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851|回复: 2

登州府志点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2 06: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4 卷十六 橋梁

蓬萊縣
畫橋 在府治東,永樂間指揮王宏建,道光二十年知府、諸鎮重修。(注1)  密分橋 在縣治東。(注2)   龜背橋 在密分橋南。   宏濟橋 在龜背橋南,明嘉靖四十年千戶蔣山建,俗呼蔣家橋。   登嬴橋 在縣學前,俗呼洙泗橋。   草橋 在洙泗橋西。   迎仙橋 在北關普靜寺西,俗呼賽畫橋。(注3)   來賓橋 在迎仙橋西浦家窪村外,明時遼陽運舶皆集於此,故名。(注4)   密水橋 在南門外。(注5)   天橋 在水城小海中,架板以通,往來船行則撤之。宋楊康功使高麗,還奏請建。   積翠橋 在城南三里,槃阿溝積翠亭下。   天生橋 在馬鞍山北,石梁跨澗,如天所設。(注6)   沙河橋 在城東十里。   安香橋 在城東二十里。   平暢橋 在城東六十里。   普濟橋 在城東九十里。   善人橋 在城西二十餘里,草店村東。
(注1)畫橋:東距府城門約百米,跨黑水河上,為單孔高拱石橋,上布石級,向東直通縣城,始建無考。全真教祖王重陽於金大定九年(1169)來登州游历,并建《三教玉华会》,曾棲於城南修真觀。見城中畫橋,語人曰:“此橋逢河(何)必壞。”眾人以為河水沖蕩耳。其後何邦彦為登州剌史,恶其不便通行,果然改造單孔低拱,橋面平整的石橋。王重陽話語得驗,人始知其為仙人。《马钰丹阳词》说:“古郡登州,望仙门外,画桥车马难通。重阳师父,对众显家风。预说逢何必坏,经一纪、太守何公。嫌崄峻,令人拆毁,命匠别兴功。”是其证。注者按:王重陽於金大定九年始來登州,而《登州府志》说何邦彦於大定二年已任登州剌史。故《登州府志》时间上有误。
(注2)密分橋:乾隆《山東通志》在縣治東密水分流其下。
(注3)迎仙橋:明嘉靖《登州府志》:“在郡城北關普靜寺西,以其近丹崖山之仙人洞,故以迎仙名。”康熙《山東通志》:“在府城北關水城東,近丹崖山蓬萊閣。”
(注4)來賓橋:《蘇軾集》卷二十一《海神廟不果遷》詩序寫道:“頃年楊康功(楊景略,字康功)使高麗,還奏乞立海神廟於板橋,僕嫌其地湫隘,移書使遷之文登(蘇軾稱登州為文登)因古廟而新之,楊竟不従。不知定國何従見此書,作詩稱道不已,僕不復記其雲何也。次韻答之。”詩云:“頃年三韓使,幾為鮫鱷吞。歸來築祠宇,要使百賈奔。我欲遷其廟,下數浮空群(謂登州海市)。移書竟不従,信非磊落人。”北宋密州板橋港(今屬膠州)為商賈雲集之地。宋神宗元豐六年,高麗王徽卒,神宗派遣左諫議大夫楊康功由板橋港出發前去祭奠。因遇風阻,不得不取道登州港。回來後,楊康功請准在登州水城小海建天橋,在密州板橋建海神廟。蘇軾其時為密州剌史,卻偏偏要將海神廟移於登州,可知當時登州商賈雲集之盛。
(注5)密水橋:康熙《山東通志》:“在府城東二里,密水流其下。”
(注6)天生橋:康熙《山東通志》:在府南馬鞍山東,兩畔皆深澗,中起石岡,南北通行如橋。

