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楼主: 灵灵

勘误信息发布区2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5 08: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旅贞吉 于 2015-10-25 08:36 编辑

搜神:
(宋)胡寅 《斐然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八 : 學詩者必分其義如賦比與古今論者多矣惟河南李
  (宋)劉弇 《龍雲集》(民國豫章叢書本) 龍雲先生文集第二十 : 固嘗學詩矣知其風賦比與雅頌之體而已求其温柔
  (明)郝敬 《談經》(明崇禎山草堂集增修本) 卷三 : 也故說詩非必執題賦比與興合文辭與志合卽妙
  (明)楊廉 《楊文恪公文集》(明刻本) 卷二十四 : 欲而存天理也詩有賦比與而二詩則皆比體也侍御
  (清)薛雪 《一瓢詩話》(清昭代叢書本) : 矣詩亦然 風雅頌賦比與詩之經緯也有此經緯乃
按:以上五條“賦比與”,皆當作“賦比興”。


又:搜神:
(唐)韓愈 《東雅堂昌黎集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八聮句 : 雜斑駁與闒茸前漢司焉遷云在闒茸之中皆以# 
  (唐)韓愈 《詳注昌黎先生文集》(宋刻本) 文集卷三古詩三十首 : 孝静帝紀 忽忽 司焉遷報任安書曰居則忽忽若
  (唐)李商隱 《李義山文集箋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六 : 史 漢楊惲傳惲母司焉遷女也惲始讀外祖太史公
  (宋)魏了翁 《毛詩要義》(宋淳祐十二年徽州刻本) 卷九 : 二雅大小自有體 司焉迁以良史之才所坐非罪及
  (元)舒頔 《貞素齋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 : 上書韓太尉實自比司焉遷欲求天下之竒聞壯觀以
  (明)蔡清 《四書蒙引》(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一 : 父之流詞章如相如司焉遷栁宗元劉禹錫之軰或併
  (明)賀復徵 《文章辨體彙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卷五百五十六 :  秦楚之際月表 司焉遷 太史公讀秦楚之際曰
  (明)唐順之 《文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四十八 : 之詞耳退之所敬者司焉遷揚雄遷於退之固相上下
  (清)陳廷敬 《御選唐詩》(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十七五言絶句六言絶句 : 擁節起戰士夜鳴弓司焉遷書舉引弓之人一國共攻
  (清)黄宗羲 《明文海》(清涵芬樓鈔本) 卷二百四十五序三十六 : 於蔽者賈誼董仲舒司焉遷劉向揚雄之屬而雄其最
  (清)田雯 《古歡堂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十六序 : 勿學也長桑君之異司焉遷以為非人扁鵲倉公亦曠
  (清)王士俊 《(雍正)河南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六十二 : 六十二 儒林 漢司焉遷傳儒林七人皆經學之士
  (清)王士俊 《(雍正)河南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八十 : 由 張華博物志稱司焉遷云無尭以天下讓許由事
(唐)柳宗元 《河東先生集》(宋刻本) 卷三十二書 : 盛譽山澤之臞者 司焉相如以為列仙之儒居山澤
  (宋)金履祥 《書經注》(清十萬卷樓叢書本) 卷三夏書 : 巴陵縣亦皆有雲夢司焉相如謂雲夢方八百里其所
  (宋)婁機 《班馬字類》(四部叢刊三編景汲古閣景宋鈔本) 班馬字類第一 : 暉 隑碕埼 漢書司焉相如傳臨曲江之隑曲岸也
  (明)陳耀文 《天中記》(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九 : 江今韶州是也又漢司焉相如弔秦二世賦曰臨曲江
  (清)陳廷敬 《御選唐詩》(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七七言律 : 别館芳菲上苑東 司焉相如上林賦離宫别館彌山
  (清)夏味堂 《拾雅》(清嘉慶遂園刻本) 卷九拾廣釋三 : 史記禮書側載臭茞司焉相如傳的嚛江靡扁鵲倉公
  (清)張玉書 《佩文韻府》(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御定佩文韻府卷二十二之十三 : 適 増忀徉 史記司焉相如傳招揺乎丨丨降集乎
  (清)張玉書 《佩文韻府》(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御定佩文韻府卷五十三之四 : 于丁 煥炳 漢書司焉相如傳宛宛黄龍興徳而升
(宋)魏了翁 《鶴山全集》(四部叢刊景宋本) 重校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之十七 : 禁林館職尤號親宻司焉光推本此意甞請日輪侍從
  (宋)謝維新 《事類備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後集卷二十八六部門 : 元祐元年門下侍郎司焉光欲令戸部尚書兼領左右
  (宋)朱熹 《晦菴集》(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九十八 : 訖而兩省官欲徃奠司焉光是時程頥言曰子扵是日
  (宋)朱熹 《三朝名臣言行録》(四部叢刊景宋本) 三朝名臣言行録卷第八 :  神道碑 公始與司焉光輔政於是共推本先帝之
  (元)佚名 《宋史全文》(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二下 : 結朋黨自陛下進用司焉光吕公著以來意不以為便
  (明)馮琦 《宋史紀事本末》(明萬曆刻本) 卷十 : 惇知樞密院事詔起司焉光知陳州光過闕入見留爲
  (明)馮琦 《宋史紀事本末》(明萬曆刻本) 卷十 : 黨薛昂林自又乞毀司焉光資治通鑑板太學博士陳
  (清)賀長齡 《清經世文編》(清光緖十二年思補樓重校本) 卷十四治體八 : 有繼嗣知諫院范鎮司焉光先後疏請建儲始雖不許
  (清)阮元 《疇人傳》(清文選樓叢書本) 疇人傳卷第二十一 : 學爲宋第一歐陽修司焉光盡皆遵用之崇天曆既復
  (清)張玉書 《佩文韻府》(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御定佩文韻府卷六十六之五 : 㑹多自挈肴膳而往司焉光詩小園容易邀嘉客
(宋)胡寅 《致堂讀史管見》(宋嘉定十一年刻本) 卷二十九 : 享國最乆何也是故司焉氏記弘佐復税之事而五代
  (宋)余靖 《武溪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九墓誌上 : 公之望實出太原自司焉氏南渡而諸王世為輔弼梁
  (明)張元忭 《(萬曆)會稽縣志》(明萬曆刊本) 卷三地書三 : 今之會稽也哉至如司焉氏所稱特數十年以前之會
  (清)黄達 《一樓集》(清乾隆刻本) 卷十八 : 難史册所載若漢之司焉氏劉氏唐之杜氏宋之蘓氏
  (清)汪琬 《堯峰文鈔》(四部叢刊景林佶寫刻本) 堯峯文鈔卷二十九 : 誦在口尤酷嗜左氏司焉氏歐陽氏之文予在京邸見
  (清)佚名 《史記疏證》(清鈔本) 卷五十六 : 失剛之理者為酷吏司焉氏修史記始作二傳以誡世
(南北朝)崔鴻 《十六國春秋》(明萬曆刻本) 卷七十一前凉録二 : 謚昭公晉元帝冊贈大司焉凉州牧賜諡曰元公及祚
  (唐)李白 《李太白詩集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十古近體詩共六十首 : 志太平州有龍山晋大司焉桓温嘗於九月九日登此
  (宋)輔廣 《詩童子問》(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詩卷第十 : 其它則九伐之灋乃大司焉所職非諸侯所專也與後
  (宋)談鑰 《(嘉泰)吳興志》(民國吳興叢書本) 卷十三 : 像於宫內乞恩拜為大司焉封王蘇俟為驃騎將軍使
  (宋)王應麟 《玉海》(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玉海卷第六十五詔令 : 漢田律 周禮夏官大司焉遂以蒐田有司表貉誓民
  (明)焦竑 《國朝獻徵録》(明萬曆四十四年徐象橒曼山館刻本) 卷六十二都察院九 : 少卿提督四夷館則大司焉晉大韋矣修前□借京
  (明)瞿九思 《萬曆武功録》(明萬曆刻本) 卷五 : 羗日夕等歸降於是大司焉方逢時並請于上許諾是
  (明)羅大紘 《紫原文集》(明末刻本) 卷十一 : 耶將軍泣别北上謁大司焉襲爵嘉靖四十三年蒞任
  (明)顔季亨 《國朝武功紀勝通考》(明天啓刻本) 卷四 : 瑾爲將軍陞程信以大司焉提督發川廣雲貴番漢兵
  (明)于慎行 《榖城山館文集》(明萬曆于緯刻本) 卷一 : 多由制府召拜至大司焉尤注意焉以徃及今諸公
  (明)朱載堉 《樂律全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九律呂精義内篇九 : 取於干戚乎或難曰大司焉之屬司兵司戈盾祭祀授
  (清)董增齡 《國語正義》(清光緖章氏訓堂刻本) 卷十九 :  左軍銜枚○周禮大司焉鄭注枚如箸銜之有繣結
  (清)官修 《明臣奏議》(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 卷十七 : 以通遠近之情漢制大司焉左右前後將軍侍中散騎
  (清)惠士奇 《半農春秋説》(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五 : 月公狩于郎 孔疏大司焉中冬敎大閲遂以狩田爾
  (清)蔣士銓 《忠雅堂文集》(清嘉慶刻本) 卷二十五 : 佞艸獬豸能觸邪 大司焉周海山先生 孝子施行
  (清)李清 《南北史合注》(清四庫全書撤出本) 卷九十五周本紀上第九北史九 : 國博陵公賀蘭祥為大司焉髙陽公達奚武為大司冦
  (清)李雯 《蓼齋集》(清順治十四年石維崑刻本) 卷三十三 : 顧之憂則公今日贊大司焉于留都猶昔日贊少師公
  (清)沈炳震 《九經辨字瀆蒙》(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二 : 兄子賞以詩授哀帝大司焉車騎將軍 又王式 字
  (清)徐芳 《懸榻編》(清康熙刻本) 卷三 :  十八公記 宜黄大司焉譚二華先生綸早歲落拓
  (清)徐芳 《懸榻編》(清康熙刻本) 卷三 : 隨登甲第歷官廵撫大司焉督師征倭寇有戰功敵聞
(清)姚培謙 《春秋左傳杜注》(清乾隆十一年陸氏小鬱林刻本) 卷十九 :  蔿掩二十五年為大司焉 申無宇曰王子必不免
  (清)鍾文烝 《春秋榖梁經傳補注》(清光緖刻本) 春秋桓公經傳第二補注第三 : 康平世不聞親征有大司焉之法在也
(春秋戰國)荀況 《荀子》(清抱經堂叢書本) 卷十七 : 谿子少府時力距來司焉貞云言弓弩埶勁足以拒於
  (元)馬端臨 《文獻通考》(清浙江書局本) 卷一百三十二樂考五 : 誤屈其下垂之筆本司焉貞沈括之說其夾蕤夷三律
(春秋戰國)荀況 《荀子》(清抱經堂叢書本) 卷二十 : 情也莊子曰六鑿相壤司焉彪曰六情相攘奪韓詩外
  (晉)陳壽 《三國志》(百衲本景宋紹熙刊本) 卷十魏書十 : 儀表海內英雋咸宗焉司焉宣王常
(南北朝)庾信 《庾開府集箋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 : 傳秦始征晉河東置官司焉 漢開平越之鄉 漢武
  (唐)房玄齡 《晋書》(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二帝紀第二 : 錫進位相國晉國置官司焉九讓乃止於是增邑萬戶
  (唐)韓愈 《昌黎先生文集》(宋蜀本) 昌黎先生文集卷第十九 : 君人者之過也則曰有司焉則非有司之過也則曰今
  (唐)韓愈 《東雅堂昌黎集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八聮句 : 辤雜斑駁與闒茸前漢司焉遷云在闒茸之中皆以#
  (唐)韓愈 《東雅堂昌黎集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九書序 : 君人者之過也則曰有司焉則非有司之過也則曰今
  (唐)韓愈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九 : 九年五月自荆南行軍司焉為本鎮節度使以功加吏
  (唐)韓愈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九 : 君人者之過也則曰有司焉則非有司之過也則曰今
  (唐)韓愈 《詳注昌黎先生文集》(宋刻本) 文集卷三古詩三十首 : 魏孝静帝紀 忽忽 司焉遷報任安書曰居則忽忽
  (唐)韓愈 《詳注昌黎先生文集》(宋刻本) 文集卷八聮句 : 教振旅軍將執皷兩司焉執鐸說文曰大鈴也軍法
  (唐)韓愈 《詳注昌黎先生文集》(宋刻本) 文集卷十九書七首序八首 : 君人者之過也則曰有司焉則非有司之過也則曰今
  (唐)韓愈 《詳注昌黎先生文集》(宋刻本) 文集卷二十一序十四首 : 為楚州温造時為武陵司焉處厚其後相文宗太和二
(唐)韓愈 《詳注昌黎先生文集》(宋刻本) 外集卷十 : 數月乃貶執誼為崖州司焉後二年病死海上執誼杜
  (唐)韓愈 《朱文公校韓昌黎先生集》(四部叢刊景元刊本)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 君人者之過也則曰有司焉則非有司之過也則曰今
  (唐)李白 《李太白詩集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十古近體詩共六十首 : 志太平州有龍山晋大司焉桓温嘗於九月九日登此
  (唐)李商隱 《李義山文集箋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六 : 圖史 漢楊惲傳惲母司焉遷女也惲始讀外祖太史
  (唐)李延夀 《南史》(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八 : 立行臺於南郡而置官司焉七月遣世子方等討河東
  (唐)劉知幾 《史通訓故補》(清乾隆養素堂刻本) 卷十七 : 永作虞賓遂入北城下司焉子如宅 
  (唐)劉知幾 《史通削繁》(清道光刻本) 卷二 : 崩壤王景度出奔景度司焉陽瓚堅守不動衆潰搞節
  (唐)柳宗元 《河東先生集》(宋刻本) 卷三十二書 : 乃盛譽山澤之臞者 司焉相如以為列仙之儒居山
  (唐)駱賓王 《箋注駱臨海集》(清咸豐刻本) 卷二 : 俗稷下遺甿上兗州張司焉啓曰篠派庸微桐巖賤伍
  (唐)馬總 《通紀》(清嘉慶宛委别藏本) 卷八 : 國國改稱魏後十年左司焉許謙上書勸進尊號於是
  (唐)虞世南 《北堂書鈔》(清光緖十四年萬卷堂刻本) 北堂書鈔卷第七十六設官部二十八 : 吏民莫不自勵 魏志司焉芝爲河南尹私庯不行抑
  (宋)陳普 《石堂先生遺集》(明萬曆三年薛孔洵刻本) 卷十三 : 母數語在十人中亦若司焉公在六人之中也豫章延
  (宋)陳普 《石堂先生遺集》(明萬曆三年薛孔洵刻本) 卷二十一 : 愚皆討司馬氏者或曰司焉諞不念抱頸之托忍廢曹
  (宋)程公説 《春秋分記》(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五十三 :  賦也 晉河東置官司焉 傳十六年秋狄侵晉取
  (宋)程公説 《春秋分記》(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七十三 : 晉 賦也 河東置官司焉 並詳見晉 傳十九年
  (宋)崔子方 《春秋經解》(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六 : 馬宋司城來奔 其曰司焉司城當時之辭也春秋因
  (宋)范成大 《驂鸞録》(清知不足齋叢書本) : 會結約於此官置巡檢司焉 九日上謁南嶽廟四阿
  (宋)輔廣 《詩童子問》(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詩卷第十 : 其它則九伐之灋乃大司焉所職非諸侯所專也與後
  (宋)胡寅 《致堂讀史管見》(宋嘉定十一年刻本) 卷二十九 : 而享國最乆何也是故司焉氏記弘佐復税之事而五
  (宋)黄度 《尚書説》(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尚書說卷第二 : 舊說九州之山川澤也司焉子長說九山岍壺口砥柱
(宋)黄倫 《尚書精義》(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十八 : 三卿焉有民人焉有百司焉所以監總者則諸侯也觀
  (宋)金履祥 《書經注》(清十萬卷樓叢書本) 卷三夏書 : 之巴陵縣亦皆有雲夢司焉相如謂雲夢方八百里其
  (宋)李燾 《續資治通鑒長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一百十六 : 故仲孫之章卒不下有司焉 仲孫上言據會要乃六
  (宋)李昉 《太平御覽》(四部叢刊三編景宋本) 太平御覽卷第八百六珎寳部五 : 屠羊以三圭之位 司焉彪日諸侯三卿皆執圭也
  (宋)李昉 《文苑英華》(明刻本) 卷七百三十一 : 君人者之過也則曰有司焉則非有司之過也則曰今
  (宋)李琪 《春秋王霸列國世紀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 : 州兵秦始征河東置官司焉二十三年恵公夷吾卒位
  (宋)李心傳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 甲集卷十一 : 司焉 三年又八月已亥十一月辛亥詔旨 四年遂
  (宋)李心傳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 甲集卷十三 : 江後乃試弓馬於殿前司焉每舉登第者率二十人湻
  (宋)李心傳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 甲集卷十六 : 月癸亥 其後卒歸計司焉紹熙二年上念蜀民之勞
  (宋)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録》(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一百三十三 : 是以道遠遣止就付留司焉 唐寅右正字陳淵入對
  (宋)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録》(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一百三十七 : 有請遂以其事付宣撫司焉秘書省校書郎范如圭主
  (宋)林駉 《源流至論》(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新箋决科古今源流至論卷之三︻前集︼ : 公而下三十三人章藁司焉光韓維吕公著乞詔還詞
  (宋)劉敞 《春秋權衡》(清通志堂經解本) 卷八 : 又設非宰士可云司徒司焉司㓂司空咺乎來歸者公
  (宋)劉敞 《公是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十九 : 矣雖未就吏而不累有司焉雖未執事而化民之端見
  (宋)劉辰翁 《須溪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六 : 已鞭之甚夜且斃付有司焉子貞受而全之迨旱慮囚
  (宋)劉爚 《雲莊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 : 于墓下而不敢諉之有司焉嗚呼公之南遷坐論蔡氏
  (宋)婁機 《班馬字類》(四部叢刊三編景汲古閣景宋鈔本) 班馬字類第一 : 音暉 隑碕埼 漢書司焉相如傳臨曲江之隑曲岸
  (宋)吕本中 《春秋集解》(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 : 戰民不堪命孔父嘉為司焉督為太宰故因民之不堪
  (宋)吕祖謙 《增注古文關鍵》(宋刻本) 卷二十南豐文宛丘文 : 殷□以兵定天下衡立司焉之官設六軍之裹因尹田
  (宋)羅願 《鄂州小集》(明鈔本) 卷三 : 情之所重而社與稷實司焉則自丘民以上隨其所在
(宋)彭龜年 《止堂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一 : 治之然為此者則有有司焉有司雖未得人然亦不可
  (宋)潛説友 《(咸淳)臨安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五行在所録 : 為之長貮者苐謹視而司焉然常恐非其人也擇而付
