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6737|回复: 10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之新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1 20: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语》“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新解
/驭浪而行
“国学论坛”“一劍封喉”的原文是: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国学论坛4L$Y&B'y9]*q0r,w,Y
7n8O.c g9i(r98G0o-e$CW)i4g1P&u&@
-Y/[!o,l8W"V3Hbbs.guoxue.com
相反,我倒觉得孔子的前半段话今天读来更有意味:“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Y%R$\,e7V2_国学论坛为什么父在要观其志?因为父亲是一座山,他可以很好地庇护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庇护中,孩子往往是安逸的,是不需要独立奋斗也可以生存的,因此也就很容易胸无大志、好逸恶劳。穷人的孩子之所以能够早当家,就因为他没有依靠,必须用自己的双手来打拼天下。
1N7G$M#d:| I;`
为什么父没要观其行?因为父亲是一道强大的监督力量。在父亲的威慑下,孩子不敢松懈,不敢干什么坏事儿,有些邪恶的欲望,也只能悄悄藏在心里。一旦失去了这道监督,人性就得到了自由,从此就是自己当家作主的时代了。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品性,必然会在短时间内暴露、迸发、释放。 I.x-G1i$n0h&m7d(w"x)i
反之,父在,有志,父没,有行,当然就是杰出青年了。
-G1N;L&o)T!p&u
孔子的原意或许并非如此,因为前半段是与后半段紧密相联的。但我以为,去掉后半段,保留前半段,并作如此这般理解,兴许更能裨益世人。Bb
【短评】无改于父之道,关键在一字。道者,为人之道,而非立身之业,故君子可另择他业而无违父道。如此,则三年犹短矣。

s.guoxue.com$w,_5W-d1_2f9\


以上是原文我评论的部分的节录。
驭浪而行的评论:
作者的理解是不错的,因为符合传统的解读。
但我觉得重点是解读:“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试看几则传统的解读:"p2S*d)i.F.e国学论坛
其一,【白話試譯】
先生說:父親在,做兒子的只看他志嚮。[光案:父親在,做兒子的只看他志嚮,三民版原作父親在,(做兒子的)只看他志嚮做兒子的四字加小括號。括號內乃錢子所添,以助語意之豁然,不宜刪動,當遵之。東大版殆漏植此小括號於先,聯經版承之。若然,東大版、聯經版俱誤,俱宜加上小括號。]父死了,該看他行為。

其二:【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评析】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其三: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行,去声。○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尹氏曰:“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游氏曰:“三年无改,亦谓在所当改而可以未改者耳。”

所以说,“一剑封喉”作者解读的不错,作者继承了前人,但了无新意。
但是,原文可这样断句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样,这段论语就变作了两个层次:第1层:观察人的一般原则;第二层,如何评价一个人孝还是不孝。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的原则基础上的应用。
那么意译就是:
夫子说:观察青少年就看他的志向如何,观察成年人就看他的行为如何。如果能守孝三年,而在三年内还不改变父子间的思念之情,就是人所说的孝啊!
这样解读你以为如何?
2007-11-7上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25 21: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驭浪而行 的帖子

将“志”单纯解释为志向似有不妥,《说文》志,从心之声志者心之所之也。亦谓私意也。“父在,观其志”当解为“父在,要观察他的内心”。
而“道”当读为上声,与“导”通。
正确译文当为:他父亲在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内心。父亲死后,要观察他的行止。能够长期遵循父亲的教导而不改变,那就是孝啊!!
此文纯为抛砖引玉,希望各位朋友大胆批评!!!
发表于 2008-1-4 03: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继续革命 的帖子

《说文》:志,从心之声,志者心之所之也。

照我的理解,“志”解释为内心,有些含糊,“心之所之”,后一“之”为动词,即“至”、“到”的意思,所以,“心之所之”,可翻译为:“心里所想达到的”,通俗地说,就是“想干什么”、“想怎么做”。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20: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个位的评析

谢谢各位的评析!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样,这段论语就变作了两个层次:第
1
层:观察人的一般原则;第二层,如何评价一个人孝还是不孝。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的原则基础上的应用。

那么意译就是:
夫子说:观察孩子就看他的志向如何,观察成人就看他的行为如何。如果能守孝三年,而在三年内还不改变父子间的思念之情,就是人所说的孝啊!
发表于 2008-3-17 08: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总是按照父亲的(或者像父亲那样的)要求去做 ,这个儿子肯定将来不会超过父亲的,因为这中间没有革新和创造的成分啊!!!
发表于 2008-4-11 14: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關於這句 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說:
(三年在这里是表示“多年”的意思,但后世守孝则确以三年为期
为什么父在观其志?因为古时候父亲在世时,儿子不能自主行事,要按照父亲的意志行事,要百依百顺。这倒也罢了,可为什么父亲去世了,仍然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不是发神经吗?你爹都死了,你再假惺惺地“无改于父之道”,装出一副“孝顺”的样子,还能对他有何益处?
再说了,你要“孝顺”,要“无改于父之道”,那就应该一辈子“无改于父之道”嘛,做人要有始有终,为什么三年(或X年)就不了了之?这到底是出于“孝顺”,还是做秀,还是怕坐牢,还是怕鬼魂缠身?
而孔子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呢?孔子的母亲刚死不久,他还在守孝期间,听说季氏举办宴会,就不顾自己还在守丧的身份,急忙赶去蹭饭吃,结果被季氏家臣阳虎赶了出来。
所以说儒家文化虚伪得令人发指。 )

你們覺得如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16 15: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驭浪而行: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夫子说:观察孩子就看他的志向如何,观察成人就看他的行为如何。如果能守孝三年,而在三年内还不改变父子间的思念之情,就是人所说的孝啊!

