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864|回复: 0

禅宗的轨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0 08: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拈花微笑

    禅的宗旨是从佛教传下来的,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据《大梵王问佛决疑经》里记载,有次大梵天王把一枝金色波罗花献给释迦牟尼佛祖,请佛祖为众生说法。释迦佛祖对着台下众生,默然不说一句话,只轻轻地手拈波罗花,向大众环示一圈,大家都不了解他的寓意,只有大弟子摩诃迦叶,会心地展颜一笑,于是释迦便当众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便是禅宗的开始。
  所谓“正法”,指佛在世及其入灭后的一段时间的纯正的教法;所谓“眼藏”,指心法深广,能含藏万德。
  佛祖传授给迦叶尊者,乃至后来禅宗一脉所传的,就是这个“正法眼藏”。
  摩诃迦叶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属婆罗门种姓。他原来并不信佛,在释迦牟尼成道的第三年,迦叶受佛陀的感召皈依佛门。据说他八天就得道成为阿罗汉。迦叶是佛陀生前最得意的门生之一,被列为佛祖十大弟子之首。迦叶入佛门后,曾率领五百弟子在韦提河山修习头陀苦行,被称为“头陀第一”,佛祖称赞他“大行渊广”。
  禅宗认为,佛在灵山会上的“拈花示众”,是要弟子们领会佛教的根本精神,迦叶的“破颜微笑”则是暗示了他已得到了佛陀思想的真髓。这就是“以心传心”的无言之道,被禅宗看作为“教外别传”。如此,摩诃迦叶成为了禅宗的开山祖师。

2、达摩东渡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是东印度人。他得法后,游方行化到了南印度。南印度国王香至崇奉佛教,他的三位王子也信奉佛法。
  般若多罗有心考察了一番,知道三太子菩提多罗是法器,只因时机未到,所以他暂没吭声。等到香至王驾崩,举众悲痛欲绝,只有菩提多罗在灵柩前坐禅入定。七天以后,三太子起身要求出家。般若多罗为他授了具足戒,并对他说:“佛祖把正法眼藏传授给迦叶尊者,辗转到了我,我现在要传给你。”
  般若多罗传法完毕后,说了四句偈语,然后站起,伸开左右手,各放二十七道五彩斑烂的光芒。又腾身跃到虚空,化火自焚。当时空中的舍利于如雨般落下,菩提多罗收后建塔供养。
  就这样,“以心传心”的禅宗宗旨从迦叶起传了二十七代,最后传到了南天竺国香至王的三太子菩提多罗(后改菩提达摩)。
  菩提多罗是禅宗划时代的人物。从他起,西天禅宗把发展方向转到了中国。菩提达摩作为西天禅宗的二十八祖,担起了这历史的重任。
  达摩渡海东来,先从广州上岸,与南朝的梁武帝见面。梁武帝是当时笃信宗教的皇帝,不但虔信佛教,同时也崇尚道教,所以一见达摩大师,便问:“我修造了这样多寺庙,做了许多的佛事,你看有什么功德?”
  达摩大师肩负宣扬正信佛教的心法使命,便老老实实答道:“并无功德,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因为梁武帝“有眼不识真佛”,他于是就走了。后来梁武帝后悔,派人前去追赶,眼看前面已经没有路了,达摩“一苇渡江”来到北魏,在那里他不吃不喝,面壁静坐了9年。相传在他面壁的最后一刻,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他成佛了。

3、传法僧璨

    达摩寂灭后,寻找一位堪任大法的“法器”的使命,又历史地落到了慧可的肩上。
  有一天,有一位看上去已四十多岁的居士来见慧可,说:“弟子之身被重病所缠,请大师为弟子礼忏说罪,以得宽恕。”
  慧可就像当年达摩一样答道:“把你的罪过拿来,我替你礼忏。”
  这位居士想了半天,茫然道:“我找不到我的罪。”
  慧可道:“我已经替你礼忏完毕!你应该按照佛法出家为僧。”
  居士道:“今日我见到大师,已知就是僧人了。但还不知道什么叫佛法?”
  慧可道:“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无二。”
  这位居士听了慧可的这几句话,深有所悟:“直到今天我才知道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就像心一样,佛法无二啊!”
  这才是达到了悟心成佛的宗旨。故慧可听后,特别高兴,非常器重他,随即剃度出家。并夸奖说:“是吾宝也,宜名僧璨。”
  慧可看中了僧璨,于是将所承达摩的法印及法衣传授给他,并念偈语道:“本来缘有地,因地种花生;本来无有种,花亦不曾生。”
  慧可传法后,叮嘱僧璨隐居深山,说不久将有法难,他自己必须遇害以酬宿债。
  慧可之后去北齐邺都大弘禅法,随时为众人开示心要,皈依者甚多,道誉甚广。
  三四十年后,他在匡救寺讲道的时候,寺里有个辩和法师对他极为不满。因为他的听众有不少都去跟慧可参禅了。辩和法师到知县翟仲侃处大肆诽谤。翟知县听了谗言,对慧可施以非法,而慧可坦然接受。慧可遇难时,正值一百零七岁的高龄。

4、“借宿”转生

    四祖道信从僧璨处得衣法后,一心精进,不敢有一丝懈怠,相传他六十年中,胁不着席。
  唐武德年间,道信到蕲州黄梅,住在破头山,说法示众,听从者很多。当时山里有一个种树的老人,也一定要跟他出家,他对老人说:“你现在老了,出家无用。若一定想出家的话,可待来生。”
  多年后的一天,道信到黄梅县去,路上碰见一个小孩儿,相貌奇秀,不同于一般的儿童。他就问这孩子姓什么。
  小儿答道:“即使有性,也不是常性。”
  道信又问了他一次姓什么。
  小儿答:“是佛性。”
  道信继续问:“你没有姓吗?”
  小儿紧接着答:“因为性空,所以无姓。”
  如此,道信才知道这小孩儿就是前面那个提出要跟他出家的老人转世。
  原来,那位种松树的老人受了道信的激发后,便准备丧命转生。他来到河边,向一位洗衣服的姑娘“借宿”。这姑娘不明白他的意思,说要回去问问父母。老人说:“你只要答应一下就行。”
  这姑娘糊糊涂涂地应了声,于是老人便投到这姑娘的胎中了。
  姑娘怀孕后,被他的父母发现,大怒,认为未婚先孕,是辱败门庭的行径。于是将她赶出家门。姑娘无处可去,只好白天为人家纺纱织布,晚上在人家屋檐下过夜,甚至有时行化乞讨。最后生下一子。姑娘认为这是不祥之物,所以把他扔到一个脏水浊港中。
  第二天跑去一看,孩子不但没死,反而气色极好,正逆流而上。姑娘大惊,知道不是一般人子,把他捞起,带回去抚养。稍稍大一点后,就跟着母亲一起讨饭,邻里巷人都喊他“无姓儿”。有次碰到一位相面先生,他仔细端详后道:“这孩子面相极好,只是还缺七种相,赶不上如来。”
  这孩子因为没有父亲,所以,他自然也就说不清自己到底姓什么。
  道信知道了这孩子的来历,就带他到他母亲的住所,恳求允许这孩子出家。孩子的母亲因为带着孩子行乞不方便,再加之知道此子的“宿缘”,所以非常痛快地就答应了。
  这个没有姓的孩子就这样成了四祖道信的徒弟。待他长大成人,道信就把衣法传授给了他,并念了一首法偈云:

