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337|回复: 0

[家谱] 章氏会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6 08: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章贻贤辑撰:章氏会谱德庆,PDF
书名: 章氏会谱德庆
作者: 清 章贻贤
丛书: *
页码: 3216
书籍格式: PDF
出版时间: 民国八年(1919)铅印
书籍大小: 373
书籍清晰度: 清晰版 300dpi或者同等效果
书籍便利度: 简单书签
书籍完整性: 完整
书籍内容提要: `
《章氏会谱德庆》初编三十卷,二编四卷,三编十六卷,四编十卷。
:此谱以浦城章及为始祖,系苏、浙、皖、湘、鄂各宗之会谱。初编历代谱序、世系图、世系表、宋以前传记、诗文。二编元代传记、诗文,三编明代传记、诗文,四编清代传记、诗文。
章贻贤(1853-1918)
字鹤汀,号澹斋、潜庐,私谥端悫。浙江会稽(今绍兴市) 称山道墟(今属上虞县)人,


               总目
        初编 三十卷
1-01册
        卷一 宋谱序、元谱序
        卷二 明谱序
1-02
        卷三 清谱序、会谱序、源流考
        卷四 宋会谱序、明会谱序、清会谱序、源流考
1-03
        卷五 世系图
1-04
        卷六 世系表1
1-05
        卷七 世系表2
1-06
        卷八 世系表3
1-07
        卷九 世系表4
1-08
        卷十 唐制诰、宋制诰
        卷十一 像赞
        卷十二 列传
1-09
        卷十三 传
        卷十四 墓志
        卷十五 内传志1
        卷十六 内传志2
        卷十七 内传志3、外传志
1-10
        卷十八 表疏
        卷十九 祭文
        卷二十 书
        卷二十一 启
        卷二十二 记
1-11
        卷二十三 序
        卷二十四 跋、杂文
        卷二十五 诗、词
1-12
        卷二十六 历代人文纪
        卷二十七 坟墓志
        卷二十八 文献录
1-13
        卷二十九 遗迹志
        卷三十 全城阴德志

        二编 (元代) 四卷
2
        卷一 列传
        卷二 志墓、行狀、内传
        卷三 记、序
        卷四 杂文、诗

        三编 (明代) 十六卷
3-01册
        卷一 御赐祭文、诰勅
        卷二 家传
3-02
        卷三 传
        卷四 像赞
        卷五 墓志
3-03
        卷六 墓志
        卷七 墓表、哀词、行狀
        卷八 内传志
3-04
        卷九 祭文
        卷十 书
        卷十一 记
        卷十二 序1
3-05
        卷十三 序2
        卷十四 铭、说
        卷十五 杂文
        卷十六 诗

        四编 (清代) 十卷
4-01册
        卷一 谕旨、祭文、诰勅
        卷二 家传
4-02
        卷三 传
        卷四 墓志
4-03
        卷五 行狀、内传志、墓志
4-04
        卷六 节孝汇记
        卷七 祭文、书
        卷八 记
4-05
        卷九 序
        卷十 诗


