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111|回复: 0

谈近现代书画的辨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7 20: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xiaoyue7781.home.news.cn/blog/a/01010002837B026A00ADF3D1.html




                              
书画作伪,由来已久,早在晋魏时代就已出现。以后,作伪之风越演越烈,如从宋代算起,书画史上就曾出现过3次作伪高潮。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艺术市场的开放,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的播出等,使得古玩市场又活跃起来,沉寂了半个世纪的书画作伪之风也死灰复燃。其作伪手段之狡猾,伪品之多,令人咋舌。
   
近现代书画作伪可概括为两部分:其一,近代部分,主要作赵之谦、虚谷、任颐、吴昌硕、吴湖帆、任熊、江寒汀、王一亭、蒲华、吴石仙、吴徵、高剑父、陈树人等人的伪作,其中又以吴昌硕、王一亭的最多。其二,现代部分,主要作齐白石、溥心畬、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李苦禅、黄宾虹、陈衡恪、陈半丁、刘海粟、钱松嵒、吴作人、于非闇、谢稚柳、王雪涛、黄胄、亚明、程十发、何香凝等人的伪作。书法主要作启功、刘炳森、郑孝胥、康有为、于右任、郭沫若、沈鹏、舒同、赵之谦、吴昌硕等人之伪。

     近现代书画作伪,除继续采用伪古画的临、摹、仿、造、代的方法外,又利用了新技术和新手段,概括起来,主要有6:
   
其一,电脑复制(包括用电脑重新拼凑、排列)和电子扫描。这种方法,又名克隆复制,其优点是与真迹如出一辙。其弱点是有形无神,在作品的神韵上与真迹相距甚远。

   
其二,照相复制。将真迹按原样大小拍成照片,然后用新科技进行复印、作旧。这类伪作百分之百与原件相同。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它有照片的余光,用手摸则无真迹的手感。

   
其三,幻灯投影临摹。即先把真迹照成幻灯片,然后投放到纸上进行临摹。

   
其四,利用物理、化学的研究成果,对纸、绢进行作旧处理,尤其是古器物、古字画进行处理后,古色古香之感溢于赝作,以此欺骗收藏爱好者。

   
其五,仿造国家元首、书画家亲朋好友的题跋或著名收藏家的印章,声称“家属提供”或“某某书籍著录过”,以此博取买家的信任,来骗取钱财。

   
其六,改头换位,移花接木。即以真迹作样本,将一件作品中的人物、走兽或景物移走、删改,改换或嫁接成其它内容,这样一件新作便出笼了。

   
此外,完全不以真变迹为粉本,凭空臆造,无中生有,也是当前普遍采用的一种作伪手段。作伪手段五花八门,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鉴定家自有辨伪之法。

   
其一,对比分析法。鉴定者脑海中要有真迹的样板,一见到伪作,就可从题材内容、笔法特点、构图、师承诸多方面与真迹进行比较。

   
其二,观气。凡是一些著名书画家,如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等,他们的作品都有一股“大气”,也就是顾恺之说的“气韵”,溢于画面,而伪作则多数是运笔呆板粗俗、匠气十足,无“大气”可言。

     其三,细察书画中的款题和所钤的印章。书画作品中的款题和钤印,是表示此图为己作的凭证。款题又是假手下功夫最多,又最难突破的一关。其伪作常会出现运笔呆板、软弱、失真、水平低下等弊端,从而为辨别该书画的真伪提供佐证。至于作品中钤的书画家本人的印章真伪鉴定,只要仔细核对,不难找出破绽。一般来说,真印的篆文大都自然、流畅、清晰,印色鲜艳而不火,而翻刻的印章,其篆字的笔法软弱呆板,印色火气,印框稍大,或某些笔划不对,或故作残以充真,有缝可击。
   
总之,书画鉴定是一门比较难的学问,鉴定者除要掌握上述原则外,还要多看实物,这样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6-5 19:47 , Processed in 0.09564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