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5547|回复: 5

[综合] 藕香零拾【清·缪荃孙.清光绪宣统间刊本】*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0 10: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愛如生數據
书 名:藕香零拾
作 者:民国缪荃孙辑
版 本:清光绪宣统间刊本
格 式:pdf

清晰度:清晰
书 影:如下



总目录:

十三處戰功錄
古泉山館題跋 破鐵綱
大唐創業起居
孫淵如年譜
安祿山事迹
宋中興百官提名
宋刑統賦 真賞齋賦 江鄭堂河賦注
寓庵集(1.2)
山房隨筆 澹餘筆記
樓霞小志 唐兩京城坊攷補記
河南志(1.2)
澹生堂藏書約 藏書記要 流通古書約 古歡社約
敬齋古今黈(1.2.3)
靜軒集
舊聞證誤
菊潭集
開成石經圖攷
遼東行部志 僞齊錄
樓霞小志 唐兩京城坊攷補記
牛羊日曆 東觀奏記 廣陵妖亂志
清河集(1.2)
蘇穎濱年譜
游城南記 據鞍錄
玉牒初草
曾公遺錄(1.2.3)
竹汀日記 農丹 强太守上當事三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8-10 11: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藕香零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8-10 10: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藕香零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7-9-13 23: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介:

  本书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缪荃孙编刻的颇负盛名的丛书之一。这部丛书原装三十二册,以明末藏书家曹溶《流通古书约》中的一段话为序,每字为一册。全书共收书三十九种,计一百零一卷。书中所收大多是少有流传的罕见之书,且皆为作者亲自辑,校,并大多写有精湛的跋语或校勘纪,都足称善本。极具文学历史考研和收藏价值。
      此书筹创于光绪丙申(二十二年,一八九六),于宣统庚戌(二年,一九一○)刻成,中经辛亥革命,延至一九一三年正式印行。

目录:
1.澹生堂藏书约:四卷/(明)祁承熯撰.-清光绪22年(1896)刻
2.藏书记要:一卷/(清)孙从添撰.-清光绪22年(1896)刻
3.流通古书约:一卷/(清)曹溶撰.-清光绪22年(1896)刻
4.古欢社约:一卷/(清)丁雄飞撰.-清光绪27年(1901)刻
5.开成石经图考:一卷/(清)魏锡曾撰
6.大唐创业起居:三卷/(唐)温大雅撰.-清光绪31年(1905)刻
7.安禄山事迹:三卷/(唐)姚汝能撰.-清光绪30年(1904)刻
8.牛羊日历:一卷/(唐)刘轲撰
9.东观奏记:三卷/(唐)裴庭裕撰.-清光绪34年(1908)刻
10.广陵妖乱志:一卷逸文一卷/(唐)罗隐撰.-清光绪30年(1904)刻
11.中兴战功录:一卷/(宋)李壁撰.-清光绪31年(1905)刻
12.玉牒初草:二卷/(宋)刘克庄撰.-清光绪34年(1908)刻
13.宋中兴学士院题名:一卷东宫官寮题名一卷行在杂买务杂卖场提辖官题名一卷三公年表一卷/(宋)何异撰.-清光绪22年(1896)刻
14.元河南志:四卷/(元)佚名撰;(清)徐松辑.-清光绪34年(1908)刻
15.栖霞小志:一卷/(明)盛时泰撰.-清光绪22年(1896)刻
16.唐两京城坊考补记:一卷/(清)程鸿诏撰.-清光绪23年(1897)刻
17.游城南记:一卷/(宋)张礼撰.-清光绪27年(1901)刻
18.据鞍录:一卷/(清)杨应琚撰.-清光绪22年(1896)刻
19.辽东行部志:一卷/(金)王寂撰.-清宣统元年(1909)刻
20.伪齐录:二卷/(宋)杨尧弼撰
21.寓庵集:八卷/(元)李庭撰.-清宣统2年(1910)刻
22.静轩集:五卷附录一卷/(元)阎复撰.-清光绪21年(1895)刻
23.清河集:七卷附录一卷/(元)元明善撰
24.菊潭集:四卷/(元)孛术鲁翀撰.-清光绪21年(1895)刻
25.苏颖滨年表:一卷/(宋)孙汝听编.-清宣统元年(1909)刻
26.孙渊如先生年谱:一卷/(清)张绍南编;(清)王德福续编
27.曾公遗录/(宋)曾布撰.-清宣统2年(1910)刻
28.山房随笔:一卷补遗一卷/(元)蒋子正撰
29.澹余笔记:一卷/(清)曹申吉撰
30.刑统赋:一卷/(宋)傅霖撰.-清光绪34年(1908)刻
31.真赏斋赋:一卷/(明)丰坊撰.-清光绪34年(1908)刻
32.河赋注:一卷/(清)江藩撰;(清)钱坤注.-清光绪31年(1905)刻
33.旧闻证误:四卷补遗一卷/(宋)李心传撰.-清光绪26年(1900)刻
34.钱竹汀日记:一卷/(清)钱大昕撰.-清光绪33年(1907)刻
35.农丹:一卷/(清)张标撰
36.强萼圃太守上当事三书:一卷/(清)强望泰撰.-清光绪27年(1901)刻
37.古泉山馆题跋:二卷/(清)瞿中溶撰.-清宣统2年(1910)刻
38.破铁网:二卷/(清)胡尔荥撰
39.敬斋先生古今黈:十二卷逸文二卷附录一卷/(元)李冶撰.-清光绪28年(1902)刻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2 13: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藕香零拾是清末著名学者缪荃孙编刻的颇负成名的丛书。这部丛书原装三十二册,以明末藏书家曹溶《流通古书约》中的一段话为序,每字为一册。全书共收书三十九种,计一百零一卷。

