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2108|回复: 14

趙孟頫研究資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5 10: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難度……《趙孟頫文學與藝術之研究》雖下載成,卻無法打開,大小無誤。姑且上傳,請高手試驗。另外幾篇碩論尚未見全文。

論文名稱: 趙孟  鵲華秋色圖的研究
  
研究生: 岩堀謙一 Yan, Jue-Qian-Yi
指導教授: 李霖燦 Li, Lin-Can
    學位類別: 碩士
    學校名稱: 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 藝術研究所
畢業學年度: 69
      語文別: 中文
關鍵字: 趙孟 ART
鵲華秋色圖 ARTISTRY
藝術 DRAWING
美術  
繪畫  
    論文頁數:  
摘要: 第一章  第一節:敘述趙孟頫的生平概況,其中包括時代背景及仕宦之途。
第二節:述說鵲華秋色圖上的題跋及印章。
第三節:分析鵲華秋色圖構圖上的特色。
第二章  「鵲華秋色圖與北宋士大夫繪畫思想」;包括理學對繪畫的影響、北宋繪
畫的筆法特徵、鵲華秋色圖的筆法,並綜合探討之。
第三章  「鵲華秋色圖與董源畫風」;討論董源河伯娶婦圖及寒林重汀圖風格,及
其風格影響鵲華秋色圖的跡象,與趙孟頫師法古人畫蹟的態度。
第四章  「鵲華秋色圖與錢選浮玉山居圖」;分析討論鵲華秋色圖與浮玉山居圖風
格的差異,並試論此兩幅畫所採用的設色方法的異同。
第五章  「結語」;略將前述的鵲華秋色圖風格特色、思想、簡要綜論,並予以再
次之肯定。

論文名稱: 趙孟頫詩與書法之研究
  
研究生: 金炳基 Jin, Bing-Ji
指導教授: 于大成 Yu, Dai-C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學校名稱: 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 中國文學研究所
畢業學年度: 71
      語文別: 中文
關鍵字: 趙孟頫 CHINESE-LITERATURE
詩書畫三絕集一身 LITERATURE
承先啟後  
松雪齋集  
作品論傾向較少  
作家論風味較多  
澄清誤謬  
中國文學  
文學  
    論文頁數:  
摘要: 一、研究動機及目的
趙孟頫集詩書畫三絕於一身,領導元初之文人及書畫家,力倡復古精神。詩法唐風,
一變宋末之格卑體弱,恢復唐詩風華,而奠定了中國詩之前進方向。書法以二王為宗
,恢復晉唐之典麗與規矩,一變宋代力求自我表現之書風。是趙氏於中國文學史、藝
術史上實皆具有承先啟後之功勞,並佔有非常重要之地位。然歷代對趙氏之作品,研
究者卻很少。近年,李鑄晉、姜一涵、陳葆真、張光賓、鄭瑤錫先生及日人外山軍治
關於趙氏之研究頗有成果。然此前輩之研究著作大都是有關趙氏的繪畫方面的,書法
方面較少,而有體系的論述趙詩者又幾乎全無。有鑑於此,趙詩與書法之研究實有其
重要價值,同時這也是研究本題的動機。
趙孟頫身為宋宗而仕於元,後人多加鄙視之,不大承認其文學及藝術上之成就。這種
膚淺的看法,造成後人錯誤的印象與偏見。為澄清此一謬論,更有加以探究的必要,
這也就是本論文之主要目的。
二、資料來源
以趙氏所撰「松雪齋集」為主,並輔以元史、新元史等史書,元人文集、元明清人筆
記、詩話,與故宮所藏歷代法書、國內外景印書跡名品、私人收藏之真蹟及拓本,及
石渠寶笈,式古尚書畫彙考等各種著錄。
三、研究方法
中國文學、藝術之特性,若離開作者所處之時代、社會、自然環境及個人際遇等之外
緣因素,則不可考究其文學、藝術之真面目,尤其,歷來所加諸趙氏身上之種種誤解
及偏見,更有探究其人所處之時代環境之必要。因此,本論文分為五章,一、二章探
討趙氏之生平、家世、交遊及時代、社會背景等其文學、藝術成立之外緣關係。三、
四章專論其詩學及書法,基於一-四章之探討結果,歸納出第五章之結論。特別是本
論文第三章,以趙討中所含之思想及所表現之時代意識等內容問題為主要之研究,不
論及用韻、用字、平仄等形式問題。因此作品論的傾向較少,反之,作家論的風味較
多。此足與本論文「澄清誤謬」之目的相呼應。
四、研究結果
本論文之研究,其成果有二:⑴澄清世人對於趙氏為人之誤解,呈現其人品之真面目
,⑵歷來對於趙氏之詩書罕有專論,今試以個人所見,加以闡述,俾世人對於趙氏之
詩書風格有更深之認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5-5 13: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的帖子

