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2030|回复: 0

胡适点评过的几位新文学名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4 14: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06月04日 11:03:40  来源: 人民政协报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0-06/04/c_12180859.htm



  从胡适一生写的作品看,纯文艺方面的,数量并不多。新诗“尝试”一番外,小说、戏剧等体裁屈指可数。可他毕竟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对于新文学家及其作品,予以评骘,自然难免。他于作家及作品的臧否,有些虽然寻常,可许多却颇有见地。这里,我们暂时搁下他对新诗人及作品的看法,仅从零散的相应内容中,钩沉出他的一些言说,以见当时的文艺状况及人物情态。
  一
  胡适对周氏二兄弟的作品,一直就比较欣赏,评价颇高。在1922年8月的一篇日记里,胡适曾说:“周氏兄弟最可爱,他们的天才都很高。豫才(按:鲁迅)兼有赏鉴力与创造力,而启明(按:周作人)的赏鉴力虽佳,创作较少。”胡适这里说周作人的创作较少,应该是指小说之类,他的小品文,数量并不少。
  在当年早些时候,胡适写了一篇重要论文《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说到当时新文学的成绩,因为起步未久,胡适的估价并不高。可就在这估价中,唯独对周氏兄弟青眼有加:“短篇小说也渐渐的成立了……但成绩最大的却是一位托名‘鲁迅’的。他的短篇小说,从四年前的《狂人日记》到最近的《阿Q正传》,虽然不多,差不多没有不好的。”注意,新文艺小说创作成绩,这是唯一提到作家的地方。这唯一,给了鲁迅。
  那么,散文方面呢?“白话散文很进步了。长篇议论文的进步,那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不议。这几年来,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这一类的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藏着深刻的意味;有时很像笨拙,其实却是滑稽。这一类的作品的成功,就可彻底打破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对于此类小品文的特征概括,颇为准确,对于周作人文字的评价,真正不低。小说、散文两个大类,在胡适眼里,由周氏二兄弟各自领军。这一方面符合实际,同时可以见出胡适对二人文学才能的特别看重。
  因为政见未合,鲁迅与胡适,后来便由少来往发展到鲁迅常常地嘲讽或调侃胡适的地步。可在1929年,胡适应教育部之邀,起草了一份“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第二次草案”。其中“选读名著举例”里,除《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外,署名现代作家作品的,只有一个“鲁迅的小说集”。这样的位置,实在显现了胡适对鲁迅创作成绩的推重。
  其实胡适与鲁迅,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是有过颇为相得的相互借重的。胡适对鲁迅在这方面的评价,也值得拈出。胡适在1928年写的《白话文学史》的“自序”里这样说:“在小说的史料方面,我自己也颇有一点点贡献。但最大的成绩自然是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这是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谨严,可以替我们研究文学史的人节省无数精力。”
  比起鲁迅,胡适与周作人的友谊,保持得要长久的多。两人后来有诗词唱和,更有抗战初期胡适从伦敦以一首诗作,劝周作人尽早离开北平去南边,可惜周作人以家累为由没有听从忠告,终于落得浑身沾满污泥。在当时,文人间是不作兴当面相互恭维的。可由衷之言,有时也不能不发。1936年元月,胡适在复周作人的一封信中,对周的文章,说了这样几句:“吾兄自己也是有心人,时时发‘谆谆之言’,但胸襟平和,无紧张之气象,故读者但觉其淡远,不觉其为‘谆谆之言’。此是涵养功深,不易学到。”胡适说的是周作人文章的长处,读者大都是这样感受的,所以写在信中,也并不觉着什么不当。