  花种有生性,因地花生生,
  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因为仰慕道信祖师的德风,多次召他入京。他都以身体有病而推辞了。最后一次,唐太宗对使者说:“如果道信再不肯来,那就把他的头拿来见我。”
  使者把这个意思告诉了道信。谁知他毫无惧色,引颈就刃。这么一来,反把使者给吓退了。太宗听后,更加钦慕了,自然不再强迫他进京,还赐给他许多珍宝,以遂其志。
  唐高宗永徽年间,道信就终于破头山。徒众们在山上建塔供养。一年后的四月八日,塔门忽然无故自开。道信的面貌俨然如生时一般。自此,门人再不敢关闭塔门。

5、旁支“牛头”

    四祖道信门下除了有五祖弘忍直承其衣钵,还有一位杰出的弟子,他就是禅宗史上牛头禅的创始人——法融。
  贞观十年(636),法融到南京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下构筑了一所禅室,日夕参究,数年之间,同住的法侣就有一百多人。
  牛头山有佛窟寺,其中藏有佛经、道书、佛经史和医方图符等七藏,是刘宋初年刘同空造寺时到处访写藏在寺里的著名经藏。法融得到佛窟寺管理藏经的显法师的允许,在佛窟寺潜心阅读,达八年之久,摘抄各书的精要,然后回到幽栖寺,闭门从事研究,为他创立牛头禅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贞观年间,四祖道信过江,望牛头山,顿锡言道:“此山有道气,宜有得之者。”到牛头山,与法融相遇,性合神解。法融的禅学思想得到道信的印证。道信告诉法融说,传自达摩祖师的衣法,只能付嘱一人,他已将此付与弘忍了。所以法融可以自立一支。
  法融后来果然在牛头山创宗,世称“牛头禅”。道信的这一傍出的支派,辗转传了六代。初祖法融,后传智岩,智岩传慧方,慧方传法持,法持传智威,智威传慧忠。合称“牛头祖”。后慧忠下有惟则,惟则下有云居智。智威之下有玄素,玄素下有道钦。道钦在径山立寺传法,所相承传受的都是牛头禅的宗旨。
  贞观二十一年(647),法融在幽栖寺开讲《法华经》。永徽三年(652)邑宰请他出至建业讲《大品般若》。江宁县令李修本又请他讲《大集经》。显庆元年(656),因司功萧元善的再三邀请,法融住建初寺,次年圆寂于该寺。
  牛头禅的宗意主要是以般若思想为背景,达到世界万物以及社会人生如梦如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丧己忘情”,超脱苦难,获得解脱。
  牛头禅相传六代后,至唐末渐衰。日本僧人最澄入唐求法,曾从天台山禅林寺僧俺然受牛头禅法。
  法融因当年在佛窟寺精读“七藏经书”,是一位精研般若而又博涉“道书”的学者,受道学的影响,他所创立的牛头禅也体现了“老庄化”、“玄学化”的特色。
  所以,牛头禅的形成与发展,对佛教的中国化进程,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6、仁者心动

   六祖到了广东,弘忍门下还有人在找寻他,因此许多年来,慧能只能是东躲西藏,混迹于农商渔猎。
  他与猎人在一起的时候,猎人让他看网,他便偷偷地将猎物放走;吃饭的时候,就将野菜放在猎人的锅边煮食,而不吃里面的肉。后来他到了广州的法性寺,在那里听印法师讲《涅檠经》。当时因风吹幡动,引起了僧人的争论。有的说是幡在动,而有的说是风在动,慧能却一语破的地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慧能的回答不仅使众僧惊异,同时也惊动了印法师,而且,印法师也猜出了他一定就是五祖弘忍的传人,经过一番对答,慧能被印法师视为“化身菩萨”,在那里,慧能才正式削发归依于佛门之中,并在那里接受门徒的礼拜,开始传法。这时已距他从五祖那里接受法统足有十七年之久了!
  仪风元年(676)正月十七日,由印宗出面,会集当地高僧,为慧能剃度。二月八日,又由智光法师主持,为慧能授了具足戒。这样,慧能才算正式出家,成为一个真正的和尚。这时慧能三十九岁。
  印宗法师为慧能剃发后,又拜在慧能门下,做了慧能的弟子。
  慧能的影响很快就传开了,不仅当地的人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即使是远方的人,也不畏山高路远,来一睹他的风姿并以为荣耀。他的名声终于也传到京师了,武则天和中宗都下诏让他赴京,可是他都推辞掉了。
  在禅宗史里面,慧能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如果对照各种文献,就会发现前后的龃龉之处,显然,现在人们眼中的慧能,是一位已经被理想化和典型化了的人物。而这种理想化与典型化,却最为精确地涵盖了南宗禅学的基本精神与性质,而这一切都包括在出身、成分、文化、民族、地理以至于政治倾向里面了。
  正因为慧能意义十分重大,有人谓之为“禅宗的革命”,有人则说在慧能之前,中国只有“禅学”而无“禅宗”,因此他是中国禅宗的实际开创者,等等,都表明慧能在中国文化史、宗教史乃至思想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7、叶落归根

     有一天,慧能忽然对众人说:“达摩禅宗,自此周遍沙界。”又当众说了一首法偈: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念完法偈后,慧能又当众宣布:法衣不再往下传.留供曹溪。
   唐睿宗延和元年(712),慧能回到新州小住,命门人建报恩塔。当时有个四川的和尚,说会雕塑。六祖就叫他试试看。这和尚领会不了,就按慧能的模样,塑了一尊像,大约有七尺高,惟妙惟肖。六祖仔细看过后说:“你懂雕塑,却不懂佛性。”慧能付给他一些衣物表示感谢,这位四川和尚于是拜谢而去。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七月一日,慧能对门人说:“我想回新州老家,你们快替我准备船只。”
   弟子们都极力挽留。他对弟子们说:“诸佛出现,犹示涅檠。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
   弟子们见他去意坚决,就问他:“师父今日这一去,何时能回来?”
   慧能道:“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成语“叶落归根”就源自六祖。
   慧能回到新州国恩寺,沐浴后,,跏趺奄然迁化,时年七十六岁。据说六祖灭度之时,地动山摇,烟云暴起,泉池枯涸,沟涧绝流,白虹贯日,又有众鸟数千,集于树顶悲鸣。宝林寺西,白气如练,天色晴朗中,白气孤然直上,长一里余,过五日才散。慧能的遗体未坏,又由那位四川和尚方辩做了裹纩处理,涂漆其上,至今保存完好,形象生动逼真,现在仍在广东州关南四十里的南华禅寺(即古宝林寺)中享受信徒们的香火供养。
  —代大师就这样走完了他光辉的历程