                   章贻贤与《章氏会谱》
                                                          浦城县志办主任 邱文彬
  章氏修谱源远流长。据现有谱牒可稽,章氏家谱最早的是宋开宝三年(970年)南唐状元浦城章文谷(章仔钧孙)编修的《浦城章氏家乘》,但文谷序称:“稽吾章氏谱牒,历数百年,守而弗失。”可见,在文谷前数百年已有谱牒。章氏会谱,最早的是北宋嘉祐(1056-1063年)间,河南涧州长史章訢(仔钧六世孙)编修的《章氏庆系图》。据本人不完全统计,自文谷谱始至清代,章氏谱牒有144部,其中宋19部,元5部,明39部,清81部,民国至今谱数不详,不敢轻言。以已知谱牒相对而言,集大成者当数民国8年(1919年)六月出版章贻贤编撰的《章氏会谱》,共4编60卷166万字,内容齐全,资料翔实,堪称善本。
  章贻贤,字鹤汀,号澹斋、潜庐,私谥端悫。清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二十三曰生,民国7年(1918年)四月十二曰卒,浙江会稽(今绍兴市)称山道墟(今属上虞县)人,章仔钧三十五世裔孙。仔钧六子仁郁派七世掠,宋元佑三年(1088年)进士,后累官龙图阁学士,因忤蔡京,由浦城徙浙江越州山阴兰亭街。南宋光宁间(1190-1205年),仔钧十三世即掠七世彦武由兰亭街迁称山道墟,从此定居。至贻贤居二十三世。贻贤因屡次捐资赈灾,朝廷授通议大夫虚衔。
  贻贤生性敦厚诚实,恪守庭训。家贫,自幼从父读书,博学强记,父授《阴随感应》诸篇至老诵之不忘。他孝敬父母,15岁那年,母得病,他割臂肉给母熬药治病。贻贤八世祖南洲以理学为刘忠介师(刘忠介后来成为蕺山学派领袖),长大后,听族中老人述南洲祖风,他立志继承祖宗遗志,编修会谱。故借得宋《五子书》,悦若获宝,抄录其中要旨,暗中学习和实践,未尝展示于人。双亲病丧,他十分悲痛,更加发愤读书。长兄早年去世,仲兄贫困难以自振,贻贤说振兴家道是自己的责任。于是20岁时,贻贤就游湖北,投靠为官的舅父高朴堂,跟他攻读法家学说。
  贻贤治法家言,精通刑律,颇有名声,下自牧、守、监、司,上至封疆大吏,都先后聘请贻贤做幕僚,礼为上客。贻贤先后游历湖北、湖南、浙江、四川、云南等省达30余年。其间工作,贻贤虽擅刑律,但多作参谋、秘书事。他起草的文书奏折,涉及备荒、弭盗、水利、盐法、赋税、交涉等内容,“参核其利弊,规划其通变。不以迎合时趋,又固不以迎合时趋,又能不以故违部章,自异其为,世所称道”(章梫《处士章鹤汀家传》)。做了许多解主之困和利国利民的好事。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东南水灾起,当时贻贤在湖南巡抚幕府。他力排众议,促成主府向朝廷请发十万两银救灾款,请此巨数,人都顾虑其难,结果圣上谕允。于是各省接着都请求救灾款,全活无数性命,人皆称拜贻贤所赐,贻贤不以为功。
  贻贤出道后,竭力资助家族乡亲。他初入幕府时,把馆谷全数援助仲兄,因自己没有积蓄,迟迟才娶亲。仲兄屡蹶落,贻贤屡振之,直至仲兄死后,贻贤仍然先嫂侄,后妻子,培养诸侄读书。稍有积蓄,先置祖、父祭产,又追祀南洲先祖。又对自高祖以下,老弱孤寡者以仓廪助之,幼壮失业者以手艺教之,棺榇积卦贿助资葬之,再又照此援助师友姻亲。对求学弟子,必使其树立自己见解,游扬于当道,门下人都信服他。
  凡礼请过贻贤的大吏,都很器重章贻贤,累保他得三品同知虚衔。又因遇水灾旱灾之年,贻贤助赈不吝,故以通议大夫虚秩褒封其曾祖元辉、祖父绍璧、父承培三代,其妣均累封淑人。有人劝贻贤做官,他说官吏非自己所能信任。张文襄任两湖总督时,屡次表示请贻贤任官,贻贤都婉词谢绝,说自己的才能不够,只能以布衣居幕府,不敢幸进。又有按察使数次聘他任大府刑席,他也谢绝不居。贻贤自认为是舅父教他学成,因此数次推却湘鄂抚院聘请,而帮助舅父处理要务达5年。如此不愿为官之人,世人都称难得。其实,贻贤不愿羁绊于官场,是他已立志为章氏修谱事业贡献毕生精力。如章梫所称:“人尤以为难得(指不愿为官),实平生以章氏谱牒之事为己事。”
  称山章氏后裔素有修谱的传统。已知的先后有:明代章瑄修族谱,章元纶修宗谱,章冠修家乘;清代章濂修家谱,章培基修会谱,清咸丰间章采南修会谱未成,身先死。这一传统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时代的贻贤,这是贻贤修谱之渊源。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仔钧三十世培基修的会谱距贻贤已近200年,且培基会谱,联会的仅是闽浙赣3省谱牒。因此,弱冠之年的贻贤就慨然身任,他先修《称山章氏家谱》,继而决心修一部比培基更全的会谱。机会和条件终于降临贻贤身上,他利用辗转各省为幕僚的机会,向各地有关官员和章氏宗亲,举“诸族之系出全城(浦城全城堂)者,广为会谱求之于各行省官书、方志、家乘与夫私家著述,辑录章氏遗文轶事”。(章梫《处士章鹤汀家传》)经过长期努力,贻贤搜集会谱资料盈箱累箧,自秦汉到清代分箱保存,尤其以南宋资料最多。他游历5省,都把这些资料随身携带载运,在治事之余,就搬出会谱资料,整理、归类、考证、筛选,遗缺的再征集,会谱取名为《德庆编》。
