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448|回复: 1

“迁莱于郳”考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1 08: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迁莱于郳”考实
        方渭泉
《春秋·宣公七年》:“夏,公会齐侯伐莱。”杜预注:“莱国,今东莱黄县。”《左氏春秋·襄公六年》:“齐侯灭莱”,“迁莱于郳”。汉许慎《说文》:“郳,齐地。《春秋传》曰:‘齐高厚定郳田。”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黃縣,古萊子之國。”宋罗泌《路史•国名纪四》:“莱,子爵,来也。登之黄县东南二十五故黄城是。(乐史云,即莱子国)古之莱邑,今文登东北八十里不夜城也。”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莱氏,子爵。其俗夷,故亦谓之莱夷。今登州黄县东南二十五里有故黄城是莱子国。《襄六年》齐灭之,子孙以国为氏。”《齐乘》卷四:“古莱子城,黄县东南二十五里,古莱子国都地。”明《寰宇通志》卷七十六:“莱州,《禹贡》青州之域,所谓‘莱夷作牧’是也。……春秋为莱子国地,齐灭莱,迁莱子于郳,在国之东,故曰东莱。康熙版《黄县志》:“莱子城:东南二十五里,古莱子国,地名龙门,其山峡之间斵石通道,极为险隘,俗名莱子关,又名龙门山。《左传》齐人伐莱,莱使正舆子贿夙沙卫,以索马牛皆百,齐师乃还。即此。其后齐复入莱,迁莱子于郳,在国之东,故曰东莱。地今去本县十里,基址尚存。一名归城,取莱子归附之义。居人多以石灰为业,讹名灰城。”(乾隆版《山东通志》、同治版《黄县志》:“黄,古莱子旧国。”同此。)清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引《汇纂》:“今属山东登州县东南二十里有莱子城。”今人杨伯峻亦持此说,谓“今黄县东南莱子城,为莱故城”。(《春秋左传注》定公十年)。如是等等,几于众口一词。黄县为莱国故国、故都所在,清人葉佩甫大不为然,对此还有过一番考据反证。但他面对“黄为莱国,古无异说 (葉佩甫《续山东考古录》卷十一),于是又模糊地说道:“萊本在西齐,迁之郳,遂名东莱,與牟本在今萊蕪,齊迁之於今福山宁海,遂名东牟,正出一例。小邾本名郳,為鲁附庸,齊何得迁萊於彼耶?《县志》云:南十里有归城,齐迁於郳即此。土人曰灰城。考《齐乘》郳城名小灰城。則此城必齐莱之郳。土俗相传已久,后人因彼名以名归,又灰音转耳。此郳当是东夷小国,早附於齐者。今姑从旧说。”(引同上)叶氏以“姑从旧说”来打圆场。那么,历史上莱与郳存在的时空到底如何?黄县真的是古莱国的舆地?归城真的是莱国或“后莱子国”的都城?面对古来的奇文杂说,是非相贸,因此很有必要考据一番。我考据的结果与“旧说”大都有忤,书此以就正读者。
《尚书·尧典》将古青州分为嵎夷与莱夷两部分,为叙述方便,本文根据《尧典》指示,将其区域定义为:夷国以东(姑、尤以东)的半岛地区为嵎夷;夷国以西(姑、尤以西),聊、摄以东的地区为莱夷。(注1)
一、莱国地域不包括黄县
为了将问题说清楚,不能不将莱国与黄县所在地域追溯得远一点,将两地历史源头搞得清楚些,这有助于历史地、系统地认识。
(一)尧、舜两代的嵎夷与莱夷
嵎夷、莱夷虽有地域属性,非特指哪一个氏族,但就其氏族成份说来,嵎夷以姬姓为主体,莱夷以姜姓主体。嵎夷与莱夷地理环境不同,氏族成分不同,参与中国历史进程程度也不相同。
《书·虞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书·夏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注2)
嵎夷,《史记》作“郁夷”。《集解》孔安国曰:“东表之地称嵎夷。”《正义》案:“嵎夷,青州也。尧命羲仲理东方青州嵎夷之地。”“嵎夷既略”之“略”即封畛疆界之意。《尚书正义》孔安国注:“秩,序也。岁起於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孔颖达疏:“尧於羲和之内,乃分别命其羲氏而字仲者,令居治东方夷之地也。日所出处名曰明之谷,於此处所主之职,使羲仲主治之。既主东方之事,而日出於东方,令此羲仲恭敬导引将出之日,平均次序东方耕作之事,使彼下民务勤种植。”《左氏春秋》庄公二十一年:“王与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东。”杜预注:“略,界也。”清孙承泽《尚书集解》:“既略者,始经略为之封畛也。”而莱夷的地域与嵎夷不同,所谓“潍、淄其道……莱夷作牧”,是说潍水与淄水各归其道,莱夷在两河流域扬鞭牧民,成为古青州潍、淄流域的领主方伯。注3因为嵎夷与莱夷族别不同,地域不同,这一点古人分得非常清楚。如马融云:“嵎,海嵎也;夷,莱夷也。”《史记·管晏列传》:“晏平仲,莱夷维人也。”古人从来没有含混过。
由是可知:
第一、尧时,嵎夷作为偏于东方海隅的姬姓族群,首领曰羲仲,其任务是验证羲和所制定的历象,确定春分初出之日的日影尺寸,平均其长短,授时于民。直到禹时,方始划入九州辖区。(注4)
第二、禹时,古青州地面就居住着两大族群:胶东半岛为嵎夷,聊、攝与潍、淄一带为莱夷,嵎夷与莱夷是两个政治上比较稳定的族群区域。嵎夷与莱夷虽然同祖,但渊源有自,并不同宗。(注5)嵎夷为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后代,莱夷则是炎帝的后裔。(注6)
第三:莱夷活动地域远比嵎夷活动地域广阔得多,他囊括了泰、鲁山脉以西以北,东达胶莱河流域,西至济水,北至渤海的广大区间。寰宇通志卷七十六云:“莱州,禹贡青州之域,所谓莱夷作牧是也。”据明末清初顾炎武的《肇域志》莱州府舆地西达潍县,正是莱夷的核心区;而嵎夷则偏居于“东海之外”海隅之地。宋薛士龙《书古文训》:“嵎夷,海隅诸夷,今登州。”明《寰宇通志》卷七十六:“登州,禹贡青州嵎夷之地,天文‘危’分野,春秋牟子国,战国属齐,秦为齐郡地。”说得十分吻合、明确
