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465|回复: 3

[笺释] 《登州府志》点注 20 卷十二 軍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2 19: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 卷十二 軍壘
北魏天賜元年夏五月置山東諸治,發州郡徒謫造兵甲,以備海防。(注1)
  注1:天賜:北魏道武帝拓跋年號(公元404409),其時登州府地屬光州。
  置山東諸治:意為將山東重新劃分州、郡。
  徒謫:指被處以徒刑、流刑之人。
唐天寶元年設登州守捉,萊州領之。東牟守捉,登州領之。(注2
  注2守捉:唐初規制:沿邊置道,道設大總管(大都督)統兵戍邊。凡戍守之地範圍大者稱軍,相對小者稱守捉,守捉之長稱使。高宗上元以後改防禦使為團練守捉使。牟郡本晉置,治在福山古現。高齊天保七年廢。唐中宗神龍間改登州為東牟郡,治蓬萊,不久又復稱登州。此處“登州領之”為原屬東牟之地。
宋乾德元年罷登州都督。康定元年增置登州、青澗、澄海弩手,升登州軍為禁兵。慶歷二年,郡守郭志高奏置刀魚巡簡水兵三百戍沙門島,備禦契丹。每仲夏仍居鼉磯,以防不虞。秋冬還南岸。著為令。元祐三年制:擅乘船由海入界河及往高麗、新羅、登萊州境者罪以徒,往北界者加等。(注3
   注3罷登州都督:所罷為柴周時之登州都督。《宋史·太祖本紀》:“女真國遣使獻名馬。蠲登州沙門島民稅,令專治船渡馬。
    青澗:青澗城,本陜西延州舊城。熙寧二年,收復廢為城,隸陜西延州,在州東北三十里。元符二年,改為軍,青澗城隸綏城。
    澄海:澄海今廣東汕頭,隸海州都巡檢司。熙寧八年,廣西經略司選澄海赴桂州,以新澄海為名。
    弩手:弓箭手。
    禁兵:即禁軍。宋代直接由朝廷掌控的正規軍為禁軍。
    刀魚巡簡:“簡”假借為“”。此處指有刀魚船戰棹之都巡檢,控扼登州要害之地,巡捉私茶、鹽,巡防捍禦盜賊等為責。沿海及各縣皆置巡檢,往來接連合相應援處,則置都巡檢統領之。
  郭志高:封州剌史,宋慶暦二年至五年在任登州剌史。修浚城池,抬集水軍,嚴整武備,後人受其遺澤。
    契丹:源于東胡,居遼河上游一帶,以游牧為生。北魏時自號契丹,唐末阿保機統一各部,稱帝,建遼國。宋宣和七年為金所滅。
    界河:源出直隸望都縣,東流入清苑縣南,又東北入安新縣界,與方順河合。即古稱博水,今稱大清河。
高麗、新羅:指朝鮮半島兩個王朝。新羅(公元前57935年),朝鮮半島較早王朝,立國達992年。高麗(公元9181392年)為朝鮮半島另一王朝;
    徒:即徒刑,服罪役,五刑之一。《清史稿·刑法志二》:“《明律》淵源唐代,以笞、杖、徒、流、死為五刑。”
    加等:猶言罪加一等。
元初,僉山東沿邊州民戶為軍,益都淄萊所轄登萊州,李璮舊軍,起僉一萬人,差官部領禦倭討賊,而水軍之防仍循宋制。至正十三年,分沂州。元帥府於登州,分左、右監軍於寧海軍。(注4
      4qiān:“僉”通“簽”,下令徵集。
    益都淄萊所轄登萊州:該句混亂,似應為“益都路所轄淄、萊、登三州”為是。
