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284|回复: 0

左丘明编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5 16: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左丘明行事附录


                 左丘明编年
                  方 渭 泉




左丘明先人为齐国公族左公子。周武王封齐太公于营丘,始有齐国。太公本姜姓,炎帝后裔。夏商时姜姓一支封于吕,从其封地,又得氏吕,此太公得称姜尚、吕尚的由来。太公之后,某公,众庶子依昭穆排序称左右公子,故有位次在左一支得氏为左,此齐国左氏之始。齐桓公之死,引发齐国公族内斗达二十年,先后四君被弑。为避内斗,左氏中之一支逃至小邾国东蔇,此东蔇左氏之始。东蔇左氏三世倚相,倚相生左丘明。
前531年,鲁昭公十一年,左丘明生于小邾国之东蔇。
倚相其时年约二十六岁。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大丘明二十岁。
前530年,鲁昭公十二年,二岁。
楚灵王十一年,倚相去楚求官,见楚灵王于乾谿(今安徽亳州与涡阳之间)。楚右尹子革与灵王论政,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前529年,鲁昭公十三年,三岁。
夏,楚诸公子叛灵王,灵王缢于芋尹。楚公子弃疾以诈杀初立之公子比,自立,是为楚平王。
左史倚相廷见申公子亹,子亹不出,左史谤之,举伯以告。子亹怒而出,曰:“女无亦谓我老耄而舍我,而又谤我!”左史倚相曰:“唯子老耄,故欲见以交儆子。若子方壮,能经营百事,倚相将奔走承序,于是不给,而何暇得见?昔卫武公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曰:‘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必恭恪于朝,朝夕以交戒我;闻一二之言,必诵志而纳之,以训导我。’在舆有旅贲之规,位宁有官师之典,倚几有诵训之谏,居寝有亵御之箴,临事有瞽史之导,宴居有师工之诵。史不失书,矇不失诵,以训御之,于是乎作《懿》戒以自儆也。及其没也,谓之睿圣武公。子实不睿圣,于倚相何害。《周书》曰:‘文王至于日中昃,不皇暇食。惠於小民,唯政之恭。’文王犹不敢骄。今子老楚国而欲自安也,以御数者,王将何为?若常如此,楚其难哉!”子亹惧,曰:“老之过也。”乃骤见左史。
前528年,鲁昭公十四年,四岁。
季氏家臣南荆叛费,齐景公还费于鲁。
前527年,鲁昭公十五年,五岁。
孔子于防合葬其母,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识也。”
楚平王令费无忌出使秦国为太子建娶妇。妇美,费无忌说平王自娶,平王听之。
前526年,鲁昭公十六年,六岁。
齐侯伐徐。鲁叔孙昭子曰:“诸侯之无伯,害哉!”其时晋为霸主而不制齐。
左丘明习读家藏。
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七岁。
小邾穆公朝鲁。季平子赋《采叔》,穆公答《菁菁者我》。昭子说:“国如无良才,怎么能持久?”
郯子朝鲁。孔子遂郯子而学,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彗星生于大辰(宿名),郑裨竈求瓘斝玉瓒禳灾于郑子产,子产不与。
前524年,鲁昭公十八年,八岁。
邾大夫帅师侵鄅国(今临沂北)
五月大火(心宿之星)昏见,宋、卫、陈郑、尤甚。裨竈曰:“不用我言,郑又将火。”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遂不与,亦不复见大火。
郑国遭火灾,子产重建国社,子产授兵临战。
前523年,鲁昭公十九年,九岁。
因邾侵鄅,宋公伐邾,邾尽归鄅俘。邾、小邾、徐三国大夫往会宋,同盟于虫(邾邑)
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十岁。
楚杀伍奢、伍尚父子,少子伍员奔吴。
齐景公与晏子狩于沛(齐鲁交界处),入鲁,问于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何也?”孔子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纍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悦。
前521年,鲁昭公二十一年,十一岁。
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梓慎曰:“日有食之,不为灾。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
郑子产卒,游吉继之执政。
前520年,鲁昭公二十二年,十二岁。
邾筑翼城(东毗邻)。鲁取邾师与鉏、弱、地等地,邾诉于晋,晋讨鲁。
前519年,鲁昭公二十三年,十三岁。
吴公子光伐楚州来,楚军逃奔。
前518年,鲁昭公二十四年,十四岁。