第四,《书·夏书·禹贡》:“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疏:“贡者,从下献上之称,谓以所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异物,献其所有,谓之厥贡。”(《尚书正义》卷六)从贡品的种类,如盐、檿、丝、葛、锡、松和怪石恰恰为莱夷特有的异物。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汶阳遣址挖掘得到的石器、玉器、蚌器、凿形与喙形鼎足与《禹贡》贡品正相符合,其时间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时间正与夏代相合;上述贡品大都非嵎夷的特产,嵎夷的功能只在“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由此可知:绵历唐尧、虞舜、直至夏禹初期,嵎夷与莱夷两个氏族集群同时存在于古青州地域。嵎夷生活在东方丘陵连绵、土地峣瘠的海滨一隅,而莱夷则据有淄水、㳽水、潍水、胶莱水及泰莱山谷,不仅具有低平的肥田沃野,另有泰、鲁山脉独特的物产。嵎夷与莱夷不只族群不同,其地理环境也迥异。近些年来,夏商嵎夷地域包括部分岛屿,如烟台芝水、长岛珍珠门、牟平西村遗址已挖掘出来的素面甗、大口素面鬲、夹沙罐、圈足缽等等,与潍西莱夷同一时期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明显不同,(参见王迅《东夷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栾丰实《海岱地区考古研究》等)古云:“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隔。”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环境决定了嵎夷与莱夷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隔膜与相对独立。
(二)夏代的莱夷与嵎夷
《左氏春秋》襄公四年:(魏降曰)《夏训》有之曰:“有穷后羿。”(注7)公曰:“后羿何如?”对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注8因夏民以代夏政。(注9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注10弃武罗、伯因、熊髠、尨圉,11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12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13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14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15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16靡奔有鬲氏。17浞因羿室,18生浇及豷,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浇于过,处豷于戈。19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20以灭浞而立少康。21
“羿”与“夷”音同,义同。后羿,亦即“帝夷”。《淮南子·本经训》有“羿射九日”的故事,说的是后羿征服了周围众多部落,最终成为强大的部族方伯。据宋邵雍《皇极经世》,自夏王太康失邦,德政衰败,被有穷后羿逼死于黄河(前2160年)。帝相时,其始都帝丘,其后又迁至斟灌。22后羿篡位,自立为帝,国号有穷;寒浞杀羿(前2152年),袭有穷之号。浇杀夏帝相(前2119年)。到夏之遗臣靡自有鬲氏收斟灌、鄩二国之烬,以灭寒浞,而立夏帝少康(前2079年)。之后灭浇于过,灭殪于戈。自有穷氏逼死太康到有穷氏之灭,时间长达百馀年。23这百余年几占四百五十八年(依夏商周断代工程说)有夏一代的四分之一,也是极为驚心动魄的四分之一时间。莱夷地域不仅多次多地为夏代国都迁徙(含夏、羿、寒浞与过浇)的所在,也是后羿、寒浞势力的发轫地,24而且参与有夏族群纷争的羿与寒浞都是莱夷之人,灭羿号帝国靡的有鬲氏也在莱夷。其争斗大都发生在西自帝丘(河南滑县一带)东至过国(掖县北),亦即莱夷的核心区域,莱夷在有夏一代地位的重要及氏族间争斗的惨烈可见一斑。据上所述,嵎夷却一点影子也不见。
那么,嵎夷是否排斥在夏代历史之外呢?也不是。其时的嵎夷不过是一些分散的、没有形成氏族集团、更没有出现如后羿那样的领袖人物。章太炎《小学答问》云:“‘夷’训‘平’,又为东方之人,犹言‘平人’也。”平人,就是平常之民,指缺乏强有力组织领导的普通民众,这样的氏族只有被侵伐的份儿。如:

《竹书纪年》:“(帝相)元年,征淮夷。”又“二年,征风夷及黄夷。”25
《后汉书·东夷传》曰:“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又说:“黄、白、赤、玄以服色而别者,与方、风等皆近海之夷。”之所以称夷而不称国,说明他们还处于比较原始的氏族大家庭之中,诚如《后汉书·东夷传》所说:“东夷率皆土著。”其首领充其量称为方伯,嵎夷诸氏族尚未以国家形式出现。上述九夷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属于嵎夷部族,黄夷就是居住在今黄县一带的嵎夷部族。26其时夏后帝相的国都在帝丘,即今濮阳。濮阳距今黄县千里之遥,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动用如此“远征大军”,其人力、财力的消耗可想而知。帝相为什么要举国穷力远征黄夷?大概是夏后帝相继承其父祖“失德”轻举妄动的吧?这是黄夷最早出现在史籍的一次。此次征伐使得黄夷(包括几乎整个嵎夷)一蹶不振。如《竹书纪年》帝相“七年,于夷来宾”,而不见黄夷消息。其后,少康中兴,到“(帝芬)三年,九夷来御”, (御,侍也)(引自《竹书纪年》)黄夷才再次一见。帝相二年是公元前2144年,而帝芬(帝槐)三年是公元前2037年,其时去帝相伐嵎夷已过107年。这是在说去帝相107年之后黄夷及嵎夷诸氏族方始臣服于夏王朝。自太康已来,夏政凌迟,帝相连年与诸夷的无休止战争虽取得胜利,但也付出沉重代价:国内空虚,诸夷怨恨。这才给后羿打破夏的“家天下”,从而取之己代,号曰有穷”以契机。