  (宋)邵雍 《夢林玄解》(明崇禎刻本) 卷五夢占 : 乃符前夢云 唐洪州司焉王簡易常得疾腹中生物
  (宋)司馬光 《資治通鑒》(四部叢刊景宋刻本) 資治通鑑卷第三十七漢紀二十九 : 車師殺後城長傷都護司焉及狐蘭兵復還入匈奴時
  (宋)司馬光 《稽古録》(四部叢刊景明翻宋本) 卷十 : 晉侯始征晉河東置官司焉 八 冬鄭子華 九 
  (宋)蘇軾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四部叢刊景宋本) 卷十一論 : 連州刺史未至斥武陵司焉 其髙才絶學亦足以爲
  (宋)蘇頌 《蘇魏公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卷六十七 : 豈無幸不幸乎得明有司焉則于斯亦可幾夫不失人
  (宋)談鑰 《(嘉泰)吳興志》(民國吳興叢書本) 卷十三 : 像於宫內乞恩拜為大司焉封王蘇俟為驃騎將軍使
  (宋)王欽若 《册府元龜》(明刻初印本) 册府元龜卷二百四十 : 是秦始征晉河東置官司焉 十八年春宋公曹伯衞
  (宋)王欽若 《册府元龜》(明刻初印本) 册府元龜卷四百五十九 : 徒春官曰宗伯夏官曰司@@焉秋官曰司宼冬官曰司空
  (宋)王欽若 《册府元龜》(明刻初印本) 册府元龜卷四百八十五 : 賦以助國用而歸之有司焉斯亦愛君憂國感於忠義
  (宋)王欽若 《册府元龜》(明刻初印本) 册府元龜卷五百八十二 : 數滿便毁非禮意也昔司焉鑑立功於魏爲晉太祖及
  (宋)王欽若 《册府元龜》(明刻初印本) 册府元龜卷七百五十二 : 父儀高亮雅直爲文帝司焉東関之役帝問於衆曰近
  (宋)王象之 《輿地紀勝》(清影宋鈔本) 卷第三十 : 白居易宅 丨丨丨爲司焉時所居有湖大江之勝 
  (宋)王應麟 《玉海》(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玉海卷第二十六帝學 : 以臺丞而勸講呂希哲司焉康楊時自小官而訓書范
  (宋)王應麟 《玉海》(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玉海卷第六十五詔令 : 漢田律 周禮夏官大司焉遂以蒐田有司表貉誓民
  (宋)王應麟 《玉海》(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玉海卷之一百二十二官制 : 正義鄭玄云祝融爲堯司焉淮南子堯之佐九人舜之
  (宋)王應麟 《玉海》(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玉海卷第一百六十九宮室 : 東明司馬主東門朔平司焉主北門凡七門 漢官械
  (宋)王與之 《周禮訂義》(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十三 : 當曲防者莫不各庀其司焉彼其徒既樂於上之用矣
  (宋)衛湜 《禮記集説》(清通志堂經解本) 卷四十五 : 天者存乎人故以命有司焉閉之事或不固則地氣沮
(宋)謝維新 《事類備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外集卷二十七賦役門 : 城秦始征晉河東置官司焉注征賦也左僖十五 使
  (宋)謝維新 《事類備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外集卷三十九寢衣門 : 公孫丞相布被人曰詐司焉丞相亦布被人曰儉布被
  (宋)謝維新 《事類備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外集卷六十六財用門 : 馬司檢察其後卒歸計司焉紹興二年上念蜀民之勞
  (宋)楊億 《武夷新集》(明刻本) 卷九墓誌一 : 書之職又詔公兼總二司焉至道元年春正月命公為
  (宋)佚名 《群書會元截江網》(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六兵法 : 公隂謀光弼靈轄穰苴司焉法李靖六軍鏡吴孫子三
  (宋)佚名 《翰苑新書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翰苑新書前集卷十四 : 書郎皆是妙選須稱職司焉 清選 續通典開成四
  (宋)佚名 《翰苑新書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翰苑新書前集卷四十一 : 正志以奏課誕謾遂廢司焉朝野雜記後復以平江府
  (宋)余靖 《武溪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九墓誌上 : 六公之望實出太原自司焉氏南渡而諸王世為輔弼
  (宋)張嵲 《紫微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二 : 封疆饋餉不乏爾寔有司焉可無恩奬以報勞勤祇服
  (宋)章定 《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七 : 年復來朝遂以國歸有司焉太宗改封俶淮海國王以
  (宋)章如愚 《山堂考索》(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後集卷五官制門 : 制行罷之其職歸左右司焉 四朝志 建炎三年以
  (宋)章如愚 《山堂考索》(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别集卷十八人臣門 : 諸侯之國只置得司徒司焉司空三
  (宋)眞德秀 《西山文集》(四部叢刊景明正德刊本) 西山先生眞文忠公文集卷第五十一 : 于墓下而不敢諉之有司焉嗚呼公之南遷坐論蔡氏
(宋)鄭樵 《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上晉紀 : 錫進位相國晉國置官司焉九讓乃止於是増邑萬戸
  (宋)鄭樵 《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三梁紀第十三 : 立行臺於南郡而置官司焉七月遣世子方等討河東
  (宋)周麟之 《海陵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三 : 之清望記注之任命汝司焉有舉必書入直螭頭之下
  (宋)朱熹 《晦菴集》(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八十三 : 因詳記其本末云 䟦司焉文正公薦賢帖 熹伏讀
  (宋)朱熹 《晦菴集》(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九十八 : 賀訖而兩省官欲徃奠司焉光是時程頥言曰子扵是
  (宋)朱熹 《晦菴集》(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 晦菴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九十九 : 司馬暠司徒從事中郎司焉延義宜春縣令
  (宋)朱熹 《三朝名臣言行録》(四部叢刊景宋本) 三朝名臣言行録卷第八 : 事 神道碑 公始與司焉光輔政於是共推本先帝
  (宋)祝穆 《事文類聚》(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遺集卷十二 : 正志以奏課誕謾遂廢司焉 朝野雜記 後復置以
  (宋)祝穆 《方輿勝覽》(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十三湖南路 : 㑹約結於此官置巡檢司焉南嶽廟四河各有角樓兩
  (元)陳高 《不繫舟漁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五 : 人與否則皆寄二三主司焉任兹責者苟能執其公不
  (元)陳桱 《通鑒續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七 : 事取視之不復求諸有司焉 夏五月包拯卒○秋八
  (元)陳桱 《通鑒續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九 : 州六市易司皆于都司焉 夏四月置
  (元)陳友仁 《周禮集説》(明刻本) 卷十二 : 司甲之屬以除戎器皆司焉主兵之類也而職方氏土
  (元)程端學 《積齋集》(民國四明叢書本) 卷二 : 弊未易革也苟得良有司焉彌縫其缺失援墜隕於重
  (元)程端學 《春秋本義》(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春秋本義卷第十一 : 於是秦始征河東置官司焉邦衡胡氏曰重耳兄也當
  (元)郝經 《續後漢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七十五上列傳第七十二上 : 錫進位相國晉國置官司焉九讓乃止於是増邑萬户
  (元)李廉 《春秋諸傳會通》(清通志堂經解本) 卷十 : 是秦始征晉河東置官司焉晉大子圉為質於秦二十
  (元)李廉 《春秋諸傳會通》(清通志堂經解本) 卷二十 : 次于潁尾使蕩侯潘子司焉督囂尹午陵尹喜帥師圍
  (元)劉敏中 《中菴集》(清鈔本) 卷十二序 : 而忽敢失者則唯一錄司焉故宦游之士視濟南司錄
(明)邵經邦 《弘簡録》(清康熙刻本) 卷一百七十三 : 挈宗子避地福州因置司焉尋改集英殿修撰閣州觀
  (明)邵經邦 《弘藝録》(清康熙邵遠平刻本) 卷二十二 : 然武弁寡文墨爲置官司焉曰斷事斷事者斷其事也
  (明)佘自強 《治譜》(明崇禎十二年胡璿刻本) 卷十 : 疲乏曲為設處存乎有司焉爾如其不然母寧灑派民
  (明)沈長卿 《沈氏日旦》(明崇禎刻本) 卷二 : 舉子焉才人高士猶主司焉僻遠之山水有終身不得
  (明)沈鍊 《青霞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 : 室之官則一衞之喉舌司焉而錦衣之經厯司與諸司
  (明)沈懋孝 《長水先生文鈔》(明萬曆刻本) 長水先生賁園草 : 也又尸而祝之稱良有司焉吾鄉士民綜公懿行采道
  (明)沈一貫 《喙鳴詩文集》(明刻本) 文集卷十九 : 泰鴻郡庠生娶范氏少司焉欽之子光禄署丞大冲女
  (明)石珤 《熊峰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五 : 上置五更漏刻有星人司焉以晨夜蓋古者登靈臺
  (明)石珤 《熊峰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六 : 史藩臬以至都憲自少司焉宗伯司空司宼以至冡宰
  (明)石珤 《熊峰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七 : 鮮雨旱恐繼縱多良有司焉能救瘡癠臣願告九閽旁
  (明)孫承宗 《高陽集》(清初刻嘉慶補修本) 卷十九尺牘 : 首兵盖此中不必怕幸司焉來亦可以盡悉此中兵馬
  (明)湯顯祖 《玉茗堂全集》(明天啓刻本) 文集卷四序 :  越有忠佑祠者在臬司焉祀宋武穆王岳飛也司故
  (明)唐錦 《龍江集》(明隆慶三年刻本) 卷五碑記 : 倉聚穀賑饑以約長正司焉出入唯惠濟甚洽俗頗
  (明)唐順之 《文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四十八 : 為之詞耳退之所敬者司焉遷揚雄遷於退之固相上
  (明)唐順之 《文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五十四 : 君人者之過也則曰有司焉非有司之過也則曰今舉
  (明)屠隆 《由拳集》(明萬曆刻本) 卷四五言古詩 : 涕泗忼慨以悲恫 家司焉 余少富才藻恂恂雅儒
  (明)萬表 《皇明經濟文録》(明嘉靖刻本) 卷三十三遼東 : 附而經營之設遼東都司焉義州之境廣環餘百里東
(明)朱載堉 《樂律全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九律呂精義内篇九 : 取於干戚乎或難曰大司焉之屬司兵司戈盾祭祀授
  (清)畢沅 《中州金石記》(清經訓堂叢書本) 卷四 : 明洪武初重修置僧正司焉 廣慧寺石幢正書在汝
  (清)曹基 《左氏條貫》(清康熙五十一年致和堂刻本) 卷十 : 是秦始征晉河東置官司焉 卽惠公許賂河外列城
  (清)陳逢衡 《竹書紀年集證》(清嘉慶裛露軒刻本) 卷三十九 : 是秦始征晉河東置官司焉 鄭環曰春秋晉侯及秦
  (清)陳恭尹 《獨漉堂詩文集》(清道光五年陳量平刻本) 文集卷十三祭文 : 其通其壽其夭有鬼神司焉也旣有鬼神矣則其人之
  (清)陳錦 《勤餘文牘》(清光緖四年刻本) 續編卷一 : 疾則牙齒脣舌各有所司焉故夫音者喉主而牙齒脣
  (清)陳立 《公羊義疏》(清皇清經解續編本) 公羊義疏十二 : 大骨曰髂一身之屈伸司焉故通曰機關關之旁曰髀
  (清)陳廷敬 《御選唐詩》(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七七言律 :  别館芳菲上苑東 司焉相如上林賦離宫别館彌
  (清)陳廷敬 《御選唐詩》(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十七五言絶句六言絶句 : 軍擁節起戰士夜鳴弓司焉遷書舉引弓之人一國共
  (清)陳元龍 《歷代賦彙》(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補遺卷四 : 與屏石爭竒鬭麗則陳司焉之雲窩即石之臨溪者為
  (清)成瓘 《(道光)濟南府志》(清道光二十年刻本) 卷二十四 : 之以備有元一代之憲司焉 元山東東西道肅政廉
  (清)丁宿章 《湖北詩徵傳略》(清光緖七年孝感丁氏涇北草堂刻本) 卷十四 : 旹郭蘭坡維暹爲甯陜司焉詢訪得㞢素讀其稿贈
  (清)董誥 《全唐文》(清嘉慶內府刻本) 卷五百五十五 : 君人者之過也則曰有司焉則非有司之過也則曰今
  (清)董增齡 《國語正義》(清光緖章氏訓堂刻本) 卷十九 :  左軍銜枚○周禮大司焉鄭注枚如箸銜之有繣結
  (清)段玉裁 《説文解字注》(清嘉慶二十年經韻樓刻本) 卷四篇下 : 大骨曰髂一身之伸屈司焉故通曰機關關之旁曰髀
  (清)方苞 《禮記析疑》(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三 : 州長班序屬吏而使典司焉者故府史胥徒之數不見
  (清)方苞 《周官析疑》(清康熙雍正乾隆遞修本) 卷七 : 御凡王后之禮事皆典司焉亦無暇及外事且弔事繁
  (清)馮桂芬 《(同治)蘇州府志》(清光緖九年刊本) 卷二十五 : 之者林公介章公良朋司焉公述也方林公之攝守也
  (清)高士奇 《左傳紀事本末》(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十四 : 是秦始征晉河東置官司焉 補逸 史記晉興兵將
  (清)高士奇 《左傳紀事本末》(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五十二 : 是秦始征晉河東置官司焉十七年夏晉太子圉為質
(清)錢謙益 《牧齋有學集》(四部叢刊景清康熙本) 卷二十七記 : 悲拔救如六官之有典司焉此聚落在閻浮提不直一
  (清)强汝詢 《漢州郡縣吏制考》(清劉履芬鈔本) : 自收考守相至稱為上司焉 参續漢志朱博朱浮第
  (清)秦蕙田 《五禮通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一百七十三嘉禮四十六 : 廷之官而爵祿之權在司焉此鄉學教選之異所以為
  (清)秦蕙田 《五禮通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百十六嘉禮八十九 : 屬司馬掌作車服故與司焉書服也周禮司勲屬夏官
  (清)秦蕙田 《五禮通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百三十五軍禮三 : 之國為言者舉成數耳司焉法漢書求其説而不得于
  (清)屈大均 《廣東文選》(清康熙二十六年三閣書院刻本) 卷八 : 之所三十六皆於畱守司焉綂之畱務旣繁其獄訟之
  (清)屈大均 《廣東文選》(清康熙二十六年三閣書院刻本) 卷八 : 不自聽斷則又惟斷事司焉專之夫以畱司斷事之爲
  (清)屈復 《弱水集》(清乾隆七年賀克章刻本) 卷五 : 安客舍方圍爐富新監司焉授疇八分千文遙示予斬
  (清)阮元 《疇人傳》(清文選樓叢書本) 疇人傳卷第二十一 : 曆學爲宋第一歐陽修司焉光盡皆遵用之崇天曆既
  (清)沈炳震 《九經辨字瀆蒙》(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二 : 兄子賞以詩授哀帝大司焉車騎將軍 又王式 字
  (清)宋琬 《安雅堂文集》(清康熙三十八年宋思勃刻本) 卷二 : 獄變相煆煉人魂魄之司焉如所稱幽㝠教主地蔵王
  (清)孫承澤 《元朝典故編年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 : 南角樓南紅門外留守司焉西華南有儀鑾局西有鷹
  (清)唐英 《燈月閑情十七種》(清乾隆唐氏古柏堂刻增修本) 巧換緣 : 】 一從獻策登科第司焉叨恩寄奇緣意外期撥不
  (清)唐仲冕 《陶山文録》(清道光二年刻本) 卷十雜文 : 帝立行臺於南郡置官司焉唐武德元年十二月加秦
  (清)陶士偰 《運甓軒文集》(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卷四 : 乃事維養維教實有兼司焉院田之設固姚侯所以鼓
  (清)田雯 《古歡堂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十六序 : 其勿學也長桑君之異司焉遷以為非人扁鵲倉公亦
  (清)汪啓淑 《水曹清暇録》(清乾隆五十七年汪氏飛鴻堂刻本) 卷一 : 及琉璃窑黑窑厰皆所司焉 虞衡司掌山澤採捕厲
  (清)汪琬 《堯峰文鈔》(四部叢刊景林佶寫刻本) 堯峯文鈔卷二十九 : 成誦在口尤酷嗜左氏司焉氏歐陽氏之文予在京邸
  (清)王昶 《春融堂集》(清嘉慶十二年塾南書舍刻本) 卷三十八序 : 業其於禨祥占候有兼司焉執同律聽軍聲意大史亦
  (清)王昶 《金石萃編》(清嘉慶十年刻同治錢寳傳等補修本) 卷一百二十 : 士愁之後至今猶爲土司焉蠻人極重銅柱故太
(清)楊景仁 《式敬編》(清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卷二 : 幾也則聽訟實賴良有司焉召伯循行南國聽斷於隴
  (清)楊守敬 《湖北金石志》(民國十年朱印本) 卷六 : 之明年東冬予自江州司焉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
  (清)姚培謙 《春秋左傳杜注》(清乾隆十一年陸氏小鬱林刻本) 卷五 : 是秦始征晉河東置官司焉 征賦也 卷六 僖公
  (清)姚培謙 《春秋左傳杜注》(清乾隆十一年陸氏小鬱林刻本) 卷十九 :  蔿掩二十五年為大司焉 申無宇曰王子必不免
  (清)佚名 《漢書疏證》(清鈔本) 卷十一 : 法穰苴能申明之又曰司焉法所從來尚矣太公孫吴
  (清)佚名 《史記疏證》(清鈔本) 卷六 : 傳秦始征晉河東置官司焉 十八年齊桓公卒 愚
  (清)佚名 《史記疏證》(清鈔本) 卷五十六 : 吏失剛之理者為酷吏司焉氏修史記始作二傳以誡
  (清)尹會一 《健餘先生文集》(清畿輔叢書本) 卷四記 : 講習擇學行完潔之士司焉其東西隙宇復二十有三
  (清)余集 《秋室學古録》(清道光刻本) 卷五 : 邑如烹鮮不究其德誰司焉巫咸上訴不可還松楸鬰
  (清)袁昶 《漸西村人初集》(清光緖刻本) 詩十一 : 紅荔館可堪羈筦白雲司焉知醉飽成愆咎摧挫淸門
  (清)袁棟 《書隱叢説》(清乾隆刻本) 卷十六 : 不感頌聖天子及良有司焉 品泉 陸羽品泉張又
  (清)曾國荃 《(光緒)湖南通志》(清光緖十一年刻本) 卷二百六十八藝文志二十四 : 士愁之後至今猶為土司焉蠻人極重銅柱故太平興
  (清)曾國荃 《(光緒)湖南通志》(清光緖十一年刻本) 卷末十四雜志十四 : 年升降由鑪首欺蔽官司焉得聞某生不幸居北鄉南
  (清)曾廉 《元書》(清宣統三年刻本) 卷五十二 : 皆來納款置宣慰安撫司焉十八年詔移省鄂州二十
  (清)張伯英 《(民國)黑龍江志稿》(民國二十一年本) 卷二十一財賦志 : 愈買愈漲試問廣信公司焉知不藉墊辦軍餉名義多
  (清)張大受 《匠門書屋文集》(清雍正七年顧詒禄刻本) 卷二十文 : 勲何以不失名節升名司焉受禄天朝凡在介胄之士
  (清)張能鱗 《儒宗理要》(清順治刻本) 二程子序 : 偏者不足論論其正者司焉温公以通達治體著邵康
  (清)張廷玉 《皇清文穎》(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七 : 四時凉燠寒暑惟其所司焉風與雷相薄火之勢所以
  (清)張英 《淵鑒類函》(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十七地部五 : 司焉其神虎身九尾人面虎爪博物志曰崑崙從廣萬
  (清)張英 《淵鑒類函》(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五十六帝王部十七 : 羣臣送者數十人太尉司焉孚悲不自勝餘多流涕 

