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国学论坛4L$Y&B'y9]*q0r,w,Y
7n8O.c g9i(r98G0o-e$CW)i4g1P&u&@
-Y/[!o,l8W"V3Hbbs.guoxue.com相反,我倒觉得孔子的前半段话今天读来更有意味:“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Y%R$\,e7V2_国学论坛为什么父在要观其志?因为父亲是一座山,他可以很好地庇护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庇护中,孩子往往是安逸的,是不需要独立奋斗也可以生存的,因此也就很容易胸无大志、好逸恶劳。穷人的孩子之所以能够早当家,就因为他没有依靠,必须用自己的双手来打拼天下。
1N7G$M#d:| I;`为什么父没要观其行?因为父亲是一道强大的监督力量。在父亲的威慑下,孩子不敢松懈,不敢干什么坏事儿,有些邪恶的欲望,也只能悄悄藏在心里。一旦失去了这道监督,人性就得到了自由,从此就是自己当家作主的时代了。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品性,必然会在短时间内暴露、迸发、释放。 I.x-G1i$n0h&m7d(w"x)i
反之,父在,有志,父没,有行,当然就是杰出青年了。
-G1N;L&o)T!p&u孔子的原意或许并非如此,因为前半段是与后半段紧密相联的。但我以为,去掉后半段,保留前半段,并作如此这般理解,兴许更能裨益世人。Bb 【短评】无改于父之道,关键在一“道”字。道者,为人之道,而非立身之业,故君子可另择他业而无违父道。如此,则三年犹短矣。
s.guoxue.com$w,_5W-d1_2f9\
以上是原文我评论的部分的节录。 但我觉得重点是解读:“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试看几则传统的解读:"p2S*d)i.F.e国学论坛
先生說:“父親在,做兒子的只看他志嚮。[光案:“父親在,做兒子的只看他志嚮”,三民版原作“父親在,(做兒子的)只看他志嚮”,“做兒子的”四字加小括號。括號內乃錢子所添,以助語意之豁然,不宜刪動,當遵之。東大版殆漏植此小括號於先,聯經版承之。若然,東大版、聯經版俱誤,俱宜加上小括號。]父死了,該看他行為。
其二:【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评析】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其三: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行,去声。○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尹氏曰:“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游氏曰:“三年无改,亦谓在所当改而可以未改者耳。”
所以说,“一剑封喉”作者解读的不错,作者继承了前人,但了无新意。
但是,原文可这样断句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样,这段论语就变作了两个层次:第1层:观察人的一般原则;第二层,如何评价一个人孝还是不孝。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的原则基础上的应用。
那么意译就是:
夫子说:观察青少年就看他的志向如何,观察成年人就看他的行为如何。如果能守孝三年,而在三年内还不改变父子间的思念之情,就是人所说的孝啊!
这样解读你以为如何?
(2007-11-7上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