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3414|回复: 2

[经部] 古文尚书考二卷【清·惠栋.清乾隆五十七年宋廷弼刻本】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0 22: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愛如生數據

【书  名】古文尚书考(二卷)
【作  者】[清]惠栋
【版  本】清乾隆五十七年宋廷弼刻本
【格  式】PDF
【清晰度】清晰
【大  小】3.33MB
【书  影】如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11 16: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aike.baidu.com/view/28270.htm

千年证伪史。
怀疑伪《古文尚书》孔传的人不少,南宋的吴棫首先发难。他有《书裨传》十三卷⒃,可惜不传了。朱子因孔安国的“古文”字句皆完整,又平顺易读,也觉得可疑⒄。但是他们似乎都还没有去找出确切的证据。至少朱子还不免疑信参半;他还采取伪《大禹谟》里“人心”、“道心”的话解释四书,建立道统呢。元代的吴澄才断然的将伏生今文从伪古文分出;他的《尚书纂言》只注解今文,将伪古文除外。明代梅鷟著《尚书考异》,更力排伪孔,并找出了相当的证据。但是严密钩稽决疑定谳的人,还得等待清代的学者。这里该提出三个可尊敬的名字。第一是清初的阎若璩,著《古文尚书疏证》,第二是惠栋,著《古文尚书考》;两书辩析详明,证据确凿,教伪孔体无完肤,真相毕露。但将作伪的罪名加在梅赜头上,还不免未达一间。第三是清中叶的丁晏,著《尚书馀论》,才将真正的罪人王肃指出。千年公案,从此可以定论。这以后等着动手的,便是搜辑汉人的伏生《尚书》说和马、郑注。这方面努力的不少,成绩也斐然可观;不过所能作到的,也只是抱残守缺的工作罢了。伏生《尚书》从千年迷雾中重露出真面目,清代诸大师的的劳绩是不朽的。但二十九篇固是真本,其中也还该分别的看。照近人的意见,《周书》大都是当时史官所记,只有一、二篇像是战国时人托古之作。《商书》究竟是当时史官所记,还是周史官追记,尚在然疑之间。《虞、夏书》大约是战国末年人托古之作,只《甘誓》那一篇许是后代史官追记的。这么着,《今文尚书》里便也有了真伪之分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2 18: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惠栋  编辑词条创建词条 
    清代汉学家。汉学中吴派的代表人物。字定宇﹐号松。江苏元和(今江苏吴县)人。祖周惕﹐父士奇﹐皆治《易》学﹐三世传经﹐赞为一代佳话。早年﹐随其父至广东提督学政任所﹐父卒归里﹐课徒著述﹐终身不仕。其学沿顾炎武﹐一生治经以汉儒为宗﹐以昌明汉学为己任﹐尤精于汉代《易》学。所著《易汉学》﹑《易例》﹑《周易述》等﹐驳诘宋人《河图》﹑《洛书》﹑先天﹑太极之说﹐为清代吴派经学奠基﹐深得干嘉学者推重。但固守汉儒《易》说﹐不复甄别﹐以致当时及后世有“株守汉学”﹑“嗜博泥古”之讥。又撰《古文尚书考》﹐继清初阎若璩之后﹐辨证《古文尚书》为晋人伪作。主要著述尚有《后汉书补注》﹑《九经古义》﹑《明堂大道录》﹑《松文钞》等。

书名:古文尚书考
作者:(清)惠栋撰
其他作者:
ISBN号:
价格:
RMB380000(套价)
发行地:上海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6
页数:55-87页
开本:26cm
装帧形式:精装
注:续修四库全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2 20:08 , Processed in 0.08923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