多謝nothing兄,上傳附件我憶經下載過,同樣問題是打不開,只不過我下載的是TIF格式的。我在自由灌水區中發的帖子即是。http://forum.er07.com/viewthread.php?tid=13260&extra=page%3D1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07: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上午至國圖,所收臺灣數據庫兩類三種,歷經各類蒐檢、未得所需,可全文下載而與趙孟頫相關者,僅《元代优伶与士夫交游考畧》《篆刻與書法之關係研究》兩篇,如有用可上傳。抱歉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5-13 15: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5-13 17: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趙孟頫文學與藝術之研究》已調到,共有211頁,正在處理中....

[ 本帖最后由 hsin22 于 2008-5-13 18:1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08: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元代优伶与士夫交游考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5-14 21: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趙孟頫文學與藝術之研究》文檔暫時缺"趙孟頫年譜"計16頁,正等該校處理完後再補...

[ 本帖最后由 hsin22 于 2008-5-14 21:3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5-14 23: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元代章草三家之研究》

元代的書法藝術在復古主義風潮下,除了復興晉唐的古典法度以追模魏晉的名士風流以外,就是對幾乎在兩宋行書書體盛行下難以見到的各式書體,進行維續的工作,其中章草一體取得有別於前代的重大發展。本研究即是針對元代三位章草大家趙孟頫、康里巎巎、楊維楨書藝形成的背景、風格特色及其章草的貢獻作深入探究。
      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 瞭解元代之前的章草歷史源流,與析探造成元代章草復興的內外在主客觀因素
      (二) 分析元代章草大家及其章草風格之形成與演變
      (三) 探究元代章草三家對後世書家的影響與價值之所在
      (四) 填補元代章草研究不足的缺口
      根據筆者於本論文的研究,趙孟頫章草書風具有(一)筆畫粗細對比強烈,筆法遒健妍美。(二)結字生動變化,大小不一。(三)章法淳古。(四)理性與感性平衡的中和美的特色。康里巎巎章草書風則具有(一)筆法粗細變化強烈,注重摩擦肌理與露鋒。(二)創新章草字形,由方扁到長方。(三)章法注重斜勢飛揚。(四)章今草混合,節奏強烈獨特。(五)雄劍倚天的險峭美感特色。楊維楨章草則具有(一)筆法矯傑橫發,下筆直率強勁,圓轉方折筆法並用,提按輕重運用自如,飛白鮮明。(二)結字新奇多變,奇正相生。(三)章法虛實相生、打破行界。(四)注重墨色濃淡變化。(五)奇肆雄逸的美感之特色。
      此三人代表元代章草三種不同類型的典範。
      趙孟頫在章草所作的貢獻有(一)改變部分筆劃造型,增加雁尾裝飾。(二)於書作中首開章草與今草、楷書其他書體同時並陳。(三)促使章草《急就章》、《月儀帖》、《八月帖》等重被臨摹。康里巎巎貢獻則是(一)章草與今草合體融合。(二)改變章草字形為長方形。(三)增加章草的動勢。楊維楨則為(一)章草與行書、楷書融合。(二)章草的拙抝筆勢與行書筆勢合為一體,不突出章草的波磔特徵。(三)對章草原典字形誇張變形。
      綜合筆者的研究,認為此三位元代章草書家對章草的創新精神,於當世與後世的書家皆產生影響,受到他們的啟發,更進一步將章草融入個人創作中,彰顯出章草這一書體於元代再度被復興起來,更具歷史意義。

不知一齋兄有需要否...