    李璮(公元?—1262年):小字松壽,潍州人,李全養子。李全本為揚州司理參軍,於元太祖十六年舉山東州縣歸附。李全戰死,李璮襲益都行省。中統元年加璮為江淮大都督。至元二年李璮反,以漣水、海州三城獻于宋,盡殺蒙古戍軍,引麾下趨益都。至元十一年,李璮窮蹙,投身大明湖,未死,元軍獲之,體解以徇。
    分沂州:意思是將軍隊分出一部分守沂州。沂州治在今之臨沂。
    監軍:監督軍隊的官員。
明初,仍元制。洪武二年,分萊州衛官軍以備登州。四年,禁沿海民私出海。九年,升州為府。知府周斌奏改守禦千戶所升為登州衛,置指揮十九員,屯田一百八十三頃五十畝,左、右、中、前、後、中左、中右七所,正副千戶三十員,百戶七十員大率以五千六百戶為一衛,千一百二十人為一千戶所,百十二人為一百戶所,領五十人者為總旗,十人者為小旗;分中右所百戶於黃河寨今屬黃縣、劉家旺今屬蓬萊,各三員;解宋寨今屬蓬萊四員,俱為百戶所。建備倭城詳城池。十年,升寧海軍為寧海衛,置指揮十八員,屯田一百五十四頃七十畝八分,右、中、前、後四所正副千戶十二員,百戶四十員;分後所百戶三員於清泉寨今屬寧海為百戶所。又調登州衛中、前所於福山縣,正副千戶五員,百戶十員,為福山千戶所;內分百戶五員於蘆洋寨今屬蓬萊為百戶所。十七年,命信國公湯和巡視海上,築山東等處沿海諸城。二十三年,從山東都司周彥言建五總寨於寧海衛與萊州衛八總寨共轄小寨四十八。三十一年建四衛:威海衛今屬文登,置指揮十四員,屯田七十四頃五十畝,左、前二所正副千戶八員,百戶二十員;成山衛今屬榮成縣置指揮十七員,屯田一百八十七頃,左、前二所正副千戶十六員,百戶二十員;大嵩衛今為海陽縣 置指揮十七員,屯田一百六十八頃五十畝,中、後二所正副千戶十員,百戶二十員;靖海衛今屬文登置指揮十二員,屯田一百一十八頃七十五畝,左、中、後三所正副千戶十六員,百戶三十員。又建二守禦千戶所凡守禦所皆不隸衛:寜津所今屬榮成正副千戶七員,百戶十員,屯田五十四頃;奇山所今屬福山正副千戶八員,百戶十員,屯田六十七頃五十畝。永樂六年,倭夷寇成山,復襲寧海,而營衛寨堡之設愈嚴,始置備倭都司,以節鎮沿海諸軍。七年建登州營於備倭城,內給符驗洪武四年調發衛所兵馬造,用“金寶符”及“走馬符”牌,尋改為金符:“有詔調軍省府同覆奏納符用寶”,設把總、指揮各一員,中軍管隊官、千百戶三十一員,團練京操班軍永樂十三年詔諸衛卒赴京臨閱,後為故事。每歲春秋番上京師,謂之京操。正統間,又調各營京操馬以去。九年加總督。宣德四年,建文登營原在文登縣城內,十年始於縣東十里築城,設把總、指揮各一員,中軍管隊官、千百戶二十三員。成化間,建海陽守禦千戶所今屬海陽,設正副千戶五員,百戶十員,屯田五十五頃。又建四千戶所:大山所今屬海陽,正副千戶六員,百戶十員,屬大嵩衛;金山所今屬寧海,正副千戶五員,百戶十員,為寧海衛左所;百尺崖所今屬文登,正副千戶五員,百戶十員,為威海衛後所。尋山所今屬榮成,正副千戶三員,百戶十員,為成山衛後所。宏治十二年,設巡察兵備道於萊州。正德六年懲流賊亂,敕兵備道與備倭都司參同軍務,仍合萊州壯快以實行伍。嘉靖三十四年建兵備道,署於登州。四十一年始專設巡察海防道於登州轄府二:登州、萊州;州三:登屬則寧海;縣十二:登屬則蓬萊、黃、福山、棲霞、招遠、萊陽、文登;巡檢司十八:登屬則高山、楊家店、孫夼鎮、馬亭鎮、東良海口、行村寨、斥山寨、溫泉鎮、辛汪寨、乳山寨;衛九:登屬則登州、寧海、威海、成山、靖海、大嵩;所五:登屬則寜津、奇山、海陽。置團練營,以海防道中軍領之以三、四、五月為大汛,九、十月為小汛。