按:以上“司焉”,皆當作“司馬”。

点评

承蒙指正,其中“赋比兴”5条中末条原文如此;“司焉”243條中94條“司焉”為“司馬”,,149條“司焉”確為“司焉”。謹致謝意,特奖励金瓜子30枚  发表于 2016-2-17 21:5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25 08: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孫從龍 《易意參疑》(明萬曆五年書林翁時化刻本) 卷一 : 身之㪯措萬化之徑緯皆依之以立矣故曰貞固足以
  (明)楊繼盛 《楊忠愍公集》(明刻本) 楊忠愍公集卷之二 : 之實則見于拾遺意見徑緯志樂六經說諸書當其晩
  (明)姚孫業 《亦園全集》(清初刻本) 二集 : 依舄影快瞻趨多君徑緯才誰敵當此愴囊事藉扶
  (清)陳文述 《頤道堂集》(清嘉慶十二年刻道光增修本) 外集卷五古今體詩 : 本來織女是星辰尙書徑緯千秋重更有深閨織素人
  (清)劉錦藻 《清續文獻通考》(民國景十通本) 卷二百九十六象緯考三 : 並示兩體之角度也 徑緯儀有望遠鏡一具視端有

搜神,以上徑緯疑爲“經緯”。

(南北朝)蕭統 《文選》(胡刻本) 卷十七 : 伯曰君履後土而戴皇天後土地也言竹托生于地經
  (南北朝)蕭統 《文選》(胡刻本) 卷三十七 : 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 左氏傳晋
  (南北朝)蕭統 《文選》(胡刻本) 卷三十七 :  左氏傳晋大夫曰皇天後土實聞君之言 願陛下
  (南北朝)蕭統 《文選》(胡刻本) 卷四十 : 功蓋天下者不賞 皇天后土不勝其酷 左氏傳晋

(明)梁辰魚 《浣紗記》(明汲古閣刊本) 卷上 : 色喑嗚而山岳動搖皇天後土鑒生平忠孝之心名山
(明)凌迪知 《萬姓統譜》(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一百二十 : 心忠義堅如石惟有皇@@天后土知之句人多傷之 莫
(明)吕毖 《明朝小史》(舊鈔本) 卷二洪武紀 : 時又家和永康朕蒙皇@@天后土之思命統天下祖宗之

(明)毛晋 《六十種曲》(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 浣紗記上 : 色喑嗚而山嶽動搖皇天後土鑒生平忠孝之心名山
  (明)毛晋 《六十種曲》(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 三元記上 :  伊家夫主能瞞否皇天後土難欺漏怎做得襟裾一
  (明)毛晋 《六十種曲》(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 三元記上 : 在鬼門關上重回轉皇天後土 合 願馮君福如海
  (明)毛晋 《六十種曲》(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 投梭記上 :  得令 外小生 皇天后土王導王敦兄弟謀反今
  (明)毛晋 《六十種曲》(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 雙烈記下 : 名香滿爇更謝生成皇天後土麟兒鳳喜今朝也得登

(明)青心才人 《金雲翹傳》(清康熙刊本) 卷四 : 一齊跪倒夫人祝云皇天後土同鑒此心名山大川同

搜神,皇天後土當作皇天后土,除了上舉數條還有許多,望貴公司一一查對,以惠士林。

点评

承蒙指正,已照改。谨致谢意,特奖励金瓜子5枚。  发表于 2016-2-17 21:3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25 11: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旅贞吉 于 2015-10-25 16:22 编辑