(三)与本文有关的商代莱夷姜姓诸国
商族起于东夷,少昊后裔,赢姓。商从始祖契到成汤有八次迁都,而其中四次都在山东。(见王国维《说商》)商汤立国后,其主要精力集中在西方、西北方与南方,莱夷成为殷商的大后方,所以莱夷相对稳定得多。27如果说夏代所谓的国尚具有分散而又相对独立浓郁氏族部落特征方国(即古国)的话,那么降至商代,“国”的功能已经渐趋成型,诸侯国已经具有一定的居住地和领属范围,宫室、车旗、衣服、礼仪,包括维护自身安全的军队也随之成熟(见《周礼·春官·典命》)。下面所列各国均为与本文攸关的比较成熟的国家。
逄国与薄姑国
《左氏春秋》昭公二十年:“饮酒乐,(齐景)公曰:‘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对曰:‘古而无死,则古之乐也,君何得焉?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古若无死,爽鸠氏之乐,非君所愿也。’”28
殷商早期的逄国与末期的薄姑国,均位于春秋太公齐国临淄的核心区,皆姜姓。《太平寰宇记》:“昌乐东南五十里营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国。当少昊时,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则;汤时有逄伯陵。”《山东通志》:“今山东淄川废治西南四十里的逢陵城即逢国故地。”《齐乘》曰:“商诸侯逢伯封于此”。又曰:“逢山,临朐西十里。”《书·蔡仲之命》:“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孔颖达引杜预曰:“乐安博昌县北有蒲姑城,是蒲姑为齐地也。”蒲姑即薄姑,地在今博兴县境,是周灭奄后迁民之地。
齐国
《管子·轻重戊》:“齐者,夷莱之国也。”这个“齐”,是商代的齐国,姜姓,非太公望所封之齐,商代的齐国隐藏在历史的深处。虽然,但这个“齐”在甲骨文中却可以找到。如“癸丑壬卜贞旬亡祸,在齐 。”又“庚寅卜在齐 ,贞王伐往来亡灾。”又“癸已卜贞王旬亡祸,在二月,在齐,唯王来征夷方。”(引见《殷墟文字三编》)由是可知,这个齐国早在商代就已经存在,其地就在临淄附近。史称周初“蒲姑氏与四国共作乱”,大概就包括这个齐国。所以被周成王灭了,于是就地封太公望为齐侯。
纪国
纪,又称“剧”,是殷商的一个老牌姜姓国。《通志》卷四十一:“纪,都纪,迁于剧。纪本在东海,故赣榆县纪城是也;剧在青丘临朐县东寿光县西。亦名纪,音讹为剧。”《左传》隐公元年:“纪人伐夷。”杜预注:“夷国在城阳庄武县(当莱阳、莱西),纪国在东莞剧县。”到齐襄公七年(公元前691年)纪国一分为二,纪侯之弟纪季以酅入齐,成为齐的附庸,而纪侯仍坚持独立。第二年齐侯伐纪,纪侯不肯屈服于齐,将纪国交给纪季,自己远走他方。(事见《左氏春秋》庄公五年
㠱国
㠱国是一个史籍无载的国家,而在卜辞中却有其名,写作“ ”。“其”上加“己”,“己”为音符,㠱读为“己”,只为区别与“其”的读音而为。所以“㠱”字也可直书为“其”(“其”本来为多音字)。除卜辞之外,也散见于多种彝器,如《㠱伯 左媵姜無盨盤》、《㠱公作叔姜匜》等。由是可知,㠱国姜姓,殷商的公爵或伯爵国。殷墟卜辞也有㠱的消息,证明曾在殷都为臣;㠱女曾为殷王的夫人。黄县灰城墓葬出土㠱国媵女铜器,故又知㠱女也曾为黄县灰城某个诸侯夫人(下详)。据今人王献唐考证,㠱国约在莒国以北,莱国东南。(见《山东古国考》)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则定在高密东南。两者基本相合。
(四)黄县不在莱国
莱国是一个古老而又模糊的国家。说他古老,是说远在唐尧时期他已经成为潍、淄流域氏族方伯,(《禹贡》“潍、淄其道”“莱夷作牧”是其证)说他模糊,是指他的地域包括都城本来非常清楚,只是后人附会服虔、杜预《左氏春秋注》而被人为地搞模糊了。本文剥离如下:
第一、莱国为姜姓国,与商同族,契(xiè)的后裔,与太公的齐国同姓。《左氏春秋》襄公二年:“夏,齐姜薨。……齐侯使诸姜、宗妇来送葬,召莱子。莱子不会,故晏弱城东阳以偪之。”齐侯与莱侯同族、同宗。29
第二、莱国在殷商时期为侯国。《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犂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侯之“侯”,为殷商所授。《世本·氏姓篇》:“莱,周不得姓之国。莱,即莱夷。”姓,《国语·周语中》韦昭注:“姓,命也。”不得姓,是说莱国未得周王室封爵之命。称莱国为“莱子”,应是贱视之谓。
第三、莱国的疆域。为叙述方便,就现有资料分几个小项加以考证。
、上引《管子》云:“齐者,夷莱之国也。”此话有两种理解:一是说太公建国之前的“齐”本来就是莱国的属地,其地当在临淄一带,如同棠邑一样隶属莱国;一是说这个“齐国”被莱国吞并了,其地已经成为莱国所有。无论哪种理解,都说明这个“齐”是属于莱国的。
、上引“营丘边莱”,营丘,亦称营陵。周时,夏的奉祀国杞由河南迁于此。在昌乐县境。这个“边”也可有两解:一作“边境”解,是说营丘是莱国的边境;一作“范围”解,是说营丘在莱国范围之内。营丘是太公就国的直奔之地,无论哪种理解,都说明太公落脚营丘直接威胁或侵犯了莱国的领土与安全。