萬歷二十一年,因倭寇朝鮮,調集南北水陸官兵防海,登州遂為重鎮,與諸邊等時以遼東、宣化等鎮為九邊。分為中、後二營:中營屯種長山島後入民籍;後營屯種瀕海荒地。各設把總一員,中營哨官二員,後營哨官四員。又分團操為二營:左營仍以中軍領之,設哨官五員;右營經副總兵領之,設把總一員,哨官五員;改文登營為守備府,設守備一員,中軍一員,哨官二員。二十五年,設總兵署都督僉事。二十六年,加兼海運,凡濟、青瀕海州縣悉隸焉。二十八年增設團操中、前二營,各設把總一員,哨官四員;裁總兵,設副總兵。天啟元年,設登萊巡撫,贊理軍務,專轄沿海屯衛兼轄東江諸島。二年,設登萊總兵。時陸師為陸左、陸右、陸中、陸前、陸後、陸游、火攻七營;水師為水左、水右、水中、水游、平海五營水營或領以參將,或領以游擊,悉聽防撫提調。後又設遼東總兵挂“征虜前將軍印”,號“東江大帥”。崇禎二年罷巡撫,三年復設。又裁總兵,改設副將。七年仍設總兵。十一年,移總兵鎮臨清。登州設城守營,併十二營為六營:水陸各左、中、右三營;每營設將官一員,中軍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其官兵九千一百九十七員名,歲食餉二十二萬二千四百七十九兩六錢。
國朝順治初,裁各衛、所指揮、千戶,改設守備、千總。十二年裁福山、尋山二千戶所,奇山、寜津、海陽三守禦千戶所。十六年裁登州、寧海二衛。雍正十三年,裁成山、大嵩、靖海、威海四衛成山改為榮成縣,大嵩改為海陽縣,靖海、威海俱改為巡檢司,屬文登。 按:登州、寧海二衛皆在城內,其餘各衛、各所及各巡檢司皆有城寨,今設官處其城猶存,餘皆廢。(注5
    注5禁沿海民私出海:明初,正值日本分裂為南北朝時期,一些失意的武士、浪人、海商勾結中國亡命之徒結夥為盜 。洪武二年侵入山東濱海州縣“掠民男女而去”,四年又出沒於東海諸島,殺傷居民,劫掠財物,加上倭寇與張士誠、方國珍馀部勾結,使得通商不開,貢道斷絕,成為明王朝之心腹之患。朱元璋說:“海濱之人,多連結島夷為盜,故禁出海。”
    升州為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五月,朱元璋下令改登州為府,治蓬萊縣。朱元璋認為:“登萊二州皆瀕大海,為高麗、日本往來要道,非建府治、增兵衛,不足以鎮之。”於是“割萊州府文登、招遠、萊陽三縣益登州為府。”
    周斌:見卷九注。
   湯和(1326—1395):字鼎臣,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人。為人謹慎,沉敏多智,明朝開國功臣,抗倭先驅。洪武十一年,封信國公。十七年,巡視海防。在山東、浙江沿海先後設衛所城五十餘處。二十八年卒。追封“東甌王”,諡“襄武”。見《明史·湯和傳》。
    周彥:見《明史·兵志三》。周彥籍貫生平不詳。
    符驗:憑證,證件。《明史·職官志三》:“符驗之號五:曰馬,曰水,曰達,曰通,曰信。符驗之制,上織船馬之狀,起馬用‘馬’,雙馬用‘達’字,單馬用‘通’;起船者及‘水’字,並船用‘信’字。親王之藩及文武出鎮撫,行人通使命者則給之。”
    造:起始,啟動。兵馬造,猶言起用兵馬。
    番:輪流更替。“每歲春秋番上京師”,意為:每年春秋輪流到京城。
    壯快:青壯快捷之兵。古稱捕役為捕快,猶今警察;軍有壯快,猶今之特種兵。
    贊理:代理,協助。
      

