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684|回复: 5

[考证] 《尚書 多士》的漢石經恢復並魏三體石經局部恢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3 22: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再次感謝網友“大意覺迷”先生提供的資料文章!!!

         先生爲鄙人提供的文章資料爲:

[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09-12-23 22:0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3 22: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鄙人未見新拓及見新拓圖版後恢復魏三體石經圖版對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3 22: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恢復的漢石經歐陽氏本《多士》輯證


        碑陰四 第31行多士第廿       周書“成周既成,遷殷頑民,周公以王命誥,作《多士》”,《孔傳》:“洛陽下都。殷大夫士心不則德義之經,故徙近王都教誨之。稱成王命告令之。”《釋文》:“不則,如字,或作測,非。近,附近之近。”《多士》《孔傳》:“所告者即眾士,故以名篇。”

         第32行“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雒用告商王士”,《孔傳》:“周公致政明年三月,始於新邑洛,用王命告商王之眾士。”《正義》曰:“惟成王即政之明年三月,周公初始於所造新邑之洛,用成王之命告商王之眾士。言周公親至成周,告新來者。”《正義》引鄭玄云“成王元年三月,周公自王城初往成周之邑,用成王命告殷之眾士以撫安之。”“王若曰爾殷遺多士弗弔旻天大降喪于殷”,《孔傳》:“稱天以湣下,言湣道至者,殷道不至,故旻天下喪亡于殷。”《釋文》:『弔,音的。旻天,上閔巾反,仁覆湣下謂之旻,馬云:“秋日旻天。秋,氣殺也,方言‘降喪’,故稱旻天也。”湣,眉隕反。喪,息浪反。』《爾雅•釋天》、《白虎通•四時篇》、《五經異義》引今《尚書》歐陽說及《釋名•釋天》皆言:“秋曰旻天。”《說文繫傳》:“旻,秋天也。從日文聲。《虞書》曰:‘仁閔覆下則稱日旻。’臣鍇曰:當言《虞書》說也,眉均反。”“我有周佑命将天眀威”,《孔傳》:“言我有周受天佑助之命,故得奉天明威。”“致王罸敕殷命終于帝”,《孔傳》:“天命周致王者之誅罰,王黜殷命,終周於帝王。”“肆爾多士非我小國敢翼殷命”,《孔傳》:“天佑我,故汝眾士臣服我。弋,取也。非我敢取殷王命,乃天命。”《釋文》:“弋,徐音翼,馬本作翼,義同。”《正義》曰:『“肆”訓故也,直云故爾多士,辭無所結,此《經》大意,敘其去殷事周,知其故爾眾士言其臣服我。“弋”,射也,射而取之,故“弋”為取也。鄭玄、王肅本“弋”作翼,王亦云:“翼,取也。”鄭云:“翼猶驅也,非我周敢驅取汝殷之王命。”雖訓為驅,亦為取義。周本殷之諸侯,故周公自稱“小國”。』“惟天不畀允罔固亂弼我我(其敢求位)”,《孔傳》:“惟天不與信無堅固治者,故輔佑我,我其敢求天位乎?”《釋文》:“治,直吏反。畀,必利反,下同。”

           第33行“惟帝不畀惟我下民秉為惟天眀畏”,《孔傳》:“惟天不與紂,惟我周家下民秉心為我,皆是天明德可畏之效。”《釋文》:“為,於偽反。畏如字,一音威。”“我聞曰上帝引逸有夏不適逸則惟帝降格”,《孔傳》:“言上天欲民長逸樂,有夏桀為政不之逸樂,故天下至戒以譴告之。”《釋文》:“樂音洛,下同。譴,棄戰反。”《論衡•語增篇》云:“舜承堯太平,堯、舜襲德。功假荒服,堯尚有憂,舜安能無事。故《經》曰:‘上帝引逸’,謂虞舜也。舜承安繼治,任賢使能,恭己無為而天下治。故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與焉。’”《自然篇》言:“周公曰:‘上帝引佚。’上帝謂舜、禹也。舜、禹承安繼治,任賢使能,恭己無為而天下治。”龖案:王充書“逸”、“佚”並出,當參考前圖版七魏三體石經存殘字“逸”為漢代正字。“嚮于時夏弗克庸帝大淫泆有辭”,《孔傳》:“天下至戒,是向于時夏,不背棄。桀不能用天戒,大為過逸之行,有惡辭聞於世。”《釋文》:“時夏,絕句,馬以“時”字絕句。向,許亮反。泆音逸,又作佾,注同;馬本作屑,云:‘過也。’背音佩。行,下孟反。”“惟時天罔念聞厥惟廢元命降致罸”,《孔傳》:“惟是桀惡有辭,故天無所念聞,言不佑,其惟廢其天命,下致天罰。”“乃命爾先祖成湯革夏俊民(甸四方)”,《孔傳》:“天命湯更代夏,用其賢人治四方。”《釋文》:“甸,徒遍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3 22: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續上文:

