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460|回复: 0

古文中的翻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1 10: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們在寫作時,難免會有說完一個意思,而不知如何再說下去的情形。在古文中,常見將一意翻作二層,使文章別開生面,這種筆法謂之翻筆。

梁朝劉勰說:「意翻空而易奇,文徵實而難巧。」(《文心雕龍.神思》)文章正說已完,若復加闡發,徒傷繁冗。設於此處翻出新意,假設事實,虛論擬議,使其意翻騰,以起波瀾,則文章頓呈種種奇趣。古文中有許多精妙的翻筆,計有瀾翻、輕翻、互翻、逆翻、暗翻、層翻等。


一、瀾翻

極意騰挪,向前直翻,務使波瀾壯闊,謂之瀾翻。例如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適會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他向任安自述其寫作《史記》的理想,但因尚未成完而遭李陵之禍,故願就宮刑。

文章至此題意已畢,乃接以「僕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筆勢向前一翻,將「就極刑而無慍色」的原因更深刻道出,文章頓起漣漪。

二、輕翻

略為翻說,旨在化實為虛,謂之輕翻。例如韓愈的〈應科目時與人書〉,是他首次參加博學宏詞考試時寫給韋舍人以求引薦的信。首段以「非常鱗凡介之品彙」的蛟龍自喻,二段以蛟龍之得水與不及水來比況人的機遇。三段謂蛟龍每每困於窮涸而為獱獺所笑(謝冰瑩等《新譯古文觀止》)


文章續道「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見笑於獱獺的蛟龍,在有力者能哀其窮的情況下,樂意運轉之,也僅是一舉手一投足之勞而已。韓愈以蛟龍喻己,頗為自負,但此處既輕輕一翻,暗示自己需人引薦,又不失其格調,筆法頗為高明。

三、互翻

兩意夾題,將正反兩意互為翻說,是謂互翻。例如歐陽修〈縱囚論〉:「太宗之為此,所以求名也。」說明太宗縱囚的原因,但文章接著道「然安知夫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所以縱之乎?又安知夫被縱而去也,不意其自歸而必獲免,所以復來乎?」以正反兩意互翻,使縱囚之論更起新意,虛靈變化,令人拍案叫絕。

四、逆翻

先作實說,然後翻空,謂之逆翻。例如王世貞〈藺相如完璧歸趙論〉:「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於市,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而責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

《史記》記載相如使秦之前,廉頗大破齊師於陽晉,顯示趙國的軍力尚不容忽視,且秦趙前此之攻戰互有勝負,亦使秦不敢掉以輕心。因此王世貞先作「秦意未欲與趙絕耳」此一基本預設,底下再翻空,先實後虛,為翻案文章樹立典範。

五、暗翻

形跡不顯曰暗翻。例如司馬相如〈上書諫獵〉中,先以人獸類比,說「臣聞物有同類而殊能者,故力稱烏獲,捷言慶忌,勇期賁、育。臣之愚竊以為人誠有之,獸亦宜然。」引古代著名的材士為例而謂獸與人同樣有此情形。再說「今陛下好陵險阻,射猛獸。」這就點出天子至尊涉險的不宜。底下接著說「卒然遇逸材之獸,駭不存之地,犯屬車之清塵,輿不及還轅,人不暇施巧,雖有烏獲、逢蒙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株,盡為難矣。」「卒然」二字說明其中的緊迫性,下文「不及」、「不暇」、「不能」三層否定意思一翻,形跡不顯,文意委婉。

又如王安石〈原過〉:「予之朋,有過而能悔,悔而能改,人則曰:『此向之從事云爾;今從事與向之從事弗類,非其性也,飾表以疑世也。』夫豈知言哉?」假設他人之言而議論,筆末一翻,以反詰收束,陳說有力,而讀者不易察覺其翻筆,此亦暗翻之妙。

六、層翻

反覆翻駁曰層翻。例如唐順之〈信陵君救趙論〉:「其竊符也,非為魏也,非為六國也,為趙焉耳。非為趙也,為一平原君耳。」認為信陵君救趙實出於徇私,為了強調此論點,底下說:「使禍不在趙,而在他國,則雖撤魏之障,撤六國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趙無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雖趙亡,信陵亦必不救。」反覆翻駁,擬議而論,使人不得反抗。


在文章提推之後,正意已鬯發無遺,可以翻筆承之,使別生新趣。翻筆之法出自《孟子》,如「今王鼓樂如此」二節即是,韓愈用之甚熟,其中有許多技巧值得借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13 14:42 , Processed in 0.08122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