[ 本帖最后由 东莱野老 于 2013-6-12 19:4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9: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东莱野老 的帖子

營制
登州鎮總兵官駐劄府城 帶領中營、右營。國初因明制,山東設兩鎮:臨清鎮控制山海,沂州鎮捍禦漕河。登州仍設登、萊巡撫及登州海防道,時陸三營各設游擊,為城守營,統於臨清鎮。順治九年,裁登萊巡撫,併三營為登州營,改設參將。十一年改沂州鎮為膠州鎮。十七年設登州副將,裁參將,改設游擊。十八年移臨清鎮於登州,改為登州鎮,即以本營游擊為中軍,游擊改為中營,復設左、右二營,各以游擊領之;又設文登營副將。康熙元年,設山東全省提督,統轄兩鎮 駐青州,五年移濟南。五年,裁海防道。六年,撥左營守備改為水師營。七年,又撥左營游擊駐武定營。十六年,裁左營。十九年,設寜福營。二十一年,裁都督。二十二年,裁膠州鎮,改設副將為膠州營。於是通省二十七營皆歸本鎮節制。四十二年,分水師為前後二營。五十三年,裁水師後營。雍正二年,設兗州鎮,山東仍分兩鎮。以文登、膠州二協,濟南、萊州、即墨、青州、武定、安東、寧福、壽樂等營歸本鎮統轄,合中、右二營及水師營共十三營。六年,設河東總督 駐河南,兩鎮統歸節制。十二年裁兗州鎮。乾隆元年,裁河東總督,復設兗州鎮,兩鎮錢糧聽巡撫核銷。與撫標、河標並列為四。八年,以巡撫兼提督銜節制兩鎮。嘉慶二十年,設曹州鎮,分兗州鎮所轄,各營屬之。又撥本鎮所轄濟南城守營、武定營、安東營歸兗鎮。道光二十二年,增設水師後營。三十年增設文登營水師。同治十二年改水師前、後二營及文登營水師為登州、榮成二水師營,以文登營副將領之,統歸撫標,而以都司領文登營。今鎮標所轄本標則中、右二營,登州則文登、寧福二營,萊州則膠州 駐州城、萊州 駐府城、即墨 領以將,駐府城 三營。青州則青州 領以將,駐府城、壽樂 領以守備,駐壽光縣 二營,共陸路九營。(注6)
  注6:駐劄zhā:又寫作“駐剳”,駐札。
  節制:指揮,管轄。
      巡標、鎮標、河標:撫標為巡撫直轄的軍隊,所謂地方軍;鎮標為鎮所轄軍隊,所謂國家軍。河標,漕運總督所轄軍隊。
寧福、壽樂:寧福,寧海與福山之合稱;壽樂,壽光與樂陵之合稱。

中營駐劄府城
順治十八年,原設游擊一員,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 雍正七年,各營添設外委,千、把總,今但稱經制、外委 。至康熙三十年額:馬兵一百九十四名,步兵六百七十七名。三十九年,收寧福營馬兵二十一名,步兵四十八名。四十二年撥步兵四十名歸水師營。五十三年收回水師兵三十六名。雍正二年,撥馬兵十五名、步兵十五名赴兗州鎮。九年增設千總一員,把總一員,馬兵二百名,步兵三百名 中、右二營共增一千名 。十年,增設千總、把總各一員,外委三員。十三年,撥新增馬兵七名、步兵十五名歸文登營;馬兵五名、步兵二十三名歸膠州營;馬兵七名、步兵二十七名歸即墨營。乾隆元年,裁新增兵二百名,又撥馬兵五十五名、步兵六十五名歸武定營;馬兵四十六名、步兵五十名歸壽樂營。十二年,裁千總一員,把總一員。四十七年裁馬兵三十二名、步兵四十三名。四十八年,裁步兵三十六名。嘉慶二十二年撥千總一員、左哨外委一員、馬兵二十一名、步兵八十四名歸曹州鎮。道光十二年,裁馬兵三名、守兵十一名。三十年裁經制外委一員、額外外委一名、馬兵十七名、步兵四十九名歸文登水師營。同治元年裁馬兵四名、步兵十八名歸濮州營。七年,撥馬、步兵一百九十二名赴煙臺教練洋槍。今實額游擊一員、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四員、經制外委四員、額外外委二名,馬兵一百十四名、步兵四百六十五名、營馬一百二十匹。內分防黃縣汛把總一員、馬、步兵六十名。其蓬萊縣汛則中、右二營每年各派千總一員,并操練營兵。歲額糧餉共銀壹萬伍千餘兩 馬兵每名每月餉貳兩,米折銀叁錢,各營外委皆入馬兵內。步兵每名每月餉銀壹兩,米折銀叁錢,戰馬每匹每月乾銀玖錢。右營同。(注7)
注7:外委、經制:外委,額外委派之意。經制,管理節制之意。皆明、清兩代武官名,後成定制。外委千總正八品,外委把總正九品,額外外委從九品。
    千總、把總:皆武官名。明嘉靖始於大營增置千總,皆以功臣擔任。其後職權日輕,位次於守備,把總又次於千總。
    乾銀ɡānyín:淨銀。馬匹與士兵不同,士兵除月餉外尚有米折銀,而馬匹只有乾銀,別無補助。