、《史记·管晏列传》:“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正义》引《齐记》曰:“齐城三百里有夷安,即晏平仲之邑。汉为夷安县,属高密国。”其地在高密境。
、《左氏春秋》襄公六年:“丁未,入莱。莱共公浮柔奔棠。”杜预注:“棠,莱邑也,北海即墨县有棠乡。”《后汉书·郡国志:“即墨有棠乡,今在平度州境。” 
、《左氏春秋》襄公四年:“处浇于过。”杜预注:“过,国名,东莱掖县北有过乡。”
如果将上述临淄、昌乐、高密、平度、掖县与北部海岸连接起来,其内排除如纪与薄姑等国,大致就是莱国的疆域。在这个范围之内,黄县被排斥在外。由是可知,杜预所谓“莱国,今东莱黄县。”绝对不能成立。杜预注不能成立,当然由杜预注说所派生出来的《元和郡县志》、《路史》、《齐乘》、《寰宇通志》、《山东通志》、《黄县志》、包括今人杨伯峻所谓“黃縣,今萊子之國”云云,也随之统统坍塌。
(五)西周、春秋,齐国疆域东不过姑、尤
如上所述,黄县被排斥在莱国疆域之外。那么西周至整个春秋时期是否拥有黄县了呢?回答同样是否定的。
第一、齐国桓公至庄公时齐国的东境。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至庄公八代,是齐国疆域最为扩张的时期。扩张的注意力在西与南,而疆域东界却不过酅。
《管子·小匡》:“既反其地,正其封疆,地南至于岱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海,东至于纪酅,地方三百六十里。”《国语·齐语》:“正其封建,南至于陶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河,东至于酅。”注30
《春秋》庄公三年:“秋,纪季以酅入于齐。”杜预注:“酅,纪邑,在齐国东安平县。”《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曰:“安平城在青州临淄县东十九里,古纪国之酅邑。”酅纳入齐国版图的时间是公元前550年,去太公望封齐过去了560余年。黄县去酅有五百里,且中间又有莱国相隔,自然谈不上是齐国势力范围。
第二、齐国伐莱的几次战争。莱本来与齐为敌,曾与太公争夺过营丘。但其后,尤其齐桓公之后实行管仲“安四邻”的政策,注31即使齐、莱五百余年和平相处。五百年来,齐国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北方的燕、西方的晋、与南方的鲁乃至楚。直到惠公、顷公、灵公三代这才对其东部的莱国发生兴趣。
《春秋》宣公七年(齐惠公七年):“夏,公会齐侯伐莱。”又“秋,公至自伐莱。”《左氏春秋》:“夏,公会齐侯伐莱,不与谋也。凡师出,与谋曰‘及’,不与谋曰‘会’。”
注32
这是齐、莱相安五百年之后于公元前602年(齐惠公七年)的齐国首次攻打莱国。发起者是齐惠公,而且一年两战。第一战齐惠公裹胁了鲁国参与;第二战是齐国自战。
《春秋》宣公九年(齐惠公九年):“齐侯伐莱。秋,取根牟”杜预注:“根牟,东夷国也。今琅邪阳都县东有牟乡。”注33
这是时隔一年之后的第二次攻莱,并轻易地取得根牟的领土,没有任何理由,目的全在领土扩张。
《左氏春秋》襄公二年(齐灵公十一年):“齐侯伐莱,莱人使正舆子赂夙沙卫以索马牛,皆百匹,齐师乃还。”又“夏,齐姜薨。齐侯使诸姜、宗妇来送葬,召莱子。莱子不会,故晏弱城东阳以偪之。”注34
《左氏春秋》襄公六年(齐灵公十五年):“四月,晏弱城东阳,而遂围莱。甲寅,堙之环城,傅于堞。乙未,王湫帅师及正舆子、棠人军齐师,齐师大败之。丁未,入莱。莱共公浮柔奔棠。正舆子、王湫奔莒,莒人杀之。四月,陈无宇献莱宗器于襄宫。晏弱围棠,十一月丙晨而灭之。迁莱于郳。高厚、崔杼定其田。(注35)
齐灵公的几次攻莱,直至灭莱理由总算“唐而皇之”了,这就是“齐侯灭莱,莱恃谋也。”自齐惠公七年到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602567年)长达35年时间终于吞并了莱国。齐灵公吞并的是莱国原有疆域,并不包括其他。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齐君从来也没越过莱国东界这条线。(注36)如前所述,莱国东境不过嵎夷夷国之东。清人叶佩甫《续山东考古录》卷十一也说:“莱灭于灵公时,而景公时齐东不越姑尤。黄在姑尤之外,非莱故国明矣。”这里补充一句,姜姓齐国直至变成田姓齐国的整个春秋时代,其东境仍然不过姑、尤,黄县自然也在田齐领域之外。所以定黄县为“莱子旧国”更加不能成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08: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六)莱国都城在昌乐,而非黄县
上述引文“晏弱城东阳以偪(偪,通‘逼’)之”,这个“之”所指显然指代莱都,而非整个莱国。又“晏弱城东阳,而遂围莱”,这个“莱”则进一步证明为莱都。于是“堙之环城,傅于堞”,这个“城”更加证明是莱国之都城。如果是莱国别的城,怎么样会有“王湫帅师及正舆子、棠人军”“勤王”之举?如果是莱国别的城,又怎么会有晏弱“入莱,莱共公浮柔奔棠”的必要?况且春秋时所谓城者均为一方诸侯的都城,《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郑玄笺:“城,犹国也。”那么莱国的都城在哪儿?今人王献唐接过清人葉佩甫《续山东考古录》说道:‘那时的莱都,既距临朐东境甚近,临朐东南界安丘,东北界昌乐,无疑的不在安丘,便在昌乐。水经注:‘西丹水自凡山北流迳剧县故城东。’‘剧县故城’指汉代北海郡的剧县,在昌乐城西十里。通典说的凡城,以凡山得名,就是东阳城。凡山即丹山,在临朐南境,东丹水由此发源,经昌乐入海,不在安丘。从凡山而推到东阳城,顺着这条水通过的地方,找到昌乐。如果让我就安丘昌乐两县,假设一处有莱国都城,就自然地选择昌乐。”(见《山东古国考》)王氏此言甚是。黄县去东阳足有五六百里,如果黄县是萊國之都,“晏弱城东阳,而遂围莱”,岂不隔山扑蝇!黄县既非莱国属地,黄城又怎么会成为莱国之都!