此书筹划于光绪丙申,于宣统庚戌刻成,中经辛亥革命,时年缪氏六十九。缪氏之炎之,晚年号艺风,江阴人,同治六年举人,光绪二年进士,早年曾协助张之洞编修过有名的《书目问答》,后执掌江南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一生致力于古籍和金石的收集与研究。

此丛书的特点

一.大多是少有流传的罕见之书。本书所收的三十九种书中,就有三十二种为本丛书所仅见。
二.本丛书所收诸书,皆为缪荃孙亲自辑、校,并大多写有精湛的跋语或校勘记,都足称善本。

1.澹生堂藏书约:四卷/(明)祁承熯撰.-清光绪22年(1896)刻 2.藏书记要:一卷/(清)孙从添撰.-清光绪22年(1896)刻 3.流通古书约:一卷/(清)曹溶撰.-清光绪22年(1896)刻 4.古欢社约:一卷/(清)丁雄飞撰.-清光绪27年(1901)刻 5.开成石经图考:一卷/(清)魏锡曾撰 6.大唐创业起居:三卷/(唐)温大雅撰.-清光绪31年(1905)刻 7.安禄山事迹:三卷/(唐)姚汝能撰.-清光绪30年(1904)刻 8.牛羊日历:一卷/(唐)刘轲撰 9.东观奏记:三卷/(唐)裴庭裕撰.-清光绪34年(1908)刻 10.广陵妖乱志:一卷逸文一卷/(唐)罗隐撰.-清光绪30年(1904)刻 11.中兴战功录:一卷/(宋)李壁撰.-清光绪31年(1905)刻12.玉牒初草:二卷/(宋)刘克庄撰.-清光绪34年(1908)刻 13.宋中兴学士院题名:一卷东宫官寮题名一卷行在杂买务杂卖场提辖官题名一卷三公年表一卷/(宋)何异撰.-清光绪22年(1896)刻 14.元河南志:四卷/(元)佚名撰;(清)徐松辑.-清光绪34年(1908)刻 15.栖霞小志:一卷/(明)盛时泰撰.-清光绪22年(1896)刻 16.唐两京城坊考补记:一卷/(清)程鸿诏撰.-清光绪23年(1897)刻 17.游城南记:一卷/(宋)张礼撰.-清光绪27年(1901)刻 18.据鞍录:一卷/(清)杨应琚撰.-清光绪22年(1896)刻 19.辽东行部志:一卷/(金)王寂撰.-清宣统元年(1909)刻 20.伪齐录:二卷/(宋)杨尧弼撰21.寓庵集:八卷/(元)李庭撰.-清宣统2年(1910)刻 22.静轩集:五卷附录一卷/(元)阎复撰.-清光绪21年(1895)刻 23.清河集:七卷附录一卷/(元)元明善撰 24.菊潭集:四卷/(元)孛术鲁翀撰.-清光绪21年(1895)刻 25.苏颖滨年表:一卷/(宋)孙汝听编.-清宣统元年(1909)刻 26.孙渊如先生年谱:一卷/(清)张绍南编;(清)王德福续编 27.曾公遗录/(宋)曾布撰.-清宣统2年(1910)刻 28.山房随笔:一卷补遗一卷/(元)蒋子正撰 29.澹余笔记:一卷/(清)曹申吉撰 30.刑统赋:一卷/(宋)傅霖撰.-清光绪34年(1908)刻 31.真赏斋赋:一卷/(明)丰坊撰.-清光绪34年(1908)刻32.河赋注:一卷/(清)江藩撰;(清)钱坤注.-清光绪31年(1905)刻 33.旧闻证误:四卷补遗一卷/(宋)李心传撰.-清光绪26年(1900)刻 34.钱竹汀日记:一卷/(清)钱大昕撰.-清光绪33年(1907)刻 35.农丹:一卷/(清)张标撰 36.强萼圃太守上当事三书:一卷/(清)强望泰撰.-清光绪27年(1901)刻 37.古泉山馆题跋:二卷/(清)瞿中溶撰.-清宣统2年(1910)刻 38.破铁网:二卷/(清)胡尔荥撰 39.敬斋先生古今黈:十二卷逸文二卷附录一卷/(元)李冶撰.-清光绪28年(1902)刻

