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2321|回复: 4

慨谈杜甫诗不见赏于当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0 11: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晚唐诗人贾岛写过一首诗送无可上人,其中有“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自己非常得意。为此,他附了一首五言绝句给无可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故人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说实在的,他这三年苦吟得来的两句诗,并不高明。不论从意境、风格或形式上说,都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但诗人自己却十分重视、欣赏,甚至陶醉到固执的程度。如果故人对此尚不见赏,他将从此归卧故山,意即不与世人往还,甚至也可理解为从此连诗也不作了。由此可以看出,一个真正的诗人,对自己的作品是热爱的,是希望得到知音的。可是现实世界里,却往往与此相反。能诗者得不到解人,而团扇才人,斗方名士,往往窃据高位,管领风骚。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所以屈原兴谁知廉贞之叹,伯牙绝高山流水之琴,这大概是千古以来诗人艺士所常见的悲哀吧!这种情况,加之于一个普通的诗人来说,犹有可说,但如中华诗国的顶峰、伟大诗人杜甫,却也不见赏于当时,实在令人惊奇而且慨叹。
        从《钱注杜诗》及其附录中可以看到,杜甫生前除了他的老长官严武和几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曾经夸奖过他的诗作之外,几乎没有人对他的诗作过较高的评价。虽然据说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但李白名满天下,而杜甫则寂然无闻。他曾写过不少赠寄别人的诗,但很少得到回报,得到和作。他与高适、岑参、元结等友善,互相过从,写诗赞扬他们的作品,但他们从来也没有提到过杜甫诗歌的成就。元结编当时诗选《箧中集》,根本不选杜甫。还有几个重要的选集如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殷璠的《河岳英灵集》,芮挺章的《国秀集》,也都没有选入一首杜诗。更令人奇怪的是杜甫交游最密切的李白,他写诗高度赞扬孟浩然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对一个藉藉无闻的刘都使,也恭维备至,说他“吐言如珠玉,落笔回风霜”。对一个江夏太守韦良宰的诗评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几乎江淹鲍照都要为之逊色。可是他是怎样对待杜甫的诗歌呢?李白杜甫年青时即已交厚,“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一同漫游吴、越、燕、赵、齐、鲁,杜甫写过十四首诗送给他,推许他:“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在感情上更是念念不忘,老而弥笃。甚至经常梦见他(见《梦李白》二首)。对李白的遭遇,更是十分怜惜,甚至说:“国人皆曰杀,吾意独怜才”。他勉励李白:“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把他和屈原同等看待。可以说杜对李是十分重视的。可是李白一生,却只写了两首诗给杜甫:《沙丘城下寄杜甫》、《鲁郡东石门送杜甫》。这两首诗不仅没有给杜甫的诗以评价,甚至只字不提杜甫的作品。还有一首《三十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这首诗不见于《李太白集》,《全唐诗》也未收录,只见于唐孟棨《本事诗•高逸》,因此历来认为非李白作。我认为,从语气与风格上看,应为李白所作无疑。诗中不仅不尊重杜甫的作品,相反对杜甫有点揶揄的味道。意思是你那么苦苦做诗,人都瘦了,有什么好处呢?言下之意,杜甫的诗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不需要如此苦吟。
       总之,终杜甫的一生,虽然他的诗篇惊天动地,鬼泣神钦,但却在当时从未得到过一个名家的赞赏,尤其是自认为最知己的李白,也未能成为他诗歌的解人。所以诗人一腔幽愤,“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成为一生莫大的遗撼。直到临终的前一年,在湘江舟中,写下了愤慨抗争,沉痛呼喊的《南征》:
        春岸桃花水,
        云帆枫树林。
        偷生常避地,
        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
        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
