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2266|回复: 1

道统与国运---读钱宾四先生国史大纲国学概论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6 14: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創非首發)首發鏈接http://www.5000han.com/bbs/thread-50-1-1.html
上古尧舜及三代之郅治,历来为学者所津津乐道。可上古之时,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水平远不逮汉唐,无论今日,何以称郅治哉?学者谓,上古三代国柞之长,后世莫逮。最长周代八百多年,夏商两朝也有六七百年,而后世最长汉代四百多年而已,不可相提并论。三代长治久安之道理何在,究其根本曰道统治统一也。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既为王者又为圣人,内圣外王一也。圣王定礼乐,四海宾服,天下郅治。郅治之极,有东征而西怨,西征而东怨之说。三代后,道统治统渐分,王者不再出圣人,圣人不复为王,内圣外王不再合一。
何以三代前治道合一,后世治道分离呢?首先三代为贵族社会,教育不普及,几乎为贵族独享,平民受教育程度低,故有官学无私学。学在王官,故圣人只能出王官,治道合一。东周为我国史上一大变局。一方面王室衰微,导致礼崩乐乱,贵族王官道丧学绝。另一方面,时出身没落贵族之先圣孔子首倡私人讲学大起,有教无类,打破教育之贵族平民界限。如此一来,受教育的平民遂成新兴的士阶层。与庞大的平民士阶层相比,王官贵族远处于少数,故后世圣人即称第一流人物常出至下士平民。故后世治道分离难合。
如此严格的治道合一,即圣王一体,应视为理想状态,后世只能遇而不能求。然而,国运之长治久安,则仍为全体国民之期待。学者唯有着眼现实曰克己复礼,致君尧舜,直追三代之隆。实际,三代以上能称圣王的也只有上述几位而已,其余多为守成令主。故学者力求将经学礼乐等外王之道安于上以配合帝王治统,也可称一统。
治道一统,国运大兴,天下大治。反之,治道背离,则天下乱象不止。春秋时,秉拨乱反正之志,孔子订六经,述先王之道,周游列国期以行其道于诸侯,以匡王室平天下,然不见用。其间,有管仲之尊王禳夷九匡诸侯,孔子赞其行,然又曰其器小。五霸没,战国时,天下更乱,仁义尽丧,完全陷入弱肉强食的混战中,民苦不堪言。亚圣孟子出,倡孔夫子之学,提出王道重义保民等匡世道人心,仍不见用。终东周世,上失其道,国运衰乱。
秦灭六国,尊法家之学为官学,弃先王之道,焚书坑儒,国柞极短,不过15年而亡。汉代学者吸取秦亡教训,重拾经典,复兴礼乐。武帝时,设立五经博士为官学,经学大盛。治道中绝几百年后,重新合一。政治走上正轨,国家强盛,四夷归化,充满生气。其间虽有王莽之乱事,然人心思汉,不久光武中兴,再造强汉盛运。东汉经学更盛,学者始定三纲五常为,不易之道,以安天下。东汉社会重气节清议,汉末党锢之祸,诸士不惧黑暗势力,慷慨赴义。体现经学道统之信仰捍卫社会正义的力量。
曹丕篡位,为我国史上又一大变局。先前莽身败名裂不足道,曹氏父子之成功,实颠覆经学信仰之根基。由于,其得位不正,故忠字不敢提,只能举孝。对人则曰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同时奉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曹氏始做俑,后有司马氏,宋武帝等接二连三借禅让之名行篡夺之实。社会道德再次沦丧,有薄汤武非周孔之说。甚至开始怀疑尧舜之事。经学道统失落之同时有西域之佛教传入中原,本土道教也同时兴起。整个社会宗教气氛弥漫,陷入玄风清谈,不再关心现实政治。山林隐士也比前朝增多,许多人为逃避黑暗洁身自好不出仕。此时国运则处于长期的大分裂和战乱中。西晋虽有短暂的统一,然不久又大乱,北方中原第一次陷入胡人手中,大量衣冠南渡,偏安江左。虽有几次北伐,均功败垂成。故曹操实为千古名教之大罪人。
北朝士人则被迫与胡人合作,尝试在胡人政权中,重建经学道统。至魏孝文帝时,去胡风全面推行汉化,北朝社会终于走上正轨。这是经学道统和中国文化的大幸。与南朝社会的萎靡不振相比,此时的北朝开始充满朝气,至隋时北统南局成。中国终于走出分裂,重新迎来国家统一的盛运。