书名:藕香零拾

作者:[清]缪荃孙 等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99-2-1

页 数:0页

ISBN:710102064X

目录:澹生堂藏书约四卷 祁同承 藏书纪要一卷 孙庆供 土礼居本 流通古书一卷 知不足斋本 古欢礼约一卷 丁雄飞抄本
唐开成九经碑图一卷 魏锡曾
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 荃孙校
安禄山事迹三卷 荃孙校
牛羊日历一卷 东观奏记三卷 广陵妖乱志一卷
十三处战功录一卷 大典本
玉牒初草二卷
宋中兴百官题名一卷 何异大典本
河南志四卷 大典本

楼霞小志一卷 盛时秦 两京城坊考补一卷 程鸿诏
游城南记一卷 张礼 掳鞍录一卷 杨应琚
辽东行部志一卷 王寂
发表于 2008-4-2 13: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缪荃孙
资料来源:无锡市人民政府

    缪荃孙,1844年9月20日生于江阴申港镇缪家村,字炎之,一字筱珊(小山),晚号艺风老人,近代著名学者、方志学家、教育家、目录学家,我国文化教育科技界尊称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鼻祖。
   缪荃孙出身于官宦家庭,生而聪颖,幼承家学,11岁已读完儒家五经。清咸丰庚申十年九月(1860年9月)太平军占江阴,侍继母渡江避居淮安,就读于丽正书院,从院长丁俭卿学习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后举家迁居成都,时年已21岁,从阳湖汤彦成研究文史,考订文字。清同治元年(1867年)应四川乡试中举,因非川籍人,未授名。后充总督吴棠,川东道姚彦士幕僚,遍历川东北各地,搜拓石刻。张之洞任四川省学政,曾执贽门下,为撰写《书目问答》4卷。清光绪丙子(1876年)考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清史馆总纂,并历主南菁、泺源、龙城、钟山等书院讲席,创办过江南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他学识渊博,交流广阔,著述繁富,尤于金石碑帖、版本目录之学钻研特深,熟娴文史掌故,在学术界名满天下。在清末民初,他与王壬秋、张季直、赵尔巽齐名,誉称四大才子。
   著名方志学家。张之洞总纂《顺天府志》,招之相助,发凡起例,皆出于他。七年编成,时推巨著。清廷开馆修史,应国史馆总裁潘文勤所请,编辑清史儒林、文苑、循吏、孝友、隐逸5传。初为分纂,再任总纂。后因在评价纪大奎(1746一1825)对经学贡献上,与掌院徐桐相左,因纪写过关于《易经》论文,主旨谓《易经》用于占卜,而极少评价该书本身,故缪氏认为,纪大奎应视为星相家而非学者。“易有经学之易,有术数之易,朱子注参同契,四库列之道家,而不入经部;大奎未可补入儒林”。由于观点不同,缪在翰林院备受徐桐压制。他就愤而辞职,遂于光绪十九年张之洞闻而招之,至武汉重修《湖北通志》。民国三年(1914年),赵尔巽在北京负责重开清史馆,特聘缪荃孙为清史总纂,草拟全史凡例,并负责儒林、文苑、循吏、孝友、隐逸、土司、明遗臣七传的编写。《江苏通志》重议开局,被请拟订碑铭大纲,自发家藏拓本10800多种,编录考订,一手成之。四年江阴续修县志,被推为总纂,亲定大纲,延邑中通才任分纂,自总其成。八年秋,《江阴县续志》、《江苏通志·金石卷》同时告成。于是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在上海寓所与世长逝。故《江阴县续志》为其绝笔之作,此志刊行后,成为一代名志,为广大方志家所推崇。