8、北宗法脉

    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禅学,忠实地继承了道信和弘忍的“东山法门”。弘忍曾感叹地说:“东山法门,尽在秀矣。”武则天曾问神秀:“你所传的禅法,出自谁家的宗旨?”
  神秀明确地答道:“我所禀受的是蕲州的‘东山法门’。”
  北宗禅学,经神秀的弘传、发扬,在安史之乱前达到鼎盛之际,有“嵩岳渐门盛行于秦洛”、“两京之间皆宗神秀”的说法。当时,神秀的影响比慧能大;北宗的势力也比南宗强。
  神秀圆寂后,他的嗣法弟子有19人,其中嵩山普寂、西京义福的成就最大,名声最响,继续阐扬神秀的宗风,使神秀的北宗禅,盛极一时。
  普寂,神秀的大弟子,俗姓冯,蒲州河东人。他师事神秀,深得神秀宗旨。所以中宗闻神秀年高,特下制令普寂代神秀统领法众,成为著名的“大照禅师”。
  据说普寂的门徒有一万多人,仅“升堂者”就有63人。神秀去世后,北方地区信仰佛教的人都师事普寂。
  普寂后来又受到玄宗的礼敬,敕于都城居住。他在京城里传法二十多年,王公贵族,士夫庶人,都竞相前来拜谒。当时人们说他:“名字盖国,天下知闻,众口共传,不可思议。”
  普寂去世,被谥“大照禅师”。唐代大手笔李邕曾为其作塔铭,谓:“四海大君者,我开元圣文神武争帝之谓也;入佛之智,赫为万法宗主者,我禅门七叶大照和尚之谓也。”可见普寂当时的声势。
  普寂传法给弟子广德、法玩、同光、一行、道璇。广德又传昙真;道璇又把北宗禅传到日本。昙真传“十哲”,密宗大师惠呆幼年时也曾从昙真学习。昙真经历厂唐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被礼为“国师”,因而有“三朝国师”之称。
  义福也是神秀的大弟子。他在神秀病危之际被邀入京,开元年间又受到唐玄宗的恩宠,所以他受宫廷与信徒们的崇敬,不在他的老师神秀之下。相传他尝随驾往来于两京。开元年间从驾往东都,途经蒲、虢二州,各地刺史及官吏仕女,都手擎宝幡香花欢迎,把路都堵塞了。
  义福逝世,被谥为“大智禅师”。
  神秀与他的两个得力弟子为禅宗北宗的兴盛、弘传贡献出了他们毕生的精力,他们的禅法在半个多世纪内影响极为广泛。他们身前身后都享有了很高的荣誉,显耀一时。
  但是,由于能适应当时佛徒舍繁趋简的慧能革新的禅法在南方兴起,并日见其盛,再加之慧能的弟子神会在慧能灭寂后,挺身而出,与北宗僧人进行辩论,指出达摩祖师的正法法嗣不是神秀而是慧能,北宗日渐衰落,神秀的门庭也日见寂寞,传厂几代,神秀的北宗法脉就断绝了。
  实际上,由慧能创立的南宗,因为简化了禅观的内容,减少了禅定的程序,缩小了在家与出家的距离,适应了中国禅宗发展的趋势。所以,神秀所创的北宗最后被革新的南宗所取代,是历史的必然。

9、南岳青原

    六祖慧能门下人才济济,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人,即神会、怀让、行思。
  神会为宣传慧能禅法,评定南北是非,力争南宗正统,立下了汗马功劳。就在禅宗南北争论激烈的时候,怀让在湖南、行思在江西已经悄悄形成新的禅宗派别,而且势力日见壮大。真正能弘扬禅宗(慧能所创南宗)法门,使之源远流长的正是慧能传承的这两系:南岳怀让、青原行思。  

  南岳怀让
  怀让是金州安康(今陕西安康)人,俗姓杜。据说他出生时有祥瑞之象。他是兄弟三人中最小的一个,却生性知恩谦让,所以他的父亲给他取名叫怀让。怀让十岁时,就喜欢读佛经。当时有位三藏法师玄静从他家走过,对他的父母说:“这孩子将来要是出家,一定能获上乘果,普度众生。”怀让十五岁就在荆州玉泉寺出家了。有一天他自叹:“出家的人行无为法,天上人间,没有能胜的。”   怀让有个同学叫坦然,见他志气高迈,劝他投礼嵩岳的老安和尚。经安和尚的指点,又奔曹溪礼拜六祖慧能。慧能问他:“你从哪里来?” 怀让答:“从嵩山来。” 慧能又问:“你带了什么东西,怎么来的?”怀让回答不了,只有不吭声。过了八年,他突然省悟,无限感慨地说:“说似一物即不中。”也就是如果说是什么东西,那就远离禅的真理了。
    怀让侍奉慧能十五年,后到湖南衡山修禅。后用“磨砖不能成镜”的比喻启示道一,并说法偈:“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花无相,何坏复何成。”道一蒙开悟心地,于言下顿悟,事师十多年,后离开南岳到江西说法。怀让在衡山修禅,并没有什么名气。他之所以能扬名于后代,是他的徒孙辈在京师弘扬本宗法门。
  特别是道一(法号马祖)自怀让处深得奥旨后,往江西、福建一带建立丛林,聚徒说法,弟子众多,禅宗开始兴盛。马祖又传百丈怀海,因为“禅门规式”的制定,此宗更是大盛。马祖的又一弟子灵枯及徒孙慧寂在潭州沩山(今湖南省宁乡县境内)和袁州(今江西省宜春)仰山弘道、接化,师资相承,别开一派,世称沩仰宗。怀海的弟子希运住高安(今江西省高安县)黄檗山,其弟子义玄后在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滹沱河畔建临济院,别成一大宗派,称临济宗。这是中唐以后最为盛行的禅宗宗派。正因为如此,慧能禅宗法门,南岳怀让的传承之功是不可磨灭的。

