚,现今只有支离不全辑佚本留世,所以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孙盛的史学思想。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大量引用到了孙盛的著作。除了以上书籍外,还有一种“孙盛曰”的形式,是孙盛对三国历史人物、事件、制度等得评论即孙盛史论。《三国志》注中“孙盛曰”共有47条,几乎在每卷都有孙盛的评论。笔者认为这些评论组成了一个有系统的体系,相对完整的体现了孙盛的史学思想。笔者通过对“孙盛曰”的研究,认为孙盛的史论大致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
以合乎儒家礼制与否来评论是非
孙盛惩于礼崩乐坏的世道,极力主张恢复儒学倡导的礼制,在丧葬、祭祀、婚姻、立嗣、分封等问题都有议论。孙盛用儒家的礼制来衡量三国事件,凡是符合礼制的,都会大加提倡,不符合礼制的,一律严加批评。
对于《魏书》记载夏侯惇薨,魏王(曹丕)在邺城东门为其素服发丧的事情,孙盛评论到“在礼,天子哭同姓於宗庙门之外。哭於城门,失其所也。[2]认为按照礼制来说,天子为同姓宗族发丧,应该在总庙门外,夏侯惇之于曹丕,虽然严格来说,不算同姓,但是曹氏和夏侯氏之间有着难解难分的渊源,曹氏还源于夏侯氏。曹丕为夏侯惇发丧,应该在宗庙门外,而曹丕却在邺城东门发丧,是大大的违反礼制。孙盛认为“夫窀穸之事,孝子之极痛也,人伦之道,於斯莫重。[3]把为自己的父亲发丧看作是天地人伦的最重要的事情。《魏氏春秋》记载:“明帝将送葬,曹真、陈群、王朗等以暑热固谏,乃止。[4]孙盛对魏明帝和魏群臣都给予了批评,他认为魏明帝不送葬,致使“魏氏之德,仍世不基矣。[5];孙盛引用春秋华元厚葬的典故,职责“群等之谏,弃孰甚焉![6]孙盛认为“三年之丧,自天子达於庶人[7]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万世不易之典,百王服膺之制[8],不管是天子还是庶人,能够为父母守三年之丧,便能起到“通天地,厚人伦,显至教,敦风俗[9]的作用。为人子不能为父母守丧三年,或者三年丧内举行宴乐之事,都是“四海散其遏密,义感阙於群后,大化坠於君亲[10]的事情。《三国志》中记载甲午,军次於谯,(曹丕)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於邑东。此时是延康元年秋七月,曹操就是这年去世的,曹操之死还未满三年,也就是说曹丕为曹操守三年之丧的期限还没有过,曹丕就“设伎乐百戏[11]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於邑东[12]孙盛对曹丕这种行为进行了严厉的谴责,他认为曹丕这种“处莫重之哀而设飨宴之乐的行为造成了“居贻厥之始而坠王化之基[13]的严重后果。孙盛认为曹丕弃先王之典于不顾,是丧心病狂的行为。并把他看做事曹丕短命的理由。说“是以知王龄之不遐,卜世之期促也[14]
孙盛对于祭祀之事也认为应该按照儒家礼制来行事。孙盛肯定祭祀先人,认为“荐社宅,古之制也[15]但是他又反对祭祀那些坏人,认为“尽哀于逆臣之冢,加恩于饕餮之室,为政之道,於斯踬矣。[16]如果对逆臣也祭祀哭拜,那就是为政之失,不合礼制了。所以他对曹操祭拜袁绍之墓很不以为然。孙盛认为袁绍是“因世艰危,遂怀逆谋,上议神器,下干国纪。[17]的逆臣。对于这样的逆臣没有什么好祭拜的,魏武帝祭拜袁绍之墓是一件做错了的事情。太和三年冬十一月,洛阳宗庙建成。魏明帝“使太常韩暨持节迎高皇帝、太皇帝、武帝、文帝神主于鄴,十二月己丑至,奉安神主于庙。[18]孙盛对这件事大家肯定,他认为“事亡犹存,祭如神在,迎迁神主,正斯宜矣。[19]对于魏明帝时有司凑请明帝谥明帝为魏烈祖并为之立庙的事情,孙盛认为很可笑,他认为“夫谥以表行,庙以存容,皆於既没然后著焉,所以原始要终,以示百世也。未有当年而逆制祖宗,未终而豫自尊显。[20]魏有司这样的奏请,孙盛认为是不合礼制的:“魏之群司,於是乎失正[21]
孙盛认为在婚姻制度上也应该符合儒家礼制,效法先王“求令淑以对扬至德。[22]而从魏武帝直到魏明帝的皇后都是“起自幽贱[23]所以孙盛认为魏氏之德,“本既卑矣,何以长世?[24]在立嗣上,孙盛主张“《春秋》之义,立嫡以长不以贤。[25]在分封制上他不顾西晋“八王之乱”的历史教训,声言春秋时的“五等之制,万世不易之典”,对魏国予以严厉攻讦:“异哉!魏氏之封建也,不度先王之典,不思藩屏之术,违敦睦之风,背维城之义。[26]所有以上这些,都可以看出孙盛有强烈的恢复儒家礼制的倾向。这在当时玄学思潮占统治地位的东晋,是难能可贵的。

二、
以先王之标准来衡量后世统治者之作为
孙盛在评论三国时君主时,往往以古代先王的标准来衡量后是统治者,在孙盛眼中,古代先王的标准是“建德义之基,恢信顺之宇,制经略之纲,明贵贱之序[27]三国时期的统治者凡是符合这个标准或者只具有某一方面的,孙盛都给予赞赏,相反,凡是不符合这一标准或某一方面的,孙盛都给予批评。