右營駐劄府城
順治十八年,原設游擊一員、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至康熙三十年,額馬兵一百六十九名、步兵六百二十名。三十九年,改寧福營馬兵四十五名、步兵一百六名。四十二年,撥步兵四十名歸水師營。五十三年收回水師兵三十六名。雍正二年,撥馬兵十四名、步兵十五名赴兗州鎮。九年,增設千總一員、把總一員、馬兵二百名、步兵三百名。十年,增設千總把總各一員、外委三員。十三年,撥新增馬兵七名、步兵十五名歸文登營;馬兵五名、步兵二十三名歸膠州營;馬兵七名、步兵二十七名歸即墨營。乾隆元年,裁新增兵二百名,又撥馬兵九十五名、步兵一百五名歸濟南城守營;馬兵六名、步兵十名歸壽樂營;并裁馬兵二名,守兵三名。十二年,裁千總一員、把總一員。二十五年,裁游擊,改設都司一員。四十七年,增設額外外委三名,裁馬兵三名;又裁馬兵三十名、步兵四十名。四十八年,裁步兵三十六名。嘉慶四年,增設額外外委一名,裁馬兵一名。八年,裁額外外委一名,增馬兵一名。二十二年,撥經制外委一員、馬兵二十一名、步兵八十四名歸曹州鎮。道光十二年,裁馬兵三名、步兵十一名。咸豐元年,裁撥外委一員、馬兵十五名、步兵五十一名歸文登水師營。同治元年,裁馬兵五名、步兵十八名歸濮州營。七年,撥馬、步兵一百九十二名赴煙臺教練洋槍。今實額都司一員、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經制外委四員、額外外委三名、馬兵一百十五名、步兵四百六十四名,營馬一百二十二匹;內分防棲霞縣汛把總一員、馬步兵五十五名;萊陽縣汛把總一員、馬步兵五十三名;專防八角口海汛千總一員、馬步兵十八名;協防之罘島海汛經制外委一員、馬步兵十四名。歲額糧餉共銀壹萬貳千餘兩。(注8)
   注8:汛:地段。明、清稱軍隊駐防地段為汛。

文登營駐劄文登縣本汛 在縣東北十里,有城。
   順治五年,設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為守備營,仍明舊制。十八年,改設副將,分中、左、右、三營,各以都司領之,增設守備等官;每營馬兵三百名,步兵七百名。康熙四年,每營裁馬一百匹,改為步兵;又裁中營步兵二十八名、左營步兵十三名、右營步兵十二名。五年,裁右營併入中、左二營,每營兵仍千名。六年,撥千總一員、馬步兵二百名赴泰安營。七年,裁兵一百十七名。十九年,撥都司二員、守備二員、兵八百四十二名為寧福營;改本標為城守營,即以副將領之,遂不設都司。至二十三、三十四等年,裁馬步兵一百八十一名。雍正元年,撥馬步兵二十二名歸兗州鎮。九年,改守備為都司僉書。十三年,收鎮標中、右二營馬兵十四名、步兵三十名,至乾隆間額馬、守兵六百七十六名。四十七年,裁馬兵二十六名、步兵四十四名。四十八年,裁步兵二十八名。嘉慶二十一年,撥把總一員、馬兵七名、步兵三十名歸曹州鎮。道光十二年,裁馬兵四名、步兵九名。三十年,改副將為水師副將,兼管陸路;裁額外外委一名、馬兵三十名、步兵一百四名。同治元年,撥馬兵二名、守兵十一名歸濮州營。七年撥馬、守兵九十一名赴煙臺教練洋槍。十二年,改水陸副將為登、榮兩營水師協統領,歸撫標管轄;中軍都司改為專營都司。今實額都司一員、千總二員、把總三員、經制外委四員、額外外委一名、馬兵七十三名、步兵三百八名、營馬七十八匹;內分防文登縣汛千總一員,協防城汛外委一員,馬、步兵四十三名;榮成縣汛千總一員、協防俚島海汛外委一員、馬步兵共七十六名;靖海司汛把總一員、協防石島海汛外委一員、馬步兵共六十六名;海陽縣汛把總一員、協防黃島海汛外委一員、馬步兵五十四名。歲額糧餉共銀玖千捌百餘兩。 馬兵每月餉銀貳兩、米折銀貳錢,步兵每名每月餉銀壹兩、米折銀貳錢柒分,戰馬每匹每月乾銀玖錢。