搜神:
(南北朝)庾信 《庾子山集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二 : 道孟蘭盆經曰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
  (唐)李林甫 《唐六典》(明刻本) 卷二十二 : 孔金細針十五日進孟蘭盆臘日進口脂衣香囊每月
  (唐)釋智昇 《開元釋教録》(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 : 恩奉盆經一卷 與孟蘭盆經同本 師子奮迅菩薩
  (五代)劉昫 《舊唐書》(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一百九十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上文苑上 : 年七月望日宫中出孟蘭盆分送佛寺則天御洛南門
  (宋)胡寅 《致堂讀史管見》(宋嘉定十一年刻本) 卷二十二 : 致隆則可矣 内出孟蘭盆賜章敬寺設七廟神座書
  (宋)劉克莊 《後村集》(四部叢刊景舊鈔本) 卷一百一十 : 中為母說法目連設孟蘭盆供其母由餓鬼道生人天
  (宋)釋贊寧 《宋高僧傳》(大正新修大藏經本) 卷六 : 涅槃金剛起信唯識孟蘭盆法界觀行願經等疏鈔及
  (宋)釋志磐 《佛祖統紀》(大正新修大藏經本) 卷十 : 沙門披納而至請預孟蘭盆講席揖其坐忽不見道經
  (宋)釋志磐 《佛祖統紀》(大正新修大藏經本) 卷三十三 :  詳見諸天禮文 孟蘭盆供經言是佛弟子修孝順
  (宋)釋志磐 《佛祖統紀》(大正新修大藏經本) 卷三十三 : 五日以百味飲食安孟蘭盆中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
  (宋)釋志磐 《佛祖統紀》(大正新修大藏經本) 卷三十三 : 母長養慈愛之恩 孟蘭盆經○此翻解倒懸言奉盆
  (宋)王欽若 《册府元龜》(明刻初印本) 册府元龜卷五十二 :  七月特賜章敬寺孟蘭盆時寺宇新成帝增罔極之
  (宋)王欽若 《册府元龜》(明刻初印本) 册府元龜卷六十三 : 薄銀薄等物又每年孟蘭盆宜用眞實餅果裝餙不須
  (宋)王欽若 《册府元龜》(明刻初印本) 册府元龜卷一百十四 : 月幸安國寺觀釋氏孟蘭盆之會庚辰後幸興福
  (宋)吳自牧 《夢梁録》(清學津討原本) 卷四 : 孤魂僧寺于此日建孟蘭盆會率施主錢米與之薦亡
  (宋)楊仲良 《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清嘉慶宛委别藏本) 卷百三十三徽宗皇帝 : 偶人如僧居側號曰孟蘭盆釋子曰薦度亡者解脱地
  (元)慶吉祥 《至元法寳勘同總録》(明刻北藏本) 卷三 : 一闕 與蕃本同 孟蘭盆經一卷 亦云盂蘭經 
  (明)陳道 《(弘治)八閩通志》(明弘治刻本) 卷三地理 : 族舊皆有田租以備孟蘭盆供之費至中元節輒命僧
  (明)王罃 《群書類編故事》(清嘉慶宛委别藏本) 卷二時令類 : 達旦士民皆效之 孟蘭盆供 目連比邱見其亡母
  (明)嚴衍 《資治通鑒補》(清光緖二年盛氏思補樓活字印本) 卷二百二十四唐紀四十 : 盆賜章敬寺 釋氏孟蘭盆經目連比邱見其亡母在
(明)嚴衍 《資治通鑒補》(清光緖二年盛氏思補樓活字印本) 卷二百二十四唐紀四十 : 三腳□燈窩狀謂之孟蘭盆□冥財衣服在上焚之釋
  (明)鄭麟趾 《高麗史》(明景泰二年朝鮮活字本) 世家卷十八高麗史十八 : 丙申還新闕壬寅設孟蘭盆齋於奉元殿八月丙寅御
  (清)陳鴻墀 《全唐文紀事》(清同治十二年方功惠廣州刻本) 卷一百二十 : 日宮中出孟蘭盆分送佛寺則天御雒城南門與百寮
  (清)陳鴻墀 《全唐文紀事》(清同治十二年方功惠廣州刻本) 卷一百二十 : 門與百寮觀之炯獻孟蘭盆賦詞甚雅麗少與絳州王
  (清)顧景星 《白茅堂集》(清康熙刻本) 卷十三 : 子 風俗烏藍會 孟蘭盆梵語本烏藍盆拏 招提
  (清)華希閔 《廣事類賦》(清乾隆二十九年華希閔刻本) 卷三 : 】代宗於内道塲造孟蘭盆飾以金翠所費百萬又設
  (清)黄恩彤 《鑒評别録》(清光緖三十一年家塾刻本) 卷四十四唐紀八 : 以為美譚也 内出孟蘭盆賜章敬寺設七廟神座書
  (清)彭希涑 《净土聖賢録》(清刻本) 卷二 : 方至七月十四日講孟蘭盆經竟斂手曰生受信施今
  (清)錢曾 《錢遵王述古堂藏書目録》(清錢氏述古堂鈔本) 卷八 : 疏節要一卷一本 孟蘭盆經疏一卷一本 妙法蓮
  (清)徐松 《唐兩京城坊考》(清連筠簃叢書本) 卷五 : 年七月望曰宮中出孟蘭盆分送佛寺則天御雒南門
  (清)張玉書 《佩文韻府》(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御定佩文韻府卷二十八之一 : 西則寒温得中謂之孟蘭盆顧瑛詩料應堂北梅花
  (清)張玉書 《佩文韻府》(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御定佩文韻府卷四十七之四 : 悶 天地窅 楊炯孟蘭盆賦四海澄兮百川皛隂陽
  (清)張玉書 《佩文韻府》(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御定佩文韻府卷四十七之四 : 此笛之時也又楊炯孟蘭盆賦太陰望兮圓魄皎閶闔
  (清)張玉書 《佩文韻府》(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御定佩文韻府卷五十三之一 : 入筵 四影 楊炯孟蘭盆賦八枝初㑹丨丨髙懸 
  (清)張玉書 《佩文韻府》(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御定佩文韻府巻七十七之二 : 鉛槧譽成期月楊炯孟蘭盆賦丨丨之座取于燈王之
  (清)章藻功 《思綺堂文集》(清康熙六十一年刻本) 卷九 : 著盆中養十方佛名孟蘭盆【原註】令名沒于甲寅

按:以上36條“孟蘭盆”皆當作“盂蘭盆”。

又,(清)閔華 《澄秋閣集》(清乾隆十七年刻本) 一集卷四古今體詩 : 是日各用蘇黄倡和雙井荼韵
按:“雙井荼”似應作“雙井茶”。

点评

承蒙指正,已照改。谨致谢意,特奖励金瓜子13枚。  发表于 2016-2-17 21:54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25 11: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旅贞吉 于 2015-10-25 16:03 编辑

搜神:
(宋)陳仁子 《文選補遺》(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五 : 盛血遂不盻之 四十三章經天神獻玉女於佛佛曰
  (明)何良俊 《四友齋叢説》(明萬曆七年張仲頤刻本) 卷二十一 : 輕議之者何耶 四十三章經極為淺俗而世共宗尚
  (清)袁翼 《邃懷堂全集》(清光緖十四年袁鎮嵩刻本) 駢文箋註卷十一 : 頂禮 合掌 【四十三章經】比邱所說諸疑求佛

案:以上三條“四十三章經”,疑當作“四十二章經”。

又:
(明)余學夔 《北軒集》(清乾隆三十四年余沛章等刻本) 卷五弔哀誄 : 號也博學多能隱逸曾稽山中徵辟累至皆不應有賢
  (清)鄧顯鶴 《沅湘耆舊集》(清道光二十三年鄧氏南邨艸堂刻本) 卷九十五 : 餘姚嵊縣瑞安壽昌曾稽山陰象山知縣在象山最久
  (清)李元度 《天岳山館文鈔》(清光緖六年刻本) 卷二十五 : 之是為先生之孫若曾稽山少警穎試輒冠其軍欣園
  (清)梁章鉅 《巧對録》(清道光二十九年甌城文華堂刻本) 卷四 : 邊多麗人一觴一詠曾稽山陰修禊事又良辰美景賞
  (清)譚瑩 《樂志堂詩集》(清咸豐九年吏隱園刻本) 卷四 : 士擕妻子伐樵采箬曾稽山 見宋書朱百年傳 臣
  (清)王先謙 《東華録》(清光緖十年長沙王氏刻本) 雍正一 : 長白山醫巫閭五岳曾稽山南海歷代帝王陵寢孔子
  (清)曾燠 《國朝駢體正宗》(清嘉慶十一年賞雨茆屋刻本) 卷八 : 於會稽漢書地理志曾稽山有禹井禹祠是故陵之有

以上七條“曾稽山”,似應作“會稽山”


另外:
(五代)殷元勛 《才調集補注》(清乾隆五十八年宋思仁刻本) 卷二 : 之箴也 卧龍吟 二國志諸葛孔明躬耕畝好為
  (宋)潘自牧 《記纂淵海》(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記纂淵海卷第四十四性行部之八 : □□ 温公曰昨看二國志識破一事遺令者世所謂
  (元)佚名 《古今雜劇》(元刻本) : 七場刀兵我唱的是二囯志先饒十大曲俺娘便五代
(清)李佐賢 《古泉匯》(清同治三年利津李氏石泉書屋刻本) 利集卷五 : 二品面背肉好周郭二國志劉備拔成都軍用不足備
(清)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清乾隆四十五年刻本) 後漢書卷三 : 以色斯當遠舉之義二國志崔琰傳哲人君子俄有色
(清)臧琳 《經義雜記》(清嘉慶四年拜經堂刻本) 卷二十二 : 勝 王肅聖證論 二國志王肅傳謂肅善賈馬之學

按:以上六條“二國志”似应作“三國志”

点评

承蒙指正,“会稽山”与“三国志”条所言确如,已照改。“四十三章经”条原文确如此。谨致谢意,特奖励金瓜子5枚。  发表于 2016-2-17 22:0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25 11: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神:
1(明)張國維 《張忠敏公遺集》(清咸豐刻本) 卷十 : 獄中註心經解一卷金剛徑疏芥二卷 崇禎十七年
2(清)李文藻 《(乾隆)歷城縣志》(清乾隆三十六年刻本) 卷二十三金石考一 : 長清等八人為◍中金剛徑邑㑹之長曽同邑内信直
3(清)王昶 《(嘉慶)直隷太倉州志》(清嘉慶七年刻本) 卷六十雜綴三 : 官歸篤志修行日誦金剛徑臨終自作祭文及偈頃命

按:以上三條“金剛徑”,疑皆為“金剛經”之譌。

4(明)釋明河 《補續高僧傳》(卍字續藏本) 卷十三習禪篇 : 年旣長從授經師學法華徑指義而問師弗能答受具
5(清)彭希涑 《净土聖賢録》(清刻本) 卷三 : 聞螺貝天樂之音誦法華徑積一萬三千部居永明十

按:以上兩條“法華徑”,疑皆當作“法華經”。

6(清)釋永明 《御録宗鏡大綱》(清雍正十二年內府刻本) 卷十四 : 名终無實體所以首楞嚴徑微細推檢陰入界處

按:“楞嚴徑”,當作“楞嚴經”。

7.(明)李攀龍 《古今詩删》(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一 : 下吾師居一牀每聞楞伽徑只對清翠光百谷聚雲色
按:“楞伽徑”,當為“楞伽經”之譌。

点评

承蒙指正,已照改。谨致谢意,特奖励金瓜子4枚。  发表于 2016-2-17 22:07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25 13: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神:
(唐)杜牧 《樊川詩集注》(清嘉慶德裕堂刻本) 詩集卷三 : 滴階前大梧葉 【木草綱目】梧桐皮白葉似靑桐
  (五代)殷元勛 《才調集補注》(清乾隆五十八年宋思仁刻本) 卷一 : 題令狐家木蘭花 木草綱目木蘭枝葉俱踈其花内
  (明)徐應秋 《玉芝堂談薈》(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十七 : 止言其色之深碧耳木草綱目曰寳石山海經謂之采
  (明)張夑 《東西洋考》(清惜陰軒叢書本) 卷三西洋列國考 : 香塗身 篤耨香 木草綱目曰出眞臘國樹如松形
  (明)張自烈 《正字通》(清康熙二十四年清畏堂刻本) 卷九 : 詳與説文韱字别獨木草綱目石苔名烏韭附録有百
  (明)張自烈 《正字通》(清康熙二十四年清畏堂刻本) 卷九 : 蘥雀麥郭註卽燕麥木草綱目季故墟野林下苗似小
  (清)厲荃 《事物異名録》(清乾隆刻本) 卷二十九藥材部上 : 人名浣草 萬歲藤木草綱目天門冬一名天棘一名
  (清)厲荃 《事物異名録》(清乾隆刻本) 卷二十九藥材部上 : 草階前草僕壘隨脂木草綱目門冬一名忍冬一名忍
  (清)厲荃 《事物異名録》(清乾隆刻本) 卷三十五禽鳥部上 : 曹 避株鳥吐錦雞木草綱目吐綬鳥大如家雞項有
  (清)厲荃 《事物異名録》(清乾隆刻本) 卷三十七獸畜部 :  人熊山大夫野人木草綱目方輿志狒狒西蜀及處
  (清)厲荃 《事物異名録》(清乾隆刻本) 卷三十七獸畜部 : 花下卧晴沙 地羊木草綱目犬齊人名地羊俗又諱
  (清)厲荃 《事物異名録》(清乾隆刻本) 卷四十昆蟲部下 : 按蚼即駒也 馬駒木草綱目蛾喜酣戰故有馬駒之
  (清)厲荃 《事物異名録》(清乾隆刻本) 卷四十昆蟲部下 : 牛也 蠡牛土牛兒木草綱目蝸牛一名蠡牛一名山
  (清)沈青峰 《(雍正)陝西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四十三 : 草其根名香附子 木草綱目 香附味甘㣲寒和血
  (清)孫岳頒 《佩文齋書畫譜》(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一論畫一 : 世謂之唐新本草 木草綱目 唐畫雲 唐中宗景
  (清)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十七 : 司得於浙人之方 木草綱目 朱丹溪治一叟
  (清)俞樾 《茶香室叢鈔》(清光緖二十五年刻春在堂全書本) 茶香室四鈔卷二十八 : 里外人未知也 按木草綱目果部有榠樝時珍曰榠

按:以上17條,“木草綱目”疑皆為“本草綱目”之譌。

点评

承蒙指正,已照改。谨致谢意,特奖励金瓜子6枚。  发表于 2016-2-17 22:07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25 13: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神:
(明)朱瞻基 《五倫書》(明正統十二年內府刻本) 卷十四君道十三 : 俞帝曰疇若于上下草本鳥獸僉曰益哉帝曰俞帝曰
  (清)陳昌圖 《南屏山房集》(清乾隆五十六年陳寳元刻本) 卷二十 : 六卷王圻續通考作草本鳥獸譜不載卷數 絃歌毛
  (清)成僎 《詩説考略》(清道光王氏信芳閣木活字印本) 卷三 : 明帝時衛協圖毛詩草本鳥獸古賢君臣之象不得其
  (清)閻若璩 《尚書古文疏證》(清乾隆眷西堂刻本) 卷二 : 舜曰誰能馴予上下草本鳥獸皆曰益可于是以益爲
  (清)臧琳 《經義雜記》(清嘉慶四年拜經堂刻本) 卷二十三 : 若予工疇若予上下草本鳥獸孔傳以若爲順而五帝
按:以上五條“草本鳥獸”,疑皆为“草木鳥獸”之譌。

点评

承蒙指正,已照改。谨致谢意,特奖励金瓜子2枚。  发表于 2016-2-17 22:08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25 13: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叶寒潇 于 2015-10-25 13:36 编辑

搜神:
“(唐)王燾 《外臺秘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十三 : 一月足厥陰脉養不可鍼炙其經足厥陰内屬於肝肝”,
(唐)王燾 《外臺秘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十三 : 一月足厥陰脉養不可鍼炙其經足厥陰内屬於肝肝
  (唐)王燾 《外臺秘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十三 : 二月足少陽脉養不可鍼炙其經足少陽内屬於膽膽
  (唐)王燾 《外臺秘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十三 : 三月手心主脉養不可鍼炙其經手心主内屬於心無
  (唐)王燾 《外臺秘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十三 : 四月手少陽脉養不可鍼炙其經手少陽内輸三膲四
  (唐)王燾 《外臺秘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十三 : 五月足太陰脉養不可鍼炙其經足太陰内輸於脾五
  (唐)王燾 《外臺秘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十三 : 六月足陽明脉養不可鍼炙其經足陽明内屬於胃主
  (唐)王燾 《外臺秘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十三 : 七月手太陰脉養不可鍼炙其經手太陰内屬於肺肺
  (唐)王燾 《外臺秘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十三 : 八月手陽明脉養不可鍼炙其經手陽明内屬於大腸
  (唐)王燾 《外臺秘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十三 : 九月足少隂脉養不可鍼炙其經足少陰内屬於腎賢
  (唐)王燾 《外臺秘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十四 : 從胞胎所起其病不同鍼炙食藥不得其方也 黄帝
(宋)王應麟 《玉海》(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玉海卷第三十四聖文 : 翠珉 二月庚寅又以鍼炙圖石壁堂爲仁濟殿前是
(宋)王應麟 《玉海》(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玉海卷第六十六詔令 : 作二年太宗嘗覽明堂鍼炙圖見人之五藏皆近背詔
(宋)楊士瀛 《仁齋直指》(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八 : 必用肺藥以治嗽也 針炙法風門二穴 在背二椎
(宋)鄭樵 《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六十九藝文略第七 : 方類第十 脉經明堂鍼炙本草本草音本草圖本草

