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207|回复: 0

[转帖]杜月笙与文化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8 13: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结知识文化人士



杜月笙发迹后,成了全国著名的“闻人”,社会地位与“名望”日高,是“上海最具势力的人”(西方人语)。但他深知自己影响主要在黑社会中。社会的上层名流特别是知识阶层,对他无不内心鄙视、敬而远之。要想扩展影响,仅靠流氓打手与勾结军阀政客还不行,还必须拉拢一批知识分子,特别是那些有名望的大知识分子。

他利用各种手段与机会,接近与笼络知识分子,或请客,或送礼,或拜会,或急人所难、慷慨解囊,或卑辞厚礼、长期供养;兴办学校和图书馆;培养子女向学向善,从而与文化界过从甚密,是“三大亨”中唯一能在知识界、文化界周旋得游刃有余的人。



巨资津贴编辑记者



杜对新闻界人士最舍得花钱,对投入他门下的记者、编辑不但不收取其孝敬钱,反而每月予以优厚津贴。据说受津贴者如将此款存入银行,一年下来可买一辆汽车。杜每年在这方面的支出达200万银元之巨。

有这层关系,上海的报纸就很难见到说杜坏话的文章。《新闻报》资深编辑唐世昌某日见一头条新闻稿,内容是揭露杜的犯罪行为,他立即抽走。此外,如果其他社会名流有不光彩事要见报,他们知道杜在新闻界的能耐,便求到杜处请求遮掩,遂愿后必然对杜感恩戴德,更加俯首帖耳。



大律师感恩供驱使



他与律师界的往来与上类似。

当时上海滩一位知名律师秦联奎,有一次到杜月笙开设的赌场参赌,没想到连输4000大洋,悻悻离开时恰被杜看见。杜月笙便问手下人秦是何许人。当得知是一位知名律师时,心想此人今后必然用得着,立即拿出4000大洋托人送给秦,并说:“当律师的靠摇笔杆、用心血、费口舌为生,没多少钱可赚,我不能赢他的钱。请帮我退还给他。”

秦联奎十分感激,从此经常到杜处询问是否有事需要“帮忙”,成为杜的忠实“义务法律顾问”。



国学大师修订家谱



杜月笙出身贫寒,读书很少,独缺风雅。要真的成为一个有地位的人,就必须让文化人看得起。在附庸风雅这方面,杜煞费苦心,最著名的是和学界泰斗章太炎的相识相交。

章太炎当时定居苏州,名满天下而经济不裕。一次,其一个侄子在上海法租界和一个很有背景的人起了房产纠纷,向章求助,章名气再大也奈何不了法租界的事,无奈只好放下名士架子,写信给杜月笙请求帮忙。  杜接信大喜,认为结识笼络章太炎的机会来了,遂调动关系为章侄排难解纷,取得两边都满意的效果。问题解决后,杜月笙又专程去苏州拜访章太炎,向他报告调解纠纷的经过与结果。章太炎热诚接待,相见甚欢。

告辞前,杜月笙悄悄将一张两千银元的钱庄庄票压于茶几上一只茶杯底下,却不说破,作为对章太炎的馈赠。杜走后,章太炎发现了这笔重礼,又不好推谢不收。杜月笙既给章太炎送了一笔厚礼,又顾全了章的面子。章太炎对杜月笙既感激又敬佩,认为杜月笙讲义气,重礼节,礼贤下士,有古豪侠之风。

自此以后,二人开始订交。杜月笙每月都派人给章太炎送钱,接济章的生活;章对杜也另眼相看,不仅为杜做事,且常常讲杜的好话,甚至还以一代朴学大师的身份,用古色古香的文句为杜月笙修订家谱。

