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113|回复: 0

《长生殿》的人文精神浅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9 12: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生殿》的人文精神浅论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   王丽梅
内容提要:洪昇的《长生殿》以历史上唐玄宗与杨玉环的故事为题材演绎出一段至情至性的爱情悲剧。在《长生殿》中,作者一改历史上对唐玄宗和杨玉环的传统定位,把他们塑造成为具有常人之人情人性的帝王夫妇,突出渲染了他们之间的情爱缠绵,尤其塑造了具有平等意识的杨玉环形象,反映出作者对真挚情爱和女性形象的深层思考,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长生殿   爱情观  人文精神
洪昇的《长生殿》是清代传奇中最杰出的作品,以赞美的笔调描写了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真挚的爱情和缠绵的相思。《长生殿》一问世曾经引起了举国上下的吟唱叹赏,“一时朱门绮席,酒社歌楼,非此曲不奏,缠头为之增价” ;吴舒凫也说“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以是传闻益远。蓄家乐者攒笔竞写,转相教习。优伶能是,升价什佰。他友游西川,数见此演,北边、南越可知已” 。洪昇的《长生殿》名声远扬,以至于皇宫内院也慕名特意诏请戏班入宫演出:
康熙丁卯、戊辰间,京师梨园子弟以内聚班为第一。时钱塘洪太学昉思升著《长生殿》传奇初成,授内聚班演之。圣祖览之称善,赐优人白金二十两,且向诸王称之。于是诸亲王及内阁大臣,凡有宴会,必演此剧。而缠头之赏,其数悉如御赐。先后所获殆不赀。
《长生殿》并非凭空虚构,而是洪昇根据史料、民间传说与元杂剧中关于李隆基和杨贵妃爱情故事的描写改编而成。李隆基世称唐明皇,史载即位初期尚能励精图治,整肃政治,使得大唐帝国呈现了“开元之治”的太平盛世。但自从任用了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后,就不理朝政而恣意行乐。杨玉环,即大多数人都非常熟悉的杨贵妃,弘农华阴人,早年丧父丧母,被寄养在叔父杨玄珪家中,16岁被封为寿王李瑁的妃子,三年后,唐明皇所宠爱的武惠妃病逝,明皇深感寂寞,后见杨玉环美貌异常,居然夺自己儿子所爱,沉溺于与杨玉环的男欢女爱中不可自拔。这一年唐明皇63岁,杨玉环27岁。 自从拥有了杨玉环,唐明皇“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并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关于李杨的爱情故事,自中唐以后,文人墨客多兴致盎然,费了许多笔墨。诗词歌赋、野史笔记、戏曲小说常常以此为题材进行渲染,比较著名的有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乐史的《杨太真外传》、无名氏的《梅妃外传》、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吴世美的《惊鸿记》等等。其中白居易的《长恨歌》最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洪昇的《长生殿》以白居易的《长恨歌》为底本,承续其对李杨爱情的赞美基调,但洪昇的《长生殿》和白居易的《长恨歌》的主题则恰恰相反,白居易以李杨一生一死来传达遗恨终生的主题,而洪昇变“长恨”为“长生”,对李杨的爱情给予了热烈的肯定和赞美,以李杨在月宫的结合完成对“情根历劫无生死,看到底终相共”这一人生真情的颂扬。