查《四库》,以上鍼炙原文皆作鍼灸,另有鍼炙數百條,疑或有錯,不盡舉。

(明)汪砢玉 《珊瑚網》(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七法書題跋 : 史蕪穢之談如水許傳三國演義等書焚之可也 今
(清)永瑢 《四庫全書總目》(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一百四十三子部五十三 : 子瞻集元有施耐菴水許傳明有李獻吉集之類皆狂

水許傳當作“水滸傳”

点评

承蒙指正,已照改。谨致谢意,特奖励金瓜子6枚。  发表于 2016-2-17 22:2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25 13: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神:
1(清)穆彰阿 《(嘉慶)大清一統志》(四部叢刊續編景舊鈔本) 卷二十八 : 中有宋太祖像及元趙孟順聖主本命長生碑後有天
2(清)穆彰阿 《(嘉慶)大清一統志》(四部叢刊續編景舊鈔本) 卷九十一 : 賜永鎮福地金碑及趙孟順度人經石刻 紫府觀 
3(清)吳其貞 《書畫記》(清乾隆寫四庫全書本) 卷五 : 元年十有二月吳興趙孟順製卷後是當代楊載范椁
按:以上三條“趙孟順”,疑皆為“趙孟頫”之譌。
4(唐)杜甫 《分門集注杜工部詩》(四部叢刊景宋刊本) 卷三 : 用切隨行也○洙曰魏丈帝与吳質書云輿輪徐動賔
5(唐)杜甫 《分門集注杜工部詩》(四部叢刊景宋刊本) 卷三 : 西北有孤雲 洙曰魏丈帝西北有浮雲○孝祥曰唐
6 (唐)杜甫 《分門集注杜工部詩》(四部叢刊景宋刊本) 卷五 : 臺觀之跡○彦輔曰魏丈帝銅雀臺詩朝遊高臺觀 
7(唐)杜甫 《分門集注杜工部詩》(四部叢刊景宋刊本) 卷八 : 河漢聲西流 洙曰魏丈帝詩天漢回西流鮑明遠
8(唐)杜甫 《分門集注杜工部詩》(四部叢刊景宋刊本) 卷二十 : 切鶡何葛切○蘇曰魏丈帝早起戒途至新林聞鶡
9(唐)房玄齡 《晋書》(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十七志第七 : 極微又加注釋焉 魏丈帝黃初中太史令髙堂隆復
按:以上九條“魏丈帝”,似皆為“魏文帝”之譌。

10.(漢)鄭玄 《禮記》(四部叢刊景宋本) 卷十九 : 仁親以為寶 舅犯晋丈公之舅狐偃也亡人謂丈公
11(晉)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四部叢刊景宋本) 定上第二十七 : 將尚之是反先王也晉丈公為踐土之盟衛成公不在
12(唐)白居易 《白氏六帖事類集》(民國景宋本) 卷十二 : 會攝右 晉丈公城濮之役舟之僑先歸士㑹攝右 
13(唐)白居易 《白氏六帖事類集》(民國景宋本) 卷十四 : 汗馬之勞次賞 史晉丈公也云云 畢萬匹夫也七
14(宋)李昉 《太平御覽》(四部叢刊三編景宋本) 太平御覽卷第二百一封建部四 : 侯 遜讓 史記曰晉丈公賞從亡者未至隱者介之
15(宋)歐陽忞 《輿地廣記》(士禮居叢書景宋本) 卷一 : 里至襄王以河南賜晉丈公又爲諸侯所侵故其分地
16(明)胡謐 《(成化)山西通志》(民國二十二年景鈔明成化十一年刻本) 山西通志卷之十四 : 三月五日記 重修晉丈公祠記吕夢得元進士 粤
17(清)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清稿本) 卷三十四 : 地春秋僖二十八年晉丈公敗楚人於成濮卽此漢為
18(清)穆彰阿 《(嘉慶)大清一統志》(四部叢刊續編景舊鈔本) 卷一百五十五 : 在絳縣東槐泉村 晉丈公墓 在絳縣東南二
按:以上九條“晉丈公”,恐皆為“晉文公”之譌。

点评

承蒙指正,已照改。谨致谢意,特奖励金瓜子6枚。  发表于 2016-2-17 22:1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25 13: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旅贞吉 发表于 2015-10-25 13:18
搜神:
1(清)穆彰阿 《(嘉慶)大清一統志》(四部叢刊續編景舊鈔本) 卷二十八 : 中有宋太祖像及元趙孟 ...

搜神:
(清)孔貞瑄 《泰山紀勝》(清康熙刻説鈴本) : 崖而深險過之及漢五丈夫松虬枝螭幹龍鬐蛟髯若
  (清)孔貞瑄 《聊園文集》(清康熙刻本) : 崖而深險過之及漢五丈夫松虬枝螭幹龍鬐蛟髯若

五丈夫松當作五大夫松。

(清)袁昶 《(嘉慶)衛藏通志》(清光緖漸西村舍刻本) 卷十三中 : 堂大將軍麾下今蒙丈殊菩薩大皇帝差大將軍前來

丈殊菩薩疑作“文殊菩薩”

点评

承蒙指正,已照改。谨致谢意,特奖励金瓜子2枚。  发表于 2016-2-17 22:22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25 13: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北朝)范曄 《後漢書》(百衲本景宋紹熙刻本) 卷一百八五行志第十八 : 日有蝕之 潛潭巴曰乙末蝕天下多邪氣鬱鬱蒼蒼
  (唐)房玄齡 《晋書》(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五帝紀第五 : 越壬申晞為曹嶷所破乙末越遣從事中郎將楊瑁徐
  (唐)韓鄂 《四時纂要》(朝鮮刻本) 卷三 : 酉甲戌甲申乙酉甲午乙末戊戌戊申戊午壬戌壬午
  (唐)李延壽 《北史》(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八齊本紀下第八 : 辰太上皇帝至自晋陽乙末大雪平地二尺戊戌太上
  (唐)李延夀 《南史》(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二 : 河南國遣使朝貢五月乙末熒惑入南斗戊戌以湘州
  (唐)王孝通 《緝古算經考注》(清道光刻本) 卷下 : 卽甲上廣其甲上廣卽乙末廣其甲高卽垣高求都廉
  (唐)王孝通 《緝古算經》(清知不足齋叢書本) 卷中 : 卽甲上廣其甲上廣卽乙末廣其甲高卽垣高求都廉
  (宋)鮑雲龍 《天原發微》(明正統道藏本) 天原發微卷之十一 : 豈得為善觀書乎元貞乙末冬至日虚谷方先生以書
  (宋)李昉 《太平御覽》(四部叢刊三編景宋本) 太平御覽卷第一百三十四偏覇部十八 : 未輿駕親祠南郊四月乙末陳桃根表上織成羅文錦
  (宋)李埴 《宋十朝綱要》(清鈔本) 卷三 : 為太子太保出判杭州乙末河决州城南灌澶濮鄆
  (宋)史堪 《史載之方》(清十萬卷樓叢書本) 卷下 : 同法方並見下 乙丑乙末丁丑丁未已丑己未辛丑
  (宋)王應麟 《玉海》(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玉海卷第一百三十九兵制 : 陜西護塞軍二年二月乙末刺河北義勇軍十月庾戍
  (宋)佚名 《宋朝大詔令集》(清鈔本) 卷三十六皇女一 : 主制 慶歷三年八月乙末 朕履皇極之尊經人道
  (宋)眞德秀 《西山文集》(四部叢刊景明正德刊本)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第十四 : 察 進故事 故事 乙末十一月二十四日 國語
  (元)脱脱 《金史》(百衲本景印元至正刊本) 卷十本紀第十 : 部尚書張暐告于廟社乙末判平陽府事鎬王永中以
  (元)姚燧 《牧庵集》(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 牧庵集卷二十四 : 因中書耶律公面陳初乙末料民州縣率以無産僑客
  (明)何景明 《雍大記》(明嘉靖刻本) 卷十七 : 十四年 元年壬子至乙末先天一年即睿宗太極元
  (明)焦竑 《國朝獻徵録》(明萬曆四十四年徐象橒曼山館刻本) 卷十八詹事府一 : 右布政道轉四川左使乙末至省節減供費飭屬惠下
  (明)焦竑 《國朝獻徵録》(明萬曆四十四年徐象橒曼山館刻本) 卷七十一光祿寺南京光祿寺 : 山東省試高等已而第乙末進士天子躬御文華殿授
  (明)雷禮 《國朝列卿紀》(明萬曆徐鑑刻本) 卷一百六十二 : 吉 四川内江人嘉靖乙末進士二十九年以中允管
(明)雷禮 《國朝列卿紀》(明萬曆徐鑑刻本) 卷一百六十五 : 穀 應天上元人嘉靖乙末進士任江西提學僉事二
  (明)劉績 《春秋左傳類解》(明嘉靖刻本) 卷一 : 南宫極震 杜云經書乙末地震魯地也丁酉南宫極
  (明)孟思 《孟龍川文集》(明萬曆十七年金繼震刻本) 卷十二 : 九經者亦既習之矣而乙末以先母内艱阻及
  (明)邵經邦 《弘簡録》(清康熙刻本) 卷二百五 : 免官七月戊子觀穫乙末以北院宣徽使旅墳爲左
  (明)邵經邦 《弘簡録》(清康熙刻本) 卷二百十七 : 諸神八月壬辰幸香山乙末還宮庚申更定鎮防軍犯
  (明)宋濂 《元史》(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八本紀第八 : 輸租及歲貢等事諭之乙末遣兵部尚書廉希賢工部
  (明)宋濂 《元史》(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六十四志第十六 : 分爲二派太宗七年歲乙末八月敕近劉冲祿言率水
  (明)宋濂 《元史》(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九十八志第四十六 : 四百戶屬諸侯王脫脫乙末年定籍爲民高麗林衍及
  (明)宋濂 《元史》(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一百四十七列傳第三十四 : 賜金虎符升軍民萬戶乙末從皇子闊出拔棗陽繼從
  (明)午榮 《魯班經》(清乾隆刻本) 卷一 : 午甲申乙酉戊子庚寅乙末巳亥壬寅癸卯丙午戌申
  (明)徐光啓 《幾何原本》(清光緖刊本) 卷四 : 線各引長之爲丙己戊乙末作甲乙乙丙丙丁丁戊戊
  (明)徐光啓 《新法算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十七五緯厯指卷二 : 辛過甲取九十二度至乙末求丙丁乙角得六度二十
  (明)徐光啓 《新法算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八十四幾何要法 : 線各引長之為丙己戊乙末作甲乙乙丙丙丁丁戊戊
  (明)鄭麟趾 《高麗史》(明景泰二年朝鮮活字本) 世家卷十九高麗史十九 : 月金遣使來賀生辰 乙末 五年春正月己丑以陳
  (清)畢沅 《續資治通鑒》(清嘉慶六年遞刻本) 卷一百八十四 : 應科三戰不利用遂降乙末以烏蒙路隸雲南行省己
  (清)陳鴻墀 《全唐文紀事》(清同治十二年方功惠廣州刻本) 卷四十二 : 融報三原李少府書 乙末之前次山有元子乙未之
  (清)陳立 《公羊義疏》(清皇清經解續編本) 公羊義疏五十八 : 正字贅叚借也 二月乙末朔日有食之【注】 是
  (清)陳夢雷 《松鶴山房詩文集》(清康熙銅活字印本) 詩集卷八 : 先生遺像命題則歲在乙末矣俯仰今昔凄然興感 
  (清)杜知耕 《幾何論約》(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四 : 庚戊各引長為丙巳戊乙末以甲乙乙丙等六線聨之
  (清)法式善 《清秘述聞》(清嘉慶四年刻本) 卷十六 : 奎字紫垣江南如皋人乙末進士 編修繆晉字省薇
(清)樊增祥 《樊山集》(清光緖十九年渭南县署刻本) 卷二十七 : 十七 東園後集 起乙末十一月訖丙申四月 五
  (清)馮桂芬 《(同治)蘇州府志》(清光緖九年刊本) 卷四十六 : 人之並相在乾符二年乙末至五年戊戌而相繼罷去
  (清)傅維鱗 《明書》(清畿輔叢書本) 卷三本紀一 : 繁文出入人罪者罪之乙末齊王槫之國錄囚命御史
  (清)顧炎武 《菰中隨筆》(清乾隆孔氏玉虹樓刻本) : 辰延載甲午天冊萬歲乙末萬歳登封丙申是年又改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上編卷二 : 如甲圜之甲乙輻線於乙末作一丙乙垂線則此丙乙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上編卷二 : 如甲圜之甲乙輻線于乙末作丙乙垂線復自圜心甲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上編卷四 : 於甲乙線為甲戊線自乙末至丙末作一乙丙線又與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上編卷四 : 則將甲乙乙戊二線之乙末相合為直角又自此二線
  (清)何紹基 《(光緒)重修安徽通志》(清光緖四年刻本) 卷一百七十九 : 瓚字伯玉桐城人萬歷乙末進士授都水司主事分司
  (清)蔣超伯 《南漘楛語》(清同治十年兩鬳山房刻本) 卷三 : 甲申貪狼一路行壬卯乙末坤五位為巨門乾亥辰巽
  (清)瞿鏞 《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録》(清光緖常熟瞿氏家塾刻本) 卷七經部七 : 孫彦孝刻之前有至正乙末希魯自序楊鐵崖云希魯
  (清)李紱 《穆堂類稿》(清道光十一年奉國堂刻本) 初稿卷十五 : 年班亞殿東西 余自乙末任侍講學士列殿上東第
  (清)穆彰阿 《(嘉慶)大清一統志》(四部叢刊續編景舊鈔本) 卷八十八 :  秦鉽 無錫人順治乙末會試弟一廷對第三人後
  (清)龐元濟 《虛齋名畫録》(清宣統烏程龐氏上海刻本) 卷四 : 夢仙子庶有覺乎嘉靖乙末冬十月旣望大虞山人王
  (清)錢載 《蘀石齋文集》(清乾隆刻本) 卷十三 : 同徵小集卷跋 乾隆乙末五月上幸避暑山莊 載
  (清)秦緗業 《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清光緖浙江書局刻本) 卷四 : 三月丙戌命宰臣禱雨乙末以旱慮囚四月甲子御殿
  (清)丘逢甲 《嶺雲海日樓詩鈔》(民國本) 選外集 : 山可掛單 此詩乃公乙末夏将乘舟離臺時倚裝怱
  (清)阮元 《(道光)廣東通志》(清道光二年刻本) 卷二百七十九列傳十二 : 活甚衆萬厯二十三年乙末覲還勞瘁而卒著有霞谷
  (清)史澄 《(光緒)廣州府志》(清光緖五年刊本) 卷四十三選舉表十二 : 穎 浙江德清人康照乙末淮士 附順天中式一人
  (清)史澄 《(光緒)廣州府志》(清光緖五年刊本) 卷一百二金石畧六 : 云皇宋湻熙二年太歲乙末秋八月壬午鑄造云云正
(清)史澄 《(光緒)廣州府志》(清光緖五年刊本) 卷一百十一寓賢 : 之目順治辛卯舉于鄉乙末成進士康熙二十三年以
  (清)史夢蘭 《(光緒)撫寧縣志》(清光緖三年刻本) 卷十一 : 員外郎 趙繡 成化乙末謝遷榜行人司行人 王
  (清)史夢蘭 《(光緒)撫寧縣志》(清光緖三年刻本) 卷十一 : 科見進士 張程章 乙末南新莊人 傅楨 巳亥
  (清)孫詒讓 《墨子閑詁》(清光緖三十三年刻本) 卷十 : 外舊本到今据吳鈔本乙末内字誤疑當爲非張云此
  (清)談遷 《北遊録》(清鈔本) : 亭臺鼎立母獨留涿州乙末年九十三春二月疾篤告
  (清)湯斌 《擬明史稿》(清康熙二十七年刻後印本) 卷三 : 任瘴厲地方者減一考乙末詔居官三年無過遭喪去
  (清)萬斯同 《明史》(清鈔本) 卷三十四志八 : 日有食之十八年九月乙末朔日食約三分十九年三
  (清)王昶 《金石萃編》(清嘉慶十年刻同治錢寳傳等補修本) 卷九 : 文已殘闕其前云元年乙末而元年上闕二字按東漢
  (清)王昶 《(嘉慶)直隷太倉州志》(清嘉慶七年刻本) 卷十五選舉 : 榜 王發祥 十二年乙末史大成榜 黃永 同上
  (清)王昶 《(嘉慶)直隷太倉州志》(清嘉慶七年刻本) 卷五十三藝文二 : 之狀誠有曠古僅見者乙末丙申間幸爲巴蜀河清之
  (清)王家相 《清秘述聞續》(清光緖十四年刻本) 卷三 : 字 解元朱琦臨桂人乙末進士 雲南考官編修李
  (清)王士禎 《帶經堂詩話》(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卷二十三 : 高士閑披對石牀此余乙末歲戲寫于王雲浦漁莊忽
  (清)王先謙 《東華續録(嘉慶朝)》(清光緖十年長沙王氏刻本) 嘉慶三十一 : 潭祈雨○甲午復雨○乙末恩長以廢弛降調以長齡
  (清)魏源 《元史新編》(清光緖三十一年邵陽魏氏愼微堂刻本) 卷六十四志一之一 : 歲夏至 四月十九日乙末景一丈二尺三寸六分九
  (清)翁方綱 《復初齋詩集》(清刻本) 卷三十八谷園集六 : 山谷先生像奉於齋中乙末得任注前序目始成足本
  (清)翁方綱 《禮記附記》(清稿本) 卷五 : 陸所引即此經後篇師乙末章語長言之不足故嗟嘆
  (清)吳任臣 《十國春秋》(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九十閩一 : 其明年正月十有八日乙末設二十萬人齋號無遮以
  (清)徐灝 《通介堂經説》(清咸豐四年刻本) 卷二十五禮記二 : 戌乙亥每旬之首皆甲乙末二日亦然故曰其日甲乙
  (清)薛熙 《明文在》(清康熙三十二年古渌水園刻本) 卷七十六墓誌銘 : 公墓誌銘前人 至正乙末閔括之㓂蔓延平陽且兩
  (清)姚鼐 《惜抱軒詩文集》(清嘉慶十二年刻本) 文集卷十六 : 態靡不可思余與君訣乙末之春有言握手期我古人
(清)佚名 《宋金元人詞》(清光緖三十四年繆荃孫藝風堂鈔本) 後村先生集長短句二 : 零落端平同省 端平乙末李元善為都官徐直翁為
  (清)余廷燦 《存吾文稿》(清咸豐五年雲香書屋刻本) : 迤右邊裔直下者爲乙乙末亦立耳通光與丁末耳等
  (清)曾國荃 《(光緒)湖南通志》(清光緖十一年刻本) 卷三十六地理志三十六 : 銘其藏少牧與君辛卯乙末兩次同年生受業文安公
  (清)曾國荃 《(光緒)湖南通志》(清光緖十一年刻本) 卷一百七十七人物志十八 : 楊之炳字虎文康熙乙末舉人雍正七年聘充廣西鄉
  (清)張澍 《養素堂詩集》(清道光二十二年刻本) 卷二十三西歸集 : 歸集 壬辰癸巳甲午乙末 西歸舟至漢口見峯姪
  (清)張應昌 《詩鐸》(清同治八年秀芷堂刻本) 卷十五 : 日食詩張文瑞 是歲乙末春四月丙寅朔完完白日
  (清)朱壽朋 《東華續録(光緒朝)》(清宣統元年上海集成圖書公司本) 光緒七十七 : 州烈婦趙董氏旌表○乙末譚鈞培奏湖北牙帖捐輸
  (清)莊亨陽 《莊氏算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 : 一直線為段則於甲乙末各作一直線如丙丁丙
  (清)莊亨陽 《莊氏算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 : 乙二線合成甲角又於乙末増甲丙線度為甲戊線自
  (清)鄒漪 《啓禎野乘二集》(清康熙十八年金閶存仁堂素政堂刻本) 卷一 : 天舉人有才名諸孫黯乙末進士任寧國府推官 論
  (民國)楊鍾羲 《雪橋詩話》(民國求恕齋叢書本) 雪橋詩話續集卷七 : 師宗人為倭文端道光乙末科所荐士兵備徽寧為降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本紀二十文宗本紀 : 子安徽官軍收復廬江乙末魏元烺卒以翁心存爲兵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本紀二十二穆宗本紀二 : 地產瑞麥瑞穀諭却之乙末冊立皇后阿魯特氏自王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本紀二十二穆宗本紀二 : 等踞匪迤東迤南肅清乙末肅回竄扎薩克汗各旗官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本紀二十三德宗本紀一 : 午詔修省敕臣工勤職乙末免陝西前歲民欠錢糧丁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本紀二十五宣統皇帝本紀 : 湖北咸豐縣境擒斬之乙末命貝子銜鎮國將軍載振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志十二天文十二 : 至甲申丙戌己丑癸巳乙末至戊戌庚子辛丑十二月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志十三天文十三 : 戊子兼兩珥背氣二道乙末癸卯四月戊申朔壬子己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志十三天文十三 : 寅兼兩珥癸亥十二月乙末丁酉庚子辰巳未申四時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志十三天文十三 : 氣丙戌四月丁亥庚寅乙末己亥乙巳午時癸丑甲寅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志十三天文十三 : 抱氣癸未 二年正月乙末兼背氣辛丑甲辰己酉二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志十六災異二 : 西南二十五年十一月乙末夜南樂有火光流空中其