杜月笙本名杜月生,因生于农历七月十五得名,章太炎引经据典为其改名杜镛,号月笙。语出《周礼·太司乐疏》,西方之乐为镛,东方之乐为笙。如此名号,很是高雅。

他还亲笔为杜月笙修订家谱。他根据杜的自述“祖先由浙江海宁迁来”,“考证”出“杜之先出于帝尧”,“直系祖先为山阴杜衍”,让出身贫寒、父母双亡、近族寥落的杜月笙跻身帝王之系。有了章大师的这篇笔墨,杜再也不必在名门望族面前自觉低人一等,并于1931年风光体面地在故乡浦东高桥落成了他的杜氏祠堂。

章太炎的这段经历被看成一个污点,有人指责他“傍黑”。但章氏后人并不认同,称章根本没有在法租界和人争房产的侄子。



众多文人拜他为师



用类似的手段与方法,杜月笙笼络了一大批知识分子,使这些人成为杜门食客或杜的“学生子”,其中有许多文化界大名鼎鼎的人物。除章太炎外,还有章士钊、杨度、江一平、郑毓秀、陈群、杨云史、杨千里等。有了这样一批文化名人朋友环绕左右,人们再不好把杜月笙看成“黑社会头子”、“大流氓”了,杜已成真正的“大人物”。

更有很多文化人拜杜为师,按黑社会规矩,拜“老头子”须开香堂,呈上写明三代简历的门生帖子,并行三磕头礼。杜十分通达:如今我身兼几十个董事长、理事长、会长,是企业家、金融家、社会活动家,你拜我为师不丢脸,但要你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向我一个半文盲跪拜磕头之类也太难为人了。于是杜改革礼仪:“老头子”改称“老夫子”,“门徒”改称“学生子”,开香堂改为点香烛,三代简历帖改为“永遵训诫”一句话,三磕头改为三鞠躬,这为文化人投入杜门大行方便。



内心向往敬畏文化



杜月笙亲近文化界人士,有他利益需要的一面,但也有他真心真实的尊敬。杜月笙虽是粗人出身,但心里一直有对文化的向往和敬畏,“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传统意识积淀在他心灵深处。

成名后的杜月笙回忆童年:“当时一个月学费只有五角钱,可惜因为家里实在太穷,读到第五个月,先母缴不出学费,只好停学。”不难听出话里含着缕缕心酸。

等他有了足够钱势,也想回头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其门厅高悬的对联是“友天下士,读古人书”,然而毕竟识字少,无法去“读”,他就重金聘请说书艺人长期为他讲《三国》说《水浒》,学习历史知识和处世方式;他一度勤练书法,虽然没有什么成就,但“杜镛”二字终可潇洒地到处签写。

他还在法租界善钟路创办了一所正始中学,亲任董事长,由陈群任校长;并在老家浦东耗资10万元,建起浦东杜氏藏书楼,附设学塾。

他非常注重仪表文明,告诫手下“衣食足,应该礼仪兴了,再不能让人一看就害怕讨厌”。不论天气多热,他长衫最上面一颗纽扣也从不解开。他也要求徒众穿长衫,盛夏也不准赤膊露体,言谈不准有粗话。并禁止衣冠不整、赤膊袒胸的徒众出入杜门。



所有子女不走黑道



像千千万万中国人一样,杜月笙对子女的教育极为重视,严格要求他们的学业,严禁其沾染烟赌娼。

儿子杜维藩一次大考逃考,被他狠甩两个耳光。女儿杜美如一次外语考试成绩不佳,被他用鞭子责打十下。阿姨疼她,让多穿两条裤子。但杜月笙下手更重,还不许叫,叫一声就重打。

杜氏八子三女都受到良好教育,至今活跃在海外商界,其子杜维善还是一位知名收藏家和古钱币研究专家,近年来两次向上海博物馆共计捐赠古钱币1800余枚,上博专馆陈列。

  杜月笙的子女都不走黑道。杜维善定居加拿大,曾回国访问过。杜维宁一直生活在大陆。杜美如夫妇侨居约旦,一直不入该国国籍,在那里开了第一家中国餐馆“中华餐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5 14:11 , Processed in 0.07653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