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南宫敬叔言于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十五岁。
鲁季公若之姊为小邾夫人,生宋元夫人,宋元生女,以妻季平子。昭子如宋聘,且迎之。
季平子与郈昭伯因斗鸡得罪鲁昭公,昭公帅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败,奔于齐,处乾侯(晋邑,今山西东界地)。鲁无君八年始于此。
孔子去齐,为高昭子家臣,欲借高昭子之力沟通齐景公。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与齐太师论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十六岁。
左丘明赴楚。
楚平王卒,太子珍立,是为昭王。
齐有彗星,景公使禳之。晏子曰:“无益也,祇取诬焉。”晏子使楚。
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十七岁。
吴王僚因楚丧而伐楚。吴公子光刺王僚,自立。光即吴王阖庐。
楚费无忌谗杀左尹卻宛,国人数无忌之罪,令尹子常杀无忌。
鲁昭公居郓。孟懿子、阳虎伐郓。
吴延陵季子使齐,其长子死葬于赢博之间。敛以时服,既葬而封圹轮,掩坎其高可隐也。左袒右还其封,号者三,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孔子曰:“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
前514年,鲁昭公二十八年,十八岁。
鲁昭公如晋,晋顷公止之,居乾侯。
晋魏献子执政,灭祁氏(晋宗室)、羊舌氏(叔向一族),分其邑为十县予韩、赵、魏、范、中行、智氏六卿,晋室卑,六卿强。
前513年,鲁昭公二十九年,十九岁。
鲁昭公居郓(此时属齐)。齐景公使高张来唁公(《说文》:“生也。”慰问。),称主君(大夫之称)。公如乾侯。
前512年,鲁昭公三十年,二十岁。
吴灭徐,吴掩余、烛庸二公子奔楚,楚大封其地以扞,同捍,抵御)吴。
吴王阖庐与伍员、孙武谋伐楚。
前511年,鲁昭公三十一年,二十一岁。
晋定公拟用军队护送鲁昭公归鲁。召季平子,晋荀跞曰:“何故出君?有君不事,周有常刑,子其图之。”季平子练冠、麻衣、跣行(练冠、麻衣皆丧服。跣行,赤脚行也。表痛心之深。),伏而对曰:“事君,臣之所不得也。敢逃弄命?”然,昭公从者胁公,不得归。
薛伯谷卒。小邾黑肱以滥奔鲁。
吴侵楚,取潜(今安徽霍山地)、六(今安徽六安地)
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二十二岁。
楚司马子期欲以妾为内子(卿之嫡妻曰内子),访之左史倚相。倚相曰:“昔先大夫子囊违王之命谥,子夕嗜芰,子木有羊馈而无芰荐。君子曰:违而道。谷阳竖爱子之劳也,而献饮焉,经斃于鄢;芋尹申亥从灵王之欲,以陨于乾溪。君子曰:从而逆。君子之行,欲共道也,故进退周旋,唯道是从。夫子不能违若傲之欲,以之道而去芰荐,吾子经营楚国,而欲荐芰以干之,其可乎?”子期乃止。
齐景公将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适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弛。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诣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返鲁。
吴伐越。史墨(晋史官蔡墨)曰:“不及四十年,越其有吴乎!越得岁(岁,岁星。意为岁星处于越之分野。),而吴伐之,必受其凶。”
鲁昭公薨于乾侯。赵简子问於史墨曰:“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诸侯与之;君死於外而莫之或罪,何也?”对曰:“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脩其勤,民忘君矣。虽死於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王所知也。在《易》卦,雷乘《乾》曰《大壮》,天之道也。”
前509年,鲁定公元年,二十三岁。
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庚寅,栽(板筑)。宋仲几不受功,曰:“滕、薛、郳,吾役也。”(要三国代宋役)薛宰曰:“宋为无道,绝我小国于周,以我适楚,故我常从宋。晋文公为践土之盟,曰:‘凡我同盟,各复旧职。’若从践土,若从宋,亦唯命。”(意为若从践土之盟,则直属周天子;若从宋,则代宋役,一听晋之裁判)仲几曰:“践土固然。”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若复旧职,将承王官,何故以役诸侯?”仲几曰:“三代各异物,薛焉得有旧?为宋役,亦其职也。”士弥牟曰:“晋之从政者新(指韩简子),子姑受功(役也)。归,吾视诸故府(意为查秘府档案)。”仲几曰:“纵子忘之,山川鬼神其忘诸乎?”士伯怒,谓韩简子曰:“薛征于人,宋征于鬼,宋罪大矣。且己无辞而抑我以神,诬我也。启宠纳侮(意为不知好歹,反而欺人),其此之谓矣。必以仲几为戮。”乃执仲几以归(押之于晋)。三月,归诸京师。