(明)徐光啓 《幾何原本》(清光緖刊本) 卷三 : 丁線而截乙丙圜於丙末作甲丙線卽切乙丙圜
  (明)徐光啓 《幾何原本》(清光緖刊本) 卷三 : 甲丁線截甲丙乙圜於丙末令作丙乙丁乙兩線相聯
  (明)徐光啓 《新法算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八十五幾何要法 : 如之兩短界線交處為丙末自甲至丙丙至乙各作直
  (清)杜知耕 《幾何論約》(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 : 戊丁線而截乙丙圜于丙末作甲丙線為所求# 論
  (清)杜知耕 《幾何論約》(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末 : 丁與丁乙若甲乙與乙丙末從丁作丁戊與乙丙平行
  (清)端方 《大清光緒新法令》(清宣統上海商務印書館刊本) : 共同搶奪丙財物甲毆丙末至成傷乙掠財物而未用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上編卷三 : 是故此一邊甲首率與丙末率之比同於彼一邊所取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上編卷四 : 線為甲戊線自乙末至丙末作一乙丙線又與乙丙線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上編卷四 : 處乃成一甲己線其自丙末所分之丙己線即為與甲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上編卷四 : 壬線照此累累截之至丙末又將甲丙線所截各度移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下編卷十二麵部二 : 為勾自乗之方今以乙丙末率亦作一正方形將兩邊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下編卷十二麵部二 : 正方形與甲癸首率甲丙末率相等之甲辛所作甲癸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下編卷十二麵部二 : 正方形與癸丙首率甲丙末率相等之丙壬所作癸丙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下編卷十六麵部六 : 之正方為丁戊乙丙甲丙末率與甲乙首率相乗之長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下編卷十六麵部六 : 矣是以甲丁中率與丁丙末率相加與甲丙首率等故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下編卷二十二麵部十二 : 即同於丙丁中率與庚丙末率之比故按連比例三率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下編卷二十二麵部十二 : 率求末率之法求得庚丙末率與甲庚中率相加即得
  (清)梅文鼎 《筆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 : 之而紀其餘於上方如丙末以得數亦九減之而紀其
  (清)莊亨陽 《莊氏算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 : 戊庚線照此不止作至丙末又甲乙線亦照甲丙所