   青原行思 

  行思是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人,俗姓刘。他自小性格沉静,默然寡言。很小就出家,后听说慧能在曹溪弘法,法席兴盛,于是前往参礼。行思初见六祖时问道:“要做什么,才不落级别?”六祖说:“你曾做了什么?”行思答:“圣谛也不曾为。”六祖道:“那落什么级别?”答:“圣谛也不为,又有什么级别?”六祖非常器重他,命其为首座。后回到江西青原山,在静居寺隐居。  慧能在临终前曾指点行思的同学希迁投行思为师,后为行思的传人。
  行思是经过对希迁的一番考测后,才决定授法的。有一天,行思拿了一把拂子,示付法意。问希迁:“曹溪还有这个么?”希迁答:“非但曹溪没有,西天也没有。”行思又问:“你没有到过西天吗?”希迁答:“如果到了就有了。”又有一天,行思命令希迁送封信到南岳怀让禅师那里去,说:“你把信送到了就赶紧回来,我有个斧子给你住山。”希迁到了南岳,并不拿出信来呈递,只是说:“如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会如何?”怀让禅师答道:“你问得太高了,为什么不向问?”希迁说:“宁可永远受沉沦,也不跟从诸圣求解脱。”怀让也就没有再问。希迁的信也没有交,便回见行思,行思问:“你去了没多久,书信送到了没有?”希迁答:“书也不通,信也没送到。”并说:“走时师父答应给个铀斧子,现在我就要了。”行思禅师垂下一只脚来,希迁于是作礼告辞,然后往南岳去了。
  和南岳怀让相似,青原行思自己也于世不闻,但其弟子们却大弘其禅法,法席大盛。希迁门下的惟严,传法于昙晟,昙晟传良价。良价于大中末年开始,在新丰山接诱学徒,后移豫章高安之洞山弘化;他的弟子来寂,居抚州(江西抚州)之曹山传扬师说,后移宜黄,师徒共创“曹洞宗”。而青原行思的另一支道悟,传崇信、宣鉴而至义存,在福州象骨山雪峰创建禅院,得到福建地方州帅扶植,经常徒众不下千人,唐懿宗赐号和紫袈裟。他的弟子文偃去韶州云门山(广东乳源县北),受到广州地方官支持,形成“云门宗”。义存的另一弟子师备经桂琛而至文益,先居临川(江西抚州)开堂,南唐李 迎往金陵清凉寺。死后李 追谥为“大法眼禅师”,遂成“法眼宗”。也正因为如此,慧能禅宗法门,青原行思的传承之功也是不可磨灭的。

10、百丈清规

    怀海对禅宗的重要贡献,是他制订了“禅门清规”,即后世所称的“百丈清规”。
  禅宗在六祖以前,徒众并不是太多,接受祖位,也都是一脉单传。传到六代祖师慧能,由于六祖的大弘,四方学者辐凑,从六祖得法的弟子很多,他们又各有徒众,所以,百余年间禅僧剧增。但是这些禅僧们以道相授受,有的岩居穴处,多半寄住在律宗的寺院。有些寺院常住千余人乃至二千多人。随着禅宗的兴盛,参学的僧俗更是日益增多。有远识的禅宗大匠已意识到禅僧住在律寺内尊卑不分,对于说法住持和集体修行生活都不合规则。于是,从马祖道一起便开辟荒山另建禅寺,但当时尚未有丛林规章制度。
  是百丈怀海禅师根据中国国情和禅宗特点,折衷大小乘戒律,大刀阔斧,改革了佛教东来的制度,正式制定了“丛林清规”。据《释门正统》载:“元和九年,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丛林规式,谓之清规。”
  因怀海有“百丈禅师”之称,所以他制订的清规也称《百丈清规》。《百丈清规》的“清规”有清净规约的意思,是禅宗的丛林制度。所谓“丛林”,是比喻的说法,通常有二个意思:丛多的比丘一处和合,如同大树丛聚,故称僧众聚集树地方为“丛林”,通常指禅宗寺院;丛林也借喻草木生长有序,用以表示僧众有严格的规矩和法度。怀海所订的“丛林制度”,也就是禅宗寺院组织的程序和寺众(清众)日常行事的章程准则。
  《百丈清规》对于住持、法堂、僧堂和寮舍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其大体的规定是:

   “不立佛殿,唯树法堂”。这是因为佛祖亲自嘱咐,以现前的人法为重,以表示佛法的超乎言象。
  立德高望重、深具禅学见解者为丛林住持,是禅众之主,地位最高,尊为长老,居于方丈。
  参学僧众不论高下、多少,一律入僧堂居住;在僧堂内设“长连床”;供坐禅偃息。
  长老说法,主事、徒众雁立侧聆,宾主问答,激扬宗要,其用意在表示“依法而住”。
  除了听禅师开堂说法,听任学者勤怠,或上或下不拘常准。
  “行普请法”,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其内容与意义我们将另作介绍。

  此外,对禅院的具体事务也作了种种规定,如置十个寮舍,每舍任用首领一人,管理各种事务等。
  怀海的“百丈清规”使禅宗的体制更加中国化,对禅宗自身的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受到广大禅僧们的普遍欢迎。自怀海制订清规以后,禅宗才完全建立起自己的生活方式,为此,宋代《高僧传》的作者赞宁说:“禅门独行由海之始”。
  北宋崇宁二年(1103),曾对《百丈清规》作了增订,称《崇宁清规》。以后又相继·有南宋咸淳十年。(1274)的《咸淳清规》,元代至大四年 (1311)的《至大清规》等。为了有一统一定本,元顺帝元统三年(1335),朝廷命江西百丈山住持德辉禅师重辑定本,并由金陵大龙翔集庆寺住持大诉等校正,定名为《敕修百丈清规》,颁布全国,共同遵守。这就是今日丛林所传的《百丈清规》,共八卷。实际上,此本清规的内容精神离怀海的古清规已相去甚远,是一部全新的清规。但它毕竟是以怀海的古清规为蓝本的。
  《百丈清规》因为朝廷的推崇,以致风行全国,影响极为广远。它的许多有关禅僧生活的规定,一千多年来始终是禅宗和尚们所必遵的基本戒规。

11、二十八祖

    佛祖灭度后,摩诃迦叶取得了佛界领袖的地位。他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程,就是主持了第一次结集三藏(经、律、论)经典的会议。
  在这次会上,佛陀的另一位大弟子阿难作主诵人,背诵了释迦牟尼生前所讲的佛法。阿难背完,迦叶请众比丘当场审定,大家一致认为:与佛祖所说一模一样。这些经按经、律、论分类加以整理后,就是现在我们所见的佛经的最初形式。
   三藏结集后不久,迦叶对阿难说:“我今年不久留,今将正法付嘱于汝,汝善守护。”
  说完,他对阿难念了一首偈语,然后就来到摩揭陀国的鸡足山,入灭逝世。于是,“正法眼藏”又传到了阿难这里。阿难也就成了西天禅宗二祖。
  阿难是“阿难陀”的简称。他是释迦牟尼的叔父斛饭王的儿子,也就是佛陀的堂弟。释迦牟尼觉悟得道后曾返回家乡,为亲人说法,25岁的阿难就跟从出了家。他在佛陀身边忠心耿耿地待了25个年头,深得释迦真传。他博闻强记,才学渊富,被称为“多闻第一”,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迦叶召集第一次结集,指定阿难升狮子座,复述经藏,背诵佛法。当时阿难就宣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处说某经教,乃至人天等作礼奉行。

