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746|回复: 4

[社科] 中国国債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 20: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名:中国国債史
作者:梁启超
出版者:广智书局
年代:光绪三十年
格式DF
大小:11.8 MB



[ 本帖最后由 1992214 于 2010-2-2 20:4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20: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国债史  文章专集。晚清梁启超所撰。作于清光绪三十年。

  梁启超生平、传记见于前文。作为清末改良主义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梁启超,对于中国的现状和前途深为忧虑。他在此书之前的《自叙》,对于自己写作此书的目的作出了明确的阐释。他说:“‘门前债主雁行立,屋里醉人鱼贯眠。’今日之中国当之矣。醉者岂惟政府,抑全国民皆实梦梦焉。情实且不知,而欲其有道,焉以拯救之安可得也。吾故以浅显通俗之言,述近二十余年来国债之历史,使全国民知我辈及我辈子孙负担之重,而推原其所由来。西人恒言曰:‘无无权利之义务。’我国民而据此以读兹编也,其感想当如何。”在这篇《自叙》中,梁启超指出,他之所以写作此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展示中国国债的历史,使国民对于中国当前的状况有所认识,并以此来警示民众。

  在书中,梁启超指出,中国自古以来没有国债。不是不想这么做,而是时势所造成。考察各国公债的历史,都起源于十八世纪以后,因为公债与立宪政体有着密切的关系。越是文明的国度,它所担负的公债越多,由于人民信任他们的政府才会把钱借给国家。然而以中国的政体来看,人民把政府看作仇雠,看作盗贼,政府根本不可能从国内借到公债。而在此前的几十年,中国一直闭关自守,周围相临的也全是一些蛮夷小邦,外债的事,无从说起。近二十年来,中国同外国的交涉日益频繁,于是开了借外债的先例。所以中国的国债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借外债的历史。

  假如没有外债可借,那么十年以前,中国就已经亡国了。为什么呢?因为政府所必需的款项,一方面骤增猛长,一方面又没有取得的来源。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加重赋税来增加收入。赋税突然加重,使百姓民心惊扰而有所怨愤,起义造反的情况,到处都是。因此政府没有办法来自救。历朝历代的灭亡,都是这个原因。而有了外债来调节国内的开支,就会使民愤不至于太厉害。从甲午战争以来,当今政府之所以苟延残喘到今天,都是靠了外债的支撑。然而即使如此,养疱之患,甚于溃裂。如果今日仍然不思图变,那么将来灭亡中国的,一定是外债了。

  梁启超在书中还列表说明了中国二十余年来所借外债的款项和总额。他特别指出了甲午战役军费的借款,总数目为白银三千多万两。值得怀疑的是,甲午之战在军事上的花销果然有那么多吗?政府对此既没有决算,也没有报告,事情非常暧昧,局外人根本不知道内情。另外,甲午之战后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向清政府索赔白银二百兆两,限七年内八次偿还。光绪二十一年九月,正是第一次偿还五十兆两的时期。当时北京政府打算派总税务司赫德专理偿款一事,俄法德害怕英国人独揽此权,于是纷纷给清政府贷款。这年秋冬之后,清政府实借外债共一万万零一千万两。而当时支出的款项有帐可查的,只有日本第一次偿款五十兆两,赎辽费三十兆两。除此之外,应当还余有三千多万两,却不知用于何处了。

  光绪二十二年三月,日本第二次偿款日期迫近。清政府这时又已无款可偿。于是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向汇丰、德华银行借款,将八兆磅白银偿还给日本,其余八兆磅,即白银五千万两由政府收下。第一次偿款所余三千万,此次又余五千万,总数已达八千万两。然而政府收下这笔巨款,却不知用于何处了。此后,清政府又向外国银行借款,但偿款之后所余款项,就下落不明了。外国列强纷纷争夺债权,用意非常明显,即侵吞中国的利益。而清政府却饮鸩如饴,滥用国民的公产作抵押保证,“慷他人之慨,以快一日之挥霍”,我国国民应该质问他们居心何在!

  《辛丑条约》签定以后,清政府又借入大量外债。新债旧债都以海关作保。以海关每年所收入的款额计,将其全部用尽也只够偿还二十多兆的旧债,再加上新债,以及政府庞大的开支,怎么能够支付得起呢?

  财政家列举过国家募集公债的原因如下:一、因战乱骚扰,天灾人祸,国家需要非常之用,每年定量的收入,不能支出的时候。二、因想要改良交通机关,以及扩张其他各方面的事业,要用庞大的费用,每年定量的收入,不能支出的时候。三、因想要整顿政治及财政,所支出的需要很多,每年定量的收入,不能支出的时候。四、国家每年的收入,或者一年缺乏,或年年缺乏,需要补足的时候。五、政府打算奖励人民的储蓄并且要保护储蓄的时候。六因打算奖励,保护某种事业,特别准许私人或会社获得补助金时。七、战争之时。政府现在借入如此巨额的外债,从本质上说,是将我们这一辈人应该负担的义务,遗留了一部分给子孙。