此译,前句问题不大。后句则大可商榷。首先,夫子的话显然站在第三者角度,即第三者如何来评价一个人。第二,道者,行也。“道”与“行”同义对举、互文,不必过于拓开解释。由上,后句译文佳者则应为:三年,与其父在时以一贯之,就是很孝的人了。
君不见,父在与不在,行为炯异,比比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5-3 09: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树德《论语集释》此句余论部分载郑浩《论语集注述要》:首二句是成语,末二句就成语中作一转语,言仍必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不忍死其亲,而可谓孝也。再观第四篇此章重出,及《礼记》所引夫子之言俱无首二句,或同时记者正因其为成语而略之乎?
郑氏之言与楼主之说大体相符,即分前后两个层次,前者为一般观人之法(郑氏以为成语),后者为观“孝”之法(郑氏以为夫子转语)。
至于楼主其他解释,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之“道”解为“思念之情”,似乎相差甚远。
《论语》乃经中之经,历来注本千余,各种说法,无论一句,甚至一字之解释,几乎阐发殆尽,让后学叹为观止之余,亦不无绝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6-11 13: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说说我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道”字的理解

首先,我认为这句话还应与《论语》中的另一句话放在一起来看:“祭神如神在”。
这个“如”字很重要,它不但跟“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人道思想相呼应,而且体现了孔子对贯穿在礼仪之中的心理情感因素的重视和强调。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既是礼的规范又是情的需要,所以孔子判断做结曰“可谓孝矣”。
李寻欢先生指出“道”当读为上声,通“导”,对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这句话至关重要。
这里的“道”不应理解为the way(论语英译的典型错误)的意思, 而应该理解成instructions 或德文Anweisungen,并且应该用复数; 这两个词都同时有指导、教诲、命令的意思。“志”和“行”也不应被看作相互对立的两种东西,而应被看成是处于相成关系(互文)、体现同一态度的两个不同侧面。
“志”不可能是独立于父之 instructions 以外的个人志向,而只能是接受了父之 instructions 并付诸行动的伦理道德取向,即所谓“心之所之”。
在诸位准确灵活的译文旁边,再添赘上我的拙劣随便的paraphrase:
“(孝子不孝子——)他老爹在的时候,咱得瞅瞅他听不听他老爷子的; 他爹没了,咱还得瞧瞧,他为人处事,还象不象老爷子健在的那会儿。老爷子过世好些年,(到自己娶上媳妇,抱上儿子,)心里头还盛着爹的话儿的、(还没把做人的道理都忘到脑袋背后的,)就管保是个孝子!”
读者诸君,你们批评得对,这确实不像孔夫子的语气,倒像是村头上世宝他爹老孔头儿的说法; 可依我看,孔子的伟大之处正体现在这样的百姓语言中,他的学说与思想不仅横亘千古,跨越时空,同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一位热心的网友问我paraphrase放在这是什么意思。西方语言中的paraphrase有释义、意译、改写、改换措辞的意思。我这里想说的是,用一种较为自由的方式、按照自己的领会对这句话进行新的再现。这个意思在这样的上下文中就叫paraphrase。为了让自己的表述少些眼下我们皱着眉头也读不下来的翻译文体的味道,使用了这个词。希望没给人留下在治国学的人面前炫耀西学的印象,更不希望带上某些新潮少年满嘴洋文(多局限于语气词和通俗口语)的酸气。
另外,在西方外来概念的引入方面,我们采取了与周边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截然不同的道路,这也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题目,我将抽时间跟大家谈谈我的看法。


(此文是我参与《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之新解》话题的回帖,为了方便大家点读(点,如字,击滑鼠也,一曰,豆,非也。),单独发出来,希望能够重新引起对那个已经被搁置了的话题的再讨论)


刚刚看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之新解》的帖子 http://forum.er07.com/viewthread.php?tid=9153&page=1&extra=  经过重新调整,变得非常醒目,极方便阅读,我也就不必独学无友地呆在这里了。那帖子里有很多颇具启发的精彩论述,希望能够早日归队;还有劳继续革命先生将此帖移动回去。谢谢!




[ 本帖最后由 craigtiger 于 2008-6-12 21:55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6-11 13: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村老孔的语气翻译的最好. 也许是今后语言文化发民的方向.
发表于 2008-6-16 12: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名词动词

分不清

每每误解古人之意

例如"父之道"

父字有一大可能是动词

意思虽然父死了

但仍要侍之如生

即孝养如在生一样

父亲所作所为,待人接物的方式

儿子应依照来对待父亲的亲友长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13:42 , Processed in 0.093626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