前508年,鲁定公二年,二十四岁。
楚诱桐(今安徽桐城地)叛楚。楚围巢,克之,俘楚公子繁。
前507年,鲁定公三年,二十五岁。
邾庄公卒,隐公即位。将冠,使大夫因孟懿子问礼于孔子。孔子曰:“其礼如世子之冠,冠以阼階以著代也,醮于客位加有成也,三加弥尊喻其志也,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楚令尹子常索蔡昭公佩与裘、唐成公肃爽骏马。蔡昭公如晋,以其子元与大夫之子为质而请伐楚。
前506年,鲁定公四年,二十六岁。
刘文公(周大夫)合晋侯、鲁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今河南郾城地),谋伐楚。吴王阖庐、伍员、伯噽与蔡侯、唐侯伐楚,楚大败。吴兵入遂入郢都,辱平王墓。令尹子常奔郑、楚昭王奔郧、随。楚申包胥如秦乞师。
孔子观桓公庙,有欹器。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对曰:“此盖为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覄,明君以为至诚,故常置之于坐侧。”
左丘明自楚去鲁求官。
前505年,鲁定公五年,二十七岁。
左丘明任鲁太史。左丘明与孔子论《易》。其时孔子修《诗》、《书》、《礼》、《乐》,弟子至自远方,学业者益众。孔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鲁季平子卒,阳虎将以君之玙璠敛。孔子闻之,历级而救,曰:“送而以宝玉,是犹暴尸于中原也。”
平子之子季桓子执政。桓子家臣阳虎与仲梁怀有隙,阳虎欲逐之,公山不狃(费宰)止之。仲梁怀益傲,阳虎执仲梁怀,季桓子怒,阳虎囚季桓子,与之盟,逐仲梁怀。
申包胥借秦师救楚,楚昭王灭唐入郢。申包胥逃赏。
前504年,鲁定公六年,二十八岁。
左丘明随鲁定公率师侵郑,取匡。往不假道于卫,及还,阳虎使季桓子、孟献子自南门入,出自东门。卫侯怒,将追之,公叔文子辇而如公,曰:“天将多阳虎之罪以斃之,君姑待之,若何?”
吴大子终累(夫差兄)败楚舟师,楚国大惧,迁郢于鄀。
前503年,鲁定公七年,二十九岁。
孔子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丘也贫,无盖于其封也,亦予之席,毋使其首陷也。”
前502年,鲁定公八年,三十岁。
左丘明随鲁定公侵齐。阳虎劫定公,入公宫取宝玉、大弓;欲尽杀三桓嫡,而更立所善庶子以代之,入于讙、阳关而叛。
公山不狃为费宰,叛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止之。
孔子赞《易》道而默《八索》,读《易》韦编三绝。是年孔子五十岁。
前501年,鲁定公九年,三十一岁。
鲁伐阳关。阳虎奔齐,请师以伐鲁。鲍文子谏齐景公曰:阳虎“亲富不亲仁,君焉用之?君富于季氏,而大于鲁国,兹阳虎所欲倾覆也。鲁免其疾,而君又收之,无乃害乎!”齐侯执阳虎。阳虎逃,奔宋,遂奔晋(注1)。
左丘明为太史,孔子助祭入太庙,每事问。
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制养生送死之节。
前500年,鲁定公十年,三十二岁。
孔子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冠,断狱讼皆进众议,季桓子不悦。
齐景公与鲁定公会于夹谷,欲使莱人劫定公。孔子行好会(友好之会)相事(犹今主持人)。为坛,土阶三级以会遇之礼相见。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孔子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士兵之!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将盟,齐人加载书曰:“齐师出境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孔子使人揖对,曰:“而不返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
左丘明书于鲁册曰:“齐人来归郓、讙、龟阴田。”
前499年,鲁定公十一年,三十三岁。
孔子与蜡,宾事毕,出遊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三十四岁。
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子路)为季氏宰,将堕三都(季孙、叔孙、孟孙三桓采邑)。费宰公山不狃叛,袭鲁,不胜,奔齐。
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三十五岁。
孟懿子问孝。孔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三十六岁。
吴伐越,越王句践败吴于檇李,阖庐大脚趾被斩掉,卒。吴王夫差即位,使人立于庭,出入,必谓己曰:“夫差,尔忘越王之杀尔父乎?”则对曰:“唯,不敢忘!”