《长生殿》突出了李杨之间的美好情缘,渲染了他们的甜蜜厮守。洪昇以同情的姿态歌颂了李杨之间“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生死爱情,在开篇就明确了一个“情”字,“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洪昇为了表现李杨爱情的忠贞不渝,淡化了李隆基荒淫的一面,更忽略了杨玉环原为寿王妃的事实,同时,对杨玉环与安禄山私通的事实也只字未提,洪昇按照自己的爱情理想将历史原型塑造成一对“古今情场真心到底”的有情人。
在历史上,杨玉环一直被认为是祸水红颜而遭到抨击。民间关于杨贵妃的传说,津津乐道者有贵妃喜欢吃荔枝和贵妃出浴二例,前者渲染杨玉环的奢华,后者突出杨玉环的美貌。总之,都是从负面刻画了一个误国的红颜。在洪昇《长生殿》中,杨玉环的形象却不再是一个祸国殃民的罪魁,而是一个被情所困、为爱所伤而色艺双绝的性情女子。无论在文人的笔下,还是在民间传说中,杨玉环都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人,她“鬓发腻理,纤秾中度,举止闲冶”,其浴后之姿更成为女人完美的象征,“既出水,体弱力微,若不任罗绮。光彩焕发,转动照人” 。《长生殿》也突出了杨玉环的美貌,《定情》、《春睡》、《窥浴》等折用浓墨重彩渲染了杨玉环的倾国倾城之貌。唐明皇赞之“庭花不及娇模样。轻偎低傍,这鬓影衣光,掩映出丰姿千妆” ,从宫娥的赞叹中也描绘了杨玉环的惊艳:
【水红花】(合)亭亭玉体,宛似浮波菡萏,含露弄娇辉。【浣溪纱】轻盈臂腕消香腻,绰约腰身漾碧漪。【望吴乡】(老旦)明霞骨,沁雪肌。【大胜乐】(贴)一痕酥透双蓓蕾,(老旦)半点春藏小麝脐。
杨玉环的美貌“常使君王带笑看”,但真正使得李隆基对杨玉环产生真挚的爱情还在于杨玉环的绝妙才情。李隆基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帝王,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工诗词,长音律,擅丹青。正是基于此,既具有超群美貌,又能歌善舞的杨玉环,让李隆基大加赞赏。在《制谱》、《偷曲》、《舞盘》等出,作品刻划了杨玉环聪慧乖巧、多才多艺的动人形象。洪昇为了突出杨玉环的才华,把原为李隆基所创制的《霓裳羽衣曲》说成杨玉环经过月宫仙子的启发而创制的,杨玉环且对月中仙乐进行了反复推敲,杨玉环评价《霓裳羽衣曲》云“这声调虽出于月宫,其间转移过度,细微曲折之处尚欠调匀,拍子怎下?”经过杨玉环精雕细琢的《霓裳羽衣曲》“反胜天上” ,突出展示了杨玉环的才华。杨玉环所制之谱获得了深谙音律的唐玄宗赞赏,“不要说你娉婷绝世,只这一点灵心,有谁及得你来”、“恁聪明,也堪压倒上阳花”  。这不仅是唐玄宗的溢美之词,在《偷曲》中,通过号称铁笛的李  的评价赞美了杨玉环所制之谱的完美,“妙哉曲也,真个如敲秋竹,似戛春风,分明一派仙乐,信非人世所有”、“音节明,宫商正,风内高低应”。剧中杨玉环不仅谱制了《霓裳羽衣曲》,还于翠盘中舞蹈《霓裳羽衣曲》。其《霓裳羽衣曲》舞也让唐玄宗赞叹不已,“逸态横生,浓姿百出。宛如栾风回雪,恍如飞燕游龙。真独擅千秋”。洪昇把杨玉环改编为不再是以色侍人的普通嫔妃,更是一个以艺动人、才色双绝的女人。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普通的男人都可以娶多个妻子,贵为天子的封建帝王更拥有后宫三千佳丽,他们各个艳若天仙,杨玉环进入到李隆基的视野中实属偶然,因此,即使拥有了杨玉环,也无法阻止李隆基去宠幸虢国夫人、梅妃。杨玉环以绝俗的才情超越了一般的嫔妃,获得了李隆基赞赏和留恋,他们的情感才一步步地由性爱到情爱得到了深化升华,李杨之间的情感有了新的因子。更重要的是,在《长生殿》中,杨玉环是一个“情”的化身。她追求永恒的爱情,《定情》中,“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的唱词四次反复吟唱,突出了杨玉环对天长地久的梦想。杨玉环一出场就把自己与李隆基的关系定位为“与子偕老”的夫妻情感,“若得一个久长时,死也应;若得一个到头时,死也瞑”,抒发了一个普通女子对“情”的追寻。她也像普通堕入情网的女人一样因情人的二三其德而怨叹而撒娇使性,也为争宠不择手段。在《长生殿》中,我们看到的杨玉环特具小女人情怀,她爱着恨着都为一个“情”字 。