黃縣
雲路橋 在文昌廟東南。   東橋 在縣東門外。(注1)   朝景橋 要縣南門外,舊志作“朝陽”。以上二橋俱知縣賈璋建。(注2)   月陽橋 在西關。(注3)  紫陽橋 在月陽橋西南。   石橋 在北門西,洪武五年建。   絳水橋 在縣東北三里。(注4)    黃水橋 在縣東北十五里。(注5)   莊頭橋 在縣東北十五里。(注6)   永文橋 在縣西十五里。   南欒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呂家疃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   隋家疃橋 在縣西四十里。
(注1)東橋:多本《山東通志》及嘉靖《登州府志》皆稱正東橋。
(注2)朝景橋:因其南城門曰“朝景門”,故名朝景橋。
(注3)月陽橋: 乾隆《山東通志》:“在城南龍山驛之西,諸山水由橋下通飲馬灣。”明嘉《登州府志》與此同。此處單言“在西關”,實應為“西關龍山驛西”。
(注4)絳水:又寫作“洚水”。康熙《黃縣志》:“絳水,發源絳山,經流縣東門外,合黃水入海。”
  (注5)黃水:康熙《黃縣志》:“黃水:縣東十里。發源於棲霞蠶山,經黃河口入海。”
(注6)莊頭河:康熙《黃縣志》:“發源於平山,由苗家莊入東黃河。”

福山縣
丹陽橋 在城內南街,以馬丹陽得名。(注1)    清洋橋 在東門外。(注2)    固城橋 在南關。(注3)    保城橋 在西關。(注4)    迎仙橋 在西北濠上。   順河橋 在縣東北厲壇前。   大姑橋 在縣東南二里。   永福園橋 在縣東北五里。(注5)永福園橋:位於清洋、大沽兩河會流處,為雙橋。   義井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
(注1)馬丹陽:即馬鈺,牟平人,全真教祖王嚞羽化後繼掌教主。因馬丹陽曾過此橋,故以“丹陽”名橋。
(注2)民國《福山縣志》:“邑境有清洋、大姑二河,所有木橋皆秋架春拆。本志僅載清洋、大姑二橋。”
(注3)固城橋:民國《福山縣志》:“在縣南門外。舊有草橋,後改為石橋。庶生鹿廷㻸督修。”
(注4)保城橋:民國《福山縣志》:“在縣西門外。邑人王連鳩工創建。後因城守拆毀,改作板橋。知縣張存烈又改為石橋。”
(注5)永福園橋:位於清洋、大沽兩河會流處,為雙橋,

棲霞縣
迎仙橋 在北門外。(注)    環翠橋 在南門外。   七里橋 在縣東南七里,縣西南七里亦有之。   赤巷口橋 在縣北二十里。   涆橋 在縣北四十里,今淤。   方山橋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   蛇窩橋 在城東南四十里,有南北二橋。   安濬橋 在鐵口南。
(注)迎仙橋:此橋距全真教丘祖(丘處機)濱都宮甚近,故名。

招遠縣
石橋 一在東門外,一在南門外,一在北門外,俱順治九年修。一在水門外,十五年修。(注1)   浴德橋 在南門外。   射圃壇橋 在南關。   板橋 在城東北濠上,南橋嘉慶十九年修,北橋道光十四年修。   偏嶺橋 在縣南二十里。   孀婦橋 在縣南三十里,孀婦孫氏創建。   青顯鋪橋 在城東南二十里,嘉慶間建。   折腰溝橋 在縣西南三里。(注2)   五里橋 在縣西五里。   界河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   石對頭橋 在縣北十五里。(注3)   城子西橋 要縣東北四十里。   垛石口橋
(注1)石橋:順治《招遠縣志》:指縣“東、南、北三門橋,順治九年新修。”“水門橋,順治十五年,醫官張鳳翥新修。”
(注2)據順治《招遠縣志》,該橋在縣西南三里,地名新折腰溝,故名折腰溝橋,簡稱“溝橋”。
(注3)石對頭橋:順治《招遠縣志》云:“在縣北十五里。水部公仁宇有修橋記。”

