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2377|回复: 1

诗词的理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0 11: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词是抒情的,但是也可以说理。而且抒情与说理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看来是抒情,而实际上却是说理。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可以说它是抒发自伤老大的情怀,也可以说它是表达往事一去不返,人生有限的理念。因此,可以说诗词是抒情的,但也可以说理。
历代以来,不少人总是批评宋人以议论为诗,并且认为以议论为诗始自宋人。例如明代李梦阳就说过“宋人主理”,还有不少的评论家认为宋人受理学泛滥和韩愈“以文为诗”的影响,作诗偏重于说理,与唐人以诗抒情不同。所以宋诗乏味、枯燥,忽略了诗词的形象化而流于概念化。
其实诗词的理念或议论自古有之。从《诗经》的大雅到唐代的古风律绝,诗词中说理、议论者,为数并不尠见。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引沈德潜《说诗晬语》所说,就举出大雅的一些篇章和杜甫的《北征》、《八哀》、《蜀相》、《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诸作,皆伴有说理的内容。此外如元白的一些乐府,有许多纯系说理之作。所以,用诗说理并非始自宋人。不过宋人受道学家的影响,写的直接说理的诗词比较多一些而已。
以诗歌说理,不能像写论文一样,把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一鼓脑全部用上。事实上,短短的一篇诗词也不可能实现全部说理的要求。而且也不能硬梆梆地一是一、二是二光说道理,而应该寓道理于诗歌的具体形象意境之中,即通常说的要有理趣。否则,即使它运用了诗词形式,遵守了格律,使用了诗词语言,也只能算是理语。清代著名诗人沈德潜说:“诗不能离理,然贵有理趣,不贵下理语。”由此可见,理语和理趣之间有一条界线。我个人体会,理语是作者有意识地运用诗词形式,借助客观形象来说明某种道理,而理趣则是作者无意、甚至并未意识到要用诗词来说明某种道理,而是自然而然地运用诗词形式表达了某种道理。钱钟书先生在其《谈艺录》第六十九说:“若夫理趣则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物秉理成,理内物显,赋物以明理,非譬乎近,乃举例以概也。”周振甫在《谈艺录》前言中更浅显地阐释说:“诗贵有理趣,反对下理语。理语是理学家把说理的话,写成韵语。理趣是在描写景物中含有道理。理趣不是借景物来说理,而是描写景物,抒发深情中不知不觉含有的哲理。------以事拟理,还不是理趣。理趣要即事明理,事理凝合。”这些说法,概言之,即是诗人如主观上是在借诗词形式说理,则纵然运用了某些形象或诗词用语,仍是理语。如果诗人在主观上并非有意说理,而是见景生情,因物兴感的情况下写作的诗词,寓有理义于不知不觉中,使人读了以后,感到某种理念,这才算是有理趣。
白居易有首《放言》: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需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诗只能算理语诗,论不上理趣。虽然作者运用了试玉、辨才、周公、王莽四种事件,但读者只感到他在说明判断事物和人物的真假好坏,必须经过考验,不能只看一时,只看表面的道理,感不到诗味诗趣,因此只能说是理语诗。此外,他的一些乐府如《天可度》、《大行路》------也是直接说理,是理语诗。只有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有理趣。因为他只是咏草送别,安慰那位被送者,并没有准备要说明烈火毁灭不了有生命力的事物的道理,而在不知不觉中,体现出了人们善处荣枯盛衰之至理。所以以有理趣,成为千古名唱。
有理趣的诗词,举几个例子如下:
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意只是回答白居易对他二十三年不幸遭遇的慨叹和同情,表明自己虽然沦落,却并没有消沉,对前途仍很乐观,纯是抒情。可是他在无意中表达了世事变迁,腐败者必然死亡,新生者必然兴起、发展的至理。又如他的《乌衣巷》、《再游玄都两首》都是无意中说出了政治上盛衰变化的道理,能给人以旷达和鼓舞的感受,我以为都是有理趣的诗。
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则是一首非常特殊的理趣诗。两句连读则表明人生易老,晚景无多的自然规律,只读上句则又是鼓励人们不要慨叹衰老,认识越老就应该有“满眼夕照明”的幸福之感,既鼓励人们要珍惜晚景,又要老有所为。顾亭林用其意写下了“苍龙日暮犹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的名句,同为当今多少离退休老干引为座右铭。“雏凤清于老凤声”则要求人们认识后来居上,善于珍惜后进。
