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415|回复: 0

程杰、王三毛《全芳备祖》点校本评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2 07: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行远必自迩 于 2014-12-12 18:29 编辑

        2014年11月首部《全芳备祖》点校本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是该社《浙江文丛》中的一种,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程杰教授、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王三毛副教授点校,精装4册。通览全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绩特别值得关注和肯定。
  一、第一部标点整理本        
     《全芳备祖》是一部植物专题的重要类书。该书所辑资料以文学作品,尤其是两宋文学作品为主,其中多有存世文集不载者,是宋代文集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源,为文献学界所重视。
        目前被广泛使用中的《全芳备祖》都只是影印本,重要者有农业出版社影印刻本、四库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基本古籍库所用汲古阁本(现藏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只有影印本,没有整理本、标点本,不仅专业学者不便,对科技、农学等非文史专业研究者来说,更感困难,因此使用者对整理本、标点本有迫切的需求。
        今浙古新出版《全芳备祖》是迄今为止学界第一部标点整理本,可以说满足了人们对现代标点本、排印本的迫切需求,将为宋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者的使用提供便利。
        二、底本合成完璧,最接近宋本原貌,有较大文献价值        
        宋刻本海内失传,宋以后未见重刻,海内所见唯明清抄本。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宋刻残本(以下简称日藏宋刻残本,前集1-13、后集14-17卷缺)传入我国,1982年农业出版社据以影印出版,残缺部分以华南农学院转抄积学斋本配补。据程杰《全芳备祖》的抄本问题(《中国农史》2013年06期)考证,南京图书馆藏原八千卷楼丁丙跋本(以下简称丁丙跋本)是直接由宋刻本抄录的,文字内容、书写格式高度忠实于刻本,乃至装饰符号都有明显模仿刻本的迹象,充分地贴近宋刻本的原貌。而其他海内抄本,大多源于丁丙跋本,漏抄、误抄、节抄以及随手简省、改动的现象较为严重,远不如丁丙跋本接近刻本。农业出版社影印本用以配补的积学斋转抄本更是抄本中的劣者,尤不足取。
        程杰先生此番整理,用日藏宋刻残本配以丁丙跋本,可以说是合成完璧,最贴近宋刻本原貌,弥补了1982年农业出版社影印本在底本选配方面的不足,文献价值很高。
        需要强调的是,用以配补的丁丙跋本比目前海内所见其他抄本内容都要多出不少。当年唐圭璋先生编《全宋词》时,就从该丁丙跋本辑得不少佚作。今《全宋诗》编者也多有从《全芳备祖》辑补者,所用版本或为农业出版社影印本,或为原碧琳琅馆藏抄本(原国立北平图书馆藏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碧琳琅馆本虽出南图藏丁丙跋本,但漏抄不少。《全宋诗》辑者似未使用南图藏丁丙跋本,因此从《全芳备祖》辑补得并不充分,有待据新出点校本进一步搜检,一定会有新的发现。程杰先生从《全芳备祖》所辑陈景沂本人的诗歌,就比《全宋诗》所载多出《竹》、《桑》两首,而陈景沂的文也有两篇,《全宋文》失收。可见程杰先生的点校本《全芳备祖》是有很多潜在资源的,值得治宋者,尤其是着意宋代别集辑佚者重视。
       三、校勘精细,完整可靠
        《全芳备祖》原编条目内容(误抄、衍夺)和出处(张冠李戴)错讹都多,点校本通过“校勘记”指出了大量错误,在不影响原书体例的情况下,适当进行纠正,净化了全书的内容。
        另外,点校本的长篇前言对《全芳备祖》的性质、体例、规模、编者生平、刻本时代、抄本优劣等进行了系统的考证和论述,解决了一些模糊不清、长期令人困绕的基本问题。书末附录汇集了历代文集、书目、方志中大量有关资料,以为阅读、研究之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11:00 , Processed in 0.08374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