  于是这就成了现存佛经的卷首语。“如是我闻”即指这是由阿难亲耳听佛说后记忆背诵出来的。
  阿难从迦叶处得佛祖衣钵,为二祖后,尽心尽力,使佛教僧团得到了发展。
  阿难因为学识渊博,名气很大。他入灭前离开摩揭陀国前往吠舍离国,来到两国的界河——恒河时,双方国王都派兵来抢,想让他留在各自的国家里。阿难为了避免两国兵戎相见,“平等度诸有情”,就乘船来到河中央,准备自焚。当时山河大地,一齐震动齐鸣。雪山的五百仙人从空中飞来,礼拜阿难,希望能得到超度,从而解脱。阿难接受了他们的请求,把恒河变成了金地,为众仙人演说“正法”。这时又有以前跟随释迦佛祖听法的五百弟子——五百罗汉从天而降,为五百仙人出家剃度。众仙人有二位立即成了罗汉,一个叫商那和修,一个叫末田底迦。阿难知商那和修堪任“正法”,就对他说:“以前佛祖把正法眼藏付嘱迦叶尊者,迦叶入灭又传给我。现在我也将入灭,我把它传给你吧。”
  说完,阿难也对商那和修念了四句偈语,然后腾身而逝,不见踪迹。
  于是,商那和修成了西天禅宗的第三位祖师。
  就这样,在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授受“正法眼藏”。“教外别传”的禅宗,据说在佛教的“家乡”——古印度,辗转相传了二十八代,这就是禅宗史上著名的“西天二十八祖”之说。

13、一心不生

     三祖僧璨大师得法后,听从二祖的嘱咐,一直隐居于皖公山。又逢后周武帝灭佛毁法,僧璨只好出入于太湖县司空山,住在偏僻之所,十多年,竟不为时人所知。
   隋开皇十二年,有个才十四岁的小沙弥叫道信,来向他求解脱法门。他问道信:“谁绑你了?”道信随口就答:“无人绑。”僧璨提醒似地问:“既无人绑,那为什么还要求解脱呢?”道信一听此话,当下大悟。于是就跟随三祖,成了他的近侍。服了九年劳役后,才得衣法。僧璨的传法偈为:

   花种虽因地,从地种花生;
   若无人下种,花地尽无生。

  僧璨把衣法传给道信后,自己就到罗浮山隐居了。过了二年,又返回皖公山。一个月后,许多人纷纷前来求法问道,僧璨为四众广宣心法要诀,然后就在法会上,在一颗大树下双手合掌,安然而逝。
  僧璨留下的重要文献,有《信心铭》。它的主要内容就是歌颂“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所谓“一心不生”,就是不生的佛心。所以,《信心铭》‘开头就说: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有顺逆!……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最后是:“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虽然学者们考证,认为《信心铭》是公元9世纪初叶,假托僧璨所写的伪作。但它充分表达了“悟心”的禅意,也可以说明当时禅宗的基本特色。

    14.东山法门

    四祖的直传弟子是五祖弘忍,也就是那个无姓的小孩。他被道信收留时,才七岁。十三岁时,正式剃度为僧。
  他在四祖门下,白天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道信圆寂前,付法传衣给他。道信圆寂后,由他继承法席,后世称他为禅宗第五祖。
  由于当时僧俗道众仰慕弘忍是达摩的正统,所以四方跟从弘忍学禅的人很多,于是弘忍又在离破头山(双峰山)不远的凭茂山另建道场,名东山寺。弘忍在此继承和发扬道信禅学,所以,当时称弘忍的禅学为“东山法门”。
  东山法门实际包括了道信、弘忍两代禅师的禅学,因为弘忍曾三十年不离道信左右,尽得道信禅学思想精华。他以后宣传的禅学思想,也与道信一致。
  弘忍门下的弟子很多,见于各种记载的就有25人,而被认为能传其禅法的有11人,这些人分散在全国,各为一方师,聚徒传法,声震朝廷。因此,自达摩传来的禅宗,其真正的发展壮大,可以说始自弘忍门下。弘忍的两位大弟子——慧能、神秀,一南一北,一宗《般若》,一宗《楞伽》,一倡“顿教”,一创“渐教”,开创了中国禅宗最辉煌的历史。

15、“衣”止六祖

    五祖弘忍对中国禅宗,乃至对中国佛教的一个不可抹灭的功绩,是他“伯乐识马”,选定慧能为六祖。中国禅宗因为有了六祖而焕发了新的活力;渊自印度的佛教又因为禅宗的革命而真正成为中国化的佛教。
  慧能的原籍本是范阳人(今河北省涿县),父亲就在那里做官,后来因贬谪流放而到了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兴许是生活所迫,他与母亲一道又移居到了南海——广州去住,长大后以打柴为生,维持母子的生活。后来他在一次卖柴的时候,听人朗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际,他豁然有所省悟,问起来,知道弘忍大师在黄梅(今湖北省黄梅县)冯墓山以《金刚经》教人,使人“即得见性,直了成佛”。慧能于是辞别了母亲,到黄梅去参礼弘忍。
  不管经籍中记载他与弘忍的见面的情形究竟是怎样的,总之这是一个颇富戏剧性的场面:
   弘忍和尚问慧能曰:“汝何方人,来此山礼拜吾,汝今向吾边复求何物?”慧能答曰:“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百姓,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馀物,惟求作佛法。”大师遂责慧能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猫獠,若为堪作佛!”慧能答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猫撩身与和尚身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大师欲更共议,见左右在傍边,大师更不言,遂发遣慧能,令随众作务。
  慧能的话,无疑使弘忍大吃了一惊!但是他被派到了碓房踏碓,一共八个多月,昼夜不息。
  一天,弘忍召集门人,要大家各作一首偈,察看每个人修行的境地,以便传付象征着获得了禅宗正统的僧衣与禅法。当时弘忍门下共有七百余门徒,而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后来成为北宗禅宗师的神秀,学通内、外典,为众人所景仰。大家都推神秀为代表,以示修行的境地。神秀便写了以下的偈语: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常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知是他写的之后,仅致一番赞叹之辞,令众僧人念诵。而弘忍对此的评语却是: “汝作此偈,见即未到,只到门前,尚未得人……作此见解,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须入得门,见自本性。”也就是说,神秀此作,还没有进入禅悟之门,因此并未见得“自性”。
  当这偈语传到了慧能耳中时,慧能的反应是这样的:“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即神秀的偈,虽然表现了他对佛法的认识,然而他并未“见性”,并未彻底了悟。因为对于慧能来说,如果不识自己的本心,就是学了再多的佛法,也毫无益处。而一个人如果识心见性,就可以了悟佛法大意——佛法所启示人们的,不正是唤醒潜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纯真的本性吗?禅即是佛心,然而如果只拘执于知识和思想的范围之内,则容易遮蔽了本来自由的心,这便是般若智慧。然而这种智慧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意义上的智慧,而是能认识到万物皆空,然后超越一切的智慧。于是他请人在神秀偈语的边上写下了自己的体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偈语显然使那些僧人们再次地沸腾了!当弘忍见到此偈之后,不管他心内是如何的感动,然而对众人所说的话却仍然是“此亦未得了”。
  可是,五祖却在夜间悄悄来到碓房,问他米白了没有,他便答道:“白了,只是没有筛。”五祖便以杖三击其碓而去。慧能就在三更来到五祖屋中,五祖再一次为他说《金刚经》,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句,慧能彻悟自性本不生灭,本无动摇,本来清净能生万法。于是,五祖就为慧能付衣法,并念偈: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复无种;无性亦无生。