唐代仍奉经学为道统,太宗诏孔颖达定五经正义为官学,自此科举取士即明经科相沿遵用。盛唐天下大治,声威远加四方之穷极,为中国史上又一盛世,后世并称汉唐。然唐代科举中还有重诗文之进士科。由于明经仅责背诵为士所轻。唐中叶后,科举出身渐以进士为荣。经学道统,再次没落。且科举本以利禄诱人,唯才是举,无育德之力。晚唐进士,尤以轻薄著称,难堪重任。晚唐国运士气再陷入衰败,不可收拾。残唐五代,又为中国史上之大分裂黑暗时代。黄巢,朱温肆无忌惮,又有沙陀,契丹等胡人入侵,朝代更迭频繁。有冯道竟历经八姓。真天地毕,贤人隐。直至宋太祖开国,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天下始定。宋时,社会道统之说再起,先前唐韩愈曰孟子后,先王之道不传,提出以文载道主张,程朱大儒更以天下为几任,曰继往圣之绝学,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始创理学,又始取礼记中大学中庸进孟子配论语,曰四书配五经,总曰十三经,定注疏,号称经学统一。科举始创以经义取士,终宋一代文运之盛空前,人物士气远超唐朝,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无大的内乱。然因宋开国时,惩唐武人方镇割据,防范过甚,导致武功不竞。加之,五代时燕云16州失,北方无险可守。南渡后,又杀岳飞,国势终不可振。1289年,中国全部沦为胡元。
元兵所至,多少名城沦为废墟,大量中原农田变成蒙古人的牧场。元代社会,中国人列于三四等公民,地位卑微。读书人则有九儒十丐之说,可谓斯文扫第。许多读书人的才智遂转移到戏曲小说之创作上。直至元仁宗时始复科举,分蒙古汉人两场,然不久便罢,且选务混乱。终元世,无道统可言,忽必烈后武功盛极而衰,王室内乱不已。不到百年,红巾军起,明太祖扫尽胡尘,恢复中华。
明代起立朱子理学为道统,中国社会又迎来光明的盛世。成祖时,内修永乐大典,营建北京,筑长城,外平安南,亲征蒙古,恢复汉唐疆域。派郑和下西样,建万国朝贡体系。即使万历年,中国武功不堕,支援朝鲜荡平倭寇。明代社会书院遍布城乡,讲学之风浓厚,学子士气不减宋时,商品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物鼎盛。惜太祖废相,政府失去中枢,导致太监专权,一手遮天,败坏朝政。崇祯帝时,内外患并至,不可收拾。
清代,中国再次沦为夷狄。汉人被迫剃发易服,华夏衣冠礼仪中绝。满洲统治者又造文字狱压抑自由学术,宋明理学中绝。士人埋头于故纸中,以考据为务。考据愈深,则疑点俞多,伪经伪学之论层出不穷,经学的信仰基础再次动摇。清代康乾百余年,虽号称盛世,实社会仅粗安,经济文化不得与汉唐宋明,相提并论。乾隆好大喜功,社会危机蕴埋。嘉道中衰,西方坚船利炮入侵,中国大败。洋务派起曰中体西用,师夷人之道以制夷。然甲午又战败,时又有立宪派起曰变法图强。然统治者曰利中国不利满洲,又不成。最终酿成民族革命。终清之世,因道统不明加以夷狄控治统,面对西风东渐,束手无策。时日本则提出尊王禳夷等成功转型。
民国时,中国采西制,废除帝制,中国道统治统均大变,社会愈加陷入不稳定状态。新文化运动救亡太切,竟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之价值,曰打倒孔家店等,将中国千年史定位为封建专制,至此中国道统完全沦亡,至今积重难返。失道统又易治统的民国国运可想而知。
今汉服运动,重见我国传统衣冠礼仪,应视为恢复礼乐道统的初步,读经运动,则应视为恢复经学道统的基础。道统终复,国运必兴。

发表于 2008-4-17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國史大綱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皆其代表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7 04:40 , Processed in 0.07637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