但凡人爱得越深越怕失去这份爱,这是人之常情,即使虽贵为“一人独占三千宠,无人能与竞雌雄”的皇娘娘也不例外,甚至其焦虑不安的心理也较常人更强烈,因为拥有后宫佳丽三千人的皇帝二三其德从来不是什么恶德,因此,担忧爱人“日久恩疎,不免白头之叹”成了杨玉环的心结。第二十二出《密誓》中深情的海誓山盟更把杨玉环为“情”所困的复杂心理细腻地描摹出来。“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成为杨玉环痴爱和怨艾的心理动因,也正因为如此,她才对唐玄宗宠幸她的妹妹和梅娘娘心生嫉妒。“君心可托,百岁为欢”是杨玉环作为女人对爱情婚姻生活的要求,因此她绝不与人分享爱人。如果说,杨玉环排挤梅娘娘尚有后宫争宠倾轧的意味,那么自己的妹妹受到自己爱人的宠幸却也让她倍感伤害。君恩如水付东流……只道君心可托,百岁为欢。谁想妾命不犹,一朝逢怒。遂致促驾宫车,放归私第。金门一出,如隔九天。(泪介)禁中明月,永无照影之期;苑外飞花,已绝上枝之望。杨玉环被遣回家心里悲叹自己命运不济也埋怨君王无情:
【榴花泣】……我含娇带嗔,往常间他百样相依顺,不提防为着横枝,陡然把连理轻分。……未白头先使君恩尽
这已经不是后宫争宠固权的一种手段,而是爱情心理中排他行为的一种自然流露了。杨玉环是以唐皇李隆基妻子自居,而不是千千万万个皇宫妃子之一,因此对天盟誓,愿“生生世世共为夫妻,永不相离”,这个誓言杨玉环是的的确确“生死守之”,马嵬驿缢死后还念念不忘与李隆基曾经拥有的欢情,“位纵神仙列,梦不离唐宫阙,千回万转情难灭”,一缕香魂终不忘至死不渝的情爱。马嵬之乱,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能够保全江山与性命,杨玉环不惜主动请死,其为情而死的深情尤其让人唏嘘不已。洪昇设计了这些情节,把杨玉环还原为一个真实的女人,肯定了她对真情的执著追求。《长生殿》中,杨玉环还是一个有识见的女子,这种识见表现在对于唐玄宗宠幸虢国夫人一事不同人的反映上。在高力士看来,杨玉环“[前腔]娇痴性天生忒厉害,前时逼得个梅娘娘,直迁置楼东无奈。如今这虢国夫人,是自家的妹子,须知道连枝同气情非外,怎这点也难分爱” 。在高力士眼中,排他的动机是结党营私。杨玉环自己的姐妹也批评她是自小就“惯使娇憨……一谜儿自逞心胸”“恐生不测”,杨氏姐妹的劝导则从取悦逢迎出发。《絮阁》中,高力士一番话可说是典型地说出了宫廷中帝妃之间的常态关系,也指出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女子在婚姻生活中的弱势地位,“莫说是梅亭旧日恩情好,就是六宫新窈窕,娘娘呵,也只合佯装不晓,直恁破工夫多计较!不时奴婢擅敢多口,如今满朝臣宰,谁没个大妻小妾,何况九重,容不得这宵”,高力士这些言语代表了当时普遍的舆论俗情,杨玉环偏偏不认同这样的标准,在她心中只有专一不二之情才是真正的感情,因此她埋怨李隆基“虚情假意”,自己要“把从前密意,旧日恩眷,都付于泪花弹向天”,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追求真情拒绝假意的杨玉环以“情”为评价准则,体现了新的女性意识,也反映出洪昇非常先进的爱情观念。

《长生殿》中李隆基显现出来的形象不只是一个君王,更多的是一个沉浸在情网的情种形象。对于李隆基,作者并不否认他的重色误国。白居易说李隆基“重色倾国”,洪昇也说他“占了情场,误了朝纲”,但洪昇更多的是从多情重情这个角度刻划了一个多情的男人,一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普通男人。在《长生殿》,李隆基对于他与杨玉环之间爱情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并最终得到升华的。李隆基初选杨玉环入宫时,他表现得同历代文学作品中重色贪欢、喜新厌旧的帝王形象并无二致,乍见杨玉环,被其美貌吸引,给予了杨玉环专宠,把六宫粉黛都抛掷一边,“后宫新得娇娃,一日几摩挲”,但时间稍过,他又开始不安分,非常随意地宠幸了一回杨玉环的妹子,后又暗招已被废置的梅娘娘侍寝。当杨玉环怨恨李隆基用情不专时,他也向从前的帝王一样把她遣送回家。