孔子由大司冠摄行相事,秉政七日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鲁定公与季桓子往观终日,殆于政事。孔子三谏不听。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由此开始漫漫十四年列国求官路。是年,孔子五十六岁。左丘明不书于简策,讳之也。
前495年,鲁定公十五年,三十七岁。
邾隐公朝鲁,邾子执玉高,其容仰;公受玉卑,其容俯。子贡(端木赐)曰:“以礼观之,二君者皆有死亡焉。高仰,骄也,卑俯,替也。骄近乱,替近疾,君为主,其先亡乎!”夏五月定公薨,其后邾隐公亦薨。多年后,左丘明与孔子言及此事,孔子曰:“赐不幸言而中,是赐多言者也。”
前494年,鲁哀公元年,三十八岁。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因柏举之战围蔡,蔡迁于吴。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入越。越王句践使大夫文种因吴太宰噽讲和(种与皆楚人),夫差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吴入越鲁史不载,左丘明曰:吴不告庆,越不告败,故不书之。
前493年,鲁哀公二年,三十九岁。
鲁伐邾,将伐绞(今滕州北),邾人爱其土,故赂以漷、沂之田而受盟。
滕子朝鲁。
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四十岁。
夏五月辛卯,司铎火(官署名)。火逾公宫,桓、僖(桓公、僖公庙)灾。救火者皆曰:“顾府。”(意为把守府库)南宫敬叔至,命周人(鲁,与周同族,此指管鲁史之官)出御书,俟(待命)于宫,曰:“庀(借为庇)女,而不在,死。”子服景伯至,命宰人出礼书,以待命:“命不共(共通恭),有常刑。”校人乘马,巾车(管车之官)脂辖。百官官备(意为皆在其职),府库慎守,官人肃给。济濡(灌水也)帷幕,郁(阻塞)(语助词)从之,蒙葺公屋。自大庙始,外内以悛(悛,次),助所不给。有不用命,则有常刑,无赦。公父文伯至,命校人驾乘车。季桓子至,御公立于象魏(门阙名)之外,命救火者伤人则止,财可为也。命藏《象魏》(指代典章),曰:“旧章不可亡也。”富父槐至,曰:“无备而官办者(意为官员没有不安排到的),犹拾沈也(意为再不能扑灭大火,则犹汁倾于,不可收拾)。”于是乎去表(表,火道)之槁(易燃物),道(火道)(同环)公宫。
太史左丘明使人赴告(犹今之通报)诸侯。时孔子在陈,闻火,曰:“其桓、僖乎!”(注2)
前491年,鲁哀公四年,四十一岁。
楚围蛮氏(叛楚蛮夷),蛮子赤奔晋阴地(今河南卢氏县地),楚王孙圉(楚大夫)聘于晋,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相,礼名),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玉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 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又有薮曰云连徒洲(薮,泽。意为有云梦泽连着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晋执蛮子赤归于楚。
宋人执小邾子。
前490年,鲁哀公五年,四十二岁。
齐为小邾子伐宋。齐景公薨,公族内斗,群公子四奔。
楚左史倚相回故里小邾国之东蔇。倚相是年约六十八岁。
前489年,鲁哀公六年,四十三岁。
孔子适楚,楚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令尹子西曰:“王之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王之使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帅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无有。”“且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国五十里。今孔丘述三王之法,明周、昭(周公与昭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
吴伐陈。楚昭王曰:“吾先君与陈有盟,不可以不救。”乃救陈,师于城父。卜战,不吉;卜退,不吉。昭王曰:“然则死也!再败楚师,不如死;弃盟、逃仇,亦不如死。死一也,其死仇乎!”昭王尝有疾,卜曰:“河为崇。”昭王不祭,曰:“三代命祀,祭不过望(望,边界)。”其后,左丘明与孔子论及楚昭王,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
左丘明因鲁宫大火,遵倚相之嘱,于是年修《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以鲁史《春秋》为纲目,起于隐公元年,旁及春秋各国世系史实。
前488年,鲁哀公七年,四十四岁。
吴王夫差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伐齐。伍员曰:“越王句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弔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越在腹心疾而王不先,而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遂北伐齐,败师于艾陵(齐地)。至鄫,召鲁哀公而征百牢(注3),子服景伯对曰:“先王未之有也。”吴人曰:“宋百牢我,鲁不可以后宋。且鲁牢晋大夫过十,吴王百牢,不亦可乎?”景伯曰:“晋范鞅贪而弃礼,以大国惧敝邑,故敝邑十一牢之。君若以礼命于诸侯,则有数矣。若亦弃礼,则有淫者矣。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今弃周礼,而曰必百牢,亦唯执事。”吴人弗听。景伯曰:“吴将亡矣!弃天而背本。不与,必弃疾(加害)于我。”乃与之。
鲁哀公伐邾,侵入邾地,俘邾子益,囚于负瑕(今兖州地)。邾求救于吴。
前487年,鲁哀公八年,四十五岁。
吴应邾求救,以鄫人为向导伐鲁(其时为吴所有)。吴、鲁战于夷(今平邑与费县间),杀鲁两大夫,夫差曰:“此同车(死于同一战车内),必使能(意为能让人同心同德),国未可望也(意为不指望占有鲁国)。”吴人盟而还。
后齐景公之乱,齐悼公亡鲁时,季康子以其妹妻之,悼公及归即位,使迎之,不与。悼公怒,伐鲁取讙及阐(鲁国北界邑)。齐侯使如吴请师,将以伐鲁,鲁乃归邾子,鲁与齐盟,送归季姬(季康子妹)
两盟皆不书于史策,左丘明为鲁讳也。