孙盛认为君王的德行道义的很重要的,国家能否治理好,君王的德行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如果君主没有好的德行,那么就会被奸臣篡权,把持朝政。如果君主的德行很好,那么既是再亲近的人也不会有所企图,还会称为帝王的股肱。孙盛不反对皇后对朝政的参与,认为“周室之盛,有妇人与焉[28]孙盛对魏文帝的“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29]诏令虽然不反对,但是并不支持,不认为那是一个帝王应当有的度量。他认为帝王应该“以天下为心,惟德是杖[30]不必因为是后族就不加重用。因为外戚之乱也是有条件的,如果帝王“时昏道丧”,那么王朝必然会“运祚将移”,即使不出现外戚乱政的情况,也会出现别的祸乱。所以外戚之乱的外戚只是外因,而君主的德行才是内因。也是同样原因,他对魏明帝“不思建德垂风,不固维城之基[31]至使大权偏据,社稷无卫[32]也非常惋惜!孙盛对于吴主孙权晚年“年老志衰,谗臣在侧,废適立庶,以妾为妻[33]种种无德的行为很是气愤,把孙权不朽德行而“求福妖邪[34]是明显的“将亡之兆[35]孙盛认为像孙皓这样不仅不修养德行反而 “淫虐是纵,酷被群生[36]的君主应该“剿绝其祚,夺其南面之尊,加其独夫之戮 [37]
孙盛认为君主治国,应该取信于天下之民。他说“周成不弃桐叶之言,晋文不违伐原之誓,故能隆刑措之道,建一匡之功。[38]相反,如果君主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或者其臣下失信与人,而君主不加惩罚,孙盛认为这样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三国志·赵俨传》中记载赵俨是失信于降卒的事情,孙盛评价到:“信义丧矣,何以临民?[39]对于吴将吕岱先派士匡通使士徽,劝其投降,确保无事。待到士徽兄弟六人肉坦投降后,又杀之以邀功的行为,孙盛是非常气愤的,他评价到:“君子是以知孙权之不能远略,而吕氏之祚不延者也。[40]对不仅吕岱的评价不高,而且还认为孙权用人不当失信誉于天下。
对于君主对国家大决策的制定,孙盛也是非常关心的。他认为君主应该具有明略绝群[41]的能力。陈寿在《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的评曰中,认为孙权对孙坚孙策的子孙们“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42]陈寿认为孙策不应该把国家让给其弟孙权,而造成子孙位止侯爵。但是孙盛却对此大加赞赏,认为孙策这样做,使“国无陵肆之责,后嗣罔猜忌之嫌,群情绝异端之论,不逞杜觊觎之心;於情虽违,於事虽俭,至於括囊远图,永保维城,可谓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者也。[43]认为孙策不愧是“有吴开国之主[44]。孙盛对吴主孙权的养士的政策方针也是很肯定的。他说“观孙权之养士也,倾心竭思,以求其死力,泣周泰之夷,殉陈武之妾,请吕蒙之命,育凌统之孤,卑曲苦志,如此之勤也。[45]孙盛认为孙权虽然德行不修,但是由于他正确的养士用人的政策,最终也能与魏、蜀鼎立三分。
孙盛还认为君主应该明贵贱之序,以恢王化,致淳风。孙盛赞赏古代先王“必求令淑以对扬至德[46]所以他对魏朝自为太祖到魏烈祖的王后都起自卑微,认为是打乱了贵贱之序,并由此对魏氏之祚产生了“何以长世?[47]的感叹!孙盛认为对于风俗的敦化也应该名贵贱之序,他认为“车服礼秩[48]应该“贵贱等差[49]他对魏朝和洽的那篇关于“奢俭之论”的奏章很是欣赏,认为在奢俭方面应该“使奢不陵肆,俭足中礼,进无蜉蝣之刺,退免采莫之讥;如此则治道隆而颂声作矣。[50]如果违反了这样的秩序就会“非圣王所以陶化民物,闲邪存诚之道[51]

三、
以符合道义与否来评论君臣关系
孙盛在史论中强调儒学的忠孝伦理,以“道义”作为君臣行为是非的标准。他认为“夫帝王之保,唯道与义,道义既建,虽小可大,殷、周是也。苟任诈力,虽强必败,秦、项是也。[52]对于人臣,他同样认为:“夫杖道扶义,体存信顺,然后能匡主济功,终定大业。[53]在孙盛看来,这种道义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君臣互相选择方面,孙盛主张“君贵审才,臣尚量主[54]其次在君臣相处方面,孙盛强调“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55]
东汉末年,王室衰微,诸侯割据。割据诸侯多,而乱世人才更多。诸侯们面对如此多的人才应该如何取舍呢?人才们遥想众多诸侯应该怎样原则呢?孙盛主张“君贵审才,臣尚量主[56]这两个各方面是互补的,只有明君和贤臣组合到一起,才能达到王霸之业。孙盛说“君用忠良,则伯王之业隆[57]东汉末年的臧霸少有孝烈之称,文聘著垂泣之诚[58]魏武帝能够对他们“委之以二方之任[59]是能够正确审才的表现。如果君主选择了德行不配或才能不优的臣下,那么德行姣好,才能较优的人才就不会来到君主的身边。孙盛认为蜀先主刘备厚待许靖就是没能做到正确审才。孙盛认为许靖是一个“处室则友于不穆,出身则受位非所,语信则夷险易心,论识则殆为衅首[60]的人,许靖德行不修,才能不佳,根本不是一个贤臣。许靖这样“浮虚是崇,偷薄斯荣[61]的人都能得到重用,那么对那些秉直仗义之士,将何以礼之?[62]在臣择君方面,孙盛认为臣下应该选择明君,如果“臣奉闇后,则覆亡之祸至[63]而且认为“诸侯之臣,义有去就[64],如果一不小心错选了君主,是可以中途离开他的君主的。孙盛对田丰、沮授之死就非常惋惜,他认为此二人没能正确选择君主,不能展示一身经天纬地之才不说,还落了身死魂灭,遗憾终生的下场。