  传法结束后,五祖劝他最好深藏不露,等到了适当时机再公开出来宣扬佛法,并教他:从此以后,“衣”止不传,因为那个时候,禅宗已经完全为外界普遍承认,不必再靠衣钵相传来表示信脉。如此,慧能成为中国禅宗道统继承人的第六代祖师。
  慧能于是得法而去,携带着象征禅宗正统传人的衣钵。
  慧能离去的第三天,整个寺庙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并为之愤愤不平!以原来为武将的陈惠顺为首,立即动身追赶带走衣钵的慧能。他最先追上了慧能,慧能把衣钵放在一块大石头上对他说:这衣钵表示信仰,不可力争,如果你想要它,那你就把它拿走吧。惠顺想拿衣钵,但是他没有拿动,于是不再拿了,敬畏之感充满了他的全身,他说:我只是远来求法,而不是为了衣钵。慧能于是便传法给他:如果你是为求法而来,就请首先摒除一切外缘,断绝一切思念。不要想到善,也不要想到恶,只看看你这个时候的本来面目,这本来面目甚至在你出生以前就有了;如果你能反求诸己而认识你的本来面目,秘密就在你自己的心中。惠顺言下大悟,于是拜六祖为师,更名惠明。
  慧能的基本思想是,如果不知道心,纵使学了佛法,也是没有用的。能看清楚本心,即可说是稳健的佛心。这种意旨对当时的佛教界来说,无疑是惊天动地的一种宣言,即他在印度传统的佛教之外,做出了一个多么新的发展!在慧能未出世以前,禅宗虽也讲求顿悟成佛,然而在大体上仍然是“依教禅”,因为那是依戒、定、慧而修行的。
  到了慧能这里,禅宗才真正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所以在他的身上,我们没有看到他用任何语言来阐释佛教教义,而是以自己最为原始的和创造性的体验来表现一个人的悟境。这个悟境,就是他在佛教方面所达到的造诣——所以铃木大拙指出,在慧能之前,人们说“你就是佛”或者“你与佛是一体的”等等,同慧能的方法比起来,都太陈旧了、太平淡了、太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了,这是因为它们太概念化和太抽象化了,不够具体,当然也就不生动、不深刻。

16、弘法宝林

    印宗成了慧能的弟子以后,慕名而来投师的络绎不绝,慧能很快就有了几百名弟子,他就在法性寺中的菩提树下,为众人说法。他自称是“东山法门”,名义上是阐发弘忍一系主要依据《金刚经》而发挥的佛法思想,实际上大都是在宣扬自己根据《金刚经》思想又进—步独创的东西。法性寺(今称“光孝寺”)中仍保存着与慧能大师有关的瘗发塔、风幡堂、菩提树、六祖殿等著名遗迹。
  因为前来依随慧能的人越来越多,法性寺容纳不下,第二年春,慧能即率弟子数百名,辞别印宗归曹溪宝林寺。
  宝林寺位于山水回合、峰峦奇秀的曲江曹溪村,梁武帝天监三年,慧能率众回此寺时,正是寺院最不景气的时候,寺院荒废,守寺僧众也散伙离去,寺院的前后左右被陈亚仙所霸占。慧能见此景,为恢复寺院,收回失地,他巧设妙计,对陈亚仙说:“现在堂宇湫隘,不足容众,贫僧欲求一袈裟之地,个知是否可以?”
  陈亚仙问袈裟有多大,慧能就把袈裟拿出来给他看,他不知其中的奥妙,就答应了。岂料袈裟一展,尽罩曹溪四境,四天王也现身坐镇四隅。吓得陈亚仙目瞪口呆,慑于六祖法力之大,不敢与之争执。就这样,宝林寺才有了发展的余地。从能就在这幽静秀丽的曹溪之畔,扩建寺院,广收门徒,登坛传法,宣扬他所创的顿悟学说,约三十多年,禅宗由此大兴。
  慧能到曹溪没多久,韶州刺史韦璩仰其道风,亲自到宝林寺请慧能到韶州城中大梵寺为僧众说法。
  慧能乃于大梵寺公开登坛传法,听者除韦璩及韶州诸官吏三十余人外,尚有儒士三百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韦璩令慧能的弟子法海作了记录,又加入后来的法语,这就是后世禅宗的宗经《六祖坛经》。
  慧能在宝林寺说法之际,唐中宗曾请慧安、神秀这两位很有名气的禅师到宫中供养,询问禅法。二位禅师都说:“南方有能禅师,密受五祖弘忍大师衣法,可以请他来。”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中宗就遣派内侍薛简迎六祖到京城,慧能不肯。推辞说久处山林,年迈风疾。薛简恳请说法,问道:“京城中有名的禅师都说要想得道,必须坐禅,大师意思如何?”
  慧能说:“道在心悟,怎么能靠硬坐出来?您若是想得心法,只要一切善恶都不想,这样自然就能得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处数都数不尽。”
  薛简将此法要记录带回报命。中宗因此赠磨纳袈裟一领及绢五百匹以为供养。并命改称宝林寺为中兴寺,由韶州刺史重修,又给予法泉寺额,并赐慧能新州的故宅为国恩寺。