萊陽縣
石橋 一在東門外,一在北門外。   迎仙橋 在南門外。   太平橋 在西門外,明萬歷七年縣丞胡夢豸、國朝康熙八年縣丞彭萬化各重修。   朱崗橋 在縣東北五里。   火山橋 在縣東十五里。   萬柳橋 在縣東二十里。   烽火山橋 在縣東二十里。   沐浴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注1)    赤山橋 在縣東六十里。   城南村橋 在縣東南一里。   淳于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   河馬厓橋 在縣東南四十里。   翫底橋 在縣東南四十里。(注2)      紅土厓橋 在縣南十里。(注3)    陶張橋 在縣南十五里。(注4)    呂疃橋 在縣南十八里。   小灌河橋 在縣南二十里。   五龍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廢坊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響水石橋 在縣南三十里。   崔疃橋 在縣南五十里。   浮山橋 在縣南七十里。   橋頭橋 在縣南八十里。(注5)   水口橋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觀音橋 在縣南九十里。   佛院橋 在縣西南六十里。   李牧莊橋 在縣西南七十里。   店埠橋 在縣西南八十里。   低灣橋 在縣西南九十里。   五沽橋 在縣西南一百一十里。   古石橋 在縣西二十里旌旗鄉。   繼水橋 在縣西二十里。   縣河橋 在縣西四十里。   王家橋 在縣西四十里。   日疃店橋 在縣西四十里。   李家疃橋 在縣西五十里。   水溝頭橋 在縣西五十里。(注6)   大沽橋 在縣西六十里。   小沽橋 在縣西九十里。

(注1)火山橋、朱崗橋、沐浴橋皆縣河所經。朱崗橋又稱“朱姜橋”。
(注2)赤山橋、翫底橋、水口橋、小灌橋、河馬崖橋、淳于橋、趙格莊橋、廢坊橋、蒿北頭橋、五龍橋皆昌水所經。
(注3)紅土厓橋:應為“紅石厓橋”,此處《府志》書寫有誤。
(注4)陶張橋:應為“陶漳橋”,此處《府志》書寫有誤。佛店頭橋、萬柳橋、烽火山橋、陶漳橋、紅土崖橋皆陶漳河水所經。
(注5)五龍橋、崔疃橋、浮山橋、橋頭橋,皆五龍河水所經。
(注6)李家疃橋、水溝頭橋、皆瀦河流經。

寧海州
通仙橋 在東門外。(注1)   來薰橋 在南門外,同治二年重修。(注2)   瞻恩橋 在西門外,明洪武十年建,嘉靖二十六年、國朝康熙十一年累修。(注3)    元武橋 在北門外。(注4)    沁水橋 在州東五里。   五丈橋 在州西十里。   道亭橋 在州西南六十里。
(注)通仙橋:全真道祖王重陽曾來往於此橋,並有詩“玉匙開闡通仙徑,玉門中傳令”(《重陽全真集卷三•韓公鎖歎世》)。故以通仙名橋。
(注2)來薰橋:民國《牟平縣志》:“在城南門外護城河。清同治、光緒間各重修。”
(注3)瞻恩橋:民國牟平縣志:“在城西門外護城河。明洪武十年建,嘉靖及清康熙、同治間各重修。”
(注4)元武橋:本名“玄武橋”,因避清帝諱,改為“元武”。民國《牟平縣志》:“在城北門外護城河。舊為虹式磚橋,後改平面石橋。”

文登縣
望海橋 在東門外,一名會仙橋。(注1)    新建橋 在南門外。(注2)   崑崳橋 在東門外,一名迎仙橋。(注3)   興文橋 在東關。   何家橋 在縣東二十里。   新莊橋 在縣東三十里。   大汛港橋 在縣東南六十里。   千八港橋 在縣東南六十里。   路公橋在縣南十五里,渾然一石,擊之有聲。石刻永安五年路公建。(注4)   偃馬橋 在縣西南二十里。(注5)    解公橋 在縣西一里許。   新橋 在縣西十里。   普度橋 在縣西十五里。(注6)   迎仙橋 在縣西四十五里。(注7)    管山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一名‘通濟橋’。(注8)    望仙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   廣濟橋 在縣西北三十二里。   登雲橋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注9)   暘里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注10)    楊家炕橋 在縣西北九十里。   送駕橋 在縣北五里。   天橋 在縣北七十里石岡,一線兩澗夾之,故名。   駟馬橋 在縣北威海司城內。   李公橋 在威海司東門外,守備李標建。   嶅山橋(注11)   高村橋  竹島橋  