二、“郳”不在黄县,“灰城”也非“后莱子国”都城
《左氏春秋》襄公六年有齐灭莱,“迁莱于郳”。文章开头已经举出一些“郳”在黄城之说。但也有不同注解,如孔颖达《正义》曰:“郳,即小邾也。二年《传》曰:‘滕、薛、小邾之不至,皆齐故也。’小邾附属于齐,故灭莱国而迁其君于小邾,使之寄居以终身也。”谁是谁非?如果孔颖达说成立,那么登、莱地方历史与史志则将另写。
(一)从郳国历史说起
《世本》卷四:“邾,曹姓,子爵,颛顼(祝融的先祖)之后有陆终产六子,其第五子曰安,邾,即安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邾侠为(鲁国)附庸。自安至仪父十二世进爵称子,是为邾子克。”(清秦嘉谟辑补《世本》)孔颖达疏曰:“齐桓公行霸,仪父附从,进爵为子。”封地在邾娄(今邹县)。到邾颜时,三国的宋忠说:“邾颜别封小子肥于郳,为小邾子。”(引自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第十一)其地在今枣庄市山亭区。郳,本做“兒”,即邾的儿子国,老子国称“邾”,儿子国称“小邾”;其后这一支曹姓在“兒”左加“亻”旁成“倪”,为氏;“兒”右加“阝”成为“(邑也)。为与“老邾”区别,于是有了“小邾”,即儿子“肥”与其老子“父颜”之国的世俗称谓。“小邾”与“郳”本为一国,或谓一国两称。
邾与小邾虽同为鲁国的附庸国,(注37)但却时时感受到来自鲁的威胁。于是邾与小邾两国采取追随霸主齐桓公,尊周室的政策。整个春秋时代,邾与小邾扈从齐国而会盟于诸侯有之,如僖公元年会于柽、僖公二十八年会于温等不下十馀次;因得齐国的旨意而侵伐鲁国有之,如襄公十七年因齐国的缘故而侵伐鲁国,其例也有三四次之多;邾与小邾唯齐命是从而不参与鲁国会盟有之,如襄公二年小邾不与鲁、晋之会盟,《左氏春秋》说“小邾之不至,皆齐故也”。况且小邾的得爵称“子”,成为一个真正的诸侯国,完全得利于齐国。与之相反,在鲁国的眼中,非姬姓的邾与小邾皆“蛮夷猾夏”之国,是对周王室(鲁与周一体,这里当然包括鲁国)的巨大威胁。(见《左氏春秋》僖公二十一年)在这样的情势下,齐国“迁莱于郳”,岂不更为放心,小邾接纳莱俘岂不在情理之中?
(二)从齐、鲁夹谷之会说起
《左氏春秋》定公十年(齐景公四十八年):“夏,公会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犁弥言于齐君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也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两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偪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
这是齐灭莱67年之后莱人身影的第一次出现。齐景公以莱人劫便定公是犁弥与景公的密谋,孔子怎么会一眼就识别出莱人了呢?莱人是东夷人最早的一支之一。夷,甲骨文写作“ ”,一个“人”字,系弓丝矢而射。以后箭镞多了,系矢的丝绳淘汰,也就成了“ 。《说文·大部》:“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段玉裁注:“从大。大,人也。”其时莱国男人,腰挂弓箭,纹身披发。孔子自三十五岁至四十二岁就宦游齐国,曾做过齐国高昭子家臣,对莱人习俗自然了如掌心。现在的问题是祝其在哪儿?判定祝其所在地,除地域因素之外,还有一个莱人因素。顾炎武《山东考古录·考夹谷》列有三处:一在东海祝其县。杜预、服虔、《史记》注及《通典》皆为此说。祝其县是后来的赣榆县。对此顾氏说道:“谓夹谷山在今赣榆县西五十里。愚尝以为疑。赣榆在春秋为莒地,与齐鲁之都相去五六百里,何必若此之远?”笔者再补充一句,赣榆向无莱人踪影,难道要景公从齐国或黄县灰城将莱人带到赣榆不成!二在淄川。这是顾氏在读《金史》时读到的,并说《一统志》云:“夹谷山在淄川县西南三十里,旧名祝其山。其阳即齐鲁会盟之处,萌水发源于此。”春秋惯例,两国盟会,一般选在边界或第三国领地,而淄川已深入齐国一百多里。其时齐、鲁两国构恶,定公断不会冒此风险在此地与景公相会。三在莱芜。顾氏云“《莱芜县志》则又云夹谷在县南三十里,接新泰界。二说(指淄川与莱芜)未知其所据。”《路史·国名纪四》云:“莱芜乃鲁莱柞之地。窦平云:‘莱人流播,邑落荒芜而名’,妄。”《路史》矢口否认莱芜因莱人流播而得名,当然夹谷之会的莱人绝非为莱芜本地之人,这有拂于事理。顾氏的《夹谷考》并未给出最终结论,但其结言却铮铮以启人。他说:“昔人第泥汉时祝其县之在东海,而不知地名或有相同者。如此之类却不可信古注而拂事理也。”