[ 本帖最后由 东莱野老 于 2013-6-12 19:5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9: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寧福營駐劄寧海州城
康熙十九年,調文登中、左二營都司各一員,守備各一員,馬、步兵八百四十二名,改防寧海為寧福營;後裁一都司,改設參將一員。三十九年,移參將於萊州營;又裁都司,改為為守備營;撥馬兵六十六名、步兵一百五十四名歸鎮標中、右二營。四十二年,撥步兵十五名歸鎮標水師營。五十三年,收回水師兵十一名。雍正元年,撥馬、步兵十二名歸兗州鎮。九年,改守備為都司僉書。至乾隆二十年,額馬兵六十五名、步兵二百六十六名。二十七年,增額外外委一名,裁馬兵一名。四十七年,裁馬兵八名、步兵十八名。四十八年,裁步兵十四名。嘉慶二十年,撥馬兵三名、步兵十一名歸曹州鎮。道光十二年,裁馬兵二名、步兵八名。同治元年,撥馬兵二名、步兵四名歸濮州營。七年,撥馬、步兵四十八名赴煙臺海口教練洋槍。今實額都司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經制外委二員、額外外委一名、馬兵四十九名、步兵二百十二名、營馬五十三匹;內分防威海司汛把總一員,協防祭祀臺海汛外委一員,馬、步兵三十七名;福山縣汛把總一員,馬、步兵四十六名;行村司汛經制外委一員,馬、步兵二十七名;其寧海州汛即以存營千總管轄,并操練營兵。歲額糧餉共銀陸千貳百餘兩 馬兵每名每月餉銀貳兩、米三倉斗,步兵每名每月餉銀壹兩、米叁倉斗,戰馬每匹每月乾銀九錢。(注9)
  注9:倉斗:官倉所用衡量糧食的量器。明朱載(土育)《樂律全書•律學新說》載成化頒降鐵斛“依古橫黍度尺,斛口外方一尺二寸八分,內方一尺一寸五分有奇,底外方二尺零五分,內方一尺九寸二分,深一尺二寸八分”。

礮位 中營游擊管理。每年冬令運至海灘,總鎮傳集水陸將弁,按十日二次輪流演放。
捌千觔大礮陸位 道光二十一年鋳,陸千觔大礮拾位 道光二十一年鋳,叁千觔大礮壹位 係舊礮,咸豐三年解赴武定,貳千觔大礮貳拾陸位 舊礮三位,餘俱道光二十一年鋳。三十年撥九位入水師,運赴石島。咸豐三年解一位赴武定,四位赴東昌 ,壹千叁百觔大礮貳位 舊礮一位,道光二十一年濟南解來一位。三十年撥一位入水師,運赴石島,壹千觔大礮壹位 道光二十一年濟南解來。三十年撥入水師,運赴俚島,永固銅礮一位 道光二十一年自京運來,咸豐三年解赴省城,神功銅礮一位 道光二十一年自京運來,咸豐三年解赴省城,陸百觔銅礮叁位 道光二十一年諸城縣解來,咸豐三年解赴省城,肆百餘觔銅礮貳位 道光二十一年諸城縣解來,咸豐三年解赴省城,車礮肆位 道光二十一年濟南城守解來,隋車礮耳礮捌位 道光二十一年城守營解來,壹百捌拾餘觔威遠礮叁拾叁位 道光二十一年濟寧州解來,二十五、六兩年俱撥入水師,壹百柒拾餘觔威遠礮柒拾玖位 道光二十一年自省解來。二十五年撥二十六位入水師,咸豐三年解六位赴武定,壹百伍拾餘觔威遠礮貳拾肆位 皆舊礮。道光二十八俱撥入水師,壹百伍拾餘觔滅寇礮拾玖位 皆舊礮,道光二十八俱撥入水師。(注10)
      注10:觔jīn:同“斤”。《字彚•角部》:“觔,今俗多作‘斤’字。”此處指大炮的自身重量。
      位:量詞,用於稱物。此處用於稱炮的數量,今天稱炮的量詞為“門”。
永固銅礮、神功銅礮、車礮、隋車礮、耳礮、威遠礮、滅寇礮:皆炮名。
永固銅礮:每門約重五百斤,用鉛彈一百個,每個約重四斤。大銅炮依次比例增加。
 銅炮示意圖
    車礮:炮車,大木為床,下裝四輪,上建獨竿,竿頭施羅匡木,上置炮梢,往來使利。施放一如炮法。
  車炮示意圖
    威遠礮:長二尺八寸,底至火門五寸,火門至腹三寸,炮口徑二寸二分,重二百二十斤。火門上有活蓋,以防陰雨。威遠大炮則依次重量與尺寸比例增加。如圖示:  威遠炮示意圖
    