前486年,鲁哀公九年,四十六岁。
宋公伐郑,晋赵鞅(赵简子)卜救郑,遇水适火(卜语),占诸史赵、史墨、史龟。史龟曰:“是谓沈阳,可以兴兵,利以伐姜,不利子商(宋为子姓,齐为姜姓)。伐齐则可,敌宋不吉。”史墨曰:“盈,水名也;子,水位也。名位敌,不可干(犯)也。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水胜火,伐姜则可。”史赵曰:“是谓如川之满,不可游也。郑方有罪,不可救也。求郑则不吉,不知其他。”阳虎以《周易》筮之,遇泰之需(泰、需,卦象),曰:“宋方吉,不可与也。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宋、郑,甥舅也。祉,禄也。若帝乙之元子归妹而有吉禄,我安得吉焉?”乃止。
前485年,鲁哀公十年,四十七岁。
鲁哀公会吴王夫差、邾子、郯子伐齐南鄙(边界),师于鄎。鲍子弑齐悼公,奔吴。
晋赵鞅帅师伐齐,曰:“吾卜于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袭吉,行也!”于是乎取犁及辕(今临邑地),毁高唐郭,侵及赖(今章丘地)而还。
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四十八岁。
吴将伐齐,越子(夫差)率其众以朝焉,王及列士皆有馈赂。吴人皆喜,唯子胥(伍员)惧,曰:“是豢吴也夫!” 谏曰:“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於我。欲得吴。夫其柔服,求济其欲也,不如早从事焉。从事,击之。得志於齐,犹获石田也,无所用之。”吴王不听,使子胥于齐。子胥属其子于齐鲍叔,还报吴王。吴王闻之,大怒,赐子胥属镂之剑以死(令自刎)。将死,曰:“树吾墓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
齐因鲁会吴伐齐,齐命国书、高无邳伐鲁,及清(今长清地)。季康子使冉求(孔子弟子)为左师,执矛入于齐师,获甲首八十,齐人不能师(重整其军),宵遁。冉求有功于鲁。季康子曰:“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求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曰:“孔子何如人哉?”对曰:“用之有名,播之百姓,质之鬼神而无憾。然求之不以道,虽累千社,夫子不利也。”康子曰:“我欲召之可乎?”对曰:“无以小人间之则可矣。”季康子遂以币迎孔子,孔子于是自卫返鲁。孔子时年六十八岁。
季孙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三发(问三次),卒曰:“子为国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也?”仲尼不对(答)。而私(此指另外场合)于冉有曰:“君子之行(行,行政,时冉有为季康子宰)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注4)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弗听。
是时,季氏富于公室,而冉有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孔子黜之,曰:“非吾徒也。小子(弟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四十九岁。
昭公夫人孟子卒。孔子与吊,適季氏。季氏不絻,发丧之服),放绖(服丧时扎头麻布带)而拜。左丘明为自书于史策“孟子卒”解释道:“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鲁、吴同姓,同姓婚违礼)。死不赴(不通报诸侯),故不称夫人。不反哭(不行反哭礼),故不言葬小君(诸侯夫人曰小君)。”
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五十岁。
吴王夫差会晋定公、鲁哀公、单平公会于黄池(今之商丘地),欲霸中国以全周室。其时越伐吴,大败吴师,虏杀吴太子友,进入吴地。吴人告败(战败)于吴王,王恶闻也(意为怕消息外传),自刭(令自刭)七人于幕下(会盟时吴之营帐)。盟时吴、晋争先(先歃血者为盟主)。吴人曰:“於周室,我为长。” 晋人曰:“於姬姓,我为伯。” 赵鞅呼司马寅,曰:“日旰矣,大事未成,二臣(指鞅与寅)之罪也。建鼓整列(意为立鼓列队与战),二臣死之,长幼(指歃血先后)必可知也。” 对(指寅)曰:“请姑视之。”反曰:“肉食者(指吴卿大夫)无墨(气色不好为墨)。今吴王有墨,国胜(国为敌所胜)乎?大子死乎?且夷德轻,不忍久,请少待之(意为不与吴争)。”乃先晋人(吴为盟主)
左丘明作《左氏春秋》,询于孔子,適投其机。孔子曰:“居而得贤友,福之次也。”颜渊问曰:“客何人也?”孔子曰:“宵兮法兮(“霄”与“法”同义),吾不测也。夫良玉径尺,虽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明珠径寸,虽有函丈之石不能戢其曜。苟缊矣,自厚容止可知矣。”
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五十一岁。
鲁哀公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掌山泽之官)。仲尼观之,曰:“麟也!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
时孔子圣德已浮于人,左丘明以鲁之春秋未必合于周公成法为由言于哀公,请孔子同观鲁史,以正史策凡例、书法,以垂后世史官。故有孔子与左丘明观鲁史,孔子简约其文,抄录鲁史春秋,直至孔子去世前而成后世所称之“经”《春秋》。
小邾射以句绎来奔(意为小邾大夫以句绎地投奔于鲁),曰:“使(假使)季路(子路)(约)我,吾无盟矣。” 使子路,子路辞。季康子使冉有谓之(子路)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对曰:“鲁有事于小邾,不敢问故,死其城下可也。彼不臣而济其言(意为满足其要求),是义之也。由(子路)弗能。”
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五十二岁。
孔子与左丘明同观鲁史:
读至郑庄公母子相见,孔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读至宋穆公卒,殇公即位,孔子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飨之,命以义夫。《商颂》曰:‘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其是之谓乎!”
