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487|回复: 0

外国人的汉语语误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7 19: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外国人的汉语语误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关于外国人在学习汉语中发生的语误现象所引出的笑话。(可能会包含杜撰成分)  
1.“看车!”老师嘱咐过马路的外国学生大声说:“看车,看车!”没想到,几位外国学生立即停住脚步,傻乎乎地注视着来往车辆。原来在这个语境中,老师说的“看车”,是注意来往车辆,确保安全的意思。可是外国学生却理解为“观看、注视车辆”。
2.“亲爱的姑妈:”在汉语词汇里,“娘”和“妈”是等义词,都指母亲。一位到中国学汉语的英国留学生,在校园看上了一位漂亮的中国女生。于是他给这位女生写求爱信,但一时忘了“娘”字怎么写,便自作聪明,以“妈”代“娘’,于是情书的开头:“亲爱的姑妈……”
3.“反正胜败都是中国人赢……”1983年,中国女排和美国女排在世界杯小组赛上相遇,赛后中国报纸上出现了《中国队大胜美国队》的标题。过了几天,决赛里中国队和美国队又碰到了一起,争夺冠军,中国报纸的标题换成了《中国队大败美国队》。一位名叫考斯特的美国留学生看了报纸后很高兴,以为美国队赢了,并在中国同学面前显摆了一番,结果闹了笑话。考斯特愤愤不平地说:“汉语太奇怪了,胜败都是中国人赢,那还比赛什么呢?”
4.“哪里—哪里”汉语“哪里—哪里”是自谦的意思,作为对友人赞扬的回应。但初通汉语的外国人W先生参加中国一对年轻人的婚礼。他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漂亮,而新郎却谦虚地说:“哪里—哪里。”W先生觉得新郎认为自己说的不明确,就用生硬的中国话接着说:“新娘的眉毛、眼睛、鼻子、嘴,都很漂亮啊!”
5.“含笑九泉”上对外汉语课,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人说一个汉语成语,形容老师今天很开心很高兴的样子。”学生很活跃:“眉开眼笑”“开怀大笑”“兴高采烈”……。老师接着说,“说出来的成语里要含有数字,比如一、二、三、四……。”一位美国留学生反应很快,大声抢答:“老师,含笑九泉!”除了以上所说,还有“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被外国人误以为是“中国很行”,“中国农业很行”,“中国工商很行”,这也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随着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数的增多,外国人的汉语语误现象也在增加,在我看来,原因大体是因为母语语序现象的不同,汉语各地区的方言现象不同,以及俗语等因素产生的,因此学起来难度也很大,看过以上内容我们会发现,有些词、俗语或成语从表面上来看确实是外国人所理解的意思,或者字形很相近,这就涉及到了中国汉字长久以来的历史和语言演变,也是需要日积月累慢慢懂得的,汉语本身就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让接触很少甚至没有什么接触的外国人来学习确实会有难度。例如妻子的同义词就有许多个,“媳妇”,“老婆”,“太太”,“夫人”,“贱内”,“拙荆”,“孩子他妈”等等,这里有自称,有他称,有尊称,有贱称,有专称,有通称,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境下用法也不同,用错可能就会发生笑话,有些小问题大家理解便一笑而过,但有些时候用词不当甚至给人以不够尊重的感觉,就会造成对交往的影响,比如“贱内”这个词说话人自己说来就是谦词,但在称呼别人的妻子时就很不妥当,不但用词错误还会影响与交谈者的情感,因此外国学生在未掌握词语的准确意思时切不要乱用。每个国家的语言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不断演变间就会产生许多有典故的新内容,汉语知识博大精深有时国人都会弄错,何况外国人,而我们在学习其它外语时亦是如此,这就更加加大了学习的难度。
不同国家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所发生的语误也不尽相同,有些学习者是在词语上使用不恰当,而另一些则表现在发音上,“世界上任何语言的语音都不可能没有声调的变化,只不过在非声调语言中,声调的不同不会影响词的意义。而在声调语言中,声调是有系统地利用不同调值来分辨音节或某一个词的语义,汉语就是极具代表性的声调语言。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调值为55、35、214、51,由于汉语声调这种升降曲折的变化,与大多数语言语音系统中的声调或轻重音差别较大,因此,成为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时,受母语语音干扰最多,产生偏误最普遍的难点,以至于中国语汇中有了“洋腔洋调”这样的词语”。比如平时我在看韩剧时会发现,韩语里没有三声调,韩语是无声调语言,尽管韩语中有许多汉字音,但它独特的语音系统,无声调的发音特征,仍使韩国学生在声调上产生很多偏误,因此他们在学习时经常性将汉语发音为一声,并且韩语里没有轻唇音f和翘舌音,经常用p,h来替代f,比如“瑞”这个音,他们就会把它替换为“力”,而西方国家的学习者在学习时也会产生语音错误的现象,比如以欧美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同样是无声调语言,他们在学习时最喜欢说也最常用的就是“你好”,而他们也常常将这个词发音为(nihaò),对于无声调语言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汉语的调值是最难掌握的,这些现象应该都是母语的发音习惯所导致的。
导致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出现语误的原因,除了母语的影响以外,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有些教师会将自己自认为正确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导致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了错误的指导并记住。其次,有时候外国学生在学习时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所在地的方言问题,学习者所在区域的方言问题较为明显,不仅表现在用词更表现在语调上,就会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导致今后难以改正。且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多是靠模仿,由于其有限的目的语知识不足以完全明白其音理。这样在发汉语声调时任意性很大。赵金铭先生认为,声调从物理上解释:声调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音高。从生理上看:是声带的松紧变化,声带松,发音低,声带紧,发音高,声调的性质取决于音高的变化,而音高的变化取决于声带松紧。这种发音原理与分析则必须通过学习者在不断地试验、体会才能渐渐领会。这样在接近目的语正确声调的时候,就会因学习者各方面自身因素而有差异。
在语法上外国学习者的错误经常有以下几点:
1.遗漏偏误,遗漏偏误指由于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某些副词、连词特别是复句或结构中某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是比较容易遗漏的部分。例如:她爱唱歌,也[爱]跳舞。([]中为漏加的)
2.误加偏误,比起遗漏偏误来误加偏误的情况比较单纯,多发生在这样一些语法形式上,在这些语法形式中在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某个成分但当这些形式发生了某种变化时又一定不能使用这个成分。这时初学汉语的外国学生就常常由于不了解这种条件的变化仍然使用这个成分因而出现偏误。例如:她非常[很]高兴。([]中为错误的)
3.误代偏误,误代偏误是由于从两个或几个形式中选取了不适合于特定语言环境的一个造成的。这两个或几个形式,或者是意义相同或相近,但用法不同;或者只是形式上有某种共同之处(如字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或者是用法相同意义相反。总之这些都是很容易使初学者发生混淆而出现偏误的。例如:我把那么重的箱子搬不动。
4.错序偏误,错序偏误指的是由于句中的某个或某几个成分放错了位置造成的偏误。例如:常常我们去旅行。
成语的掌握也是一个学习的难点,成语语法偏误主要有两大来源这就是母语干扰和已经掌握的不完全的汉语知识对学习新的语法现象的干扰。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一般都有其出处,有其特定的含义,不能望文生义。而外国学习者在成语的使用上经常会出现错误,少字,多字,错字,错序,以偏概全,望文生义等情况经常出现。
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产生的语误有许多方面,在此也无法一一例举,想要学习好一门语言,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外在环境和内在因素同样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2 23:40 , Processed in 0.08649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