贻贤晚年辞职回乡,专事修谱。1911年,辛亥革命后,贻贤更是杜门谢客,不言天下事,终曰伏案,专心整理30余年搜罗之文献,终成《章氏会谱德庆编》。正当贻贤上下奔走,谋划印行时,自己已心力交瘁,将付刊而身先死,于1918年四月十二曰,微疾而卒,享年66岁。三堂九族,同僚好友,无不流涕失声曰“失一善人矣”。越人尊尚其德,相议赠予私谥,曰端悫先生,同里门人施煤师事贻贤近30年,最深知先生品行,曰:“先生不谈理学自真切,不矜文章自平实,不争名节自清白。”又赞其“征文考献,三十余载,博大精专,身殁志存。”贻贤身后留二子谟楷、谟训,皆继父志。
  贻贤临终,念念不忘会谱出版事宜,立遗书,嘱浙江天台县一山(章梫字)左丞(清翰林院检讨学部左丞)代为校刊。贻贤子谟楷、谟训整理谱稿送校,一山受嘱校刊,使会谱益臻完备。各省章氏宗人集资订购,使会谱能于贻贤逝世次年六月全部版行。
  会谱分为初、二、三、四编。初编辑宋至清的谱序、会谱序、渊源考、世系图、世系表,历代人文纪及全城阴德表。其余制诰、像赞、列传、墓志、行状、哀词、内传、表疏、祭文、书、启、记、杂文、诗、词、坟墓志、文献录、遗迹志、宋以前的编列在初编,元为二编,明为三编,清为四编。
  章梫序称章贻贤《章氏会谱》“乃为第八次续修之会谱,视前为大备矣”。贻贤会谱确是空前完备的会谱。与此前所有章氏谱牒比较,一是他搜集到全国章氏谱牒140多种于一书,会的谱牒是最全的。二是文献资料时间跨度从秦汉到清末,记的时间是最长的。三是世系涉及章仔钧门下全国17个省(市)140多个县476个章氏聚居点,如《凡例》所述“此次采获两浙、苏、皖、湘、鄂各同宗世系多系康熙丁酉谱(培基撰)漏查之族。”涉及派系面是最广的。四是贻贤会谱分类的文体种类达28种,凡例、叙、记、传、志、图、表、录等一应俱全,体例是最完备的。例如:收具代表性《谱序》148篇,留下历朝各地大量的修谱信息;收《渊源考》11篇,极具源流考证价值;记103篇、传188篇、墓志铭63篇、行状26篇等,留下大量史料文征资料;收诗词708首,另有诗序、跋、杂文等,均具有文学价值。六是资料详实,如《凡例》所定:“其世次、名讳、官阶确可征信者分别添入表内。因代远年淹,无可考正,亦只好照抄来谱牒登载,或两说兼存,庶符疑以传疑之义,以待吾族博雅君子考定。”会谱文献资料多在篇末注明出处。
章贻贤的《章氏会谱》另一大贡献是,确定了浦城为章氏正宗。《凡例》第七条中确定:“现编志传以派出浦城豫章者为正宗,其著籍他省则附在浦城之后,以示区别。其汉唐以来东南各省方志内章氏列传又分别附于传志之后。”第二条又规定:“旧会谱世表自康州刺史及公起至十五世止,其由浦城迁徙者于表格内注明某处祖字样,今查采各族世系有抄至元末明初者,将世表添列五世,庶宋末有元诸先达均可见之。”这就是说,章贻贤将迁徙各地的章氏都统于浦城世系之内,使各地章氏明了浦城是祖地。从这部会谱可以看出,全书从体例、资料、文献等各个方面都充分说明了世称“天下无二章、祖根在浦城”这一历史事实。
  这部会谱还有一突破。章贻贤之前的谱牒,章仔钧弟章仔钊的曾孙辈不列表,章贻贤查找到章仔钊七世孙端叔公的墓志,得知徙居吴县黄村的史实,并将名讳添列世表。
  章贻贤《章氏会谱》是一部具有高度社会学、史学、文学价值的历史文献。当然他受到历史条件和思想的限制,难免有不全面、不正确、不准确的地方。主要的有对祖宗有些溢美之词,不合史实。如清章大来《会稽称山章氏世系考》说:“掠元佑戊辰进士第一。”查历朝进士榜中有“元佑三年戊辰李常宁榜”,可见此年进士第一是李常宁,而且榜中并无章掠名字,而有章援是省元(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二十四)。对一些重要史实,缺互校,而致错误,如唐太傅仔钧章公墓碑碑文有错,若与清光绪己丑《全城堂章氏会谱》或浦城留存实物参校,就不致于出错。会谱在选用历朝各地谱序上,《凡例》有个规定即:“有关系者每族一二篇,其寻常修谱序文只收一篇,冗长者量为删节”,从所收谱序看,多为名人,少为实际撰修者,故内容中讲大道理多,讲修谱具体情况少,以致实际价值减少。《会谱》中有些文献,尚缺出处,个别出处有误。文献删节中亦有少数断章取义现象。不足之处,不一一列举。但总而观之,这些不足,并不能否定《会谱》的重大价值,我们不能苛求前人。章贻贤道德操行,克己奉公,为公益事业贡献毕生精力的事迹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2 12:45 , Processed in 0.08449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