读至郑请成于陈,孔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读至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
读至晋文公杀舟之侨以徇于国,民于是大服,孔子曰:“文公其能刑矣,三罪而民服。《诗》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不失赏刑之谓也。”
读至邾文公卜迁于绎。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孔子曰:“知命!”
如是等等,凡一百余论,左丘明皆详记之。
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五十三岁。
子贡入见夫子。孔子曰:“赐(子贡),尔来何迟也?丘也,殷人也。予畴昔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商之殡俗),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殆将死矣!”寝疾七日而殁,其时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哀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子赣曰:“君其不没于鲁乎!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失志为昏,失所为愆。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称一人,非名也。君两失之。”孔子享年七十三岁。
楚白公(楚流亡太子建之子胜)作乱。
前478年,鲁哀公十七年,五十四岁。
齐平公会鲁哀公,盟于蒙(今蒙阴地),孟武伯相(相,犹今主持人)。齐侯稽首(头垂于臀下),公拜(头臀平)。齐人怒,武伯曰:“非天子,寡君无所稽首。”武伯问於高柴(季羔)曰:“诸侯盟,谁执牛耳?”季羔曰:“鄫衍(晋、吴之盟)之役,吴公子姑曹;发阳(鲁、宋、卫之盟)之役,卫石魋。”武伯曰:“然则彘(武伯名)也。”
前477年,鲁哀公十八年,五十五岁。
巴人伐楚,围鄾(今襄阳地)。初,右司马子国之卜也,观瞻曰:“如志。”故命之。及巴师至,将卜帅。王曰:“宁如志,何卜焉?”使帅师而行。请承,王曰:“寝尹、工尹,勤先君者也。”三月,楚公孙宁、吴由于、薳固败巴师于鄾,故封子国于析。君子曰:“惠王知志。《夏书》曰‘官占,唯能蔽志,昆命于元龟。’其是之谓乎!《志》曰:‘圣人不烦卜筮。’惠王其有焉!”
前476年,鲁哀公十九年,五十六岁。
越人侵楚,以误吴(迷惑吴)也。夏,楚公子庆、公孙宽追越师,至冥(今安徽广德地),不及,乃还。
前475年,鲁哀公二十年,五十七岁。
齐约鲁会于禀丘(今范县地,属齐),为郑,谋伐晋。郑辞诸侯。
越围吴。
前474年,鲁哀公二十一年,五十八岁。
齐平公、鲁哀、邾子盟于顾(今范县地,属齐),齐人责稽首(见前),因歌之曰:“鲁人之皋(不敬),数年不觉,使我高蹈(高蹈,表示愤怒)。唯其儒书,以为二国忧(意为鲁国中了儒家毒,使二国不和)。”
越围吴。
前473年,鲁哀公二十二年,五十九岁。
邾隐公自齐奔越,曰:“吴为无道,执父立子。”越人归之,邾太子革奔越。
越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於齐、晋。吴师败,吴王栖於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於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句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戹乎?”句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於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句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缢。乃蔽其面,曰:“吾无面以见子胥也!”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越王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齐诸侯会于徐州(今滕、薛之间),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诸侯之长)
范蠡事越王句践,既苦身戮力,与句践深谋二十馀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句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句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前472年,鲁哀公二十三年,六十岁。
晋知瑶伐齐,战于犁丘(今临邑地)。齐师败绩,知瑶亲禽颜庚。
鲁使叔青如越,始使越也。越诸鞅来聘,报叔青也。
前471年,鲁哀公二十四年,六十一岁。
邾子又无道,越人执之以归,而立公子何(太子革之弟)。何亦无道。
鲁公子荆之母嬖(宠妾),哀公将以为夫人,使宗人衅夏(掌宗人官)献其礼(告宗庙礼)。对曰:“无之。”公怒曰:“女(汝也)为宗司,立夫人,国之大礼也,何故无之?”对曰:“周公及武公娶于薛,孝、惠娶于商(宋也),自桓以下娶于齐,此礼也则有。若以妾为夫人,则固无其礼也。”公卒立之,而以荆为大子。国人始恶之。
闰十月,哀公如越,得大子適郢(意为与太子亲密),将公妻而多与之地。公孙有山使告于季孙,季孙惧,使因大宰而纳赂焉,乃止。
前470年,鲁哀公二十五年,六十二岁。
卫侯出奔宋,请师于越。
六月,公至自越。季康子、孟武伯逆于五梧(今费县地)。郭重仆(公仆),见二子。曰:“恶言多矣,君请尽之。”(意为二子话特多)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郭重,曰:“何肥(言其貌肥)也!”季孙曰:“请饮彘(彘,孟武伯名)也。以鲁国之密迩仇雠(使齐、鲁交恶),臣是以不获从君,克免于大行(远行),又谓重也肥。”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饮酒不乐,公与大夫始有恶。
前469年,鲁哀公二十六年,六十三岁。
鲁叔孙舒帅师会越皋如、舌庸,宋乐茷纳卫侯(送归耻侯辄)。卫公孙弥牟重赂越人,越人师还。卫公不敢入,遂卒于越。
宋景公卒,大尹(官名)匿尸立启为君,三族(皇、灵、乐)攻大尹,大尹奉启奔楚。三族盟曰:“三族共政,无相害也!”