君臣互相选择之后,剩下的就看君臣如何相处了。在这一方面,孙盛认为应该“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65]臣下“苟有疵衅,刑黜可也[66]士可杀而不可辱,臣下犯错误,可以按照刑律来惩罚,但是不可以以私刑来侮辱。因为真正品行高亢的青云之士,是很轻视爵位的,他们留在君主身边,只是为了有一个发挥自己才智的良好平台。所以孙盛对魏太祖经常对其掾属公事贾谊杖刑的做法很反对,认为这样做不符合“导之以德,齐之以礼[67]的原则。反之,对何夔“夔知时制,而甘其宠,挟药要君,以避微耻。P380[68]的做法很欣赏,认为符合《诗经》里的“唯此褊心[69]的称谓。忠孝义节,一门四全,是古代士人的最高荣誉。而这四点最重要的莫过于对其君主尽忠了。所以孙盛认为姜维身为魏臣,先投降蜀,为将相多年,最后又投降魏,这种行为就是不忠的表现。所以孙盛对姜维的最终评价是“实有魏之逋臣,亡国之乱相[70]可以看出孙盛对姜维是很鄙视的,就连姜维唯一的优点“好书而微自藻洁[71]也被孙盛说成“盗者分财之义[72]P1069孙盛认为孙权之所以“不能克昌厥后,卒见吞於大国[73]是因为他不能“固秉臣节[74]
向使权从群臣之议,终身称汉将,岂不义悲六合,仁感百世哉![75]孙盛着眼于巩固王权,提倡儒家的君臣道义,这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有以上三个特点可以看出,在东晋玄学思想盛行,皇权衰微,君臣共天下的情况下,孙盛能够摆脱世俗的羁绊,提出恢复儒家礼制的主张,为统治者总结出古代先王的治国之道供其借鉴,并且强调君主与臣下之间的道义,这在当时是很大胆的,也是很难能可贵的。总之,孙盛是东晋时期很重要很优秀的史学家,对史学的贡献很大,我们应该对他的历史地位重视起来。














注释:
[1] 《晋书·孙盛传》
[2]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P59
[3]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p86
[4]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p86
[5]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p86
[6]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p86
[7]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p61
[8]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p61
[9]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p61
[10]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p61
[11]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p61
[12]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p61
[13]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p61
[14]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p61
[15]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p25
[16]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p25
[17]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p25
[18]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注p97
[19]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注p97
[20]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注p109
[21]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注p109
[22]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裴注p168
[23]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裴注p168
[24]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裴注p168
[25] 《三国志·魏书·曹植传》裴注p580
[26] 《三国志·魏书·曹植传》裴注p577
[27] 《三国志·吴书·凌统传》裴注p1279
[28]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p81
[29]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p81
[30]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p81
[31]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注p115
[32]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注p115
[33]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注p1148