公所
蓬萊縣
登州鎮署 在城南門內迆西署,西偏為箭亭。中軍游擊署 在城南門迆東,即登州道署舊址,西偏為箭亭,其南為軍械庫,道光二十四年建。中營守備署 在城內鐘樓南路東,即明監軍道署舊址。右營都司署 在城內洙泗橋迆東,署東偏為箭亭。右營守備署 在都司署西。城汛千總署 皆僦舍而居,各州、縣亦多無署者。水師前營游擊署 在水城,今改為登榮水師副將署。水師後營游擊署 在水城,今改為登州水師游擊署。演武廳 在城北門外半里許,明洪武三年知州李思齊建,北為將臺廳事,後建太公廟及三義堂,東為旗纛臺,前為教場,周四里三十五步。火藥局 在城北門內迆東。營田 在城南崮山,居民佃種,屬鎮標。礮臺 一在城西紫荊山上,道光二十四年建,中為望臺圩,暗開礮門二十五處,地周十三畝;一在水城天橋口。墩堡 明萬歷七年,副使蔡叔逵置墩軍田,每名二十畝,久廢。舊登州衛墩六、劉家汪寨墩五、解宋寨墩三、楊家店巡檢司墩三、高山巡檢司墩二;今沿海惟田橫寨、灣子口、城兒嶺三處。其陸路皆就急遞鋪為之。各州、縣并同。詳驛傳。鐙樓 在水城蓬萊閣畔。(注11)
  注11:公所:官府。這裏指軍隊公署。
      僦舍:租屋。
  將臺廳事:建築名,軍事首領視事問案的廳堂。
      蔡叔逵:籍貫生平不詳。
  急遞鋪:加急驛站。
     墩堡:瞭望報警臺與堡壘之合稱。墩:也叫墩堠、敵臺,用以瞭望敵人動靜。墩有土墩,即用土堆疊的實心墩,也有用磚石砌成的空心墩,中置樓板,其上多置空眼,以便窺覘。堡:又稱堡壘。沿海每為倭寇劫虜,若無隨地為堡,則子女、牛羊、儲糧等皆為倭寇所劫,有堡,則易於清野,倭寇無所得,而我利於戰。
   空心墩示意圖   堡示意圖
     鐙樓:即燈樓,用途猶今之燈塔。《說文》:“鐙、燈,正俗字。”

[ 本帖最后由 东莱野老 于 2013-6-12 19:5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9: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黃縣
分汛把總署 在城內。演武廳 在城東北里許,明萬歷四十五年知縣王志禹建,國朝咸豐十一年知縣李蕃重修。火藥局 舊在預備倉後,崇禎十二年知縣任中麟建,久廢。國朝咸豐十一年重建於關帝廟西北。礮臺 一在黃河營,一在(山母)屺島。墩堡 舊墩十六,今沿海惟黃河營、河口、鈴鐺汪、劉家汪、黃山館、呼家、界首、仁化、白沙、鹽場、榆林、呂口、西皋、王回、小河口十五處。鐙樓 在(山母)屺島。(注12)
  注12:王志禹:山西靈石舉人,明四十五年至天啟元年在任知縣,剛正不阿,縣人為立去思碑。
      李蕃:字錫徵,四川通江縣人,舉人,康熙九年至十八年在任知縣。廉平愷悌,和易近人,兼工詞令,在任十年多所興舉,時黃民最苦丁徭及田地水衝沙壓,李蕃遂將沙壓之田一一丈量,免除其丁賦。又修城垣、葺孔廟、整衙門、建文昌、考生童、表節義、勸農穡、行鄉飲、重高年,凡所經舉,皆本經術以為治。又纂修《縣誌》。
      任中麟:陜西臨潼人,進士,崇禎七年至十年在任知縣,有能吏聲。問民疾苦,不畏豪強,民賴以安。時民以社差為苦,酌量貧富,平均合併里社,得稍免偏。累官至山東督學道。 注者按:《府志》與同治版《黃縣志》任期不合。應從《縣志》。