在杨玉环离开后,睹物思人,思念之情越来越浓, “追悔,悔杀咱一刬儿粗疎,不解他十分的娇  ,辜负了怜香惜玉,那些情致” 。他茶饭不思,连进膳的也打了两个,“思伊,纵有天上琼浆,海外珍馐知他甚般滋味!除非可意,立向跟前,方慰调饥” 。 平日里给自己带来无穷快乐的山水之娱也无法排遣心中烦忧,“想亭际,凭栏仍是玉阑干,问新状有谁同倚?就有新声啊,知音人逝,他昆歌绝响,我玉笛羞吹” 。待看到杨玉环剪发表情不禁泪水横流,“记前宵枕边闻香气,到今朝剪却和愁寄,睹青丝肠断魂迷” 。这次分离使得李杨之间的情感得到了强化。这哪里还是一个具有至高无上权柄的封建帝王,完全是一个人间情郎的面目。封建礼制没有给帝王在两性的关系上设定任何限制,帝王享受无上的特权,与哪个女人在一起快活完全随心而欲,不必有任何愧疚之感。但是在洪昇的笔下,封建帝王一扫薄情寡义、纵情重欲的形象,成为一个钟情重情的丈夫。在高力士为他出主意准备接回杨玉环的时候,他唱道:
【下小楼】喜得玉人归矣,又愁他惯娇嗔,背面啼,那时将何言语饰前非!罢,罢,这原是寡人的不是,拼把百般亲媚,酬他半日分离。
“饰前非”揭示出李隆基对自己乱情的否定,肯定了专一之情。在《夜怨》中,唐玄宗暗招已被废置的梅娘娘侍寝之事件被杨玉环知道后,面对杨玉环伤心的指责,一个劲的道歉“总朕错,总朕错,请莫恼,请莫恼”。唐玄宗象一个犯错的男人左遮右掩,完全丧失了帝王的威严。从礼教立定以来,帝王专享特权拥有后宫三千佳丽,这从制度上给予了认可和保障。同时,礼制规定把女人的嫉妒当作“七出”理由之一,嫉妒被当作女人的一大罪名,而在《长生殿》里,李隆基看到杨玉环因为自己用情不专而伤心,他不仅没有以“嫉妒”为名治杨玉环的罪,反而感到了歉疚和惭愧,并把杨玉环的嫉妒释为“情深妒亦真”,这是作者洪昇借李隆基之口对爱情发出的极高肯定与赞叹,把帝妃之间的关系提高到了爱情的高度,同时也把几千年来加在女人身上的罪名一下子就全部否定了,突破了束缚女人、禁锢女人的心灵枷锁,使世人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对“嫉妒”这种人人皆有的心理进行理性评价,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意义。随着帝、妃之间的交往日久,杨玉环的才情使得他既惊且喜,情愫渐生,李隆基与李杨爱情最终从性走向了情,进入到了最高峰。被杨玉环的专一之情所牵引,唐玄宗对爱情也逐渐专一起来,特别是在《密誓》中,他与杨玉环拈香盟誓:
(合)香肩斜靠,携手下阶行。一片明河当殿横,(旦)罗衣陡觉夜凉生。(生)惟应,和你悄语低言,海誓山盟。(生上香揖同旦福介)双星在上,我李隆基与杨玉环,(旦合)情重恩深,原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永不相离。有渝此盟,双星鉴之。(生又揖介)在天愿为比翼鸟(旦拜介)在地愿为连理枝。(合)天长地久有时尽,此誓绵绵无绝期。
(生携旦手介)(旦)【南泣颜回】携手向花间,暂把幽怀同散。凉生亭下,风荷映水翩翩。爱桐阴静悄,碧沉沉,并绕回廊看。恋香巢秋燕依人,睡银塘鸳鸯蘸眼。
(生)【北石榴花】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子待借小饮对眉山。俺与你浅斟低唱互更番,三杯两盏,遣兴消闲。(《惊变》)
小宴中,夫妇二人不执君臣礼,而执夫妇礼,推杯换盏,情深意浓。杨玉环曲唱《清平调》,李隆基以玉笛和之,怎样一副夫妻恩爱图景。《窥浴》中通过宫娥之口也渲染了他们的情意深长:
【凤钗花络索】花朝拥,月夜偎,尝尽温柔滋味。【贴合】镇相连似影追形,分不开如刀划水【醉扶归】千般  纵百般随,两人合一付肠和胃。【梧叶儿】密意口难提,写不迭鸳鸯帐,绸缪无尽期。
《长生殿》淡化了李隆基作为帝王的形象,专意刻画其重情的一面。在安禄山叛乱君臣仓促之间要到四川避难时,李隆基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家国的遭难,而是对自己心爱的妃子满怀歉意,“天哪,寡人不幸,遭此播迁,累他月貌花容,驱驰道路。好不痛心也” 。真真古今最懂惜香怜玉的情种。