王之涣《登鹳雀楼》本是抒发个人登楼纵览,想进一步开阔视野的心情,但是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却无意中说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日本诗僧空海在他的《文镜秘府论》中赞扬它“景入理势”。诗人把景物与哲理溶于一炉,不着痕迹,使读者不觉其说理而理自见,所以成为千古理趣的绝唱,千多年来人们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向上的精神。
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本是以物托情,抒发其对妻子韦丛的深厚爱情,可是诗人把世间最深的沧海与最美妙的巫山连用,加以“除却”,“不是”二辞作了对比,就与孟子所说的“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的意思相近,使人们感到不仅是至情之语,而且含有要争取最高境界,不要满足于一般水平的最低层次的成就,所以是很美妙的理趣名句。唐人诗中这类理趣名句何止千百,不能悉举,这也说明有理趣之诗理趣非始于宋人也。
宋人以议论为诗,陷于理语,甚至如胡应麟所说“坠于理障”,尤其一些道学家运用诗词形式阐述圣人之道,如程颢、程颐、邵康节、邵尧夫------等名家,蔚为风气,但有理趣的名篇名句也不可胜数。
最有名也流传最广的莫如陆游的“山重水複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出游西山村,即景生情,当时并无说理之意(就全诗看),但却成为千古赞赏的理趣句。钱钟书先生说,陆游这两句写得“题无剩意“,为人们指出在社会生活中,艰难曲折,末路穷途是所难免的,但是,时移事变,往往不仅可以绝处逢生,而且前途好景无限。千百年来,不仅有多少高层次文化的人引为作学问搞研究搞创作的锲而不舍的箴言,也为广大的芸芸众生引为到末路而不灰心,遇坎坷而不气馁,遇大难而存必生信念。
苏轼的《题西林寺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在庐山游览,远看近看,看到的总是不同景色,不由产生只缘身在此山中才看不到庐山真面目的感觉。写下这两句诗,本来只是赞叹庐山的景色多姿多彩,主观上并没有想说明什么道理,但是千百年来的读者却从中悟出了认识事物的哲理,即认识事物,即使亲身经历,分析研究,如果不跳出所处的地位,从微观到宏观,从主观到客观,从部分到整体去把握,是找不出真象的。因而成为人们日常用语,寓理于景,出于无心,所以是有理趣的名句。他的一些其它作品如“春江水暖鸭先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都是一些极具理趣的名篇名句。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及黄庭坚、扬万里、范成大诸人的作品也不乏极有理趣的佳句。
不仅诗如此,词也如此。
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曾经被周总理多次引用说明旧的事物必然死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纵使不愿意也无法战胜社会发展的趋势。最有意味的是王国维把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高楼望尽黄昏路”,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与辛弃疾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个不同而又都是描写爱情的名句,串联起来,成为做学问的三种境界。而且也已成社会一切事业家认同的发展过程。寓理于情,天衣无缝,可说是词中理趣的上乘。
由此可见,诗词的写景抒情与说理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补充,相互发扬,互相表达的关系。所以理语就成了理趣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7-10 19: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同楼主关于“理趣”的观点。诗词因为有了“理趣”而意蕴更加丰富,因为艺术地阐释了某种普遍性人生哲理而达到艺术的最高阶,故诗词并不仅是情感的宣泄,景物的白描,“理趣”是诗词美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

[ 本帖最后由 chendong82111 于 2008-7-10 20:0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09:42 , Processed in 0.08303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