前468年,鲁哀公二十七年,六十四岁。
春,越子使后庸来聘,且言邾田,封于骀上(意为欲使鲁还邾侵地,以骀上为边界。骀上,今山亭西北)
二月,盟于平阳(今新泰地)。三子(季康子,叔孙文子、孟武伯)皆从。康子病之(耻与蛮夷盟),言及(谈到)子赣(子贡),曰:“若在此,吾不及此夫!”武伯曰:“然。何不召?”曰:“固将召之。”文子曰:“他日请念。”(意为季孙不能用子赣,有事才想起他)
夏四月已亥,季康子卒。公吊焉,降礼(未备礼)
哀公患三桓之侈(势大凌人)也,欲以诸侯去(去,除也)之。欲求诸侯师,以逐三桓。三桓亦患公之妄(妄,不自量)也,故君臣多间(间,隙也)。公游于陵阪(曲阜东北,黄帝陵所在),遇孟武伯於孟氏之衢,曰:“请有问於子,余及死乎(意为寿之短长)?”对曰:“臣无由知之。”三问,卒辞不对。公欲以越(其时越为霸主)伐鲁,而去三桓。
秋,八月甲戌,公如公孙有陉氏(即有山氏),因孙(上来下曰孙)於邾,乃遂如越(其时越都为琅邪,今五莲县地)。国人施(加罪)公孙有山氏。
鲁国迎哀公复归,卒于有山氏。子宁立,是为悼公。
左丘明因眼疾,随哀公由邾去越都琅邪中途回其故乡小邾国之东蔇。左丘明其时64岁,而实63岁。
前467年,鲁悼公元年,六十五岁。
左丘明居东蔇,继其《左氏春秋》未完之作。
前466年,周定王三年,鲁悼公二年,六十六岁。
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左丘明居东蔇,眼疾发作,然仍在整理《左氏春秋》所未用资料写成《国语》,承续其父倚相及自己所搜罗到的有关帝王、公卿世系,整理成《世本》。在极坏的环境中完成他的不朽之作。
前465年,越王句践32年,鲁悼公三年,六十七岁。
越王句践卒,其子鹿郢立。
左丘明居东蔇,继续他的写作之外,另向子孙及弟子传授《左氏春秋》。弟子中胜名的有曾申。曾申,字子西,曾参之子。曾参少孔子四十六岁,少左丘明二十六岁,其时曾申不足二十岁。
前464年,周定王五年,鲁悼公四年,六十八岁。
左丘明居东蔇。慕名鲁君子左丘明者益多,东蔇遂成研究、教授春秋历史大本营。
前463年,周定王六年,鲁悼公五年,六十九岁。
晋知瑶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知伯(荀瑶)愎而好胜,早下之(意为坚守),则可行(使退去)也。”乃先保南里以待之。知伯入南里,门于桔柣之门。郑人俘酅魁垒(晋士),赂之以知政,闭其口而死(因其不允,故塞其口杀之)。将门,知伯谓赵孟:“入之。”对曰:“主在此(意为知伯在此,应该先入)。”知伯曰:“恶(丑陋)而无勇,何以为子(赵孟为太子)?”对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乎!(意为因能忍辱,方可保社稷)” 知伯不悛(悛,改也),赵襄子由是惎(以为毒)知伯,遂丧之(欲灭之)
晋、楚通好于秦。
前462年,周定王七年,鲁悼公六年,七十岁。
左丘明居东蔇,继续其写作与授业弟子。
前461年,周定王八年,鲁悼公七年,七十一岁。
秦厉公十六年以兵两万伐古戎国大荔(今大荔地),取其王城。
前460年,周定王九年,鲁悼公八年,七十二岁。
左丘明居东蔇,继续其写作与授业弟子。
前459年,周定王十年,鲁悼公九年,七十三岁。
越王鹿郢卒,子不寿立。
前458年,周定王十一年,鲁悼公十年,七十四岁。
晋知氏与韩、赵、魏四卿共灭范氏、中行氏,尽分其地以为己邑。晋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反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知伯立骄为晋君,是为哀公。
前457年,周定王十二年,鲁悼公十一年,七十五岁。
晋知伯攻中山(鲜虞所建,今河北定县地),取穷鱼之丘。
左丘明居东蔇,继续其写作与授业弟子。
前456年,周定王十三年,鲁悼公十二年,七十六岁。
齐相田常卒,谥为成子。子襄子盘代立,相齐。田常为相时,齐国之政皆归田常。田常於是尽诛鲍、晏、监止及公族之强者,而割齐自安平以东至琅邪,自为封邑。封邑大於齐平公之所食。选齐国中女子长七尺以上百数为后宫,而使宾客舍人出入后宫者不禁。及田常卒,有七十馀男。