 二
  除去新诗,胡适对其他体裁文艺作品,发表的看法似乎并不多。即使偶有阅读,记下来的评价也寥寥数语。可这数语中,常常有一些与今天别样的判断。例如1930年7月间,胡适读到了茅盾的小说,在日记里留下了这样的评价:“夜读沈雁冰先生的小说《虹》,此书作者自说要为近十年中的壮剧留一记录。前半殊不恶;后半写梅女士到上海后的演变,似稍突兀,不能叫人满意。此书未写完,不宜骤出版。”《虹》是茅盾1929年所写的一个长篇小说(未完成),虽较其他作家更擅长小说写作,可此时的茅盾总体仍在探索阶段,故作品给胡适留下了这样不成熟的印象。日记后面,胡适还加了判断:“作者的见地仍不甚高。”读了《虹》之后,胡适大约为了印证看法,又取来茅盾另一部《幻灭》来读,结果看法更差:“此篇浅薄幼稚,令人大失望。”
  第二天,胡适接着读了《动摇》和《追求》两篇。此两篇与《幻灭》,是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出版时总名为《蚀》:“读沈雁冰的小说,《动摇》与《追求》。《动摇》结构稍好,《追求》甚劣。”胡适在美国留学时,曾读了大量西方小说,留有印象,成了他后来评价国内新小说的基础。当时新小说还处在探索阶段,茅盾初期小说给胡适的不良印象,应该可以理解。
  茅盾而外,胡适还读过曹禺的剧本,并在日记中记下印象。那是1937年2月的旧历除夕,当天来访客人很多,可到了晚间,胡适却拿起了曹禺的东西来读。“读曹禺(万家宝的笔名)的《雷雨》、《日出》。杨金甫(按:杨振声)赠此二书,今夜读了,觉得《日出》很好,《雷雨》实不成个东西。《雷雨》的自序的态度很不好。”为何这样看《雷雨》呢?胡适略加探讨:“《雷雨》显系受了Ibsen、O'Neil (按:易卜生、奥尼尔)诸人的影响,其中人物皆是外国人物,没有一个是真的中国人,其事亦不是中国事。”胡适到底博览群书,一眼便看出曹禺受到易卜生及奥尼尔的影响。大约由于这种影响,20岁出头的曹禺没有从其中跳出,所以剧情虽动人心魄,可胡适却以为其中人物不是中国人,“皆是外国人物。”
  《日出》一剧,在专业人士眼里,的确如胡适所言:“是一大进步……”胡适还有剧情分析:“其中人物稍近情理,也稍有力量。然不近情理处也还不少。如‘小东西’,金八早要淫她了,而她卖到下处,却总因为‘太小’,接不着客,岂非矛盾?《日出》写胡四,顾八奶奶都太不近情理。”第二天,是春节,胡适还将自己对曹禺两部戏的看法,说给前来拜年的朱光潜夫妇。应该是因为朱光潜从事文艺批评之故吧。以较现代的文艺观看,胡适的见解并不多么深入,可到底有他的眼光,判断力是不差的。

 三
  令今天读者感兴趣的,是胡适还与至今仍以遗作掀动波澜的张爱玲有过一段联系,不仅通信,还见过面。这其中,双方都郑重保留下文字,可资后人寻觅。在这里,我们注意不及其他,主要看看胡适对张爱玲作品的看法。
  1954年10月25日,正在香港的张爱玲给在美国的胡适寄去她的小说《秧歌》,请其“指正”。因为很小的时候,张爱玲通过父亲藏书,读到胡适关于《醒世姻缘》和《海上花》两部小说的考证,引发兴趣,便找来阅读。“这些年,前后不知看了多少遍,自己以为得了不少益处。”这部《秧歌》,张爱玲希望胡适读出那两本书的影响。“假使您认为稍稍有一点接近‘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那我就太高兴了。”胡适收到信及书后,搁置了两三个月,后来翻开一看,感到兴趣。他便提笔回了张爱玲一函,对《秧歌》称赞了一番:“你这本《秧歌》,我仔细看了两遍,我很高兴能看见这本很有文学价值的作品。你自己说的‘有一点接近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我认为你在这个方面已做到了很成功的地步!”
  如此评价张爱玲之后,胡适意犹未足,又对具体内容做了一些解析:“你写月香回家后的第一顿‘稠粥’,已很动人了。后来加上一位从城市来忍不得饿的顾先生,你写他背人偷吃镇上带回来的东西的情形,真使我很佩服。”“你写人情,也很细致,也能做到‘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如131—132页写那条棉被,如175、189页写的那件棉袄,都是很成功的。189页写棉袄的一段真写得好,使我很感动。”
  这来往的两封信,双方均未留底稿(胡适在日记里特别注明一笔),可张爱玲的信,胡适捡起来粘在了日记里;胡适的信,张爱玲也妥为保存,后来引在一篇文章中,使得我们对他们的这些交往和看法,有了确切的文字证据。在当时的日记里,胡适更有“近年所出中国小说,这本小说可算是最好的了”的评价。因为未留底稿,胡适在日记中,概括记下一笔:“一月廿五日,我答他(她)一信,很称赞此书。我说,‘如果我提倡《醒世姻缘》与《海上花》的结果单止产生了你这本小说,我也应该很满意了。’”由于胡适的推举,张爱玲不仅喜欢上了《海上花》,受影响写出《秧歌》,到后来更用白话翻译一遍,又用英语翻译一遍这部古典小说,这也许又是胡适始所未料的吧。
  对于新文学家及作品,胡适一直都有兴趣,可惜他涉足领域太广,加上纷繁事务,就无暇多读。可是,只要能得手或朋友介绍的作家作品,他都能以很快速度读毕,并予以不外行的评价,显现出在这方面的独有眼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2 07:21 , Processed in 0.06345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