17、两京法主

    慧能在南方弘法的同时,同门师兄神秀创立了北宗。在中国禅宗史上,神秀是被誉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的著名禅僧。
  弘忍把衣法付与慧能后。神秀辞别弘忍,退回荆州当阳玉泉山隐居。弘忍圆寂后,神秀在玉泉寺大开禅法,宣传渐修法门。二十多年中,四面八方从他就学的徒众很多,武后则天听到他的盛名,令他入京行道,当时神秀已年过九十。
  据说神秀入京时,受到朝廷的隆重接待。武则天不计君臣之别,屈万乘之尊,亲加跪礼迎接。武后经常向他问道,还特敕神秀可乘肩舆上殿,直达殿前,见了皇帝,也不必行礼,以跏趺坐见君即可。武后又命于当阳置度门寺,于尉氏置报恩寺,以表彰他的道德。
  每逢神秀出行,各地的刺史,以及各级官吏、仕女,皆闻风前来,擎绣幡、举香花,夹道相迎,有时甚至因为人多而堵塞道路。国内许多王公贵戚,士庶黑白,都不远万里,前来礼谒,望尘拜伏,日以万计。
  唐中宗即位,对神秀更为礼敬。此后的唐睿宗对神秀也极为崇仰。神秀被推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两京”指“西京”长安(唐朝的首都)和“东京”洛阳 (当时洛阳是另—政治、文化的中心);“三帝”指武则天、中宗和睿宗。这一称号,足见神秀在佛教界的权势和地位。当时流行着一句话,叫做“北宗门下,势力连天”。
  神秀在东都洛阳住了六年,于神龙二年(?06)在天宫寺示寂,这时他已一百多岁。唐中宗为之送葬至洛阳午桥,并下诏嵩阳之辅山顶为之造十三级浮图,谥“大通禅师”。

18、弘南灭北

    神会,是六祖慧能的晚期弟子,荷泽宗的创始人,是南宗建立、兴盛的重要人物,有功之臣。
  神会,俗姓高,湖北襄阳人。少年时曾研习过儒道各家著作,后来读了《后汉书》,知道有佛教,由此倾心于佛法,于是就到国昌寺从颢元法师出家。他对于经论的理解,远在一般僧人之上。后来,他又到荆州玉泉寺跟从神秀学习禅法。武则天久视元年(700),神秀被召入京说法,便劝弟子们到岭南从慧能学习。
  神会在四十岁左右,南下到了曹溪,礼敬慧能。据说他初见六祖时,六祖与他问答对话,因为他口头滑利,曾被六祖痛打过一顿。受六祖点化,于是神会改师慧能,成为慧能晚年最得意的门徒。六祖示寂前,有天在住地对众人说:“我有样东西,没头没尾,无名无字,既没有正面,也没有反面,大家都能知道是什么吗?”
  当时神会在众人中答道:“这是诸佛的本源,众生的佛性。”
  六祖道:“跟你说无名无字,你就说本源佛性。”
  后来,六祖对别人说,神会将会是个“知解宗徒”(即“荷泽”)。
  这实际是慧能知道他的禅学已经纯熟,在示寂时授与印记。
  慧能寂灭后,神会又在曹溪住了几年。开元八年(720),敕配住南阳龙兴寺。这时,他已名声远扬,南阳太守王弼和著名诗人、画家王维等都曾来向他问法。
   公元730年左右,神会北上到了东都洛阳,对慧能的南宗大肆宣扬。当时,北宗在北方已相当盛行。神秀被称为禅宗六祖,神秀的大弟子普寂,也被推为禅宗七祖,以正统自居,无人敢反对。面对这种局面,神会除了宣传南宗禅以外,还毅然起而抗争,提出了南宗顿教优于北宗渐教的说法,并且指出达摩禅的精髓存于南宗的“顿悟”。他认为北宗“传承是傍,法门是渐”,并非正宗,慧能的南宗才是达摩以来的禅宗正统。
  开元二十二年正月十五日,神会在滑台(今河南滑县)大云寺,召开无遮大会,在会上宣告天下:“我今日设无遮大会,庄严道场,不为功德,只为天下学道之人,定宗旨、辩是非!”
  接着,神会与当时北方最著名的学者崇远法师等,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宣传南宗宗旨,抨击北宗禅法,双方争得你死我活,几欲白刃相见。神会壮怀激烈,慷慨陈词,充分表现出一种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在无遮大会上,神会还批评了当时最有声望的神秀门下普寂。普寂以神秀为达摩的正统,他自己则是维哐神秀的人。当时神秀门下的声势很大,他们所立的法统无人敢加以怀疑。但神会却认为这个法统是伪造的,说弘忍不曾传法给神秀。他提出一个修正的传法系统:“(达摩)传一领袈裟以为法信授与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六代相承,连绵不绝。”
  神会又接着指出:“神秀禅师在世之日,曾说第六代传法袈裟在曹溪,并未自称是禅宗六祖。现在普寂禅师自称是禅宗七祖,妄称神秀是第六代,于法不容!”
   这时,崇远质问他说:“普寂禅师是全国的知名人物,你这样非难他,不怕生命危险吗?”
   神会却从容地说:“我现在是为了弘扬大乘,建立正法,是为了天下众生,哪里能顾惜生命?”
   由于神会在滑台大会上的慷慨陈词,使慧能的宗旨在北方地区逐渐传播,但离南宗正统地位获得承认为时尚远,南北禅宗之争愈趋激烈。
  天宝四年(?45),神会以七十八岁的高龄,受兵部侍郎宋鼎之请入洛阳,住荷泽寺。这时普颍等北宗的代表人物都先后去世,由于神会的弘传,使曹溪的顿悟法门大播于洛阳而流行于天下。但也因而遭受到北宗信徒更强烈的报复。他几次遭人暗算,都因侥幸,方才脱逃。最后在天宝十二年,被唐玄宗召到北京,因据理直言,被贬往江西弋阳郡,又移武当郡。天宝十三年,又移襄州,后又移荆州开元寺。这些实际上都是北宗的人对神会的报复。
  神会虽过着贬逐的生活,两年之间转徙四方,但他的声望却并不减当年。正当此时,安史之乱暴发,天下震荡。谁知,这一事件,却成为神会命运转变的契机。当时,朝廷由于缺乏军费,取右仆射裴冕之计,于各府置戒坛度们。出卖度牒(僧人身份证),收取香火钱,以充国库。由于神会年愈七旬,德高望重,所以被公推出来主持这件事。他尽心竭力,到处奔波,辛苦经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朝廷筹措了一笔可观的军饷,对收复东西两京起了很大的作用。
  如此,安史之乱平定之后,神会自然成了产臣,被唐肃宗诏入宫内供养。肃宗还派一名大将,专门负责为神会在荷泽寺中建造一栋禅宇。神会也借此机会,为南宗做了两件至关重要的事:一是请名将郭子仪出面,申请为菩提达摩初祖立谥号;二是请广州市节度使韦利出面,奏请朝廷,为慧能六祖供养传法袈裟。
  这样,慧能南宗自然就取得了正统地位,而神秀北宗从此湮没。
  可以这样说,慧能是南宗的创立者,而神会作为慧能的忠实信徒,是南宗的弘扬者。
  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朝廷正式以神会为禅宗七祖,于是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南宗正式成为禅宗正统。