[34]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注p1148
[35]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注p1148
[36]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裴注p1179
[37]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裴注p1179
[38] 《三国志·吴书·赵俨传》裴注p670
[39] 《三国志·吴书·赵俨传》裴注p670
[40] 《三国志·吴书·士燮传》裴注p1193
[41] 《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裴注p1148
[42] 《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p1148
[43] 《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裴注p1148
[44] 《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裴注p1148
[45] 《三国志·吴书·凌统传》裴注p1279
[46]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裴注p168
[47]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裴注p168
[48]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裴注p168
[49]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裴注p168
[50] 《三国志·魏书·和洽传》裴注p656
[51] 《三国志·魏书·和洽传》裴注p656
[52] 《三国志·蜀书·宗预传》裴注p1076
[53]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p918
[54]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裴注p201
[55] 《三国志·魏书·何夔传》裴注p380
[56]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裴注p201
[57]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裴注p201
[58] 《三国志·魏书·文聘传》裴注p540
[59] 《三国志·魏书·文聘传》裴注p540
[60]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裴注p960
[61]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裴注p960
[62]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裴注p960
[63]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裴注p201
[64]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裴注p201
[65] 《三国志·魏书·何夔传》裴注p380
[66] 《三国志·魏书·何夔传》裴注p380
[67] 《三国志·魏书·何夔传》裴注p380
[68] 《三国志·魏书·何夔传》裴注p380
[69] 《三国志·魏书·何夔传》裴注p380
[70] 《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裴注p380
[71] 《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裴注p380
[72] 《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裴注p380
[73]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注p1123
[74]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注p1123
[75]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注p112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2-15 22: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批评之批评
史氏之生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23: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为什么,上传后,帖子的格式就和原文不一样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09:42 , Processed in 0.08580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