福山縣
分汛把總署 在城內真武廟下。八角海汛千總 在八角海口。之罘海汛外委 在煙臺海口。演武廳 在城西半里,明嘉靖二十九年知縣嚴容重修,今廢。礮臺 在煙臺西之通神岡上,光緒二年建,中為走輪礮臺及望樓,四角皆有臺。又東西護臺五圩,牆周里餘。一在之罘島。一在八角口。墩堡 舊沿海千戶所墩二、堡二,奇山所墩四、堡二。蘆洋寨墩六,孫夼鎮巡檢司墩三。今俱廢。(注13)
  注13:嚴容:明南直隸丹徒人,監生。嘉靖八年至十年在任知縣。
      走輪礮:炮座圓周安裝滑輪,可360角度旋轉。

棲霞縣
分汛把總署 在城內。演武廳 在城北二里,明嘉靖三十七年知縣李揆建。墩堡 陸路惟寺口、郭家頂二處。(注14)
  注14:李揆:四川(今重庆)銅梁舉人。嘉靖三十五年至三十九年在任知縣。法峻難犯,氣剛不屈,勤課生儒重懲兇惡,城街公署,修葺有功。

招遠縣
分汛把總署 在城內。演武廳 在東關外。墩堡 陸路惟磁口一處。

萊陽縣
分汛把總署 在城內。演武廳 在東關外迆北。墩堡 陸路惟榆科頂、譚家莊、院上三處。

寧海州
寧福營都司署 在城內。城汛千總署 在城內。演武廳 舊在州東南里許,後移於西門外。牧馬場 在州東崑崳山,內屬鎮標。墩堡 舊寧海衛墩六、堡十二,金山所墩五、堡二,清泉寨墩二。今城南沿海惟小龍、草島、黑虎、峰山、蜂窩、浪煖、大灣、白沙、萬家、港東、城子十一處,城北沿海惟清泉、石溝、草埠、馬山、貉子、駱駝、戲山、石峴、小鳳、侯至山、金山、安瀾、廟後、小峰、太平十五處。

文登縣
文登營都司署 在本營內,明宣德四年建,原為把總署,改為守備署。國朝順治十八年改為副將署,迆東又建守備署。同治十二年,副將改歸撫標統帶,水師駐劄煙臺,又改為都司署,其所建守備署後為都司署,今廢。分汛把總署 又有協防外委,俱在城內。靖海分汛把總署 在靖海衛。威海分汛把總署 在威海衛。祭祀臺海汛外委 在威海東山上,俗名祭祀臺。 演武廳 一在文登營東二里,周三里。一在縣西門外,今廢。兩衛舊有教場,今俱廢。礮臺 一在馬頭觜海口,一在五壘島,一在祭祀臺。墩堡 舊威海衛墩九、堡四,百尺崖所墩六、堡三,靖海衛墩二十、堡八,辛汪寨巡檢司墩一,溫泉鎮巡檢司墩二。今沿海惟朱家圈、威海口二處。

榮成縣
分汛千總署 在城內。石島海汛外委 在石島。俚島海汛外委 在俚島。成山水師守備署 在養魚池口,今改為榮成水師游擊署。演武廳  礮臺 一在龍口崖,一在養魚池,一在石島口。墩堡 舊成山衛墩十、堡九,寧津所墩八、堡九,尋山所墩八、堡七,斥山巡檢司墩一。今俱廢。鐙樓 在縣東成山上。

海陽縣
分汛把總署 在城內。行村分汛外委 在行村。黃島海汛外委 在黃島礮臺。演武廳 在南門外。礮臺 一在黃島口,一在丁字觜。墩堡 舊大嵩衛墩七、堡五,海陽所墩七、堡十,大山寨墩二、堡二,乳山寨巡檢司墩一、堡二,行村寨巡檢司墩三。今沿海惟旗杆石一處,陸路惟小紀集一處。

[ 本帖最后由 东莱野老 于 2013-6-12 19:53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20:02 , Processed in 0.11816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