前455年,周定王十四年,鲁悼公十三年,七十七岁。
郑人杀郑哀公,立声公弟丑,是为郑共公。
前454年,周定王十五年,鲁悼公十四年,七十八岁。
知伯与韩、魏围晋阳,三年不能下,乃引汾水灌其城。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羸,赵无恤(赵孟,即赵襄子)惧,乃使其相张孟谈夜会韩、魏,晓以唇亡齿寒,共讨知伯。于是三卿大败知伯,杀之。三分其地,“三家分晋”成。
《左氏春秋》云:“晋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此为左丘明于《左氏春秋》留下的最后一段文字。
前453年,周定王十六年,鲁悼公十五年,七十九岁。
齐田襄子(盘)为齐相,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与三晋通使,且以有齐国。
左丘明《国语》脱稿于此年。《国语》所收上自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下至东周定王十六年(即该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个国家的历史片断,《国语》以国分目,以记述各国辞命、训戒、谏诤为主,通过人物的言论、对话及相互间的驳论方式,表达左丘明的修齐治平之本在于明德于民的社会历史观。
前452年,周定王十七年,鲁悼公十六年,八十岁。
晋大夫知开(知瑶子)以邑奔秦。
前451年,周定王十八年,鲁悼公十七年,八十一岁。
秦伐蜀,取南郑。左庶长筑南郑城(今汉中),置县。
前450年,周定王十九年,鲁悼公十八年,八十二岁。
前449年,周定王二十年,鲁悼公十九年,八十三岁。
越人迎女于秦。
前448年,周定王二十一年,鲁悼公二十年,八十四岁。
晋大夫知宽以邑奔秦。
左丘明卒,享年实约八十四岁。依周礼,墓“不封不树”,葬之于娄山(娄,邾娄之意)下,娄山遂又名之曰“君山”,意即鲁君子之山。
笔者赞曰:千载运往,游魂弗寂。世诵其文,旷代难已。

1阳虎其人,《韩非·外储说左下》有:“阳虎议曰:‘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之;不肖,则饰奸而试之。’逐于鲁,疑于齐,走而之赵,赵简主迎而相之。左右曰:‘虎善窃人国政,何故相也?’简主曰:‘阳虎务取之,我务守之。’遂执术而御之。阳虎不敢为非,以善事简主,兴主之强,几至于霸也。”
2
《孔子家语·辨物》:孔子在陈,陈侯就之燕游焉,行路之人云:“鲁司铎灾及宗庙。”以告孔子。子曰:“其桓僖之庙。”陈侯曰:“何以知之?”子曰:“礼祖有功而宗有德,故不毁其庙焉。今桓、僖之亲尽矣,又功德不足以存其庙,而鲁不毁,是以天灾加之。”三日,鲁使至。问焉,则桓、僖也。
3祭祀或宴享时用的牲畜,牛羊豕各一为太牢,羊豕各一为少牢。《周礼·天官·小宰》:“凡朝觐会同宾客,以牢之法,掌其牢礼。”郑玄注:“三牲牛羊豕具,为一牢。”
4孔颖达疏:正义曰:《司马法》方里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出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甸乃有马四匹,牛十二头,是为革车一乘。今用田赋,必改其旧,但不知若为用之。贾逵以为欲令一井之间出一丘之税,井别出马一匹,牛三头。若其如此,则一丘之内有一十六井,其出马牛乃多於常一十六倍。且直云“用田赋”,何知使并为丘也?杜以如此,则赋税大多,非民所能给,故改之。旧制丘赋之法,田之所收及家内资财,井共一马三牛。今欲别其田及家资各为一赋,计一丘民之家资令出一马三牛,又计田之所收,更出一马三牛,是为所出倍於常也。旧田与家资官赋,今欲别赋其田,故言欲以田赋也。


[ 本帖最后由 东莱野老 于 2011-5-15 16:53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11:07 , Processed in 0.09532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