公会于祝其,实夹谷”一句,(注38)从字面可知,祝其为大处,即“古祝国”;夹谷为“古祝国”之小处,一地而已。一个“实”字,将注释与被注释的关系说得十分清楚。祝其、夹谷到底地处何方?明万历《滕县志》云:“祝其城,县东北七十里祝沟村,俗讹为竹沟,又为轴沟,土人云是上古祝龙氏墟。创始无考,独石冢在,云是祝王墓。按:《春秋》祝其乃孔子相定公,会齐侯于夹谷却莱兵处。”清光绪《峄县志》云:“夹山,县北七十里,或云即夹谷。”《山东通志》卷三十五:“祝其城,在(滕)县东北七十里,俗曰祝沟。”三志所指均指定祝其城在郳国,今枣庄市山亭区西北冯卯镇(旧称城前),夹谷当在祝其城附近。《左氏春秋》僖公元年:“九月,公败邾于偃,虚丘之戍将归也。”杜预注:“虚丘,邾地。邾人既送哀姜还,齐人杀之。因戍虚欲以侵鲁。”虚丘就是古之祝城,此称“祝”者。春秋时之郳也,郳正是齐国迁莱之国。景公劫定公所用莱人,当为“就地取材”。其时距“迁莱于郳”也就六十几年,郳地莱人习俗当然不会改变太大,所以孔子一眼看出“裔夷之俘”并不为奇。
(三)“郳”不在黄县

如前述征,“迁莱于郳”之“郳”即小邾国。黄县不可能为郳,历史也不存在第二个郳。
第一、郳附会于黄县的由来。今查,历史上第一个注“郳”的当属东汉早年的许慎,其《说文解字》是这样说的:“郳,齐地。从邑,兒声。《春秋传》曰:‘齐高厚定郳田。’”许慎意思郳之所迁并未超越齐地,于是就有人附会高厚测量莱共公的田地,在齐国的某地重新划定田地给他。再之后,东汉末的服虔与西晋的杜预注《左氏春秋》宣公七年,均言“莱国,东莱黄县”。服虔与杜预所处时代,恰是《左氏春秋》取代公羊传《春秋》的盛期,服、杜两人又是注《左氏春秋》大家,后人失查,将嵎夷之黄县错划到莱国的范围之内,于是将郳附会到黄县的头上,以至于今天的若干著作仍用许慎、服虔、杜预的误解。虽然段玉裁在其《说文解字注》中加以订正,但那是清代中叶,为时已晚,上述误解已经流布久远,误导千年了。
第二、齐灵公十五年对莱用的是一个“灭”字。何谓灭?灭,就是除尽,使其不再存在。如《易·剥》:“剥牀以足,以下灭之。”意思是使床腿不再存在。灵公所灭,灭的是莱国之“国”,而非莱共公浮柔之身(见前孔颖达《正义》。春秋时“国”的本质属性就是有自己的宗庙、社稷。“陈无宇献莱宗器于襄宫”,说明莱国的宗庙、社稷不复存在。之后在黄县地当然不可能出现个“后莱国”(莱子国)。前面说过,莱国在殷商时为侯爵国,而在周却是“不得姓之国”。一个国已不国的国家,齐国怎么可能将其迁到自己的“后院”再令其死灰复燃成灾?果真有此失察之事,那么这个“莱子国”的子爵又是谁封的呢?或问王道新《黃縣金石杂记》就收有“莱”字铭文的彝器,岂不足以佐证莱都在黄县吗?原来王氏的《杂记》所记只是个人藏品,并非完全为桑梓之物。诚如日照曾出土了有莱国铭文的古器,也并不说明莱国疆域包含日照一样。
第三、黄县地的“莱子国”或“郳”多见于古籍中的注与释文,尤其登州及黄县志书,但却无史证。春秋以上,黄县并不隶属齐国,也无莱、黄交道的记载。况且黄县地面其时已有他国,一县弹丸之地岂能容得两虎?东莱,莱之东也。分明为方向上的称谓,犹今称鲁南、鲁西,决非因“齐灭莱,迁莱子于郳,在(齐)国之东,故曰‘东莱’”的国称。综上征述,《黄縣志》云:“南十里有归城,齐迁於郳,即此。”此说如成立,那么这个郳所在的归城同样为黄县的鸟有之乡

(四)春秋时黄县灰城另有其国
《竹书纪年》:“(夏帝相)二年,征风夷及黄夷。”这是有史记以来出现在黄县地域最早的嵎夷氏族集群。到殷商时期,黄夷一支下南西进,终于在潢川建立了自己的国家--黄国。留下的一支在灰城建立了不见经传的 国,而这个 国,就在灰城。据今人王献唐《山东古国考》,灰城遗址为内外两城。外城依山而筑,高下不一,外城回环相连,周约十里;内城面积约可二百市亩:俨然一大国城。灰城出土彝器可分为两类:一是出自㠱國,皆㠱國嫁女之媵器。如《㠱伯 左媵姜无盨盤》,说的是:㠱伯的夫人 左为女儿姜无所作盨盘。从彝器铭文可知,㠱國先后有多个女儿嫁于 国,如姜无、叔姜等。而同为灰城又掘得“ 伯鼎”。不在同一墓葬,因其时并无夫妇合葬习俗。王氏认为按惯例“ ”是国名, 伯为灰城的统治者。“ ”,王氏读为“㧾”,音“忽”,胶东方言“㧾你一把掌之‘㧾’”。我以为不然。此国正是唐尧前后的嵎夷“羲和国”之“和”(音“胡”hú)。 “ ”的左旁为“花”,右旁“ ”,《说文解字》:“ ,小击也,从又,卜声”。段玉裁注:“《豳风》:‘八月剥枣。’假剥为 也。”故“ ”又为“折”。“ ”为会意字,手持无枝之花以示好,恰是“和”的表意。于是“ ”就用“和”替代了。灰城的这些彝器从风格上看,多为西周与春秋之器。前面说过,㠱國为姜姓之国,和国为嵎夷姬姓之一国,所以㠱國与和国通婚合于同姓不婚情理。灰城除和国、㠱國的铭文外,莱国、莱子国、郳国却一点痕迹也无。