   伟大的教育家。缪荃孙在编辑清史,任国史馆总纂时因持论见忌于继任总裁、大学士徐桐,趁继母病故,于清光绪十四年奉柩归里。应江苏学政王先谦聘为南菁书院掌教,分经学、词章,与定海黄元同先生分任之。守丧三年,期满除服,去山东掌教泺源书院。清光绪二十年张之洞任两江总督,聘缪荃孙为南京钟山书院院长,兼领常州龙成书院院长之职,讲学之外,编刻丛书,日事校勘,抢救古籍,成绩斐然。八国联军之役,列强宰割中国,危机日甚一日,张之洞集东南名流于武昌讨论,缪荃孙应邀前往,为推行洋务,张之洞设江楚编译局,由缪荃孙主持局务。由于新学兴起,翌年7月,改钟山书院为江南高等学堂,任监督(校长),兼领中、小学堂。为改革教育,十二月亲赴日本考察学务。从日归后,他亲自参与商定课程,编写课本,采取中西之学兼重,访聘真才实学的教员,讲述教授管理之法。第一届毕业生颇有明达通才,为士林所敬重和取法,清特诏加为四品卿衔。后因为专门创办江南图书馆之需要,辞去学堂监督职务。
   杰出的目录学家。宣统二年(1910年)缪荃孙奉调去北京,在创办京师图书馆任正监督期间,亲自清理秘阁藏书,分类清理内阁大库珍本,纂成《善本书目》8卷,《各省志书目》4卷等,时江苏议修通志,被延为总纂,定例分授协纂诸人,定期编辑。同时,广购图书馆古籍,集刻京师藏书目录。缪荃孙平生辑刻的原编甚多,1912年,民国成立后,他移居上海,继续从事目录学的研究,著书立说,前后撰有《艺风堂文集》、《艺风堂藏书记》、《艺风堂友朋书扎》、《清学部图书馆善本目录》、《清学部图书馆方志目》、《艺风堂金石文字目》、《南北朝名臣年表》、《近代文学大纲》等,不下二百余卷。在他家中,常雇钞胥五、六人,具有海内孤本及应选录之名选,即时钞下,不愧是近代著名学者和文化名人。
   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奠基人。清光绪三十二年七月,缪荃孙应两江总督端方之聘,创办江南图书馆,任总办。为江南馆的创办与发展,他奔波于江浙藏书之家,时常州瞿氏,归安陆氏,钱塘丁氏,号称藏书巨室。陆氏之书,已为日本购去。此时缪荃孙获悉钱塘丁氏也因家道中落,后裔将“八千卷楼”善本书卖给日本崎岳的“静嘉堂文库”。他在当时两江总督端方的支持下,乃急筹73000元巨款亲赴杭州与议,将已卖出的藏书全部赎买回来,随即将书运到南京,就在清凉山附近前任两江总督陶澍所建的惜阳书院旧址建造大楼,将《八千卷楼》的图书贮藏其中。端方别号陶斋,荃孙别号艺风。为纪念这文化事业上的盛事,端方的幕友们就提议大楼名为“陶风楼”,从而保全了这批书籍,故江南图书馆藏书为全国之冠,发挥了图书的重要作用。后鲁迅先生等曾在此阅读并抄录许多资料。戊申(1908年)张之洞负责学部,奏请缪荃孙调北京创办京师图书馆,任馆长之职,时图书馆尚未建造,暂时借城北积水潭广化寺为储书之所,同时,筹备基建,聘请馆员,一手创成京师图书馆,并重价购买了姚觐元的私人藏书,以充实京师图书馆之藏书。辛亥革命爆发后,缪荃孙辞归南返,寓居上海后,他仍建议并协助盛宣怀在沪搜辑《常州先哲遗书》,创建愚斋藏书楼,刊印《愚斋府稿》,广收图书,从而保存了大量古籍。并倡结诗社,整理旧籍,购书刻书,自己节衣缩食,创建艺风堂,藏书金石古董11000件,保护了大量古籍、古董不致流失,为后人保存了大量精神财富,显示了一位爱国者的高尚情操。
   缪荃孙三十通籍,早负时望,但淡泊名利。张之洞一直认为缪氏才可大用,曾数次向清廷保奏,加官授爵,而缪却惑于相士之说,谓“尔财不过十万,官不可顶红,不可作正印官,否则将促尔寿”。以性刚不能谐俗,弃官时甫逾五十,取竹坭语以七品官归田,刻小印用识微尚。溯二十年来,名山坛坫,著述自娱,自谓不以富贵易其乐也。纵观缪荃孙之一生,他不仅是一位博学通儒,著作等身,其学问造诣是多方面的,不愧为是历史学家、方志学家、目录学家、藏书家、金石家、教育家,更重要的是他在中国图书事业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人们研究学问,问津科技,都离不开图书,书籍几乎成了文化与学术的同义词。缪荃孙创办了南北两京图书馆,自己创建了艺风堂,为盛宣怀创造了愚斋藏书楼,他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誉称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1 07:39 , Processed in 0.09956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