19、一花五叶

     禅宗始祖达摩大师传法给二祖慧可时,曾有一偈语: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从字面的意思来看,说的是一朵花长出了五片花瓣,并长成了丰硕的果实——有人曾把“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当做是“五种智慧的花瓣”盛开之后,显示出的自然的觉悟成就;而另一种看法则是——而且这种看法也被人们普遍地接受——“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比喻禅宗在中国扎根以后,至六祖慧能及其门下,形成了南禅五家,以后的禅学发展,大抵是不出这五家的范围的。他们是:

  一、沩山灵枯和仰山慧寂开创了“沩仰宗”;
  二、黄檗希运和临济义玄开创了“临济宗”;
  三、云门文偃开创了“云门宗”;
  四、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开创了“曹洞宗”;
  五、清凉文益开创了“法眼宗”;

  以上,就是“一花开五叶”的意思。“南禅五家”都自称是慧能的传人,祖师禅之正宗。
  慧能时期的禅学,可以称之为“祖师禅”;在慧能之后的禅学,则可以称之为“越祖分灯禅”,因为“超佛”不已的新追求,必然导致“越祖”。而且,禅宗的注重于当下之间的体验,也以当下为最尊贵,另外“智齐于师,减师半德;智过于师,方堪传授”的主张也使学禅者的个性得到了无限的开发。因此在马祖道一之后,喝佛骂祖的德山,佛、祖俱不礼的临济,便一齐出现了。
  所以将他们分为五宗,是因为他们对禅的本质做了不同侧重的把握与体验。南宗的天日山高峰禅师认为:“临济痛快,沩山谨严,曹洞细密,云门高古,法眼详明”;法演禅师则有一个比喻:临济如“五逆闻雷”,显其惊绝;云门如“红旗闪烁”,显其微露;沩仰如“断碑横古路”,显其深奥;曹洞如“驰书不到家”,显其回互;法眼如“巡人犯夜”,显其隐微。
  五宗各有特点。下面以以沩仰宗和临济宗为例,说说他们各自的特点。
  在禅宗五家里面,沩仰宗是最早的一家,在武宗灭佛之前就存在了。他的开创者是沩山灵柘和仰山慧寂。仰山慧寂(814~890),俗姓叶,韶州(今广东省怀集县)人,很小的时候就出家了。仰山和尚一开始是在石霜性空和尚堂下参禅,有一次他听到一个参学的和尚问性空说:“达摩大师从印度到中国来,是想要传达什么样的精神呢?”性空的回答是:“如果有人掉进井里,你能不用一丝一绳把他救出来,我就回答你。”这显然引起了仰山的兴趣,他也知道其中肯定隐含着玄机,然而他却无法知晓这里面确切的含义。后来他参耽源时,便把这个问题向耽源问了一遍:“怎样才能将这个人从井中救出来呢?”耽源的回答是:“谁在井中?”仰山立刻顿有所悟。一日,耽源将忠国师所传的九十六圆相给仰山,仰山一看便取火烧掉了。过了几天,耽源对他说:“九十六圆相,乃是忠国师从祖上传来,你须善为保存。”仰山却说:“我已焚之。”耽源问:“何故焚之?”仰曰:“用得便可,不可拘执。若必要者,可重绘之。”遂重绘以呈耽源。后来他又将这个问题问沩山,沩山叫他: “慧寂!”仰山立即应道:“我在!”沩山然后告诉他说:“那人已经出井了。”仰山晚年常提此事,并说他是从耽源那里得到了佛法的“本体”,而在沩山那里则得到了佛法的“证用”。一日,仰山问:“如何是佛住处?”沩山说:“以思无思之妙智,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  ,真佛如如。”仰山于言下大悟。从此他在沩山门下执侍有十五年之久。他离开老师后住在袁州(今江西宜春一带)的仰山,法席隆盛,接机利物,被许为禅宗的楷模。他的这一派和他的老师一起,被后人称为“沩仰宗”。
  临济宗的开创者是临济义玄(7877—867),俗姓邢,曹州(今山东省曹县一带)南华人,少年出家,壮年远游,参黄檗希运而得法,后住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临济院,因以得号。他的势力主要集中在河北一带,法席兴盛,名震海内,是中国五大禅宗流派当中最著名的一派。他初在黄檗禅师会中,在禅的实践方面精纯专一,首座对他极为欣赏地说:“虽然年轻,然而与众僧不同。”遂问:“上座在这里有多少时间了?”义玄回答: “三年了。”首座问:“曾经参问过吗?”义玄答:“没有,也不知道该问些什么。”首座教他:“你去问他:什么是佛法的确实意旨。”义玄就去了如此间,话还没有说完,黄檗就打。义玄回来后,首座问:“你去问话怎样?”义玄答:“我话还没说完,他便打我,我不知道什么意思。”首座说:“你再去问。”于是义玄又去问,如此三次,三度被打。义玄灰心极了,于是对首座说:“我自恨机缘隔障,不能明白深义何在,今将告辞离开这里了。”首座说:“即使你要离开,也要向黄檗告辞才对。”义玄行了个礼便退下了。那位首座便到了黄檗那里说:“问话的后生,是很不错的,如果他来向你告辞,你应适当地给予指引,将他雕琢月树,将来天下的人都要享阴凉呢。”所以当义玄来告辞时,黄檗对他说:“你离开这里,不要到别处去,你去高安滩头大愚禅师那里,他会告诉你的。”义玄于是来到大愚处,大愚便问他:“你从哪里来呀?”义玄答:“从黄檗那里来。”问:“黄檗有什么话说?”义玄答:“我三度去他那里问佛法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却三度被他打了回来,不知道我错在哪里。”大愚说:“黄檗也真是太婆婆妈妈了,他为了你的开悟要累死了,结果你还到我这里来问错在哪里!”义玄一听,立刻便大悟了:“原来黄檗所说的佛法,实在是没有什么啊!”大愚抓住他说:“刚才你还什么都不懂,这会儿又说黄檗没有什么,你看出了什么道理?”义玄对着他的肋下击了三拳,大愚将他一把推开说:“你的老师是黄檗,与我没有什么相干!” 他悟到了什么呢?后来他在讲法的时候说过:各位学道者,佛法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可用功之处的,它不过是平平常常的心境而已,屙屎拉尿,穿衣吃饭,困了就睡,愚人可能会讥笑于我,然而智者是能够理解的。古人说:“向外作工夫,总是痴顽汉!”于是所谓的“机”、所谓的“用”,便成为日常生活中体验禅理,并充分地运用在日常生活之中。“随处作主,立处皆真”,深刻地挖掘了人的主体意识与主体性。在禅宗里面,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地呼唤自由、自主、自立的了,“要行即行,要坐即坐,无一念希求”。另外他常用的“孤明历历地”一语,便表示了这个绝对的主体个性的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2 12:35 , Processed in 0.08483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