注1:《左氏春秋》昭公二十年:“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多矣。”杜预注:“聊、摄,齐西界也。平原聊城县东北有摄城。姑、尤,齐东界也。姑水、尤水,皆在城阳郡,东南入海。”杨伯峻注:“‘姑’即今大姑河,源出山东招远县会仙山,南流经莱阳西南。‘尤’即小姑河,源出掖县北马鞍山,南流注入大姑。合流南经平度县为沽河。”夷国,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妘姓,与嵎夷姬姓同族。历夏、商、周,故城在古即墨县(今平度境东境)。《左传》隐公元年:“纪人伐夷。”杜预注:“夷国在城阳庄武县,纪国在东莞剧县。”
注2:《水经注》作“蝺夷”《玉篇》作“堣夷”,《经典释文》作“禺銕”,《尧典疏》引夏侯胜作“禺铁”,孙瑴《尚书考灵曜》作“禺夷”。陈直《史记新证》:“夷为‘銕’字省文,《说文》铁字或体作‘銕’。” 岳珂《相台五經·尚書》注:“宅,居也。東表之地稱嵎夷。”元金履祥《书经注》:“宅,度也。蔡雝石经作度。朱子云,宅、度,古文通。”
注3:《经典释文》:“牧養之牧。”清孙承泽《尚书集解》作“芻牧”之牧。《楚辞·天问》:“伯昌号衰,秉鞭作牧。”王逸注:“伯谓文王也。鞭以喻政。言纣号令既衰,文王执鞭持政为雍州牧。”又《左氏春秋》杜预注:“牧,官之长。”宋蔡沈《书集传》:莱夷作牧:“莱夷,颜师古曰,莱山之夷。齐有莱侯,即今莱州之地。”“莱夷作牧”即“莱夷执鞭持政”。
注4:《山海经》东海之外有颛顼国、季禺〔嵎夷〕、少昊国、重氏、藜〔莱〕氏和后来的羲和国。羲仲即羲和国的先祖。
注5:《国语·晋语四》:“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注6:《史记·五帝本纪》:“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蓬莱城东南20里之羽山,即殛鲧之处)《周礼》:“东海之外颛顼国国君伯称〔号伯菔、莱菔〕有子曰藜〔莱〕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又《大戴礼记》:“东海之外颛顼氏伯称〔号伯菔、莱菔〕生藜,藜即老童,老童生重藜。”(《史记·楚世家》:“纣为黎山之会,东夷叛之。”即此。
注7:后羿,帝羿(以下“后”皆意为“帝”)。有穷氏,东夷带弓的氏族,少昊氏穷蝉之嫡系,以“穷”(弓)为国号。《说文》“穹,穷也。”也写作“宆”。《释名·释兵》:“弓,穹也,张之穹隆然也。”《墨子·非儒下》云:“古者羿作弓。”后羿即帝羿。其国在古即墨,今平度西境。后羿与夷同宗。《左传》隐公元年:“纪人伐夷。”杜预注:“夷国在城阳庄武县。”《山海经·内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帝俊既为东夷之帝,其属神自亦东夷之神。”帝俊,即帝喾。《初学记九》引《帝王世纪》曰:“帝喾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曰夋(夋,通‘俊’)。”《世本·氏姓篇》:“夷氏,后羿氏。春秋时有夷国,楚灭之。”
8鉏,杜预注:“鉏,羿本国名。”《括地志》云:“故鉏城在滑州韦城县东十里。”鉏在今河南滑县境。《晋地道记》:“河阳有穷谷,盖本有穷氏所迁也。”穷石,在今河南孟县境。
9杜预注:“禹孙太康淫放失国,夏人立其弟仲康,仲康亦微弱,仲康卒,子相立,羿遂代相,号曰有穷。”《路史·帝王世纪》:“帝相,一名相安。自太康已来,夏政凌迟,帝相为羿所逐,乃徙都商丘。依同姓诸侯斟灌氏、斟寻氏,异遂袭帝号,是为异帝。”故《楚辞·天问》亦曰:“帝降夷羿,革下民。”即此。
10放浪于田猎,不务政事。
11四人皆羿之贤臣。
12寒浞是寒地方伯伯明之不肖子孙。寒,潍县寒亭一带。
13后羿用寒浞做自己的辅臣。
14通“娱”,《说文》:“娱,乐也。”树之诈慝,树立起羿的邪恶形象。慝tè,邪恶。以,而,连词。服,信服。
15俊,杜预注:“悛,改也。”将归自田,犹言自田猎场回朝。将,助词,无义。亨,“烹”的借字。
16以食其子,犹言拿所烹之肉给羿的儿子吃。食sì,喂也,令其食之。诸,语助词,无义。穷门,有穷之国门。
17靡,服事羿的夏臣。有鬲氏,杜预注:“有鬲,国名,今平原事由县。”依《续山东考古录》当在德州东南二十五里处。
18意为寒浞占有了羿的妻妾。古称妻妾为室。
19斟灌、斟寻,杜预注:“二国夏同姓诸侯,仲康之子,后相所依。乐安寿光县东南有灌亭,北海平寿县东南有斟亭。”斟灌与斟寻分别在寿光与潍县境内。过、,杜预注:“过、戈皆国名,东莱掖县北有过乡;戈在宋郑之间。”《左氏春秋》哀公元年:“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侯相。”
20烬,灰烬,此喻指浇与豷的余党。
21《左氏春秋》哀公元年:相死“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春秋》桓五年:“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谷梁传》作“任叔”,声转。《汉书·地理志》:“东平有任县,盖古仍国。”有仍,地当在今山东金乡一带。