马嵬之变是李杨幸福生活的转折,为了凸显李杨爱情的真挚,作者一改白朴在《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马嵬之变杨玉环和李隆基的态度。在白朴《梧桐雨》中杨玉环面对生死,虽知不济事仍是说出“陛下,怎生救妾一身”,展示的是杨玉环可怜无辜的形象,而李隆基面对佳人之难,只连连说“六军心变,寡人不能自保”,其虽事出无奈但也显薄情。在《长生殿》中,杨玉环则表现出聪慧而识大体并且肯为“情”做出牺牲的崇高和悲壮:
(旦哭介),陛下啊,【耍孩儿】事出非常堪惊诧。已痛兄遭戮,奈臣妾又受波查。是前生,事已定薄命应折罚。望吾皇急切抛奴罢,只一句伤心话……(旦跪介)臣妾受皇上深恩,杀身难报。今事势危急,望赐自尽,以定军心,陛下得安稳至蜀,妾虽死犹生也。算将来无计解军哗,残生甘愿罢,残生甘愿罢!……(旦)陛下虽则恩深,但事已至此,无路求生。若再留恋,倘玉石俱焚,益增妾罪。望陛下舍妾只身,以保宗社。(《埋玉》)
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杨玉环丝毫没有顾及自己的生死,甘愿以自己之死保全自己的家国和爱人;李隆基在军心大变生死关头也还是一往情深,宁要美人不要江山,面对心上人的请死之情,他表白自己的心迹“你若捐生,朕虽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他则甚。宁可国破家亡,决不肯抛舍你也”,甚至表示军队“若是再禁加,拼代你陨黄沙”,生死的考验把李杨二人的真挚爱情推倒了最高潮。李杨二人难舍难分,其情之深切点出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主题。杨玉环死后,李隆基的帝王身份更被消解,洪昇描写了一个失偶男人心中的苦痛,强化描写了李隆基心灵中人之性情的一面。《长生殿》中最感人的不是李杨沉醉情场的柔情蜜意,而是生离死别之后的无尽相思,《闻铃》和《哭像》两场,是洪昇竭力渲染的两折。李隆基一路上见云山重迭,孤雁哀鸣,触景生情,剑阁上雨打孤叶,风吹檐铃,使得他肝肠寸断,悲痛万分。万里巡行,多少悲凉途路情。看云山重叠处,似我乱愁交并。无边落木响秋声,长空孤雁添悲哽。 到了成都后,李隆基被相思所苦,他选出技艺高超的木匠,用上等的香檀木雕刻成杨贵妃的像,迎进宫来,送入庙中,唐明皇见到杨玉环的雕像时神情恍惚,泪如雨下,“好一似刀裁了肺腑,火烙了肝肠”,自蜀回銮路过马嵬,他更是“号呼,叫声声魂在无?唏嘘,哭哀哀泪渐枯”,恸彻心底的追悔和刻骨铭心的相思使得他唯求速死,“早赴泉台,和伊地中将连理栽”。致使雕像也留下眼泪。李杨之间这种绵绵的情思使得全剧充满了强烈的悲剧气氛。洪昇对于爱情理想的追寻使他不止于描写这样的爱情悲剧,他更设计了寄情天上的浪漫主义结局,让男女主人公飞升仙境,在情悔与梦幻中,李杨摆脱现实的政治身份,自由自在的追求着爱情、坚守着爱情。帝妃之间的爱情因政治而成为千古悲情,神仙眷侣因摆脱了世俗的身份而成为永恒的经典,反映出洪昇对爱情这一人类永久话题的深层思考。

在中国古代男权社会中,女性从一出生就是被男性塑造的“第二性”,女性没有自己的人格、灵魂、追求,其所有的欲求都围绕着“三从”、“四德”的规定而不自知,“女诫”“七出”更扭曲了女性的心灵,使她们不仅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同时也失去了自我反思的能力。综观整个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女性的形象不外乎思妇、怨妇,等待与顺从是她们共同的特点,而《长生殿》中杨玉环的形象超越了历代女子低眉顺眼、柔弱卑微的怨妇形象,更改变了传统上刁钻媚人、任性残忍的泼妇形象,洪昇从“人”的角度对于杨玉环的感情世界给予了诠释,对女性形象的重新塑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宋明以来,社会上兴起了两种对立的思潮,一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潮,要求人们泯灭自己的本能欲望而恪守教义伦理等抽象普遍的原则,一是与之相对应的“性灵说”,“性灵说”正视人生的欲望,也张扬人对情欲的追求。“性灵说”因为符合人类普遍的追求和人的内心现实,在社会上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力。