             第34行“自成湯至於帝乙罔不眀德恤祀”,《孔傳》:“自帝乙以上,無不顯用有德,憂念齊敬,奉其祭祀。言能保宗廟社稷。”《釋文》:“上,時掌反。齊,側皆反。”“亦惟天丕建保艾有殷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澤”,《孔傳》:“湯既革夏,亦惟天大立安治于殷。殷家諸王皆能憂念祭祀,無敢失天道者,故無不配天布其德澤。”“其澤”,三體石經殘字見下圖版九十五。“在今後嗣王誕罔顯于天矧曰其有聽念于先王勤家”,《孔傳》:“後嗣王紂,大無明于天道,行昏虐,天且忽之,況曰其有聽念先祖、勤勞國家之事乎?”龖案:“在今後嗣王誕”魏三體石經存此殘字,見前圖版七或下圖九十五,粉色的“于天”爲臺灣史語所新發現殘石,下同不再注。“誕淫厥逸罔顧于天顯民祗”,《孔傳》:“言紂大過其過,無顧於天,無能明人為敬,暴亂甚。”太史公書《魯周公世家》言:『《多士》稱曰:“自湯至於帝乙,無不率祀明德,帝無不配天者。《集解》孔安國曰:“無敢失天道者,故無不配天也。”在今後嗣王紂,誕淫厥佚,不顧天及民之從也。《集解》徐廣曰:“一作‘敬之’也。”駰案:馬融曰“紂大淫樂其逸,無所能顧念于天施顯道於民而敬之也”。其民皆可誅。周多士,文王日中昃不暇食,饗國五十年。”』

            第35行“(惟時上)帝不保降若兹大喪”,《孔傳》:“惟是紂惡,天不安之,故下若此大喪亡之誅。”《釋文》:“喪,息浪反。”“惟天不畀不眀厥德凡四方小大邦喪罔非有辭于罸”,《孔傳》:“惟天不與不明其德者,故凡四方小大國喪滅,無非有辭於天所罰。言皆有暗亂之辭。”《考證》言:『段玉裁說:“‘其民皆可誅’,即‘凡四方小大邦喪罔非有辭於罰’也。‘周多士’三字譌賸。《史記》此節當移‘乃作《多士》、作《毋逸》’之下。”錫瑞謹案:史公于“周多士”下云:“‘文王日中昃不暇食,饗國五十年。’作此以戒成王。”以《毋逸篇》之文併入《多士篇》,上增“周多士”句,則“周多士”言周朝多士,不屬商王士說,疑史公所據今文《尚書》,與古文不同。“周多士”上又有“其民皆可誅”句,古文《尚書》無之,疑今文《尚書》有之。《文選•七命》注,《四子講德論》、《勸進今上箋》、《奏彈王源文》諸篇注皆引《大傳》“周人可比屋而封”,陳壽祺輯本未審為何篇之句,以《史記》“周多士”證之,疑即《多士篇》文。“周多士”即所謂“可比屋而封”也。上言紂民皆可誅,下言周人可比屋而封,言民之善惡無常,惟上所化。《論衡•率性篇》:“《傳》曰:‘堯、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紂之民可比屋而誅。’”即其義也。否則,《史記》“周”字之下,“多士”之上,或有脫文與?《詩•文王有聲•正義》、《周禮•典命•疏》、[《疏》誤作《無逸篇》。]《禮記•王制•正義》、《明堂位•正義》、《左》隱元年《正義》、《通典》、《御覽》、《禮書》、《儀禮經傳通解》皆引《多士篇大傳》“古者百里之國”與“天子之堂”兩條,其說皆與古文《尚書•多士篇》無涉,則伏生所傳《尚書•多士篇》,當與古文不同,史公蓋用其說。今文與古文多異,未可專據古文,以史公為誤也。』“王若曰爾殷多士今惟我周王丕靈承帝事”,《孔傳》:“周王,文武也。大神奉天事,言明德恤祀。”“有命曰割殷告敕于帝”,《孔傳》:“天有命,命周割絕殷命,告正於天。謂既克紂,柴於牧野,告天不頓兵傷士。”“惟我事不貳適惟爾王家我適”,《孔傳》:“言天下事已之我周矣,不貳之佗,惟汝殷王家已之我,不復有變。”《釋文》:“復,扶又反。”“予其曰惟爾洪(無度我不爾動自乃邑)”,《孔傳》:“我其曰,惟汝大無法度,謂紂無道。我不先動誅汝,亂從汝邑起。言自召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3 22: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續上文:

                                                          熹平石經《尚書》碑陰三《多士》

            第1行“予亦念天即于殷大戾肆不正”,《孔傳》:“我亦念天就于殷大罪而加誅者,故以紂不能正身念法。”“王曰猷告爾多士予惟時其遷居西爾”,《孔傳》:“以道告汝眾士,我惟汝未達德義,是以徙居西汝於洛邑,教誨汝。”“非我一人奉德不康甯時維天命”,《孔傳》:“我徙汝,非我天子奉德,不能使民安之,是惟天命宜然。”“元朕不敢有囗王曰繇囗囗後無我怨”,“元朕”《孔傳》作“無違朕”言:“汝無違命,我亦不敢有後誅,汝無怨我。”龖案:“囗王曰繇囗囗”根據漢石經行七十三字例並恢復的三體石經局部補加。詳下圖版。恢復的魏三體石經中的左數第三“不”字行:“囗王曰繇囗囗”是魏三體石經與東晉梅賾上本古文《尚書》不同的實證!此“六字”梅本無!愚參殘拓並上下文補。左起第四“其”行,歐陽氏本“元朕”《孔傳》本作“無違朕”。說明魏三體石經與歐陽氏本同,但《孔傳》本衍一字。右起第二“王”字行“顧於天顯民祗惟時上帝不保降”,《孔傳》本只比魏三體石經多一字!“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孔傳》:“言汝所親知,殷先世有冊書典籍。說殷改夏王命之意。”

            第2行“今爾又曰夏迪簡在王庭有服在百僚”,《孔傳》:“簡,大也。今汝又曰:“夏之眾士蹈道者,大在殷王庭,有服職在百官。”言見任用。”“予一人惟聽用德肆予敢求爾于天邑商”,《孔傳》:“言我周亦法殷家,惟聽用有德,故我敢求汝于天邑商,將任用之。”《正義》曰:『夏人簡在王庭,為其有德見用。言我亦法殷家,惟聽用有德,汝但有德,我必任用。故我往前敢求汝有德之人于天邑商都,將任用之也。鄭玄云:“言天邑商者,亦本天之所建。”王肅云:“言商今為我之天邑。”二者其言雖異,皆以“天邑商”為殷之舊都。言未遷之時,當求往,遷後有德任用之必矣。』班固《典引》曰:“革滅天邑。”蔡邕注曰:“天邑,天子邑也。”龖案:此證小夏侯氏本與歐陽氏本同作“天邑”。“予惟率夷憐爾非予罪時維天命”,“予惟率夷憐爾”,《孔傳》本作“予惟率肆矝爾”言:“惟我循殷故事,憐湣汝,故徙教汝,非我罪咎,是惟天命。”《正義》曰:『又言曰我以道告汝眾士,我惟是以汝未達德義之故,其今徙居西汝置於洛邑,以教誨汝。我之徙汝,非我一人奉行德義,不能使民安而安之,是惟天命宜然。汝無違我,我亦不敢更有後誅罰,汝等無於我見怨。汝既來遷,當為善事。惟汝所親知,惟汝殷先人往世有策書,有典籍,說殷改夏王命之意,汝當案省知之。汝知先人之故事,今往又有言曰:‘夏之諸臣蹈道者,大在殷王之庭,有服行職事,在於百官。’言其見任用,恐我不任汝。我一人惟聽用有德之者,故我敢求汝有德之人於彼天邑商都,欲取賢而任用之。我惟循殷故事,憐湣汝,故徙教汝。此徙非我有罪,是惟天命當然。”聖人動合天心,故每事惟托天命也。』《論衡•雷虛篇》言:『“人君罪惡,初聞之時,怒以非之;及其誅之,哀以憐之。故《論語》曰:“如得其情,則哀憐而勿喜。”紂至惡也,武王將誅,哀而憐之。故《尚書》曰:“予惟率夷憐爾。”人君誅惡,憐而殺之;天之罰過,怒而擊之。是天少恩而人多惠也。”』恢復碑從王充引小夏氏本。“王曰告爾多士昔朕來自奄予大降爾四國民命”,《孔傳》:“昔我來從奄,謂先誅三監,後伐奄淮夷。民命謂君也。大下汝民命,謂誅四國君。”《正義》引王肅云:“君為民命,為君不能順民意,故誅之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3 22: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續上文:

               第3行“我乃眀致天罸移爾遐逖比事臣我宗多遜”,《孔傳》:“四國君叛逆,我下其命,乃所以明致天罰。今移徙汝於洛邑,使汝遠於惡俗,比近臣我宗周,多為順道。”《釋文》:“逖,他力反。比,毗志反,注同。遠,于萬反。”“王曰告爾殷多士今予惟不爾殺予惟時命有申”,《孔傳》:“所以徙汝,是我不欲殺汝,故惟是教命申戒之。”“今朕作大邑于兹雒予維四方 攸責”,“ 攸責”,《孔傳》本作“罔攸賓”言:“今我作此洛邑,以待四方,無有遠近,無所賓外。”《釋文》:“賓如字,徐音殯,馬云:卻也。”“亦維爾多士攸服奔走臣我多遜”,《孔傳》:“非但待四方,亦惟汝眾士,所當服行奔走臣我,多為順事。”“爾乃尚有爾土爾用尚寧幹止”,《孔傳》:“汝多為順事,乃庶幾還有汝本土,乃庶幾安汝故事止居。以反所生誘之。”

              第4行“爾克敬天惟畀矜爾”,《孔傳》:“汝能敬行順事,則為天所與,為天所憐。”“爾不克敬爾不啻不有爾土予亦致天之罸于爾躬”,《孔傳》:“汝不能敬順,其罰深重,不但不得還本土而已,我亦致天罰於汝身。言刑殺。”《釋文》:“啻,始豉反,徐本作翅,音同,下篇放此。”“今爾惟時宅爾邑繼爾居爾厥有幹有年于兹雒”,《孔傳》:“今汝惟是敬順居汝邑,繼汝所當居為,則汝其有安事,有豐年於此洛。邑言由洛修善,得還本土,有幹有年。”《正義》曰:『殷士遠離本鄉,新來此邑,或當居不安,為棄舊業,故戒之。“今汝惟是敬順,居汝新所受邑,繼汝舊日所當居為”,謂繼其本土之事業也。但能如此,得還本土,其有安事,有豐年也。“有幹有年”謂歸本土。有幹年而言於洛者,言“由在洛修善,得還本土,有幹有年”也。王肅云:“汝其有安事,有長久年於此洛邑。”王解于文甚便,但孔上句為云“爾乃尚有爾本土”,是誘引之辭,故止為得“還本土,有幹有年”也。』“爾小子乃興從爾遷”,《孔傳》:“汝能敬,則子孫乃起從汝化而遷善。”“王曰又曰時予乃或言爾攸居”,《孔傳》:“言汝眾士當是我,勿非我也。我乃有教誨之言,則汝所當居行。”《正義》曰:『王以誨之已終,故戒之云:“汝當是我,勿非我。既不非我,我乃有教誨汝之言,則汝所當居行。”令其居於心而行用之。鄭玄《論語》注云“或之言有”,此亦“或”為有也。凡言“王曰”,皆是史官錄辭,非王語也。今史錄稱王之言曰,以前事未終,故言“又曰”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11-23 19:52 , Processed in 0.11523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