(注1)望海橋:光緒《文登縣志》:“原名‘會仙橋’。抱龍河之水自豐山而下,橋首當其沖。嘗為水圮,道光間重修。”
(注2)新建橋:光緒《文登縣志》:“一名‘抱龍橋’。抱龍河自城東南隅折而西流,經橋下。咸豐四年、光緒十九年相繼重修。”
(注3)崑崳橋:光緒《文登縣志》:“原名‘迎仙橋’。橋之南北舊有濠,通名‘西濠’。北受香山之水,年久失浚,亦漸淤塞,惟南濠存焉。”
(注4)路公橋:光緒《文登縣志》:“渾石造成,長二丈,厚五尺,擊之鏗然有聲。石鎸‘承安五年信士路大翁造’。”
(注5)偃馬橋:光緒《文登縣志》:“順治十六年,邑人鄒其山建。”
(注6)普度橋:光緒《文登縣志》:“順治二年,邑人于應第建 。道光間孝子隋淑源重修。”
(注7)迎仙橋:光緒《文登縣志》:“元至治間,東華宮道士耿道清築。橋之兩端鑿石為將軍鎮之,俗呼為‘將軍橋’。”
(注8)管山橋:光緒《文登縣志》:“邑人王廷輅、王玠捐建。”
(注9)廣濟橋、登雲橋:光緒《文登縣志》:皆“邑人孫一成建。”
(注10)暘里橋:光緒《文登縣志》:“為北路往來孔道,長三四丈。舊名‘吳家橋’。咸豐間生員劉宗、向約、王所楫等勸捐修筑。”
(注11)嶅山橋:光緒《文登縣志》:“在城東南四十里。乾隆十五年臥龍山道士張和正、周德善募造。縣東南諸水會於高村河,過閻王鼻入海。其西北別派則自嶅山港東注入焉。”

榮成縣
永安橋 在縣東南俚島,嘉慶二十一年建。   戴村橋 在縣東南一百十里。   石厓橋 在縣南七十里。    沽河橋 在縣南六十五里。(注1)   五道橋 在縣南石島北。(注2)   欒家橋 在縣西二十里。

(注1)沽河橋:《光緒榮成縣志》:“道光十五年、十九二年大水河決,廢。”
(注2)五道橋:《光緒榮成縣志》:在“斥山集南石島北,巡檢戴允浩首事,次第捐建。

海陽縣
普濟橋 在縣東六里,監生羅恒修。   長春橋 在縣東八里。   近虹橋 在縣東海陽所。   寶帶橋 在縣東五十里。   青龍橋 在縣東五十里。明萬歷二十八年建。   玉龍橋 在縣東八十里夏村。   徽村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   海國橋 在縣東北四十里,順治二年海國道人建。   碧玉橋 在縣北一里。   小春橋 在縣西北二十里。   斜橋 在縣西北四十里梧桐埠。   安溝橋 在縣西北六十里。(注1)   玉容橋 在縣西北六十里。   廢城橋 在縣西北七十里。(注2)    通濟橋 在縣西門外。   銀沙橋 在縣西二里。   沽頭橋 在縣西四十里。   白沙橋 在縣西南行村。(注3)    普度橋 在行村。   積善橋 在平定村。   鹽舍橋 在鹽場。   長橋 在薛家莊。   護龍橋 在城陽村。   裏村橋 在紀疃。   迎仙橋 在索格莊。(注4)   余家橋 在余家莊。   槐橋 在槐樹底村。

(注1)安溝橋:乾隆《海陽縣志》云:“在小紀,離城六十里。”
(注2)廢城橋:乾隆《海陽縣志》廢城橋寫作“發城橋”,未知誰是。
(注3)白沙橋:乾隆《海陽縣志》云:“在行村北,離城七十五里。”
(注4)迎仙橋:乾隆《海陽縣志》云:“在索格莊,離城五十五里。”

发表于 2016-8-30 13: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知道您这个点注是什么意思?将登州府志电子化么?并将其各县志中内容作为填补?个人认为莱阳处朱岗、朱姜桥,实为朱
发表于 2016-8-30 13: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朱(土冓)之讹,莱阳常用一个字,unicode字符,红土厓有红土厓烈士陵园,在县南,应无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16:36 , Processed in 0.09836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