[ 本帖最后由 hsin22 于 2008-5-15 07:4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5-15 21: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元代章草三家之研究》該文有用密碼保全,共338頁,僅供瀏覽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5-18 10: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篇名: 趙孟頫的書學淵源
作者: 張淑喜
刊名: 中華書道
卷期/年月: 44 民93.05  頁38-51

篇名: 淺析趙孟頫的書法美學
作者: 龔玫瑾  
刊名: 中國語文
卷期/年月: 96:6=576 民94.06  頁84-88

[ 本帖最后由 hsin22 于 2008-5-18 11:0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5-22 11: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趙孟頫研究資料

戴丽珠《赵孟頫文学与艺术研究》
補前傳缺頁與合併完整檔,可視需要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5-22 11: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篇名: 文人畫,南北宋--人品、創作的爭議[董其昌 趙孟頫]  
作者: 郭冠英  
刊名: 藝術家
卷期/年月: 53:5=318 民90.11  頁503-505




篇名: 讀史札記--趙孟頫逸事五則  
作者: 嵇發根  
刊名: 中國文化月刊
卷期/年月: 270 民91.09  頁104-106




王壮为《记赵松雪临兰亭墨迹》(上、下)  载〔台湾〕《畅流》第23卷第5期(1961年4月)17页、第6期(1961年5月)23页





王壮为《历代楷书大家述介之七——赵孟頫》 载〔台湾〕《畅流》第37卷第11期(1968年7月)22—23、35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5-24 11: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篇名:元代才女管道昇
作者:高鬱婷(Kao, You-t'ing)
刊名:孔孟月刊
卷期/年月:38:10=454 民89.06  頁38-45






张隆延《以书为画——赵松雪》    载〔台湾〕《文星月刊》第9卷52期(1962年2月)36—37页





潘柏澄《赵孟頫仕元考略》 载〔台湾〕《史苑》第17期(1972年1月)





史紫忱《赵孟頫书法》 载〔台湾〕《文艺复兴》1973年第15期77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5-25 11: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篇名:趙孟頫的側影--院藏「七劄」冊觀後
作者:何傳馨
刊名:故宮文物月刊
卷期/年月:22:12=264 民94.03  頁20-31

本檔圖片影印掃瞄後不清,文字是清晰的,圖檔若有需要再找找看





篇名:元人書法「尚古」說略考
作者:陳彥戎
刊名:問學集
卷期/年月:9 民88.06  頁77-86





王耀庭《元赵孟頫行书赤壁二赋》  载〔台湾〕《故宫文物月刊》17卷第8期(1999年11月)68—69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5-25 19: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星期從圖書館拿回的資料早上皆已傳畢,下午又拿到一些,先傳已整理好的幾個,剩餘的晚些再處理。

王壮为《记赵松雪临兰亭墨迹》(上、下)  载〔台湾〕《畅流》第23卷第5期(1961年4月)17页、第6期(1961年5月)23页、32页,合併為一檔




李霖灿《论赵孟頫书与画》 载[〔台湾〕《中央日报》1958年7月15日增刊
這個看起來可能比較吃力,原本字就很小,影印回來的資料用高圖素1200dpi掃瞄,分傳pdf與jpg檔





张育雯《钱选〈羲之观鹅图〉与赵孟頫〈幼舆丘壑图〉之比较》  载〔台湾〕《议艺份子》2002年第3期13、15—24页




陳麗華《從蘇軾與趙孟頫的畫論看文人畫的美學思想》載《鵝湖》28卷9期 (2003.03) 25-34頁



[ 本帖最后由 hsin22 于 2008-5-25 19:5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5-2-23 05:35 , Processed in 0.08228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