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808|回复: 2

听说西湖下雪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1 08: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说西湖下雪了,而且是连日大雪,想起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想起了“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西湖大雪,这雪是多么的何等的廖阔苍茫遥远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人独享如此人间美景,心境纯静如这天地一般,更喜居然有同样爱好者,有痴如此,天下风雅人谁不想这样痴片刻。只是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后约难期。笔下有无限怅惘:茫茫六合,知己难逢,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寒气砭骨,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依然不改的凄清基调,人生天地间茫茫茫茫再茫茫。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情境趣皆在这“一”中。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全都传达出来。寥寥几笔,意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    张老笔墨精练,风神绰约,洋溢着诗的意趣。随便的笔墨把人生的苦辣、诙谐、空灵晶映之气点弹而出。但寻其笔墨,又一无所有。为西湖传神写照,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雅洁优美,又总有一层梦幻般的轻纱笼罩其上,使意境显得深杳而朦胧。    夜深人静,小舟独往,无数往昔风月繁华的缅怀,前尘影事的追忆,在字里行间与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淡淡地流露着。《陶庵梦忆·序》:“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螳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淡淡写来,情致深长,它所流露的孤高自赏和消极避世的情调。    如诗如词般的小品,老张的小品读来恰如“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隐逸之思,寄寓着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老张晚年避居山中,一生的落拓不羁,中年的淡泊功名,暮年的喜游历山水,有着十足的遗民风度和遗民心态,笔下崇祯年号简直中另有一种春秋。他的淡是真的淡,淡而无尘,方为淡。谁没有几个烟火气重的朋友,但心中有山水,自然就淡定了。    老张的看雪,已过了三百年了,西湖又大雪,不止三日,不知是否又有风雅之人正来看雪。哪怕是附庸风雅者也好,看过这样的雪,也许从此就有了纯净的心态,也能偶有如此痴态。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发表于 2008-6-11 17: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文章是一篇博客文章吧,我看了看,是1月31日写的,而且现在是六月天气,一般而言是不太容易下雪的,所以说起来您的文章并非首发,斑竹就不加分了。
发表于 2008-6-13 13: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版主明查!                                      
华夏够乱的了,别再出六月飞雪的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5-2 23:14 , Processed in 0.11821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