(南北朝)范曄 《後漢書》(百衲本景宋紹熙刻本) 卷七十鄭孔荀列傳第六十 : 以妲己賜周公 妲音丁末反又音旦紂之妃有蘇氏
  (南北朝)范曄 《後漢書》(百衲本景宋紹熙刻本) 卷九十七祭祀志第七 : 在丙巳之地黃帝位在丁末之地白帝位在庚申之地
  (南北朝)蕭子顯 《南齊書》(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十三志第五 : 永明二年四月丁末北斗第六第七星閒有一白氣 
  (唐)李延壽 《北史》(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十周本紀下第十 : 差降死罪囚一等八月丁末改作路寢九月甲子自原
  (五代)劉昫 《舊唐書》(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十一本紀第十一 : 充魏博節度留後三月丁末汴宋節度使李忠臣為麾
  (宋)程公説 《春秋分記》(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四十八 : 公伐邾取須句秋八月丁末及邾人戰于升陘 傳二
  (宋)竇漢卿 《瘡瘍經驗全書》(明隆慶大酉堂刻本) 卷七圖論方 : 生鉄屑末或針砂或銹丁末猪糞調 七胡次丹從
  (宋)李心傳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 甲集卷十五 : 一半納見錢 十一月丁末 于是歲為絹有二十四
  (宋)王益之 《西漢年紀》(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十九 : 考異曰荀紀通鑑皆無丁末二字此據五行志通鑑荀
  (宋)魏齊賢 《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十七謝啓 : 甞聞未探㑹稽之穴零丁末族孤苦餘生蚤貽手澤之
  (宋)謝維新 《事類備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外集卷三十徭役門 : 出免役錢官戶女戶單丁末成丁而免役者亦出助役
  (宋)熊克 《宋中興紀事本末》(清雍正景鈔宋本) 卷四十七 : 豈忍懷奸以欺垩徳也丁末上謂宰執曰河南新復州
  (元)陳桱 《通鑒續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二 : 四境乂安降臻天祚既丁末運又觖人望崇信姦回自
  (元)吕不用 《得月稿》(清鈔本) 卷七 : 求識海内諸老不意適丁末朝多難流離竄伏稊稗於
  (元)蒲道源 《閑居叢稿》(元至正刻本) 順齋先生閑居叢藁卷之二十四 : 汝父早喪汝叔父煥自丁末嵗任興元鎮守百夫長汝
  (元)脱脱 《遼史》(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八本紀第八 : 喜隱坐謀反廢秋七月丁末朔閤門使酌古加檢校太
  (元)脱脱 《遼史》(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二十八本紀第二十八 : 軍帥余覩擒撒八三月丁末朔遣知右夷離畢事蕭習
  (元)脱脱 《遼史》(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三十本紀第三十 : 有自來矣降臻天祚既丁末運又觖人望崇信姦回自
  (元)汪克寛 《春秋胡傳附録纂疏》(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六 : 不從鄭遂與魯伐宋為丁末之戰宋以突入用其寵而
  (明)陳繼儒 《致富奇書》(清乾隆刻本) 卷三占候部詩賦部 : 辰乙巳丙午也辛巳管丁末戊申巳酉庚戌辛亥也 
(明)陳霖 《(正德)南康府志》(明正德刻本) 卷六 : 遵道 貴州副使成化丁末進士 于春 黄州同
  (明)費宏 《費文憲公摘稿》(明嘉靖刻本) 卷十六 : 苖患年具載憲廟實錄丁末授恩詔㱕省太宜人明年
  (明)馮夢龍 《甲申紀事》(明弘光元年刻本) 卷十三 : 世纉蔚為四言斯皆旤丁末運妖繇人興故掞藻旉詞
  (明)馮琦 《宋史紀事本末》(明萬曆刻本) 卷十七 : 陛下之大讐也自建炎丁末至紹興甲寅卑辭厚禮以
  (明)過庭訓 《本朝分省人物考》(明天啓刻本) 卷十三 : 垂罄而好於急人之困丁末舉進士太常奏對第一當
  (明)過庭訓 《本朝分省人物考》(明天啓刻本) 卷六十六 : 誠撫諭率多懷服歸欵丁末陞副使提學廣西嶺表逢
  (明)胡謐 《(成化)山西通志》(民國二十二年景鈔明成化十一年刻本) 山西通志卷之十三 : 厥功之難為也越明年丁末時漸和賦歛少緩居民之
  (明)胡應麟 《詩藪》(明刻本) 外編三 : 文宣二主頗稱蘊藉昭丁末造高貴同艱悲夫 宣宗
  (明)雷禮 《國朝列卿紀》(明萬曆徐鑑刻本) 卷一百五十九 :  江西豐城人嘉靖丁末進士隆慶元年任李年改
  (明)雷禮 《國朝列卿紀》(明萬曆徐鑑刻本) 卷一百六十二 : 芳 萬全都司人嘉靖丁末進士四十一年任四十二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六 : 新入 黄疸内 地丁末酒服三錢乾坤秘韞 稻
  (明)陸釴 《(嘉靖)山東通志》(明嘉靖刻本) 卷三十二 : 井入十水皆甘卒不能丁末帝盂徙鎭天平梁晉相拒
  (明)羅倫 《一峰集》(明嘉靖刻本) 羅一峰先生文集卷之九 : 哭之無不推而尊之雖丁末造道不能大行於天下而
  (明)毛晋 《六十種曲》(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 龍膏記下 : 怎肯逐春消 生叫園丁末扮園丁上銀燭樹前長似
  (明)梅鼎祚 《鹿裘石室集》(明天啓三年玄白堂刻本) 卷四十二文 : 執不常顧數極必窮適丁末至魔生有累寧免波旬
  (明)梅守箕 《梅季豹居諸集》(明萬曆刻本) 丙丁卷一賦 : 稽天兮風蕭蕭而苦寒丁末俗之下流兮寧此州而尚
  (明)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一 : 力所能挽回者又况時丁末造衆生識昏見陋五欲熾
  (明)田汝成 《田叔禾小集》(明嘉靖四十二年田藝蘅刻本) 卷十二 : 群 名笈桃源人嘉靖丁末進士 聖水岩同賔山虚
  (明)涂山 《明政統宗》(明萬曆刻本) 卷十五 : 五十人㑹錄序宣德丁末楊士竒議取士分南北卷
  (明)萬民英 《三命通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六 : 上亦是有倒垂連珠如丁末人得丙午時辛丑人得庚
(明)王世貞 《弇州山人四部續稿》(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六十一文部 : 矣獨念世貞以一么廢丁末造不㫁碑蠧簡坐而得
  (明)王世貞 《明朝通紀會纂》(清初刻本) 卷二明紀 : 力眞有古大臣之風 丁末 二年梨利遣人進前安
  (明)吳瑞登 《兩朝憲章録》(明萬曆刻本) 卷十二 : 其何以謝夏言 四月丁末逮大學士夏言至京命法
  (明)吳之鯨 《武林梵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一 : 則常住予以為不然時丁末法塔寺靡堅試屈指而計
  (明)徐光啓 《幾何原本》(清光緖刊本) 卷一 : 丁圜兩圜相交於丙於丁末自甲至丙丙至乙各作
  (明)徐光啓 《幾何原本》(清光緖刊本) 卷一 : 如之兩界線交處卽丙丁末作丙丁線卽分甲乙於
  (明)徐光啓 《幾何原本》(清光緖刊本) 卷一 : 亦如之兩界線交處爲丁末自丙至丁作線則丙戊
  (明)徐光啓 《幾何原本》(清光緖刊本) 卷六 : 爲三平分而取其一戊丁末從戊作己戊線與丙丁平
  (明)徐光啓 《新法算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八十三幾何要法 : 如之兩界線交處即丙丁末用尺作丙丁直線即甲乙
  (明)徐光啓 《新法算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八十三幾何要法 : 亦如之兩線相交處為丁末自丙至丁作直線截甲乙
  (明)徐光啓 《新法算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八十三幾何要法 : 一圜界與前圜交處得丁末自丙至丁作直線得丙戊
  (明)嚴衍 《資治通鑒補》(清光緖二年盛氏思補樓活字印本) 卷二百三唐紀十九 : 宮闈表寢不出秋九月丁末太后以西突厥繼往絕可
  (明)嚴衍 《資治通鑒補》(清光緖二年盛氏思補樓活字印本) 卷二百四十三唐紀五十九 : 二太和九開成五 【丁末】 太和元年春二月乙
  (明)楊慎 《升菴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 : 有摹即此是也元至元丁末唐愚士翻刻于太學作歌
  (明)張朝瑞 《皇明貢舉考》(明萬曆刻本) 卷四 :  宗謐浙江天合縣人丁末進士 第一塲 四書 
  (明)張鳳翼 《處實堂集》(明萬曆刻本) 卷一 : 嗟是皆遘蹇運而躑躅丁末路以馳驅憤遷臣之狼疾
  (明)張泰階 《北征小草》(明崇禎刻本) 卷二五言古詩 : 雜詩 晉室丁末造荆榛塞夷氊裘逓争長中原遍
  (明)鄭慶雲 《(嘉靖)延平府志》(明嘉靖刻本) 選舉志卷一 : 王訓之 並尤溪人 丁末王容榜七人張顯父鄧文
  (明)鄭慶雲 《(嘉靖)延平府志》(明嘉靖刻本) 選舉志卷一 : 宇志以為是年進士 丁末張淵微榜六人陳雅 第
  (明)周是修 《芻蕘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卷一 : 邰室徳教萬古埀嗟哉丁末裔心好同規規欣逢堯舜
(明)朱橚 《普濟方》(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四十七頭門 : 痛 方見風頭眩類 丁末十月中范天騋之内素有
  (明)祝世禄 《環碧齋尺牘》(明萬曆刻本) 卷二 : 乃今然後知令之難人丁末世弊孔
  (清)畢沅 《靈巖山人詩集》(清嘉慶四年經訓堂刻本) 卷二十八終南仙館集 : 赤符丁末造佐命起南陽蛾賊妖氛熾貂璫閹禍猖藻
  (清)查慎行 《敬業堂詩集》(四部叢刊景清康熙本) 卷十一 : 風逺恭惟樹德滋晋陽丁末季澤徧瘡痍團結因郷
  (清)陳康祺 《郎潜紀聞二筆》(清光緖刻本) 卷十二 : 賞大臣福字皆用紅箋丁末冬世宗以公母曹夫人服
  (清)陳田 《明詩紀事》(清陳氏聽詩齋刻本) 辛籤卷十五上 : 其當二吏三别詩蓋生丁末造目擊明季秕政感憤而
  (清)陳維崧 《陳檢討四六》(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八序 : 齊序註 昔在前朝正丁末季奄人竊柄普天馳節甫
  (清)陳維崧 《陳檢討四六》(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八書碑頌記誌銘 : 姻 然而時會前明運丁末造扣之公一官羈絆百口
  (清)陳文述 《頤道堂集》(清嘉慶十二年刻道光增修本) 詩選卷一古今體詩 : 慷悲無告不幸才人丁末造白頭堂上有衰親兼全
  (清)陳文述 《頤道堂集》(清嘉慶十二年刻道光增修本) 詩選卷六古今體詩 : 原君乃以美人謝美人丁末造死生甚可訝三復柔荑
  (清)陳文述 《頤道堂集》(清嘉慶十二年刻道光增修本) 詩選卷十古今體詩 : 傷心郭四朝不幸才人丁末造滄桑兩字最魂銷萬歲
  (清)陳衍 《石遺室文集》(清刻本) 卷一 : 保初皆以文采風概生丁末造豈不異乎惠康保初尤
  (清)陳忠倚 《清經世文三編》(清光緖石印本) 卷七學術七 : 圓引長乙丙股至己及丁末作甲己甲戌二直綫則成
  (清)丁丙 《善本書室藏書志》(清光緖刻本) 卷三十九 : 雅可愛玩玉山主人身丁末造當干戈遍原野流血滿
  (清)丁紹儀 《聽秋聲館詞話》(清同治八年刻本) 卷四 : 者二十餘年矣 道光丁末秋以歸妹故渡海至彰化
  (清)杜知耕 《幾何論約》(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一 : 丁圜兩圜相交于丙于丁末作甲丙乙丙兩線即甲乙
  (清)杜知耕 《幾何論約》(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一 : 如之兩界線交處即丙丁末作丙丁線即平分甲乙于
  (清)杜知耕 《幾何論約》(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一 : 亦如之兩界線交處為丁末作丙丁交直線于戊即丙
  (清)杜知耕 《幾何論約》(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一 : 圜界與前圜界交處得丁末作丙丁線交甲乙線于戊
  (清)杜知耕 《幾何論約》(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一 : 一為心作短界線于丁末作丁甲線為所求 出幾
(清)端方 《陶齋臧石記》(清宣統元年石印本) 卷二十三 : 廿四年歳㳄□子十月丁末朔廿六日壬申合葬於李
  (清)法式善 《清秘述聞》(清嘉慶四年刻本) 卷十五 : 豐字翰文江南長洲人丁末進士 修撰周字雨甘
  (清)方苞 《四書文》(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國朝文卷十一孟子上之下 : 下不至於常亂即不幸丁末流之運而人心差可自安
  (清)馮班 《鈍吟雜録》(清借月山房彙鈔本) 卷五 : 十八年庚子改元普通丁末又改元大通三年辛亥昭
  (清)馮金伯 《詞苑萃編》(清嘉慶刻本) 卷二十四 : 趙忠簡家忠簡於建炎丁末九日南渡泊舟儀眞江口
  (清)葛士濬 《清經世文續編》(清光緖石印本) 卷五十二禮政三 : 皆以經濟交推特以身丁末運心在勝朝自不能奮跡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下編卷十二麵部二 : 首率四尺除之乃得乙丁末率九尺爰以甲乙首率乙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下編卷十二麵部二 : 九尺爰以甲乙首率乙丁末率相和折半於戊以戊為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下編卷十二麵部二 : 尺爰以甲乙首率與乙丁末率相和折半於戊以戊為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下編卷十二麵部二 : 率是以乙已首率與甲丁末率相乗開方而得戊丁或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下編卷十六麵部六 : 中率而乙丙邊平分已丁末率於戊又成乙戊丁勾股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下編卷十六麵部六 : 辛原與甲丁首率等已丁末率與丁辛首率相乗自與
  (清)官修 《數理精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下編卷十六麵部六 : 中率而乙丙邊平分已丁末率於戊是以已戊與戊丁
  (清)胡承珙 《求是堂詩集》(清道光十三年刻本) 卷一悔存集 : 草香姜公此墓勝代丁末造廷臣肆詆忤宜興再柄
  (清)嵇璜 《續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五十九元紀 : 十九萬二千六百五十丁末詔諭臨安新附府州司縣
  (清)焦循 《雕菰集》(清道光嶺南節署刻本) 卷十六序 : 知其名元美其自序稱丁末夏自公車回知其曾舉孝
  (清)金堡 《徧行堂續集》(清乾隆五年刻本) 文卷四 : 尊甫坤仙公式弘先緒丁末造抱道以終君淵源旣長
  (清)金堡 《徧行堂集》(清乾隆五年刻本) 文集卷十二 : 同一春秋左氏之心法丁末運而以身維九鼎至不
  (清)李元度 《國朝先正事略補編》(清光緖十一年敦懷書屋刻本) 卷二 : 益輕國空士焉附人生丁末流荆榛窘跬步勉持儉德
  (清)李祖陶 《國朝文録》(清道光十九年瑞州府鳳儀書院刻本) 四照堂文錄卷一 : 嗟乎士君子不幸而躬丁末造家國之際可勝歎哉崇
(清)梁章鉅 《歸田瑣記》(清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卷一 : 垂成復決耳又言丙午丁末兩年兵象尤著衆以為時
  (清)龍文彬 《明會要》(清光緖十三年永懷堂刻本) 卷十六禮十一 : 祭太歲旗纛等神八月丁末遣官祭旗纛 大政記 
  (清)陸世儀 《蘇松浮糧考》(清光緖陸桴亭先生遺書本) : 策者也抑有天下而運丁末造支左絀右者有矣未聞
  (清)穆彰阿 《(嘉慶)大清一統志》(四部叢刊續編景舊鈔本) 卷一百十六 : 劉芳藹 宣城人雍正丁末進士由福建仙遊知縣歷
  (清)潘衍桐 《兩浙輶軒續録》(清光緖刻本) 卷十九 : 凌忠介公奏疏 忠介丁末造大節炳文策惜哉時務
  (清)彭元瑞 《孚惠全書》(民國羅振玉石印本) 卷二十三偏隅蠲緩 : 本歲正供詩以誌事 丁末 無端孽種聚苻萑刦掠
  (清)彭兆蓀 《小謨觴館詩文集》(清嘉慶十一年刻二十二年增修本) 文續集卷一 : 淵騫鱗差冉雍者歟會丁末造海水羣飛囊書屢陳虞
  (清)錢塘 《淮南天文訓補注》(清指海本) 卷下 : 丙間也昆吾午也鳥次丁末間也悲
  (清)錢維福 《清秘述聞補》(清光緖十四年刻本) : 芸坪直隸武邑人道光丁末進士光緒元年任 王家
  (清)錢儀吉 《衎石齋記事槀》(清道光刻咸豐增修光緖錢彝甫印本) 卷三 : 反吿過受者何人君子丁末世宏奬勸勤爲用人篇弟
  (清)喬松年 《蘿藦亭札記》(清同治刻本) 卷一 : 矣則所謂越三日除去丁末一日愚意當從召誥畢命
  (清)秦緗業 《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清光緖浙江書局刻本) 卷一 : 大昕四史朔閏考是月丁末朔 庚申兵部員外郞直
  (清)秦緗業 《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清光緖浙江書局刻本) 卷十二 : 八十六紹聖四年四月丁末三省言原文又卷三百五
  (清)秦緗業 《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清光緖浙江書局刻本) 卷十三 : 八十六紹聖四年四月丁末三省言議皇子就傅建儲
  (清)阮元 《兩浙金石志》(清道光四年李橒刻本) 卷十四 : 有備其極者皇元大德丁末始加大成之號其所以致
  (清)桑調元 《弢甫集》(清乾隆刻本) 弢甫集卷十四書後 : 咏爲歡者率多名輩明丁末運高人避地至此其詞賦
  (清)沈德潛 《清詩别裁集》(清乾隆二十五年教忠堂刻本) 卷三十 : 俄看冠朝列維時明祚丁末造劫火燒天百川竭弄兵
  (清)施閏章 《學餘堂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詩集卷十二五言古 : 傾厦力撐荷太史丁末祚儒臣奮坎坷磨盾檄書成縻
  (清)釋道忞 《布水臺集》(清康熙刻本) 卷二十三 : 王不作吾道寥寥忞生丁末運幸際昌旹重以道涼德
  (清)釋曉青 《高雲堂詩集》(清康熙釋道立刻本) 卷四七言古 : 信長者一默望已讒法丁末運寡神解天加椎鑿地用
(清)宋翔鳳 《樸學齋文録》(清浮谿精舍叢書本) 卷四 : 一品夫人祖諱柱雍正丁末進士厯官浙江海防兵備
  (清)孫詒讓 《温州經籍志》(民國十年刻本) 卷十史部 : 屬予敘於是乎書大德丁末重陽前釋褐進士林景熙
  (清)唐孫華 《東江詩鈔》(清康熙刻本) 卷十 : 獨春秋編維時有唐丁末造鳳鳥髙逝鴞騰鶱閹宦
  (清)陶樑 《詞綜補遺》(清道光十四年陶氏紅豆樹館刻本) 卷二十 : 往流露行間惜其時己丁末造戎馬倥傯詞中始述從
  (清)屠寄 《蒙兀兒史記》(民國刊本) 西域列傳第百二十五蒙兀兒史記卷第百四十三 : 郭耳舊將乘希哈潑哀丁末年郭耳瓦解之際盜據其
  (清)屠寄 《蒙兀兒史記》(民國刊本) 西域列傳第百二十五蒙兀兒史記卷第百四十三 : 抗莎勒壇之命阿剌哀丁末如之何内政紛亂至是極
  (清)萬斯同 《明史》(清鈔本) 卷一百六十二列傳十三 : 生驕難言由禮矣天波丁末造無能有為而以身殉事
  (清)汪學金 《婁東詩派》(清嘉慶九年詩志齋刻本) 卷十九 : 士生丁末季出處良皆難緬想陶淵明綽然進退寛乞
  (清)王士禎 《帶經堂詩話》(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卷八 : 在今朝眞看閬中花曩丁末歲四月二十九夜夢中得
  (清)王先謙 《東華録》(清光緖十年長沙王氏刻本) 順治二十一 : 其投誠兼著戰功也○丁末烏斯藏來貢○壬子命刑
  (清)王猷定 《四照堂詩文集》(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 文集卷一 : 嗟乎士君子不幸而躬丁末造家國之際可勝歎哉崇
  (清)王拯 《龍壁山房詩草》(清同治桂林楊博文堂刻本) 卷二己未集 : 卷二己未集 甲辰至丁末 春日雜詩 新陽滋土
  (清)魏源 《海國圖志》(清光緖二年魏光壽平慶涇固道署刻本) 卷五十八外大西洋 : 沃撒剌乃國之書院其丁末之對面海口稱爲鄂堡也
  (清)魏源 《海國圖志》(清光緖二年魏光壽平慶涇固道署刻本) 卷五十八外大西洋 : 其國西方窄地也昔屬丁末國於嘉慶十七年始歸丁
  (清)吳騫 《愚谷文存》(清嘉慶十二年刻本) 卷六 : 猷以成百代之名公生丁末運又見忌宵小内訌外促
  (清)吳鼒 《吳學士詩文集》(清光緖八年江寧藩署刻本) 詩集卷二七古 : 冠怒濤聲中試柔翰零丁末坐初生桐公已澘然惜琴
  (清)夏夑 《明通鑒》(清同治刻本) 卷一 : 南海北諸道今從之 丁末祫享太庿奉懿祖以下皆
  (清)謝堃 《春草堂集》(清道光春草堂叢書本) 卷一賦表序引書啟碑疏祭文墓誌 : 天生爾鴟夜揚晝伏䧿丁末造遭爾荼毒何形狀之不
  (清)謝堃 《春草堂集》(清道光春草堂叢書本) 卷二樂府五言古詩七言古詩 : 能畫能文章生值有朙丁末造不使文瀾頽紀綱宗伯
  (清)謝旻 《(雍正)江西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一百三十三 : 或無貽前守辱昔萬里丁末運尚得請於朝錫之御筆
(清)謝元淮 《養默山房詩稿》(清光緖元年刻本) 卷十蝦虎集 : 命侯胡亦蹈往迹炎漢丁末祀羣雄據疆域討逆人中
  (清)徐灝 《通介堂經説》(清咸豐四年刻本) 卷二十五禮記二 : 戌丁亥每旬之首皆丙丁末二日亦然故曰其曰丙丁
  (清)徐乾學 《資治通鑒後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一百二宋紀一百二 : 四境乂安降及天祚既丁末
  (清)嚴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民國十九年景清光緖二十年黃岡王氏刻本) 全後漢文卷九十七 : 羌符 永初二年六月丁末朔廿日丙寅得車騎將軍
  (清)嚴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民國十九年景清光緖二十年黃岡王氏刻本) 全後漢文卷九十七 : 丞廷義縣令三水十月丁末到府受印綬發夫討叛羌
  (清)姚文然 《姚端恪公集》(清康熙二十二年姚士塈等刻本) 文集卷九 : 餘種種皆異因便書增丁末議一冊呈覽乞賜採擇或
  (清)姚文然 《姚端恪公集》(清康熙二十二年姚士塈等刻本) 文集卷十七 : 行而不悖矣謹議 加丁末議 謹按王掌科原疏首
  (清)姚振宗 《隋書經籍志考證》(民國師石山房叢書本) 卷十七史部七 : 本紀大同元年十一月丁末中衛將軍特進右光祿大
  (清)葉封 《少林寺志》(清乾隆十三年張學林刻本) : 殆無虗日數十年來適丁末造叠罹兵燹而大士亦委
  (清)余懷 《玉琴齋詞》(稿本) : 山捴斷腸 百字令 丁末四月重游西湖 
  (清)余廷燦 《存吾文稿》(清咸豐五年雲香書屋刻本) : 尺樞命曰甲丁度尺尺丁末立耳通光耳中界掩一綫
  (清)余廷燦 《存吾文稿》(清咸豐五年雲香書屋刻本) : 乙乙末亦立耳通光與丁末耳等常定不移命曰通光
  (清)曾國荃 《曾忠襄公文集批牘書札》(清光緖二十九年曾忠襄公全集本) 曾忠襄公文集卷上 : 難者多係身事孱主時丁末造百方補救而不得一當
  (清)曾國荃 《(光緒)湖南通志》(清光緖十一年刻本) 卷六十五學校志四 : 草識者有城闘之譏焉丁末夏子夾守常郡經過其邑
  (清)張九鉞 《紫峴山人全集》(清咸豐元年張氏賜錦樓刻本) 詩集卷十 : 合沓煙火團丹楓文章丁末運氣廼貫白虹江山已刼
  (清)張穆 《顧亭林先生年譜》(清道光二十四年刻本) : 附上一紙不盡 六年丁末五十五歲 春留兗李署
  (清)張廷玉 《明史》(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二十四本紀第二十四 : 戊子南京地震十二月丁末朔嚴軍機抄傳之禁辛亥
  (清)趙學敏 《本草綱目拾遺》(清同治十年吉心堂刻本) 卷四 : 共風茄用 六月霜 丁末余館奉化邑人暑月俱以
  (清)趙翼 《廿二史札記》(清嘉慶五年湛貽堂刻本) 卷二十三 : 偁有東都事略李丙有丁末錄徐夢莘有三朝北盟會
  (清)朱壽朋 《東華續録(光緒朝)》(清宣統元年上海集成圖書公司本) 光緒七十三 : 皆以經濟交推特以身丁末運心在勝朝自不能奮跡
(清)朱壽朋 《東華續録(光緒朝)》(清宣統元年上海集成圖書公司本) 光緒一百二十三 : 確有可證者也夫之身丁末運尤憤從王凡有規畫動
  (清)朱彝尊 《明詩綜》(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四十八 : 淮字澂伯仁和人嘉靖丁末進士有三洲集 積雨不
  (清)莊亨陽 《莊氏算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 : 乙丁線又作甲戊線切丁末如甲丙度長又作與乙丁
  (民國)柯劭忞 《新元史》(民國九年天津退耕堂刻本) 卷四十二志第九 : 子歲星犯左執法八月丁末熒惑入犯鬼宿積屍氣九
  (民國)閔爾昌 《碑傳集補》(民國十二年刊本) 碑傳集補卷十二 : 保初皆以文采風概生丁末造豈不異乎惠康保初尤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本紀二十一穆宗本紀一 : 霖襄辦北路分界事宜丁末官軍復陝西山陽戊申踞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本紀二十二穆宗本紀二 : 鼎敗回匪於固原鹽茶丁末命毛昶熙沈桂芬在總理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本紀二十二穆宗本紀二 : 軍剿烏拉特竄匪勝之丁末河内沁河決乙卯昌圖賊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本紀二十二穆宗本紀二 : 軍克河州禹得彥等降丁末西寧回匪竄烏拉特及中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本紀二十二穆宗本紀二 : 錦棠等軍剿回匪大捷丁末陜軍剿陝北二道河等處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本紀二十二穆宗本紀二 : 寅閱王大臣侍衛等射丁末瑞麟卒以英翰為兩廣總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志十三天文十三 : 至東北癸巳東南八月丁末西南至西北五十三年四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志十三天文十三 : 癸卯 五十一年正月丁末兼抱氣癸丑壬申二月丁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志十四天文十四 : 更出大角東北行七月丁末二更出天市垣梁星西北
  (民國)趙爾巽 《清史稿》(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 表十七軍機大臣年表二 : 門行走 景廉 三月丁末以左都御史署工部尙書
………………………………………………………………………………………………………………………………………………………………