22《帝王世纪》:“帝相一名相安,自太康已来,夏政凌迟,为羿所逼,乃徙商丘,依同姓诸侯斟灌、斟寻氏。”古本《竹书纪年》亦云:“后相即位,居商丘。”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集证》引《存真》云:“‘商’当为‘帝’。帝丘,秦汉之濮阳。”又“相居斟灌。”《左传》襄公四年杜预注:“乐安寿光县东南有灌亭。”斟灌在今寿光县境。杜预云:杜预云:斟寻、斟灌“夏同姓”。《姓纂》云:“斟寻、斟灌并姒姓。”。
23太康(启子),在位29年;仲康(太康弟),在位13年;相(仲康子),在位28年;后羿,在位8年;寒浞与其子过浇,在位40年;少康(相妃有仍氏所生),在位21年。
24《水经注·巨洋水注》:“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相亦居之。闻一多《天问疏证》云:“羿为夷族,本居东方,载籍所传穷国故地。”
25《路史·后纪》十三:“(元年)征淮、畎”注:“淮夷、畎夷。”
26何光岳《东夷源流史》云:“黄夷亦即黄鸟族,起源于燕山之北的黄水,……一支则南下山东黄山、黄城。商代中叶一支又南迁于潢川,建立黄国。”《左氏春秋》隐公元年:“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杜预注:“黄,宋邑。陈留外黄县东有黄城。”即潢川之“黄”。
27《竹书纪年》:“大戊五十八年,城蒲姑。六十一年,东九夷来宾。”大戊五十八年为公元前1579年。
28杜预注:“爽鸠氏,少昊氏之司寇也。季荝,虞、夏诸侯,代爽鸠氏者。逢伯陵,殷诸侯,姜姓。蒲姑氏,殷、周之间代逢公者。”《汉书·地理志第八下》伯陵作“柏陵”、蔳姑作“薄姑”。逢pánɡ,通“逄”。至周成王时,蒲姑氏与四国共作乱,成王灭之,以封师尚父,是为太公。
注29:《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集解》引《吕氏春秋》曰:“东夷之土。”《索引》谯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吕。”夏商时吕称计斤,在胶县境,后迁至莒。
注30岱阴,水南山北为阴。岱阴,房玄龄注:“谓岱山之北。”济,济水也。酅xī,纪国大夫的采邑。陶阴,韦昭注:“地名,齐南界也。”
31《国语·齐语》:“管子对曰:‘审吾疆场,而反其侵地,正其封疆,无爱其资;……以安四邻,则四邻之国亲我也。”于是“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诸侯称广也。”韦昭注:“言通者,则先时禁之矣。东莱,齐东莱夷也。几,几异服,识异言也。征,税也。取鱼盐者不征税,所以利诸侯、致远物也。
注32:孔颖达疏:“不与谋而出师者谓不得已而应命。”
注33:取,轻易取得。《左氏春秋》襄公十年:“凡书‘取’,言易也。”根牟,在今沂水县南。
注34:正舆子,莱国贤大夫。清惠士奇引《荀子》云:“莱不用子马而齐并。”杨倞云:“正舆氏,字子马。”夙沙卫,齐灵公幸臣。齐与莱同族,但不同宗,且《礼记·檀弓下》有云:“妇人不越疆而弔人。”齐侯召莱侯送葬本身就有轻漫之意。晏弱,又称晏桓子,杜预注:“桓子,晏婴父。”东阳,其时为齐邑,遗址在临朐东32里。齐国以筑东阳城为由,行包剿莱国都城之实。
35堙之环城,意为环城堆土,高至莱国都城的女墙。傅,逼近。国佐,齐国大夫,齐庆克曾与声孟子私通,被国佐杀死,齐灵公因此杀国佐。王湫,国佐同党,国佐遭戮,于齐灵公九年奔莱。浮柔,莱共公谥号。陈无宇,王弼注:“无宇,桓子,陈完玄孙。襄宫,齐襄公庙。”宗器,指宗庙里的谱系与祭器。高厚,杜预注:“高厚,高固子”。定其田,划定莱国土地,以分配给齐国君臣。郳,一说在黄城,一说在小邾,见下辨证。
注36:《左氏春秋》襄公十八年(齐灵公二十七年):“齐侯驾,将走邮棠。”杜预注:“邮棠,齐邑。”即莱国的棠邑。顾炎武《山东考古录·考夹谷》:“当时景公之观不过曰遵海而南放于琅邪而已。”
注37《春秋左传正义》襄公元年,孔颖达曰:“附庸,附大国耳。春秋之世,小国不能自通,多附於大国。”“不能自通”,就是“上不能自通於天子”。(见襄公二十一年,孔颖达正义)国事与外交要通过宗主国转达于周天子。
注38祝其之“其”,实为语助之词。通作“记、己”《诗·桧风》:“彼其之子。”《礼记》引作“记”,《左氏春秋》引作“己”,均无实在意义多用于代词、名词之后,如《汉书·沟洫志》:“微禹之功,吾其鱼乎!”唐杜祐《通典》卷一五九:“今日之事,非將軍莫可以捷,將軍其勉之。”“公会于祝其”,即“公会于祝”。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7 00:14 , Processed in 0.11793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