  中国今日的国债究竟是怎样一番状况呢?甲午一战,尽管丧师失地,可是战争的起因,还是为了捍卫本国的权利和名誉。战而获胜,那么权利、名誉,我辈和我们的子孙都可以享有;战而失败,那么损失由我辈和我们的子孙承担,所以我们能够责备政府的,就是战败的结果,由此而招来现在的负担。如果由于战败而不得已筹募国债,这是我们及子孙应该义不容辞负担的义务。但庚子之役则完全不同,这场战争并不是为保卫国家而发起的,并非逼不得已,而且又绝无战争的实力,绝无战斗的准备,国民全都知道这场战争不必战、不可战、不能战。但政府却因为一二个人的私心而做出此下策,贸然耗用全国的力量孤注一掷,以至于庚子赔款遗害三十九年,负债九百八十二兆二十三万八千一百五十两。

  我们生不逢时,遇到如此狠毒腐败的政府。掏空我们所有的财产来填此无底之壑,已经很过分了,为什么还要遗害我们尚在襁褓之中的子孙?试看一部二十四史,前代暴虐的君主所征的赋税无论苛重到何种程度,也不过是让当世的人受苦,等到新政府成立,让人民休养生息,那么子孙就可以忘记前辈所受的惨毒了。而当今新政治成立,尚且无期,即使成立了,我们的子孙仍要含辛茹苦代今人受过,三十多年也完不了。请问当局的罪行,有没有一丝可以为它辩护的地方!

  政府借下了巨额的外债,其用途却不昭告天下,实际上是刮取民脂民膏供统治者大肆挥霍。从中国现状来看,所借之款用于还债,已经是岌岌可危,况且政府又另作他用:自己未至庚子,颐和园续修工程,每年花费三百多万两白银,皇太后吉地工程,每年花费一百多万两。戊戌秋季,皇太后打算到天津阅操,命令荣禄修建行宫,提取昭信股票款六百多万两。辛丑回銮费,据各报所计,也花费了二千多万两。辛丑后动工兴修佛照楼,花费五百万两。今年皇太后七十大寿庆典,花费一千二百万两,另外各省大员进奉一千三百万两。仅此小小的几件事,专为一个人所用,我们所知道的,就已经有九千多万两。其他我们所不知道的花销又更有多少!如此下去,就算有几倍于现在的外债,也很快就会用尽。现在国民每年缴纳四千三百多万血汗钱来偿还国债的本息,而所偿还的外债,有四分之一被北京城市一个人专用。人民节衣缩食,抛妻卖子,以此向地方有司献纳,而地方有司则进贡到北京,为慈禧太后一个人用作修花园、庆寿辰、筑坟墓的私款。这难道是应该的吗?

  外债的弊端大致有三节:其一在财政上,募借外债,其利息常比内债利息低,国家不知不识,于是有不应借而借的情况,这是弊端之一。以用银国向用金国募借,当交还本息时,必然蒙受重大损失。譬如预算一百多万就可以还清的债,届时如果银价下跌,就不能不多费数十万两,是弊端之二。外债非常沉重,在此情况下不得不加重赋税,这是弊端之三。其二在经济上。募借外债,则一时的货物必然骤增,货物增多银价就会贬值,物品就会贵。所有货物的生产者、交换者、消费者,必然蒙受极大的损失,这是弊端之一。银价跌落,货物涨价,那么进口货物必然增多,出口货物必然减少,而商业上则常处于负差地位,这是弊端之二。

  因为进口货物增多,而正货的流出也会增多,所以一时正货增加之后,紧接着就会是正货缺乏之时,这是弊端之三。而且所谓募借外债,未必直接输入正货,不过是以物品交换,这不啻是奖励输入,这是弊端之四。其三在政事上,外债一多,财政就会紊乱,于是债权国的政府和人民,就会有干涉政事的情况,这是弊端之一。纵然未必干涉政事,但财政权不能不为他们所操纵,以此作为抵押,这种作法有损于国家立权的独立,这是弊端之二。人生何事无远算,有不少人见事情有利可图而最终失败,这些都是政事上的弊端。

  试读我国国债史,没有一例避开这三种弊端的。我们这种贫穷弱小的国家负担上富强国家的外债,更无可避免地会产生以上后果。

  政府借入外债大肆挥霍,我国国民就算家有金穴,也难支付几年的索取。欧洲人有句俗话:“不出代议士,不纳租税。”现在我也有一句话正告国民:“不得财政监督权,不纳公债额派之本息。”

  书末,梁启超附有小记:“全书既成,得内地最近报纸,则户部因此次补还镑亏,又不得不出于借款。初借一千万两于比利时,既有成议,旋以息重折扣大,卒改于汇丰银行借六百万两,利息五厘,以某处铁路作抵云。又云,鄂督张之洞,向瑞记银行借款二百万,现已定议,闻尚须借二百万。又云,粤督岑春煊与德商满德氏,借四百万,利息八厘,分六十年摊还云。呜呼,若此,我国民又增千二百万之负担矣。呜呼,吾恐今后此种事之扰我笔端者,且日起而未有已也,又可尽记乎?呜呼。”从小记中,亦可见出梁启超担忧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沉感情。戊戌变法失败后,清廷一再下令通缉梁启超,禁毁其所有著作和报章文字。这篇《中国国债史》,虽然心系国家民族,但由于其对清政府的指责和痛斥也当然地遭到了禁毁。

                                                                                                                                          ————引自百度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20: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书怎么没人顶??
发表于 2010-4-8 13: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喜欢喜欢。。。
发表于 2014-10-24 16: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中国金融史的重要文献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1 07:44 , Processed in 0.08152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