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687|回复: 1

理与节(读陈来教授《宋明理学》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5 17: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理与节


生活之潮如河流,人皆泳其中。或浮河流表层,或潜河流深处;或顺流而前,或逆流以行。
逆行之人虽勇气可嘉,但终抵不住大流方向。顺行之人又可以分两种:一是随波逐流型,一是静观其变型。
河流中人大多属于随波逐流型,河流流于何处,便漂到何处。固然,暗礁难免,急流难免,漩涡难免,万丈深渊亦或难逃。若遇此,随波逐流之人便难免其祸。仅极少数之人能躲其灾、避其祸,此种人便是静观其变型。他们虽亦顺流而前,但却非盲目随从。他们善于发现河流深层之隐患,察觉前方路途之险恶。直面新生之物,他们能冷静剖析、处理,一番思考后,方决定何去何从。
冷静而灵活地生活并非易事,安守而不为外所动亦非易事。
有一俗套故事:一个腰缠万贯的富人和一个贫困潦倒的穷人——姑且不论富人如何致富,可能是辛勤精明所得、可能是非法盗窃所获;姑且不论穷人从事何种职业,或许是一个蹩脚笨拙的鞋匠、或许是一个易于知足的渔夫——是邻居。富人虽穿锦绣罗缎、食山珍海味、住高堂暖屋、乘高轩驷马,却终日忧郁:戚戚如有所无,惶惶似有所失。令他难以忍受的是,隔墙时而传来那个穷得连颗盐粒也买不起的邻居的笑声,那笑声是一种无忧无虑、发自肺腑的爽朗大笑。阵阵笑声如根根铁针直探富人单薄的鼓膜,如棵棵荆棘直刺富人脆弱的心灵。寝食难安、百思不解:那笑声本应属于他,可为何竟发于“穷叫花子”的嗓门?辗转反侧,彷徨徘徊,左思右想、右思左想,他似乎明白了:可能是自己的财富带来了郁郁寡欢。他便出了一记毒招:觑邻居外出,抛入其家一百两黄金。果然,隔壁自此无往日之笑声,时时传来的是和自己一样沉重、无奈的叹息声……
这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只有一贫如洗之人方可得到真正的快乐,而财富衍生的是无尽的痛苦、忧愁和迷茫。
其实不然,外界之物是不能支配我们的喜怒哀乐的,财富或贫困亦非必然产生欢乐或痛苦。
孔子有一“德行科”贤徒名颜渊,孔子对他的称赞溢于言表:“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此话说的是:颜回之境极为窘迫——衣粗衣,食恶食,住于简陋之里巷,他人受不了其中的忧愁,颜回却能怡然自乐。北宋初期理学家周敦颐曾令其徒程颢“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程颢亦有言:“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窭累其心而改其乐也,故夫子称其贤。”又云:“箪瓢陋巷非可乐,盖自有其乐尔”。
孔子另一“言语科”高徒叫子贡,他和孔子有一段对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子贡问孔子说:“有一种人比较贫穷,但他不屈膝奴颜;还有一种人比较富裕,但他不骄奢狂妄。这两种人怎么样啊?”孔子回答说:“还可以吧。但是不如这种状况:虽贫穷,但乐于志学;虽富贵,但乐于施善。”
所以,外界物质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但和我们的幸福、欢乐却无必然联系。欲觅能令我们“乐而忘忧”之物,必从我们自身找起。
真正决定我们生活幸福是否的是我们的心灵,或者叫做修养。修养和生活态度有着直接关系,而生活态度又决定了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为什么修养(或者叫做内心)和生活息息相关呢?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两句话——这两句话几乎家喻户晓,但在“五四”运动中被视为封建社会“恶瘤”而批得遍体鳞伤——宋代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和北宋理学家程颐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这两句话固然有其历史局限性和消极性,但亦含有深刻道理,我们要挖掘合理的涵义。
清朝戴震的“以理杀人”论成为视此话为“毒龙猛蛇”之人驳斥之利器,讨厌此话之人对它是恨之入骨。恨不得直面痛斥那些理学家们,使劲撕开其伪善脸皮,蘸血书写其流氓行径,看着他们在众人唾弃、指责和谩骂中瑟瑟发抖、苦苦求饶,这样还不够,还要扒其皮、抽其筋、饮其血、食其肉、玩其颅、焚其尸,撒诸臭水沟中,方此而后快!
面对此样态度,我只想轻声说:“我们这样做是错的,我们误解了他们。他们的人品值得我们尊敬,他们的学说值得我们推行。”
先说“存天理,灭人欲”。此话本义何所指?
艳丽的衣服、可口的食品、好玩的玩具、动听的音乐、大量的金钱、高贵的地位等这些物质性的东西被大多数人所追求,将它们当作奋斗动力未尝不可,但不要过分迷恋其中。欲望的产生是行动的催化剂,采取何种手段来满足欲望则视个人而为。处理不当便可能会深陷欲望之泥潭而无法自拔,甚至为它们所奴役而犯罪。
面对诱惑要合理控制,见得当思义。将邪恶的欲望和膨胀的欲望剿灭在心中,万不可在行动中现出它们的影子,这便是理学家们所说的“灭人欲”。
“灭人欲”指的“并非像现代文学家过敏地理解的那样特指性欲,更不是指人的一切自然生理欲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来语),而“天理”指的是“社会的普遍道德法则”。若我们能将“天理”窖藏心中、使之酝酿,那么就能谨慎自守、和气待人、冷静接物。
再来看“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传统观念中,人们一直把“节”理解为“妇女的贞节”。认为此话无情扼杀了、压制着妇女们的身与心,对那些因离婚或丧偶而又想再婚的妇女们更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枷锁。所以,人们一直在诅咒它。
姑且原谅,原谅程颐对广大妇女同胞们的“无情扼杀”——如果这是他的本意的话,原谅那些拿此语警告自己的妻子而又无情抨击着它的人,原谅那些对此话抱有误解的人。
孔子有句话:“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义。”孟子亦有句话:“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就是说,在人们的生活中,有比生命更为宝贵的东西,当生存的权利和它发生冲突时,即使是牺牲生命也不会放弃它。“它”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呢?它就是道德理想、就是我们的信念、就是我们心中的“所守”。
我们可以将那种宁愿牺牲生命也不愿放弃理想的做法称为“舍生取义”。很明显,程颐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是化用了“舍生取义”的说法。
正是有“所守”,田横宁愿自杀而不愿降刘邦,陶渊明宁愿弃官归田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夏明翰宁愿被砍头也不愿背叛革命,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愿领美国的救济粮。
相反,那种背叛“所守”之人会遭到贬斥,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孔稚珪的《北山移文》都是很好的例子。
我们要努力修筑我们心中的“节”,因为它比我们的生命还要重要。
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只要我们心中有“天理”、有“节”,就能构建起我们的生活态度,有了这种生活态度,我们就不会被外界所左右,不会随波逐流。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准则,虽然有很少的人能够做到。
最后,我愿以陶居士的《饮酒》作为此篇的结尾:“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本帖最后由 guduyuzhe 于 2008-8-17 10:23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8-16 09: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數典首發,驗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16:47 , Processed in 0.07335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