同时,由于长期以来社会对女性意识的弱化和消解,女性内心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性灵说”的主张尤其满足了女性自我认识的内心需要,因此“性灵说”从女性的自我意识领域开始突破,形成了女性解放的思潮。洪昇接受“性灵说”的主张,塑造出一个张扬自我、追求爱情的新的女性形象,为长期弥漫在男性心灵中以色伺人的女性形象注入了平等的因素,洪昇用文学的形式实践了新的主张,和明代尤其浓烈的女性解放思潮相互呼应,从婚姻的角度刺激了女性的自我认识、自我解放,构成了新的社会旋律。这一观念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回应,以至于“勾栏争唱孔洪词”。同样,洪昇在《长生殿》中为李隆基的帝王形象也灌注了人性人情的内涵,使他从高高的帝王宝座上走下来,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男权社会的长期覆盖,不仅消解了女性的自我认识,也模糊了男性的自我评价,男性与女性的关系被规范成了君主与嫔妃的主从关系,男性往往把自己当作统治者,占有着女性,也统治着女性,洪昇以一个帝王身份的男性形象来探讨婚姻生活中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具有极大的象征作用。洪昇选择帝妃的爱情关系来探讨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可谓独具慧眼。然而在《长生殿》中,作者一反常情,不仅没有突出男性的帝王意识,反而淡化李杨之间的帝妃关系,更淡化了李隆基的帝王身份,把他当作一个男权社会中男性形象的典型。在洪昇眼中,男性与女性的情感关系不应该是“谁没有三妻四妾”的多妻制,而应该是“专一”的夫妇情笃,洪昇通过李杨爱情的描述对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妻妾现象给予了关注,展示了男权社会中男性在婚姻生活中从妻妾成群到平等专一的转变历程,为多妻制的婚姻提供了新婚姻模式的范本。洪昇以这种新型的夫妻关系解构了长期统治社会的多妻制,表现出了极大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Spirit of humanism in the play Eternal Palace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faculty of arts  

Wang Limei

Abstract: Eternal Palace by HongSheng is a love story based on the true story between Li Longji and Yang Yuhuan in history .In this drama the writer describes the couple of emperorship as common people with human nature and feelings, especially their deep lobe and equal resentment, switching the original judgment on them into the new, which shows that the writer does have deep reflection on love and woman image as well as spirit of  humanism .

Key words: Eternal Palace; Viewpoint of love; humanistic spiri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2 13:43 , Processed in 0.08049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