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4771|回复: 4

首发原创:巧言令色鲜矣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3 06: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巧言令色鲜矣仁
谷洪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在《论语》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地出现了两次,如果我们坚持认为,《论语》中的孔子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微言大义,那么我们只能认为,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是孔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上,这句话是这样标点断句的:“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按照《论语集注》,其中的“巧”为喜好之义,“令”为擅长之义,“鲜”为少、稀少之义,直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孔子说:‘说话办事喜欢讲究语言艺术,擅长制造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这样的人的道德仁义是很少的。’”
这种直译,可以说是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讲究语言艺术、制造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都是中性的,可以为恶,也可以为善。通过讲究语言艺术、制造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为恶的人,道德仁义当然是很少了;但通过讲究语言艺术、制造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为善的人的道德仁义,就不能说是很少了。所以,《论语集注》中把“巧言令色”解为“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专指说奉承话、饰谄媚色,以取悦于人。这种解法也符合一以贯之解《论语》的精神,因为在《论语》中,“巧言”这个词除了在这句话中,还出现过两次:“巧言乱德”与“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以耻之”;“令色”这个词还在“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以耻之”这句话中出现过一次。可以看出,“巧言”与“令色”这两个词,在这两句话中都是贬义的,那么,按照一以贯之解经的精神,“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中的“巧言令色”,显然也就是贬义的了,显然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怀有险恶用心的“花言巧语”这个词的意义了。
但是这种贬义的“巧言令色”,何止是“鲜(少)仁”,按照程朱的理解,简直就是不仁、非仁。因为这种贬义的“巧言令色”,会使人物欲泛滥而本心的道德彻底消失,也就是“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完全违背了程朱儒学所要求的仁者要“存天理来人欲”的道德标准。说这种贬义的“巧言令色”“鲜仁”,不仅成就不出微言大义来,而且简直可以说是违背了程朱儒学的常识。孔子把这种贬义的“巧言令色”判为“鲜仁”,而不是不仁或非仁,实在让朱熹感到有些迷惑不解。只好强以“圣人辞不迫切”,也就是孔子不喜欢把话说绝,自我解嘲。“专言鲜,则绝无(仁)可知,学者所当深戒也”,因为孔子不喜欢把话说绝,所以孔子虽然只说“巧言令色”“鲜(仁)”,而不说非仁,但我们应当理解成孔子是在说“巧言令色”绝对的没有仁,学到这句话的学者们一定要高度注意到这一点!所以,“程子曰:‘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
为了以己意解经的方便,程子在这里,干脆就直接把孔子的“鲜(仁)”改成“非(仁)”了。
程朱的这种以“非”改“鲜”的解经方法,不仅学风粗暴,而且也只不过是道出了一个“花言巧语不仁”的常识,还是看不出这句话有什么深奥的微言大义来。
程朱的这种以“非”改“鲜”,以己意解经的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用这种解经方法解说出的这句话的意义,显然也不会是孔子所说的这句话的原义。那么,孔子所说的“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义呢?
韩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会给经文标点断句,也就读不懂经文的原义。孔子所说的“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难解,令程朱疑惑,不得不改“鲜”为“非”,能不能是因为他们把这句话断句断错了呢?
假如今年的高考语文题,有一道是给“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标点断句,并且假定今年的高考生都没有见过这段《论语》经文,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我想,多少有点古文言基础的考生,除了百分之百地会在“曰”字后面标点上一个冒号外,也会百分之百地在“矣”字后面断一下句。为什么会在“矣”字后面断一下句呢,因为“矣”字或者单独使用,或者与“乎”、“哉”等虚词连用,只能作为句尾助词,而不能作为句中助词,这是任何一个中学生都知道的古文言句读学的常识。我曾绞尽脑汁地回忆,也实在想不起除了在这句话中有人(程朱等)把“矣”字作为句中语气词外,第二个把“矣”字作为句中语气词的古文言的例子。看来,“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之所以难解,是因为解《论语》的权威大师程朱们给这句话断句时断错了。
知道了这句话应当在“矣”字后面断一下句,这句“子曰”也就不难理解了。“巧言令色鲜矣,仁”,显然是在给“仁”下一个定义,而不是在给“鲜仁”下定义。如果我们还保持“巧言令色”这个词的贬义的话,孔子的这句话就是在说,如果全社会巧言令色的人少了,那么,这个社会也就符合仁的标准了;或者是在说,如果某个人巧言令色的行为少了,那么,这个人也就符合仁的标准了。至于孔子这句话到底说得是社会还是在说个人,还是社会与个人都说,由于缺少旁证,读者就可以见仁见智了。
这种解说,暗含了任何社会或者说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彻底杜绝巧言令色的行为的微言大义。这种微言大义,源于古阴阳学中的阴阳互根原理,巧言令色是不巧言令色之根,如果彻底没有了巧言令色,那么,不巧言令色也就随之消失了。所以,孔子才会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的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也才能做到三个月没有巧言令色不违仁的行为,其余的弟子们,则只能或一日、或一月地做到没有巧言令色不违仁的行为了。
前面我们说了,“巧言令色”这个词,纯按字面翻译,就是说话办事喜欢讲究语言艺术,擅长制造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这个词的意义是中性的,既可以按上述贬义来理解,也可以按褒义来理解。我们不能因为孔子在某些场合用到了这个词的贬义的意义,而认为孔子不知道这个词是个中性词,也可用于褒义;我们不能因为孔子在某些场合用到了这个词的贬义的意义,就认为孔子永远不会用到这个词的褒义的意义。
显然,假如孔子在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时,用的是“巧言令色”这个词的褒义的话,“鲜”字也就不会再是少、稀少的意义。因为拿褒义的“巧言令色”少了,来定义“仁”,实在是令人不可思义。如果这里“鲜”不是少、稀少之义,我倾向于是新鲜、鲜活之义。“鲜”字的新鲜、鲜活之义,也是古义。我们也同样不能要求孔子说“鲜”字时,只能用其少、稀少之义,而不能用其新鲜、鲜活之义。
如果孔子在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时,用的是“巧言令色”这个词的褒义,并且“鲜”字的意义用的是新鲜、鲜活之义的话,那么,这句话似乎断为“巧言,令色鲜矣,仁”为最佳。讲究语言技巧,对出台的每一项政策,都能耐心、细致、周到地向臣民作解释工作,争取臣民的认同;平时注重自己的精神面貌,使自己总能保持一副精力充沛、精神饱满的样子,不让臣民感觉你是一副没精打彩,死气沉沉的样子,这样的君王,是符合仁的标准的。
当然,这种“仁”的标准,是对现代政治家的起码要求,似乎不是对春秋时期的终身制的君王的要求,但孔子偶而以这种标准要求一下君王,也并非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5-3 17: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谷洪 于 2008-5-3 06:22 发表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波波 下载金币 +4 我很赞同 2008-5-3 17:25
谢谢版主。
发表于 2008-6-9 17: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哉善哉!一言惊醒梦中人。
发表于 2008-6-10 05: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观点能够自圆其说,大有今文经学的情味,六经注我而非我注六经;只是想要推翻二千多年的定说,别出新解,难矣哉!
发表于 2008-6-10 09: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山代有人才出呀,新人是该换旧人了.                             
真的高考时不知道你这样的断句和翻译,能得多少分?
假设你是对的,不是又有一代人被误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30 06:10 , Processed in 0.092632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