搜神,以上“乙末”、“丙末”、“丁末”……疑應作“乙未”、丙未、丁未……

点评

承蒙指正,已照改,谨致谢意,特奖励金瓜子60枚。  发表于 2016-2-17 22:28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25 14: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落叶寒潇 于 2015-10-25 14:20 编辑

(宋)綦崇禮 《北海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十九 : 春侯不疑陰要侯登發千侯青固稱諸校力戰之功伉
  (宋)王欽若 《册府元龜》(明刻初印本) 册府元龜卷三百一 : 七私切 竟弟正爲發千侯 發千縣屬東郡故城在
  (宋)王欽若 《册府元龜》(明刻初印本) 册府元龜卷四百三十一 : 疑爲陰安侯子登爲發千侯靑固謝曰 固謂再三也
  (宋)鄭樵 《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九十八上列傳第十一上 : 疑為陰安侯子登為發千侯青固謝曰臣幸得待罪行
  (宋)朱熹 《通鑒綱目》(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四下 : 疑封陰安侯次登封發千侯尊寵於羣臣無二言尊寵
  (元)馬端臨 《文獻通考》(清浙江書局本) 卷二百六十七封建考八 : 金免 登以青功封發千侯 後坐酎金免 元 青
  (明)陳元素 《古今名將傳》(明天啓刻本) 卷二 : 宜爲隂安侯子登爲發千侯靑固謝曰臣幸得待罪行
  (明)嚴衍 《資治通鑒補》(清光緖二年盛氏思補樓活字印本) 卷十九漢紀十一 : 不疑為陰安侯登為發千侯○伉音杭 青固謝曰臣
  (清)傅恒 《通鑒輯覽》(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五 : 不疑為隂安侯登為發千侯 青固謝讓功諸將上乃
  (清)王先謙 《後漢書集解》(民國王氏虛受堂刻本) 後漢書十上 : 伊亭侯勤無子國除發千侯匡官至太中大夫建武三
  (清)王先謙 《後漢書集解》(民國王氏虛受堂刻本) 後漢書二十一 : 衞靑傳封靑子登爲發千侯或卽在此是則故發干乃
  (清)王先謙 《續漢志集解》(民國虛受堂刻本) 郡國志三第二十一 : 衛青傳封青子登為發千侯或即在此是則故發干乃
  (清)閻鎮珩 《六典通考》(清光緖刻本) 卷一百四十七建國考 : 安侯酎金免 登 發千侯後酎金免 玄 青曾孫
  (清)閻鎮珩 《六典通考》(清光緖刻本) 卷一百四十八建國考 : 封子嵩勤無子國除發千侯匡竟弟子勛駿無子國除
  (清)佚名 《史記疏證》(清鈔本) 卷五十二 : 多述也 青子登為千侯 西京雜記曰衛將軍青
  (清)張英 《淵鑒類函》(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百八十五人部四十四 : 户一曰隂安侯二曰發千侯三曰宜春侯貴震天下漢

搜神,以上“發千侯”當爲“發干侯”,漢武帝封衛青子登爲發干侯。


(明)毛晋 《六十種曲》(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 金雀記上 : 前丑稟介潘相公在此候爺餞別小生快請相見生方
  (明)毛晋 《六十種曲》(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 紅梨記上 : 門守城軍士三千名聽候爺發落 小淨 軍士每我
  (明)毛晋 《六十種曲》(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 雙烈記上 : 情軍健到此不敢放入候爺軍令生著他進來夫人岳
  (明)笑笑生 《金瓶梅》(明萬曆刻本) 卷十五 : 只見一疋報馬來到說候爺來了這裡兩邊鼓樂一齊
  (明)袁于令 《隋史遺文》(明崇禎刊本) 卷七 : 被卑職擒拿解在外面候爺發落麻叔謀聽了不覺拂
  (清)陳端生 《再生緣全傳》(清道光二年刻本) 卷八 : 女前來請午膳排齊只候爺尹氏夫人移鳳步王侯姊
  (清)褚人穫 《隋唐演義》(清四雪草堂刊本) 卷七 : 被卑職擒拿解在外面候爺發落麻叔謀聽了不覺怫
  (清)李玉 《一捧雪傳奇》(清初刻本) 卷上 : 敎練五千人都已精熟候爺操演【淨】我府中所僃
  (清)李玉 《占花魁傳奇》(明崇禎刊本) 卷下 : 已齊備莘爺先往湖上候爺【外】旣如此分付打轎
  (清)李玉 《人獸關傳奇》(明崇禎刊本) 卷上 : 下候爺登舟【外】旣如此大小三軍分列各哨俱上
  (清)慶桂 《剿平三省邪匪方略》(清嘉慶武英殿刻本) 續編卷二十二 : 們來查明被屈根由求候爺替他伸就可保全我們
  (清)石玉崑 《俠義傳》(清光緖京都老二酉堂刻本) 卷十三 : 看古跡的麽待小于伺候爺上賞玩一番何如北俠道
  (清)貪夢道人 《彭公案》(清光緖琉璃廠藏版本) 卷八 : 力精壯可以辦事的伺候爺方好看守玉杯達木蘇王
  (清)佚名 《海公大紅袍全傳》(清道光刊本) 卷九 : 曰他如今現在上而伺候爺的飯飯畢還要帮爺簽押
  (清)佚名 《檮杌閑評》(清刊本) 卷四 : 已差了十名快手拿人候爺吩咐公子道叫他們進來
  (清)佚名 《施案奇聞》(清道光刊本) 第七十五回 : 人進去就說我二人請候爺的安賢臣說豈敢隨叫管
  (清)佚名 《粉粧樓》(清嘉慶寳華樓本) 卷十 : 親秦王爺那三十幾位候爺併合朝文武官員前來飲
  (清)朱佐朝 《艶雲亭》(舊鈔本) 卷下 : 容傳進否院子在中堂候爺鈞㫖净你去對他説傳到

以上,候爺當爲“侯爺”

点评

承蒙指正,发干侯已校正,而下方候爷处多正确,谨致谢意,赐金瓜子3枚,盼继续赐教。  发表于 2016-7-30 16:0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25 14: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基本古籍庫:
1.(漢)鄭玄 《儀禮疏》(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本) 儀禮䟽卷第十八 : 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匹升白角五升曰散是其散容。
按:“匹升”應作“四升”。 “白角”應作“曰角”。
2.(清)朱駿聲 《説文通訓定聲》(清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豫部弟九 : 】何允毛詩隱義㪺容匹升禮記喪大記注以爲㪺水。
按:“匹升”應作“四升”。
3.(清)胡培翬 《儀禮正義》(清木犀香館刻本) 卷一 : 水今案韓詩說云天子罍以王諸侯大夫以金士以梓。
按:“以王”應作“以玉”。
发表于 2015-10-25 14: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神:
1.(清)馮雲鵷 《聖門十六子書》(清道光刻本) 端木子書卷二 : 立辟其泄治之謂乎子貢間於孔子曰晉文公實召天
2.(宋)胡寅 《致堂讀史管見》(宋嘉定十一年刻本) 卷十九 : 安得不與其休戚哉子夏間孔子曰何如斯可謂之父
3.(明)黄光昇 《昭代典則》(明萬曆二十八年周日校萬卷樓刻本) 卷十七 : 得其臣之忠者也昔子夏間三年之喪金革之事無避
4.(清)嚴首昇 《瀨園詩文集》(清順治十四年刻增修本) 文集卷十五 : 程朱皆自處于曾于子夏間而朱子且駸駸欲紹洙泗

按:以上四條“間”,似皆應作“問”
发表于 2015-10-25 14: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神:
1938年11月13日《申報》第23242號 第13頁 徐慕雲 :從頭道來:庚子鬧羲和團,八國聯軍攻破北京,
  1940年2月25日《申報》第23697號 第6頁 :、享年七十七歲、羲和團拳匪倡亂之時、德國駐
  《新民叢報》第二十九號 第35頁 觀雲 :外鐵道 當羲和團之亂俄法英軍隊將關內
  《新民叢報》第三十一號 第107頁 觀雲 :日後計至遭聯軍與羲和團之亂身遭殺戮妻子被辱
  1924年12月7日《政治生活》第二十四期 第2頁 子雲 :的表現,遠如庚子羲和團事件之訛詐中國賠欵數

按:以上五條“羲和團”,似皆應作“義和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5 05:50 , Processed in 0.105480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