        不见有知音。
        这首诗应该说是老杜对自己一生事业、才华和诗歌创作遭遇不平的总结。痛心疾首,自怨自艾,令人不忍卒读。
        对一个伟大诗人来说,尽管他思想如何淡泊,也无法对不被理解,不被赏识的痛苦恝然于心的。不仅如此,诗人在生前不仅得不到知音,甚至在以后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还可能遭到了非议和攻讦。根据韩愈的《调张籍》诗开头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些群儿,究竟是些什么人,无法稽考,但他们却在攻讦杜甫。幸亏这位文起八代之衰,而且诗歌也别树一帜的宗师韩文公,仗义执言,狠狠批判了当时谤伤杜甫的谰言,而且推崇杜诗“光芒万丈”。从此到晚唐末期,杜甫诗歌才渐渐被人重视。特别是与白居易齐名、曾任宰相的元稹,在应杜甫孙儿继业之请,为杜甫所作的《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一文中,对杜诗作了空前的最高评价。他这篇墓系铭写得很特殊,对杜甫一生事迹写得很概括,而以绝大的篇幅,一开始概叙并评述了中国诗歌产生发展的全过程,然后说:“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专昔人之所独专矣。如使仲尼考锻其要旨,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摹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元稹此文,可以说是对中国自尧舜以来到晚唐时代几千年的总评,也是对杜甫在诗歌史上前无古人的最公允的定论,从而奠定了杜甫自此以后被尊为诗史(见孟棨《本事诗》)、诗圣(见杨万里《江西宗派诗序》)的地位,以至于今。杜甫地下有知,对他生前未得知音的遗憾,应可释然于怀而含笑九泉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8-5 09: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读《儒林外史》,其中有一句“士先识器而后文艺论”是说作为士,要有大的度量,大的见识,大的本领,而后才可以论到文学才艺,大概诗圣只是在作诗上为第一,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于器识事功则未见也,故时人未能识而重之。盖以诗人慷慨之气多也,然而,世事艰难,民生维艰,诗人才艺,与时何益乎?时人岂能重之?不论何种时候,人们所看重者,除了名利权势以外,岂有他乎?故时人不知重之也,然而,学问之道,须得百年后论其浮沉也,其艺术之高,胸怀民生,终能为世人所认同激赏也。所以,读书之士,必须明了,书中所论何事?乃是正心诚意修齐治平之事也,为何读书?为求此道也,岂有他哉。凡是读书人,不读此等书,未明此等事,可谓错读书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8-6 23: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盛唐的诗李白、杜甫代表了两个方面,李白是代表前期国势强盛时,杜甫是代表国家陷入战乱时。杜甫的诗是唐朝由盛到乱的景象的真实写照,早年在长安时他只是想做官致君尧舜上,尽管诗也被时人赏识,王翰愿卜邻,李邕求识面,结交李白等人对他的诗肯定是大有长进的,他自己也羡慕李白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但那是强盛时代的诗风,杜甫不擅长写那样漂亮潇洒的诗句,况且即使擅长,在升平年代,毕竟都主题相同不能突出,自然不被同辈赏识。天宝以后,杜甫在战乱流离中,因为目击身受,扩大了他的经验和眼界,加上他那种关心国事苍生的个性,终日在颠沛中以作诗抒写心怀,所以他的诗越到后期写的越好。他自己都说出“凡今谁是出群雄”,可见他的自信。可能当时人还多以盛唐的风气评诗,所以只是到下一代,都是战乱中出生的人,才能真真赏识杜甫的诚挚的诗句。
发表于 2008-12-9 21: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到中唐后白居易、元稹之流已经把杜甫捧得超过李白了。韩愈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是群儿愚,那用故诽谤”以表达不满。到宋时,李白更是江河日下,几乎连杜甫的学生都当不上了。当然,这和当时的环境是有密切关联的。客观地说,李白和杜甫各有所长。李白靠才气,杜甫靠勤奋。不应偏废!
发表于 2008-12-11 21: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伟大的作家不容于当世,必将扬名于后世。历史是公正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5-9 01:40 , Processed in 0.087181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